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揮寫書香歲月實現人生夢想(代序)

欄目: 學校管理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08W

揮寫書香歲月實現人生夢想(代序)

揮寫書香歲月實現人生夢想(代序)

安龍一中校長 趙煦

安龍這塊土地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藴。

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在風雨飄搖中,輾轉流落到安龍後,發現本地民風淳樸,物產豐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於是定都安龍,生活了四年多。這讓安龍成為了貴州省唯一有“皇宮”的地方。清朝建立後,成為盤江八屬的興義府所在地。清末重臣張之洞的父親張瑛在安龍任知府多年,重建了興義府試院,重建後興義府試院佔地近千畝,房屋幾百間,成為當時貴州省最大的府辦試院,也是目前貴州省保存最完好的試院。他還大規模在安龍招堤種植荷花,時值盛夏,垂柳依依,蓮葉接天,荷花映日,荷香四溢,遊人如織。濃厚的人文氣息,使安龍自然成為盤江八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而贏得了“南明之都,荷香之城”的美譽。

安龍縣第一中學就誕生在這人文與自然相得益彰絕佳環境裏!

安龍縣第一中學始創於光緒27年(1901年),當時的知府石廷棟在文峯書院辦“新建中學堂”,光緒31年(1905年),知府李祖章將“新建中學堂”改為“興義中學堂”,湖南同鄉李潤庵為校長。幾年後,由於改朝換代,以辦國小為主。1925年,在北伐軍西路軍總指揮袁祖銘的父親袁廷泰和鄉紳何興齋的倡議、捐資下,重新在興義府試院旁修復了安龍縣中學堂,命名為“盤江第一中學”,從貴陽高薪聘王從周先生為首任校長,1926年春開始招生,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的青年紛紛前來應考,由於師資雄厚,校風好,學校名聲大震。校友們1928年9月捐資興建的“安龍縣立中學校成立紀念標”至今矗立校園內,紀念標旁三條小徑互通,其寓意為學校彙集“天才、地才、人才”之意。改革開放後,安龍一中成為貴州省首批辦好的全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2008年成為黔西南州第三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據説,“香帥”張之洞臨終前,回憶起在安龍度過的美好童年,在“香濤樓”和鹿傳霖一起讀書的快樂時光。想起11歲時,在半山亭上,當眾一揮而就寫《半山亭記》的情景時,幸福快樂的表情難以自抑,讓人難忘。他不僅將幾千冊圖書和實驗器材從幾千裏外運回安龍送給高等國小堂,還預言:在這風水極佳之地讀過書的後輩學子中。百年之後,定會出國之首輔!

星移斗轉,現在的安龍縣第一中學分兩個校區:東校區位於安龍縣桅峯山簏,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學子就讀的絕佳之地。西校區位於西區教育園區,兩校區校園分為綜合實驗辦公區、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休閒區、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公寓等,配套設施齊全。理、化、生實驗設備先進,有全州中學最大的多功能體育館和圖書館,有兩個標準的現代化塑膠運動場。學校有一批業務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的雄厚的師資力量。學校現有教職工211人,有貴州省特級教師2人, 貴州省教學名師2人,是縣級中學中特級教師、教學名師最多的學校。在黔西南州有特級教師、教學名師的學校中排名第二。有貴州省骨幹教師8人,黔西南州骨幹教師25人,出國進修教師1人,學校有中學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80人,研究生學歷26人,由於辦學年代久遠,90%的教師都具備豐富的大學聯考備考經驗。新中國建立以來,安龍一中在杜良儉、陳照祥、吳同彬、祝良平、陳振宇、胡世全、王星光、吉承炳、羅茂德、滕建統、黃顯碧、羅華坤、高明貴歷任校長的帶領下,學校得到了長足有序的發展,學校以“傳接歷史文明,勤學務實育才”為辦學特色。學校近年來,多次獲得各種榮譽,被評為“全國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先進集體”、“全國足球特色示範學校”、教育部“面向未來閲讀工程示範學校”、“貴州省普及中學實驗教學示範學校”、貴州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貴州省中國小(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等榮譽。2015年9月安龍一中以趙煦為校長的新班子上任後,勇於擔當,創新革弊,引導全校教師把爭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作為安龍一中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以《縣政府關於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和實施方案》為指導,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理念。執行習近平同志“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教育觀,以“誠﹒愛”為校魂,引入流動與進退機制,獎優罰劣,充分調動教師工作責任心﹑喚醒教師的工作激情。學校充分利用名校資源,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名校對接,選派優秀教師頂崗輪訓,大面積提高教師素質,狠抓教育教學質量。

安龍一中有一支業務紮實,工作努力,積極專研的教師隊伍。近幾年來老師們在教學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們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創新實踐為動力,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努力探索校本研修的新途徑、新方法。在教學之餘認真總結,勤於筆耕,把自己的教學所得、心裏歷程寫下來,就成了教學論文、教學心得等作品。有不少還登上了省內外的專業期刊。於是學校幾年前組織編寫了《盤江奇葩.安龍》等較有影響的鄉土教材,現在我們又把這本以老師們的教學心得、教學論文及為主體的文章結集出版。這些文章有的還比較稚嫩,有的觀點還可以商榷,但它們都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之手,出自生活,源於實踐,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尤其是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老師們多學習別人好的東西,持之以恆,取長補短,是一定會有所收穫的。這也是我們出版這本集子的目的。

只要我們以為學生服務,為人民教育服務為宗旨,安龍一中就一定會成為學生希望就讀,並值得他們熱愛、值得永遠懷念的地方!

走進一中門,成為一中人;離開一中門,記住一中魂!

讓我們牢記習近平同志的“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的教導,繼承傳統文化,揮寫書香歲月,為實現我們的人生夢想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