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環境污染的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環境污染的論文多篇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一

幾年的化學教學加上自己平時的所見所想,化學對我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化學與環境污染方面對我的觸動更大。以前水還是清澈見底的,大人們還可以在池塘裏洗衣服,小孩則是可以在池塘裏洗澡玩耍沒。可是現在的池塘呢,不是乾涸就是污水,慘不忍睹。我在想,我一定要讓我的學生學會化學,學懂化學,不再讓化學傷害到我們可愛的家園。

第一個方面是化學與大氣污染,大氣污染主要是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有很多的種類,其中對人體的危害的污染物有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其中慢性中毒最為可怕,通過人體慢慢的富集作用,一旦達到臨界點,那麼人體所受到的傷害非常大,科學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急性中毒在工廠大量排放有害氣體並且無風、多霧時,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易散開,就會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業,因為不斷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

等化學性污染物,再加上無風的天氣,致使當地居民哮喘大發生,後來,當地的這種大氣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發病率也隨着降低了。

針對這種對人體的污染現象,我認為我們要發揚綠色化學的精神,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建立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出發,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轉向治本。為此,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採用無毒、無害並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是從“本”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領域工作中,我的想法就是從根本上斷絕污染源,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治環境污染,才能從根本上防治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第二個方面是化學與水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痙攣、麻痺、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症狀,最後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後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後,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 (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症。

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生活的處處都離不開水,針對水污染這種現象,如果要我來防治水污染,我會首先治理水源頭,因為水污染是從上到下的,源頭被污染,那麼下方自然跟着被污染,而源頭的治理就是一些生活或者生產垃圾,污水的排放,這自然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加強對羣眾的環境污染的思想教育,這樣才能杜絕源頭的水污染;其次就是對水源的治理,要定期消毒,保護好水源。 第三個方面就是固體廢棄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丟棄的固體物質,如採礦業的廢石,工業的廢渣,廢棄的塑料製品以及生活垃圾。應當認識到,固體廢棄物只是在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實際上往往可以作為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固體廢棄物又叫“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但是,這些“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往往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果不及時加以利用,長期堆放,越積越多,就會污染生態環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針對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我們應該及時的加以利用,生產部門應該提前告知羣眾這些固體廢棄物的危害,當然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問責制,要精確代個人,具體誰負責這件事,那麼要是出了事就得負責任,這樣才能震懾企業,使其約束一些污染行為。 當今社會,我們強調可持續發展,當今,可持續發展觀是世人普遍認同的發展觀。它強調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永續發展。綠色化學正是基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在1984年,美國環保局(EPA)提出“廢物最小化”,這是綠色化學的最初思想。化學這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將來要從事環境治理的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去了解化學,瞭解事物內部發展規律,從根本上杜絕環境污染,這樣對我們人類就是最好的回報,對大自然也是一份滿意的迴應。

最後,我希望人人都能夠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雖然我們在行動上的作用微不足道,但是擁有一顆保護環境的心才是最好的結果,每天看看那些環境污染的報道,這樣我們自己的內心也會有些許的共鳴,才能在內心給自己下一個保護環境的意識。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二

摘要: 現在社會都進入了高科技時代,不論什麼食品、用的也都很高級,雖然馬路越來越寬,但是汽車增加的速度快。目前,油區車輛已有汽車約5000多輛,垃圾和油桶冒出來的油煙也再不段的破壞空氣,有些人普遍感到馬路上“車滿為患”,社區裏也“烏煙瘴氣”。

引言:油田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四周有許多農村,由於平時人們不愛保護環境,加上農村人習慣不好,所以四周環境非常髒。雖然近些年來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是這種現象仍然存在。所以,我們在週末對油田的環境進行了一次調查。

實際調查:白天,汽車尾部和煙管道噴出來的煙對人十分不利甚至對病人都會造成死亡;還有有些垃圾道發出的臭氣,真讓人難聞,甚至有時還會招來蒼蠅、蚊子……難道大家喜歡生活在一個死亡之谷嗎?還有得人為了做建築,把許多樹都砍了,這樣的行為我見了就不高興;大街上有非常多的廢紙,有的青年人邊嗑瓜子邊吐瓜子殼,邊吃水果邊吐水果皮,就連國小生喝完飲料也把飲料瓶仍在地上,甚至有些人把不好的菜葉仍在地上。當然,還有最破壞環境的廢舊電池和人們吐的痰。接着,我們來到了菜市場,這裏的廢菜葉更多了,還有雞毛,比街上還髒。“哎,什麼時候我們的地球不在有垃圾、灰煙等污染源呢?”我們心裏默默的想着。

可見汽車尾氣、垃圾、等污染源對環境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成立了一個小組,真對這些方面採取了以下措施。

1。告訴司機叔叔,給汽車加上乙醇汽油,這樣噴出來的煙就不會破壞空氣,而且不要讓汽車報警器在夜裏叫了,不然,會影響別人的睡眠的。

2。要時常清理垃圾,見到垃圾要主動扔進垃圾箱,還要經常打掃家裏的衞生,開窗,這樣就不會招來蒼蠅、蚊子和一些小飛蟲了。

3。我們要在每個樹林裏掛上木牌,提醒人們不要破壞樹木,因為每棵樹呼出的新鮮空氣就等於一個成年人吸收的空氣,所以我們不要破壞樹木,還要經常植樹造林。

4。剩餘的果皮和紙屑要扔到垃圾桶裏,還要請兒童不要隨地大小便,不然就破壞了小區的環境,讓別人見了就噁心。

現在經過我們的警告,已發現有很多人改掉了這些壞毛病,空氣也變的越來越新鮮了。

這些不良的現象都是人類造成的,都是因為人們不愛護環境造成的,這些現象對人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壞處,如果人們不改正的話,最後面對的將是人類的滅亡。 所以,我要告訴所有的人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環境,創造美好的家園!”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三

近年來, 隨着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 城鄉的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 我國是化工生產量較大的國家,化工產業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目前化學工業的特點是,產品品種繁多,工藝複雜,技術落後,操作水平低,加上生產管理不完善,致使產品產量低,副產物多,"三廢"排放量大。環境保護已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重大問題。但是在另一方面,化學在處理環境污染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化學對環境的保護,化學對固體廢棄物的淨化,化學對大氣的淨化,化學對水污染的處理,等等。

在這裏,首先講述關於化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現在全球已合成各種化學物質1000萬種,每年新登記註冊投放市場的約1000種。我國能合成的化學品3.7萬種。這些化學品在推動社會進步、提高生產力、消滅蟲害、減少疾病、方便人民生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在生產、運輸、使用、廢棄過程中不免進入環境而引起污染。

我國是化工生產量較大的國家,化工產業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目前化學工業的特點是,產品品種繁多,工藝複雜,技術落後,操作水平低,加上生產管理不完善,致使產品產量低,副產物多,"三廢"排放量大。工業化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許多新物料,它們在不斷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生活廢物,使人類的生活環境迅速惡化。其中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環境污染最為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相對較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後,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化學對環境主要造成以下幾種污染:

一.大氣污染:當空氣中出現正常沒有或極少含有的物質, 並且其數量、濃度和在空氣中的停留時間足以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生命, 存在於大氣中的污染有以下四種:1.光化學污染是指人為排放的含氮氧化物和燃燒不完全的碳氫化合物, 在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的連鎖反應, 生成一系列刺激性物質, 從而給大氣帶來了污染。2.煙氣污染主要來自於發電廠燃燒含硫的煤、有色金屬冶煉、硫酸廠的尾氣等廢氣排放, 會形成含有硫酸成份的煙霧, 污染環境。3.粉塵污染由工業生產, 交通運輸工具排放出來的廢氣中的固體微粒所組成, 包括工業加工中的重金屬,如鉛、福、鎳、錳以及石棉等, 它們常引起人們的呼吸道疾病。

二.酸雨污染酸雨:酸雨是人為活動排放的含硫含氮氧化物造成的, 硫酸和硝酸則是組成酸雨的主要酸性物質, 它對各種經濟資源, 如漁業、森林、農業、野生物等都是有害的, 尤其是對森林的損害最大, 它能使樹木的葉枝枯黃甚至死亡, 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 它們排入水體後, 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 使溶解在水中的氧下降, 造成水質破壞, 大量魚類因缺氧而死亡。

三.化學與水質污染:化學對水質的污染是指向河流、湖海中直接排放有毒的化學物質, 水質污染大體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無機物污染是指向河、湖、海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或鹼性工業廢水, 改變了這些水域的原有的: ;值, 對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尤以氰化物的毒性更大, 人們稱為“ 氰老虎” , 一旦人或其他動物吸收就會造成組織缺氧而窒息死亡。2. 重金屬污染對水質造成污染的重金屬離子有汞、鉛、鉻、釩、銅等離子, 其中以汞的毒性最大, 它的來源主要是各種冶煉廠, 金屬礦山加工廠, 電鍍廠等企業的廢水廢渣中。這是重點防治對象。3.有機物污染它主要是指有機耗氧物質對水體的污染。

四. 化學與土壤污染:土壤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它與環境之間時刻進行着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隨着經濟活動規模日益發展, 土壤的污染狀況也日益嚴重, 土壤污染來源有這樣幾種:1.水體污染物用城市或工業廢水灌溉農田、草地、樹木等植物時, 其中毒性大的代謝物, 在農作物內蓄集起來, 影響人類和家畜的生存2.農業污染物由於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使有機氯殺蟲劑在土壤中長期殘留並在生物體內蓄集, 最終給人類帶來危害。 生物污染物由醫院、生物製品廠、獸醫站等部門排放的含有致病微生物污水, 直接用於灌溉, 會使土壤中病原菌大大增多,直接影響農作物的質量和人體健康3.酸雨污染物酸雨會使土壤酸化, 促進士壤中的鈣、鎂、磷、鉀等無機元素的溶解, 從而降低肥效。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對如此嚴重的問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將化學對環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為此,我們在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方面應該採用無毒、無害並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是從“本”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讓化學更好的發揮它有力的作用。我們還應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從事化學危險品生產、貯存、經營、運輸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的遵法守法意識,加強對有害化學品的安全和環境管理。與許多國家相比, 我國對環境教育的重視是不夠的,今後必須大力加強, 向大、中、國小生普及環境保護知識, 推動全國人民關心、重視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使環境保護工作在全社會引起高度重視, 以便儘快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優美、潔淨的環境。

同時,化學是環境保護事業的強大支柱,化學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化學對固體廢棄物的淨化:工業固體廢棄物是城市自然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其處置工程是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類型之一, 工業固體垃圾衞生填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在選定良好垃圾處理場址的前提下,合理而有效地進行垃圾填埋體的結構設計和實施, 能夠避免對地質環境的污染,或將不良效應降低到最低限度。工程應採用目前國內外最先進、安全的衞生填埋方式處理普通化學工業固體廢棄物(包括普通工業固體廢棄物),可以確保環境不受污染。同時在處理場周圍,選擇除臭、吸塵、驅除蒼蠅的花卉樹木,大面積種植防護林,形成防護屏障,可以大大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有機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巨大且成分複雜,其對環境的污染已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它含有大量營養成分和有機質,在農業生產上除可以滿足作物生長對養分的需要外,其豐富的有機質含量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狀,培肥土壤,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農業資源化處理利用是最積極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化學對大氣的淨化:“消除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 在城市控制使用汽油、煤油的機動車,可以燃燒乙醇;或者使用“零排放”電動車;消除污染進行石油脱硫處理,利用尾氣處理裝置等,介紹用於汽車尾氣處理的催化劑及製備方法。用新的無害汽油,使用酒精天然氣代替燃油,用無污染氫燃料作動力等。汽車尾氣的淨化處理技術:由於汽車運行嚴重的分散性和流動性,因而也給淨化處理技術帶來一定的限制。除了開發在機內淨化技術外,還要大力開發機外淨化處理技術,這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技術,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燒率,安裝防污染處理設備和採取開發新型發動機;二是行政管理手段,採取報廢更新,淘汰舊車,開發新型汽車(即無污染物排放的機動車) ,從控制燃料使用標準入手。汽車燃油的改用,採用無鉛汽油,以代替有鉛汽油,可減少汽油尾氣毒性物質的排放量。首先應抓汽車油的改用。以無鉛汽油代替四乙基鉛汽油,這種汽油是用甲荃樹丁醚作滲合劑,它不僅不含鉛,而且汽車尾氣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均會減少。因鉛是一種蓄積毒物,它通過人的呼吸、飲水、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的毒性作用是侵蝕造血系統、神經系統以及腎臟等。諸如對血管系統、生殖系統、致癌、致畸等毒性作用也可能發生。

三.化學對水污染的處理: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已經引起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污水的化學處理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雜質,從而達到改善水質、控制水污染的目的。處理對象主要是污水中無機的或有機的(難於生物降解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用的化學處理方法有化學混凝、中和法、化學沉澱法和氧化和還原法。造成我國水體環境嚴重污染且難以短期解決的原因是多方面和高度複雜的,涉及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完善、決策與運行管理不當、監管與績效管理不到位、關鍵技術與成套設備缺乏自主發展等方面。要解決現有的水污染問題,必須要用到化學的技術治理水污染問題。並且使用化學技術利用污水回用,越來越多的行業已經開始利用處理後的污水。污水回用受到越來越重視的原因主要包括: 人口增加和用水量的增加對現有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 人們開始意識到污水回用是一種非常可靠的供水源;成功的污水回用工程越來越多; 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越來越意識到污水回用的經濟和環境效益;蓄水工程(如水壩)的環境和經濟成本越來越高; 人們逐漸意識到與過度用水有關的環境影響

通過化學對固體廢棄物、污水、大氣等綠色化學措施等問題的處理,説明化學是環境保護的強大支柱。雖然化學污染了環境,但是隻要我們充分了解化學學科在人類創造新物質,處理問題的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發展化學,為保護環境,淨化環境而努力。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現代社會不斷髮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的重要發展理念,如何更好的實現低碳化的發展,對於現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整治成為了相關形成部門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直接尋找平衡點,如何出台有效的相關政策,解決現有水、空氣與土壤的污染的問題已經非常迫切。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污染;治理

1引言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解決現階段人類生存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必然措施,更是人們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新理解。環境危機逐漸成為了現階段社會環境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低碳經濟是現階段經濟發展模式的發展與延伸,是我國社會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相關行政管理人員必須就現有社會的環境問題來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就現有環境保護工作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改善,提高環境保護水平,真正的為我國發展指明科學的發展道路。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人類逐漸認識到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實現同步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的認識到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能脱離生態環境系統,必須要將環境融入生產當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深入的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污染。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發展模式過於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破壞,使得我國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針對於這種負面效應,必須做好相關的治理工作,採用有效的手段來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同步發展,而低碳經濟就是解決這種矛盾的一項重要舉措。

2低碳經濟的含義以及發展現狀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主要以碳生產力作為評定標準,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生產過程的低排放、低消耗與低污染。低碳技術是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的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有效融合,是現代環境問題治理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低碳經濟囊括了節能、新能源、減排等新技術,是新時代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現階段,國際社會對於低碳經濟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並且相關投入不斷加大,低碳產業的迅速發展為發達國家帶來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相關低碳經濟的發展正處於相對起步的狀態,在相關產業的發展上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鍼對性的改進。

首先,我國能源消耗水平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所頒佈的《20xx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xx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為13607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3111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10689億元,比上年增長7.6%。能源消耗水平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7.5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7%。煤炭消費量增長3.7%;原油消費量增長3.4%;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3.0%;電力消費量增長7.5%。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7%。工業和建築業的不斷髮展,帶來了更大的能源消耗,對於現代社會能源緊缺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其次,我國資源儲備量以及儲備水平提高了碳排放量。相關資料顯示,20xx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7.5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7%。煤炭消費量增長3.7%。我國整體資源儲備主要以煤炭為主,煤炭能源較其他類型的能源具有更高的碳含量。我國受限於資源儲備類型,相對其他國家來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世界平均水平更高。雖然現階段新能源的研究腳步不斷推進,但是短時間內,我國的能源消耗仍然以煤炭為主。

最後,相關產業結構不夠完善、技術水平不足也是主要的原因。我國高消耗的工業化發展水平較快,相關生產技術水平不夠完善,並且基礎性原材料消耗較大,我國工業生產呈現高碳經濟特徵。產業結構的不完善,造成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推進較為遲緩。與此同時,相關低碳技術水平不足,缺乏核心技術,與國際社會仍有較大差距。

3環境污染與治理的的數量分析

據可查的最近的國家統計局20xx年11月4日發佈的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xx年)數據顯示,我國20xx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684.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1.6億噸,佔廢水排放總量的32.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億噸,佔廢水排放總量的67.6%;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117.6萬噸。其中,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萬噸,佔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90.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5.7萬噸,佔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9.7%;20xx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2.9億噸,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20.2億噸,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7.1億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1.0%。

20xx年我國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為8253.6億元,其中工業污染治理項目投資額500.5億元,“三同時”項目環保投資額2690.4億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5062.7億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佔20xx年全年GDP的1.59%。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相關投入增大,當年施工污染治理項目數為5390個,自然生態保護區總數2669個,自然生態保護區面積14979萬公頃。

4低碳經濟視角的環境污染與治理對策

4.1加強低碳經濟的宣傳

在環境與資源的管理中,公眾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有保證公眾真正參與到低碳經濟發展當中,低碳經濟才會得到有效的推行。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通過不同的煤炭和渠道,對於低碳生活進行宣傳和倡導,在公眾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引導低碳經濟模式的轉型。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很高,只有保證低碳經濟的宣傳效果,才可以對於公眾的行為進行引導,提高其生態保護意識,維繫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低碳消費的發展,可以有力的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要消費引導趨勢。

4.2政府與企業職能的落實

政府與企業是低碳化經濟運作的重要主體,具有重要的自身責任。政府在日常行政活動中,要真正的以身作則,以低碳化的運作方式來為社會作出表率,並且積極的推廣相關職能的使用,通過加強相關環境治理與保護的立法,為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依據。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要逐漸向低碳化發展過度,減少三廢的排放,並且通過對現有技術以及設備的更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真正的實現生產過程的低碳化。

4.3加強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發展速度較快,相關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整體經濟形勢變化較大。工業化佔整體產業結構比例較高,是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產業結構調整與改革的過程中,要針對於工業化比例過大的問題,進行不斷地優化,並且從宏觀的角度進行統籌,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只有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保證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重視不同產業的有序發展,才可以真正的將低碳經濟模式進行推進,避免以前粗放式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效應。

4.4提高污染治理技術水平

第一,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我國環境污染中較為嚴重的問題,在進行水污染治理的過程中,要對於我國水污染的狀況進行細緻的分析,並且提出有效的修復以及控制技術,構建完善的水污染評價、控制的技術體系。在水污染變化監測的過程中,要形成一套科學的監測方法,並且保證檢測與評估的可靠性。針對於水污染的一系列風險,要進行科學的評估,並且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體系。針對現有污染地區的水質特性,研發相關淨化技術,有效的針對於重點區域的水污染壓力進行解決,完善當地水資源管理體系。

第二,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問題,對於我國農業生產有着較為嚴重的影響。在土壤問題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化學用品污染。在對於化學用品污染問題治理的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要深入的研究化肥、農藥和農用高分子材料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並且結合其作用機理採用合理的控制技術。在進行污染治理的過程中,還要遵循土壤環境質量變化規律,因地制宜的執行相關治理方案。在對工業地區土壤污染治理上,要針對於不同污染物採用不同的治理方案,並且採用新的監測、遷移、轉化等修復方式進行治理。

第三,生態保護技術。生態保護工作是污染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一些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要保證實時監測生態質量,並且結合有效的生態維護措施,構建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和管理體系。對於特殊生態安全要求以及保護物種的要求上,要不斷對現有技術進行創新,積極的以高水平的技術水平來實現生態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在對於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要提高重視,並且以保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為生產原則,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選用,並且及時的落實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

5結束語

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是困擾人類全社會的重要問題,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全球生態環境。低碳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各國實現經濟轉型,保證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針對於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我國相關部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引導,保證低碳經濟的順利發展,對於相關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提高核心技術水平,真正的促進低碳經濟快而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秋正。低碳經濟視角下港口物流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研究——以寧波為例[J]。生產力研究。20xx(05)

[2]張輝,曹鳳中,樊小賢。建設低碳城市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思路[J]。黑龍江環境通報。20xx(01)

[3]餘海紅。“低碳經濟”背景下蘇州市污染物減排的推進機制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xx(07)

[4]周靈輝,張丹寧,徐笑寒。強化政府環境保護職能促進低碳經濟良性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xx(09)

[5]臧大巍。低碳經濟理念下的經濟發展狀況探析——山東低碳經濟發展狀況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xx(05)

[6]孫磊,趙佳穎。淺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及動力——基於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J]。商。20xx(19)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五

摘要:人類在經過漫長的奮鬥歷程後,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社會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與此同時,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構成了現實威脅。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緊迫而艱鉅的任務。因此,環境保護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務。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只有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關鍵詞:環境保護;温室效應;臭氧層;固體廢物污染;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環境污染與保護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問題。上個世紀,人類社會的文明得到了飛躍的發展,科技飛速進步。人類用環境的代價換來了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們享受物質文明的時候,被污染的環境也同時在向我們索要代價。環境遭到的破環。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當今世界環境污染問題涉及到許多方面,其中最顯著的有以下幾個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應”

“温室效應”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氣温將升高1。5~4。5℃。科學家預測,隨着人類活動產生的温室氣體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氣温將上升2~5℃。隨着温室效應的不斷增強,將對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發生重大影響。有的科學家認為,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雪會部分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國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沒。另外,隨着氣温升高,各地區降水和乾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氣候變化還會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體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應”,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2、臭氧層遭破壞

臭氧層遭破壞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是人類活動使大氣嚴重污染的結果。臭氧層遭破壞,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陽紫外線增多,嚴重損害地面上動植物的基本結構,並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還會使地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變異,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使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增多。據科學家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線就會增加2%。80年代,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劇減少。1985年公佈的測量結果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濃度大大減少,臭氧層“空洞”已擴大。1987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北極上空也出現了臭氧層“空洞”。

3、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廠、汽車、飛機等燃燒和石油、天然氣,不斷地向大氣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會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生長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會使土壤酸化,危害農作物或森林生長並進而危害人體健康;酸雨還會腐蝕建築物、橋樑、鐵軌等。就連保存了多少個世紀的文物古蹟、碑刻石雕等也會被酸雨腐蝕得斑駁脱落、滿目瘡痍。酸雨給人類生存、發展帶來巨大危害,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

4、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的堆放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主要有:①佔用土地,損傷地表。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礦業尾礦、煤矸石、工業廢渣等侵佔了大量土地,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妨礙了城市環境衞生,並且埋掉了綠色植物,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②污染土壤、水體、大氣。堆放在地面的固體廢物以及滲出物會改變土壤的成分和結構,有毒的廢物還會殺傷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動物,降低土壤肥力。③危害人體健康。固體廢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了以大氣、水體、土壤為媒介進行傳播外,還會通過多種有害生物為媒介傳播疾病,如傳播鼠疫等。

而現代中國也正面臨着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温室效應的主要禍首二氧化碳,我國就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國,而目前二氧花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而我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水資源危機,作為世界21個貧水國之一的中國,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億噸沃土付之東流;我國的長江以南地區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區,而全國酸雨面積佔國土資源的30%;森林面積減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我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且按近十年的平均採伐和毀壞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將失去全部森林;與日俱增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圍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氣污染已使我國600多座城市的大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到1%。據調查確認,城市中大氣環境指數達到國家標準的只有40%左右,國土面積的30%以上有酸雨現象。據説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磺氧化物等物質借風向流動,給日本及朝鮮半島等上空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另外,還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驟增佔世界14%、嚴重的水質污染、水源不足、沙漠化的擴展、沙塵暴及黃沙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等諸多問題,可以説中國的環境污染已經陷入危機狀態。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回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要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關係,以及當代人之間關係。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首先必須改變當前人類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發展不能僅侷限於經濟發展,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更不應對立起來。發展應是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或為人類環境保護工作的轉折點,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環境污染問題。從全球來看生態環境破壞此環境污染更嚴重。衝破了就環境的狹隘觀點,把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協調人類與環境,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才能從整體上解決環境問題。

當代人之間能否公平地分配環境保護的成本與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勵人們的環保行為的制度安排,這直接決定着人與自然和諧這一目標的實現;如果當代人之間尚且不能實現某種最低限度的公正,那麼,我們就很難指望他們會真正關心遙遠後代的利益,因此,當代的集體努力與人人選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我們共同的未來》把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這是由於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這是人作為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貧困是對這種權利的剝奪,它使人作為的價值得不到實現。同時,貧困與破壞環境往往是互為因果的。因此,消除貧困,減少貧富差距是實現代內平等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要達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保護好環境。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範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着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範圍必須相應調整。

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六

論文關鍵詞: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管理 住宅 室內環境污染 控制 裝修設計

論文摘要:住宅室內環境質量與人體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針對當前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的現狀,分析了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在裝修設計方案中,應注重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選用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並控制材料用量,從而達到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的目的。

1引言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居住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促進了我國住宅裝修市場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由裝修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也相伴而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987年世界衞生組織(WHO)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約有30%的人患有由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病態建築綜合症”,出現頭痛、乾咳、噁心和對氣味敏感等症狀。目前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已把室內環境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後的第三代污染問題。

2住宅室內環境污染現狀

室內環境污染是指室內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害物質和放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擴散而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產過程造成危害的現象。

在我國,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引起了國家及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20xx年12月,我國發布了《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這是我國建築和裝修工程首次涉及室內污染控制的規範,《規範》明確將氛、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作為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隨後,國家還先後制定發佈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等。這些規範和標準,對從源頭上控制室內環境污染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受制於規範、標準推廣運用的範圍,以及經濟水平等因素,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十分嚴重。

3住宅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設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不當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們檢測室內環境質量的意識尚未形成等。因此,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裝修設計、施工和竣工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其中裝修設計是住宅裝修工程的基礎,也是對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的源頭。

20xx年第一季度,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成都市15户新裝修住宅進行室內空氣中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空氣質量優秀,各項污染物含量均未超標的只有2户,佔總數的14%;室內甲醛污染超標的有9户,佔總數的60%,最高污染值為3.32mg/m3,超出標準限量(0.l0mg/m3)32倍;苯污染超標的只有1户,佔總數的7%,最高污染值為0.18mg/m3,超出標準限量()0.6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超標的有13户,佔總數的86%,最高污染值為5.63mg/m3,超出標準限量(0.60mg/m3)8倍。檢測顯示大部分新裝修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比較嚴重,而造成這兩種污染物超標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裝修材料設計選用不合理,單一材料使用和複合材料使用量較大造成的。檢測中還發現大部分住宅密閉性較強,可開啟的窗户較小,室內通風不良,造成了裝修產生的污染物不易擴散和稀釋。由此可以看出,裝修設計對於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具有源頭性的關鍵作用。

4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

裝修設計是指消費者或裝飾公司對住宅整體的結構、佈局和材料的設計。為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裝修設計中應着重從室內通風設計和選用材料設計兩方面採取措施。

4.1室內通風設計

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環境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方便有效的途徑之一。一般而言,新風量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產生“病態建築綜合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室內空氣品質與氣候國際協會成員、IndoorAir期刊主編Sun-dell教授對瑞典160幢建築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新風量越大,發生“病態建築綜合症”的風險越小(圖1)。

新風量是指室內補給的新鮮空氣量。新風量根據的濃度來確定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人呼出的氣體中佔4%一5%,而新風量標準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要使室內的濃度限制在0.1%,則必須保證每人每小時新風量為30m.。

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在裝修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築物通風。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其中自然通風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通風效果明顯好於機械通風。因此,在裝修設計中應儘可能設計保留建築物自然通風,對於隔牆和門窗設置上,應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效果,最好能在設計中形成“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貫通,加快空氣流動帶走污染空氣;對於一些私密性要求不高的房間,可將隔牆改作活動摺疊門或設計成通透型置物架;此外,最好不要人為地阻擋室內的通風,如封閉陽台,增加房屋隔斷等。

對於廚房、衞生間、儲藏室等功能性房間,由於往往沒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可採取機械通風方式,如設置排氣裝置。排氣應當直接排出室外,不能再進人室內循環。

4.2選用材料設計

裝修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合格的裝修材料更是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罪魁禍首。20xx年第三季度,四川省工商局對全省部分地區經銷的強化木地板、塗料進行了質量監測,其抽查強化木地板40個批次,合格的18個批次,合格率為45%;抽查塗料40個批次,合格的15批次,合格率僅為37.5%。20xx年11月,上海市工商局對上海市流通領域膠粘劑開展了質量監測,抽查膠粘劑30批次,合格的15種,合格率僅為50.008年8月,武漢市工商局對武漢市建築裝飾材料專業市場中銷售的50批次的PVC排水管、板材和塗料膠水進行了專項質量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總體合格率僅為28%。其中,板材合格率為35%,塗料膠水合格率為30%,而PVC排水管合格率僅為10%。 綜合全國各地對裝修材料的檢測通報,污染物含量超標和物理性能不達標是當前不合格裝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良芳不齊的建材市場,如何在裝修設計中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對於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4.2.1拉制材料用量原則

提倡簡潔設計,減少各種裝修材料的用量,降低污染物的累加效應,是裝修設計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簡潔設計就是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不設計一些華而不實,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日常生活舒適程度的裝飾項目。

裝修設計中,還應注意搭配各種裝修材料的使用量,比如地面和牆面的材料最好不要使用單一種類的材料,因為使用面積較大,如果選擇單一材料會造成室內某種有害物質超標。

4.2.2選用材料原則

裝修設計所選用的材料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在設計過程中,對於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兩點:儘量減少使用可產生嚴重化學性污染的材料,如溶劑型油漆、化纖地毯、膠水、密度板等;多使用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大部分都是無害、安全的,如各種工藝玻璃、金屬、鑄鐵等。

在選用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人造板材、塗料以及膠粘劑等常用材料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範、標準對住宅裝修的要求,設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修材料。

(1)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如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必須符合《規範》要求的放射性限量指標。住宅工程作為1類民用建築,必須採用放射性指標限量為A類的裝修材料。有些天然石材的設計選擇要尤其注意,一般來講,巖漿巖中的酸人巖,如花崗巖,放射性含量較高;沉積巖中的碎屑沉積巖,如頁巖,放射性含量也比其他石材高。花崗巖和頁巖都不適宜選做住宅的裝修材料。

(2)人造板材包括膠合板、細木工板(俗稱大芯板)、纖維板、複合木地板等,是造成裝修工程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設計選用板材時,一定要選用遊離甲醛含量和釋放量為E1類的板材;同時,房屋內門等最好不要選用複合材料大芯板或者九釐板來製作,儘量選擇工廠加工好的成品門。

(3)塗料主要由膠結基料、顏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一般用於內牆、頂棚、門窗、傢俱等物體的表面,是裝修中使用面積較大的材料。按是否使用有機溶劑分為溶劑型塗料和水性塗料。溶劑型塗料多用於木器、金屬表面的塗飾,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室內環境污染較大,最好不要選用。水性塗料因其以水為稀釋劑,所以揮發性有害物質含量較少。用量較大的內牆塗料,可以採用乳膠漆這類水性塗料,而木器塗飾也建議選用水性木器漆。

(4)膠粘劑和塗料一樣,主要由膠結基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膠粘劑由於粘接後被材料覆蓋,有害氣體遲遲散發不盡,所以對室內環境的危害比塗料還大,必須嚴格選用。在保證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儘量選用低毒性、低有害氣體揮發量的溶劑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住宅裝修不宜選用聚乙烯醇縮甲醛膠粘劑(107膠)。

4.3設計方案實施效果

將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原理運用於某裝飾公司的住宅裝修設計中,在該公司20xx年2-5月所承接的10項住宅裝修項目中,遵循以上設計方案原理,有意識地在設計中採取了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措施。10户業主對於該裝飾公司環境污染控制的設計方案均表示贊同,並有8户業主在工程竣工後,按照裝飾公司的建議,聘請了專業的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機構對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除了1户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輕微超標外,其餘7户住宅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均未超標。這一檢測結果充分説明,只要運用合理的裝修設計方案,完全有可能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物限量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5結束語

雖然我國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但是隨着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從裝修設計之初即對室內環境污染進行控制,同時規範和改進施工工藝,廣泛開展竣工質量檢測,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低污染的“綠色”裝修一定能夠進人千家萬户。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七

目 錄

1 摘要 ········································································································ 1 2

關鍵詞···································································································· 1 3

引言 ········································································································ 1 4

酸雨 ········································································································ 1 5

温室效應及其控制對策 ···································································· 2 6

臭氧層空洞的形成及其控制對策 ··················································· 3 7

光化學煙霧及其控制對策 ································································ 4 8

結語 ········································································································ 6 9

參考文獻 ······························································································· 7

大氣污染

摘 要: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淨。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關鍵詞:環境污染;酸雨;温室效應;臭氧層空洞;光化學污染

引 言: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温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髮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着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羣糾紛和衝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

就大氣的環境問題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應、臭氧層空洞,光化學煙霧等。

一、酸雨

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 其一為自然物質,其二為人為物質。前者如:火山爆發噴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懸浮固體物,自然水域表面釋放之硫化氫,動植物分解產生有機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釋放之硫化氫、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會使雨水之pH值降至5.0左右;後者則為工業化後,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燒過程中產生一氧化碳、氯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有機酸及懸浮固體物,排放至大氣環境中,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

由於酸雨為二次污染物且具有跨區污染的特性,以致影響層面相當廣,故局部空氣污染的改善,空氣品質標準的達成,對於酸雨的防制助益不大,必須削減SO2、NOx的總量方能遏止酸雨的危害。

二、温室效應及其控制對策

温室效應是由於大氣裏温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恆定。這是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於“邊增長、邊消耗”的動態平衡狀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來自人和動、植物的呼吸,20%來自燃料的燃燒。散佈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於水中。還有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這就是多年來二氧化碳佔空氣成分0.03%(體積分數)始終保持不變的原因。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加,工業迅猛發展,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於對森林亂砍亂伐,大量農田建成城市和工廠,破壞了植被,減少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漸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就使地球氣温發生了改變。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具有調節地球氣温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氣温會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彷彿捂在一口鍋裏,温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温室效應”。

現今最受人青睞的是瑞士兩位氣候專家對温室效應成因作出新的解釋,認為造成温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汽車和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是大氣層中增多的水蒸氣。它是於20xx年發表的。瑞典中部大學的KG·拉鬆和斯韋克·愛德華鬆説,根據他們提出的一種計算未來氣温的新模式,地球確實像其他研究人

員所認為的那樣,正在進入一個逐漸變暖的時期,但這主要是因為地球軸心在向太陽傾斜,而使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在今後的一萬年裏有所縮短。他們説,隨着氣温的升高,地球大氣層中的水蒸氣逐漸增多。因此,造成温室效應的罪魁禍首更主要的是增多的水蒸氣,而並不是汽車和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還有,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指出,他們在大氣層中發現一種學名為“五氟化硫三氟化碳”(化學分子式為SF5CF3)的稀有氣體。雖然這種氣體目前的濃度仍相當低,但是它穩定熱的能力遠超過其他任何已知的温室氣體,而且正在快速積累,長此以往,將會使“温室效應”形勢更趨惡化。

三、臭氧層空洞的形成及其控制對策

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僅一億分之一,但在離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層中,存在着臭氧層,其中臭氧的含量佔這一高度空氣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層的臭氧含量雖然極其微少,卻具有非常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陽光紫外線中對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於臭氧層有效地擋住了來自太陽紫外線的侵襲,才使得人類和地球上各種生命能夠存在、繁衍和發展。

1985年,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並證實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產生的氯原子有直接關係。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科學家警告説,地球上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峯,產量達到了144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xx萬噸。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

關於環境污染的論文 篇八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給人們的思想造成了一定衝擊,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必須一改傳統的思維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在創新中謀求發展。對於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而言,對其的管理是環保工作中較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然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使得該項工作的開展不盡人意。為此,應採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提高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水平。基於此,本文就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進行淺談。

關鍵詞:環境工程;管理;對策

1、前言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是污染治理環保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重要環節,是提高環保投資效益、確保環境工程質量、實現預期環境目標的有力保證。然而,環境管理,特別是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作為一項獨立而具體的管理工作,既具有一般工程管理的共性,又有區別於其它工程管理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複雜性和邊緣性兩方面。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這一特性,才能真正尋找出切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 。

2、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

2.1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複雜性

所謂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複雜性 ,主要指如下幾個方面:

2.1.1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中污染因素的複雜

性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不論是工業“三廢” (廢水、廢氣和廢渣 ),還是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及熱污染等等,均為多種污染因子組成的複雜體系。例如:鍍鋅鈍化漂洗廢水中含有 Cr Cd Cu Zn Fe K Ca Na Mg等多種污染物質:噴漆尾氣中由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醇、酚、醚、醛等多種有機污染物組成:對於某一噪聲源的噪聲而言,由於振動、轉動、撞擊、摩擦 (氣流的、機械的 )等多種因素造成,具有某段混合頻率特徵 (高頻、中頻、低頻 )的複雜噪聲源。

2.1.2與污染治理相關的生產工藝的複雜性

工業企業的生產工藝錯綜複雜,污染物的排放種類和排放方式也多種多樣,並且同一種產品可以出現不同的生產工藝,而同一種污染物同樣亦可來源於不同產品的生產工藝 。如煉油廠的含油污水、機械廠的含油污水、以及舶、化纖、化工、輕工等各行各業,所排放的含油污水性質不同、成份複雜。

2、1.3污染物對環境影響的複雜性

嚴格地講,當今世界,污染幾乎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污染來自多方面,它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多層次的、複雜的 。甚至某些污染物複雜的危害性至今仍然沒有被人類全面認識。許多污染物不僅直接危害人類的生存和健康,而且會通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間接地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如有對自然資源的影響,對動植物的影響,對大氣、水體、土壤乃至經濟的、文化的人類生產和生活各方面的影響:有些是直接影響,有些是間接影響:有對環境的顯著影響,也有潛在的影響:有短期影響也有中長期影響等等 。總之,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錯綜複雜,它的影響作用和機理千差萬別,並且許多污染物在污染過程中還會發生遷移和轉化進而造成更多、更大的危害。

2.2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邊緣性

環境科學的邊緣性決定了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邊緣性。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與生物學、物理學、地學、化學、工程學、醫學、法學、經濟學等幾乎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都存在十分密切的相關關係。那麼,環境污染治理工程,作為環境保護範疇的一項關鍵工作,是在環境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因此同樣具有顯著的綜合性和邊緣性。這裏所講的環境污染治理工程,不是宏觀的大環境生態系統工程,但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環境有着極其深刻的影響:它不是傳統的能源工程,但減少環境污染與節約能源往往是雙效並存:它也不屬於一般的建築工程,但卻離不開建築工程學的理論和實踐。正是這種跨學科、跨行業的特點,構成了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區別於其它傳統工程獨立存在又與其它工程緊密相聯的邊緣性。

3、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對策

3、1管理的原則與要求

(1)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公平競爭,統一管理。

(2)以環境效益目標為主,注重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3)優選技術先進,實用可靠,效益與投資比高的設計方案。

(4)優選信譽好、質量等級高、施工費用低、建設工期短的施工安裝隊伍。

(5)杜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和邊設計邊施工的現象。

(6)嚴格實行預算審查制度,控制工程規模。

(7)加強設計施工的過程管理,保證計劃順利實施。

(8)緊密結合企業的生產技術改造,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工藝。

(9)鼓勵污染治理新技術的開展成果應用。

(10)建立建全工程檔案,保證基礎設計資料和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

3.2管理的組織和方法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是通過組織設計、施工招投標,設計、預算審查等形式實現的。一般應由臨時組成的領導機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有關管理程序,貫徹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擇優選定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臨時組織領導機構是由建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市、區環保局,環保投資公司,市建設銀行,建設單位有關部門以及被邀請的專家組成。

根據上述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在招標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還應採取區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即:

(1)對治理難度大,技術複雜,要求高,總投資比較大的項目,尤其是國內沒有成型經驗的項目,實行公開招標管理 (又稱無限競爭招標),並允許兩家或兩家以上的科研設計單位聯合投標。建設單位要公開發布信息,制定出具體的評標條件,優選出中標單位。

(2)對於一些技術難度一般,治理工藝較成熟,總投資比較小的治理項目,可採取邀約招標方式 (又稱有限競爭招標方式)。即:邀請有環保工程治理經驗的單位(通常是環保專業科研設計單位)進行投標,並從中優選出一家。

(3)對於某些治理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總投資特別小的項目 (一般需經過論證並實際應用過的項目),可採取指定招標方式。即:按國家有關規定,只能指定一個單位投標。在投標過程中,雙方進行價格、工期、質量等合同的協商,如果達不成協議,也可另找其它單位議標。這樣做,可以收到投資省、速度快、質量好的效果。

3.3環境工程市場管理中的行政行為

在環境工程市場三個主體,即政府、客户、生產商中,作為宏觀管理的執行者,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如何使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發揮其對環境工程管理的調整作用,則是當務之急。 環境工程的市場管理從根本上講是法制管理,即完善市場法規,規範市場行為,加強市場監督。 同時從微觀上放開環境工程市場, 利用市場的調節機制來調整客户與生產商之間的關係, 從而逐步建立政府與社會相結合,充分發揮社會作用的市場管理體系

4、結語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着顯著的複雜性和邊緣性。幾年來的管理工作實踐表明,只有充分把握和認識環保工程的這一特點,真正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最佳投資效果。

也只有遵循市場規律,引入競爭機制,並嚴格按照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程序,才能使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超。工程環境監理在環境保護管理中的作用及前景展望[J]。環境污染防治,20xx

[2]李慶華。關於建立環境工程監理制度的思考與建議[J]。江蘇環境科技,20xx

[3]畢安波。淺談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作用[J]。中國環保產業,20xx

[4]杜海聲。淺談對環境工程監理的認識[J]。環境工程,20xx(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