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關於加大對農村留守老人關愛力度的建議

欄目: 基層反映 / 發佈於: / 人氣:7.65K

今天,本站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關於加大對農村留守老人關愛力度的建議》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關於加大對農村留守老人關愛力度的建議

隨着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的加快,農村留守老人的數量也呈逐年增多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底,我州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43.55萬人,佔全州總人口的12.13%,其中,農村老年人37.6萬人,佔老年人口的86.3%,而農村留守老人又佔了農村老人近60%的比例,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與農村留守老人相關的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留守老人生活普遍困難。農村留守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有自己的勞動收入、子女的支持、政府的養老保障幾個方面。但80%以上的留守老人從事農業生產或其他副業的自我勞動收入往往只夠或甚至並不能其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子女在外務工謀生壓力較大,大多數打工的收入並不穩定,用於自身生計較多,能給老人的贍養費很少,改善留守老人經濟狀況的能力十分有限。在政府養老保障方面,目前農村老年社會保障主要有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險等為主的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但是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這些保障措施,覆蓋範圍較小,保障水平低,並不能很好的保障農村老人的生活。

二是農村留守老人家庭氛圍缺失,精神慰藉難以滿足。據相關調查數據,留守老人家庭中子女在外務工,60%以上的子女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探望一次,5%左右的子女甚至幾年才回家一次。平時很少打電話回家,有的子女甚至一年半載都沒有音訊,由於子女和留守老人缺少情感交流,雙方對彼此的內心世界瞭解都很少,致使老人幾乎不能從家庭獲得情感慰藉,自然產生失落心理,湧起孤苦伶仃、自悲、自閉、自憐等消極情感,造成他們心情壓抑、悵惘孤寂,長期的心理問題勢必引發身體健康問題。農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現是農村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現象,農村“留守老人”是社會中相對脆弱的羣體,表現為經濟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質量上的低層次性、政治上的低影響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身力量解決養老問題,需要政府關心和社會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他們安享晚年。

建議:

1.開展農村留守老人基本情況調查。通過排查,全面、準確地掌握農村留守老人的總量、分佈以及當前生活狀況,建立留守老人基礎信息動態管理信息庫,隨即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

2.加強農村家庭贍養工作。對存在有贍養隱患的農村家庭,督促子女與留守父母簽訂《家庭贍養協議》(包含提供生活費用、必需品、醫療費用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進一步強化外出務工子女對農村留守老人的贍養義務,保證農村留守老人的基本養老問題;

3.完善留守老人養老服務普惠政策制度。建議由政府適當調節社會資金的支出,增設留守老人救助專項科目,主要用於對農村特困對象、高齡、空巢老人的生活救助。

4.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老年組織。在發揮好農村老年協會作用的基礎上,可以在尊重農村留守老人意願的前提下,組織相鄰的留守老人按照地域相近、自願組合、關係融洽、自擔費用、相互照顧的原則,組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小組,適度集中、適度規模,緩解農村留守老人單獨居住養老的精神空虛。

5.加大投入,加快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力度。通過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渠道,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加快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敬老院等項目的建設力度,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

(何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