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投射-認同理論入門(演講稿)

欄目: 護士節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6.26K

目錄

投射-認同理論入門(演講稿)
第一篇:投射-認同理論入門(演講稿)第二篇:個別心理治療與家庭中的投射認同(演講稿)第三篇:可怕的投射性認同第四篇:誰在投射性認同第五篇: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投射-認同理論入門(演講稿)

諸位同道好:

今天簡介投射認同理論。

主要介紹四個問題:什麼是投射-認同,為什麼要學投射-認同,如何在臨牀上識別投射-認同,如何處理投射認同。

1、什麼是投射-認同?

投射-認同包括兩個成分,投射和認同。

投射,就是你把你不能接受的東西排除自己的內心世界,“投擲”到外界。

認同,是指一個人變得像另一個人的過程,簡單的説,就是無意識的模仿。

這兩個成分的關係是這樣的:認同是投射的基礎、平台,也是投射的目的。而投射就是為了完成認同這個目的。

通過投射-認同,你排除自己內心的某些“壞”東西,目的是讓自己變成一個“好”人。如純情少女,就是投射-認同形成的。純情少女往往自戀,因為她覺得自己非常好,純情少女的男朋友往往頭大欲裂,因為他是個垃圾站,隔三岔五就要接受對方扔過來的壞東西。林黛玉和賈寶玉就是這樣的。

這是比較簡單的説法,現在我們要看一下比較複雜的説法。

投射-認同有三個作用的領域,分別叫做單元、雙元、三元的投射-認同。

單元的投射-認同就是克萊因學派所言的投射性認同。整個過程都是在一個人自己的內心發生的,和外界的其他人沒有太大關係。其實在單元的意義上投射性認同就是投射,不過它是比較原始的投射,kernberg把投射性認同和投射區分開來,在克萊因學派的人看來,這叫做畫蛇添足。

單元的投射性認同包括這麼幾個步驟:

第一,分裂。把整個內心世界分成好的和壞的兩大塊;

第二,投射。把壞的那一塊扔出去,認為它不屬於自己,那麼扔到什麼地方去呢?有人以為是扔到了外在世界中那個母親心裏,其實並非如此,而是扔到了自己內心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貼上個標籤,叫做客體表象,那麼把所有壞東西都扔掉了,打掃乾淨的那一塊地方也插上了一個牌子,叫做“自體表象”;所以大家明白了,所以自體、客體其實並不是一個客觀的、不變的東西,而都是表象而已。換句話説都是主觀的。投射性認同中的投射也不是説嬰兒有本事隔空傳物,把他引起焦慮的腎上腺素等物質從自己大腦中扔出來,塞到他媽媽的大腦裏面。而是指把內心分成兩塊,好的、壞的,好的那塊是自體,壞的那塊是客體。然後接着再分,把扔到“壞的客體”那塊地裏面的有些東西又拿回來,變成自體這塊地裏面。這樣他的“心田”就有個四塊地方,好自體,壞自體,好客體、壞客體。自體和客體本來就是一塊地上的,所以説他們是“自體-客體”,沒有那麼清楚的。

這個分田地、劃界的過程叫做分裂,這個不斷打標籤,把一些東西搬來搬去的過程叫做認同。認同是投射性認同的第三個步驟,嬰兒必須把那些扔出去的東西回收過來,因為這些壞東西(一般是攻擊性)本來就是他的東西。

弗洛伊德分析過孩子經常玩的一個“fort-da”遊戲,就是投射性認同。

舉個解釋的例子,“你不能接受我是無能的、脆弱的這種觀念,你認為無能的、脆弱的那個人是你父親,可是同時你又的確發覺自己有能力不足的一面,所以你的結論是,你的確無能、脆弱,這是由於你父親把他的無能、脆弱‘傳染’給了你。這是你要表達的嗎?”

這是我遇到一個把“壞自體-客體”進行投射性認同的男孩,其實他父親很有本事,是個老總。

更重要的是,學習投射認同理論可以讓你自己保持心靈平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防治感應性精神病。

外科醫生的職業病是胃潰瘍,中學老師的職業病是下肢靜脈曲張。心理醫生的職業病就是感應性精神病,這實際上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不過不願意承認罷了。就像粉塵作業的工人經常接觸粉塵,難免染上矽肺。心理醫生每天接觸的都是抑鬱、焦慮、創傷、暴力、煩惱、痛苦,其中經由投射認同和內攝認同,自然吸收了許多東西。

正如scharff所言,精神分析界沒有深入研究內攝認同,也許是認為人們不願意承認,其實分析師會認同患者。如果我們吸收、認同了成百上千的患者的因素,而又沒有自己識別、消化、包容這些成分,輕則出現所謂的“耗竭綜合徵”――所謂耗竭綜合徵,其實就是心理醫生們給自己的抑鬱障礙取的別名――重則同一性混亂,乃至人格障礙。心理醫生的高自殺率一直是榜上有名,相信大家早有耳聞。所以身為心理醫生,必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及早看到自己的心理病理成分,及時識別自己和患者的投射認同,進行處理。從事這個行業,將會改變我們的整個生活,我們的內心世界、人格特徵、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必然會被這個行業改變。

二,調節自己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人際關係。

即便你不做這個行業,投射認同仍然會在你生活中無處不見,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中。這些關係中的狂喜和暴怒,熱愛和嫉妒,冷漠和貪戀基本上都和投射認同有些關係。有時候是你對別人投射,有時候是別人對你投射。

中國人就是靠拉關係吃飯的。這裏所謂“拉關係”不是指財物賄賂,而是“情感賄賂”,你總不希望自己的人際關係中太多衝突和煩難吧,那就要學會如何把投射認同轉變成理解和包容。

總之,構建和諧社會就要處理分裂和投射認同。

3、如何在臨牀上識別投射-認同?

最簡單迅速識別投射認同的方法就是覺知自己的反移情,一般來説,和投射-認同相聯繫的反移情的反應有以下這麼一些:

(1)感覺自己的“心亂了”,比較焦慮或者抑鬱,而且比較難調整過來。而這並不是你工作的常態。

(2)使用過多的、無效的“改變技術”,如解釋、認知辯論等。雖然屢次嘗試無效,患者不接受,仍然樂此不疲。和患者在“較勁”,而不是治療。

(3)和患者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同盟,但是不是“治療同盟”。沒有治療目標,出現了很多突破治療界限的徵兆。如經常問候、互送禮物、遊説對方親屬根據患者的需求無條件改變等。

(4)拯救幻想。這是治療師色情性反移情的前兆,對性創傷患者容易出現。

(5)過多的、無效的、時機不恰當的自我流露。甚至要求患者理解自己。

(6)無效的安慰,卻仍然堅持。害怕使用改變性技術,或者本來使用改變性技術已經有效,因為患者抱怨自己“冷漠、不理解”就突然轉變成全面的安慰。

(7)對患者充滿抱怨和恐懼,巴不得他不要來做治療。他來了又高興,想要“再試一次”。

(8)沒有現實依據突然心血來潮地提出轉診或結束治療。

其他還有很多現象,不能一一列舉。

如果你識別、反思反移情的能力還不夠,也可以從患者的反應來了解投射認同,比如患者有以下情況要注意投射認同的可能性:

(1)思維走極端;

(2)付諸行動,治療同盟被破壞;

(3)對治療師的理想化和貶低,缺乏現實依據;

(4)對自己生活的現實問題視而不見;

(5)人格障礙、精神病患者,攝食障礙,複合性創傷,多個心理疾病共病患者的投射認同往往在治療早期就出現;單純的神經症患者往往在移情好轉、治療後期出現投射認同。

(6)生活中重要人際關係中充滿衝突,治療關係卻“看上去很美”。

(7)連續的噩夢或者睡眠障礙。

(8)督導此案例時,督導組出現兩極分化。如一派覺得此人正常,另一派覺得是很嚴重的案例。而這不是督導組的常態。

當然了,如果你對理論比較精熟,也可以直接只記憶理論要點,沒必要記憶這些現象,現象是無窮無盡的。從理論上來説,投射認同現象往往有四大特點:

(1)分裂的認知模式;

(2)對分離情景的高度敏感;

(3)控制性;

(4)強烈的焦慮情緒。

和邊緣人格差不多,其實邊緣人格的內心世界主要就是通過投射認同建立起來的。

4、如何處理投射認同?

處理投射認同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態度,一個部分是技術。

當然態度是技術的基礎,可以説是最基本的技術。

處理投射認同的態度是參與觀察者的態度。確切地説,是“正念着的共情”。也就是不排斥任何體驗、感覺、想法,對任何體驗感覺想法平等對待,不加上價值判斷,同時專注地參與投射認同的包容過程。

除此以外,態度中還包括對患者的醫生的慈愛和温暖。

上述態度其實是長期的人格修養,主要通過接受個人分析,長期接受培訓,自我進行正念訓練和慈心觀想等技術來完成。

技術方面主要是接受技術和改變技術兩大組技術對患者。

接受技術中包括了全套的正念訓練。以及森田技術等。

改變技術主要是精神分析的分析技術和認知療法的一些技術。

對投射認同的分析性技術,包括四個方面:(1)對投射認同目的的解釋;(2)對投射認同的焦慮情緒的命名、符號化;(3)對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對分裂的認知模式的分析;(4)對認同的分析。(5)對衝突模式的分析。

每個分析的過程我們知道,根據greenson的模式,分為澄清、質對、解釋三個步驟。

上述五個方面的解釋,特別3、4、5分別遵循下述原則:1首先“此時此地場景中”進行解釋,然後進行歷史性解釋,也就是病因學解釋。2精確解釋,就是針對細節解釋。

具體的解釋技術有:沉默的反移情解釋,矛盾現實性的解釋,此時此地的解釋,自我流露式解釋,“發聲”解釋,改觀解釋,展示性解釋,示範作用的解釋等等。

這些具體的技術的操作有待以後找機會再講。其實很多內容在我以前講的《精神分析實踐》中有關精神分析解釋學的部分已經講過。

舉個例子,有位患者在治療中後期説他每次來做治療就緊張,首先澄清,具體是什麼樣的緊張感覺?是見到醫生緊張,還是一到醫院就緊張,這種緊張在生活中其他領域出現過嗎?這種緊張具體的感覺是什麼。患者説,一見到醫生就緊張,覺得醫生很了不起,什麼都知道,很博學,而且不是見到他的治療師如此,見到其他治療師也如此,覺得自己很自卑,很淺薄。離醫生相差很遠,現在不想來做治療了,想要結束。這時候作為治療師的我,首先的反移情反應是自戀,很得意,然後突然就變得很擔心,因為他説不想做治療了,從而進行解釋,“你感覺到很緊張,因為在你看來,我和你是不同的兩類人,我是博學多才的,很有價值的,而你是知識很少的,沒有價值的。對你來説,我們倆的關係是矛盾的,只有一個人可以留在這個治療室裏面。要麼是那個糟糕的你,要麼是那個完美的我。我覺得你看到的那個我其實不是真正的我,我並不是什麼都知道,你看到的我其實你想要成為又成為不了的那個人,有很高的學歷,萬眾敬仰的人。你很恨這個理想的、不切實際的人,同時你又很需要他。……你覺得呢,你的看法是什麼?”然後患者就回想到他的母親對他的期望,接着就可以進行病因學解釋。

投射認同的解釋很費力,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完整的解釋幾乎是不可能在一次治療中完全進行的。除非你野蠻分析。

第二篇:個別心理治療與家庭中的投射認同(演講稿)

個別心理治療與家庭中的投射認同(演講稿)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得知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家庭中的問題”,這是一個很難講的話題。學術界有兩類文章是水平特別高的,一種是題目特別大的,如《宇宙演化和心理能量》,這往往都是開一代先河的大宗師的文章,這樣題目出現,也説明大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還不甚瞭解。還有一種題目是特別細的,比如説《武漢地區26-28歲男性未婚青年的動力學短程治療中初始訪談的投射機制的形式》,這兩的題目出現就説明在某個領域鑽研的比較精深。武漢曾經舉辦過很多期家庭治療的培訓。所以我想大家對家庭動力學應該是已經有一些瞭解了。今天就討論一個稍微小一點的問題,便是家庭中的投射-認同過程是如何影響到個別心理治療的治療過程的,特別是如何影響到治療師的判斷,形成治療中的阻抗和反阻抗。1、導言

我想大家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覺,特別是做青少年治療的,我們會逐漸為這些青少年受到了壓迫而同情不已,不明白他們的父母為什麼居然如此不能理解他們,從而對那些“頑固不化”的父母感到憤怒不已。

做成人治療也會有同樣的感受,覺得天下怎麼會有如此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或者有如此不理解自己妻子的丈夫。或如此逼迫自己丈夫的老婆。

每當我們出現這些憤怒感、無奈感的時候,別忘了提醒自己,可能捲入了家庭中的投射-認同。

而且也提示我們,在個別治療中出現了很多需要處理的投射-認同過程。

投射-認同過程中的雙方往往需要尋找第三方來承擔起兩人系統中的焦慮。這個三角化過程起源於母嬰關係向俄狄浦斯期三角關係的過渡。在治療情景中會不斷重複。

所以個別治療情景中,難免會出現一個第三方的“魔鬼代言人”,這個人可能是患者的父母之一,可能是一個重點中學的老師,可能是一個給患者開藥的精神科醫生,可能是患者的前一個治療師,更有可能是給患者家庭做家庭治療的家庭治療師。這些人往往被描述成糟糕的、不行的、軟弱的,也就是説壞自體,也有可能別描述成迫害人的、壓抑的、冷漠的、過度理智不理解人的,也就是壞客體。

個別治療師經常會抱怨家庭治療師的愚蠢,如果個別治療師去聽聽家庭治療師的督導,可能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他們也在嘲笑我們。”

現在投射-認同這個概念,可能可以讓我們同時從個人和系統的角度來反思很多現象。

2、家庭中的投射-認同過程

其實早在經典精神分析的年代,分析師們就注意到了分析可能會引起配偶的變化。所以當時的精神分析師一般會建議,夫妻雙方中如果有一方在做精神分析,另外一方最好也去做心理治療。

giovacchini發現,在個別心理治療中,配偶一方經過治療顯著改善的時候。另外一方往往會退行。本來夫妻中潛在的角色分配和互動模式被破壞。(giovacchini,1984a,1984b)比如説,一位依賴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很依賴自己的妻子,妻子呢,有很強的控制慾,也樂得通過控制丈夫得到成就感。結果把患者的依賴性治好了,他變得獨立、自信了,從而也不需要妻子的控制了。這時候妻子就會變得無助、恐懼、失落。兩口子就面臨着危機,他們本來婚姻的基礎是依賴-控制。現在他們用什麼來維持婚姻呢?

所以,我們不要催促患者成長得太快,所謂“欲速則不達”。太快取得效果的治療造成他們更大的問題。在一個系統中,一方的改變往往會造成另一方的重大影響,有些時候治療會對別人的婚姻造成衝擊。治療師不注意這一點,往往就是家屬找上門來“討公道”。

有時候患者很聰明,他會用阻抗這種方式來對抗治療。再舉上面那個例子。一個依賴人格的人往往會有一個自卑至極的自我表象,也許我們會發現其實他的自我表象和他的現實不

一致——如我遇到一個患者,經常用惡毒的話貶低自己的長相,可是其實她是個公認的秀美的女孩,追她的人很多——他們之所以不能接受其實自己有優秀的、不錯的方面。就在於如果他們覺得自己不錯的話,就有可能失去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就像那個秀美的女孩,她如果自信的話,就會體驗到來自異性的愛,就會離開父母。而其父母其實早就要離婚,一直都是因為她太小沒離,多年來她一直是父親唯一的精神寄託。一個獨立自信的她將會要摧毀掉這個家庭的結構

60年代的時候,wangh(1962)就觀察到焦慮的夫妻之間的防禦模式在於他們會建立起一種僵化、刻板的溝通模式,其中一方擔任有權力的控制者,而另外一方扮演一個弱小的角色。(wangh,1962)

這種刻板模式的任何變化會讓他們痛苦不已。客體關係的家庭治療師jill scharff(1992) 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一對夫妻來做治療目的是讓夫妻間能夠有更多開放的情感交流,可是當丈夫真的能夠開放自己的情緒感受,能夠表流自己的脆弱的一面的時候,妻子開始極度的焦慮不安。(jill scharff,1992)

如果大家多學習一些米紐琴、鮑温,納吉的家庭治療學説,再回過頭來看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可能會更加的清晰。其實在夫妻之間的投射認同比比皆是,很多夫妻往往會通過投射-認同來代謝、忽略他們溝通系統中的焦慮,結果往往是彼此的自主性、權力、和親密性降低。(scarf,1986; wilkinson and gabbard,1995)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一個聰明智慧的女人為了配合丈夫對投射過來的好媽媽的表象而努力地避免自己工作能力的發揮、事業的發展。而一個本來情感豐富、才情四溢、有點孩子氣的男人為了維持妻子投射過來的好爸爸的表象而不得不變得冷漠、理智,成天去拼命賺錢。他們系統中的愛情的定義便是犧牲自由,相互依賴,從而保持家庭的穩定。

有關這一點,特別推薦大家看看鮑温的理論,他是家庭治療師中理論建構最完整的一位,雖然有些趕不上後現代主義的時髦,但的確很實用。

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個觀點是女權主義家benjamin提出來的,他認為夫妻間的投射認同來自文化的性別偏倚,丈夫被壓抑的的無意識中理想女性表象向妻子投射,反之亦然,妻子不能夠認同自己具有典型的男性氣質,所以把這些東西向丈夫投射。(benjamin,1995)

最常見的情況是男性投射的那個無意識的理想女性往往是一個乳汁充足的好媽媽的表象,所以很多男人擇偶的首要標準是老婆會不會做菜,(滿足口欲),同時他們會很難對這個老媽媽般的妻子有親密行為(亂倫禁忌),或者無法對這個老媽媽-妻子負責,一個吃奶的娃娃自然是不存在為自己的媽媽負責的義務的。 (kissen,1995,1996)

這種施虐-受虐、依賴-控制關係是夫妻關係的常態,每對夫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謂健康的、發展的夫妻關係之不過在他們的關係中有適當的角色靈活性,雙方能夠把攻擊性和亂倫衝動用比較好玩、有趣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説打情罵俏,做遊戲,角色互換等等。

3、家庭投射認同和治療中的阻抗

而那些投射認同過度,角色僵化的夫妻遲早要來做心理治療,或者以一個人來,或者是夫妻一起來。

治療師首先面對的便是這些患者的阻抗,如次級獲益或者同一性阻抗。治療師任務除了消除症狀之外,還要幫助他們開發自己的關係,減少僵化的投射認同,建立靈活的系統規則。如果治療師不願意做這些事的話,最好提前問患者,你是否願意為你的症狀緩解付出妻離子散的代價?

即便在個別治療中,我們做阻抗分析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全面地探索夫妻間的角色分配,投射-認同和內攝-認同的模式。需要聚焦於伴侶間的溝通模式,進行澄清和解釋。幫助雙方能夠把投射出去的情緒、表象回收過來。

有關具體的技術操作,建議大家參考伯內恩和哈里斯的有關溝通分析的書籍,特別是腳

本分析,其實這個ta的技術要比傳統的精神分析的解釋容易讓當事人接受。當然家庭治療中的前饋提問、假設提問、循環提問等技術也是完全可以整合進個別治療中的。如果能夠合併家庭治療就更好。

我們做治療的目的是:在不違反倫理、法律的前提下,幫助當事人獲得心理利益,同時我們自己得到經濟利益。而不是去宣揚任何一個學派的觀點,拉人入幫會。作為臨牀工作者,我們作為治療師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尊嚴和自由遠比任何學派的“純正性”要重要的多。系統觀其實是現代科學的基礎,屬於認識論範疇,它不是專屬於某一個學派的。它既然已經被證明是考察人際系統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被我們使用。

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其實即便在個別治療中,也存在着多個同盟,最明顯的兩個同盟是治療同盟和當事人的家庭同盟。如果治療同盟的目標損害到了家庭同盟的穩定,我們需要認真的反思、考慮。

有不少諮詢者是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來做心理治療的。如果我們不注意這方面的處理,往往出現的情況是治療同盟變成了一個理想化的客體,一個患者逃避作為成人需要面對的責任和義務的場所。

這時候往往會出現比較強烈的移情和移情阻抗,治療師被幻想成一個完美的親人、情人,而壞客體投射給了現實生活中的親人、情人。治療同盟和家庭同盟的關係變成了類似於二戰中雙方的關係。

這時候治療同盟越堅固,患者處理分離焦慮和社會適應的能力越退化。治療同盟中的好客體的投射認同和家庭同盟中壞客體的投射認同會讓治療師和諮詢者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分裂、原始理想化等防禦。所以在個別治療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注意從家庭系統的觀點建立治療同盟。這個同盟是不應該把家屬排斥在外。特別是對人格障礙的患者。

我相信大家如果不難發現,其實我們中國的人格障礙和神經症的療程,特別是動力學治療的療程,要比西方國家短的多。除了治療不夠深入、合併了藥物治療等等因素外,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視的。這便是中國文化中濃厚的家庭情誼。前幾天我還看到一個美國的邊緣人格的案例,治療師主動提出要和家庭訪談,可是家屬説,患者已經是成人,有自己的權利,家屬沒有義務為他再承擔什麼。這在美國的文化背景中,也不算什麼駭人聽聞的事情。而中國的諮詢者,十有八九一生病就有一大堆家裏人來關心問候、出錢出力,這固然會造成次級獲益,但是大多數時候其實是有利病情的緩解的,我們知道,愛本身就是治療的力量,所以我們的工作只不過是防止過度的愛造成的依賴,而不是去摧毀這種中國傳統的愛的模式。

每一種傳統獨有其存在的依據,只有新的傳統形成,才可能讓舊傳統消失。作為單槍匹馬的治療師,是不用擔負挑戰傳統的宏圖大業的。

所以在個別治療的過程中,我認為我們應該考慮在治療的初期、治療的轉折期,治療末期都安排和家屬1-2次家庭教育式的會面。

讓治療同盟和家庭同盟能夠協調起來,一開始的時候家屬就應該被納入治療聯盟中,讓他們知道治療會引起他們家庭結構、夫妻交流方式的什麼樣的變化,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可以利用的資源是什麼,是否需要合併家庭治療或者另一方去參加獨立的治療等等。

下面我們要來看看家庭中的投射認同是如何影響到個別治療。這最好通過morton kieson一個簡短的案例片段來説明。片段1:

艾先生(化名,下同)他為人很被動,工作很拖拉、經常出錯,隨着治療進展,他這方面的進步很多。可是這時候,他的妻子卻在對他抱怨,説他的治療沒什麼進步。聽到這個消息,治療師感到很憤怒,因為治療的確是有很大的進步,這時候治療師想起來原來這個患者曾經説過自己的妻子沒有性魅力。所以這時候治療師問患者近來對妻子的感覺如何,令人驚

奇的是,患者以前經常把妻子理想化,這一次説的卻是對妻子感到憤怒,因為妻子最近對他經常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這個投射認同的過程,隨着患者主動性的爭強,他的妻子不在承擔以前的那個供他依賴的口欲期母親的角色——那是一個完全付出、沒有自己的需要,特別是沒有性需求的媽媽——可是現在,妻子有了要求,妻子在以一個比較接近成人的角色和他交流,這讓患者感到很大的壓力,他開始又退行回去,開始把妻子投射為一個迫害者、壓迫者,同時在治療中投射這些憤怒的情緒。 如果治療師這時候不小心,和患者一起指責妻子的“挑剔”。就是加入了這種投射-認同的過程,治療師其實變成了好客體,而那個壞客體將會繼續對妻子投射。而患者的依賴性仍然會捲土重來。

4、總結

現在我們知道,個別治療中的治療師經常會受到家庭中投射-認同過程的影響,通過反思我們的反移情和反阻抗的感覺,我們可以更好地來理解患者的移情和阻抗是什麼樣的。個別治療中要注意探索家庭中的角色分配,家庭中投射-認同的形式,幫助患者回收他投射出去的東西,讓家庭關係保持的適度的開放和靈活,同時患者的內心結構保持一定的彈性。在治療的過程中,隨着一方的改善,夫妻雙方遲早都會由分裂偏執狀態進入到抑鬱狀態。這對他們來説意味着要經歷一個哀悼的過程。所以即便在個別治療中也需要合併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治療。

有關這個話題我的發言就到此為止,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閲讀一些schaff這個人有關客體關係家庭治療的文獻,歡迎大家多多提問發言。 參考文獻 benjamin, j. 1992. the bonds of lov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iovachini, p. 1984a. treatment of marital disharmonies: the classical approach. 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 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 221-252. giovacchini, p. 1984b. characterological aspects of marital interaction. 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 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 253-260. kissen, m. 1995. meshing character structures in couples. in affect, object and character structure.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pp. 221-232. kissen, m.,1996,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 resistance in couple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winter .50, iss. 1; p. 54-66 scharff, j. s. 1992. projective and 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use of the therapist's self.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scarf, m. 1986. intimate partners. patterns in love and marriage. the atlantic monthly. wilkinson, s. m., and gabbard, g. o. (1995). on romantic space.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2, 201-219. wangh, m. 1962. the "evocation of a proxy." a psychological maneuver, its use as a defense, its purposes and genesis.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7, 451-472.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第三篇:可怕的投射性認同

心理導讀:低自尊體系的人平時會很注意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一旦他發現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夠高,他的情緒立即就會受到影響,對自己產生否認,就會有自卑感,甚至把自責的情緒表現出來,覺得自己不好。---心靈花園

案例描述:

我是一名普通的清潔工人。半年前,我應聘了這份工作,來到這個單位。平時我工作勤勤懇懇,盡職盡責,從不遲到早退。單位裏的人都對我很尊重,甚至很多時候,他們都很尊敬地稱我一聲“萍姨”。

年初八那天,單位還在休假。我則被要求回去打掃衞生。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回去轉轉,做好必要的保潔工作就行。像往常一樣,我抹桌、掃地、倒垃圾,很利索地完成了這些工作。臨走時,我不經意地看了一下主任的桌面,上面像往常一樣,依然鋪開一些書本報紙什麼的,好像被人家翻過似的。當時想,主任平時桌上經常就如此亂糟糟的,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沒想到??

冤屈,不請自來

沒想到,過完年休假上班,我卻遭受了一場莫名的委屈。那天,主任回來了。單位裏的幾個跟我熟絡的年輕人對我説,主任好像丟了什麼東西,心情極度鬱悶,萍姨您這段時間最好就不要靠近他??

我心裏自然清楚他們對我的善意通知。如果平時説起這些話,我都不會在意。但是,那天我卻由衷的不舒服。主任丟了東西,為什麼非要跟我聯繫起來?為什麼要特意提醒我?就因為單單是我,這個單位唯一的一個卑微的清潔工?清潔工犯誰了?我越想越覺得委屈,想竭力壓住心中的怒火,然而,心裏最先流下的卻是悲傷的淚!

鎮定的回覆

整個上午,單位裏不同尋常的安靜,辦公室裏的人都彷彿知道了主任的祕密,大家默默埋頭工作,不問細節。幹活?我哪有心思!我想徑直走去主任辦公室找他好好説明情況,但是,這不又給他一個懷疑的機會嗎?我沒做虧心事,用得着跟他費心去理論嗎?我越想,心越亂。

該來的始終要來。在樓梯口,我被主任碰見了,他叫住我。我心想,事情總有了結的時候,反正我是無辜的。與其被懷疑,不如痛痛快快地説出來。

“你年初八那天,有沒有見過什麼陌生人進來過我的辦公室?”他皺着眉頭,心事重重地問。

“沒有,主任。”

“那你有沒有來過我的辦公室?”

我遲疑了一下,心想,來過又如何,不就是擦過桌子嗎?

“來過,只是擦了一下桌子,其他就再沒什麼了,主任。”

他聽了後,表情又回覆到先前那樣。

我看得出他仍舊在苦苦思索,似乎那件丟失的東西對他很重要。懷疑一直沒有離開過我。“主任,我可以保證,那天我只是進去您辦公室擦了一下桌子。桌面上的東西沒碰過。也沒有看見其他人來過。”

愕然的傷害

他見問不到什麼東西,就打發了我。自那以後,我每次進他辦公室時,都小心翼翼的。沒有人確切知道他丟了什麼。大家只是知道他丟的東西很貴重,也許就是一筆錢吧。

也罷,我行事光明磊落,身正不怕影斜,我一直這樣勉勵着自己,度過了接下來的漫長的三個月。正當我逐漸學會忘記時,一句如冷箭般的惡語,把我再次從“一廂情願”的遺忘中扎醒。

那天,我去三樓保安辦公室掛窗簾。一個保安員瞧了我一眼,接下窗簾布後,冷冷地對旁邊一個文員説了一句:“不要讓她進去換窗簾,不然,待會我們這裏丟了東西怎麼辦啊?”

哇!我差點被氣炸了。事情過了這麼久了,我一直還沒脱掉一個小小保安眼光中的黑名單!我不堪忍受別人對我如此不公的歧視!我當時甚至立刻想到了辭職。但是,辭職不正是在説明我就是那個小偷嗎?我以後該怎樣是好???

案例分析: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評價體系,這個體系最初形成時,是來自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會慢慢地在一個人的心理成長和發育過程中,形成他(或她)對自己的認識的架構,也決定了他會有什麼樣的自尊系統。在自尊系統建設過程中,有的人建設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體系,通俗地説,也就是一個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長和發育過程當中,別人給予的評價都比較低,負性的因素就會多,那就演變成低自尊體系,他就變成一個自卑的人。

矛盾源自低自尊體系

兩種不同自尊體系的人在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時,他們的選擇是不一樣的:

在別人的評價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負性的部分。高自尊體系的人往往會選擇接收別人對自己評價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別人在讚揚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別人在説我不好,會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後的意思,而且有意識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低自尊體系的人平時會很注意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一旦他發現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夠高,他的情緒立即就會受到影響,對自己產生否認,就會有自卑感,甚至把自責的

情緒表現出來,覺得自己不好。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獨立的、平等的。案例中的這個清潔工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影響到她不平等,首先,她已是一個低自尊體系的人,同時,她的社會角色又是一個相對的低社會身份。來自兩個方面的力量讓她在案例中的現實事件下,產生了一個難以應對的問題。

類似案例中的事件可能會發生在很多人身上。在面對這樣一個事件的時候,如果她是一個高自尊體系的人,影響會小很多。因為在事件中,他本身並沒有做什麼,但他卻很害怕別人認為他做了什麼,這就是低自尊體系中的自我的原因。同樣,如果他的社會角色是一個相對的高社會身份,也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可怕的不是投射,而是認同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這個自我包括對待事物的態度、價值觀和道德觀等。而這些都來自於過去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在我們和別人相處當中,別人總是拿他過去積累的經驗投射到我們身上。本來是他自己的想法,他卻會以為你也這樣想。

比如,我們在聽電話的時候,如果我們聽到的聲音很小,我們就會大聲地説,因為我們覺得自己説的話別人聽到的聲音也很小,所以我們就會很大聲。這就是投射,是自己主觀的東西強加給別人的。

當一個羣體當中發生了偷竊的事件之後,很多人都會投射,他們投射的對象就是社會身份比較低的人,這個投射不是客觀的,因為低社會身份並不意味着低人格,也不一定是低道德。但是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他們就錯誤地投射到案例中的主人公身上。而這個時候,這個被投射的人恰好是一個低自尊體系的人,這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她認同了!可怕的不是投射,而是認同!別人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對待別人那樣看。

現在的問題就是,別人投射在她身上,她自己也慢慢的認同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因為她接受了別人的價值觀,“就應該是清潔工偷的東西”,當她有這樣的認識時,她就開始有委屈,有心理衝突,甚至是近乎於憤怒,這種複雜的情緒使她的心理空間非常紊亂。

解決建議

1、對自己的自尊體系進行評估。評估自己是一個高自尊體系的人,還是一個低自尊體系的人,澄清以後就能明白問題的產生,並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些因素的綜合作用。

2、澄清自己對投射性認同的態度,是不是容易產生投射性認同的人,當別人有投射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是投射,還是自己的觀點,如果是投射,堅決不接受,因為那對自己是不利的。如果能分得清楚,就會減少別人帶來的心理負擔。

3、在認知上,社會角色不同,有高低社會身份之分,但絕對不是和人格、道德品質相對應的,人格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不去認同別人的投射,別人是無法給你帶來傷害的。

4、發泄負面情緒。心裏的委屈、憤怒、自責、悲傷等情緒都需要發泄掉,表達出來。可以把這些説給身邊自己信任的人,一方面是一個表達、發泄,另一個方面也是尋求支持的力量。表達的時候,更多的不是這個事件本身,而是由於這個事件而產生的一些情緒和感受到的,可以通過言語、眼淚等表達出來,這才是能幫助到她的。

本文來源於唐山心理諮詢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四篇:誰在投射性認同

誰在投射性認同

四川成都藍天心理諮詢 熊 玲 2014.9.7.

1、投射性認同的識別與運用

⑴理解為何要用運用投射性認同

問題的設置與目的:誰在搞投射性認同?或説是人的什麼在搞投射性認同?弄清楚這些,是處理投射性認同的前提。 所謂的心理投射是移情背後的一種心理機制,在無意識中發生。一種主觀的意象變成了客觀的現實。

投射性認同的臨牀運用,是以客體關係理論為核心的關係精神分析取向。 在客體關係理論裏,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的人及行為模式。它源於一個人的內部關係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重要撫養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這種模式的內化成為自體的一部分),並將之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的領域中。 這樣説,是人的“內部關係”在搞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本是人自出生後就有的一種心理機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治療關注的是神經症的防禦性投射認同。大家知道,神經症的痛苦是慾望衝突,但他們避免痛苦的辦法又是對慾望及衝突的壓抑,因此説,壓抑是他們主要的防禦機制。我們所學到的壓抑(或潛抑)概念,大多是指神經症性的壓抑,神經症性的壓抑是超我認同的成分,而超我認同恰是建立在投射認同的基礎上的。 這樣説,是人的“慾望及衝突”在搞投射性認同。

理解投射性認同的發生過程:

首先,個體將自己的一部分(壞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並設法從內部控制那個人;

然後,當事人竭力讓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對象)採取與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為; 再後,接受者對投射者的“竭力”誘導行為採取反應,這時,接受者要麼與當事人所幻想的行為一致,從而陷入當事者的圈套;要麼接受者沒有中套,即對當事者的行為不予理睬,這時投射認同失敗。

⑵識別主要的投射認同類型:

臨牀中常見有依賴性投射認同、權力性投射認同、迎合性投射認同、情慾性投射認同。

(a)依賴型: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通常在做決定或需要獨立行事的時候,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會有求於人。但實際上這種人是能夠獨立解決問題。 例子,一個19歲的女孩與她姨媽之間的關係。女孩童年時父母離異,跟媽媽一起。但她有許多機會跟她姨媽相處,姨媽在生活上與情感上給予了女孩許多關照。女孩上了大學,卻仍然保持着在大小事情的決定上,由姨媽作主,也保持着在許多事情上求助於姨媽。甚至上大學(在外地)時要姨媽開車送,放假時要姨媽開車來接。久之,姨媽有了不舒服感,內心有種不平衡的怨惱“你這麼大了,

怎麼啥事還依靠我,況且你還有母親呵”,姨媽也終於能直接拒絕侄女的一些請求。但拒絕之後,女孩的一系列反應是:委屈,對姨媽哭訴中帶指責(你一直對我都是最好,現在這樣無情);沮喪與懷疑(對諮詢師表達:原來姨媽是那樣喜歡我,為什麼現在她這樣呢,是不是我不好了?);無助與無奈(對諮詢師表達:我感到很孤獨很無奈,雖然我有母親但她自己都無能,也幫不了我,姨媽很能幹也很愛我,但好像她不愛我也不幫我了。我明顯感到,我是寄人籬下的!我好可憐好無助呵)。而女孩姨媽的反應是:又氣惱又內疚。

女孩説,“其實我並不是不能做那些事,而是姨媽現在對我的那種態度分明是對我的討厭”。但女孩不清楚,她為何要依賴姨媽做她能做的那些事?姨媽的態度為何那麼傷害她?當然,要分析的話題有很多。還是回到投性射認同的話題。

識別依賴性投射認同不難,凡是當事人以各種形式向你表達“如果你不幫我的話,我就走投無路”“如果你不關心我,我就活不下去了”,甚至以歇斯底里、自殺相威脅的行為,都是採用的依賴性投射認同,在迫使別人關心或幫他。可往往那些“心軟”的接受者不得不就範,而陷入當事者無條件地索取和求助中,成為了當事者情感控制的對象。

凡是治療師感到來自對方的壓力、控制、榨取感,透過這些負面感受,能夠識別對方使用的是依賴性投射認同。

這樣看,是人的依賴情結和被依賴需要,在製造投射性認同。

(b)權力型: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通常是誘導出他人的軟弱、無能感,從而實現自己的控制慾和權力慾望。

例如,有的人在工作環境中,總表現得盛氣凌人,實際是一種無(來源本站:)意識的強迫自己的逞強;特別對領導和同事的交流中,總是顯示他“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厲害,實際是一種無意識的虛榮需要。在諮詢關係中,他會無意識地表現得――他什麼都懂,甚至會講出許多高深的哲理,或提一些刁鑽的問題,或總是否定你的意見??讓你感覺到“他的強勢”“你不如他”的無助感和壓力感。 這樣看,是一個人的自負,或自卑(害怕被瞧不起)在驅使人投射性認同。(c)迎合型:使用這種投射性認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誘導他人身上的內疚和感激之情,從而實現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慾望。

例,一個女士述説,她在生活中對人特別地好,從來是為別人着想,總是幫助別人,但總是得不到別人的理解,甚至在關鍵時候得不到別人的幫助,為此他傷心不已也憤憤不平。

在諮詢中,有的來訪者總顯得很謙卑順從,不時地對你的依着、聲音、觀點呵是讚口不絕。這些人的行為給你的感覺是“這人真好”的被寵被認同的感動,久之你會有一種説不出滋味的無形的壓力感,那實際是不舒服的感覺。

迎合(或討好)型的人,未建構足夠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認同,才渴求他人的認同以讓自己感覺有價值。不過是以“自己缺失的意義,只有在他人身上尋找”的投射性認同而達到。

所以神經症患者在人際關係中,總是按幻想中的“理想自我”投射給他者,如果他者認同了投射過來的“理想自我”,便會沾沾自喜,甚至有感激之情。如果究其心理根源,迎合投射性認同的背後是分離焦慮,或説討好的動機是接納情結。那些什麼過度認同、假性認同、誇大認同,都是人的壓制不滿、害怕拒絕的防禦,也可説是人渴望被接納的主要手段。

這樣看,是人的被接納、被認同的渴望在搞投射性認同。

(b)情慾型: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題。當事者是通過性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並以性保持的關係來誘導他人的情慾反應,從而滿足性慾和控制慾望。

這一投射性認同模式,是比較容易識別的。並且很容易分析到,是當事者內心的性飢渴、性衝動、依賴情結等,在製造投射性認同。

⑶ 處理(或治療)投射性認同

在初始階段,治療關係大於治療技術,或者説,治療師的態度就是技術。那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基本做到精神分析所要求的:參與觀察者的態度。就是不拒絕任何體驗、感覺、想法的接受態度,以及平等對待任何體驗到的感覺,不評價不判斷,專注地參與投射認同的包容過程。

這即是要求治療師充當好容器,允許接納對方的依賴投射。因為來訪者在沒有明白困難根源時,是需要感受到有人同情他們的困境,需要有支持性的關係讓他感覺安全。

這一態度技術,實際是一種長程的自我人格修養。

分析階段,主要運用接受技術(如森田技術,現實療法等),和改變技術(如精神分析的分析技術和認知療法的一些技術)。

對投射認同的分析性技術,包括(a)對投射認同目的的解釋;(b)對投射認同的焦慮情緒的界定;(c)對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對分裂的認知模式的分析;(d)對認同的分析;(e)對衝突模式的分析。

每個分析的過程是通過澄清、質對、解釋三個步驟來完成。

上述五個方面的解釋,應遵循的原則:a首先就“此時此地場景中”進行解釋,然後進行歷史性解釋,也就是病因學解釋。b精確解釋,就是針對細節解釋。 具體的解釋技術有:沉默的反移情解釋,矛盾現實性的解釋,此時此地的解釋,自我流露式解釋,改觀解釋,示範性解釋,回顧性的解釋等等。

從操作性看,認知療法對投射認同的處理相對強一些。

leahy的《認知治療技術:從業者指南》介紹,有3類技術可以對投射性認同的處理:

第一類:澄清質對現實性技術:區分想法和事實,評估事件的發生概率,等。 第二類:處理分裂、投射性認同等原始防禦技術:對思維歪曲進行分類,自我實現的預言,否認問題,接受,挑戰錯誤的兩極化思維,等。

第三類:識別和處理苛刻超我及強化自我功能技術:對想法的兩方面進行角色扮演;區別行為和人;評價負性標籤及尋找變化;考察價值系統;增強好奇心;區分進步和完美,等。

leahy手冊中第7章《聚焦圖式治療》9個技術用來修通和校正“壞自體-客體表象”

另外,現實療法, 溝通分析、沙盤療法,辯證行為治療中還有非常多的技術可以用來處理投射認同。

客體關係處理(治療)投射性認同:

第一,初始階段仍然是“關係大於技術”的共情性參與。

第二,澄清階段的任務:澄清和揭示投射認同。治療師需要將投射認同相關的隱匿信息傳遞(即非語言的、潛在的、暗含的)轉變為公開明晰的表達。

例如,在依賴的投射認同中,某女孩多次向你傳遞出“你是我現在唯一可信任的人”“如果沒遇見你,我不知能否撐下去”,並在諮詢結束後以各種藉口不想離開,或想請你吃飯等,治療師先是容納投射過來的“好客體依賴對象”,慢慢地治療師會感受到被依賴的糾纏(反移情)。這時候,治療師需要明確地告訴女孩,“我感到了被你依賴的壓力”或是“你的生活中曾有過無條件關愛你的人,我感覺到你是想把我當成這樣一個人”等這樣公開明晰的表達。這一階段結束的標誌,諮訪關係關係已經被澄清,來訪者會有領悟的釋然感。

第三,分析階段:質對與解釋。此階段主要完成:對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對分裂的認知模式的分析;對認同的分析;對衝突模式的分析。

同時,治療師需要對投射過來的“迎合”或“性移情”作出拒絕的迴應,向來訪者表達清楚自己的立場。注意的是,治療師所拒絕的是關係而不是當事者本人,闡明“就事論事”的拒絕。治療師使用質對,若以語言層面,最好是開放性提問達到解釋“衝突模式”,若以情感的層面,最好是隱性的拒絕到達揭示“投射幻想”,例如當對方傳遞出“回報”要求,治療師可以用沉默,或一種眼神、手勢等表達不接受。

此階段,存在投射性認同的輪迴,即澄清和處理了投射性認同後,又出現了新型的投射性認同,使得治療關係倒退到新的投射性認同階段,因此需要對投射認同的再分析與解釋。這一階段要達到,來訪者開始認識到先前與治療師之間的那種關係(是投射性的,或不良的)已不復存在了,諮訪雙方都感到很輕鬆。

第四,即最後,可視為整合階段。嚴格講這一階段與分析階段的任務有重疊,因為治療師同樣會給來訪者許多反饋信息,主要是自己與對方交往過程中的感受(仍然是反移情),目的是給來訪者提醒,在現實生活中,他人是如何感受與他(她)交往的,使來訪者不僅自知,也能知人。同樣的,治療師要對“分裂的認知模式”“假性認同”進行細節和精確性解釋,解釋所強調的議題更多是與被拋棄、被拒絕的威脅,是與“好-壞”的內化有關。

所有的解釋,應該圍繞一個現實目標——來訪者要從原有的投射性病態關係中走出來,開始理解到自己完全不用依賴他人,也能得到(原來被依賴者的)被關愛和被接納,意識到自己完全不必滿足他人的需要,也可以獲得被尊重和被認同。

説到底,是人的早期——被遺棄感、被否定、被欺騙、被打擊的自我創傷,在源源不斷地搞投射性認同。

所以,不管是什麼理論背景下的投射性認同治療,其終極目的都一樣:扭轉負性認同,整合分裂的認知結構。用感性的話説,是如何將內化的傷痛之恨轉換成愛。

2 實際體驗(角色諮詢體驗,交流對投射性認同的感受)

第五篇: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

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

透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默在這種遊戲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他們只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換一種説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

這樣一來,這個關係就失衡了。這樣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投射在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惑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他會視而不見,他既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瞭解你。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會覺得特別受壓制,因為你只是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對他,他才滿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滿意。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中藏着一個“你必須如此,否則......”的威脅性信息,它的完整表達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不過玩這個遊戲的人,通常只意識到前半句,即“我對你好,你也該對我好”,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出的威脅信息。但作為被投射者,你會清晰地感到這種威脅,你感覺自己沒有選擇權,你不能按照你的意願對他表達你的好,否則他會不滿意,而且你會為此付出代價。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一,權力的投射性認同。玩這個遊戲的人,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二,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助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三,迎合的投射性認同。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就是玩弄我的壞蛋。

四,情慾的投射性認同。我這麼性感,這麼有吸引力,你必須滿足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我不愛我,你就是的性無能或冷淡者。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相輔相成,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常見的孤獨的遊戲。前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強大,你很無能,你必須聽我的;後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無能,你很強大,我必須聽你的。如果一個執着於權力遊戲的人碰上一個執着於依賴遊戲的人,兩者會相處得相對比較默契。

依賴者的恐懼——獨立是“壞”的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頑固的投射性認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密不可分。

我們生命的一個主要動力是尋求建立關係,尤其是於人建立親密關係。第一個勢必建立的關係便是親子關係。而我們最初也是於父母的親子關係中初步形成“好”與“壞”的概念。

在一個親子關係中,一個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某時父母願意和自己親近,他便認為這時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時父母明顯於自己疏遠,他便認為這時的自己是“壞”的。

考慮到我們國家的父母普遍將聽話視為孩子的一大優點,那麼不難理解,在我們國家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容易執着於權力的投射性認同:我對你好,但你必

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壞孩子。

相應的,孩子容易執着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我這麼無助,你必須幫我解決一切的問題,否則你就是壞父母。

如果父母特別執着於權力,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就會特別執着於依賴。他不僅在他的原生家庭是依賴的,到了學校、社會和愛情中,他也會沉溺於依賴的遊戲中。

因為他潛意識中認為,依賴是好的,會促進關係的親密,獨立是壞的,會導致關係的疏遠。

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對的,但到了其他關係中,這大多數時候是錯的。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於“壞”的觀念,到了家外面,都會有些不適應,都需及時調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於孩子的關係極其僵化,父母極其在乎權力,而孩子必須絕對聽話。這最終會導致這個孩子形成非常頑固的依賴心理,等走出了家門以後,不管現實狀況多麼需要他獨立,他也絲毫不敢表達獨立的一面。這不僅是因為他缺乏獨立的能力,也是因為他潛意識深處相信,獨立是“壞”的,如果他獨立,就會導致疏遠,而如果他依賴,就導致關係的親密。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講過這樣一個寓言:一頭熊,一直在一個極其狹小的籠子,它只能站着。後來,它從籠子了放出來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滾,但它卻仍然一直站着。那個真實的籠子不見了,但似乎一直有一個虛幻的籠子限制着它。

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我們長大了,離開了家,但我們卻仍然一直待在一個虛幻的家中,並繼續執着在從家中形成的邏輯裏。

譬如,一個玩依賴遊戲的男人,在家中,依賴可令父母對他更好,所以他會一直覺得依賴時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賴時,別人就會親近他。然而,當女友因厭倦他的依賴而表現出對他的疏遠時,他會變得更加依賴。他這樣做,是因為他潛意識上認為,他越是依賴,別人會越親近他。這種潛意識阻礙他如實地看待問題。

及時修正你的心靈地圖

我們都執着於自己的邏輯上。並且,絕大多數人所擁有的只是一套邏輯。我們會自動認為,越危險的時候,我們就越需要執着於這一套邏輯上,只有這樣做才能拯救自己。

就如那隻熊,以前,它在籠子裏,假若捱打,它就儘可能的縮成一團,這樣會讓自己的痛苦儘可能的減少。等走出籠子後,再次捱打,它仍熱只是會縮成一團,但卻沒有意識到,它可以打滾、逃跑甚至反擊。

這也是珠海虐待保姆案中,當僱主魏娟折磨小保姆蔡敏敏時,蔡敏敏變得更聽話的邏輯。在蔡敏敏的家中,聽話會令她受到保護,所以她在遭受折磨時變得更加聽話,但卻完全沒有料到,在魏娟這裏,你越聽話,被折磨得就越厲害。只有少數人在遭受打擊後,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邏輯,調整它甚至放棄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靈活的、更適應現實狀況的生存邏輯。

對此,美國心理學家考特 派克稱,你應當及時地修正你的心靈地圖。相對而言,依賴更容易是女性的特點,而執着於依賴的透射型認同的女性遠遠多於男性。

譬如,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許多女子結婚後變得不敢開車了,於是無論去哪裏都必須由老公開車陪着。

這常是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在作祟,這些女子的潛意識中認為,作為女性,依賴是好的,可以促進於愛人關係的親密,獨立的壞的,會導致愛人疏遠自己。如果愛人恰恰是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她們這樣做就會導致皆大歡喜,男人儘管常常批評她無能,但心裏很享受太太離開自己後就活不下去的感覺。然而,一旦愛人不是這樣的人,她的這種做法便會帶來很大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謝爾登 卡什丹在他的著作《客體關係心理治療》中講到這樣一個案例:貝蒂娜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一所聲望很高的大學,並且取得了藝術行政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她嫁給了一個電子機械師湯姆,他們有兩個孩子。貝蒂娜是鎮議員,看起來很聰明能幹,顯然有能力應對人生中出現的大多數問題,但除了家庭問題。只要是家事,不管多瑣細,如果沒有丈夫的建議,她就不能做決定。譬如,家裏的一個水龍頭壞了,他在給水管工人打電話前,一定會先給湯姆打個電話,徵求他的意見。

一開始,湯姆只是把這種行為當作是小小的騷擾,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他越來越厭煩和憤怒,並對此警告貝蒂娜,希望她不要這樣做,貝蒂娜則在痛哭流涕後承諾改變,但最後還是回到原來的狀態。

你不讓我依賴,你及時不愛我

這是兩個邏輯的錯位。作為一個執着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的人,貝蒂娜確信,要於丈夫關係親密,關鍵是要説服他相信自己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因此她陷入了嬰兒的狀態,誘導他的丈夫來扮演照顧自己的角色。然而,湯姆自己沒有對權力的投射性認同,他並不享受一個大權在握的照顧者的角色,相反他覺得妻子不可理喻,因為她的能力這麼出色,顯然能輕鬆解決很多家事.

於是,當貝蒂娜依賴湯姆時,湯姆開始疏遠她。但他越疏遠她,她就會越執着於她以為的可以修正關係的“好”的方式,於是變得更加依賴。這是無數親密關係日益冷淡的一個祕密。我們説“相愛”,但其實只是試着將愛人拉進自己的邏輯,我們看不見愛人的真實存在,一如貝蒂娜就看不到丈夫對她的過分依賴的討厭。

貝蒂娜過分的依賴讓丈夫感到厭煩,這還只是這個關係的表面信息。這個關係的一個隱藏的信息便是威脅,貝蒂娜每次上演依賴遊戲時,勢必會傳達“否則”的信息——“我這樣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一個嬰兒的依賴並不容易讓我們感到厭煩,因為嬰兒的依賴時真實需要,他必須依賴我們的照料,否則他真的會死去。但一個成年人的依賴,尤其時一個聰明能幹的人的依賴很容易讓我們感到厭煩,因為這不是他的現實需要,並且我們能切實地體會到一種壓抑,我們會感到,我們沒有迴應他的自由,我們只能以一種被限定死的方式——照料他——來對待他,否則就會遭到威脅。

我一個朋友,她的家離單位很近,而男友的單位則離她的單位很遠。她常上夜班,會在晚上10時後下班。每當上夜班時,她會渴望男友開車去單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後目送她進家門。當他這樣做時,她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強烈的幸福感。

一開始,每次她上夜班時男友都爭取來接她,但後來,他覺得這樣實在很不划算,因為她回家很方便,而他來一次很麻煩。於是,他和她商量,能不能少接你一些,比方説,以前每次都來接,現在減少到一半的時間。

她也覺得自己好像有些過分,不得已勉強答應了,但剛答應那一瞬間,她腦海裏便閃過一絲念頭:“他不愛我,是不是該分手了。”

接受獨立的“壞我”,走出依賴

這是一個經典的依賴心理的機制。看起來,依賴者似乎柔弱無助,但其實依賴的背後藏着威脅的信息:你必須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對待我,否則我就會考慮離開你。

這麼小的事情就令自己有了分手的念頭,她嚇了一跳,當晚便打電話給我。電話裏,她反省説,她的依賴是爸爸培養出來的,爸爸有很強的控制慾望,可以為她和妹妹做一切,但她分明感到,這種自我犧牲中藏着一個條件:你們必須聽我的。

對於爸爸的控制慾望,她現在有了明顯的 牴觸情緒。然而,戀愛時,我們會渴望延續過去的美好,同時修正過去的錯誤。所以,她既渴望能包容她的獨立傾向,同時也能在她渴望的時候滿足她的依賴。

不過,明白了這一點後,她懂得這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男友的問題,於是對男友的情緒便消失了大半。

一個執着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的人,幾乎勢必會有一個權力慾望超強的撫養者。

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兒童出現的自主行為是受母親歡迎的,並且會受到表揚,但在不不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兒童的自主行為卻會導致撫養者的打擊,起碼會導致撫養者疏遠兒童。所以,這個兒童早早就發現,要想擁有於撫養者的親密關係,他最好表現得虛弱一些,他越沒主意,越無助,撫養者便會對他越好,和他越親密。

這也是電影《孔雀》中的心理奧妙。《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劇,老大一直被當做白痴,但後來才證明,他其實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白痴在很打程度上是偽裝的。在這個家庭中,獨立是壞的,越想獨立的孩子越沒有好下場,而依賴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於父母的關係的越親密。

又如貝蒂娜,她的母親不停地告訴她要做什麼,在她所有的瑣事上都提建議,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母親的控制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加。顯然,於母親的關係讓她學會了依賴,並對獨立產生了恐懼,最終也將這一點帶到了她和湯姆的關係中。甚至,她之所以會選擇湯姆也是母親的決定。可以料想,這樣的媽媽之所以選擇湯姆,一定不是湯姆的獨立,而是因為湯姆好控制。那麼,貝蒂娜向這麼一個男人尋求依賴,顯然是找錯了對象。

如果你是一個依賴成性的人,你渴望改變自己。那麼,你不僅需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邏輯。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勢必會發現,儘管你意識上討厭自己的依賴,但潛意識深處仍然將依賴當作了“好我”,一旦你渴望於某個人親近,就會不自覺地扮演一個依賴者的角色。同時,你的潛意識深處將獨立當成是“壞我”,你會恐懼自己的獨立的傾向,因為你的原生家庭的經歷告訴你,一旦你想獨立,你得到的是懲罰於疏遠。

在審視自己內心深處額邏輯時,你會發現,當你玩依賴遊戲時,你在誇大對方的同時,也發出了威脅信息——“你必須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訪問其他精彩文章:

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的幾個經典表述(1)

投射效應

投射的力量

心理學,自我投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