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XX縣委黨校自查情況彙報

欄目: 黨風廉政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6W

XX縣委黨校在省、市委黨校的指導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現將黨校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XX縣委黨校自查情況彙報

一、基本情況

XX縣委黨校原址因基礎設施落後及縣城規劃需要,於2014年10月拆遷,臨時搬至XX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樓,新校區位於黨員教育體驗基地北側,目前正在建設中。下設辦公室、教務處、教研室、理論研究室、函授室、基層聯絡室、總務處7個科室,教職工編制數37人,實有35人。其中,參公管理7人,事業管理2人,專業技術人員26人,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4人,有18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一線教學。

巡迴黨校工勤編制8人,實有4人。其中,工作人員1人,司乘人員3人。

去年,我們根據新頒佈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參考中共德州市委黨校職能配置、內設機構、職位設置方案,本着利於工作、聯繫實際的原則,向編辦提交了《縣委黨校關於規範內設機構的請示》。擬在原機構基礎上改換一個(函授室改為培訓處)、增加4個內設機構(巡迴黨校辦公室、黨員教育體驗基地管理中心、黨建辦公室、信息工作處),共計11個。

二、教學情況

(一)主體班次。年初制定教學計劃,確定班次,設置培訓課程,開齊教學課時,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的主業主課,確保達到總課時的70%以上,其中黨性教育課不低於總課時的20%。尤其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引導學員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及時學、跟進學、深入學。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訪談式、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特別是互動研討式教學,從老師講為主,轉為老師講與學員講相結合,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上發揮了突出作用。僅去年就舉辦全縣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全縣優秀青年幹部培訓班、全縣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縣直機關黨務幹部培訓班等共計17類69期,培訓學員約11000人次。受重慶市秀山縣隘口鎮委託,舉辦1期重慶秀山縣隘口鎮幹部素質提升班,培訓學員33人。在黨的十九屆四中精神宣講過程中,大膽啟用年輕教師,並外聘省市委黨校及其他高校專家、教授25人次授課,在鄉鎮(街道)、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宣講60餘場次,受眾35000餘人次。另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宣講,共60場次,受眾15000人次。

(二)巡迴黨校。巡迴黨校是XX縣加強基層黨員培訓的一大創新,在全國也屬首創,對於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按照易組織、好管理、每個教學點覆蓋160名左右黨員的原則,在15個鄉鎮(街道)確定了120個村級教學點。整合黨羣、涉農、司法等部門的優勢培訓資源,採用“2+X”課程設置模式。“2”是指黨性教育和全縣中心工作解讀兩方面必學內容;“X”是選學內容,實行菜單式管理。建立了302人的師資庫,分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三大課題組進行教學。巡迴黨校自2014年底創建以來,共授課近千場次,培訓農村黨員十萬餘人次。得到了省市委領導、省委黨校領導的充分肯定,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人民日報、大眾日報、德州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都曾進行報道。巡迴黨校已經成為XX黨建工作的一塊“金子招牌”。

去年以來,我們對巡迴黨校教學又做了新的探索與嘗試。探索創新現場教學新模式:一是明確專題,精選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基地。為增強現場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巡迴黨校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這個主題,以“班子強、環境優、路暢通、有特點”作為基本原則,確定大徐村、沙張村、十二里閣村、譚策屯村、宋莊村、古城苑社區為第一批現場教學基地。六個基地各具特色,又有典型性或討論評點的代表性,受到大部分學員好評。二是多措並舉,打造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鼓勵教師進行現場教學理論研究,組成六個專題研究小組,提供交通工具,購置錄音設備,明確以“聽、看、入、談、寫”為主要考察方式,形成6篇有價值的調研報告,萬字現場教學教案;構建現場教學教師培養機制,通過舉辦專題研討會、試講討論、模擬帶班、現場教學實地試講,培養出一支專職的適合現場教學的師資隊伍。三是規範現場教學評價體系,提高把控現場教學水平。建立現場教學學員行為規範體系和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制定《現場教學學員管理考核辦法》並印在學員手冊上;制定《現場教學質量考核標準》,從組織協調、現場調控、歸納研判能力三個方面評價教師現場教學水平。四是教學內容搬進車廂,建立“車輪上的黨校”。把專題教育搬到車廂裏,在行駛的大巴車上開展講壇和論壇,把行駛中的大巴車變成“車輪上的黨校”。“車輪上的黨校”與現場教學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專題教育時空過程,豐富了專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強化了專題教育的效果。巡迴黨校現場教學經驗被省、市委黨校網站刊用、推廣。

為進一步擴大黨員培訓覆蓋面,去年10月份,我們在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設立了11個教學點(住建局、法院、檢察院、衞健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自來水公司、市場監管局、税務局、黨員教育體驗基地),並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了縣委“巡迴黨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培訓啟動儀式。從此,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也全部納入到“巡迴黨校”培訓中,真正實現全縣基層黨員培訓無縫覆蓋。

(三)XX黨員教育體驗基地。XX黨員教育體驗基地是XX縣委黨校為滿足新時代黨員羣眾學習黨史國史,傳承紅色基因的需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要內容,以使命呼喚擔當為主題,投資近億元,規劃領先、設計新穎、內容豐富、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觸及學員靈魂的現代化黨員教育體驗基地。自2018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在黨員羣眾中引起強烈共鳴,社會反響良好。

基地具備四大特色優勢:一是政治立意高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任務。擔當是共產黨的執政之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時代,尤其要提倡和弘揚我黨的擔當精神。而“使命呼喚擔當”就是XX黨員教育體驗基地的主題。二是規劃設計獨特。首先,主題突出,把握時代脈搏,切合十九大精神。其次,策劃團隊規格高、方式新。聘請北京《前線》雜誌社原總編輯、高級記者劉陳德擔任展館文案總策劃,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等七名黨史黨建專家召開專題文案論證會,最終定稿,付諸實施。表現形式以情景體驗為主,在全國絕無僅有。第三,XX黨員教育體驗基地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行高度的濃縮,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和豐功偉績,堅定“四個自信”。第四,展示場景宏大,人物設計涵蓋各行各業,可令受眾都能找到感觸點,得到情感共鳴。第五,人性化科學設計。既可以令人勞逸結合,又能使學員感情起伏轉換,保持興奮點,保證教育的實效。第六,功能齊全。在特別儀式區為參學羣體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兩個特別情景體驗區和兩個自助體驗區在充分利用空間資源的同時,滿足參觀者個性化需求。三是展示內容豐富。既有參加中共一大的各個代表詳細介紹,又有五位中共中央領袖大閲兵的實景展現,還有全國範圍內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行業的優秀共產黨人的感人事蹟,以及黨的十九大主要精神和思維導圖、XX的經濟社會主要成就展示、古今中外擔當故事、紅色家書等等。四是呈現方式新穎獨特。展廳以情景體驗為主要形式,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實現了“看”有氛圍,“聽”有故事,“話”有場地。讓黨員幹部在情景體驗中審視自我,錘鍊黨性,達到“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的目的。

另外,XX黨員教育體驗基地作為XX縣委黨校進行黨史、國史和黨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載體,在組織教學科研、發揮紅色傳承作用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效地探索實踐。首先,發揮平台優勢,打造XX黨性教育的新高地。一是師資力量作保障。縣委給黨校增加了9個編制,在全縣教育系統公開考選、擇優錄用了六名年輕教師擔任基地講解任務。二是精心籌備抓教學。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縣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和農村黨員進基地學習,累計培訓全縣黨員幹部428批12743人次。三是突出科研講實效。圍繞提高講解水平,以及學員和觀眾的行業職業特點,蒐集資料、提前備課,有針對性地重點講解。四是積極主動走出去,擴大基地影響力。基地教師多次代表XX外出宣講,積極參加省市縣舉辦的紅色故事講解大賽,並多次獲得一等獎。其次,強化紅色傳承,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是克服困難,實現免費對公眾開放,讓更多的羣眾接受紅色教育,感悟紅色精神,增強愛國情感,現已累計接待參觀學習羣眾近萬人。二是組建志願者隊伍,和縣關工委、教體局聯合,培訓“紅色傳承志願者”和“紅色小教員”20餘人,累計講解近百場次,拓寬紅色傳承的深度和廣度。三是組織主辦“紅色故事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活動30餘場近7000人次;同時,打造“紅色直播課堂”,可通過手機掃碼觀看視頻直播,實現對外宣講再拓展。四是編輯《使命呼喚擔當》紅色教材,把展廳作為重要教育資源推向社會;並在《XX報》開設《重温擔當故事,踐行初心使命》專欄,增強基地生命力、影響力,傳承紅色基因。第三,“尋訪英模”增活力。根據展館人物、場景,我們安排教師走訪英模家鄉,深入瞭解英模事蹟,實地參觀學習。一方面培訓教師,增強其責任感、使命感,開闊眼界;另一方面增強英模的時代性。如1999年去世的支部書記郭秀明,20年過去了,他生前牽掛的願望實現沒有?習總書記關心的黃大發老人現狀如何?包括參觀中共一大、二大、遵義會議舊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眼等,錄製成《黃大發——初心一片只為民》《穿越時空悟初心,不負時代擔使命》等紀錄片,補充到展館和講解詞中,使展廳的相關人物事蹟有了鮮活的生命力和現實教育感染力。第四,開放聯合,打造黨校系統具有影響力的現場教學示範基地。基地累計接待各級各類學員近3萬人次。其中,國家級學員2批46人次(國家統計局、全國總工會),省、市級學員262批次7291人,省委黨校、市委黨校及外縣黨校的主體班次48批次1392人,縣外行政、企事業單位70批次1959人。2019年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成為“德州市機關黨員黨性教育基地”。並先後成為“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實踐基地”、“山東政法學院德育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黨員教育基地”、 “德州市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XX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正在申報省市委黨校現場教學基地。

三、科研情況

2019年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科研理論文章10篇。積極參與省委黨校組織的調研活動,以及市委宣傳部、社科聯的“調研德州”等,多次獲得立項,並圓滿結項。在全市黨校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理論研討會上,榮獲一等獎一篇、二等獎四篇。雲廷民的《XX縣文化精準扶貧調查》獲省委黨校科研立項、獲縣委書記書記籤批、收錄在山東社科論壇---輝煌70年與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研討會優秀論文集中;趙靜的《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XX縣扶貧工作的調查與思考》《論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之路》兩篇論文在省扶貧開發辦、省社科聯、省教育廳聯合組織開展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暨喜迎新中國成立70週年”徵文活動獲得優秀獎;沈仁強、王娜的《優化營商環境需下好政務生態先手棋——以XX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為例》獲省委黨校課題立項並順利結項,並在德州市調研技能競賽中獲優勝獎;任微微的《網絡輿論對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影響分析》、劉潔瓊的《鄉村振興的內涵和實現路徑》獲德州市第32次社科獎。

四、人才隊伍建設

為滿足新形勢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優化黨校教師年齡結構,去年縣委為黨校增加9個編制,編制總數達到37人。在全縣教育系統擇優錄用的五名基地講解員全部轉為黨校正式教師。自2016年以來,黨校先後招考6名優秀年輕教師,充實黨校教師隊伍。黨校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了梯次配備、老中青相結合的良好狀態。

為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我們不定期組織骨幹教師到高校進修學習。僅去年,我們派出26人次到北京、上海、陝西、貴州以及省內省委黨校、市委黨校參加培訓學習,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包括學習意識形態相關理論知識、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典型人物事蹟講解、公共管理、會計知識等內容。

五、疫情防控

防疫期間,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號召,凝聚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力量,同時滿足廣大黨員羣眾學習英模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需要,黨校在做好單位各項衞生安全防護工作的同時,利用黨員教育體驗基地展廳英模人物事蹟為載體,推出《使命呼喚擔當》系列線上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形式講述英模事蹟。通過微信公眾號每日推送一期,為暫時無法來基地學習的學員們送“菜”上門,打造特殊時期的“網上展館”。黨校教師還踴躍創作理論、文藝作品,宣傳正能量,為疫情防控吶喊鼓勁。有的教師積極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為所在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愛心。

今年在完成好主業主課的基礎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新校建設進度。去年召開的“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校(行政學院)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研討班”上,省委黨校出台了《全省縣級黨校分類建設參考指標體系》,圍繞建設規範化黨校,爭創先進黨校和示範黨校為中心,黨校新校區總佔地52畝,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其中綜合樓建築面積共8707.1平方米,包括教學、辦公、學員公寓三部分。辦公區域為六層,共68間辦公及功能用房。教學、食堂區域為四層,一層為食堂,二至三層各有50人教室一個、100人教室一個、兩個討論室;四層為200人大教室一個。學員公寓(為六層,共48個標間)與財富中心酒店式公寓(八層,8168平方米)能同時容納500人食宿。另外,黨員教育體驗基地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有大型報告廳一個,可容納1000人。新校區和大清河國家水利風景區、體育公園、國防教育基地、晏嬰祠融為一體,功能齊全。

二、在巡迴黨校基礎上,結合新頒佈的《黨校工作條例》,加快推進鄉鎮、部門、企業黨校建設。從辦學原則、教學內容、師資隊伍、資金投入力度、完善體制機制五個方面入手,加強對基層黨校的建設和業務指導,使基層黨校真正成為基層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渠道、基層黨員幹部更新知識增長才幹增強黨性的主陣地、基層黨委科學決策的參謀助手和擴大幹部教育網絡覆蓋面的有益補充。

三、發揮兩個平台優勢,創新教學形式和內容。

(一)做優巡迴黨校現場教學。巡迴黨校以習近平鄉村振興思想XX實踐現場教學培訓班成功實踐為起點,繼續打造以時傳祥紀念館、XX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孟祥斌紀念廳、XX縣黨員教育體驗基地為教學點的紅色傳承教學路線;以XX黃河大道、安德湖小鎮、黃河國家濕地公園、XX黃河大橋、XX博物館羣、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等為教學點的黃河國際生態城新動能發展教學路線;以萊鋼永鋒、山東蓋世冠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XX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寶鼎重工實業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遠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東亞洲一號項目、山東濟鐵省會物流有限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教學點的經濟開發區超越發展教學路線;完善鄉村振興以沙張村、曹莊村、大徐村、大碼頭村、錦川社區為教學點的南線教學路線;開發以姚莊、王莊、宋莊為教學點的北線教學路線以及以譚策屯村、十二里閣村為教學點的中線教學路線。屆時,將形成緊緊圍繞XX經濟社會發展的“1113”現場教學格局,即“四個教學專題六條現場教學路線”,滿足新時代幹部培訓需要。使黨校教學菜單化,學員可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選擇不同教學方式、教學路線,培訓將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二)擴大黨員教育體驗基地影響力。首先,做好本職的黨性教育工作,高質量地完成各類講解、培訓任務。其次,將基地開放日活動繼續做下去,擴大羣眾接受黨性教育的覆蓋面。第三,創新培訓方式,將固定的場館學習變為動態的課堂宣講。將場館中感人至深的英模故事分系列整理成完整的專題課程,讓基地教師帶着課程外出宣講,最大範圍的播撒紅色基因的種子。同時,積極申報省委黨校和駐濟高校現場教學基地,進一步擴大基地的社會影響力。

(三)做強黨校科研工作。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科研成果獎勵制度,注重教學科研兩手抓,重點加大對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的考核力度,促進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根據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應對與治理”專項研究的通知要求,我們成立五個調研課題組,結合全縣實際,從不同研究角度、有側重的,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調研活動,全面瞭解全縣疫情防控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和短板不足,以及採取的措施。力爭四月底前形成五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呈報縣委主要領導籤批,成功完成省委黨校立項課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另外,進一步壓實擔子,爭取年內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理論文章20篇以上。

四、強化黨校師資力量建設。

首先,繼續加大選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力度,進一步提高黨校教師的執教水平。其次,加大年輕教師培養力度,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使他們早日成長為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優秀教師。第三,完善由省、市、縣委黨校教師及部門(行業)精英組成的師資庫,加快推進全縣幹部教育培訓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充實黨校師資力量。第四,充分利用兩大平台優勢,探索完善現場教學模式,綜合運用系統講解、情景體驗、互動交流等教學方法,打造出一系列省市級精品課程,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擴大黨校影響力。

五、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形式及時傳達上級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指令,積極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全力做好辦公場所防控工作。加大志願服務活動力度,積極參與文明志願活動。總結疫情防控經驗教訓,多出理論成果,為全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