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淺析財務共享服務下財務人員的出路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今天,以雲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IT 正在改變世界發展進程,新IT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而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模式明顯成為一種桎梏,以共享經濟、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和新商業模式對企業管理、財務、會計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例如:大量的間接費用不需要分攤了,通過物聯網可以直接歸集,變成直接費用;我們標準成本定額可以通過積極學習不斷優化;人工智能可以更加快速準確地生成各種財務和績效管理報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又一次凸顯出來,這種矛盾的始作俑者是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推動下的數字化轉型,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

淺析財務共享服務下財務人員的出路

數字化轉型是指使用諸如移動設備、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技術,通過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顧客、供應商和經銷商的關係建立競爭優勢。。數字化轉型的概念代表了革命和機遇,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可以藉助數字化創新,加快內部流程、業務模式等方面的變革。從盈利和業務兩個角度,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創造價值

企業在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財務管理轉型的價值將愈發凸顯。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的具體層面,是財務部門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大數據、電子發票、會計電子檔案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為財務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基礎,會計處理自動化,業財税一體化成為趨勢。建設財務共享中心不僅能夠實現財務集中,更重要的是推動財務轉型,最終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

第二章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財務管理問題

隨着企業規模日益擴大、業務類型不斷增加,企業分公司、子公司的多個財務機構使財務人員與管理費用快速膨脹,導致統一協調財務越來越困難。這些現實嚴重毀損着企業的核心價值,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應運而生的財務共享是財務轉型的必然。

企業建造一個財務共享中心,是將企業原本分散在各業務單元的日常性、重複性、程式化、通用性的工作放在人力成本較低的地區進行集中處理。財務共享中心不僅能降低人工成本,發揮標準化和專業化優勢,還能使各業務單元騰出更多精力用於核心業務,這已被許多大型集團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採用。

2.1財務共享是財務轉型的必然

“新財務·大共享”是最近比較新的管理理念。以財務共享為核心的新財務,在財務職能上和以往相比有如下幾個轉變:從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從管控到管控與服務並重,從格式報告到智能決策,從業務監督到戰略指引,從業務記錄到價值創造。在大共享時代,對於集團企業而言,財務共享勢必會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財務共享服務從管理、組織和數據三個方面為企業財務轉型奠定基礎。財務共享服務既能使內部流程制度標準化,也能實現財務職能的專業化分工,又能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共享中心,這些都為企業實現財務轉型提供了良好的開端。可以説,財務共享是推動財務轉型的起點。

2.2財務共享形成財務大數據

財務共享中心首先是聚集了企業財務方面的信息和數據,而業財一體化的財務共享中心則納入了企業的業務數據,財務共享中心實質上擁有和管理了企業幾乎全部的內部經營數據,在此基礎上輔以互聯數據和企業內部的物聯網數據,就構成了完整的企業大數據。

依託數據提供決策支持是企業財務部門長期以來努力的目標,財務共享服務和大數據的結合,推動了這一進程。財務共享中心自身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彌補了傳統財務部門在數據處理專業化能力上的不足,為財務承擔數據管理職能提供了可能性,推動財務會計向業財融合和管理會計的轉變。

首先,當財務共享中心具備了數據管理基礎和技術手段後,績效分析、預算分析、盈利分析等內容都將成為可能。在這種模式下,財務共享中心將從原先的費用中心、報賬中心、結算中心衍生出數據中心的職能。其次,在財務共享服務流程中,從銷售到收款流程皆與客户有關。在該流程中,分析客户付款行為、評估客户信用等級、洞察客户信用風險、預測信用額度策略對銷售收入乃至整個商業模式的影響意義深遠。

2.3財務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被普遍應用,是在數字時代全面來臨的背景下產生的。在管理會計領域,“互聯網+”能提高會計的智能化水平,財務共享則是智能化必須要推進的步驟。

我們知道,財務的工作要面對企業眾多的流程以及龐大而複雜的數據,在給財務職能部門提出挑戰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分析業務的重要機會。具備更強大預測功能的分析工具正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智能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標,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環節,是企業財務智能化的關鍵平台。

第三章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

基於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智能財務平台,將帶來幾方面的深入變革:從業務視角看,智能財務共享平台有助於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讓業務人員懂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對財務產生結果;從財務視角看,智能的財務共享平台讓財務人員的視野深入業務的全流程,進而理解每一筆賬背後的業務邏輯,還原一本“最真實的賬”;從管理視角看,企業交易端的信息完全透明化,將日常採購和支出的業務活動置於共享中心的支撐和管控之下,讓管理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賬”,這為下一步管理會計更好地發揮規劃、預測、決策、控制、評價等功能提供了大量真實、可靠的信息,進而讓分析更精準、管理更高效。

中國集團財務共享多年的應用實踐促進了財務共享的持續優化,五種成熟度的財務共享模型也應運而生,即核算共享、報賬共享、標準財務共享、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以及大共享。

3.1核算共享

核算共享模式的本質是將企業的財務人員共享,由一個財務人員處理多主體的日常財務工作,從而解決財務人員成本投入過大的問題。具體來講,核算共享就是將集團企業下屬的多個公司或者子公司在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等方面集中到總部的財務組織進行統一核算和處理。

集團的管理者授權給總部的財務人員,通過電算化系統進行集中記賬。核算共享服務中的內容覆蓋了整個集團企業全部的核算業務,總賬發揮輔助往來報表的功能。同時,在所有的業務核算中,由集團的財務人員協同合作,並沒有專人專崗的區分。簡而言之,核算共享模型是一種集團企業財務管理的新應用,也是一種資源整合與規模經濟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嘗試。集團企業之所以會考慮選擇核算共享的模型,主要是因為其下屬的多個企業存在着同樣的會計核算訴求,因此建立會計核算共享模式有助於集團企業實現多個方面的目標。

作為財務共享的初級階段,核算共享的信息化水平最低。企業還未建設核算共享的時候,會計核算通常採用按會計主體進行分級核算的模式,也就是説下屬公司仍保留着原來固有的一套財務組織。財務機構會隨着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張而擴張,通常,集團企業每建設一個分/子公司或者分支機構,在分/子公司或者分支機構達到一定人員或者業務規模後,集團企業就會設置一個財務機構支撐當地的財務需求。這就造成了必然的分散型財務核算模式,這種模式在一些國內的大型企業中仍然很常見。通常由每個分/子公司設置的財務部門進行獨立核算,最後將報表層層上報並由集團總部的財務人員進行彙總合併。如此一來,“不同的地方,相同的財務標準”的會計模式,雖然可以保證自身業務的完善處理,但卻存在着很多弊端。這些弊端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第一,隨着大型集團企業的分公司或者分支機構的增多,從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管理層次與會計主體的增加。由此很有可能會導致集團企業裏產生大量的內部交易,核算的複雜程度也會因此增強。這將意味着合併報表的工作量增大,複雜程度增加。此外,也會導致財務報告層次多、流程長、效率低。第二,各下屬公司通常開設各自的銀行賬户,資金被分散沉澱和閒置,會導致資金週轉速度緩慢、使用效率低下。第三,由分散核算導致的會計信息準確性和及時性差,對決策支持功能減弱。下屬公司會由於缺乏有效、及時的監管,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使得集團整體的信息蒐集和政策制定都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從而埋下風險隱患。

儘管核算共享的管理成熟度的水平在這五級成熟度模式中最低,但它仍舊減隨着20世紀90年代因特網和企業資源計劃的發展,使得財務信息系統的集中成為可能,集中的財務模式得以發展。例如,所有分支機構的會計憑證通過掃描傳送等方式,交由總部統一核算。集團總部將財務人員、銀行賬户、資金乃至資源配置權、管理控制權都集中於總部,從而能夠加強整個集團的財務管控。這種集中處理業務的方式,將會簡化核算層次,避免內部交易抵消不充分現象,並且有助於縮短財務報告流程,規範會計核算,提高財務監控能力。此外,核算共享能促進資金的集中管理,降低資金沉澱和資金成本;打破信息死角,使得會計信息得以充分共享,財務政策得到有力執行。

3.2、報賬共享

比起初級的會計核算共享,報賬共享在財務核算的基礎上,增加了費用預算、費用報賬共享服務。目前,國內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實施了報賬共享的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模式。

通過搭建財務共享中心,將報賬流程標準化,並統一集團及各下屬單位的報銷單據格式、內容及集團費用項目,實現了集團各單位費用報賬規範統一,加強了集團集中管理水平,還實現了OA、HR、財務共享平台、影像系統、資金系統、財務核算系統等多系統的數據對接,實現了各單位高效準確的數據交互,打破信息孤島,為管理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通過搭建影像系統平台,實現了從報銷申請到填報環節的影像掃描,在審批、稽核、複核等各個環節進行影像的調閲、聯查等功能,擺脱了紙質單據在不同地域、不同崗位間流轉的束縛,提高了協同辦公效率與無紙化辦公水平。通過規範費用預算填報、審批等工作,夯實了費用控制基礎。

3.3、標準財務共享

標準財務共享模式相對於核算共享和報賬共享來説,共享的成熟度進一步提高。通過諮詢階段等前期規劃設計,調整組織架構,再進行流程設計和優化,採購一系列軟件並結合企業資源計劃即ERP才能實現。標準財務共享模型的應用,幫助企業成立獨立的財務共享中心,將財務人員集中並進行專業化分工,搭建財務共享平台,以任務為驅動進行高效作業,提供標準化財務服務,實現財務職能的分離。

在初期,標準財務共享模式幫助企業形成獨立的財務共享中心,共享平台的建立為企業提供了標準化的服務。人員專業化分工以及流水化作業模式意味着組織、人員的根本性變革和共享模式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標準財務共享服務對流程進行了優化再造,對操作進行了標準化,對人員進行了專業化分工,以一個獨立運營的“服務部門”再造了財務核算。由於基礎的財務工作由專業的財務會計人員來完成,保證了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範、標準。財務管理人員則從繁雜的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將精力集中於經營分析和戰略規劃,提高了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支持,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能得以轉型,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參謀、業務夥伴和企業策略合夥人。

3.4、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

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是在標準財務共享中心的基礎上,將財務管理向前延伸,通過深度的業財一體化,將以報賬為起點變為以業務為起點,管控前移,降低財務風險,支撐企業精細化管理及內控。

對於業財一體化,大多數人一般會簡單地理解為業務和財務信息互通,其實業財一體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數據層級上,將業務和財務做到信息互通。第二階段,在財務與業務做到信息互通後,財務部門可以針對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相應的數據報表,根據財務指標分析結果,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業務,在戰術或戰略層面上為企業的業務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建設財務共享上,僅僅是實現業務數據分析還是不夠的,因為財務共享本身就是流程的再造與優化。因此,在第三階段,財務部門甚至可以承擔業務部門的工作,從而實現深層次的共享。

業財一體化的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後,財務部門對應財務職能中的控制層,他們深度參與價值鏈各個環節,分佈在全國甚至全球的各個子經營體,成為經營決策團隊的重要成員,提供全價值鏈業務財務管理,包括各業務單元的分析、計劃、預算和業績管理,融入業務,促進公司價值最大化。同時,業財一體化後,業務財務與企業的戰略財務有效互動,使得業務財務能更加深入地落實戰略財務的政策意圖到基層崗位,並將基層需求反饋給戰略財務層,讓企業財務管理層能隨時取得一線業務的情況。

企業採用業財一體化的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模式時,從建設業務財務團隊出發,促進了財務對業務價值鏈的支撐和服務;明確了業財一體化的定位,集團的業務財務是財務部門選派到業務單位的財務代表,擔任業務單位合作伙伴的角色,對業務單元的經營提供財務服務、支持和管理。它還負責公司相關財務戰略、制度在基層業務單位的宣傳和落實,及時反饋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起到業務財務一體化過程中的橋樑紐帶作用。同時,財務融入業務後可以深度參與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成為業務單元經營決策團隊的重要成員,提供全價值業務財務管理,是一種新型的業務合作伙伴關係。

業財一體化的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模式,促進財務實現與業務朝夕相處、共同辦公、相互交流,能較為及時、全面地瞭解財務數據背後的經營問題,並能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供業務單位參考,提升財務在業務單位中的權威和地位。

第四章財務共享流程建設

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會計工作更加規範化、標準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少了集團企業的運營成本。業務流程管理制度是實現集團企業轉型的基本要求,集團企業建設管控服務型財務共享中心首先要明確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範圍,並制定相關流程制度,以保證財務共享中心有效運營。

財務共享服務中最為普遍的流程主要包括PTP(從採購到支付)流程、OTC(從訂單到收款)流程、ATR(從賬務到報表)流程等。研究和了解這些典型流程,有利於在實踐中更好地對其實施流程管理,提高流程運作效率和質量。

以最典型的PTP流程為例,業務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公司和供應商業務交接界面。這種交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向公司傳遞供應商發票及業務信息的界面;二是財務共享中心進行支付並接受供應商查詢的界面。基於這兩個界面和財務共享中心內部處理過程,整個業務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邏輯過程。

4.1發票信息採集

發票信息採集過程包括實物發票接收和掃描,以及在電子發票情況下采集電子發票信息。這兩個步驟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取發票中的關鍵信息,並將這些信息作為後期應用依據。很多財務共享中心採用條形碼技術結合影像管理系統來實現對發票等票據信息的全程管理。

4.2數據及業務處理

數據處理過程主要為了實現對採集的發票信息進行審核以及向AP和支付信息的轉換。

4.3銀行支付

支付信息在得到確認後,將轉換為符合網絡銀行接口標準的支付數據,通過網絡銀行或銀企互聯方式完成支付。

4.4客户服務

PTP流程需要面對眾多集團企業內外部供應商,因此,財務共享中心需要提供強有力的服務支持系統,比較典型的是通過呼叫中心、財務郵箱、供應商管理系統等方式來接受內外部供應商業務諮詢和單據查詢。

流程是以滿足集團企業環境及客户需求為目標而設計的,流程會隨着內外部環境及客户需求的變化來進行優化。流程管理是對流程持續優化的過程。流程管理要從組織實際情況出發,圍繞顧客需求,以流程為基礎,結合系統技術等相關應用,進行持續跟蹤、反饋和優化,最終通過流程管理循環建立,提升集團企業流程績效及競爭優勢。

第5章結論

財務轉型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加速財務轉型,企業內部管理需求拉動管理會計創新,成為推動財務升級與變革的另一隻手;新IT技術為企業財務信息化的變革提供了技術基礎;財務職能的轉型勢必推動財務人員的轉型。

管理內需和信息化背景下的財務人員知識需求不僅僅只滿足於財務專業知識方面的基本辦公軟件,需要向更高級、更深入、更全面的知識體系轉型,

具體來講,財務人員需要的知識不僅包含財務專業知識和基本辦公軟件,還需要數據分析、商業分析的基本工具和信息技術能力。數據分析技能包括:Excel 公式、規劃求解、宏和VBA 編程,以及一些結構化查詢語言(簡稱SQL)語句。企業信息化應用方面的知識包括ERP(SAP、Oracle、浪潮等)。

財務人員的總體能力需求也逐漸提高,其工作重點是價值創造。財務人員需要具備全局視角、組織和策劃能力、學習和推廣能力、專業判斷和綜合決策能力、協作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等

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從簡單的記賬評論升級為企業的管理與顧問,財務人員需要識別並控制業務和運營中的潛在風險,並向管理層提供前瞻性的決策支持。

總而言之,企業管理在管控風險、精細化要求、優化產業結構方面的內部需求是財務轉型的核心動因,整體政策經濟的大背景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共同促進了企業財務管理在財務職能和財務人員要求等方面的轉型過程。

參考文獻

[1] 互聯網+企業贏在數字化轉型,浪潮ERP特刊[J].2016,(02):56-59.

[2] 新財務大共享.浪潮財務共享雲最佳實踐[M].2016.

[3] 黃慶華,杜舟,段萬春,楊鑫.財務共享中心模式探究[J].經濟問題,2014,(07):108-112.

[4] 唐勇.財務共享服務下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J].財會月刊,2015,(19):18-21.

[5] 黃哲芳.財務共享中心構建研究[D].廈門大學,2014.

[6] 王釗,黃旭,吳念芝.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建構的途徑[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1):27-30.

[7] 年瑞豐.財務共享服務在中國的應用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8] 袁緒民,陳琦,張黎羣.財務共享服務下財務人員的轉型出路[J].財會月刊,2014,(03):22-23.獻

[9] 李聞一,朱媛媛,劉梅玲.財務共享中心服務質量研究[J].會計研究,2017,(04):59-6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