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1W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精品多篇】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 篇一

摘要: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給人們的思想造成了一定衝擊,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必須一改傳統的思維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在創新中謀求發展。對於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而言,對其的管理是環保工作中較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然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使得該項工作的開展不盡人意。為此,應採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提高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水平。基於此,本文就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進行淺談。

關鍵詞:

環境工程;管理;對策

1、前言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是污染治理環保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重要環節,是提高環保投資效益、確保環境工程質量、實現預期環境目標的有力保證。然而,環境管理,特別是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作為一項獨立而具體的管理工作,既具有一般工程管理的共性,又有區別於其它工程管理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複雜性和邊緣性兩方面。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這一特性,才能真正尋找出切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 。

2、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

2.1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複雜性

所謂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複雜性 ,主要指如下幾個方面:

2.1.1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中污染因素的複雜

性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不論是工業“三廢” (廢水、廢氣和廢渣 ),還是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及熱污染等等,均為多種污染因子組成的複雜體系。例如:鍍鋅鈍化漂洗廢水中含有 Cr Cd Cu Zn Fe K Ca Na Mg等多種污染物質:噴漆尾氣中由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醇、酚、醚、醛等多種有機污染物組成:對於某一噪聲源的噪聲而言,由於振動、轉動、撞擊、摩擦 (氣流的、機械的 )等多種因素造成,具有某段混合頻率特徵 (高頻、中頻、低頻 )的複雜噪聲源。

2.1.2與污染治理相關的生產工藝的複雜性

工業企業的生產工藝錯綜複雜,污染物的排放種類和排放方式也多種多樣,並且同一種產品可以出現不同的生產工藝,而同一種污染物同樣亦可來源於不同產品的生產工藝 。如煉油廠的含油污水、機械廠的含油污水、以及舶、化纖、化工、輕工等各行各業,所排放的含油污水性質不同、成份複雜。

2、1.3污染物對環境影響的複雜性

嚴格地講,當今世界,污染幾乎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污染來自多方面,它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多層次的、複雜的 。甚至某些污染物複雜的危害性至今仍然沒有被人類全面認識。許多污染物不僅直接危害人類的生存和健康,而且會通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間接地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如有對自然資源的影響,對動植物的影響,對大氣、水體、土壤乃至經濟的、文化的人類生產和生活各方面的影響:有些是直接影響,有些是間接影響:有對環境的顯著影響,也有潛在的影響:有短期影響也有中長期影響等等 。總之,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錯綜複雜,它的影響作用和機理千差萬別,並且許多污染物在污染過程中還會發生遷移和轉化進而造成更多、更大的危害。

2.2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邊緣性

環境科學的邊緣性決定了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邊緣性。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與生物學、物理學、地學、化學、工程學、醫學、法學、經濟學等幾乎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都存在十分密切的相關關係。那麼,環境污染治理工程,作為環境保護範疇的一項關鍵工作,是在環境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因此同樣具有顯著的綜合性和邊緣性。這裏所講的環境污染治理工程,不是宏觀的大環境生態系統工程,但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環境有着極其深刻的影響:它不是傳統的能源工程,但減少環境污染與節約能源往往是雙效並存:它也不屬於一般的建築工程,但卻離不開建築工程學的理論和實踐。正是這種跨學科、跨行業的特點,構成了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區別於其它傳統工程獨立存在又與其它工程緊密相聯的邊緣性。

3、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對策

3、1管理的原則與要求

(1)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公平競爭,統一管理。

(2)以環境效益目標為主,注重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3)優選技術先進,實用可靠,效益與投資比高的設計方案。

(4)優選信譽好、質量等級高、施工費用低、建設工期短的施工安裝隊伍。

(5)杜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和邊設計邊施工的現象。

(6)嚴格實行預算審查制度,控制工程規模。

(7)加強設計施工的過程管理,保證計劃順利實施。

(8)緊密結合企業的生產技術改造,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工藝。

(9)鼓勵污染治理新技術的開展成果應用。

(10)建立建全工程檔案,保證基礎設計資料和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

3.2管理的組織和方法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是通過組織設計、施工招投標,設計、預算審查等形式實現的。一般應由臨時組成的領導機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有關管理程序,貫徹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擇優選定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臨時組織領導機構是由建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市、區環保局,環保投資公司,市建設銀行,建設單位有關部門以及被邀請的專家組成。

根據上述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在招標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還應採取區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即:

(1)對治理難度大,技術複雜,要求高,總投資比較大的項目,尤其是國內沒有成型經驗的項目,實行公開招標管理 (又稱無限競爭招標),並允許兩家或兩家以上的科研設計單位聯合投標。建設單位要公開發布信息,制定出具體的評標條件,優選出中標單位。

(2)對於一些技術難度一般,治理工藝較成熟,總投資比較小的治理項目,可採取邀約招標方式 (又稱有限競爭招標方式)。即:邀請有環保工程治理經驗的單位(通常是環保專業科研設計單位)進行投標,並從中優選出一家。

(3)對於某些治理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總投資特別小的項目 (一般需經過論證並實際應用過的項目),可採取指定招標方式。即:按國家有關規定,只能指定一個單位投標。在投標過程中,雙方進行價格、工期、質量等合同的協商,如果達不成協議,也可另找其它單位議標。這樣做,可以收到投資省、速度快、質量好的效果。

3.3環境工程市場管理中的行政行為

在環境工程市場三個主體,即政府、客户、生產商中,作為宏觀管理的執行者,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如何使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發揮其對環境工程管理的調整作用,則是當務之急。 環境工程的市場管理從根本上講是法制管理,即完善市場法規,規範市場行為,加強市場監督。 同時從微觀上放開環境工程市場, 利用市場的調節機制來調整客户與生產商之間的關係, 從而逐步建立政府與社會相結合,充分發揮社會作用的市場管理體系

4、結語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着顯著的複雜性和邊緣性。幾年來的管理工作實踐表明,只有充分把握和認識環保工程的這一特點,真正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最佳投資效果。

也只有遵循市場規律,引入競爭機制,並嚴格按照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程序,才能使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超。工程環境監理在環境保護管理中的作用及前景展望[J]。環境污染防治,2012

[2]李慶華。關於建立環境工程監理制度的思考與建議[J]。江蘇環境科技,2010

[3]畢安波。淺談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作用[J]。中國環保產業,2013

[4]杜海聲。淺談對環境工程監理的認識[J]。環境工程,2010(S1)。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 篇二

1生活中的“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就是將一切的資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採用無公害、無毒的原料,在無害無毒的條件環境下進行反應,從而減少向環境排放廢物污染,使“零排放”得到充分的實現。其實在我們看來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很多都是與綠色化學有關的,只是由於我們的不在意而給忽略了。

1.1“亞硝酸鹽”我們人體內的亞硝酸鹽一般都來源於長時間煮沸或是反覆煮沸的水;在魚肉類食物中有時候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的時候,能夠分解出胺類的`化合物這是由於魚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有時候為了食品的外觀顯得好看,一些不法商販就會使用髮色劑等食品添加劑。

1.2“甲醛”很多時候,在我們的室內家居中都存在着甲醛,多來源於裝修布料、粘合劑、以及複合木材中的酮醛樹脂,而常用的衣物整理劑中也會含有甲醛,如果穿上含甲醛的服裝,會使人們因為衣物和皮膚之間的接觸而對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從而引起皮膚炎等。

1.3水果的“催生劑”也許很多人都會注意到現在市場上出現不少的奇形怪狀的水果,雖然水果看起來好看漂亮,但是吃起來要麼無味,要麼酸澀。其實是因為有些商販為了搶佔市場的利潤,採用催熟劑、膨大劑等一些化學激素,將尚未成熟的水果進行加工後將其提前上市。

2綠色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原則

隨着綠色化學的廣泛應用,在進行綠色化學研究的同時,應該遵循其相關的原則,這樣才能使綠色化學在進行環境保護的時候得到最大有效地發揮。總的來説,綠色化學研究的原則主要有:原子經濟性,儘可能的使合成直收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廢物和環境污染的預防;設計使用高效安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助劑以及安全溶劑的使用;使能源經濟性得到提高;儘量使可再生原料的得到廣泛使用;儘量減少和避免衍生物的生成。

3綠色化學與環境污染

3.1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伴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也在加快的發展,與此同時,在工業給我們帶來的經濟效益時,同樣也帶來了很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土壤、大氣和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化學工業有關有毒氣體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的二氧化碳氣體、各種有害氣體污染每年都是呈上升狀態,使大氣污染變得更加的嚴重;而也正是由於大量的使用各種塑料產品或原材料導致白色污染越來越厲害;大量的農藥與化肥的使用也使得農田呈現貧瘠化。正是由於這些大量的環境污染存在,使人們在治理污染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雖然人們在治理污染的力度逐步在加大,但是,比如氣候變暖、臭氧層受到破壞、重金屬及農藥在環境介質中的互相傳遞等等污染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徹底解決的。因此,要想在享受工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實現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快綠色化學的實施,嚴格遵循綠色化學的相關理念,盡最大努力做好綠色化學的一切工作。

3.2環境污染與綠色化學的相關問題

綠色化學的主張是通過化學轉換來獲得新的物質,而在其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每一個原子,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一開始就採用實現預防污染的科學手段,因此在整個過程和結束都能夠實現零污染和“零排放”。現今的環境污染主要是水污染和空氣污染,而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是氮的氧化物,而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生活、生產中的石油、煤炭等燃料進行燃燒而產生的,還有一些事來自於使用硝酸或是生產硝酸的工廠排放出來的廢氣。當二氧化碳與碳氫化物共同生存與空氣中的時候,經過紫外線的照射,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從而產生一種特有的光化學煙霧,這些光化學煙霧多發生在一些大城市中,尤其是陽光強烈的夏秋兩個季節。因此,怎樣才能將環境污染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低阻止已經成了現今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綠色化學的主要目標就是不產生不處理廢物,不使用有害有毒的物質,採用化學的方法和技術,從根本上、從源頭上消滅對人類身體健康、生態環境有害的催化劑、產物等,是人類追求完美、綠色環境的一種至高表現。

3.3綠色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研究成果

隨着人們對綠色化學研究的重視,綠色化學也在逐步的發展,綠色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研究成果也是碩果累累。

(1)能源清潔。對於我國目前來説,在能源中仍然處於主要的重要地位的還是歸屬於煤炭。一直以來,有關部門和相關部門在處理煤炭污染的同時也在大力推廣洗煤技術以及煤炭液化技術。與此同時,作為新的清潔能源的核能、太陽能也已經受到人們普遍的使用,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大量有效地降低了環境污染中的能源污染。

(2)二氧化碳的有效吸收。現在,全球的温室效應越來越嚴重,而造成温室效應的主要來源還得屬二氧化碳,而其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燃燒。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味無色的氣體,其的密度與空氣相比略大於空氣,在水中得到溶化並且能夠生成碳酸,而燃燒煤炭所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在短期內是無法得到徹底的解決,因此怎樣才能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已經是人們面對的嚴峻問題之一。正因為綠色化學研究的推動,現今已經研究出膜分離技術、碳酸鉀加熱化學吸附法、乙醇物理吸附法等相關方法對二氧化碳進行有效地吸收。

(3)環境友好的產品開發和化學反應。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對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也是逐漸的提高,除了要求能夠對現今存在的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外,還一直在努力的研製出新的能源,期望能夠創造一個有利於人類健康生存的環境。以前,在化學工藝中,有些原料是有害的,對於環境的污染和人類的健康都存在着很大的威脅。現在,伴隨着科學技術的加快發展,人們把酶作為催化劑,以生物作為原材料,從而消除一些原料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環境污染。

4綠色化學的發展方向

4.1開發利用一切的綠色能源傳統的燃料燃燒只有低於40%的化學能能夠被轉化成為有用能,而其餘的能量則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可避免的消耗了。縱觀全球來説,水利發電是目前已獲得商業應用的可再生能源,其發電量佔全球的發電量約有18%,但是這僅僅只是全球的水能資源10%的開發利用。因此,對資源、能源等一切可再生能源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是尤為重要,大幅度的減少和降低環境的污染氣體等。

4.2大量可再生材料的重複使用可再生材料的大量重複使用,可以通過對材料的降解和生物質的充分利用以及對人類生活中眾多廢棄物的資源再利用,通過化學對生物質的特有結構進行充分的發揮衍生出各種各樣具有不同功能甚至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精細化學品。針對目前我國的國情來説,在化學工業中引領和開展綠色革命是進行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之一。

4.3實現農藥化學的綠色化農藥化學即是生物學與有機化學進行交叉而形成的研究分支學科,農藥在全球化中化學污染處於主導地位,而農藥污染也是環境污染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對於將農藥綠色化已經成為了當今時代的要求和必走之路。在現在和未來的社會中,化學農藥仍然是植物保護的重要因素,總的來説,選擇高效的能與環境友好相處的化學農藥是其主要的方向。

5綠色化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隨着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因為人口不斷的增加,工業污染物以及生活廢棄物的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目前正在面臨着日益家中的生態環境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由此可見,如何解決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一個重要課題。不斷的通過走綠色化學的途徑,從科學性研究出發,發展綠色化學技術,強化公眾對環境的保護觀念,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全面提高化學反應整個過程中的資源利用,不斷推進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低碳經濟發展形式,從而創造一個情節美好的生活居住環境。

6結論

對於環境污染,從根本上來説就得從源頭抓起,要實現“零排放”,要採取標本兼治的一切方法,將綠色化學與環境污染相聯繫,利用化學原理消除污染源頭,綠色化學也是化工發展和化學發展的新階段,對實現經濟和工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性。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 篇三

1農村環境污染現狀

目前,農藥、化肥和除草劑在農業生產上的使用,農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隨意置放,鄉鎮企業粗放型生產經營方式是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造成土地退化,河流污染,大氣環境惡化,直接影響農業產品的品質,農民的生活環境,農村的長久發展。

1.1農藥、化肥、除草劑和地膜使用強度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嚴重農藥、化肥、除草劑和地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直接受到了大面積污染。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地膜難以降解不僅直接污染耕地,影響農產品質量,而且對農村耕地長久持續利用,農民增產增收都造成重大影響。近20年來,我國化肥的畝施用量超出世界平均的1倍多,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餘70%~60%的化肥進入大氣、土壤和水體環境。且在化肥施用中還存在肥料之間結構不合理現象,化肥使用量偏高,單純追求高產,導致肥料施用之間的配比失衡。

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長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農藥、除草劑導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農產品污染。隨着科技發展進步,地膜覆蓋技術得到不斷地推廣,農用地膜用量不斷增大,由於農用地膜在田地難以降解,直接給農田造成了“白色污染”。

1.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對農村環境的污染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加之農村人口居住由分散趨向集中,產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較之以前更多,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日益突出。但由於資金、技術有限以及管理不到位,村鎮生活廢棄物處理廠的建設及容量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有的地方甚至根本不具有垃圾處理設施,據安曉雲等人2000年對河北省20個自然行政村生活方式現狀的調查情況來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與中心城市相鄰極少數村外,90%的村子至今還沒有集中處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設施,甚至35%的村子還沒有實現集中供水。

生活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村裏河流或者地面,對居民、牲畜飲用水造成直接的污染。由於農村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農民已經使用液化氣或者煤炭,60%以上的農作物秸稈未被有效利用,直接在耕地裏焚燒,對農村和城鎮空氣質量都產生了難以忽視的影響。由於缺乏基本的排水和拉圾清運處理系統,我國污灌面積呈現出逐年增加趨勢。農村每年直接產生的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農村生活垃圾面廣量大,不僅佔用了大量耕地面積,而且對農村居民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特別是在汛期,各種垃圾隨着雨水流到河邊、溪邊,嚴重污染水體,還造成河道堵塞。

1.3鄉鎮企業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我國鄉村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一哄而上,沒有配套的技術經濟政策引導,同時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農村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徵、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數量眾多、工藝陳舊、設備簡陋、技術落後、能源消耗高,絕大部分企業沒有防治污染設施,村村點火、户户冒煙,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農村環境和農業環境污染與危害。目前,鄉村企業污染佔整個工業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過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由於許多鄉鎮企業急於求成,輕視對資源優化配置和組合,輕視對產業的選擇和調整,輕視對污染防治項目的選擇,輕視效益的提高,以投入增量謀取發展增量,加速了資源的短缺和環境污染,加劇環境與發展的矛盾,從而引起更大範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往往是一家小造紙、小印染污染一條河,一個小冶煉、小採選毀掉一座山。

1.4環境保護意識教育滯後,資金投入不足我國農村教育水平低,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據研究,超過1/3的農民不知道農藥對人體和環境是有害的,有65%的農民不瞭解蟲害天敵或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概念,84%的農民會超過規定標準劑量用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單純追求高產,大多數農民對科學用藥、平衡施肥了解過少,一味地加大劑量濫施農藥和肥料,對耕地、地下水、大氣造成直接污染。農民一般認為造成環境污染主要是由於工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並沒有意識到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損害。同時由於相關部門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導致污染治理不力。

我國一直以來實施的是重城市輕農村的二元化環境治理政策,長期以來把環保工作的重點放在大城市、大工業和大工程上,在城鄉環境權益的分配上存在着嚴重的“剪刀差”現象4。中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對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少之又少,加之農村缺少相應的執行管理機構,農村環境狀況不斷惡化。

2農村環境保護系統體系構建

面對農村環境狀況不斷惡化的局面,有必要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系統全面地梳理與研究,眾多學者對農村環境保護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看法與對策,但是,目前對於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議、對策僅僅停留在宏觀的、零散的、缺少互動的層面上,因此,對於農村環境保護系統體系的構建意義重大。在對農村環境污染現狀進行分析之後,建議從以下四個層面對農村環境保護系統體系進行構建。它們分別是:

(1)城鎮和鄉村發展全面兼顧層面;

(2)生態農業和高科技產業協同發展層面;

(3)法律規範和機構完善相結合層面;

(4)執行主體和農民參與提升層面。

2.1城鎮和鄉村發展全面兼顧層面伴隨着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將基本建成,城鎮+鄉村形態的城鎮化格局將在中國基本確立。因此在執行環境政策時需重新考量城鄉二元化環境治理政策的優劣,從時代需求,現實情況作出改變,制定出適合現實需要的環境政策。中央政府乃至地方政府環境政策的制定及執行都應兼顧城鎮和鄉村發展。只有兼顧全面,切實執行,才能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2.2生態農業和高科技產業協同發展層面改變農業生產污染可以走出一條綠色環保無害道路,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從根本上解決農藥、肥料、除草劑、地膜等不合理使用的情況,解決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發展生態農業需要依靠科技進步,為此,農村生態農業的發展需有相關部門的介入,努力引進高科技技術,以高科技促進農業發展,農業發展反補科技進步為主要形式,充分發揮科技、農業、環保等部門的技術優勢,同時可以聯合和依託當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研究與建設。

2.3法律規範和機構完善相結合層面自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農村環境政策就開始提出,隨着農村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和保護的迫切性,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但是長期以來,出台的各項法律規範沒有很好地動員社會力量的參與,且多以末端治理為主,不能從源頭上治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由於農村和城市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不同,環境表現形式不同,《環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農村的作用具有相當的侷限性。因此需要針對農村特殊的環境狀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農村環境的法律規範。

目前,我國絕大部門農村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機構,缺少強有力的政府機構執行環境政策和法律規範,因此,為了切實實現相關環境政策和法律規範的效力,必須在農村設立相應的執行機構,完善機構層級設置,賦予機構相應執行權力,使法律規範和完善的機構相互配合,協同合作,逐步改善農村環境狀況。

2.4執行主體和農民參與提升層面農村環境政策、法律規範以及監督監測等執行需要執行主體的參與,即需要執行人員。針對我國目前農村環境政策執行主體素質偏低、專業技術不足等特點,需要對環境政策執行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和專業技術的訓練。充足的、專業的、高素質的環境政策執行人員是政策高效執行的一個重要保障。

國家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在改善農村環境狀況。農民不僅要參與到農村環境政策執行的過程中來,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強烈意識,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和環境道德,積極監督、批評、檢舉、控告污染和破環環境的單位和個人。環保執行人員與農民二者合作,積極配合,實行信息公開,雙向監督,積極遏制破壞污染農村環境的行為,改善農村環境條件,提高農村環境質量,提升農生活水平。

3結論

農村環境污染制約農業持續發展、威脅農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農村穩定.農村環境保護,必須尋求城鎮和鄉村發展兼顧、生態農業和高科技產業協同合作、法律規範和機構完善相結合、執行主體和農民參與同步進行。以促進農業持續發展,農村環境不斷改善,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 篇四

摘要:

人類在經過漫長的奮鬥歷程後,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社會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與此同時,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構成了現實威脅。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緊迫而艱鉅的任務。因此,環境保護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務。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只有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關鍵詞:

環境保護;温室效應;臭氧層;固體廢物污染;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環境污染與保護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問題。上個世紀,人類社會的文明得到了飛躍的發展,科技飛速進步。人類用環境的代價換來了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們享受物質文明的時候,被污染的環境也同時在向我們索要代價。環境遭到的破環。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當今世界環境污染問題涉及到許多方面,其中最顯著的有以下幾個: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應”

“温室效應”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氣温將升高1.5~4.5℃。科學家預測,隨着人類活動產生的温室氣體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氣温將上升2~5℃。隨着温室效應的不斷增強,將對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發生重大影響。有的科學家認為,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雪會部分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國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沒。另外,隨着氣温升高,各地區降水和乾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氣候變化還會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體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應”,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2、臭氧層遭破壞

臭氧層遭破壞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是人類活動使大氣嚴重污染的結果。臭氧層遭破壞,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陽紫外線增多,嚴重損害地面上動植物的基本結構,並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還會使地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變異,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使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增多。據科學家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線就會增加2%。80年代,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劇減少。1985年公佈的測量結果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濃度大大減少,臭氧層“空洞”已擴大。1987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北極上空也出現了臭氧層“空洞”。

3、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廠、汽車、飛機等燃燒和石油、天然氣,不斷地向大氣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會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生長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會使土壤酸化,危害農作物或森林生長並進而危害人體健康;酸雨還會腐蝕建築物、橋樑、鐵軌等。就連保存了多少個世紀的文物古蹟、碑刻石雕等也會被酸雨腐蝕得斑駁脱落、滿目瘡痍。酸雨給人類生存、發展帶來巨大危害,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

4、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的堆放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主要有:①佔用土地,損傷地表。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礦業尾礦、煤矸石、工業廢渣等侵佔了大量土地,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妨礙了城市環境衞生,並且埋掉了綠色植物,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②污染土壤、水體、大氣。堆放在地面的固體廢物以及滲出物會改變土壤的成分和結構,有毒的廢物還會殺傷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動物,降低土壤肥力。③危害人體健康。固體廢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了以大氣、水體、土壤為媒介進行傳播外,還會通過多種有害生物為媒介傳播疾病,如傳播鼠疫等。

而現代中國也正面臨着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温室效應的主要禍首二氧化碳,我國就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國,而目前二氧花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而我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水資源危機,作為世界21個貧水國之一的中國,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億噸沃土付之東流;我國的長江以南地區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區,而全國酸雨面積佔國土資源的30%;森林面積減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我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且按近十年的平均採伐和毀壞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將失去全部森林;與日俱增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圍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氣污染已使我國600多座城市的大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到1%。據調查確認,城市中大氣環境指數達到國家標準的只有40%左右,國土面積的30%以上有酸雨現象。據説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磺氧化物等物質借風向流動,給日本及朝鮮半島等上空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另外,還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驟增佔世界14%、嚴重的水質污染、水源不足、沙漠化的擴展、沙塵暴及黃沙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等諸多問題,可以説中國的環境污染已經陷入危機狀態。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回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要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關係,以及當代人之間關係。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首先必須改變當前人類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發展不能僅侷限於經濟發展,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更不應對立起來。發展應是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或為人類環境保護工作的轉折點,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環境污染問題。從全球來看生態環境破壞此環境污染更嚴重。衝破了就環境的狹隘觀點,把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協調人類與環境,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才能從整體上解決環境問題。

當代人之間能否公平地分配環境保護的成本與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勵人們的環保行為的制度安排,這直接決定着人與自然和諧這一目標的實現;如果當代人之間尚且不能實現某種最低限度的公正,那麼,我們就很難指望他們會真正關心遙遠後代的利益,因此,當代的集體努力與人人選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我們共同的未來》把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這是由於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這是人作為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貧困是對這種權利的剝奪,它使人作為的價值得不到實現。同時,貧困與破壞環境往往是互為因果的。因此,消除貧困,減少貧富差距是實現代內平等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要達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保護好環境。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範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着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範圍必須相應調整。

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南威。自然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548.[2]李春華。環境科學原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4)。

[3]葉文虎。可持續發展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環境污染與保護論文 篇五

【摘 要】

跟着中國現代化進程速度的加速,環境污染疑問越來越傑出。突發嚴重環境污染事情呈現頻發趨勢,環境污染給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及產業構成無窮的丟失和嚴重的環境破壞,合理的風險防備對策在必定程度上能夠大大減小環境污染的風險及也許構成的丟失。環境污染風險評估系統的樹立關於操控環境污染具有活躍的含義,跟着科學技能的展開,風險評估系統的樹立取得了不錯的展開,可是中國的風險評估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比較還存在很大的距離。

【關鍵詞】

環境污染;風險評估

環境污染是制約社會經濟展開的首要疑問,辦理環境, 發明人類共同的地球家鄉是每一個人的職責。中國大力餞別環境保護,活躍進行環境污染風險評估作業,並在全國範圍以內進行實驗,可是目前展開依舊非常滯後,難以達到世界水平。有些污染突發性強、破壞性大,通常構成嚴重後果,怎麼防備風險是環境污染評估的着力點。目前中國總體上區域環境污染事情的風險防備和應急系統較薄弱,缺少理論深度和區域關於性,應急的內容遠多於防備的內容。

1、樹立環境污染風險評估模型

1.1環境污染風險影響系統規劃

環境污染風險評估模型是在歸納思考各種影響要素的基礎上樹立起來的,能夠對環境污染的污染程度以及事端發作的`也許性進行全面性的歸納性評估。樹立一個風險評估模型要經歷幾個進程,通常來講能夠分為以下幾步:污染風險影響因子系統規劃、研究區域空間數據收集、因子分級與數據獲取、影響因子專題數據製作、影響因子數據組成剖析、風險等級劃分與環境污染風險程度分佈圖輸出等幾個有些。規劃影響因子系統時就要進行合理的取捨,在很多的影響要素中挑選最具代表性或許影響程度最大的影響因子來樹立影響因子系統,有取捨的影響因子系統能夠傑出要點。風險防備系統系統地給出了突發環境污染事情事前的防止戰略和應急預備戰略,遵循了“防備優先”的準則,體現了“削減現狀風險,操控潛在風險”的思維。

1.2數據收集

在科學技能不斷展開的今日,風險評估系統樹立的每一步進程都要盡也許的運用現代科技,完成高程度的智能化與專業化,提升風險評估的準確與數據收集的精度,為環境辦理作業的展開供給確保。對環境污染區域進行數據收集是一項非常浩大發的工程,這就需求使用現代科技,例如運用 GIS 工具軟件的地圖數字化功用,將各種影響因子的數據計算進行數字化輸入,假如污染面積不是很大,影響因子相對較少,就能夠在此基礎上添加圖像等收集數據的輸入,完善評估模型。環境污染的影響因子通常依照影響程度的不一樣劃分為五個等級,等級越高,則表明影響因子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程度越大。不一樣影響因子的分級閾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實踐建模進程中,研究人員要依據實踐的風險評估區進行詳細的修正。

1.3加強風險的進程操控預備

進程操控偏重風險物質釋放後但未與風險受體觸摸前所採納的操控辦法預備,包含區域的風險防備辦法和應急預備。展開石化等嚴重風險源辨認作業,樹立國家級、省級、地市級有關的環境風險源數據庫,樹立開發區、區縣層面的要點源監控系統,做好突發污染事情的風險監控。一起做好區域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擬定區域應急預案,設置防備與預警、應急呼應、信息陳述與發佈以及後期處置等環節的詳細計劃,清晰分級預警、分級應急。依據有關應急預案,組織專業性或歸納性的應急演練,做好跨部分的和諧合作及通信聯絡。

1.4削減受體的露出

削減露出首要是關於受體採納長時間或暫時的操控辦法、下降受體觸摸風險因子的時機,包含受體的佈局調整、規劃調整、露出防護以及暫時應急的分散、撤離預備。把遭受集中風險源要挾也許性大的居住區、校園、醫院等搬離風險露出區;儘量削減也許露出的受體數量、規劃;對露出程度低或無法搬家的受體,採納設置防護隔離帶等露出防護辦法。還要做好應急分散撤離預備,從區域層面擬定人羣分散撤離計劃,展開宣傳教育與分散演練,增強應急分散撤離能力和應急的露出防護能力,確保緊迫狀態下敏捷有用脱離突發環境污染露出區並削減露出程度。

1.5分區防備

突發環境污染事情風險具有較強的空間差異特徵。基於環境風險系統,經過風險源和風險受體的調查剖析,可評估風險源的風險性、受體的脆弱性和區域發作環境污染事情的風險性,並據此展開環境風險分區。避免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能量型災害易發區域佈設風險源或運送風險物質,以削減誘發突發環境污染事情的風險。避免在商住區、校園、醫院等人羣密佈的區域、水源地等生態敏感區鄰近以及上風向、水體上游的區域佈設風險源或運送風險物質。關於已佈設的風險源,應設法搬家或封閉,減輕佈局性風險。關於不一樣分區的風險特徵,捉住構成風險的首要要素,將風險防備戰略落實到詳細分區,清晰各分區風險防備的偏要點,進步突發環境污染風險防備的關於性和有用性,從而顯著下降環境風險或風險發作後的晦氣影響。

2、加強環境污染風險評估的主張

2.1樹立環境污染監測系統

一個環境污染風險監測系統首要包含環境污染風險的辨認、衡量、猜測、預警以及計算剖析等,監測系統要小紅分使用現代科技,完成數字化與智能化,使用氣象衞星技能、通訊網絡技能等,樹立重要環境污染要素的監測系統以及數據模仿系統,並能夠敏捷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剖析,進步環境污染風險評估作業的作業功率。風險源是也許產生環境危害的源頭,風險源的存在是環境風險發作的先決條件,在風險物質的出產場合、貯存場合和污染排放口裝置視頻監控系統,並確保其正常運轉;在易發作爆炸、走漏、非正常排放的操控單元和技能環節裝置壓力、温度、濃度等指數的監測、報警與操控裝置,做好監測監控作業,減緩風險源的風險性是下降風險最直接有用的戰略,這也是防備優先於應急的首要原因。

2.2完善定損理賠系統

公司在出產進程中對環境構成危害就要承當自個相應的職責,這就需求樹立完善的定損理賠系統,清晰公司的職責,將環境污染的職責真實落實到位。在進行環境污染風險評估時,有關部分之間要進行及時的溝通與溝通,加強與環保部分等的溝通,進行環境污染監測數據的傳輸與同享,以此完成非常好的風險評估。在公司發作環境污染事端以後,要及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環境污染的風險評估和迅速索賠,索賠要嚴厲依照既定的程序和規範進行,確保揭露與通明,進步環境污染索賠與辦理的功率。

3、結語

風險防備系統系統地給出了突發環境污染事情事前的防止戰略和應急預備戰略,強調防備系統的區域關於性,能夠為公司和地區決策者供給切合實踐的辦理指導定見,進步風險辦理的有用性,環境污染評估作業的順利展開,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社會各界以及人民羣眾的理解與合作,離不開技能人員的盡力與奮鬥,各個部分以及各個組織之間和諧合作,才能確保環境評估作業的順利展開,才能對中國的環境質量供給必定的確保。 [科]

【參考文獻】

[1]李華。中國環境污染職責保險展開的途徑挑選與準則構建[J]。南京社會科學,2010.

[2]黃小敏。論環境職責保險經營中的技能妨礙和技能挑選[J]。浙江金融,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