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期末地理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9W

八年級期末地理總結多篇

【第1篇】八年級地理教師個人期末工作總結

星轉鬥移,轉眼一個的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現如下。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懂得地理的,教會學生閲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打下基礎。地理第三冊主要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使學生不同地區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條件,發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資源、人口等問題。

二、學生

本學期八年級6個班共有學生307人,由於學生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瞭解甚少,加上基礎又是不在同一平線上。給學生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泉州市質檢的統測來看,平均分僅為54分,及格123人,教學成績仍不夠,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備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語音室教學手段於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複習,先後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進入複習以來,加之在學生前期,耽誤了最為寶貴的複習階段的,沒有能組織系統的複習,不可避免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後的努力目標

今後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會考中平均分可以達到其他各個中學的平均水平線之上,特別是優等生再來一次新的突破。

【第2篇】2022八年級地理教師期末工作總結範文

星轉鬥移,轉眼一個的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現如下,。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懂得地理的,教會學生閲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打下基礎。地理第三冊主要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使學生不同地區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條件,發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資源、人口等問題。

二、學生

本學期八年級6個班共有學生307人,由於學生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瞭解甚少,加上基礎又是不在同一平線上。給學生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泉州市質檢的統測來看,平均分僅為54分,及格123人,教學成績仍不夠,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備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語音室教學手段於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複習,先後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進入複習以來,加之在學生前期,耽誤了最為寶貴的複習階段的,沒有能組織系統的複習,不可避免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後的努力目標

今後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會考中平均分可以達到其他各個中學的平均水平線之上,特別是優等生再來一次新的突破。

八年級地理教師期末工作總結

【第3篇】八年級地理教師學期末工作個人總結

星轉鬥移,轉眼一個的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現如下。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懂得地理的,教會學生閲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打下基礎。地理第三冊主要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使學生不同地區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條件,發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資源、人口等問題。

二、學生

本學期八年級6個班共有學生307人,由於學生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瞭解甚少,加上基礎又是不在同一平線上。給學生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泉州市質檢的統測來看,平均分僅為54分,及格123人,教學成績仍不夠,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備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語音室教學手段於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複習,先後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進入複習以來,加之在學生前期,耽誤了最為寶貴的複習階段的,沒有能組織系統的複習,不可避免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後的努力目標

今後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會考中平均分可以達到其他各個中學的平均水平線之上,特別是優等生再來一次新的突破。

【第4篇】八年級地理期末複習提綱總結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半球位置:我國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大洲、大洋位置: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緯度位置:我國絕大部分位於北温帶,少數在熱帶,沒有寒帶;

海陸位置: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陸上鄰國14個;大陸海岸線從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4、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5、我國第一大島:台灣島;第二大島:海南島;

我國的兩大內海:渤海、瓊州海峽。

6、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渤海近岸);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東海)。

7、我國領土東西相距50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

8、我國領土的最北端:黑龍江漠河; 最南端:海南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9、我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11、我國緯度位置的省:黑龍江; 最早看見日出的省:黑龍江;

跨緯度最多的省:海南; 跨經度最多的省:內蒙古。 面積的省:新疆。

12、北迴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我國的省區是:雲南、廣西、廣東、台灣(簡稱雲、桂、粵、台)。

13、黃河、長江都發源於青藏高原,都流經青海、四川。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約為12.95億。

2、我國的人口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每年新增人口1200萬左右。

3、人口數量的增長必須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

4、我國人口的基本政策是:實行計劃生育。

5、我國人口分佈東多西少。我國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6、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衝。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2、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分佈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東北。

3、我國各民族總的分佈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4、蒙古族—內蒙古,回族---寧夏, 藏族---西藏, 維吾爾族—新疆,

壯族---廣西, 高山族—台灣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1、中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2、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

3、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4、第一級階梯:>4000米,高原、盆地; 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 第三級階梯:<500米,平原、丘陵;

5、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我國的影響:

(1)、地勢西高東低使我國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方向的交通;

(2)、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上的潮濕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3)、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在階梯交界處,落差大,藴藏豐富的水能。

6、我國的地形特點是: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7、我國主要的山脈:

東西走向:最北---天山—陰山 ; 中間--崑崙山—秦嶺; 最南—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中間—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南北走向:橫斷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主峯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米。

8、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垠;

青藏高原---雪峯連綿、冰川廣佈; 雲貴高原—地面崎嶇,多梯田。

9、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陸地面積的1/3;一般把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稱為山區,山區面積約佔陸地面積的2/3。

10、山區的優點:地形複雜多樣,便於發展多種經營;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

中草藥和動植物資源豐富;高山草地可以放牧;山區急流可以發電。

山區的缺點: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植被遭到破壞後,水土流失嚴重;坡度大,不易耕種。

11、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所以開發利用山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

第二節 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1、冬季,我國南北氣温差別很大;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緯度因素,而冬季風則加劇了我國北方地區的嚴寒。

2、1月00c等温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此線以北1月平均氣温<00c,此線以南1月平均氣温>00c。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1)、1月00c等温線;(2)、800mm等降水量線;

(3)、亞熱帶和暖温帶的分界線; (4)、濕潤和半濕潤的分界線。

3、中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52.30c).

4、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温。

5、夏季,中國氣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海拔高,氣温低。

6、中國最熱的地方:新疆的吐魯番(49.60c).

7、我國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還有一個獨特的高原氣候區。(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

8、我國降水量分佈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9、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台灣的火燒寮;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10、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係,把我國劃分為4類乾濕地區。

11、東部—耕作業;西北—畜牧業;北方—旱地農業;南方—水田農業。

12、我國的氣候特徵: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3、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14、季風氣候的優點是雨熱同期,但是很容易帶來各種災害性天氣:寒潮、颱風、霜凍、水旱災害等。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1、內流河:沒有流向海洋→內流區(1/3);河水主要來自冰雪融水。

外流河:流向海洋→外流區(2/3);河水主要來自大氣降水。

2、長江—我國流量、流域面積最廣、長度最長;黃河--我國含沙量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國的內流河;京杭運河—我國最長的人工運河;額爾齊斯河---我國流到北冰洋的河流;黑龍江—冰期最長; 珠江---汛期最長,年運輸量

僅次於長江。青海湖—鹹水湖; 鄱陽湖---淡水湖。

3、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呈巨大的“幾”字形,注入渤海。

4. 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

5、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6、黃河下游河牀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7、黃河在流經中游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8、治黃的關鍵是治沙,治黃的根本措施是搞好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種草、綠化大地)。

9、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 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

10、長江上中游的分界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湖口。

11、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賓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12、有“九曲迴腸”之稱的是荊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13、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洪水多的原因是:

(1)、長江流經地區降水豐沛,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

(2)、上中游湖泊面積縮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3)、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區洪水的三個主要來源。

14、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防洪。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1、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2、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第二節 土地資源

1、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2、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3、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佈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區。林地主要分佈在山地,有東北林區、西南林區、東南林區三大林區。

東北林區—的原始森林。西南林區—樹種最多。東南林區—人工林區。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5、土地利用中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第三節 水資源

1、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佔2.5%

2、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3、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從時間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是興建水庫;

5、從空間分佈看,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6、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7、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

2、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3、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4、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送。

5、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鐵路和水路運送。

6、鐵路幹線:(五縱三橫)

五縱: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 三橫: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北京師範大學烏海附屬學校 1、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3、林業集中分佈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

4、糧食作物--南稻北麥 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棉花生產—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產棉區

4、我國四大牧區的比較

6、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人口增加、耕地不斷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

7、我國不同類型地區農業建設方向: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創匯農業; 中部地區—農產品基地; 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特色農業。

第三節 工業的分佈和發展

1、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2、我國工業的空間分佈:

(1)、京廣、京滬、哈大----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黃河流域

----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

(3)、長江沿線(重慶、武漢、南京、上海)----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3、遼中南—重工業為主;

京津唐—北方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長江三角洲—我國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為主。

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5、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和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產業。

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8、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具有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

沿海地區—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沿邊地區---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內地—軍工有關的產業

【第5篇】八年級地理教師個人學期末工作總結

星轉鬥移,轉眼一個的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現如下。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懂得地理的,教會學生閲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打下基礎。地理第三冊主要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使學生不同地區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條件,發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資源、人口等問題。

二、學生

本學期八年級6個班共有學生307人,由於學生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瞭解甚少,加上基礎又是不在同一平線上。給學生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泉州市質檢的統測來看,平均分僅為54分,及格123人,教學成績仍不夠,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備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語音室教學手段於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複習,先後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進入複習以來,加之在學生前期,耽誤了最為寶貴的複習階段的,沒有能組織系統的複習,不可避免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後的努力目標

今後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會考中平均分可以達到其他各個中學的平均水平線之上,特別是優等生再來一次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