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78K

第1篇: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

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

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平面連桿機構》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基礎》中的重要內容,《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是該章中的重點和難點。鉸鏈四杆機構是平面連桿機構中最為典型的機構,它可以演化為“曲柄滑塊機構、導杆機構”,多年教學發現,學生的基礎不同,雖然在學習“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及應用”知識時表現出的困難程度有差別,但由於缺乏直觀經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均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筆者針對現在所任教的單招學生教學對象,設計了一堂課堂教學並進行了實施,本文對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等方面進行教學反思,以在今後教學中有所借鑑,提高教學效果!

教情、學情分析:任教學生為“單招班”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與學習態度較不是太好。本節課是一堂複習課,在第一輪新課教學中主要採取傳統教學方法,因學生對“機構的應用”缺少感性認識,理解時表現出一定的難度。本節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加直觀)、採用“課堂自主—研究學習”的教學方法,力圖使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徹!

“教學目的”的制定:

1.掌握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及演化機構的結構組成及運動原理(認知目標);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使他們能在實習或生產中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能力目標);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互動、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進行熱愛專業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地學習(情感目標)。

教學方法及手段的選擇:本節課採取課堂自主——研究的教學方法,課前讓學生先進行自學,課堂上教師對總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採用“引導教學法”代替傳統的“填鴨式”,先示出引導問題,讓每個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層層遞進,逐個解決問題,然後教師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總結、訓練和拓展;為彌補學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強學生學習的直觀性,對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可採用flash軟件製作課件,對演化機構的應用(結構組成和運動原理)可從Internet上搜索多種教學素材(錄像、實物等),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如下:

一、思維引入:

1.鉸鏈四杆機構三種基本類型及判斷方式?

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應用意義?

3.曲柄搖桿機構死點產生條件、位置、克服方法、應用?

4.列舉實際生產生活中三種典型鉸鏈四杆機構的應用實例?還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機構?

二、思維啟發演繹:

(一)曲柄滑塊機構

1.演化

通過演示,讓學生觀察,分析曲柄滑塊機構是曲柄搖桿機構的演化形式。

[多媒體]

觀察曲柄搖桿機構中,連桿BC與搖桿CD的鉸接點C的運動軌跡(標記)圓弧的半徑即為搖桿CD長。

觀察機構改變:

(1)出現圓弧槽;

(2)用滑塊替換搖桿CD,滑塊在圓弧槽內運動。

演示C點的運動軌跡,得出結論:C點運動軌跡不變。

啟發學生思考:若搖桿半徑變大,圓弧槽越趨平直時,C點運動軌跡。

[多媒體]

當曲導軌變為直導軌時,C點的運動軌跡是一直線,機構運動形式改變了,曲柄滑塊機構。

分析曲柄滑塊機構的組成和運動原理

得出結論:曲柄滑塊機構組成(曲柄、連桿、滑塊、機架四部分)

運動形式為:曲柄(轉動)→滑塊(移動)

(二)導杆機構

三、思維訓練與反饋:

從基礎知識、應用解答及技能訓練三方面進行思維訓練(具體問題略),以瞭解學生課堂學習的掌握情況。

四、思維拓展:

佈置課外作業及思考題,進一步思維拓展(題略)。

教學效果的估測:本節課基本達到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中成功與不足並存,下面對此逐一談談個人的體會。

成功之處:

1.機械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可稱為理實一體化),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難度。筆者從教十多年,跨出大學的門檻,隨即踏入中等職業學校的門檻,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很多是從書本上學來的,實踐經驗較少,受條件限制(硬件和軟件),課堂教學中不能夠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認知媒介,在教學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機構的組成和應用內容時,教師感覺到講得很吃力,學生聽起來也覺得晦澀難懂,很多時候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求知慾。筆者在課後對10名(共35名)學生進行談話,並對全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他們普遍認為此堂課上得非常好,較多學生上了此堂課後,不自覺地改變了一些觀點。他們説,他們以前一直認為機械基礎知識空洞、枯燥無味、難於接受,學了沒有什麼用。課件中用動畫模擬將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幫助他們更好理解知識,對知識的記憶保持較長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件中通過錄像演示了各種演化機構在機器中的工作過程,幫助學生掌握鉸鏈四杆機構演化機構的組成和運動原理,特別是各種演化機構的應用,如內燃機中曲柄滑塊機構、牛頭刨牀中擺動導杆機構、汽車翻鬥自卸裝置中曲柄搖塊機構等,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機械專業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並不斷地得到發展和更新,無論將來是進一步到高校深造,還是直接參加就業,他們都應該學好機械專業基礎知識。

3.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專業課的課堂教學,使教學方法和原則的選用更具有科學性。奧蘇伯爾提出,根據學生原有知識基礎進行教學,乃是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原理。無論從縱向還是從橫向對生源進行比較,同一專業的學生都有可能在各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千篇一律,重複同樣的教學過程。奧蘇伯爾的學習理論將認知方面的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大類,當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沒有適當知識來同化學習材料時(儘管材料本身有邏輯意義),學生出現機械學習是不可避免的,這時,教師應瞭解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4.採用自主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已養成一定的“學習惰性”,如若教師對此種現象不加干涉,認為學不學是“學生的事情”,那就糟了,對教、學雙方都是“雙輸”!“跳一跳,摘桃子”。教學中採用自主教學模式時,給學生設定的思維問題,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讓學生常常能夠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他們更強的學習慾望!

不足之處(需改進):

1.專業課有着與文化課不同的特點,理實一體化是近年來一直倡導的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因條件有限,將專業理論、生產實踐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還很不夠,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2.資源共享需加強,為了製作“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課件,筆者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其他教師也深有此種體會。要製作一個高質量的機械專業課件,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既需要紮實的機械專業知識,又需要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很多教師往往因此而退縮(有時也會有時間方面的問題),因此,教研組應起到一定的組織功能,充分發揮團隊能力,創造出的成果在教學中資源共享,對每個教師來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改革傳統上專業課程教案的撰寫理念迫在眉睫。傳統教案往往以內容是否詳細、書寫是否工整論優劣,對中等職業教育來説,專業內容多,知識不斷地更新,用傳統教案的評價方法來評價教案,已遠遠不合適,迫切需要把教師從繁重的教案寫作中解脱出來,變傳統抄書為實際意義的備課。

4.因操作電腦出現一次失誤,導致課堂教學不夠連貫,表現出缺憾。運用多媒體或理實一體上課,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把一堂課45分鐘充分利用起來,提高教學效率!

5.此堂課還有一方面缺憾就是,教師的精神狀態不夠飽滿,語言缺少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今後還有待加強。

再教設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和應用》這節內容教學中,不僅將信息技術與機械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還可能將課堂搬到車間裏,上讓學生不僅能“看到”,更要能“摸到”,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年來,“應試教育”一直被批判,提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尤其顯得重要,這些道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作為機械專業老師,應充分挖掘專業課的教學資源,極力給學生營造直觀的認知環境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他們推到學習的前台,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導者,組織者,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慶麟:《認知教學心理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版。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第2篇: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

這篇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教學設計論文範文很重要,分享給你,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