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如何走在前列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如何走在前列

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如何走在前列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美麗中國”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市、縣關於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部署,堅持依法治理、科學實施、注重創新,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

一、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

近年來,隨着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垃圾量迅猛上升,同時垃圾回收行業卻在萎縮,大量的垃圾包圍着城市;銷燬處理垃圾也給財政造成資金壓力,土地佔用面積亦在不斷增加,導致城區城鄉結合區生態環境惡化。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有利於逐步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三化”處理目標。

據專家統計和實踐證明,目前生活垃圾中約70%為廚餘垃圾、果皮等有機垃圾,20%為廢紙、塑料類,約4%為玻璃,剩餘的為金屬、布類等。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質都具有被資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開發利用將能變廢為寶。每利用一噸廢紙,可造紙800千克,相當於節約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樹齡為30年的樹木20棵;每利用1噸廢鋼鐵,可提煉鋼900千克,相當於節約礦石3噸;1噸廢塑料再生利用約可製造出0.7噸汽油/柴油;1噸廢玻璃回收後可生產一塊籃球場面積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瓶子2萬隻。

在許多發達國家,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以美國的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元,分類處理以後,這些回收的垃圾不僅創造了5100個就業機會,而且創造了5億美元的財富。

二、當前垃圾分類處理實踐的問題分析

當前垃圾仍是隨意丟棄,垃圾處理以填埋和焚燒為主,寶貴的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受國情、生活方式、觀念、習慣、設施等因素制約以及相關經濟政策、技術政策和管理法規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影響,垃圾分類收集的推廣和普及帶來很大難度。垃圾分類之所以難,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三點:

一是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傳統以來我國都是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織的個體小生產者生活方式,導致國人先天沒有合作意識,私德良好,公德缺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強調發展,相當長時間都沒有將發展與環保聯繫在一起。此外,仍有大量農業人口,在廣大的農村羣眾心裏一直以來沒有什麼環保意識,也沒有人來教他們什麼是環保。

二是與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垃圾混裝習慣相牴觸,政府缺乏政策支持。事實證明,要改變這種長時期所養成的生活習慣,僅靠配置一些分類垃圾桶、垃圾袋,或是進行簡單的宣傳是不夠的。而且目前我們的相應政策、法規、環衞體制等不配套,垃圾收費核算標準簡單,垃圾即使進行了分類收集也不會按分類計量收費,使得落實垃圾分類收集工作較難,影響了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是回收利用技術比較落後。垃圾分類收集與運輸系統還沒有建立,如果做不到垃圾的分類投放,那麼收集、回收的垃圾都無法達到回收再利用。目前,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當前我們所擁有的垃圾處理資源如何配置,即如何激發公民、環衞部門、環衞企業的積極性,促使各方參與到垃圾回收處理,實現垃圾有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

三、垃圾分類處理的措施建議

對待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應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科技支撐”來進行。通過宣傳、動員和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分類收集,同時不斷地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社會由粗放生產及消費轉入集約生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再利用。

1、羣眾參與。推廣和實施垃圾分類處理的過程中,居民的行為與態度是決策者必須考慮的問題。法律、經濟手段主要是通過促進市場發展、技術進步等間接發揮作用,而起直接作用的是居民行為。居民行為的內容,包括居民參與意識、參與積極性與參與率、居民分類效率等,與居民家庭收入、家中是否有老人、有無回收經歷、居住條件(如廚房面積、住房類型)、教育程度、指導、收費制等因素有關。加強居民行為的研究和引導,讓市民理解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自身的生活相互關聯,與他生活的城市相互關聯。提高市民公眾環保意識,引導和培養市民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力提倡居民在家中分類收集拋棄垃圾。

2、政府推動。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相應裝置容器,在居民區、機關、學校、工廠、商業及娛樂中心、機場、車站等地,設置分類垃圾收集的宣傳品,將廢塑料、廢紙張、廢玻璃、廢金屬、廢纖維等加以分類回收。其次,落實各方責任。以建設垃圾焚燒廠為契機,有計劃、分步驟對市區主要道路、社區、學校、大型商場、飯店、機關、公園、公共場所、車站、碼頭等實行垃圾分類收集,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小區保潔員、居民、物業管理公司和環衞管理部門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可以先行試點,摸索經驗後再逐步推廣。再次,科學制定政策。目的在於通過促進建立規範的回收市場、促使主管部門及相關企業制定實施管理計劃等來貫徹分類收集;而通過政策、法規的直接強制性措施來督促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行為的作用將是有限的。以美國為例,RCRA(資源保護與回收法)法在制定一系列廢物與危險廢物排放標準的條件下,要求因排污而獲利者付費,目的是使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刺激各種有利於環境的垃圾管理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同時,RCRA通過要求政府採購回收工業的產品等方法促進回收市場的發展。

3、市場運作。確立垃圾形成者付費、惡化環境者賠償、回收利用者得利、政府扶持和贊助的良性循環機制。按垃圾處理方法不同,垃圾產品市場分為能源市場,堆肥市場,回收品供、銷和加工市場等。焚燒與填埋氣體利用等垃圾能源化的管理與市場培育在我國尚處摸索階段。堆肥與資源回收,是我國目前居民生活垃圾資源化的主要途徑,在市場培育方面有許多經驗教訓需要總結。可以採取的措施有:一是發展“垃圾經濟”,鼓勵回收行業和回收人員有序發展,建立統一性、完整性、競爭有序性和開放性的回收市場體系,形成垃圾產業,作為城市生態經濟的新增長點認真對待。“垃圾可以換錢”將能提高市民的積極性,使垃圾分類進行順利。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由專業企業獨立運作,充分應用現代科技作為支撐,逐步形成規模,促進包括垃圾收集、分類、運輸、加工、交易、市場建設、檢查與監控等各環節的協調發展,從而最終形成垃圾處理的產業化,取得社會、生態和環境的綜合效益。目前,垃圾分類回收的技術已經趨向成熟。例如,由北京澤光新源環保科技公司研製的垃圾分類回收機能在幾分鐘內把塑料瓶、玻璃杯、廢棄金屬、電池、塑料袋以及被粉碎的廚餘垃圾等分類,從不同出口排出,有效地把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固體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大大縮小垃圾體積,減輕運輸負擔。在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實踐中,廈門市已經有成功做法。該市通過招商引資,以投資———運營———移交(BOT)方式建設第一個現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總投資約1.6億元,每天處理生活垃圾500至800噸。垃圾分類處理廠將吸收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採用分選加好氧堆肥處理的工藝,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