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代人的夢想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2W

三代人的夢想

三代人的夢想

我認識一位1944年的老太太,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她幾乎大半輩子都忙於生計,苦心經營着全家的生活。那時候實行計劃經濟,生產實行工分制,老太太全家六口人,家裏只有2個勞動力,由於人口多勞動力少,每年年底核算後不僅沒有節餘,反而漏支,辛辛苦苦一年不僅拿不回一分錢,反而還要給生產隊錢,家裏的日子很難過。每天的飯菜幾乎是老三樣:紅薯、蘿蔔、辣椒。早餐,將紅薯切成塊放在水中煮熟成為紅薯湯;中午,就奢侈地享用紅薯米飯或者蘿蔔絲米飯,當家裏困難到沒有食材時,就將辣椒切碎後混在麪粉中,兑上鹽,做成“辣椒糊糊”。晚上,經常就吃從村裏梨樹上摘的梨子。在穿着上,家裏根本沒有錢買成品衣服,六口人的衣服、鞋子都是由老太太親手縫製,衣服爛了就打上補丁,哥哥衣服不合身了就給弟弟接着穿。她年輕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全家人吃飽穿暖。她就是我的奶奶。她苦了大半輩子,每年最開心的事就是在春節時靠一整年省吃儉用節餘的錢買2斤肉包餃子吃。

有一位老頭,出生於1945年。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他從記事起就幫着父母幹農活,插秧、摘花生、搓玉米……那時候,村民們耕作很艱辛,種田全靠人力,花費大量的汗水和時間。好幾個家庭共用一頭牛耕地,共用一輛小推車馱糧食。他親身經歷過農活的艱苦,更加懂得食物的可貴。他就是我的爺爺,一位一生簡樸的老人。父親稱爺爺很少疾言厲色,最嚴厲的一次,是父親讀國小時,有幾次偷家裏的雞蛋拿到供銷點換糖果吃,一個雞蛋5分錢,可以換10個糖果,爺爺發現後把父親狠狠打了一頓。原來,家裏僅有的雞蛋是供全家人吃鹽的唯一來源。當年頑皮的父親為了幾顆糖果,斷送了一家人幾個月的食用鹽來源。爺爺一生至簡,對食物、衣服沒有太多要求,唯一遺憾的事是沒能學會騎自行車。那是在1982年,家裏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爺爺用節餘的錢買了一輛137元武漢牌自行車。唉喲,事來了,六個兄弟都搶着要學,大伯説按年齡大國小,輪到父親學會,已經到第二年了,爺爺由於年齡太大的緣故,學騎過程中摔了幾次便不敢學了。直到爺爺去世他也不會騎自行車,這也許是爺爺一生最大的憾事吧!

有一位1969年出生的男子,今年正是知天命之年。他在家中排行第四,由於三個哥哥在讀書方面頗有些力不從心,他從小被寄予殷切期望。其實他家裏成分不好,鄧小平同志上台後於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結束了動盪不安的十年,他也實實在在獲得了政策的紅利,擁有了寶貴的讀書機會。年歲漸長,書讀的不錯,努力考上了師範學校,實現了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心願,這在當時就叫做“魚躍龍門”了!成為村裏面“別人家的孩子”了!他時常向我感慨,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對書本知識要有敬畏之心。他就是我的父親,少年時由於物質的匱乏而生活得卑瑣,因為有肉吃而喜不自勝,青年時從書本里獲得了精神的愉悦,從而將視野從眼前的小村莊延伸到了都市、綠皮火車、台式電腦、電話、大哥大手機……而現在,他還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教書育人,傳承知識。

而我,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沒有經歷生活的磨難,學業順遂,工作順心。今年6月份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成功取得碩士學位,來到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花山街道辦事處,成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兩個月的時光雖短,卻讓我感受到基層的温度,觸碰到基層的脈搏,我夢想着與花山地區的人民真正融為一體,感他們所感,喜他們所喜,憂他們所憂,成為一名擁有堅實羣眾基礎的好乾部。

三代人的夢想變遷,折射出不同時代的發展變化。奶奶的夢想是吃飽穿暖,爺爺的夢想是會騎自行車,父親的夢想是教書育人,而我的夢想是當好新時代基層幹部。隨着國家綜合國力不斷強盛,精準脱貧、義務教育工程向縱深推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再也不會有人吃不上飯,再也不會有人流浪街頭,也不會有人因為貧窮而喪失讀書的機會。新中國有無數個我們這樣的小家庭,一個個小家庭就像一涓涓細流,匯聚成海,看啊,那奔騰咆哮着的大海就是我們日益強盛的新中國!

Tags: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