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W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1 人口的數量變化

1 、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共同決定的。[ 記憶 ]

2 、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 億人口日”( 2010/10/31 );中國 13 億人口( 2005/1/6 )。[ 記憶 ]

3 、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理解記憶)

4 、20 世紀以來特別過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理解記憶)

過去 100 多年,伴隨着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範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5 、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 人口自然增長率 和 人口基數 大小共同影響。(理解記憶)

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措施: 發達國家 鼓勵生育,引進外來移民 發展中國家 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7 、人口增長模式由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 三個指標構成。(記憶)

公式: 自然增長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8 、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9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記憶 ]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從 死亡率 下降開始的

10 、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記憶 ]

口訣:歐 ( 北 ) 美摩登全“現代”,亞非拉發展忙“過渡”,發展中國家佔多數,世界只好先“過渡”

1.2 人口的空間變化

1 、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記憶 ]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

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 、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 、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比較: [ 記憶 ]世界人口遷移口訣: 二戰前,舊到新,一去不返鄉 二戰後,發展到發達,打工掙錢回故鄉

4 、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 記憶 ]

5 、人口遷移的意義 [ 理解 ]

調節人口空間分佈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 理解記憶 ]

對人口遷出地: 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 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7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記憶 ]

( 1 )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2 )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 經濟因素 往往起重要作用。

8 、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 理解記憶 ]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係 [ 理解 ]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 、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 [ 記憶 ]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 、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記憶 ]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 1 )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 、城市形態的概念: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着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 、中心商務區的主要特徵:

①經濟活動最為繁忙;②建築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很大;④內部分區明顯;

3 、功能區比較 [ 理解記憶 ]

4 、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記憶 ]

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 、經濟因素 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 付租能力 。影響 付租能力 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 , 距離市中心的距離 。

6 、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 [ 理解 ]

7 、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

( 1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 2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 3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8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 [ 理解 ]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後期: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 、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 記憶 ]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 100 萬以上)、大城市( 50~100 萬)

中等城市( 20~50 萬)、小城市( 20 萬以下)、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 、城市等級與服務範圍的關係 [ 理解 ]

城市等級低,數目多,服務種類少,服務範圍比較小;

城市等級高,數目少,服務種類多,服務範圍比較大。

3 、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變化的影響因素 [ 理解記憶 ]

( 1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 2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 3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 、城市等級體系: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範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佈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 、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係 [ 理解 ]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6 、門檻人口與商業服務等級

( 1 )把維持一家企業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數稱為門檻人口

服務人口>門檻人口 (贏利) 服務人口 = 門檻人口 (保本) 服務人口<門檻人口 (虧本)

( 2 )商業等級與門檻人口的關係

根據門檻人口的小,可劃分出商品或服務的等級。

價格 低 ,門檻人口 小 ,為 低級 商品;價格相對較 高 ,門檻人口相對較 大 ,為 高級 商品

2.3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含義 [ 理解 ]

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範圍不斷擴大的過程

鄉村變為城市的過程 土地的城市化

2 、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 記憶 ]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誌:[ 記憶 ]

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

4 、城市化的意義:

( 1 )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 2 )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 、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 理解記憶 ]

6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 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8 、城市環境的改善措施

( 1 )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措施

①建立衞星城、開發新區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 2 )建立生態城市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3.1 農業的區位選擇

1 、農業的概念: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2 、農業區位的含義:

(1) 農業生產的位置 (2) 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聯繫

3 、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記憶 ]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決定農業活動的類型和規模的重要因素是 市場因素 。

4 、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5 、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 [ 理解 ]

水稻主要分佈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氣候因素)

千煙洲立體農業、橫斷山區的農業 (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 (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 (交通因素)

河西走廊的糧棉生產 (水源因素)

6 、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 理解記憶 ]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髮展變化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種促進農業發展(袁隆平雜交水稻、橡膠樹種植範圍的擴大);改善局部自然條件發展農業(大棚農業生產反季節蔬菜)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技術的進步使世界農業出現 專業化 和 地域化

7 、農業地域的含義: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 的結果。

8 、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因素:[ 記憶 ]

( 1 )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佈( 2 )自然條件( 3 )社會經濟條件

9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 記憶 ]

位置:澳大利亞的西南端、東南端 (墨累 - 達令盆地)

自然區位條件:氣候温和,降水適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勞動力豐富;生產方式、技術先進

10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主要特徵:[ 記憶 ]

生產結構: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小麥 — 牧羊)

經營方式:家庭大農場 科技應用:劃區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

農業專業化、地域化水平較高 發展措施:東水西調

優點: ①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②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 ③靈活的生產選擇

3.2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 、季風水田農業分佈及作物 [ 記憶 ]

分佈:亞洲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都有分佈)

作物:水稻為主(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

2 、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 記憶 ]

(1) 氣候以季風為主,高温多雨適合水稻生長

(2) 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4) 種植歷史悠久,有豐富的生產經驗

3 、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 [ 記憶 ]

(1)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 (2) 單產高,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口訣:“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4 、商品穀物農業分佈及作物 [ 記憶 ]

分佈:美國、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亞、烏克蘭

作物:小麥、玉米 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

5 、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 [ 記憶 ]

(1) 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運輸便利 (3) 市場廣闊

(4) 地廣人稀 (5) 機械化程度高 (6) 農業科技先進

6 、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 [ 記憶 ]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國而言的部分典型區位優勢:如位於五大湖區及密西西比河有豐富的水資源,地處中央大平原地勢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3.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 、大牧場放牧業分佈及生產對象 [ 記憶 ]

分佈: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

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生產對象:牛、羊

2 、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 [ 記憶 ]

(1) 氣候温暖,草類茂盛 (2) 地廣人稀,地價低

(3) 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3 、大牧場放牧業特點 :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4 、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 [ 記憶 ]

( 1 ) 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如修建鐵路)

( 2 )合理利用草場(如圍欄放牧、劃區輪牧)

( 3 )種植飼料 ( 4 )開闢水源(如打機井)

( 5 )培養良種牛、防病害

5 、乳畜業的分佈及農產品 [ 記憶 ]

分佈: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

農產品:牛奶及乳製品

6 、乳畜業的區位條件 [ 記憶 ]

(1) 氣候温涼、潮濕,

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温帶海洋性氣候)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7 、乳畜業的主要特點 [ 記憶 ]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佈在大城市周圍

五種農業地域對比表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衞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環境承載力

1、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係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係,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係,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係。

4、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説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四

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我國東北、西北有國營農場。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區位條件:

①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廣闊,地廣人稀(大規模經營的可能)。

②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③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點:

①生產規模大;

②機械化程度高;

③商品率高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五

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熱島效應、雨島效應、城郊熱力環流、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範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峯。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建立衞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六

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佈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