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3W

【概述】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linghou”為你整理了這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總結

在省州民宗委的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我們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聚焦發展第一要務,着力開展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現我2021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安排

為切實抓好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的開展,縣民宗局黨組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及時與縣委、縣政府彙報,年初制定工作要點,明確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政府(辦事處)工作職責,細化落實工作責任。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紮實開展民族政策學習

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民族政策的學習和研究,將該項工作納入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學習。一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的重要講話精神。2月10日,劍河縣民宗局組織全局幹部會議,黨組書記李代虎逐字逐句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於2021年2月3至5日在貴州視察調研的重要講話精神,並提出全局幹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抓好學習和宣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特別是與民宗部門息息相關的特色苗繡產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二是積極將民族政策納入黨政幹部培訓學習。我局積極協調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在少數民族幹部培訓班上將民族政策與宗教政策納入培訓課題,同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課件在基層幹部培訓班上作為課程來上,使參加培訓學員進一步瞭解黨的民族與宗教理論知識,更好的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職責。三是持續做好雙語廣播播放宣傳教育。2021年,持續在久仰鎮巫溜村、太擁鎮南東村等村寨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廣播播放,讓少數民族羣眾能聽得懂國家通用語言,瞭解民族政策,得到了少數民族羣眾的喜愛。四是注重對少數民族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在2021年的縣、鄉換屆工作中,積極向組織推薦後備幹部人選,目前有48名少數民族幹部得到新提拔。

(二)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宣傳

為大力宣傳民族政策,讓全縣各族人民感黨恩、跟黨走。一是在人大和政協兩會上向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放制定有“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字樣的宣傳袋400個,宣傳雨傘400把、宣傳水杯400個。二是積極到城關一小、縣醫院、縣民族醫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宣傳,併發放宣傳水杯400多個。三是在各機關單位LED顯示屏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50條(次),出租車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50條(次),7大金融機構插放宣傳標語15條(次)。四是利用劍河趕集日,積極與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等部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和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活動,發放《貴州省宗教事務條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手冊》宣傳資料2000餘份,張貼宣傳標語30餘幅。

(三)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活動

我縣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一是2021年積極推薦中共劍河縣革東鎮委員會申報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二是積極推薦縣直相關部門、鄉鎮黨委政府、各社區(村寨)、各人民團體等107個部門申報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目前進入州級審核階段。三是積極指導城關一小成功申報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學校。四是在黔東南州第五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表彰大會中,縣委辦、縣委統戰部、縣教科局獲得模範集體和邰昌榮、紀寬芝、楊樹雲、王家芝、楊再增、姜浩、楊文根7位同志獲得模範個人的表彰。

(四)抓好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民族工作

為了讓易搬羣眾儘快融入這個城市民族的大家庭中來,我局在易搬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文藝宣傳活動。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結合劍河縣“六月六”民族文化旅遊活動,7月16日晚,易地搬遷社區-幸福社區開展慶祝建黨100週年活動在幸福社區廣場拉開序幕。現場,社區100多名黨員羣眾以表演的形式,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及偉大成就,社區居民鮑從芝等羣眾用歌聲唱響廣大黨員羣眾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徵程的深情告白。我局支持一些經費給幸福社區易地搬遷羣眾開展“六月六”民族文化活動1000元。二是開展“永遠跟黨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宣講活動。7月28日、29日分別邀請2019年全國第七次民族團結模範個人楊精澤和全省第八次民族團結模範個人姜文英分別至幸福社區、革東鎮屯州村開展“永遠跟黨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宣講活動,並宣講了個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蹟,以此鼓勵參訓學員人人蔘與民族團結工作。三是積極深入易地搬遷社區開展調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局制定了《劍河縣民族宗教事務局2021年度民生實事計劃》,多次帶隊深入易地搬遷社區開展調研,瞭解羣眾的生活所需,撰寫調研報告、彙總發現問題和起草整改措施,積極為羣眾排憂解難。四是做好易地搬遷社區民族工作法治宣傳。為廣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教育引導社區各民族羣眾牢固樹立水乳交融、脣齒相依、榮辱與共的觀念,不斷增強“三個離不開”思想,劍河縣在易地搬遷社區開展法治宣傳2次,使老百姓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

(五)重視民族文化進校園

我縣重視民族文化進校園,積極向上級部門協調資金,不斷加大對民族文化進校園的投入。一是積極為學校爭取民族文化進校園資金,2021年在省、州民宗委的關心支持下,我縣城關一小獲得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資金20萬元;二是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發展規劃,積極將“新八德”、國學教育、五旗五徽五認同教育、民族傳統文化等教育進課堂、進教材。2021年4月,國家民委和省、州民宗委相繼到我縣城關一小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試點調研工作,充分肯定了劍河教育試點工作並給予高度讚揚,調研組表示在劍河他們找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答案。在得到國家民委、省民宗委的高度認可後,周邊兄弟縣市先後到我縣考察交流學習7餘次。

(六)用好民族政策資金助推鄉村振興

2021年,我縣為使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少數民族發展)和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在助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益化,切實改善少數民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貧困羣眾收入,深入鄉鎮、村居調查研究,重點聚焦在條件困難的村寨安排實施了生豬養殖、生態羊養殖、蜜蜂養殖、稻田田埂硬化、生產便民橋建設等15個項目,進一步鞏固了脱貧攻堅的成果,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經費減少

2020年前,縣級每年預算民族宗教工作經費共計20萬元(其中:教育專項經費10萬元、民族工作經費6萬元、宗教工作經費4萬元),且要求逐年遞增5%。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後,根據我縣財政困難情況,2021年縣級預算民族宗教工作經費共計10萬元(其中:民族工作經費6萬元、宗教工作經費4萬元)。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少數民族地區視察調研,提出一系列關於支持民族地區的政策傾斜,工作量與以往增加,但是工作經費減半,一定程度影響工作正常開展。

(二)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受政策限制

2021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補助資金在實施過程中,仍然要求不能出現負面清單的項目。但是,我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縣,少數民族文化濃厚,民族節慶活動多彩、民族特色產品豐富,民族羣眾對實施民族文化廣場、議事亭、村級停車場(可用作亮曬秋收稻穀、辣椒、花生等農特產品,又能停車和村民開展集體活動場所等)有迫切需要,以上項目均是負面清單,不能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省、州、縣的工作思路,以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實現共同進步為根本任務,強化措施、創新思維,紮實有序的開展民族宗教工作。

(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紮實有效推動鄉村振興

以改善民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完善民族村寨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植民族特優產品,增加民族羣眾收入。今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建議對民族羣眾迫切需要修建的議事亭、活動場等項目均移除財政扶貧資金的負面清單,逐步建設一些符合人民羣眾需求的活動、休閒場所,切實構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

(二)抓好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推動劍河旅遊業發展

繼續加大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保護和開發,重點對民風民俗、少數民族語言、民族工藝、民族舞蹈、傳統體育等普查,摸清全縣民族文化起源、分佈、延續、發展和民族工藝品開發等,有效助推縣域旅遊業發展。

(三)加強民族政策宣傳,讓民族羣眾瞭解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利用“雙培”行動和駐村工作隊為契機,加大對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特別是宣講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讓廣大羣眾及時瞭解黨的民族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温暖及時傳送給羣眾,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四)強化民族團結創新工作思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一是繼續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入機關、鄉鎮、村寨等開展民族團結知識宣傳教育,推動民族團結創建“八進”在全縣範圍內的推廣。二是緊扣“民族團結進步從小抓起”創建主題,以”五旗五徽五認同”為抓手,繼續抓好縣城關一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範點工作,並在全縣各個學校全面推行。

Tags:民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