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2W

(2022年6月)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總結

我區始終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以全力爭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為目標,堅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產,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大運河基本情況和歷史文化遺存情況

(一)基本情況。橋西區境內的大運河包括衞運河、古永濟渠(今永濟河)兩部分。衞運河南起橋西區徐萬倉村(衞河與漳河在此交匯),北至德州四女寺,全長157公里,是河北與山東的界河。衞運河在館陶境內長40.5公里,出境入邢台市臨西縣,流域面積為55平方公里。永濟渠(今永濟河)於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在古白溝基礎上開鑿而成,隋唐宋元時期古永濟渠多次疏浚改道,宋元稱“御河”,明清稱“衞河”。永濟河在館陶境內流經37.5公里,流域面積為292平方公里。衞運河、永濟河分別在縣城東邊和西邊穿過,縱貫縣域南北,水質良好,水量豐盈。衞運河西堤(東堤屬於山東省)堤平岸闊,河道完好,植被茂密,空氣清新,風光優美。沿永濟河修建了13公里的馬拉松健康步道,沿河建有公主湖濕地公園、農民花博園、東方苗木園,成為羣眾休閒的好去處。

(二)歷史文化遺存情況。橋西區境內大運河沿岸文化遺產豐富,我們通過開展全縣大運河文化帶文化資源大普查,形成了系統詳實的檔案資料,為保護開發提供了豐厚素材和科學依據。目前保存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佔元宗祠,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代駙馬墳、明代玉清觀、明代七十二皇窯、清代於氏宗祠等文物遺址1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皮影戲、四股弦2項;省級有黑陶、木偶戲、糧食畫3項;市級有運河傳説與民俗、張家墜書、漆畫、葫蘆烙畫等17項;縣級有徐萬倉傳説、陶山故事等76項。大運河沿岸有三月十五古廟會、跑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動。

二、大運河文化遺存保護修復和生態環境整治改善工作

(一)加強保護傳承利用規劃。橋西區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指揮部,在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打造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特色小鎮文化等三大主體文化脈系;在縣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特色小鎮文化、中醫藥文化四大主體文化脈系。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領導議事會、縣政府常務會等,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行了認真研究。聘請上宸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了《橋西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總體規劃》(2020-2035年),繪製了《橋西區大運河重大工程、旅遊景點分佈圖》,確定了“一廊一帶兩鎮多點”發展思路。“一廊”指40.5公里的衞運河西岸生態文化走廊;“一帶”指37.5公里的永濟河旅遊觀光帶;“兩鎮”一是運河古鎮指改造復原衞運河邊的陶山老街。二是永濟水鎮,指按照國家5A景區標準,打造面積達900餘畝的永濟水鎮。“多點”,指眾多的美麗鄉村特色小鎮。

(二)加強文化遺存保護修復。制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大運河文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文物保護責任狀。設立大運河文物保護管理員。投資10餘萬元對全縣所有文物點損壞的標誌碑進行了更換。對省級文保單位王佔元宗祠進行了修繕。配合省市文物部門,完成了古永濟渠走向和永濟古城確切位置以及徐萬倉遺址的勘探。

(三)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改善。一是大力引水蓄水。實施引黃引衞蓄水工程,增加衞運河和永濟河蓄水量,去年以來引水5000萬立方,衞運河由原來的季節斷流恢復為常年流水,灌溉作用凸顯。二是大抓環境整治。組織人員對永濟河、衞運河存在的垃圾、違章建築物、樹障等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排查,並對排查的結果拉出清單,全面建立台賬,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限。整治後,河道岸坡安全,景觀環境優良,生態效益顯著,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河道環境。三是建立長效機制。認真落實河長制,形成了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在衞運河沿線安裝了24處監控設備,實現了對河道保護的覆蓋。在沿河村莊段設置河長制公示牌100餘塊,樹立警示牌300餘塊,懸掛宣傳條幅500餘條,對沿河鄉鎮、村廣泛宣傳,營造了河道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提高了羣眾對大運河的保護意識。

(四)加強運河文化弘揚傳承。一是成立專家委員會。選調了10名精通大運河文化研究的同志,組建了大運河專家委員會,定期組織開展文物點的資料收集、整理、彙編、研究活動,與國家、省、市文物專家交流溝通,為沿岸文物遺址的勘探、發掘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講好大運河故事。在館陶博物館專門設立了大運河民俗展廳,利用圖板、實物、多媒體、場景等生動形象地講述了館陶大運河的故事,成為系統瞭解大運河和館陶歷史文化的窗口。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京津冀運河文化展”,讓與會人員看到了衞運河堤畔的風光,感受到了衞運河古漕運的繁華。三是鼓勵文藝作品創作。拍攝製作了《運河史話》、微電影《館陶人心中的河》等作品;創作了歌曲《運河彎彎繞陶山》,編制了廣場舞;創編了漢風短劇《公主賀喜》、天津快板《誇誇俺們的大運河》;創辦了文學季刊《陶山》;開展了大運河詩歌散文有獎徵輯活動、百名詩人、百名散文作家館陶採風活動、大運河攝影大賽;創作出版了《衞運河滄桑》《陶山人物》等著作20餘部。

Tags:大運河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