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時事評論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第一篇:時事評論演講稿

時事評論演講稿

尊敬的校長,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外邊下着大雪,天氣嚴寒,但是我的心是熱的。我早已盼望在劍橋同老師、同學們見面,互相交流。現在正是金融危機的嚴冬季節,但是我看到年輕人,彷彿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來。因為我堅信,知識的力量,年輕人的勇氣,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整個世界的命運。一篇好的演講應該是不加修飾的。用心説話,講真話,這就是演講的實質。我希望我的演講能夠給老師、同學們思想以啟迪。你們能夠記住其中一兩句話,那我也就滿足了。

到高等學府,我的心裏總是充滿敬意。這種心情是由於我對知識、對老師、對學校的尊敬。所以,我方才深深地給校長、給老師們鞠個躬,那不是禮節,而是一個學生對待校長和老師應盡的禮貌。

來到嚮往已久的劍橋大學,非常高興。劍橋舉世聞名,培養出牛頓、達爾文、培根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劍橋建校800週年,我謹致以熱烈祝賀!首先,我向劍橋大學贈送“中華數字書苑”,其中收錄了中國出版的20萬種電子圖書,涉及中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各個領域,大家可以從中更多地瞭解中國。

這是我第四次訪問英國。中英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斷增多。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經貿、文教、科技等領域的有效合作,為發展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我向長期致力於中英友好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古老而又年輕。

説她古老,她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人類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説她年輕,新中國成立才60年,改革開放才30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不懈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又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找到了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文明古國煥發了青春活力。

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長遠意義的是體制創新。我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把發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結合起來,實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條件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讓國家政通人和、興旺發達;就是維護人的尊嚴和自由,讓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發,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2億多,人均壽命提高了5歲,8300萬殘疾人得到政府和社會的特殊關愛,這是中國保障人權的光輝業績。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我願借用兩句唐詩形容中國的現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人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這是一個古而又新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的一場偉大實踐。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歷經磨難而又自強不息。

我年輕時曾長期工作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長着一種稀有的樹種,叫胡楊。它紮根地下50多米,抗乾旱、鬥風沙、耐鹽鹼,生命力極其頑強。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稱為英雄樹。我非常喜歡胡楊,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徵。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次次戰勝了天災人禍,渡過了急流險灘,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災難,鑄就了她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品格。中華民族的歷史證明了一個真理: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從民族的進步中得到補償。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災區的親身經歷。去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學被夷為平地,孩子傷亡慘重。可是,時隔10天,當我第二次來到這裏時,鄉親們已在廢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園裏又迴盪着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當時我在黑板上,給同學們寫下了“多難興邦”幾個字。地震發生以來,我7次到汶川災區,碰到這樣感人的事蹟不勝枚舉。我為我們中華民族這種愈挫愈奮的精神深深感動。這種偉大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飽經憂患而愈益堅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鬥,中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但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這種基本國情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後,僅為英國的十八分之一。到過中國旅遊的朋友,你們所看到的城市是現代的,而我們的農村還比較落後。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面臨三大歷史任務:既要努力實現歐洲早已完成的工業化,又要追趕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又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既要實現國內的可持續發展,又要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中國要趕上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但是,任何(來源本站:)困難都阻擋不住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中國現代化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珍視傳統而又開放兼容。

中華傳統文化底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奉為最高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國古老的經典——《尚書》就提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想,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哺育了中華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我們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載萬物一樣,寬厚包容;又能像蒼天剛健運行一樣,彰顯正義。

15世紀,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幾個國家。他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還幫助沿途有的國家剿滅海盜,真正做到了播仁愛於友邦。

國強必霸,不適合中國。稱霸,既有悖於我們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意志。中國的發展不損害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致力於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學習。今天的中國,有3億人在學英語,有100多萬青年人在國外留學。我們的電視、廣播、出版等新聞傳媒,天天都在介紹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正因為我們善於在交流中學習,在借鑑中收穫,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和進步。

第二篇:時事評論演講稿

尊敬的校長,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外邊下着大雪,天氣嚴寒,但是我的心是熱的,時事評論演講稿。我早已盼望在劍橋同老師、同學們見面,互相交流。現在正是金融危機的嚴冬季節,但是我看到年輕人,彷彿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來。因為我堅信,知識的力量,年輕人的勇氣,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整個世界的命運。一篇好的演講應該是不加修飾的。用心説話,講真話,這就是演講的實質。我希望我的演講能夠給老師、同學們思想以啟迪。你們能夠記住其中一兩句話,那我也就滿足了。

到高等學府,我的心裏總是充滿敬意。這種心情是由於我對知識、對老師、對學校的尊敬。所以,我方才深深地給校長、給老師們鞠個躬,那不是禮節,而是一個學生對待校長和老師應盡的禮貌。

來到嚮往已久的劍橋大學,非常高興。劍橋舉世聞名,培養出牛頓、達爾文、培根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劍橋建校800週年,我謹致以熱烈祝賀!首先,我向劍橋大學贈送“中華數字書苑”,其中收錄了中國出版的20萬種電子圖書,涉及中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各個領域,大家可以從中更多地瞭解中國。

這是我第四次訪問英國。中英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斷增多。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經貿、文教、科技等領域的有效合作,為發展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我向長期致力於中英友好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古老而又年輕。

説她古老,她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人類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説她年輕,新中國成立才60年,改革開放才30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不懈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又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找到了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文明古國煥發了青春活力。

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長遠意義的是體制創新。我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把發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結合起來,實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條件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讓國家政通人和、興旺發達;就是維護人的尊嚴和自由,讓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發,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2億多,人均壽命提高了5歲,8300萬殘疾人得到政府和社會的特殊關愛,這是中國保障人權的光輝業績,演講稿《時事評論演講稿》。 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我願借用兩句唐詩形容中國的現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人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這是一個古而又新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的一場偉大實踐。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歷經磨難而又自強不息。

我年輕時曾長期工作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長着一種稀有的樹種,叫胡楊。它紮根地下50多米,抗乾旱、鬥風沙、耐鹽鹼,生命力極其頑強。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稱為英雄樹。我非常喜歡胡楊,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徵。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次次戰勝了天災人禍,渡過了急流險灘,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災難,鑄就了她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品格。中華民族的歷史證明了一個真理: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從民族的進步中得到補償。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災區的親身經歷。去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學被夷為平地,孩子傷亡慘重。可是,時隔10天,當我第二次來到這裏時,鄉親們已在廢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園裏又迴盪着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當時我在黑板上,給同學們寫下了“多難興邦”幾個字。地震發生以來,我7次到汶川災區,碰到這樣感人的事蹟不勝枚舉。我為我們中華民族這種愈挫愈奮的精神深深感動。這種偉大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飽經憂患而愈益堅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鬥,中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但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這種基本國情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後,僅為英國的十八分之一。到過中國旅遊的朋友,你們所看到的城市是現代的,而我們的農村還比較落後。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面臨三大歷史任務:既要努力實現歐洲早已完成的工業化,又要追趕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又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既要實現國內的可持續發展,又要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中國要趕上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但是,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住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中國現代化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深深愛着的祖國——珍視傳統而又開放兼容。

中華傳統文化底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奉為最高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國古老的經典——《尚書》就提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想,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哺育了中華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我們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載萬物一樣,寬厚包容;又能像蒼天剛健運行一樣,彰顯正義。

15世紀,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幾個國家。他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還幫助沿途有的國家剿滅海盜,真正做到了播仁愛於友邦。

國強必霸,不適合中國。稱霸,既有悖於我們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意志。中國的發展不損害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致力於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學習。今天的中國,有3億人在學英語,有100多萬青年人在國外留學。我們的電視、廣播、出版等新聞傳媒,天天都在介紹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正因為我們善於在交流中學習,在借鑑中收穫,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和進步。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已經把世界連成一體,文化的發展將不再是各自封閉的,而是在相互影響中多元共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人類文化貢獻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她吸收外來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國將永遠堅持開放兼容的方針,既珍視傳統,又博採眾長,用文明的方式、和諧的方式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第三篇:時事評論

網傳雲南“銘渣”排入南盤江

八年級(2)班趙綺琪

近日,有一貼吧的帖子指出:雲南曲靖有5000銘渣倒入水庫,致使水庫致命六價銘超標2014倍。事後雲南將30萬立方米受污染水,鋪設管道排入珠江源頭南盤江,在雨水的沖刷和滲透下,總量達5000餘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銘渣把水庫變為恐怖的“毒源”。隨後,經過當地一定的沉澱與稀釋作業,致命“毒水”被直接排放到水庫下游的珠江源頭南盤江中。

地球!這一個美麗而又脆弱的“水球”,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她擁有百分之70的海洋,但是,淡水資源卻是少之又少啊!如今,在雲南,竟然有5000噸的銘渣倒入水庫,而且事後還將30萬立方米受污染的水倒入南盤江!30立方米!這是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這些銘渣倒入水庫,再由南盤江排入別的河流湖泊,靠着這樣的循環方式,把這些致命“毒水”傳到每一個地方,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水資源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現今的社會中,還有許多這樣浪費水資源的可怕事例。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需要我們一起來遵守。

第四篇:時事評論活動策劃書

時事評論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為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靈機及應變能力,深邃的洞擦力,敏鋭的感官度以及實踐能力,促進校園文化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更為我校愛好閲時事、評時事、思時事得學生建立一個平台,挖掘我笑潛在的新聞媒體人物,充分展示西亞斯靴子才華橫溢、積極熱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風采,特舉辦此次活動,讓廣大學生在操縱文字,評論時事中彰顯自我。

二.活動主題

評精鋭時事,展獨特視角

三.活動對象

西亞斯國際學院在校學生

四.活動時間與地點

1. 宣傳:*月*日---*日各個學院

2. 報名:*月*日早上9:00—晚上18:00

3. 初賽:*月*日晚上19:00—21:006--101

4. 決賽:*月*日晚上18:30—21:00肯尼迪報告廳

五.前期宣傳

1.宣傳重點,活動意義(如上)

2.宣傳辦法:海報(應強調深邃的洞擦力和敏鋭的感官度)、展板、學院網站以及各閲報欄

二. 活動流程

1. 宣傳

2. 報名

(1).可採取現場報名的方式,在6—101門口設報名點

(2).課採取短信報名的方式,編輯姓名、性別、學號、學院、年級、聯繫方式到—

3. 初賽

比賽流程

現場出示材料,根據所示的材料,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創作一篇1000字左右的評論文章。

然後,由評委評定,選出12位選手進入決賽

4. 在每棟樓張貼進入決賽的人員名單,並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決賽準備。

5. 決賽

(1).自我風采(在自我介紹,富有個性與創意的開場白)

(2).多才多藝

(3).一句話評時事(出示相關時事或視頻,然後用一

句話評論)

(4)辯駁對壘(兩個人一組,就給出的時事而辯駁)

(5)設定10道選題,抽取題號(題目為對最近五年的時事以及其相關問題和影響力)

(6)評委評價

決賽採取分數制,自我風采5分,才藝5分,臨場反應能力以及處理5分,對時事得洞擦力

6. 頒獎,並張貼決賽成果

7. 資金預算

礦泉水2桶 7元|桶

宣傳海報24張 1.5—2 元一張

獎狀及證書 1.5|張 5張獎狀1證書

頒獎鮮花一束

預備金200元

合計約400元

8. 人員安排

宣傳:宣傳部

資金:外聯部

組織:組織部

其他:辦公室

第五篇:時事評論-幼兒園事件

時事評論:為什麼悲劇一再發生在民辦幼兒園

我要説的是上週發生的甘肅慶陽校車事故所引發的一些感想,11月16日,作為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博士民辦幼兒園校車使用的改裝麪包車,搭載幼兒及教師64人,在榆林子鎮西街道班門前,與向西行駛的自卸貨車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至今天為止死亡累計人數達到21人。而在這之前我也看到過一則關於民辦幼兒園校車事故的新聞,所以就又去查了一下,發現類似的慘劇居然還不少。

2014年9月13日早上7點多,荊州市兩名年齡不到4歲的幼兒,被校車接到幼兒園門口後,被遺忘在校車上。由於當日氣温高達31℃。所以當司機打開車門發現兩名幼兒的時候,她們早已停止了呼吸。

2014年8月29日,海南三亞一名3歲男童因睡着而被遺忘在校車內9小時,被發現時該男童已死亡。

2014年8月2日,安徽安慶3歲女童被遺忘在幼兒園校車內8個多小時最終死亡。 這些事故有一些共同點,比如校車所繫幼兒園都是民辦幼兒園,再則都是跟他們的校車有關,而每次發生事故之後,當地教育部門都會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進一步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監管力度,加強“黑園黑車”整治力度,號召家長不要送孩子到不合格的學校和幼兒園就讀。然而,在整治之餘,卻沒有一個政府部門提及將對民辦幼兒園加大投入,只依靠行政監管,要真正改善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條件無異於緣木求魚。

那麼為什麼這類悲劇一再地發生在民辦幼兒園?為什麼民辦幼兒園的條件那麼簡陋且時有事故發生,家長們仍敢將自己的孩子送進這樣的幼兒園就讀呢?《南方週末》曾做過相關調查:至2014年,荊州市中心城區有幼兒園156 所,其中公立幼兒園僅8 所,民辦148 所。所以儘管公辦幼兒園是家長心目中讓孩子獲得更好學前教育的首選,但是,公辦幼兒園的容納能力畢竟有限,多數家長只能選擇民辦幼兒園。而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幼兒園收費情況所做的調查顯示,各地的家長們普遍青睞的都是優質的公立幼兒園。但公立幼兒園普遍要價不菲,入讀門檻很高:公立幼兒園每個月的費用並不貴,多數是幾百到1000左右,但是入園時卻需要天價贊助費,從幾千到幾萬不等,最高的可達10萬元。有的公立幼兒園還需要“關係”,有錢也未必能進。

公立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除了師資、辦學理念等區別外,最主要的內在差距就在於財政是否對此進行補貼:由於幼兒教育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的範疇,政府對民辦幼兒園投入的公共經費幾乎為0,有限的經費幾乎都集中在建設公立示範幼兒園。而事實上這些財政撥款的去向,在實質上影響了在兩家不同幼兒園上學的孩子不同的命運。

所以我覺得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得再次發生,政府應該制定相應地政策,主動去改善民辦幼兒園的辦學環境。希望我們以後不用擔心自己孩子受到這樣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