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農村農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農村農業論文通用多篇

農村農業論文 篇一

1.1吉林省生態資源基本狀況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帶。是國家首批生態省建設試點省份,擁有富饒的生態資源、生態環境以及資源稟賦較好。處於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區自然及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著名的冷資源寶庫。長白山不僅是世界優質礦泉水產地之一,還是全國聞名的黑木耳、林下人蔘、林蛙油等產品的重要產地。吉林中部松遼平原是世界主要黃金玉米帶之一,西部科爾沁草原是中國著名的畜牧業之鄉,草原質量好,發展草產業和畜牧業優勢比較明顯。省內流域面積在20km2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條。水能資源98%分佈在東部山區,有白山、紅石、雲峯、豐滿等較大的水電站。全省共建成大型水庫13座、中型水庫85座、小型水庫1300多座、塘壩5500多座,總庫容298億m3。吉林省森林資源也十分豐富,儲量大,是國家林業資源重要省份之一。2008年,吉林省擁有林業用地面積達928.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43.4%;全省活立木總蓄積8.9億m3。2008年全省林業總產值達到538億元,林業產值比前一年增長了76.9%。吉林省從東到西呈現東高西低的特點,東西走向自然形成長白山地原始森林地帶、低山丘陵次生植被地帶、松遼平原地帶以及草原濕地4個重要生態區。生態環境呈現出系統性和多樣性並同時具有可恢復性特點,保護比較完整。吉林省東部是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寶庫和林業產業基地,地位重要,水資源和礦泉水資源具有先天優勢;吉林東部和中部天然次生林面積和人工林面積都很大,總體森林覆蓋率比較高,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相當豐富;吉林中部地區地勢平緩,多屬於肥沃的黑土地,農田防護林工程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了,體系健全,結構優化,環境承載能力大為改善;吉林省西部草原面積十分遼闊,濕地面積也比較大,地下水和過境水資源很豐富。吉林省境內擁有29個國家及省級自然保護區,佔總面積的10.3%;此外,作為中國八大牧區之一草地資源豐富。全省草地面積584.2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437.9萬hm2,主要分在東部山區丘陵和西部草原。東部草地零散、產草量高;西部草場遼闊,集中連片,草質好,尤以盛產羊草馳名中外,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基地。

1.2吉林省生態農業建設成效

吉林省生態農業建設開始於90年代初期。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全省的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到目前為止,全省已建立了部級生態農業試點縣5個,生態試點村100個。國家第一批生態農業示範縣扶余、德惠和吉林市已經通過國家驗收。第二批大安、九台生態示範縣的生態農業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全省生態農業建設覆蓋面積超過133.33萬hm2,試點區糧食總產較以前增長16%,單位面積產量增長10%以上,人均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通過“十年綠化吉林大地”、封山育林、三北防護林建設和將25度以上坡耕地還林還草等措施,全省綜合森林覆蓋率由38%提高到42%以上,比80年代初期的35.9%提高了6.3個百分點。人工種草和改良退化草原面積達45.9萬hm2,草原“三化”加重的趨勢有所減緩。水資源保護力度加快,主要江河干流污染物化學耗氧量平均值與90年代初持平,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控制。到2006年末,全省認證的綠色農產品達1766個(其中有機175個、綠色442個、無公害1149個),綠色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的目標。全省陸續打造了“泉陽泉”礦泉水、“查幹湖”分割魚、“皓月”牛肉等一批知名品牌,得到國內外市場的認可。實踐證明,生態農業建設對改善吉林省農村生態環境、優化農業生態系統結構、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地力、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吉林省新農村建設的村莊狀態

3吉林省生態農業發展建議

吉林省的生態環境與地理分佈具有明顯不同的區域性特點,西部地區牧草資源稟賦好,最適宜發展以畜牧業小區為主的農牧兼業型農村社區;東部地區森林資源稟賦好,最適合發展林下人蔘等特色農業;中部地區土質資源稟賦好,最適合發展以效益農業和循環農業為主的農村社區。這是根據吉林省的資源分佈特點作出的農村生態發展的總體建議。根據吉林省生態條件的結構特點,西部地區適合發展節水農業和草地秸稈畜牧業。吉林省西部地區屬於生態環境脆弱地區,鹽化、鹼化、沙化、乾旱和草原衰退十分明顯,因此,建議吉林西部地區在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指導下,制定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保護性恢復草地植被,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治理鹽鹼地併合理開發當地生態農業資源,這是這一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為了緩解這一狀況,2008年,吉林省落實草原承包面積133萬hm2,佔可利用面積的35.7%。恢復治理“三化”草原面積3.62萬hm2,因地制宜新增種草面積6.5萬hm2,完成改良草原面積4.3萬hm2,落實保護性草原圍欄面積3.5萬hm2,發展牧草種子基地0.032萬hm2。地方政府政策性規定草原禁牧面積52萬hm2、季節性休牧面積達到了84.7萬hm2。西部地區保護和恢復了43%的“三化”草地,植被平均覆蓋率提高到了76.1%。牧草總產量提高到了152.97萬t。農村社區落實專用飼料種植面積33.08萬hm2。牧業小區聯合種糧大户收集秸稈飼料總產量提高到了2092.49萬t。新建青貯窖7553個,新增容積37萬m3,累計保留青貯窖33.2萬個,累計保留容積781.3萬m3。粗飼料開發成效顯著,秸稈等粗飼料加工企業發展到100家、規模養殖場(小區)發展到2700個、規模養殖户發展到1.1萬個。每年用作飼料的玉米秸稈達到697.5萬t,佔秸稈總產量的31.4%。秸稈變飼料,大大緩解了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和粉塵侵害。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區,黑土地面積大,土質肥沃,適合發展科技型的優質高效農業。這一地區是吉林省商品糧生產的核心地區,發展科技型效益農業、以農養畜型畜牧業是本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

結合吉林省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和村容整潔目標,吉林省德惠市緊密依靠當地飼料、秸稈和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立足於資源優勢,依託龍頭企業,實施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和農產品產業化的發展,並以公司加農户的模式,形成了“雞、牛、豬”過腹還田的良性循環,農、牧、加結合型生態農業模式。吉林省扶余縣每年利用秸稈養牛達15萬頭,羊20萬隻,僅黃牛每年就消耗秸稈45萬t,佔全縣秸稈總量的28%;利用0.633萬hm2水面發展養魚110萬尾,全縣30%以上的雞糞用於養魚、餵豬,延長了食物鏈,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吉林市果樹場用生產玉米酒精的廢棄物進行副產品加工利用,每年除了生產3000t的玉米酒精外,還獲得玉米臍油2.49萬kg,玉米臍餅40.48萬kg,幹酒糟396萬kg,回收二氧化碳150萬kg,日產沼氣3000m3。沼液經過三級氧化後用於澆灌果樹,年增產水果21萬kg,增加利潤100多萬元。同時一些中部地區農村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作物—甜高粱。甜高粱是粒用高粱的一個變種,是優良的飼料,也是生產酒精的優質原料。與其他能夠生產酒精的能源作物相比,甜高粱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據測算,農户種植甜高粱每公頃可比玉米多收入2250~3000元,用甜高粱莖稈為原料製取燃料乙醇比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效益顯著。吉林省每年產出玉米秸稈約3000萬t,其基本用途一是作飼料,一是作燃料,二是還田。玉米秸稈要一半用於飼料就相當於幾百萬公頃草原的產草量;一半用於作燃料能解決幾百萬户的燃料問題。如果利用糞便、秸稈等廢棄物發展沼氣不僅可以改善農村衞生環境而且可以促進高效農業、有機農業的發展。國內外經驗表明,生態優勢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保證,能夠增強農業發展後勁。農業科技推廣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推動了農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目前吉林省農業科技貢獻率已經達到50%左右,比2002年提高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玉米、水稻、大豆等核心糧食作物的良種普及率達到100%,畜禽類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西部地區玉米等產業增產增收技術得到推廣,連續3年重點推廣了生物防治玉米螟、農區統一滅鼠和測土配方施肥3項重大增產增收技術,落實到農户的補貼資金7500萬元,推廣面積達到1億畝,增加了全省的糧食產量。

在生產發展的新農村建設思路指導下,重點推廣玉米大雙覆、旱作農業和節水灌溉等40項組裝配套技術。建設良種、科技、機械、栽培、管理等農業示範區、示範場、示範園2787個,示範效果明顯,深受農户及社區的歡迎。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使全省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47%,農業機械綜合作業率達到42%以上。從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客觀需要出發,循環農業的生態效益十分明顯,是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的方向,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目標的有效途徑。吉林省東部山區特產資源豐富,最適合發展生態農業。東部山區野生經濟動植物資源的條件好,這是發展生態型立體農業的基礎。據統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的野生動植物實物產品市場中,中藥材和其他林副產品佔80%左右。這就為搞好野生經濟動植物馴養與栽培研究奠定了資源基礎,同時也為野生經濟動植物馴養與栽培基地建設創造了先決條件。從發展思路看,一方面保障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生物資源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保障生物資源研究的項目與科技投入,更要研究各種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途徑和方法。中國是藥用人蔘的發祥地,人蔘產量佔世界產量的80%。吉林省是全世界著名的人蔘主產區,主要集中在東部長白山區的長白、撫松、靖宇、集安、汪清、安圖、敦化、琿春等8個縣市。2004年,全省人蔘種植面積達到4200萬m2,西洋參栽培面積達到800萬m2,林下參種植面積達1.6萬hm2。當年鮮參總產量1.5萬t,約佔全國的89%,佔世界的71%,實現產值6.5億元;產出西洋參幹品約1000t,產值約1.5億元,佔全國的80%。人蔘和西洋參的總面積達到5000萬m2,成了國內外遠近聞名的人蔘之鄉。

農村經濟論文 篇二

對於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國學者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面均有所描述。部分學者從農村居民收入的角度出發,研究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譚燕芝通過實證分析提出,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對農民收入水平的影響不顯著,〔1〕但華志遠通過協整分析發現,農村貸款的增加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民收入增長,而農村居民儲蓄的提高則起到抑制作用。〔2〕在探究中國農村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關係方面,謝瓊認為,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政府主導特徵導致農村金融規模的擴張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着負向影響,〔3〕而趙洪丹則認為,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規模和農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負面效應。〔4〕在區域層面,趙洪丹等通過分析認為,長春市農村金融嚴重抑制了農村經濟發展,〔5〕但劉榮剛通過對山東省農村經濟和金融數據的實證分析後提出,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深化水平則呈現反向作用。〔6〕此外,還有部分學者通過研究國外農村金融體系對農村經濟的支撐作用,提出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值得借鑑的地方。鄭良芳認為,美國在政府農貸機構、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系統的合理分工值得中國借鑑,〔7〕張堅則以印度農村金融改革為例,提出中國應擴大農村金融機構分佈、發展農業保險和加強農村金融法規建設。〔8〕綜上所述,中國學者均認為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並且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整體歸納後可以發現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研究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關係上,通常以農村經濟總量或農業經濟增長指標代替經濟發展指標,而單一指標不能全面描述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第二,對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關係的實證分析結果不一致,對二者的相互作用有着較大的分歧。第三,對農村經濟轉型的農村金融支持研究文獻極少。基於上述問題,本文擬從農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結構三個角度描述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從農村經濟發展、農村民生改善、農業政策支持、農業現代化水平、城鄉協調發展等多角度出發,提取農村經濟發展指標。在此基礎上,建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與金融發展指標的實證分析模型,考察農村經濟轉型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相互關係,為農村經濟轉型的金融支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議。

二、實證分析框架

基於上文的分析,本文的實證研究框架主要分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運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從經濟發展水平、農村民生改善、農村政策支持、農業現代化水平、城鄉協調發展五個方面設定指標,指標的選取原則主要是依據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政策制度着力點和前人的農村經濟發展評價體系研究,最終獲得農村經濟轉型綜合指標。然後,運用VAR模型分析中國農村經濟轉型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從農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結構三個方面構建農村金融發展指標;另一方面,通過Granger因果檢驗、脈衝響應函數分析、方差分解等實證分析方法描述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轉型的支持狀況,考察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和農村金融結構指標對經濟轉型的作用及影響程度。1.指標設定在充分考慮相關指標代表性以及數據可得性的基礎上,將以三級指標體系構建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在中國農村金融發展指標的選取上,主要參考Beck和Levine〔9〕對金融發展指標的歸納總結,並結合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選取了金融深化指標(FIN-SIZ)、金融效率指標(FIN-EFI)和金融結構指標(FIN-STR)。農村金融結構指標為農村非正式金融信貸規模與農村貸款餘額之比。阮素梅通過研究界定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表現為農村居民個人之間、個人(含私營企業)與民間金融組織之間的貨幣型借款融資,〔10〕李海峯在分析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形成邏輯中指出,農村非正式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主要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上,並以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數據為依據提出以農村居民個人固定資產投資的68.37%估算農村非正式金融規模。〔11〕本文對農村非正式金融信貸規模採取同樣做法。2.數據來源本文的數據包括基礎數據和分析數據,基礎數據採用1992年~2012年的年度數據,數據來源於歷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金融統計年鑑》和《中國農村統計年鑑》。為能夠綜合反映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情況,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由於本文主要研究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的金融支持作用,所以對農村經濟轉型指標的因子分析過程將不詳細贅述。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ET)的因子分析結果為:通過因子分析最終提取了一個公共因子,即農村經濟轉型指標(ET),累計可解釋14個三級指標中82%的變動情況;計算得到的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36>0.5,Bartlett值為595.91,P值趨近於0,説明提取的公共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最終構建為一個變量,該變量可有效代表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數據。

三、實證分析

1.平穩性檢驗

對中國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和農村金融發展指標(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農村金融結構指標)的ADF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水平上,ET、FIN-SIZ、FIN-EFI和FIN-STR均為非平穩變量,經一階差分處理後,所有變量均為平穩序列,表明ET、FIN-SIZ、FIN-EFI和FIN-STR為一階單整序列。

2.Jonhamson協整檢驗

利用Jonhamson協整檢驗判斷各變量之間的協整關係,考察各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係。在5%的置信水平下,對農村經濟轉型指標、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農村金融結構指標的Jonhamson協整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上,變量之間存在3個協整關係,可以確定農村經濟轉型指標、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農村金融結構指標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係。

3.VAR模型估計

利用VAR模型考察ET和FIN-SIZ、FIN-EF、FIN-STR之間的短期動態關係,通過檢驗確定最優滯後階數為2,結合AR根的倒數圖表顯示,所有單位根的倒數均在單位圓內,確保了模型滿足穩定性條件。迴歸結果為:ET=-0.187813+0.81881ET(-1)-0.264079ET(-2)+0.059254FINSIZ(-1)+0.131494FINSIZ(-2)+0.075454FINEFI(-1)-0.177456FINEFI(-2)-0.267143FINSTR(-1)+0.460685FINSTR(-2)(1)通過對迴歸結果的顯著性檢驗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FIN-SIZ、FIN-EF和FIN-STR的第1滯後項均通過檢驗,FIN-EF和FIN-STR的第2滯後項未通過檢驗,説明上述三個變量的短期變動會引起農村經濟轉型水平的波動,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對農村經濟轉型水平的影響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差別,這與中國農村金融和經濟發展不平衡、金融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

4.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

在確定了各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係的前提下,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經濟轉型與金融發展之間的因果關係及其相互影響的方向。表4為農村經濟轉型指標與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農村金融結構指標因果關係檢驗結果。從表4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農村金融深化指標、農村金融效率指標、農村金融結構指標是農村經濟轉型的Granger原因,農村經濟轉型水平是農村金融效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説明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對農村經濟轉型有着顯著的影響。

5.脈衝響應函數分析

本文通過脈衝響應函數分析,描述三個農村金融發展指標與農村經濟轉型指標的動態關係。農村金融深化水平的波動對農村經濟轉型有着顯著性影響。當對農村金融深化指標施加一個衝擊後,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從第1期開始迅速攀升,在第5期衝擊效應達到峯值,此後衝擊效應減弱並最終趨於平穩。這説明以農村存貸款餘額、農業保險保費與農業總產值之比衡量的農村金融深化指標對農村經濟轉型有着顯著的正向作用。農村存貸款餘額和農業保險保費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農村的消費和投資水平,生產性投資水平的提高無疑會帶動農村經濟轉型水平的優化。農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波動對農村經濟轉型的影響並不顯著。當對農村金融效率指標施加一個衝擊後,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在第2期迅速達到峯值,在第3期達到負向峯值,並且這種波動反應極小,最終衝擊效應逐步減弱並趨於0。實證結果説明,由農村貸款餘額和農村存款餘額之比表示的農村金融效率水平對農村經濟轉型水平的影響並不顯著。這反映了中國農村金融體系單一、農村金融機構業務種類單一和農村金融機構資源配置能力效率低的問題,農村金融機構在面向農村農户和鄉鎮企業的資金需求時,仍然以傳統存貸業務為主,〔12〕金融產品多樣性嚴重不足,並且在資金配置上,農村金融機構為滿足風險性和盈利性原則,致使農村信貸資金大量流出,弱化了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農村金融結構水平的波動對農村經濟轉型有着顯著性影響。當對農村金融結構指標施加一個衝擊後,農村經濟轉型指標在第6期達到負向峯值,然後逐漸上升並趨於平穩。農村非正式金融的發展在法制建設上仍不完善,目前農村非正式金融的發展是以缺乏有效監控和犧牲風險控制為前提的,〔13〕導致農村居民和鄉鎮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和風險不可控,對農村經濟發展會造成負面影響。從圖3也可以看出,農村金融結構指標對農村經濟轉型的影響一直都是負向的。

6.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方法可分析每一個結構衝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進一步評價不同結構衝擊的重要性。圖4是基於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結果。

四、結論

農村經濟論文 篇三

1.1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後在國家實施免除農村中國小學生學雜費之前,有很多農村學生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輟學,導致部分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能力不強,勞動素質低下,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還有不少農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後,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小農經濟思想嚴重,有不少陳規陋習和不良的生活習性,比如:、酗酒、不講衞生、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

1.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差,發展受制約。雖然近幾年國家花了不少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於農村幅員遼闊,歷史欠帳太多,國家投資相對有限,農村的基礎設施總的來説還比較薄弱,目前還有相當一部份農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並未得到根本改善,比如沒有排灌設施、防洪設施、水土保護設施、田間道路設施等,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自然氣候條件,抗禦乾旱、洪澇、冰雹、大風等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部份山區農村,至今還存在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制約着農村的發展。

1.3農業生產方式落後由於各種原因,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還不算先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率不高,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普及程度較低,不少地方的農民至今仍然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仍然以傳統的鋤頭、鐮刀、犁、耙、籮筐為主,較少使用農業機械化。還有部分農民至今沒有掌握已經推廣多年的常規農業生產技術,比如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術,水稻規範化栽培技術等。農村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農民增長受限制。

1.4農村產業結構需要調整。由於受傳統產業結構慣性思維的影響等。現階段農村的產業結構仍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所佔比例較小。第一產業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林業、漁業等產業所佔比例較小。農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所佔比例較小。如果不對農村經濟結構作出必要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資源的全面、合理開發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5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農民由於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等因素,對市場經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價值觀念,在生產安排上,一般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生產,較少考慮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進入市場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無論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相對有限,且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市場體系不健全,發育滯後,不能適應農產品流通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地方農村鄉鎮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級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流通仍然以提籃小賣、小推、小販式的分散營銷為主。市場經濟發展緩慢,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因素。

2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農村論文 篇四

(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農村是由村來為基礎來進行經濟的治理的,在村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部門普遍存在着缺失,往往由一人身兼財務管理部門的多個職位,這造成了村財務管理的嚴重問題,將財務權利與財務審核集中在一個人或幾個人身上,違背了財務管理的原則。

(二)財會人員素質問題

農村財務中的會計基礎是影響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會計基礎主要是指會計人員的基礎知識、核算能力以及會計人員的素質,這些能力的不足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隱患得不到發現等問題。農村財會人員的會計水平基本上偏低,操作的隨意性很容易帶來各種問題。因此,在農村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以提高農村財務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準確性。

(三)財務監督機制不健全

財務監督是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完整的關鍵手段,在當前的農村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部門的組織結構較為簡單,財務審核機制也十分寬鬆,在農村財務管理機制運行的過程中,財務信息虛假的現象十分常見,財務違紀的現象總是得不到解決,農村財務監督力度明顯不足。在農村的財務管理單位中,會計核查以及會計監督工作往往是混在一起的,這就使會計監督人員及核算人員的職能得不到全面的發揮。此外,會計監督的責任感落實也是制約會計監督作用發揮的重要方面,很大一部分的會計人員的自我監督沒有做好,會計的合格性得不到保證。所以,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培養也很重要

(四)會計基礎工作的不足

雖然我國有制度對農村的會計核算進行規範,但是,制度不可能將現實當中的所有問題考慮全面,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與現實脱節的情況。此外,近年來我國的會計制度正在逐步與國際進行接軌,原先的農村會計準則漸漸的不適應時展要求,會計制度需要不斷地完善。我國的農村在實際工作中普遍運用的是現金收付的會計核算制度,在這種制度當中,所有的經濟業務處理都是以現金收付的實際值來確定的,因此,在基礎計算的過程中不論是否出現了需要補償的現金流動,都直接當作應急費來處理;在現金支付中,只要是本期的現金流動,不論是否出現了不在本期中的現象都應該計入本期中。現金支付制度雖然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現金流,但是它卻不能夠反映農村的結算以及盈餘,導致了某種程度上的會計核算信息缺失。

二、農村財務管理的發展對策

財務管理的效果會極大的影響到農村整體經濟的發展,對農村的未來有着深遠的影響,針對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些建議。

(一)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體制

農村財務管理機制一直處於相對缺失的狀態,在農村財務管理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將農村的特性考慮進來,形成村級經濟的財務管理制度。在組織結構上,財務管理可以由上級機構代為管理,例如鄉鎮財務部門。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農村財務管理中人員素質、意識方面的問題,避免財務管理制度缺失帶來的管理漏洞,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水平,降低農村財務管理形成的成本,將農村財務信息管理統一化。此外,這樣的模式還能夠實現財務上的管控權利的分離,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獨立性,使村民對財務的參與性得到提高,從而加強農村經濟的財務監督。

(二)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者的素質

財務人員的素質提高了,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才能夠適應時展的需要,才能夠解決當前農村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業務工作適應難的問題。所以,農村要自覺地組織員工進行學習,使農村的財務工作人員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以及業務水平,讓他們掌握過硬的本領,具有紮實的會計知識以及嫻熟的會計技能。

(三)強化農村的財務監督

農村應該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實現良好的內部控制。應該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實現對農村財務活動的監督和管理,通過相分離的職責實現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分離。同時,農村還應該做出對財務活動的全過程監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管理,真正地發揮內部控制機制的作用。應該使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互相監督,推動農村的管理進步。此外,農村還應該儘量地藉助外部監督力量,用社會監督的力量來提升農村內部的管理質量,促進農村會計核算能力的提高,彌補內部監督的不足,實現農村的有效管理。

三、結束語

農村農業論文 篇五

論文摘要探討了現代農村建設中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戰略,從加強農技培訓、進行技術組裝、抓好示範典型、加強基礎建設和有效行使政府職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對策。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農業科技成果的總量很大,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6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運用於生產,產生實際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在65%~85%之間,而我國僅為30%~40%;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0%~80%,而我國只有42%,這説明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現代農業的科技推廣不是靠農業技術人員向農民説教,而是通過示範使農民購買作為科技載體的產品(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以及把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農民依靠多項新技術新產品組裝生產,實現高產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開展農技培訓,優化科技成果的轉化

開展農技培訓,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是加強農技培訓中心建設,各市縣要組建一定數量的培訓中心,讓這些培訓中心成為培訓農民學習農業科技和文化知識的大學校;二是開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動,分別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利用農閒時間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科技致富能手組織起來,組成科技致富大王講師團到各地進行科技致富宣傳,使農民在親身體驗、現身説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廣綠色證書制度,通過培訓合格後取得農民技術員職稱,使這些農民成為農業生產的技術骨幹和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新技術、培育和選用良種、防治病蟲害及技術諮詢的帶頭人;四是實行農民職業規範化教育,以農村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實行3+1體制的普通中學和各類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對農民進行較系統的培訓,使農民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五是結合實施星火計劃培訓人才,優先考慮星火計劃的實施,按計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

2進行技術組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效益

技術組裝重點是從2個方面入手。一是圍繞糧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豬)、水產(中小水面)、優勢特產資源和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攻關,使其形成規模效益。例如在農作物新品種方面,圍繞水稻、大豆、玉米三大優勢作物,產前、產中、產後的一些關鍵技術(如耕作方法、病蟲害防治)開展系列攻關,取得像水稻大棚盤育、水稻育苗牀土調酸綜合技術、鹽鹼地種稻技術、大豆綜合豐產技術、玉米早熟豐產綜合技術、玉米抗旱保苗技術、玉米大面積機械化綜合高產技術和赤眼蜂、黑光燈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與生產條件相適應的耕作栽培技術以及與病蟲害防治的配套技術。二是合理組裝,全力組織推廣。把各單項技術組裝起來,有組織、有計劃地加以大力推廣。

3積極抓好典型示範,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輻射源

在農業科技示範工作中,重點抓“三區”建設。一是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在主要產糧區和城市郊區以鄉、鎮為單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和與之相配套的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對園區的科技培訓,大力轉化推廣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強化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長和發展起來。二是重點建設幾個星火技術密集區。星火技術密集區是科技成果推廣的基地,能夠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樹縣,自建立星火技術密集區以來,連續幾年實施了以轉化推廣玉米豐產、耐密型玉米高產、工業應用的良種玉米栽培、米麥間作及長白雜交瘦肉型新豬種、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養豬等農業科技成果的星火計劃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示範效應。三是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區。把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區和農業生態區結合在一起、健全技術體系與技術經濟體系。結果顯示:示範區內農民純收入比輻射圈內的農民同期年平均增長60%;示範區內糧食每年增長1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產1050kg/hm2,提高了60%以上。4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疏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

基礎建設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①建立農技推廣組織機構,形成以省為主渠道,以市為重點,以鄉為骨幹,以村為基礎,以民間科技組織為補充的農技推廣網絡和以農業站、畜牧站、園藝特產站、農機站、林業站、經營站、水利站等為主體的橫向網絡的農技推廣組織體系。②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成果推廣的全程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轉化的有效性,促進科技成果向規模化、產業化方面發展。例如,為了轉化肉食雞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這項科技成果,在養雞的重點鄉成立科技服務公司,對養雞行業進行全過程服務,做到“七統一到户”,即統一貸款到户、統一送雛到户、統一送料到户、統一培訓到户、統一防疫到户、統一回收到户、統一結算到户。③抓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設、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會、召開成果轉化交流會、大力宣傳科技成果等4個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儘快送到農民那裏。④從3個渠道促進科技人員與農民的結合。一是以農業科技人員為核心建立農業專業研究會和農民技術協會;二是採取“四包一掛”的形式,即包技術、包產量、包效益、包賠嘗實行責權利掛鈎;三是以省內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骨幹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到農村去搞技術講座,現場傳播技術知識。

5有效行使政府職能,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5.1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意識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所作為,地方各級政府要堅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總識。一是成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領導小組,二是建立科技進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積極選派科技副職。

5.2制定優惠政策

要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科研、推廣單位投身於農村科技事業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要結合本省本地情況制定各種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農村農業論文 篇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50年過去了。在這半個世紀中,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成就是,中國的農業和農村所發生的鉅變。

眾所周知,中國農業歷史悠久,以精耕細作為特徵的傳統農業,養育了中華民族和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但近二三百年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下,農業和農村長期停滯和衰落。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農業不僅遠遠落後於經濟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而且國內民不聊生,農村凋敝,絕大多數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

新中國成立,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開闊了寬廣的道路,並已實現了兩次偉大的歷史轉折。第一次大轉折從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農業和農村演變為社會主義的農業和農村。儘管在前進的道路上出現過挫折與失誤,但中國農業和農村仍在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就。第二次大轉折是1979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中國農業和農村獲得了更為突出的進展,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概括起來,這些變化有:

(一)農業持續高速增長,擺脱了農產品長期嚴重短缺的困境

中國人口眾多,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長期以來存在農產品供給困難,嚴重地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79年以來,由於農業持續、高速地增長,這種局面已基本改觀。我國農業總產值指數(不含農村非農產業,按可比價格計算)如表1。

(二)農村非農產業發展,農村經濟走向全面繁榮

在農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中國農村發生另一個巨大變化,即農民從事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等,非農產業興起。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民創辦了各類鄉鎮企業,大大改變了農村經濟面貌,甚至改變了中國的經濟格局。

農村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非農產業比重日益增加。早在1987年,農村非產業產值已超過農業產值,現在農村工業已經成為農村主要產業(參見表4)。

農村非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對農業以及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1978年至1997年,鄉鎮企業補農建農資金累計大1580億元。1997年,鄉鎮企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佔農村社會增加值的2/3,農民收入的1/3來自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45%,佔全國出口創匯的38%。可以説,農村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

(三)農民基本上擺脱貧困,走向小康

舊中國農民絕大多數處在飢寒交迫的困境。新中國成立後,農民收入與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農民收入有了較大提高。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978年為134元,1997年已增至2090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平均年遞增6%以上。其中,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從15%提高到約40%。農民的消費結構也開始發生變化。恩格爾係數從67.7%降為55%,農民的住房、衣着、日用品消費、耐用品消費、文化教育、醫療和儲蓄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9億農民絕大多數已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温飽問題,已達到或接近達到小康水平。在普遍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政府一方面允許少數人和地區首先富裕起來。1997年人均年純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農户約佔總農户的30%以上,其中超過5000元的約佔5%。另一方面,政府以更大的注意力集中解決貧困問題。農村貧困人口已從1978年的佔26%降為佔州,至2000年,可以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這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四)巳經初步形成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勝利,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的偉大歷史進程。經過農業合作化,在1956年基本建成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農業制度。但是,由於當時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原蘇聯的辦法,並受當時“左”的思潮的嚴重影響,過急的合作化以及錯誤地實行了農村制度,曾經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並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其基本點是:①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②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③廢除,實行土地集體所有,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④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⑤堅持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6)堅持科教興農;(7)堅持對外開放,引導農業逐步走向國際化;(8)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9)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10)以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業和新農村為偉大奮鬥目標,並分步驟予以實施。

正是依靠了上述基本點,中國才取得了農業和農村各項事業的巨大成就,併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應該看到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農村還不發達,離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的宏偉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為此,我們要在堅持已有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開拓新思路。

二、發展新階段

經過建國後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材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農業和農村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發生了重大變化

隨着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明顯下降(1952年為50.5%,1978年為28.1%,1997年為18.7%),而且將繼續下降。這反映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已取得了顯著進步。這種狀況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農業重要性在弱化。實際上,這標誌我國已從工業化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階段。在這個階段,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聯度日趨緊密。在工業化初期,農業的主要作用是供給農產品和為工業化積累資金,農業基本上是封閉或半封閉的自我循環系統。現在的情況有了很大不同,農業已成為日益開放的系統,與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有了日益緊密的聯繫,它們之間結成為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共存關係。在這個新階段,輕視了農業,走片面工業化道路,將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從農村經濟看,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可能持續增加,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着國民經濟的發展。總之,新階段的特點是從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的二元結構正逐步向一元結構轉化。這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待色。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走進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速。在過去的50年、特別是前30年,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由於多種原因,與世界經濟基本上是隔離的,相互影響較小,但這又是導致我國農業和農村落後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開始與世界經濟發生聯繫,這種聯繫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現在,農業和鄉鎮企業都日益需要開拓國際市場,國際市場的變化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的影響已越來越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已處在關鍵時刻,加入該組織預期為時不遠。一旦加入,農業和農村經濟將面臨國際化的新環境,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的農業和農村必須儘快適應這種新形勢。

(三)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質變

由於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我國農產品長期供給短缺的歷史已基本結束。現在的情況是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很多農產品還經常出現“賣難”的現象,農產品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在短缺時期,農業發展主要受資源約束,現在已轉變為主要受市場需求的制約。這就是説,我國農業已經達到能夠穩定地解決國民温飽的水平。所以,農業不能再單純以追求數量增長為目標,必須把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到突出的重要的地位,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但在明確上述變化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從長期看,從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農產品總量還必須繼續增長,以避免再次陷入短缺的困難。資源的約束仍然是農業發展的嚴重的限制因素,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在新階段,農業處於市場制約和資源制約的雙重壓力下,農業的發展要以效益為中心,力爭高產、優質和高效。

(四)農業產業結構進人重大調整、優化時期

在短缺時期,我們在資源配置上不得不把主要力量集中在糧食生產上,以滿足全國各地區的糧食需求,但其負面影響是難以做到資源的合理配置。隨着糧食的增產,農業中多種經營已經有了較大發展。現在,較普遍出現的農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供了大好時機。這就是農業產業化在我國大發展的背景。所以在新階段,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農業將從傳統的農業生產轉化為現代產業體系。農業中水平方向的分工分業、農業專業化將迅速發展,農業中垂直方向的分工分業,包括產前、特別是產後的社會分工也將迅速發展,從而形成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體系。

(五)農村非農化的重大轉折

農村非農化趨勢在過去的20年間已經引起了農村的鉅變,在新時期將進一步發生深刻的變化:①農村二、三產業將進一步成為農村經濟的主體,農業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②農村工業將進一步發展,傳統的增長方式將日益退居次要地位,農村工業結構與佈局,要根據新形勢做更為深刻的調整與優化;農村工業化要擴展到中、西部等經濟不發達地區;③農村非農化必將引發農村的城市化;④農村就業結構方面,農業勞動力從相對減少,日益發展成為絕對減少;⑤農民的內涵將日益由農業人口與農村非農人口所組成,後者的比重將日趨增加。

(六)科技進步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制度的創新和政策的調整,以及資源投入的增加。毫無疑問,後兩者在新時期仍將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因素,但主要的推動將日益依賴於科技的進步。無論是農產品數量的增加、質量的改進和效益的提高,也無論是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和調整,都將主要取決於科技的進步。政策和資源的投入,也必然要根據科技進步的需要進行方向和結構的調整。

(七)增加農民收人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戰略任務

增加農民收入歷來是我們的目標。但在以往,農民收入主要是改善農民的生活和福利問題,現在不同了,農民收入已經日益關係到農業和農村能否順利發展,以及關係到國內市場、從而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性問題。而且,過去農民收入的增長是和農業的增產幾乎同步。農業豐收了,農民收入也隨之增加了。現在,農業豐收了,農民不一定增收,甚至會出現減收;農民的收入來源也日趨多樣化。因此,農民收入問題,不再單純取決於農業生產,必須把農民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專門研究。也就是説,新時期發展農業的目標和農村發展的目標是經濟發展和增加收入。

(八)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劇增

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已日益成為現實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在我國,資源短缺。破壞森林、濫佔耕地、浪費水源、水土流失、土壤風化、土地荒漠化等現象,以及環境污染,不僅關係到子孫後代,而且成為關係當代的重大問題。在新階段,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已成為根本大計。(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如前所述,適合於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已經基本探明,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制度已初步形成,但不能認為改革的任務已經結束。在新的發展階段,不僅需要繼續落實已經明確的任務和辦法,還需探討新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上述問題的解決。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在農業和農村中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説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因此,在新階段,仍需十分重視發展道路的研究,不斷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制度,繼續保持農業和農村旺盛的生命力。

三、對策

在邁向21世紀之際,如何面對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任務和新問題?概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速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其目標是:至2010年,全面實現小康;至ZI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業和新農村。為此,我們的對策主要是:

(一)堅持從全局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

在21世紀上半葉,我國國民經濟將持續以較快的速度發展,逐步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將完成從落後農業國向較發達的工業國的偉大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牢記: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為此,要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要正確處理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均衡發展;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要實行農村和城市的協調發展,初步實現城鄉一體化;要切實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和民主權利。

(二)穩定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制度

所謂穩定,是指要堅持農村基本政策,這是經過長期實踐所形成的成功經驗,農村基本政策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主要指堅持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堅持以勞動所得為主和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這三項制度,是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的特徵和特色。

所謂完善,是指在堅持上述制度的基礎上,使這些制度得以貫徹落實,並且日益完善起來。這方面的問題很多。我認為在新階段,要特別重視的是:

(1)堅持家庭承包經營不動搖。家庭承包經營符合豐產力發展的要求,不能動搖。為此,要確保農户的土地承包權(三十年不變)、生產自主權和經營收益權,使其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逐步實行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2)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雙層經營中的統一經營層次必須加強,包括管好用好公有的土地和其它集體資產,辦好集體的企業(建立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各種形式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各種集體經濟組織,都要尊重承包農户的權利,並採取各種措施為承包户服務。

(3)在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要支持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鄉鎮企業,要集體的、個體的、私營的、外資的企業共同發展,要提倡相互滲透的混合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要支持股份合作制的發展。

(4)完善分配製度,落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一原則是從農業和農村的總體來説的,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經營形式的經濟組織中,要採取相應的分配政策。總之,要調動勞動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從允許部分農民和地區先富裕起來,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三)推進農業市場化

農業商品化是農業現代化的起點,農業市場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經濟運行機制,加速推進農業市場化,才能為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l)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真正把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建立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上。堅持市場調節,並不是不要國家宏觀調控,這十分重要,不能盲目崇拜市場的自發作用,但也不能以宏觀調控為名,恢復僵化的計劃經濟制度。

(2)進一步搞活農產品流通,儘快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繼續發展農產品初級市場,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發展各種流通方式。

(3)加強農村市場建設。引導農村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規範發展。

(4)培育農民流通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要從保障農民温飽的農業產業結構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農業產業結構。為實現這種轉變必然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1)根據市場需求,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擴大產銷對路的各種優質、高效的農產品的生產。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宏觀調控保證兩點:一是繼續保證糧食的穩定增產和供給,保證未來人口增長高峯時能實現糧食基本自給(自給率直為90%~95%);二是保證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資源的增長,制止一切破壞資源和環境的短期行為。

(2)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分工,使原來居於副業地位的農業生產部門,成長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部門。農户、現代農業企業逐步走向專業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使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3)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的社會分工,還必然會向縱向發展,使農業發展成有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產業部門的生產一銷售體系,並與第二、三產業相互交織。我們要適應這個趨勢,發展各種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使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五)繼續推進農村非農化進程

農材非農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要繼續大力推進。

(1)鄉鎮企業要適應新形勢,通過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技術創新,邁上一個歷史的新台階,保持繼續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要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着重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和儲藏、保鮮、運銷業等。

(2)發展小城鎮。小城鎮的建立和發展還將有利於鄉鎮企業相對集中,改進農村工業佈局;有利於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有利於我國城市的合理結構和佈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哄而起,不能脱離經濟發展需要而盲目發展,更要注意節約耕地和保護環境。

(3)轉移勞動力。農村非農化過程也就是農民非農化過程。中國要成為一個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就必須要改變靠大多數勞動力搞飯吃的局面。現在農村仍然藴藏着巨大的富餘的勞動力,成為中國農業、農村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嚴重製約因素。農民非農化過程,有賴於中國大中城市的繼續發展,要合理引導農民向大中城市流動,但更主要的是,要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

(六)依靠科技進步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根本的出路在於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科教興農。

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科技進步面!臨着雙重的歷史任務。一方面,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要迎接ZI世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我們要把這兩方面的任務很好地結合起來。要繼續大力推廣現代常規的適用先進技術,使其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材的現實生產力;同時要瞄準國際科技革命的新動向,有重點地發展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科技,藉以實現農業生產力的新的質的飛躍。

為此,我們要堅持高新技術和常規技術相結合,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自主研究和技術引進相結合,以及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相結合。

科技進步的基礎在教育。我國農業、農村教育將得到優先發展。要在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逐步提高到普及十二年教育;積極發展高等農業教育和中等農業職業教育,以及各種形式的教育事業。務必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和農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否則,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將會落空。

(七)繼續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參與農業國際化進程

對外開放是繼續發展我國大好形勢的一個關鍵。面對農業國際化的新形勢,中國應該實行以自力更生為主和充分利用對外開放相結合的戰略。一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要相應地及時調整政策。一方面,要把在國際上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作為調整產業結溝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點,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農產品的出口,爭取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較大的份額。另一方面,要迎接外國農產品的進入所引起的競爭。這將迫使我國調整農業結構和加快技術進步,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同時,也要研究新形勢下農業保護的策略和途徑。

我們要全方位地推進農產品、鄉鎮企業產品的對外貿易。要特別重視對東北亞、東南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

(八)加強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是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國也不例外。由於我國是一個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在環境、生態方面欠債很多,這不僅是危及後代,而且是已經危及當代人的嚴重問題。

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保護森林、保護草原、保護耕地和保護各種自然資源;要重視把生態技術和各種現代化技術結合起來;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基本建設投入;還要特別重視防止工業、城市有害物對農業和農村的污染。

(九)增加農民收人

一切措施,歸根到底,要增加農民收入。否則,一切措施都會因失去農民的積極性而失效。這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要在2010年全面實現農村小康,並要切實解決約40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這是關係到農民切身利益,也是關係擴大我國國內市場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大事。

增加農民收入,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頭等大事。為此,要以提高效益為中心發展農業和農村產業,不斷擴大農民收入的來源,還要切實保護農民經濟利益不受侵犯,制止各種加重農民負擔的不法行為。與此同時,還要設法拓寬農民非農收入的途徑。當然,最根本的辦法是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農村經濟論文 篇七

關鍵詞:鄉鎮企業;農村經濟;發展方向

1鄉鎮企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1.1鄉鎮企業的現狀。鄉鎮企業以集體經濟為主,在近年來隨着國家農村扶貧政策的發展,廣大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鄉鎮企業為農村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對於農村經濟的生產總值提高做出重大貢獻,鄉鎮企業的收入所佔比重較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着農村經濟的變革與發展。從整體上講,鄉鎮企業的發展勢頭良好,既促進了農民創收,也為農村經濟發展變革做出重要貢獻,但鄉鎮企業的發展由於思想認識上的一些不足,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體制缺陷,在經營上不注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的鄉鎮企業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必須進一步深化鄉鎮企業改革。1.2鄉鎮企業的發展前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共同”指的是全體人民,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然而廣大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還是較為落後,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針對於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面對着有利的政策環境,鄉鎮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國家利用財政撥款扶持鄉鎮企業,並給予一定的税收優惠政策,旨在通過鄉鎮企業發揮帶頭作用,鼓勵和刺激農村經濟發展。鄉鎮企業儘管在綜合競爭力上比拼不過大企業,但由於其生產活動一般以較為低端的加工製造業為主,因此與城市企業也不會發生很大沖突,同時鄉鎮企業擁有更為廣大和低廉的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營運成本,因此鄉鎮企業要把握內部和外部發展中的優勢,不斷髮展自主品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2鄉鎮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方向的影響

2.1鄉鎮企業發展對農民收入方式的轉變。在新中國成立的六十多年中,黨也在不斷探索農村地區的經濟形式,在計劃經濟初期對農業進行改造,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農村地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開始發展鄉鎮企業,在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到現在,鄉鎮企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政府和農民自身都認識到它對於提高農村地區生產總值的重要性。許多不願背井離鄉的農村居民選擇到鄉鎮企業就職,願意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可以選擇與鄉鎮企業合作提供初級農產品到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簽訂訂購合同保障農民利益,使農業生產更有計劃性;不願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具有更高專業素質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銷售和加工部門,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農業生產負擔,使其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2.2鄉鎮企業發展促進農業生產產業化和集約化。農村地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維持着自產自用、剩餘銷售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形式較為閉塞,不利於經濟發展,同時農民零散銷售無疑使得農產品的時間價值成本升高,這必然增加交易成本,抬高交易價格;而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下,每一個理性經濟人都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導致小規模銷售的農產品滯銷,或者迫使農民壓低價格,這就是傳統的農村經濟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鄉鎮企業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使這一問題得到改善,農民可以採用統一的集中農業生產和管理方式,這種生產集約化大大降低了農產品生產成本,還可能通過更完善的技術提高農產品品質。與此同時,鄉鎮企業可以將生產、加工和銷售實現一體化經營管理,減少許多中間成本,形成農業產業化鏈條,打造特色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

鄉鎮企業對於農村經濟的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改變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通過鄉鎮企業可以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改變固有的小農思想,為農民增加收入,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因此鄉鎮企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鄉鎮企業也是實現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方式向城市化進程轉變的重要一環,新的生產生活方式會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活條件,加速其融入現代化生活,促進農村地區的整體經濟狀況改善。

參考文獻:

[1]肖健。鄉鎮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分析[J].中國市場,2016(47):222-223.

[2]桂希珍。論鄉鎮企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5):24+26.

農村經濟論文 篇八

(1)政府行為的失當。

一方面表現為,政府行為過渡介入。為發展農村經濟,政府介入過多,介入過大,導致農村經濟組織發展違背自身原則,行為與功能扭曲,往往追求組織效益,忽視農民自身收入的提高,導致虛假繁榮,不能科學持續發展。另一個方面變現為,政府行為缺失,涉及農村經濟組織的部門過多,如農委、科協、農技站等等,形成多頭管理,無自身利益時,又往往不作為或亂作為。

(2)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各種經濟組織的活動,必須依據一定的法律來調節,組織內部以及組織之間的經濟利益。而各種農村經濟組織形式還缺少相關的法律進行調節。其自身的經濟活動必然受到限制,經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也必然受到制約。

(3)相關農村經濟組織建設研究不足。

對農村基於土地流轉的經濟組織建設研究才起步,沒有形成適合我國的經濟組織理論體系。往往是借鑑西方國家的農村經濟組織研究方法,忽視了我國土地集體所有這一本質特徵,理論已經滯後於實踐的發展。

2基於土地流轉的農村經濟組織形式

(1)家庭經濟。

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家庭經濟不同於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現代家庭經濟雖然也是由家庭血緣和婚姻為紐帶,但是更主要的是以共同的家庭利益,以家庭作為一個生產主體,進行生產組織,利益分配的經濟組織。它既是我國原有的小農經濟的體現,也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按家庭範圍內生產要素的重組。是我國現在農村經濟組織的基本模式。它經營組織相對靈活,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中,實現自我發展。如:現在的家庭農場,當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生產也將不斷專業化、集約化,通過土地流轉,生產要素就會逐步向優勢家庭集中,必然加速了其他農户的轉變,並使他們逐步轉換職業與身份,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通過這種生產要素的逐步集中,逐步形成了家庭農場。

(2)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通過合作經濟,能夠降低交易費用。多個農民的多次買賣行為,通過合作經濟組織,轉化為一次,隨着交易規模的上升,交易次數的下降,必然帶來交易費用的降低。一是合作領域深化。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將不再侷限於生產領域,逐步向加工、流通領域拓展。通過農民合作興辦不同類型的產前、產後企業,實現農產品價值進一步增值、農業增效、農民進一步增收。二是合作方式緊密化。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將逐步建立現代利益分配體系。農產品產前、產後的增值利潤。要按照一定比例向農民返還,實行二次分配。按照土地流轉的方式,相對應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也將逐步在合作經濟組織內部實施。三是合作組織實體化。一般的、鬆散的技術合作或互助合作組織在搞好自我服務、滿足自身農業生產基木需要以外,將會進一步實體化,增強合作組織內部的經濟實力,擴大盈利性經營範圍,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力,以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的要求。

(3)農業企業是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發展的高級形式。

隨着土地流轉的進一步深入,社會資本進入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必然帶來現代農業企業。現代農業企業是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從事商品性農業生產以及與農產品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化,必將農業從傳統的自給自足的,或半自給自足的一家一户的小農生產方式,向高度商品化的市場生產方式、經營方式轉變。使農民從傳統的農業生產者向具有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投資意識、科技意識的農業企業家方向轉變,從而解決農業生產過度分散化和非組織化問題的過程。農業產業化的微觀基礎和表現形式是農業企業化,農業產業化的過程就是農業企業化的過程。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形式,促進了市場對農業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靠社會力量,運用市場手段發展農業企業,實現企業主導,有利於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解決農户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有利於解決農產品加工率低、銷路差、效益低的問題,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在企業化的低級階段,社會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轉變,在企業化的高級階段,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逐漸形成壟斷性的農業企業集團、農業產業集羣。企業化的充分發展將直接導致農業現代化,農業企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

3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發展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加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各種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改革與發展的減震器必須發揮保障,兜底作用,提供必須的生活、生產保障。為農村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並進一步降低其成長中面臨的風險。

(2)實事求是,靈活多樣。

我國各地的經濟、風俗習慣和自然條件各不相同。在發展農村經濟組織的時候,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據各地實際條件,實事求是,尊重農民自身意願,可以是家庭經濟、也可以是合作經濟組織,不管什麼組織形式,只要有利於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都可以進行嘗試探索。在具體實踐中,要圍繞當地自身資源優勢、通過典範帶動,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3)不斷健全自我發展機制。

一是要加強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以及引進高級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者的經營管理水平,才能是經濟組織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二是要改革分配製度,要充分重視各種生產要素合理報酬,特別是知識技術的作用。三是要完善經濟組織內部監督機制,特別要充分發揮廣大社員的監督作用。

(4)培育市場支持系統。

農村經濟論文 篇九

1.1農村與農業產業結構的矛盾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產業結構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產業結構與農村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造成這種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思想觀念上相對保守,創新意識不高,導致他們致富的途徑少,思想不夠開放,不夠大膽。而在資金這個問題上,也有一定程度上希望政府扶持的心態,有等、靠心理。另外,現在的農民在種植結構上還不夠豐富,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單一,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不大,優質高端產品比重不高,導致農民經濟收入增長幅度不大。

1.2龍頭企業沒有完全發揮應有的帶動作用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是農業產業結構與農村的矛盾,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是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農業產業化水平低,也是一些龍頭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多數的龍頭企業產品也很單一,深加工水平也不高,市場競爭能力也不是很強,企業與農户之間的關係也不夠密切,沒有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如果龍頭能夠很好的帶動農民朋友致富,會對於農村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3農業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農資物品漲價農業服務體系不夠健全也是影響到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農業科技、信息、標準化生產技術以及農產品檢測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如果農業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就會導致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對於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衝擊,影響農村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因此農業服務體系的不健全也是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另外農資產品價格近年來也一直在增長,增長幅度也比較高,一旦農民朋友使用的農資漲價過快,幅度過高,就給農民朋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負擔,導致農民朋友在前期投入上就高於往年,因此這一點也影響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延緩了農民致富進程。

2發展農村經濟的對策

2.1抓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在惠農政策上不能含糊,一定要嚴格把關,堅持落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做好各項惠農政策和直補的發放工作,要認真研究和全面推廣糧經套作,穩定糧食生產。農業技術部門要嚴格抓好備春耕工作,做好技術指導,到田間地頭去抓生產,為農民朋友提供優質服務,給他們吃上定心丸。在保證技術指導的同時也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責任管理,深入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確保農民朋友滿意,保證春耕工作有效開展。

2.2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穩定農資價格,強化物價監管調控近年來有不少農民朋友抱怨説,農資價格上漲太快,上漲幅度也大,同時農資市場混亂,自己的權益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穩定農資價格,加大農資價格監管力度,對於農資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嚴格把關,不能讓黑心商人侵害百姓的利益。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尤其是備春耕期間,監管部門更是要加大力度,各個部門之間也要有效的配合,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以及亂要價格的坑農行為,要切實維護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在強化物價監管調控方面,就要涉及多個部門共同聯手了,工商、物價、公安以及各個鄉鎮的政府都要參與調控工作,確保人們的利益不被侵害。

2.3引導農村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流轉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重要前提,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培育當地土地流轉市場,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明確管理機構,培育流轉市場,規範流轉行為,督促鄉(鎮)落實好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將引導土地流轉真正提上工作日程,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主導作用,引導農民開展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有資金、懂技術、會經營的羣體集中,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

農村農業論文 篇十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關鍵詞農業農村工業協調發展階段性區域性

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問題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村工業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兩者存在正相關關係,是我國農村工農業關係的主要體現。但農村工業的不同階段、不同地區兩者關係有不同的表現。工業發展並不是總是對農業有利,認識到這一點,選擇適宜的協調發展道路,發揮農村工農業之間的正關係,抑制負關係,對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十分重要。我們在廣東東莞市,江蘇無錫縣,山東諸城市、蒼山縣,湖南雙峯縣,四川米易縣等17個典型縣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不同地區、農村工業不同階段的農業與農村工業關係特徵,提出了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

1農村工業不同階段農業與農村工業關係的特徵

依據反映農村工業發展水平以及與農業關係特點的若干指標(如人均農村工業產值、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農業人口人均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等),根據17縣農村工農業關係及全國總體狀況,確立每個指標在各個階段的範圍,運用要素貢獻率與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法,確立各項指標的權重,將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的關係劃分為五個階段:

1.1第一階段為“農為主,工萌芽”階段這時工業剛剛開始發展,人均農村工業產值低於500元,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不足40%,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小於0.5,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小於0.2,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純收入比重小於10%。農村工業的發展依靠的是農業的剩餘資金、剩餘勞力、剩餘農產品和佔用少量土地,對農業的競爭作用不明顯,對農業的互補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階段為“農哺工,工起步”階段工業開始發展且以外延型發展為主,人均農村工業產值為500—1000元,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為40—50%,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0.5—1.5,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0.2—0.4,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收入比重為10—20%。農村工業發展佔用較多的資金、土地和吸收較多的農業勞動力,體現出農哺工的特徵,這時工業對農業的互補作用(如對農民收入的貢獻、以工補農等)還較小。總體上看,勞力轉移對農業利大於弊,而資金對農業的爭奪對農業弊大於利。

1.3第三階段為“工農業互爭互利”階段農村工業的發展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人均農村工業產值為1000—3000元,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的50—70%,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1.5—3.0,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0.4—0.6,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收入比重為20—50%。對農村資金、土地具有明顯地競爭作用,但農村工業通過工資和以工補農對農業資金的返還已較為明顯;勞動力的數量競爭開始出現,質量競爭較為明顯化;體現出互爭互利的特徵。

1.4第四階段為“工補農,農開始分化”階段人均農村工業產值為3000—10000元,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為70—90%,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3.0—10.0,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0.6—1.0,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收入比重為50—80%。農村工業發展到具有補農的實力,但全面改善農業現代化條件的水平還未達到;農業勞動力在現有規模下出現局部不足或季節性緊張,農村工業佔用土地較多,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開始分化,以工補農水平高、農業社會化服務好、農村工業發展相對集中,農業及糧食生產繼續發展;相反,農業及糧食生產出現下降趨勢。總體上資金關係對農業相對有利,勞動力關係對農業相對不利;體現出工補農,農開始分化的特徵。

1.5第五階段為“工為主,農分化”階段人均農村工業產值為10000—20000元,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的90%,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大於10.0,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大於1.0,鄉鎮企業工資佔農民收入比重高於80%。農村工業已具備建農的實力,關鍵是政策的引導,或者以工建農、農村工業集中發展保護農田,農業規模化經營解決勞力不足和提高農業及糧食生產的效益,農村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實現;或者工業發展不顧農業,大量佔用農田,勞動力數量不足、素質弱化,農田拋荒、半拋荒,農業萎縮;體現出工為主,農分化的特徵。

2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梯度推進理論

依據我國農村工業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特點,以及農村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農業與農村工業關係的特徵,提出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梯度推進理論,該理論包含三個部分:

2.1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是一個相對而又抽象的概念,內容十分廣泛,可概括為下面五個方面:①農業發展水平與農村工業水平的協調(簡稱水平協調)。水平協調包括總量協調、速度協調。②農村工農業之間的投入結構、技術結構的協調以及農業結構(農業生產結構、種植業結構)、經營方式、農業現代化建設重點與農村工業水平、結構之間的協調(簡稱結構協調)。③農業與農

村工業在資源要素流動及配置上的協調。包括勞動力、資金、土地等方面(簡稱要素協調)。④生態環境協調。農村工農業、特別是農村工業發展的同時,不斷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簡稱環境協調)。⑤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還包括廣泛的社會內容。通過工農業協調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使廣大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別,減少貧困,增加農民受教育的範圍與機會,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通過現代城市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向農村的擴散,改變農民落後的生活方式和過時的思想觀念。搞好農村社區生活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從多方面縮小城鄉和工農差別(簡稱社會協調)。

2.2階段性協調發展農村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內容及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單一標準來衡量兩者關係協調不協調;也不是隻有農村工業的高級階段農業與農村工業才會取得協調。協調是動態的,每一階段均有其協調的內容與形式,只是不同階段兩者協調發展(關係)的體現不同而已。由於農村工業發展階段性特徵,農村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農村工農業協調的重點應有所不同和側重。在農村工業處於起步階段的地區,協調農村工農業的關係,其重點是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建立穩固的農業基礎,適度發展農村工業。在那些農村工業已具備雄厚基礎的地區,協調兩者關係,其重點應放在促進企業利潤向農業迴流,通過以工補農、以工建農等方式促進農業穩步增長,達到改造傳統農業的目的。

不同區域(區位),由於自然條件、農業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農村工業在規模、行業與技術的選擇上均有不同的特點,從而導致了農村工業與農業發展關係的不同,也就決定了兩者協調發展的道路與模式應有所不同。以上三點構成了該理論的實體。我國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應以該理論為指導,脱離了協調性、階段性和區域性,我國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是不可能的。

3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

3.1確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道路的理論基礎從總體上看,中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必須堅持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方向。因為農村工業化是中國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在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農村工業化便沒有農業現代化。但農村工業化並不是農業現代化的充要條件,農村工業的發展並不能自然帶來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不同階段,工農關係不同,農村工業發展方向、農業現代化建設重點也應不同;不同地區農業與農村工業發展的特點不同,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也應有所區別。因此,在確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時,必須緊緊圍繞農業與農村工業的關係特徵,以及農業與農村工業的區域發展特點,即必須以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梯度推進理論為基礎。

3.2立足工農業協調,走多元化發展道路農村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工農關係的特徵不同,不同地區農業與農村工業發展的特點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國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的道路不是一條,而是多條道路構成的一個道路集。通過大量調查與研究,從農村工農業關係狀況以及區域特點的角度,把現階段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歸納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3.2.1以農為主,農業延伸、推動農村工業的道路這類地區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而非農產品資源缺乏,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一、第二階段,工農關係的特徵表現為以農為主、工萌芽或農哺工、工起步。隨着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在農產品總量剩餘的基礎上,通過結構調整發展高價值作物和特產作物開發,迫切需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來增加農產品價值、穩定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通過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產品價值,提高農產品商品率,促進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這條道路適合廣大的以農業為主、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村工業剛剛起步的內陸地區。如山東省蒼山縣,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一階段,農村經濟以農為主。該縣利用大蒜生產的優勢,推動了蒜薹冷藏、保鮮、大蒜加工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走出了一條依靠農業延伸、推動農村工業發展的農村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3.2.2以農為主,農村工業靠資源開發的道路這類地區農村經濟中農業仍是農村經濟的主體,但當地礦產等非農產品資源豐富,具備資源開發的優勢。農村工農業關係還基本處在第二、三階段,工農關係的特徵表現為農哺工、工起步或工農互爭互利。隨着農村工業的發展,資源豐富的優勢逐步顯示出來,通過資源開發,在轉移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部分的利潤迴流,對農業發展產生良好影響;工業的發展也促進農產品,特別是加工產品市場容量的擴大,對農產品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類地區農產品加工業往往是薄弱環節,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尤為重要。這條道路適合於中西部非農產品資源相對豐富、而農村工業水平還較低的地區。如湖南省雙峯縣,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二階段,農村經濟還是以農業為主。該縣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建材、煤炭採選為主要行業的農村工業,改善了農村經濟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對農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走出了一條以農為主,依靠資源開發農村工業的道路。

3.2.3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道路這類地區農村經濟中農村工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主體,農業在農村經濟中所佔比重較高,農村工農業關係基本處於第三階段,工農關係的特徵表現為工農互爭互利,資金關係的矛盾比較突出。這類地區農業基礎條件較好,農業生產水平較高,具備發展畜牧業和高價值作物的優勢;地理位置較好、交通發達、國內市場容量大,也有發展外貿的優勢。通過市場和外貿的拉動,促使農產品加工的發展,帶動農業基地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這條道路適合高產高效農業發展較快和具備外貿條件的廣大東部農區及部分中西部農區。如山東省諸城市,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二階段末,第三階段初期。該市在發展外貿基礎上,依靠農產品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業基地建設,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使農業與農村工業取得了較高水平的協調發展,成為一個在全國較有影響力的典例。

3.2.4以工補農,農業穩定發展的道路這類地區農村工業是農村經濟的主體,農業所佔份額甚小。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四、五階段,工農關係的特徵表現為以工補農、農業開始分化或工為主,農分化。這類地區農業生產條件較好,但農業勞動力數量不足和素質下降的

問題突出,這時農業發展往往出現分化現象,或者通過以工建農,農業實現規模經營,農村工業與農業現代化同步實現,或者農村工業發展不顧農業甚至侵佔農業造成農業萎縮。走以工補農,農業穩定發展的道路,必須在堅持以工補農的同時,農業的結構、規模、技術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農村工業利潤迴流主要靠政策引導,農業調整要以機械化和擴大規模為重點。這條道路適合於沿海、城郊農村經濟發達,人均耕地資源少,且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的地區。如江蘇省無錫縣,農村工農業關係處在第五階段。該縣在不斷壯大農村工業實力基礎上,通過以工補農、以工建農等方式,積極完善農業投入機制,穩定推進農業規模經營,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農業沒有出現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