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望海潮教案(合集14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望海潮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望海潮教案》相關的範文。

望海潮教案(合集14篇)

篇1:《望海潮》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學習煉字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詩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去過杭州嗎?(我也沒有去過.)我這裏準備了兩幅杭州風景的圖片,大家欣賞一下。(展示課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麼樣的?我這裏沒有圖片了,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幅“文字圖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課件,板書課題、作者)

2、明確探究學習的目標。(展示課件)

3、介紹作者、背景,複習關於詞的知識,(展示課件)。

二、誦讀課文,感知內容,體會意境。

1、初讀課本,掃除字音障礙,詞義、詞的活用,分小組進行,小組成員互相核查。

2、再讀課文,體會詞的音韻美。(本詞押“a”韻)。(指導學生齊讀)

3、欣賞“文字圖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能説出大體意思就要熱情鼓勵)

(1)哪些詞語最能概括體現出杭州的特徵?

形勝、繁華(板書)

(2)作者具體寫了哪些景物 或場面表現這些特徵?

(同學找出具體景物和場面,並作簡要分析)景物 場面

(3)這些景物給你什麼印象?一個詞(字)概括(美)

景------美(板書)(有類似的詞語就可以)

(4)生活場面呢?

民------樂 官------愉 (板書)

(5)一個詞概括“人間天堂”(板書)

(6)探討最後一句,幫助加深理解全詞感情,照應投贈之作,“好景”值得誇耀----祝願早日回到京城。

驚歎、讚美、羨慕的感情。(板書)

(7)帶着感情再次誦讀課文

小結文字圖畫:

這些景物和場面,就是詩詞當中的意象,本詞藉助意象所給人的美的情趣,所體現出來的歡樂愉快的情調,就是本詞的意境。

讓我們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詞,雖不一定“搖頭晃腦”,內心一定要傾情投入,把詞所體現的情調讀出來,感受詞的意境美。(先自由讀,再找一個同學範讀)。

4、同學們讀的已經相當不錯了,換一種考查方式,前後四位同學一組,在詞中找出一句你們最欣賞的句子,藉助想象和聯想,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一人執筆,合作完成。

(1)、找同學讀

(2)、小組之間交流

(3)、貼到後黑板“合作探究展示台”上。

5、學習探究藝術特色。

作者為什麼把這首詞寫得這麼美?同學分析探討,在課文中找到依據並分析。

(1) 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2) 先概括後具體,一句一景,從不同角度來寫,寫景有層次感。

(3) 運用了比喻、誇張、鋪排、點燃、動靜結合等手法。

(4) 用詞特別準確。

作用:突出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6、情感態度價值觀: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贈之詞,多少有點誇大),應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結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找出二個用詞準確的例句並分析。

2、課後練習第一題。

篇2:《望海潮》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

2.瞭解柳永及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3.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4.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俗話説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詞的基本知識: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餘;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響: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於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主,他繼承和發展了民間詞的傳統,開創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羣眾基礎,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

四.整體感知。

1.請同學聽錄音,注意詞中生字的讀音,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場景?並試着説説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受?

2.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這首詞。

(1)先看詞的題目,詞的題目是不同於詩的題目的,詩的題目一般概括的是詩的內容,詞的題目則是詞的格律。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每句的字數、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闕或片。望海潮這個詞牌名就是柳永開創的,取自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之意。關於這首詞的寫作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講述故事)

(2)詩詞賞析:

五.寫作特點。

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運用了點染的表現手法。

點染:本是國畫用語,指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描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借到古典詩詞中來點即抽象評點,染即具體描寫,二者緊密相連,表現作者的情志。如《天淨沙秋思》中前四句為染,最後一句為點。結合例子來分析本詞中點染手法的運用:(1)上片中東南是點,點染了杭州城的繁華熱鬧,宏偉氣派。接着從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是染。通過具體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了大都市的風彩。(2)下片中重湖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從山色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點染。

六.小結。

這首詞着力描寫了錢塘江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藉以歌頌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

七.板書。

望海潮

柳永

1.地理位置

2.歷史傳統史

驚歎

環境優美、經濟繁榮、

3.自然景觀

讚美

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

4.市井面貌

羨慕

圖景

5.生活圖景

八.作業:背誦這首詞。

篇3:《望海潮》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本詞的景物描寫方法。

2、瞭解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

3、掌握詞的一些基本常識。

二 教學重點:

1、柳永對慢詞長調的開創意義。

2、本詞景物描寫的方法。

三 教學難點:

1、數量詞運用所體現的風格。

2、景物描寫中白描、鋪敍手法。

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 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三),遊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2、《唐宋詞名篇講演錄》,王兆鵬著,廣西大學出版社

3、《中國古代詩詞精品賞讀叢書:柳永》,趙長征 編著 ,五洲傳播出版社

六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七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口語訓練

(一)導語: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詞人,寫了很多婉約曲致、歌詠昇平的詞作。14歲入朝後,歷任要職,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愛文學,又喜歡薦拔人才。北宋詩人張舜民寫了一本筆記叫《畫墁錄》。書中的.第一卷裏説,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預備參加科舉時,流連於花街柳巷,沒能考取功名,他寫的《鶴沖天》中有一句詞“忍將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長時間內吏部不讓他升遷。柳永就去找同是詞人的當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卻諷刺他作“綵線慵拈伴伊坐”之類的情詞,和當時的“深斥浮豔虛華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樣,鄙視他的俚俗浮豔的詞風,自然不肯幫他。不過這個晏殊是個非常有誠信的人,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宋真宗召見了他,讓他和進士們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試。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後,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聖上另命一題。”皇上贊其誠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正是他的誠實獲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終幫助他官場上的升遷。我的故事講完了,下面把時間留給發言的同學。

(二)口語表達:

話題:同學們可就毅力這個話題,結合自己看過的某本書,某個名人的名言、某個影視中的人物事蹟,發生在同學中的某個人或事作主題發言。

訓練:請五六名同學上講台,每個人作五分鐘的主題發言。

點評:根據同學發言的情況,針對主題是否鮮明、語言是否流暢,講話是否有感染力,講話的姿態等和同學們一起做個點評。並現場打分,作為一項平時成績。

第二環節:課文教學

一、詞的基本常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唐,盛行於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於詞牌和標題:詞的標題是詞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詞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創作:

柳永( 987?—1055後)原名三變,字景莊,後 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後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於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遊宴。後曾西遊成都、京兆,遍歷 荊湖、吳越。景佑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令、定海曉峯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於潤州。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宋史》無傳,事蹟散見筆記、方誌。善為詩文,“皆不傳於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敍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柳永是宋代詞壇上最為流行的詞作家。當時有“凡有井水飲出 ,即能歌柳詞”的説法,對後世詞家、金元戲曲、明清小説都有重要影響。

柳永的詞集《樂章集》流傳於世,存詞二百餘首。這些詞作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寫羈旅行役內容的詞。在柳永之前,並不是沒有寫羈旅行役內容的詞,但柳永是第一個大量創作羈旅行役的詞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長期漫遊;為官之後,又到過很多地方。根據地方誌和他的詞作,他到過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陽、長安……他的詞常借用登臨水的所見所聞,淋漓盡致地表現一個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歎。如《八聲甘州》相對於五代多寫閨閣閨風的詞風,這種表達懷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謂境界大開,將傳統詩歌言志、緣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詞的領域,這種詞作也藴含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打破了五代詞狹小的表現空間。

一類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宋仁宗統治時期,號稱太平盛世,城市經濟更是空前繁榮,汴京、杭州、蘇州等都是很繁榮的大都市。柳永是個頗具“市民意識”的作家,他熱愛這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樂章集》中有不少描寫都市繁華的詞。《望海潮》(東南形勝)寫杭州。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

一類描寫男女情愛。柳永寫了不少反映秦樓楚館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詞作。其中有放縱的歡娛、俗豔的調笑,也有離別的惆悵、真切的思念。這類作品魚龍混雜,給他的聲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儘管柳永的這類詞作多為文壇上流所不齒,但其中的佳作如《鳳棲梧》(佇倚高樓風細細)、《雨霖鈴》(寒蟬悽切)得到他們的高度評價。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裏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豔舞、錦榻繡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三、背景介紹

在兩宋詞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創作過程的故事和傳播過程的故事。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裏記載,《望海潮》詞傳到金邦,金主完顏亮聽到之後,欣然有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頭鞭渡江之志”,激發了他要佔領南宋的決心。一首詞竟引發一場戰爭,這種傳説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説明這首詞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

剛才説的是這首詞傳播中的故事,其實這首詞在創作中,也含有柳永個人的目的。這首詞的創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處飄泊流浪,尋找晉升的途徑,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後,他的老朋友孫何正在當杭州太守,但孫何的門禁甚嚴,柳永是一介布衣,沒辦法見到孫何。柳永沒有法子,只好寫了這首詞,請了當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説,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她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後來,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覆地唱着首詞,孫何就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説是你的老朋友柳三變寫的,那時柳永還沒有改名。孫何就請柳永吃了一頓飯,把他打發走了,後來也沒有怎麼提拔他。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四、整體感知:

(1)通過老師範讀、學生齊讀和自由讀對本詞進行整體感知。

(2)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老師的講解了解詞的大意。

(3)同學討論,老師點撥,分闕賞析:

1、師:上闕寫了什麼?

明確: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敍。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裏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市場裏擺滿了珠寶等珍貴商品,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情況——“户盈羅綺”,家家户户都滿是綾羅綢緞。“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杭州的富庶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但這兩者都是婦女常用的裝飾用品,暗示城市的聲色之盛。

2、師:下闕些什麼?

明確: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 “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説:“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着眼;“十里”,從空間着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就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是對地方官員的讚美,暗示這些官員與民同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孫何的直接讚美,也在本詞的結句説明投獻的用意。

3、本詞的是怎樣鋪敍和讚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確: 從詞的構思上看,“形勝”和“繁華”是詞眼。“形勝”是自然環境的美;“繁華”是經濟的繁榮發達。“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表現的都是杭州優美的自然景觀。“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參差十萬人家”表現的是杭州經濟的繁榮。

4、本詞中的數量詞的運用有什麼特色?

明確: 詞中數量詞的使用尤見匠心,“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騎擁高牙”等,或實寫,或虛寫,或誇張,營造出高邁豪放的氣勢,整首詞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豪邁的格調,已接近於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

5、作為一首投獻之作,這首詞是否表現出低三下四的奴顏婢膝?

明確:沒有,在歌詠太平盛世、湖光勝景的作品中,此詞的氣格高華。

五、作業

1、仿本詞寫一首勝地勝景的詞。

2、背誦《望海潮》(東南形勝)。

第三環節:相關文章導讀

在中國的詩詞創作中,悲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創作主題。柳永的詞作中也有大量的悲秋之作,除了我們在中學時學過的《雨霖鈴》外,本課本中還選了他的另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八聲甘州》。另外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晏殊的《蝶戀花》(菊愁煙蘭泣露)、馬致遠的《雙調哨遍高祖還鄉》等都和秋天有關。這些作品體裁不一樣,作品的風格也不一樣,同學們可進行對比性閲讀,看看它們選取的意象有沒有相似之處,看看它們的意境是否一樣,作家們用秋天這個時令段通常抒發怎樣的情感。

篇4:望海潮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詞和宋詞的相關情況;瞭解柳永的詞作。

過程與方法:分析《蝶戀花》中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賞析最後兩句;分析《望海潮》所採取的鋪敍手法和點染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柳永的痴情和對杭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分析《望海潮》所採取的鋪敍渲染手法和點染手法。

教學難點:分析《蝶戀花》中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賞析最後兩句。

教學方法:朗讀、鑑賞、背誦、討論、分析。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型:基本閲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蝶戀花

【導入語】

宋詞和唐詩一樣,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闢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臻於完善,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宋詞的天地,去細細品位它們的動人之處。

【詞和宋詞介紹】

詞,本來是配樂的歌詞,所以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又稱長短句。後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原來樂譜也即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定。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詞按字數的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長調又叫慢詞。詞可以分段,分2、3、4段的依次叫雙調、三調、四調,不分段者叫單調。詞有四個特點:a 句子長短不齊,又叫“長短句”;b 有固定的詞牌,字、句數、聲韻固定,“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c 結構多為兩片或兩闕;d 押韻要麼全押平韻,並一韻到底,要麼全押仄韻,一韻到底,中途換韻不多。

詞始於南朝,定形於中晚唐,盛行於宋代。宋代詞的創作有一個發展變化過程。北宋初年,詞人不多,所作限於小令和中調;到柳永、蘇軾,詞才發展到全盛時期。柳永被認為是婉約派的創新者;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範圍,開宋代豪放詞的先河。南宋初年,詞人目睹中原淪陷,欲圖收復而不能,詞中常含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辛棄疾。待到局勢稍定,一部分詞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辭藻上來,代表作家是姜夔。

宋詞分為兩種風格: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為“詞為豔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律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主張“以詩為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格調高昂,取材廣泛。

【柳永介紹】

柳永:北宋詞人,原名柳三變,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稱柳七,福建崇安人。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少年時代到汴京應試,流連於秦樓楚館,常為歌妓填詞作曲。由於流傳的軼事和詞中所表現的內容,人們都把他看作是一個風流浪子,以至不為時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揚。嘗有《鶴沖天》詞雲:“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聞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詞”。由是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最後,他在飽受世態炎涼,“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死之時,家無餘財,羣伎合金而葬。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從他開始,慢詞始盛,打破了小令詞壟斷詞壇的局面,使詞體發展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其詞多描寫羈旅行役、離愁別恨和同情妓女之作,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藝術上,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韻諧婉,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壇偶像,其在當時的影響力絕不遜色於今天的“超女”。他的“粉絲”,也是歷史上最狂熱最忠誠也最具規模的“粉絲”。

論數量,當時民謠説“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就説明柳永的“粉絲”到處都有,遍佈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多得不計其數。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於“超女”的“粉絲”。由於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於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狂。柳永又稱柳七,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哪怕是倒貼銀子。

論鐵桿,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餘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於相沿成習,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後來的話本還據此傳有名篇《眾名妓春風吊柳七》,影響深遠。

論影響,柳永的“粉絲”也是不得了的。連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絲”,雖然他羞於承認,還對柳永有幾分嫉妒。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傳説,柳永的名詞《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顏亮大舉進攻南宋,讓他差點兒成為漢奸。

基於柳永詞的藝術魅力和他在當時的社會效應,我們現在來學習他的詞。

【譯文】

我長久地佇立倚靠在高樓上,微風輕細,望盡天邊,春愁黯然而生。碧綠的草色,迷濛的煙光掩映在落日餘暉裏,默默無言,又有誰會理解我獨自憑欄的深沉含義?打算放縱一下,追求一醉,面對着美酒應當放聲歌唱,但勉強尋歡作樂又沒有什麼滋味。衣帶漸漸寬鬆了我也最終不會後悔,為了她我憂愁得容顏憔悴是很值得的。

【詞作賞析】

師:作者一個人長久地站在高樓上做什麼?

生:眺望遠方。

師:他望到了哪些景物?

生:草色、煙光、殘照。

師:他看到這些景物時,想到了什麼?

生:看到這些景物,他想到自己的憂傷又有誰能夠理解呢?自己的內心又有誰能夠明白呢?因此內心愁悶孤獨。

師:詞人登樓遠眺,看到春草、煙光、夕陽就感受到了內心的愁悶孤獨,説明這首詞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呢?

生:情景交融。詞人將春景與春愁融為一體。

師:詩人看到這些景物,感受到了自己的愁悶孤獨,那麼,他怎樣把這種孤獨排解出去的呢?

生:打算放縱一下,唱歌喝酒。

師:他的排解方法有沒有起到作用?

生:沒有,“強樂還無味”,勉強尋歡作樂沒有什麼滋味。

師:詞人到底為了什麼事情而感到愁悶孤獨?他怎樣看待這種愁悶孤獨的?

生:為了情人,思念情人但卻見不到她,得了相思病,因而茶飯不思,胃口不好,造成了營養不良,使得連衣服穿起來都變寬鬆了。但他並不後悔,因為那個情人太優秀了,太有才了,所以即使因為思念她而變得消瘦也是值得的。

師:在上闋中,我們只知道作者很愁悶孤獨,但並不知道他愁悶孤獨的原因,直到現在才明白了,原來他是為了情人。因此,“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句話在敍事抒情的基礎上直抒胸臆,畫龍點睛般地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寫出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執著,矢志不移,創造了一個形象鮮明的藝術境界。這也是這句話成為佳句和千古名句的原因。

望海潮

【導入語】

柳永寫了一首詞,傳説金主完顏亮讀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但出師不利,完顏亮在今安徽採石一戰中慘敗,自己也被手下殺死。

謝處厚有感於此,寫了一首詩:“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作者把完顏亮大動干戈的責任歸到柳永身上。

完顏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為柳永的關係?肯定不是的,他們都誇大了文學的作用。但有一點肯定的是,柳永這首詞影響非常大,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詞《望海潮》

【翻譯】

杭州位於東南方地理形勢重要的地區,是江吳的都會,自古以來就很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如雲的大樹環繞着沙堤,怒濤洶湧,捲起來的浪花就像霜雪一樣,天然的壕溝江河無邊無涯。市場上陳列着珠玉珍寶,市民家裏充滿着綾羅綢緞,爭相過奢華的生活。白堤兩側的裏湖、外湖與重疊的山峯非常秀麗,山上有秋季的桂子,湖中有十里的荷花。晴天麗日,處處都吹奏者音樂,菱舟夜泛,傳來一陣陣的歌聲,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喜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着高高的牙旗,官員乘着酒醉聽簫鼓的演奏聲,觀賞、吟唱煙霞風光。日後要把杭州的美好景色畫下來,帶回朝廷去好讓皇帝誇獎。

【詞作賞析】

師:“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三句與上闋中後面的內容在結構上構成了什麼關係?

生:總分。

師:上闋前三句是總寫,後面的三部分內容是分寫,分別寫出了杭州“形勝”、“都會”、“繁華”的特點。那麼,哪些語句是扣住“形勝”來寫的,哪些語句是扣住“都會”來寫的,哪些語句是扣住“繁華”來寫的?

生:“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路橋華美,居室華麗,人口眾多。“雲樹饒堤沙”三句寫的是“形勝”,“繞”字寫出了樹的濃密,“卷”字寫出了波濤洶湧的氣勢,“天塹”説明錢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着北方敵人的進犯,地勢險要,“無涯”説明錢塘江無邊無際,特別的壯闊,這裏的景象顯得雄偉壯觀,跟柳永一貫的婉約風格不一樣,體現出豪放的一面。“市列珠璣”三句寫的是“繁華”。

師:可見,上闋着重寫了杭州的繁華,其實,杭州不僅僅繁華,而且還很美。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那麼,西湖到底怎麼個美法呢?現在我們來看下闋。下闋寫景的句子是哪些?寫出了景物的什麼特點?

生:寫景的句子是“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二字,寫水裏荷花,這三句寫出了景物的秀麗。

師:寫人的句子是哪些?寫了幾類人?寫出了他們的什麼特點?

生:寫人的句子從“羌笛弄晴”到“吟賞煙霞”,寫了兩類人,一是老百姓,一是官員。“弄”字寫出了瀟灑歡快之情,“泛”字寫出了輕盈愉悦之態,“嬉嬉”寫出了安閒自在的樣子,總之,老百姓過着祥和快樂的生活。官員則過着品酒聽樂、吟詩賞景的生活。

師:最後兩句寫要將好景畫下來,拿去給皇帝欣賞。景觀美好,實際暗指政績成就卓越,表達了對官員的祝福。

【藝術特點】

1、鋪敍渲染手法的運用。

師:這首詞從表達方式來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

生:記敍和描寫。

師:在記敍時,作者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生:作者用了鋪敍渲染的手法。這首詞從最有特色的角度,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

漓盡致的描繪,大量選用對偶句,並採取藝術誇張的形式濃墨重彩地寫出了城市的繁榮面貌。

結合。上闋中,開頭三句是點,接着從“都會”、“形勝”、“繁華”三個方面分別詳細描繪,是染。下闋中,“重湖疊巘清嘉”是點,接着的兩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別從山中桂花與水裏荷花兩方面來些,是染。

作業佈置:預習《下一課內容》。

篇5:望海潮教案

【情景導入】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徑錢塘(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什麼樣的一首詞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信息篩選】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然後説説讀後的感受。

2、這首詞描寫的是杭州,那麼作者筆下的杭州究竟是怎樣一座城市呢?它有什麼特點呢?富庶而又美麗的繁華大都市。人們生活安定和美,一切顯得極為和諧。

3、具體來説,上片和下片各自交代了什麼內容?請結合文本本身來簡要概括一下。

明確:上片寫杭州美麗的環境和繁榮的經濟,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景象。

(過渡)瞭解了詞大概內容後,請同學們再來朗讀課文,跟着作者再次走進當年的杭州。

【合作探究】

1、自古杭州皆繁榮,那麼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展現它的美麗和繁華的呢?

明確:“東南形勝”三句從地理條件、悠久歷史來説的,“煙柳畫橋”六句是從風景美麗和人口眾多來説,“市列珠璣”三句是從人們生活的城市的商業發展來看的。這是上片描寫的內容。

2、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文本詳細地分析一下上片。

解説:“東南形勝”從地理條件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風景優美,故曰“形勝”。“ 三吳都會”,是從歷史悠久着筆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才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開頭三句,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

“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風聯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表現都市户口繁庶。“雲樹”三句,由市內説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綠樹環抱,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怒濤”兩句,錢塘江潮的澎湃與浩蕩。“天塹”,願意為天然的深溝,這裏用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極寫杭州的繁華。市場上商品豐富,商業繁榮,市民家家戴着羅綺。只抓住“珠璣”“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富裕反映出來。最後,再用“竟豪奢”,暗寫杭州富民比誇爭富,反映了杭州這個都市繁華和奢侈的一面,讓我們在畫面式的描寫中領略了杭州美好的一面。

3、上片就杭州各個方面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刻畫,再現了杭州的繁榮和美麗。那麼,下片圍繞西湖,又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呢?請結合詞本身來説説。

明確:“重湖”三句寫了西湖與眾不同的美麗景色,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蘇軾説:“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説“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十里”,分別從時間和空間着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如此美麗,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見義,説明不論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盪漾着優美的笛聲和採菱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説漁翁、採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遊樂畫卷。

4、結尾的幾句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結尾處詞人達官貴人到此遊樂的場景,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成羣的馬隊簇擁着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煊赫氣勢。詩人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

①問:最後兩句是寫給誰的?從哪裏看出來的?

明確:詞中“圖將”是指把杭州美景畫出來,“鳳馳”指朝廷。這樣一來,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顯了。是説:希望長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畫出來,等日後升遷,去朝廷做官時,可以把它拿出來,獻給朝廷,並誇示於同僚。這裏其實暗含對長官日後飛黃騰達、不斷高升的美好祝願。它是作者純粹的奉承之辭。

②這樣的奉承之辭,有些評論家説,它是完全遊離於主題之外的,它跟本文無關,你認為呢?結合文本説説你的理由。

明確:不是遊離於主題之外,而恰恰相反,它點明瞭全詞的主題和寫作目的。因為本身這首詞就是作者路經杭州時,寫給地方長官的投贈之作。作者想通過它獲得長官的召見和賞識,那麼必然會對長官進行奉承。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整首詞的藝術性。對此,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篇6:望海潮教案

【教學目標】

透過反覆誦讀感受詞的音律美,品味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煉字的藝術,感受詞人熱愛祖國河山秀麗風光的情懷。欣賞詞中鋪陳描述的表現手法,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壯闊優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詞的藝術特色。瞭解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反覆誦讀感受詞的音律美,品味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煉字的藝術,感受詞人熱愛祖國河山秀麗風光的情懷是學習重點,欣賞詞中鋪陳描述的表現手法,感悟詞的壯闊優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詞的藝術特色是難點。

【教學方法】反覆誦讀合作探究嘗試欣賞

【輔助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宋詞的常識:詞牌名、詞題、小令、中調、長調、婉約派、豪放派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柳永的詞作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創作慢詞,被稱為北宋婉約派正宗。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配樂朗讀,讀出節奏,感受語言美。

【學生朗讀後,教師指導節奏、用韻,配合多媒體圖片音樂交互效果,示範朗讀,然後指導學生配樂誦讀,讀出美感——一讀體驗,二讀示範,三讀品嚐】

三、知人論世,瞭解背景,感悟詞意。

【學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資料)和風格,簡介背景,體會詞的意境與作者的情感。學生自由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大意解讀準確即可。老師有針對性地適當引導,在語言表述規範上作示範,不作過分硬性的定評】

【上片】寫杭州城的優美風景與繁榮景象。“形勝”、“繁華”是點睛之筆,概括全篇。

【下片】寫西湖景區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與官同遊同樂的愉悦祥和氣氛。(形勝、繁華)

【移步換景的描述方法,由景到物、由物到人的描述順序,起承轉合的典型結構】

【背景】

這是一首投贈詞。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往京城開封應試,飄過錢塘(今杭州)賞觀錢塘江大潮,遊覽西湖勝景,想拜訪任兩浙轉運使的好朋友孫何,又很難見到他,於是自創新曲,譜寫了這首《望海潮》。讓青樓歌伎傳唱,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風格】

對仕途充滿憧憬,又是寫給兩浙轉運使孫何的投贈詞,讚歎杭州勝景與繁華,包含着對朋友政績的褒揚讚美之意,也表現作者心目中的政治理想與抱負。

無論從意象畫面氣勢或氛圍來看,都更加接近於豪放詞的風格,能夠説是柳永詞作中較特殊的一首。

【意象、背景、豐富的情感、豪放的情懷,務必用“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解讀——立足文本,還原歷史,情感體驗,全面解讀】

四、欣賞誦讀【四讀品味,情感昇華】

【誦讀要求】讀出優美的風景,讀出優雅的語言,讀出審美的激情。

【誦讀技巧】節奏鮮明,抑揚頓挫,適度誇張,情感豐富,讀出韻味,餘味無窮。

【上片】首句讀出驚喜感歎之氣,“繁華”處上揚下頓為下文蓄勢。讀杭州風景的詞句,“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繞堤沙”要讀得婉轉清麗,又要讀出作者的驚豔讚歎之情,讀錢塘江潮壯觀的詞句、如“怒濤”、“霜雪”、“天塹”等富有意象特徵和情感的詞,要字字鏗鏘,讀出大潮劈面奔湧而來的雷霆萬鈞之勢,也讀出觀賞者的驚歎之情。到“競豪奢”語氣要上揚而有餘味。

【下片】讀西湖美景的句子,意象清秀亮麗,充滿閒情逸致,節奏要深情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要讀出對朋友誠摯的褒揚與祝願之情。

五、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鑑賞形象、感受意境)

鼓勵學生交流分析自己喜歡的語句,從意象氛圍、表現手法或者煉字等任一方面簡單説明喜歡的理由。

【小組討論交流,推出代表發言,老師即時互動,注重準確精煉的語言表述潛力和解讀基本方法的指導,不作理解上的硬性規定。教師能夠適當從學生未涉及的典型詞句做延伸性的解讀,與學生共同分享】

【上片賞析“雲樹繞(映、掩)堤沙,怒濤卷(似、如)霜雪,天塹無涯。”】

“繞”字寫盡綠樹婆娑、江堤曲折之美,“怒濤”寫巨浪滔天,聲勢浩大,“霜雪”比喻浪花鋪天蓋地;“卷”字寫浪滔洶湧激盪。全句寫盡錢塘潮之聲、力、形、;勢,驚心動魄。

【下片賞析“重湖疊�t清嘉(呼應“湖”“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數量詞)”】

“三秋桂子”照應“疊�t”,寫山中桂花之“嘉”。“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之清秀。紅花綠葉,桂子金黃,蓮子清香。“三秋”,從時間寫桂子飄香。“十里”,從空間寫荷花滿湖。全句不着形色而啟人聯想,形、色、香具備,把西湖名勝最動人心魄最美的景緻概括描述,具有強烈震撼力和聯想空間。

【祥和温馨的生活畫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互文,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寫白天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總括,寫百姓温馨遊樂。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官員遊樂:一是宴酣之樂,二是山水之樂。“千騎”寫陣仗之大,“醉”寫心中陶醉,“吟賞”寫精神愉悦,無一字寫情卻字字關情。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的“好景”,字面是杭州的美景,也暗含對其政績的讚許,友情祝願的意味更濃厚。

六、遷移拓展、比較鑑賞

善於鋪敍,是此詞一大特色。作者從不同角度精心選取最典型的景物,一句一景,從多維時空極力鋪排,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杭州的極度繁華。

試比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與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以及本詞對“荷花”的描述。寫一段文字,説説你更喜歡哪一個作家的作品,並簡單説明理由。

【資料】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註釋】形勝:地理條件優越。三吳:吳興、吳郡、令稽為三吳。都會:大都市。參差:指房屋樓閣高低不齊。雲樹:樹木遠望似雲,極言多。怒濤:洶湧的潮水。霜雪:比喻浪花。天塹(qiàn):天然險阻,指錢塘江。珠璣:泛指珍寶等珍貴商品。盈:充滿,言其多。重湖:西湖以白堤為界,分為外湖、裏湖,故稱重湖。疊�t(yǎn)):重疊的山峯。清嘉:清秀美麗。嘉,一般作“佳”。三秋:農曆九月。羌管:笛子出自羌族,故稱羌管。那裏泛指樂器。泛夜:指在夜間飛揚。嬉嬉:歡樂快活的樣貌。蓮娃:採蓮的姑娘。千騎:形容州郡長宮出行時隨從眾多。高牙:古代將軍旗竿用象牙裝飾,故稱牙旗。那裏指大官高揚的儀仗旗幟。煙霞:山水美景。圖:描繪。鳳池:即鳳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那裏泛指朝廷。

【莊靜江老師翻譯】

湖堤上柳色如煙,小河上彩橋似畫,居屋的窗上懸掛着擋風的簾櫳,門前披垂着翠綠的帷幕,錯落密集的屋舍足有十萬人家。雲霧般的綠樹掩映着錢塘江曲曲折折的長堤。澎湃激盪的巨潮湧向岸邊,捲起了霜雪般的浪花,浩蕩的江面一望無際。街市上珍奇物品琳琅滿目,家家都穿着綾羅綢緞,爭着享受奢華的生活。

裏、外湖與重疊的山嶺相映成趣,清秀美麗;有深秋金黃的桂子,十里碧綠的荷花。晴天奏樂起舞,趁夜採菱歡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眾多騎兵簇擁着長官,酣醉中欣賞鼓樂歡歌,吟詩觀賞如煙霞的風光。他日畫上完美的景緻,升官回京時好向人誇耀。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朱自清)

【教學反思】

本次是高一年學生首次參與大範圍的公開課,學生關注度高,課堂配合默契,實際效果比預想中好。本課圍繞學校公開周“以導誘學,彰顯個性,提高效率”的主題,教學重點在簡單和諧的互動中較有效地得以落實,學生的學習情緒是高漲的,收穫也是明顯的。本人教學思想與特色的落實與發揮,以音樂與圖片配合誦讀的的媒體輔助課件,以誦讀涵養為主線的教學過程,不求唯必須論的開放性探究教學方式,得到聽課老師們的肯定與認同。但是,這畢竟是一堂帶有展示性的公開課,凝結了師生的共同心血,付出了個性的努力,才會有個性的效果與收穫。把自己教學思想與風格貫穿於每一堂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每一節語文課都能夠做到“愛學、會學、樂學、學有所得”,任重而道遠,本人務必繼續努力探索實踐。

篇7: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 教案

望海潮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初步瞭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情懷。 二 教學重難點 1 從詞的章法入手,瞭解詞的內容; 2 抓詞眼,詳細分析名句,有助學生深入詞中境界。 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 教學步驟 1 導入:上節課對作者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詞。 2 知曉背景。 此詞的創作年代也可據此定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之前。這也是《樂章集》中所能考訂的作年最早的一首詞。 北宋初期,歷經五代戰亂,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萬人家,堪與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鋪陳其繁華。 《望海潮》是柳永創制的新詞牌,錢塘江潮是天下奇觀,調名當取其意。   3 解詞釋句,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結合註解瞭解詞的大意。 據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望海潮》是柳永為了與早年的好友孫何相見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間,對杭州的湖光山色、風土人情有着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當時舊友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因身份懸殊,門禁森嚴,兩人無由相見。柳永就填了這首《望海潮》先在歌妓中傳唱,結果很快就讓孫何聽到了。問及詞作者原來是故人,孫何便請柳永前去赴宴。 上闋寫杭州都會的繁榮、錢江潮的壯觀以及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杭州是江蘇、浙江一帶的都會,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綠柳含煙,畫橋流水,門上懸着擋風的竹簾,窗上掛着翠綠的帷幕,還有那高高低低的亭台樓閣,這裏大約住着十萬户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古木參天的綠樹環繞着江堤,洶湧的波濤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奔騰不息的錢塘江綿延無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市場上的店鋪裏陳列着珍貴的珠寶玉器,家家户户擺滿了綾羅綢緞,一家比一家富貴豪華。 下闋寫西湖的風光景物以及權貴們的排場風度: “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裏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景色宜人,非常清秀美麗。三秋時節桂花飄香,映日荷花綿延十里,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和風麗日笛聲悠揚,明月照耀下的湖面採菱的歌聲不絕於耳。垂釣的老翁,採蓮的少女,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大隊的人馬簇擁着高大的儀仗旗幟下的長官,人們乘着酒興傾聽湖上的簫鼓之聲,一面吟詩作賦,一面觀賞着湖光山色。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希望日後把這如詩如畫美景描繪下來,待其回到京城後,向同僚們把這裏的繁華景象誇耀一番。 (2).強調以下詞語的音、形、義: ⑴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⑵參差:形容樓閣高低不齊。 ⑶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塹,qiàn。 ⑷重湖疊�t清嘉:�t,yǎn,山峯。清嘉,秀麗。 ⑸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代指高官孫何。 ⑹異日圖將好景: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3).本詞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錢塘”的繁華? 提示:歷史沿革、城市規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觀、生活圖景等方面。   4 品味語言,鑑賞形象。 (1).若把“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的“卷”改為“推”好不好,為什麼?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板,力度與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寫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提示: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採蓮,好一派歌舞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5 學習表現手法,分析表達效果。 討論: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有點,有染”,説的是詞的一種表現手法“點染”,它既有抽象的評點,又有具體的描述,二者緊密相連,表現鮮明的情志。本詞就運用了“點染”的手法,請加以説明。 提示:上闕先點“錢塘自古繁華”,然後展開描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張等手法,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6 佈置作業: 背誦默寫全詞。

篇8: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本詞的景物描述的方法。

2、瞭解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

3、掌握詞的一些基本常識。

二教學重點:

1、柳永對慢詞長調的開創好處。

2、本詞景物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1、數量詞運用所體現的風格。

2、景物描述中白描、鋪敍手法。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三),遊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2、《唐宋詞名篇講演錄》,王兆鵬著,廣西大學出版社

3、《中國古代詩詞精品賞讀叢書:柳永》,趙長征編著,五洲傳播出版社

六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口語訓練

(一)導語: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詞人,寫了很多婉約曲致、歌詠昇平的詞作。14歲入朝後,歷任要職,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愛文學,又喜歡薦拔人才。北宋詩人張舜民寫了一本筆記叫《畫墁錄》。書中的第一卷裏説,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預備參加科舉時,流連於花街柳巷,沒能考取功名,他寫的《鶴沖天》中有一句詞“忍將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長時間內吏部不讓他升遷。柳永就去找同是詞人的當朝宰相晏殊,期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卻諷刺他作“綵線慵拈伴伊坐”之類的情詞,和當時的“深斥浮豔虛華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樣,鄙視他的俚俗浮豔的詞風,自然不肯幫他。但是這個晏殊是個十分有誠信的人,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宋真宗召見了他,讓他和進士們一齊在朝廷理解面試。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後,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聖上另命一題。”皇上贊其誠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正是他的誠實獲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終幫忙他官場上的升遷。我的故事講完了,下面把時間留給發言的同學。

(二)口語表達:

話題:同學們可就毅力這個話題,結合自己看過的某本書,某個名人的名言、某個影視中的人物事蹟,發生在同學中的某個人或事作主題發言。

訓練:請五六名同學上講台,每個人作五分鐘的主題發言。

點評:根據同學發言的狀況,針對主題是否鮮明、語言是否流暢,講話是否有感染力,講話的姿態等和同學們一齊做個點評。並現場打分,作為一項平時成績。

第二環節:課文教學

一、詞的基本常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唐,盛行於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能夠和樂歌唱得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於詞牌和標題:此的標題是次的資料的集中體現,它概括次的主要資料;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D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創作:

柳永(987?�D1055後)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後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於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遊宴。後曾西遊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佑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令、定海曉峯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於潤州(今江蘇鎮江)。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宋史》無傳,事蹟散見筆記、方誌。善為詩文,“皆不傳於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僅開拓了詞的題材資料,而且製作了超多的慢詞,發展了鋪敍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柳永是宋代詞壇上最為流行的詞作家。當時有“凡有井水飲出,即能歌柳詞”對後世詞家、金元戲曲、明清小説都有重要影響。

柳永的詞集《樂章集》流傳於世,存詞二百餘首。這些詞作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寫羈旅行役資料的詞。在柳永之前,並不是沒有寫羈旅行役資料的詞,但柳永是第一個超多創作羈旅行役的詞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長期漫遊;為官之後,又到過很多地方。根據地防止和他的詞作,他到過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陽、長安……他的詞常借用登臨水的所見所聞,淋漓盡致地表現一個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歎。如《八聲甘州》相對於五代多些閨閣閨風的詞風,這種表達懷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謂境界大開,將傳統詩歌言志、緣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詞的領域,這種詞作也藴含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打破了五代次狹小的表現空間。

一類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宋仁宗統治時期,號稱太平盛世,城市經濟更是空前繁榮,汴京、杭州、蘇州等都是很繁榮的大都市。柳永是個頗具“市民意識”的作家,他熱愛這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樂章集》中有不少描述都市繁華的詞。《望海潮》(東南形勝)寫杭州。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

一類描述男女情愛。柳永寫了不少反映秦樓楚館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詞作。其中有放縱的歡娛、俗豔的調笑,也有離別的惆悵、真切的思念。這類作品魚龍混雜,給他的聲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儘管柳永的這類詞作多為文壇上流所不齒,但其中的佳作如《鳳棲梧》(佇倚高樓風細細)、《雨霖鈴》(寒蟬悽切)得到他們的高度評價。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裏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豔舞、錦榻繡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三、背景介紹

在兩宋詞中,有一個十分搞笑的現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創作過程的故事和傳播過程的故事。南宋羅打經《鶴林玉露》裏記載,《望海潮》詞傳到金邦,金主完顏亮聽到之後,欣然有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頭鞭渡江之志”,激發了他要佔領南宋的決心。一首詞竟引發一場戰爭,這種傳説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説明這首詞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

剛才説的是這首詞的傳播中的故事,其實這首詞在創作中,也內含柳永個人的目的。這首詞的創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處飄泊流浪,尋找晉升的途徑,期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後,他的老朋友孫何正在當杭州太守,但孫何的門禁甚嚴,柳永是一介布衣,沒辦法見到孫何。柳永沒有法子,只好寫了這首詞,請了當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説,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她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之後,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覆地唱着首詞,孫何就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説是你的老朋友柳三變寫的,那時柳永還沒有改名。孫何就請柳永吃了一頓飯,把他打發走了,之後也沒有怎樣提拔他。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四、整體感知:

(1)透過老師範讀、學生齊讀和自由讀對本詞進行整體感知。

(2)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老師的講解了解詞的大意。

(3)同學討論,老師點撥,分闕賞析:

1、師:上闕寫了什麼?

明確: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敍。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述。“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述。那裏選取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述。描述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狀況�D�D“市列珠璣”,市場裏擺滿了珠寶等珍貴商品,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狀況�D�D“户盈羅綺”,家家户户都滿是綾羅綢緞。“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杭州的富庶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但這兩者都是婦女常用的裝飾用品,暗示城市的聲色之盛。

2、師:下闕些什麼?

明確: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述“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説:“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着眼;“十里”,從空間着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就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時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是對地方官員的讚美,暗示這些官員與民同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孫何的直接讚美,也在本詞的結句説明投獻的用意。

3、本詞的是怎樣鋪敍和讚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確:從此的構思上看,“形勝”和“繁華”是詞眼。“形勝”是自然環境的美;“繁華”是經濟的繁榮發達。“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表現的都是杭州優美的自然景觀。“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參差十萬人家”表現的是杭州經濟的繁榮。

4、本詞中的數量詞的運用有什麼特色?

明確:詞中數量詞的使用尤見匠心,“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騎擁高牙”等,或實寫,或虛寫,或誇張,營造出高邁豪放的氣勢,整首詞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豪邁的格調,已接近於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

5、作為一首投獻之作,這首詞是否表現出低三下四的奴顏婢膝?

明確:沒有,在歌詠太平盛世、湖光勝景的作品中,此詞的氣格高華。

五、作業

1、仿本詞寫一首勝地勝景的詞。

2、背誦《望海潮》(東南形勝)。

第三環節:相關文章導讀

在中國的詩詞創作中,悲秋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創作主題。柳永的詞作中也有超多的悲秋之作,除了我們在中學時學過的《雨霖鈴》外,本課本中還選了他的另一首十分有名的作品《八聲甘州》。另外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晏殊的《蝶戀花》(菊愁煙蘭泣露)、馬致遠的《雙調哨遍高祖還鄉》等都和秋天有關。這些作品體裁不一樣,作品的風格也不一樣,同學們可進行比較性閲讀,看看它們選取的意象有沒有相似之處,看看它們的意境是否一樣,作家們用秋天這個時令段通常抒發怎樣的情感。

篇9:望海潮教案

共1課時

望海潮(東南形勝)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品味意境、把握情感,培養詩詞鑑賞潛力,信息梳理

潛力。

過程與方法:1、反覆吟誦,品味語言,梳理信息,表達交流。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體會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陶冶自己的審美情趣。

2學情分析

一年級段總共12個班。絕大多數學生理解過詩歌鑑賞的指導,期望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詩歌鑑賞的潛力再有所提高

3重點難點

1.品味語言,感悟情感。

2.語句鑑賞及煉字煉詞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望海潮

一、導入: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名篇,讀後令人心曠怡。這天,讓我們一齊走進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詞人筆下杭州的美妙景色。(板書課題)

二、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體展示)

背景: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從家鄉福建崇安前往開封應試,飄過杭州,拜謁世交前輩兩浙轉運使孫何,於是寫此詞投贈他。在這首詞裏,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寫景多於寫投贈之意。

北宋初期,歷經五代戰亂,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萬人家,可與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鋪陳其繁華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創制的新詞牌,錢塘江是天下景觀,調名當取其意。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景�v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三變”“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且是長調(慢詞)的倡導者,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三、誦讀全詞,整體感知

1、聽錄音,注意詞的語音、語速、語調,正字音。

參差cēncī堤沙dī天塹qiàn珠璣jī

羅綺qǐ豪奢shē羌管qiāng千騎jì

2、指名學生試讀,初步把握詞的語音、語速、語調。

3、師生齊讀,強化對詞的整體感知。

4、指名學生概述全詞所寫的資料。(杭州的形勝與繁華)

四、品味語言,鑑賞探究

學生誦讀課文,逐字逐句理解文義。(自主、合作交流)

【教師預設】

1、詞的上闋從哪些方面描述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歷史沿革、城市規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觀、生活圖景。

上闋主要描述杭州山水之美麗,城市之繁榮。寫法上層層鋪敍,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側面:“東南形勝”——從地理角度;“三吳都會”——從都市角度;“錢塘自古”——從歷史角度(概括)。“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寫“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側重刻畫“形勝”;“市列珠璣,户盈羅綺”側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這幾句具體描述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具體)

2、詞的下闋是從幾個方面描述杭州風貌的?

詞的下闋,首先從湖山勝狀、四時風物、晝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窮其完美風貌;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從早到晚都有遊興頗濃的人羣,他們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無不洋溢着祥和歡樂的氣氛。最後盛讚郡守孫何的聲勢和雅望,“煙霞”照應前邊“雲樹”等自然景色,使對孫何的稱頌與全詞自然融為一體。

3、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遠望去,垂柳含煙,虹橋如畫,千門萬户參差錯落。“煙柳畫橋”勾勒街巷河橋之美麗;“風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表現都市的人煙阜盛。

4、“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哪兩個詞用得好?若將“卷”字改為“推”字好不好?為什麼?

“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達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淡,力度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述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5、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

列、盈、競寫出了市民的富庶、奢華。

6、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香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指湖中廣植荷花,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兩句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説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着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悦之貌全出。

8、嬉嬉釣叟蓮娃。

老翁怡然自得,孩童喧鬧嬉戲。展開一幅太平盛世百姓安樂圖。

五、延伸

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詩人描述西湖美景的詩句很多,你能背出一些嗎?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天,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粧淡抹總相宜。

六、背誦這首詞

七、小結

八、作業:蒐集柳永其它詞,進行品讀。

【板書設計】

望海潮

柳永

形勝(地理)——自然風光之美

都會(都市)——都市繁華之美驚歎讚美豔羨

繁華(歷史)——民生安樂之美

鋪敍

望海潮(東南形勝)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望海潮(東南形勝)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望海潮

一、導入: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名篇,讀後令人心曠怡。這天,讓我們一齊走進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詞人筆下杭州的美妙景色。(板書課題)

二、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體展示)

背景: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從家鄉福建崇安前往開封應試,飄過杭州,拜謁世交前輩兩浙轉運使孫何,於是寫此詞投贈他。在這首詞裏,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寫景多於寫投贈之意。

北宋初期,歷經五代戰亂,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萬人家,可與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鋪陳其繁華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創制的新詞牌,錢塘江是天下景觀,調名當取其意。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景�v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三變”“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且是長調(慢詞)的倡導者,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三、誦讀全詞,整體感知

1、聽錄音,注意詞的語音、語速、語調,正字音。

參差cēncī堤沙dī天塹qiàn珠璣jī

羅綺qǐ豪奢shē羌管qiāng千騎jì

2、指名學生試讀,初步把握詞的語音、語速、語調。

3、師生齊讀,強化對詞的整體感知。

4、指名學生概述全詞所寫的資料。(杭州的形勝與繁華)

四、品味語言,鑑賞探究

學生誦讀課文,逐字逐句理解文義。(自主、合作交流)

【教師預設】

1、詞的上闋從哪些方面描述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歷史沿革、城市規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觀、生活圖景。

上闋主要描述杭州山水之美麗,城市之繁榮。寫法上層層鋪敍,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側面:“東南形勝”——從地理角度;“三吳都會”——從都市角度;“錢塘自古”——從歷史角度(概括)。“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寫“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側重刻畫“形勝”;“市列珠璣,户盈羅綺”側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這幾句具體描述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具體)

2、詞的下闋是從幾個方面描述杭州風貌的?

詞的下闋,首先從湖山勝狀、四時風物、晝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窮其完美風貌;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從早到晚都有遊興頗濃的人羣,他們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無不洋溢着祥和歡樂的氣氛。最後盛讚郡守孫何的聲勢和雅望,“煙霞”照應前邊“雲樹”等自然景色,使對孫何的稱頌與全詞自然融為一體。

3、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遠望去,垂柳含煙,虹橋如畫,千門萬户參差錯落。“煙柳畫橋”勾勒街巷河橋之美麗;“風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表現都市的人煙阜盛。

4、“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哪兩個詞用得好?若將“卷”字改為“推”字好不好?為什麼?

“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達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淡,力度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述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5、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

列、盈、競寫出了市民的富庶、奢華。

6、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香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指湖中廣植荷花,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兩句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説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着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悦之貌全出。

8、嬉嬉釣叟蓮娃。

老翁怡然自得,孩童喧鬧嬉戲。展開一幅太平盛世百姓安樂圖。

五、延伸

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詩人描述西湖美景的詩句很多,你能背出一些嗎?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天,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粧淡抹總相宜。

六、背誦這首詞

七、小結

八、作業:蒐集柳永其它詞,進行品讀。

【板書設計】

望海潮

柳永

形勝(地理)——自然風光之美

都會(都市)——都市繁華之美驚歎讚美豔羨

繁華(歷史)——民生安樂之美

鋪敍

篇10:望海潮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本詞的景物描述方法。

2、瞭解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

3、掌握詞的一些基本常識。

二教學重點:

1、柳永對慢詞長調的開創好處。

2、本詞景物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1、數量詞運用所體現的風格。

2、景物描述中白描、鋪敍手法。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三),遊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2、《唐宋詞名篇講演錄》,王兆鵬着,廣西大學出版社

3、《中國古代詩詞精品賞讀叢書:柳永》,趙長征編着,五洲傳播出版社

六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口語訓練

(一)導語: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詞人,寫了很多婉約曲致、歌詠昇平的詞作。14歲入朝後,歷任要職,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愛文學,又喜歡薦拔人才。北宋詩人張舜民寫了一本筆記叫《畫墁錄》。書中的第一卷裏説,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預備參加科舉時,流連於花街柳巷,沒能考取功名,他寫的《鶴沖天》中有一句詞“忍將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長時間內吏部不讓他升遷。柳永就去找同是詞人的當朝宰相晏殊,期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卻諷刺他作“綵線慵拈伴伊坐”之類的情詞,和當時的“深斥浮豔虛華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樣,鄙視他的俚俗浮豔的詞風,自然不肯幫他。但是這個晏殊是個十分有誠信的人,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宋真宗召見了他,讓他和進士們一齊在朝廷理解面試。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後,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聖上另命一題。”皇上贊其誠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正是他的誠實獲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終幫忙他官場上的升遷。我的故事講完了,下面把時間留給發言的同學。

(二)口語表達:

話題:同學們可就毅力這個話題,結合自己看過的某本書,某個名人的名言、某個影視中的人物事蹟,發生在同學中的某個人或事作主題發言。

訓練:請五六名同學上講台,每個人作五分鐘的主題發言。

點評:根據同學發言的狀況,針對主題是否鮮明、語言是否流暢,講話是否有感染力,講話的姿態等和同學們一齊做個點評。並現場打分,作為一項平時成績。

第二環節:課文教學

一、詞的基本常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唐,盛行於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能夠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於詞牌和標題:詞的標題是詞資料的集中體現,它概括詞的主要資料;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創作:

柳永987-1055後)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後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於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遊宴。後曾西遊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佑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令、定海曉峯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於潤州(今江蘇鎮江)。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宋史》無傳,事蹟散見筆記、方誌。善為詩文,“皆不傳於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僅開拓了詞的題材資料,而且製作了超多的慢詞,發展了鋪敍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柳永是宋代詞壇上最為流行的詞作家。當時有“凡有井水飲出,即能歌柳詞”的説法,對後世詞家、金元戲曲、明清小説都有重要影響。

柳永的詞集《樂章集》流傳於世,存詞二百餘首。這些詞作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寫羈旅行役資料的詞。在柳永之前,並不是沒有寫羈旅行役資料的詞,但柳永是第一個超多創作羈旅行役的詞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長期漫遊;為官之後,又到過很多地方。根據地方誌和他的詞作,他到過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陽、長安……他的詞常借用登臨水的所見所聞,淋漓盡致地表現一個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歎。如《八聲甘州》相對於五代多寫閨閣閨風的詞風,這種表達懷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謂境界大開,將傳統詩歌言志、緣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詞的領域,這種詞作也藴含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打破了五代詞狹小的表現空間。

一類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宋仁宗統治時期,號稱太平盛世,城市經濟更是空前繁榮,汴京、杭州、蘇州等都是很繁榮的大都市。柳永是個頗具“市民意識”的作家,他熱愛這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樂章集》中有不少描述都市繁華的詞。《望海潮》(東南形勝)寫杭州。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

一類描述男女情愛。柳永寫了不少反映秦樓楚館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詞作。其中有放縱的歡娛、俗豔的調笑,也有離別的惆悵、真切的思念。這類作品魚龍混雜,給他的聲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儘管柳永的這類詞作多為文壇上流所不齒,但其中的佳作如《鳳棲梧》(佇倚高樓風細細)、《雨霖鈴》(寒蟬悽切)得到他們的高度評價。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裏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豔舞、錦榻繡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三、背景介紹

在兩宋詞中,有一個十分搞笑的現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創作過程的故事和傳播過程的故事。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裏記載,《望海潮》詞傳到金邦,金主完顏亮聽到之後,欣然有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頭鞭渡江之志”,激發了他要佔領南宋的決心。一首詞竟引發一場戰爭,這種傳説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説明這首詞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

剛才説的是這首詞傳播中的故事,其實這首詞在創作中,也內含柳永個人的目的。這首詞的創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處飄泊流浪,尋找晉升的途徑,期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後,他的老朋友孫何正在當杭州太守,但孫何的門禁甚嚴,柳永是一介布衣,沒辦法見到孫何。柳永沒有法子,只好寫了這首詞,請了當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説,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她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之後,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覆地唱着首詞,孫何就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説是你的老朋友柳三變寫的,那時柳永還沒有改名。孫何就請柳永吃了一頓飯,把他打發走了,之後也沒有怎樣提拔他。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四、整體感知:

(1)透過老師範讀、學生齊讀和自由讀對本詞進行整體感知。

(2)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老師的講解了解詞的大意。

(3)同學討論,老師點撥,分闕賞析:

1、師:上闕寫了什麼

明確: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敍。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述。“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述。那裏選取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述。描述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狀況--“市列珠璣”,市場裏擺滿了珠寶等珍貴商品,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狀況--“户盈羅綺”,家家户户都滿是綾羅綢緞。“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杭州的富庶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但這兩者都是婦女常用的裝飾用品,暗示城市的聲色之盛。

2、師:下闕些什麼

明確: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述“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t”,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t”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説:“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着眼;“十里”,從空間着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就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是對地方官員的讚美,暗示這些官員與民同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孫何的直接讚美,也在本詞的結句説明投獻的用意。

3、本詞的是怎樣鋪敍和讚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確:從詞的構思上看,“形勝”和“繁華”是詞眼。“形勝”是自然環境的美;“繁華”是經濟的繁榮發達。“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表現的都是杭州優美的自然景觀。“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參差十萬人家”表現的是杭州經濟的繁榮。

4、本詞中的數量詞的運用有什麼特色

明確:詞中數量詞的使用尤見匠心,“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騎擁高牙”等,或實寫,或虛寫,或誇張,營造出高邁豪放的氣勢,整首詞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豪邁的格調,已接近於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

5、作為一首投獻之作,這首詞是否表現出低三下四的奴顏婢膝

明確:沒有,在歌詠太平盛世、湖光勝景的作品中,此詞的氣格高華。

五、作業

1、仿本詞寫一首勝地勝景的詞。

2、背誦《望海潮》(東南形勝)。

第三環節:相關文章導讀

在中國的詩詞創作中,悲秋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創作主題。柳永的詞作中也有超多的悲秋之作,除了我們在中學時學過的《雨霖鈴》外,本課本中還選了他的另一首十分有名的作品《八聲甘州》。另外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晏殊的《蝶戀花》(菊愁煙蘭泣露)、馬致遠的《雙調·哨遍·高祖還鄉》等都和秋天有關。這些作品體裁不一樣,作品的風格也不一樣,同學們可進行比較性閲讀,看看它們選取的意象有沒有相似之處,看看它們的意境是否一樣,作家們用秋天這個時令段通常抒發怎樣的情感。

篇11: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反覆誦讀詩詞,品味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準確把握作者情感,培養詩詞鑑賞潛力,陶冶自己的審美情趣;

3、學習詩詞中鋪敍、點染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會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1、詩詞中鋪敍、點染的表現手法;2、數量詞運用所體現的風格。

【教學方法】誦讀與感悟、討論與交流、點撥與評説相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杭州的迷人景色所傾倒: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蘇軾)。意大利馬可波羅説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杭州到底有什麼迷人的景色而讓人如此難忘、如此歌詠呢?這天我們跟隨北宋詞人柳永到杭州走一遭。

二、背景介紹(多媒體展示)

1、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在四旗中號“情長”,他的詞大多纏綿悱惻、婉麗多姿,有“豪蘇膩柳”之稱。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僅開拓了詞的題材資料,而且製作了超多的慢詞,發展了鋪敍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詞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2、背景介紹: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明白,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三、誦讀、感知

1.朗讀第一遍,請同學們自讀一遍,要讀準字音,並把讀不準音的字詞圈出來。

都會(dū)乘醉(chéng)羅綺(qǐ)羌管(qiāng)

2.朗讀第二篇,請同學們再讀全詞,根據詞下的註釋理解詞,並把不理解的字詞找出來,小組成員互相核查。

強調以下詞語的音、形、義:

⑴形勝:地理形勢重要。⑵參差:形容樓閣高低不齊。

⑶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塹,qiàn。

⑷重湖疊清嘉:yǎn,山峯。清嘉,秀麗。

⑸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代指高官孫何。

⑹異日圖將好景: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3.朗讀第三遍,請同學們邊讀邊思考,概括出詞的上片與下片的資料。

上片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從湖山勝狀、四時風物、晝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窮其完美風貌,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

4.聽錄音

5.齊讀,透過以上反覆朗讀,我們發現本詞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請同學們説説本詞押了什麼韻,本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感情?

本詞押了“a”韻。詞人在詞中全面、細緻地描繪了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和豔羨之情。

為了表現出詞人的這種情感,所以讀此詞應感情飽滿,適度誇張,鏗鏘有力,上片首句朗讀在“繁華”處升調且頓為下文蓄勢,寫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如“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要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祝願之辭要讀的懇切。

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四、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鑑賞形象、感受意境)

引導學生讀透全詞並有重點的進行鑑賞(從概括詞意、分析意象、推敲詞語、描述意境、修辭表現手法引導學生鑑賞,每個同學能夠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構成羣眾智慧取長補短)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上片: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1.“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是主旨句,在結構上總起全文。

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敍。

2.“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述。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緻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户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參差”形容樓閣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述由市內説到郊外。那裏選取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湧,波浪滔滔之勢。寫出浪濤力度與氣勢,對浪花飛濺的情態寫的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濁浪排空來,排山倒海山可催的氣勢。“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那裏移來形容錢塘江。

4.“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

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述。描述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狀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狀況,“户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簡單幾筆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

(二)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1.“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述“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裏湖和外湖;“疊”,寫湖岸山峯重疊,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峯等重重疊疊的山嶺。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照應“疊”二字,寫山中桂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説。傳説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白居易《憶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尋桂子”。美麗的傳説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祕空靈的色彩。“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十里”是説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工整的一聯把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的最美的景緻概括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泛”説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着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悦之貌全出。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採蓮的孩童喧鬧嬉戲,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採蓮,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3.“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霞”山水之樂。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閒暇時,品酒賞樂,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

4.“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對官員的完美祝願。“好景”,表層意思是指錢塘的完美景觀,實際代指其政績成就。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完美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讚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誇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為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為實吧!

五、問題探究:

1.本詞中的數量詞的運用有什麼特色?

明確:詞中數量詞的使用尤見匠心,“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騎擁高牙”等,或實寫,或虛寫,或誇張,營造出高邁豪放的氣勢,整首詞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豪邁的格調,已接近於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

2.結合上面的分析鑑賞,説説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從哪些方面描述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明確《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寫杭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地理位置:杭州是東南的重鎮。

歷史傳統:自古以來,杭州是繁華都市。

自然景觀:有著名的錢塘江、秀麗的西湖。

市井面貌:建築、設施美觀、人口密集。

百姓生活:人們安居樂業,處處笙歌,老老少少都情緒愉悦。

3.陳振孫在《直齋錄解題》中評這首詞“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詞人是採用了怎樣樣的手法,使這首詞到達了這種效果的?

①鋪敍: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鋪敍的手法,充分展開敍述,使描述的事物窮形盡相,它是克服敍事概念化、簡單化的訣竅之一。多方鋪敍;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鋪敍,二是指採用多種方法鋪敍。

如:樂府民歌《陌上桑》、《木蘭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以詞的上闋為例:“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下面就是對“形勝、都會、繁華”的鋪敍。“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前面一句是總説,這幾句是對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善於鋪敍,是此詞的特色之一。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敍,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

②點染,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有點,有染”。本來是指書畫家揮筆作書作畫。文藝理論家引以概括詞的表現手法。所謂點,就是點明,將所要抒寫的情感、道理,一語點明,使讀者瞭然於胸;所謂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體的事物、景物將所點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來,以便讀者對其能更具體、更生動地把握。但務必強調的是,點染之間不能“有他語相隔”,只能是一氣而下。“點染”是詩詞的一種藝術手法。

“點”:抽象的評點(總寫)“染”:具體的描述(分述)

點染間不能有其它相隔,務必是一氣而下。

《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染)斷腸人在天涯。(點)

長亭送別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染)總是離人淚。(點)

本詞就運用了“點染”的手法,請加以説明。

提示:上闕先點“錢塘自古繁華”,然後展開描述,“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張等手法,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六、小結,再讀課文:

在這首《望海潮》中,詞人以大開大闔、直起直落的筆法,濃墨重彩地用鋪敍、點染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描述杭州的繁榮景象,彷彿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偉壯麗的'歷史畫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評價柳詞説:“音律諧婉,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範鎮也曾説過“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在翰苑十餘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於耆卿詞見之。”這説明柳永描述“承平氣象”的詞取得了獨到的成就,能説出別人想説卻又説不出的話。傳説金主完顏亮聽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謝處厚有感於這件事,寫了一首詩:“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作者把完顏亮大動干戈的職責歸到柳永身上,並不正確。誘使金兵入侵,給宋王朝帶來威脅的,當然是統治階級“直把杭州作汴州”醉生夢死的腐朽本質造成的,與柳詞本無關係。但是,從這個傳説中卻能夠看出,《望海潮》的寫作是很成功的,讀了這首詞,不由得會使人對杭州心嚮往之。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望海潮》,走進杭州,去體驗那湖光山色,去遊覽那充滿魅力的人間天堂。齊讀

七、觀看《望海潮》MTV吟唱本詞

八、佈置作業(任選其一)

1、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喜歡的詞句

2、圖畫描繪

3、試着以詩詞形式描述自己熟悉的勝地勝景

篇12:望海潮教案

知識與潛力

1、瞭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2、理解這首詞藴含的思想感情,並分析其意境之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悟少年柳永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禮讚的豪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過程和方法:朗讀法、講授法

【教學重點】品味柳永詞的婉約之美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詞人內情緒感與外在詞風構成的關聯。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要點:瞭解詞的知識,柳永生平經歷及作品特點,講析第一首詞《望海潮》。

一、課文導入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蘇軾曾在《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中這樣描述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這首詩將西湖與西子相比可謂推陳出新,愈發顯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態。而南宋還有一位著名詞人柳永也對杭州和西湖情有獨鍾,寫下了著名的詞作《望海潮》。傳説金主完顏亮讀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雖未成功,但柳永也差點成了千古罪人。當然,這只是前人牽強附會的説法,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説明柳永這首詞影響十分大。這天我們就來欣賞該詞,再度領略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吧。

四、賞析《望海潮》

1、齊讀課文,結合註解瞭解詞的大意。

2、強調以下詞語的音、形、義

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參差:形容樓閣高低不平。

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塹,qiàn。

重湖疊�t清嘉:�tyǎn,山峯。清嘉,秀麗。

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指高官孫何。

異日圖將好景:圖,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3、本詞主要描述了什麼資料?

背景:這是一首投贈之作。真宗鹹平末年,少年柳永前往京城開封應考,路經錢塘,為了謁見兩浙轉運史孫何,而寫下了這首詞投贈他。

資料:詞主要描繪了北宋時期杭州景象。上片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4、合作探究,賞析詞作。

詞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錢塘”的繁華?

詞作極力讚揚了杭州自然環境之秀美、城市經濟之繁榮、百姓生活之富裕安寧。作者從地理位置、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等方面表現了“錢塘”的繁華。

上闋: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繁榮。

總體介紹:

“東南形勝”,地理位置重要;“三吳都會”,社會條件優越;“錢塘自古繁華”,有着長期繁盛的歷史。

具體鋪敍:

“煙柳畫橋,風聯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三吳都會。在街巷河橋的美麗環境中,家家户户安居樂業,人煙十分稠密。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東南形勝。錢塘江岸,綠樹如雲,錢塘江水,洶湧壯觀,不愧為自然“形勝”之地。

“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錢塘繁華。市場上陳列着各種珠寶,普通人家也披羅着錦,滿目奢華景象。“競”字很好的寫出了杭州富民比奢華、鬥闊氣的情景。

下闋:極寫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樂業。

“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山的完美。“三秋桂子”照應“疊�t”,“十里荷花”照應“重湖”。進一步描述“東南形勝”。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百姓的遊樂。四季皆美的西湖,從早到晚都有遊興頗濃的人羣,他們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無不祥和歡樂。(互文見義)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官員的遊樂。詞作最後直接讚美孫何的執政潛力和與民同樂的作風,並預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詞的最後兩句雖然有粉飾太平的味道,卻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華奢靡的社會現實。

5、品味語言,鑑賞形象。

(1)若把“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中的“卷”改為“推”好不好,為什麼?

“霜雪”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字顯得比較平板,力度和氣勢都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述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一個“弄”字寫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情緒;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採蓮少女快樂穿梭。“嬉嬉”二字將他們的快樂神態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出來。好一派歌舞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6、詞作表現手法

點染結合。先總提,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獎等手法,極力鋪敍,從不同角度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二、背景導入:這是一首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要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求得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因而難免要對對方加以讚揚甚至奉承。就寫了這一首詞進獻,所以在詞的上片極力讚揚杭州自然環境之美、城市經濟之繁榮。卻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榮奢靡的社會現實。那麼,下面我們來看本詞。

三、整體感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評價柳詞説:“音律諧婉,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看註釋理解文意)完成課後第一題

1、詞中描述了那些景物?煙柳、花橋、風簾、帳幕、雲樹、怒濤、青山、桂花、荷花、煙霞。

2、文中景物給你怎樣影響和聯想?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着經久不衰的魅力,它的風姿倩影,令人一見鍾情。就連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吟出“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詩人説他之所以捨不得離開杭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杭州有個魅力的西湖。三面環山,碧波盈盈,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環湖的山有許多奇峯,瞧,那一對山峯高聳入雲,從山腳到山頂就像俯瞰刀劈,山頂雲霧繚繞,彷彿到仙境,向下看,真叫人心驚膽顫,這正是西湖十景裏著名的“雙峯插雲”。在西湖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靈隱寺、黃龍洞、煙霞洞、放鶴亭。歷史著名的詩人蘇軾和白居易在那裏修建了蘇堤和白堤。意大利馬可波羅説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雖然末句有獻媚的味道,格調顯得不高,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成為作者最好的明證。

引導:結合上面的想象,説説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從哪些方面描述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3、《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寫杭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位置:杭州是東南的重鎮。

(2)歷史傳統:自古以來,杭州是繁華都市。

(3)自然景觀:有著名的錢塘江、秀麗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築、設施美觀、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們安居樂業,處處笙歌,老老少少都情緒愉悦。

四、問題探究:

1、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有點,有染。”説的是詞的一種表現手法“點染”,它既有抽象的評點,又有具體的描述,二者緊密相連,表現鮮明的情志。本詞用的就是點染手法。比如上闋先點“錢塘自古繁華”然後染,展開描述。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張等手法,極力鋪排,從不同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為人們津津樂道,西湖有許多景物,為何獨寫“桂子”和“荷花”?

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憶江南》中有“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之句,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可見桂子和荷花最能畫出西湖的美景,從而展現杭州的風姿。

3、“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有何深意?

好景,除寫湖山勝況,市井繁華,還暗送頌孫何政績良好之意;“歸去鳳池誇”則暗含入朝執政之意。兩句歌頌並祝福孫何任滿報政於朝。

五、小結:同學們,我想這清麗的詞句能打開聯想、想象的思維空間。下去期望同學們多讀,去感受文中優美的藝術形象。

篇13: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瞭解點染這種藝術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把握詩歌的豐富內涵。

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三教學設計

把預習放到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學深思、討論交流,在學生展示之後師生點評,必要時教師精講。

四教材解讀

《望海潮》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

錢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生活富足。在這首詞裏,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東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閲讀期盼:是何處如此佔盡天時地利?下句緊之後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自古”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一一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説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緻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户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參差”形容樓閣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高聳入雲的古樹圍繞着江堤,洶湧的江濤象發了怒一樣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壯闊的錢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着北方敵人的進犯。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湧,波浪滔滔之勢。“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鏡頭移近,來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寶石遍陳於市,家家户户綾羅盈櫃,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鬥豔。“列”、“盈”、“競”把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錦山秀水實在是清麗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説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説。傳説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白居易《憶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尋桂子”。美麗的傳説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祕空靈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説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着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釣叟蓮娃”,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採蓮的孩童喧鬧嬉戲。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

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畫。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閒暇時,品酒賞音,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完美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讚美上

五教學課時

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學生上講台介紹背景)

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此時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明白,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傳説金主完顏亮在讀了此詞後,萌發了攻打北宋之心。這天我們就來讀一讀《望海潮》。

二明確目標,有的放矢。(白板展示目標)

學習目標

1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瞭解互文,點染等藝術手法。

三自學深思,大膽展示。(白板展示思考題)

1詞中寫了那些景物?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述杭州的?

3默寫生字難詞。

學生自學8分鐘之後上台展示。先展示誦讀,再解決思考題。

四合作交流,勇敢表達。(白板展示思考題)

1點評你喜歡的詩句。

2上片、下片分別寫了什麼資料?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可否把“卷”改為“推”?為什麼?

4柳永是婉約詞代表人物,這是一首婉約詞嗎?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髮言。老師必要時點撥。

五瞭解藝術手法。

白板展示:點染是傳統國畫中的技法名稱,中鋒點景物,側峯層層渲染,才有立體感.移動到詩歌上,“點”是正面點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體細緻的描繪鋪寫,從而使詩歌的形象更為豐富,意味更為濃郁,而不至於使詩歌過於單調、枯瘦。

學生思考:品味詞中的點與染。

六帶着對杭州的驚羨與讚美之情誦讀《望海潮》。

七作業:完成“金榜”上的“基礎提升”。

《望海潮》教學反思

這次學習《望海潮》,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我想在課堂中改變自己,從而改變整個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台。一節課上下來,我的感受是課堂有了改變,但我的手放得還不夠開,以後還要努力嘗試放開手腳,把課堂的時間、空間更多地還給學生,讓學生透過主動建構,來獲得知識與潛力。

二(5)班是個理科班,班上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學習十分被動。我選取了在一節課內指導學生完成對《望海潮》的自學、體悟、交流、展示和反饋。從學生上台介紹背景,激發同學興趣,到自學深思、會寫字、能整體感知以及學生的合作交流、大膽展示,我把思維的時間、空間留給了學生,學生的學習效果,比我預想的要好一些。課堂最後,我引導學生本詞中點染手法運用的妙處。

本來想讓自己淡出課堂,但我還是沒有真正放手,在學生展示和發言過程中我的點評還不夠精簡,在思路、方法上點得還不夠透徹。今後我還要加強學習,在點評精講上下功夫。

篇14: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潛力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教學重點)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教學難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學習方法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同學們,俗話説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勝景自古令人魂牽夢繞,富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錢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西湖美景則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緻,美的畫面,美的筆調,美的神韻,美的音律,美不勝收。這天我們就透過柳永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知識積累

1、詞的基本常識(見補充資料)

2、作者簡介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對宋詞的發展有必須的影響。有《樂章集》,詞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3、背景介紹

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此時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明白,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三)整體感知反覆誦讀

1、請學生聽朗讀錄音

2、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感知大意(交流以什麼樣的語調帶着什麼樣的情感來讀)

3、再讀課文

朗讀指導:

①感情飽滿,適度誇張。

②上片首句在“繁華”處讀升調且頓,為下文蓄勢;寫錢塘江潮壯觀的詞句、如“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要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祝願之辭要讀的懇切。

4、概括詞上下片的資料

(四)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鑑賞形象、感受意境)

1、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並有重點的鑑賞自己喜歡的語句(從概括詞意、分析意象、描述意境、推敲詞語、修辭表現手法等方面引導鑑賞),每人也可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交流。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引導賞析(1)上片:描述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是主旨句,在結構上總起全文。

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敍。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述。“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述。那裏選取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湧,波浪滔天之勢。寫出浪濤的力度與氣勢,對浪花飛濺的情態寫的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濁浪排空來,排山倒海山可摧的氣勢。城外,煙雲綠樹環繞着江堤平沙,江水湧起的波濤如霜如雪,錢塘天險無邊無涯。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寫杭州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述。描述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狀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品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狀況——“户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詩人筆下的錢塘真是繁華的不得了。

(2)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述“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t”,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説“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t”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我們能夠聯想到南宋楊萬里的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三秋”,從時間着眼,點出桂子飄香的季節。“十里”,從空間着眼,渲染荷花的面積之廣。這一句牽動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這些意象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把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的最美的景緻概括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傳説金主完顏亮讀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謝處厚有感於此,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作者把完顏亮大動干戈的職責歸到柳永身上。雖是傳説柳永犯了個美麗的錯誤,但也説明柳永把杭州美景寫到了極致。

無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西湖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三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官員的完美祝願。“好景”,表層意思是指錢塘的完美景觀,實際代指其政績成就。

(五)問題探究:

1、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圖景)

2、試説作者從哪些方面描述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地理位置、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3、這首詞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豔羨。對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奉承)

4、這首詞的寫景有什麼特色(善於鋪敍,是此詞的特色之一。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敍,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個性是對錢塘潮和西湖的描述,十分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十分具體形象。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六)拓展延伸:

請學生回憶描述杭州、西湖的詩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憶江南》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七)再讀課文:

人説美景如畫,然而這般美景恐怕用盡天下丹青也描繪不盡,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望海潮》,走進杭州,去體驗那湖光山色,去遊覽那充滿魅力的人間天堂。

(八)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望海潮》

2、用散文化的語句描述《望海潮》中你所喜歡的詞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