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7W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精品多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勤勞的編輯為家人們找到的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4篇。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 篇一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設計提要]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2.《鄒》文的參差美;3.《鄒》文的哲理美。

[説明][所據版本:人教社高中語文第一冊]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註釋之後,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設計實施]

一、《鄒》文的整齊美

[引導]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文章寫他以比美設喻,巧妙諷諫,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本身也寫的很美。首先,是它的整齊美,即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注意從頭到尾,先後出現了幾個“三”

[討論明確]1 .鄒忌有三問: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 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2. 其妻、妾、客先後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3. 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4. 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於臣”,比“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然後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於寡人之耳者,受下賞。”6、納諫之後,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三變”之後,達到了內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點撥]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敍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並且前後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於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展規律。

二、《鄒》文的參差美

[引導]《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別;若有,説出原因。

[明確]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着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髮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於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着學説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自內心的讚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説:“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説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後一連串地説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於”他而都説他“美於徐公”的事。這裏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複,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於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於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並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矇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瞭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國七雄的行列。

[點撥]《鄒》文既有相對整齊的結構美,又有錯綜變化的參差美;在這變化錯綜之中,又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十分恰當地折射出了人物的身份、心理和情態,確實起到了言簡意賅、出神入化的效果。我國古代文學簡練典雅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三、《鄒》文的哲理美

[引導]通過鄒忌比美、設喻諷諫,使齊國走向強盛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進行思考,試從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普通人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來個“三”)。

[討論明確]1、作為下級,既要勇於進諫,又要善於進諫。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像鄒忌這樣,幽默風趣、娓娓到來、順理成章地使國君納諫除蔽,從而達到使國家政治清明、繁榮昌盛的目的,豈不美哉!2、作為領導者,也應樂於納諫。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古往今來那些胸懷寬闊、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的優秀品質,齊威王也算其中的一位。相反,如果沒有虛懷若谷的氣度,沒有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百姓的安危禍福着想的胸懷,不但逆耳的忠言聽不進,就連順耳的勸諫也難説聽得進的,那就只剩下一意孤行、孤家寡人了。3、作為普通人,也應有自知之明。鄒忌之所以“三問”,徐公來了之後又“窺鏡而自視”,終於發現自己“弗如遠甚”,可見鄒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比人家徐公美;大家不約而同地捧他,也沒把他捧暈乎。所以,才能“暮寢而思之”,悟出背後的根由:他們之所以“美我”,是由於 “私我”、“畏我”、“有求於我”呀!這叫什麼精神!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概括得很精當:“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千古名言,就是從本文中歸納出的)

[點撥]《鄒忌諷齊王納諫》通篇都閃爍着哲理的光輝。如果,我們所有的被領導者都能勇於並且善於進言,各級領導都能樂於納諫,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則我們的國家幸甚,我們的民族幸甚!

附:板書

問、答、思 整齊    善於進諫

三                  參差     樂於納諫     “三”

比、賞、變    哲理     自知之明

四、訓練設計

(一)選擇題,指出下列各組中,與例句加點字意義相同的項:

1、鄒忌修八尺有餘

A.外結好孫權,內修政     B.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

C.臣修身潔行數十年      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主

2、朝服衣冠,窺鏡

A.一朝而滅,莫之哀也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D.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

B.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C.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二)判斷題,下列説法,有錯的一項是:

A.“門庭若市”的“庭”與“拜送書於庭”中“庭”的本字不是同一個字。

B.“納諫除蔽”的“蔽”不是“興利除弊”的“弊”。

C. “暮寢而思之”的“寢”,在古文中同“睡”、“眠”的意思一樣,都表示躺在牀上睡覺。

D.“地方”在本文中是兩個詞,“地”指領域、領土;“方”是周圍或縱橫,修飾後面的“千里”。

(三)背誦題(生源好的班級,當堂背誦)

1、先用半分鐘時間,背誦第四節。

2、用三分鐘時間,背第二、三節(男生背第三節,女生背第二節,競賽)[建議:參照並利用本文板書設計 ]

3、用八分鐘左右時間,全體背誦第一節[先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讀,再交替一句一句背,造成對話式情境(老師可充當解説)最後全體背誦]。

4、全體同學背誦全文,或抽查背誦全文。

(四)閲讀題(課外閲讀,也可放在當堂,寫在小黑板上或打投影),閲讀下文,思考一下,這篇文章跟《鄒》文相比,主題有什麼區別?

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打獵用的兇猛的鳥),買一鳧(野鴨子)而去。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於地;又再擲,又投於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抵擲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鶻,可以獵兔耳,乃鴨也?”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選自《艾子雜説》,運用擬人手法,説明要有知人之明,用其所長,才能人盡其才)

(五)作文題。任選一,課下完成:

1、善諫與納諫     2.自知之明與知人之明

附:客觀題答案

(一)1、D   2、C   3、B      (二) C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 篇二

《鄒忌諷齊王納諫》創新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教學過程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建立以探究、理解、親身實踐、分享與合作為特徵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培養和發展創造性,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二、指導思想根據九年級的教學安排,本文已教學過,再加上九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覺有些單調。因此。針對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刻畫簡約,形象鮮明,不乏生動,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特別大的特點,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着課本走進生活,在創新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獲得新的學習體驗。三、學習策略1、帶着教材走進生活。學生根據課文的部分內容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組織學生自評。2、,體味誦讀,情感感悟。四、輔助教學媒體:電腦五、教學時數:一教時六、教學思路本文的教學思路基本上可分為:閲讀期待——編演評價——體味誦讀,其中編演評價是主體。教學過程(一)   導入:以聊天形式導入新課。師生問候(用英語問候),點明課題。(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共同學習一堂課,學習的課文是本學期的語文課本第四單元的第二篇《鄒忌諷齊王納諫》,請一位同學將課題寫一下。【寫課題】《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大家已經學過了吧?那麼,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用你最喜歡的讀書方式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我給你們配點音樂。【播放】【配樂】學生誦讀。課文回顧,點燃閲讀期待。【媒體投影1】: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為什麼?學生交流;老師評價。從同學們的回答看,大家對課文的理解還是不錯的。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刻畫簡約,但不乏生動,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那麼,這節課我們將換一種方式來學習課文。大家有興趣嗎?是什麼方式呢?【媒體投影2】編演課本劇在這之前,大家有沒有嘗試過,自己當編劇、導演、主演呢?(沒有,那今天我們就牛刀初試;有過,那今天我們再一展才華。)(三)導編1、討論:編劇要注意的事項?那編寫課本劇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老師在課前選擇了文中的某一場景予以了編寫,現在呈現給大家。【媒體投影3“諷諫”:鄒忌、齊王的戲】請大家結合原文看看,老師編寫的是哪一個場景?(場景“諷諫”)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原文交流討論改編課本劇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學生閲讀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名學生板書注意要點。(如:設置活動場景,時間、地點、人物、旁白、人物之間的對白、對白時的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請同學們注意,剛才老師編寫的這個場景,只是老師結合課文內容編寫的一個例子,同學們可以借鑑,更需要創新,在編寫中要結合課文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寫出我們自己的個性風采。同學們説説看,課文中還有哪些場景可以編寫成課本劇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點撥、投影。【媒體投影4】(1)問美:鄒忌、鄒妻、鄒妾、客人的戲;(2)比美:鄒忌、徐公的戲;(3)思美:鄒忌個人戲;(4)諷諫:鄒忌、齊王的戲;(5)進諫:齊王、羣臣吏民的戲;(6)四國朝齊:齊王、四國使臣的戲;時間關係,本節課只編寫其中某一場景。大家説,編哪一個?根據學生選擇確定本節課的任務“問美”(重點)下面請前後位的同學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有其中的一位同學執筆,其他同學運用剛才的學習收穫,結合課文內容,共同討論編寫好劇本。學生閲讀、討論、編寫;教師深入學生巡查編寫情況,適時指導。(四)導演剛才大家都能仔細閲讀課文,認真編寫。我們精心編寫了劇本,一定希望將它精心地演好。下面由小組中的一位同學擔任導演,小組內自由分配角色,準備演好自己的劇本。       學習小組互助合作,推選導演、演員,進行表演排練。指名一個小組進行表演。或由大家推選導演,再由導演選取演員進行表演。(演員自己要説説對角色的表演感受;觀看的同學要做好對演員的表演進行評價的準備。)(五)導評表演得怎麼樣?如果學生表演比較出彩,獲得同學們的掌聲。師:看來本次演出很成功。下面請我們演員自己先可以説説表演角色的感受。觀眾呢,觀看了剛才的演出,可以對演員的創新表現進行發問,也可以對演員的表演進行評價,你覺得誰演得好,好在哪裏?誰如果這樣表演會更恰當些?怎麼看就怎麼説,允許爭論,允許反駁,只要意見合理。這一點評中要巧妙地將本課核心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落實,萬不可將評點糾纏在非語文的東西上面。剛才,同學們無論是演還是評,都很精彩。我們(      )的學生就是棒。老師相信大家不僅演得投入,評得具體,而且一定還能讀得精彩。請大家推薦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評價。(六)聽配樂朗讀。【媒體投影5】最後請大家完整地聽一遍課文朗讀,讓我們一起欣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跟讀。(七)佈置作業。這節課,我們僅編寫了其中一個場景,文中還有其它場景可供編寫,課後大家還可編寫交流。下課。      設計思考:本節課的教學要按新課標理念進行,從教學過程和效果看,教學形式要符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設計”理念。主要體現:1、要改變單一傳授知識的課堂教學格局,注重學生聽説讀寫語文能力的全面培養。2、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從“導讀”、“導編”、“導演”到“導評”,都要伴隨着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探究,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3、要創設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課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身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參與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獨自理解和領悟。4、要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培養,學生從自身的理解、他人的表演與評價中分清是非、美醜,建立自己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5、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6、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教師只起一個“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 篇三

一、複習目標: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並做歸納。

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並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巧妙設解説理的特點,明白虛心接受意見的好處。

二、複習方法:

自主、合作、點撥、訓練

三、複習過程:

(一)學生自主複習,記憶相關內容,在疑問處作記號。

(二)學生合作複習,解決疑問,教師點撥。

(三)檢測重點,瞭解學生掌握情況。

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練習

a  基礎儲備卷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4分)

(1)昳麗(      )   (2)窺鏡(      )   (3)寡人(      )  (4)納諫(      )

(5)謗譏(      )   (6)期年(      ) (7)暮寢(      )   (8)妻妾(      )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6分)

(1)形貌昳麗        (            )   (2)吾孰與徐公美(            )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4)暮寢而思之  (            )

(5)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6)期年之後    (            )

3、默寫填空。(7分)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             ,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乃下令:“                              ,受上賞;                        ,受中賞;              ,                ,受下賞。”

(3)令初下,羣臣進諫,               ;數月之後,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4)燕、趙、韓、魏聞之,              。此所謂                   。

4、理解課文內容填寫句子。(3分)

(1)文中寫鄒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2)文中寫鄒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3)文中寫齊王納諫而達到國內大治的句子是

5、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5分)

(1)理解本文的結構層次,概括各層意思。(5分)

(2)你認為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主題?(5分)

(3)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5分)

a、鄒忌

b、齊威王

6、重點問題探究。(10分)

(1) 本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詳略得當,請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説明。(5分)

(2) 仔細閲讀課文,説説作者是如何通過比喻、類比來説理的。(5分)

7、把你知道的有關《戰國策》的情況寫在下面。(5分)

b  綜合提升卷

1、給下面的多音字注音並組詞。(8分)

(1)朝(        )                   (2)與(        )

(        )                          (        )

(3)觀(        )                   (4)燕(        )

(        )                          (        )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鄒忌修八尺有餘(            )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

(3)旦日,客從外來(            )   (4)徐公來,孰視之  (            )

(5)王之蔽甚矣    (            )   (6)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7)能謗譏於市朝  (            )   (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3、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內容。(2分)

(1)問之:“吾孰與徐公美?”

(2)暮寢而思之

(3)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4)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於”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皆以美於徐公       b、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皆朝於齊

c、能謗議於市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d、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5、判斷下面句子運用的描寫手法。(4分)

(1)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           )  (2)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           )

(3)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之遠甚。 (           )

(4)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6、問題探究。(3分)

針對鄒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妻、妾、客的回答有什麼異同?試結合具體的語句分析説明不同在哪裏,為什麼?

課內語段閲讀。(27分)          (一)(12分)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孰與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7、本語段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題目中的“諷”的意思是                    ,“納”的意思是               。本文出自          編寫的               。(2分)

8、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2分)

a、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指身材與面貌)b、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指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c、窺鏡而自視(本是偷看,這裏引申為“照”)d、又弗如遠甚(差得太遠,遠遠不如的意思)

9、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2分)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a、早晨,有位客人從外面進來,和他坐着交談   b、第二天早晨,有位客人從外面進來,和他坐着交談。

c、早晨,從外面進來一位客人,和鄒忌坐着交談。d、第二天早晨,從外面進來一位客人,和鄒忌坐着交談。

10、下面句子中與“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暮寢而思之     d、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11、下面句子中“美”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句的是(2分)

a、吾孰與徐公美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d、皆以美於徐公

12、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活用的方法,並寫出其意思。(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聞寡人之耳者

14、下面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b、羣臣進諫      臣之妻私臣

c、乃下令        令初下            d、門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5、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差別最大的是(    )(2分)

a、門庭若市             b、猶不失下曹從事       c、畢禮而歸之           d、忌不自信

16、下面句子中的“之”跟“聞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     b、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7、下列句子中的“者”跟“上書諫寡人者”中的“者”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2分)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d、雖欲言,無可進者

1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3分)

c  新穎題型集萃卷

1、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後組詞。(8分)

(1)冠(        )                 (2)廷(        )

寇(        )                      延(        )

(3)蔽(        )                 (4)納(        )

弊(        )                      枘(        )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謂其妻曰      (            )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

(2)於是入朝見威王(            )    皆朝於齊        (            )

(3)皆以美於徐公  (            )    必以情          (            )

(4)時時而間進    (            )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3、指出句子中加點詞活用的類型及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斷下面各句子屬於什麼句式,並翻譯句子。(3分)

(1)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今義。(4分)

(1)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古義                                 今義

(2)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古義                                 今義

(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古義                                 今義

(4)能謗譏於市朝                      古義                                 今義

參考答案

a  基礎儲備卷

1、(1)yì(2)kuī(3)guǎ(4)jiàn(5)bàng(6)jī(7)qǐn(8)qiè  2、(1)光豔美麗(2)與……相比,哪一個更……(3)不如,抵不上(4)到了夜晚睡在牀上(5)實在知道,確實知道(6)滿一年  3、略(參見課文) 4、(1)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2)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3)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5、(1)第一部分(第1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從中悟出妻、妾、客讚美自己的原因,由此引起諷齊王的想法。第二部分(第2段):寫鄒忌諷喻齊王,將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和妻、妾、客進行類比,所喻之理淺顯易懂,具有很強的説服力。第三部分(3、4段):寫齊王納諫除弊的成效。(2)本文記敍了戰國時齊國政治家鄒忌諷諫齊威王納諫的故事,説明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歡聽奉承話。做國君的更要虛心納諫,才能使政治修明,國家得到治理。(3)a、鄒忌:能在一片讚揚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發現問題,進行分析思索,尋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時作為齊國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幫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責任感,敢於大膽地堅持真理,諷勸威王;有善於運用能啟發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説服對方。b、齊威王:在本文他是一個心胸寬闊,氣度宏大,知錯能改的賢明君主。他能從諫如流,付諸行動,除了與鄒忌善諷有關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的決心。6、(1)全文着墨最多的是第一段,因為這一段描寫的內容是下文諷諫之舉動的來源,所以有必要詳寫。相比之下,最後一段寫齊王納諫除弊之效則顯得簡括而含蓄。它沒有直接寫齊王納諫後如何修明,人民如何滿意。而只是寫了下令之後進諫由“門庭若市”逐漸減少到“雖欲言,無可進者”以及別國的反應,來含蓄地説明齊國已達到了大治。(2)課文先寫比美的事情,以比美為後面的進諫除蔽作鋪墊,小中確實可以包含着大。比美這件生活小事同國家大事之間,在“受蔽”這一點上,有相似之處,可供類比。作者把兩件事巧妙地聯繫起來,能收到很好的説服效果。7、《戰國策》原為漢初人彙編各諸侯國史書而成,稱《長短》《國事》《長書》《國策》等等,後來經西漢末年的劉向重新編排整理,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衞、中山等十二策,33篇,定名為《戰國策》。它是一部歷史散文著作,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和一定的文學價值,書中着重記錄了戰國時期一些謀臣策士的言論和謀略,其中寫600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有許多人物寫得十分突出。

b  綜合提升卷

1、(1)zhāo,朝霞;cháo,朝廷(2)yǔ,與人為善;yù,參與(3)guān,觀察;guàn,道觀(4)yàn,燕子;yān,燕山 2、(1)長,指身高(2)比得上,趕得上(3)第二天(4)同“熟”,仔細(5)受矇蔽(6)錯處(7)指公共場所(8)沒有  3、(1)指代客人(2)指代妻、妾、客都説鄒忌比徐公美這件事的原因(3)指代前面説的威王受矇蔽的情況(4)指代齊王納諫除弊這件事  4、c  5、(1)外貌(2)語言(3)心理(4)神態  6、相同的是都讚揚了鄒忌比徐公美;妻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這是熱情地讚揚鄒忌的“美甚”,反映了妻對夫的偏愛;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為怕,所以不得不敷衍地説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這比妻的讚美差多了;客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陳述句,比妾的反問句,語氣更輕了,這是因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7、諷諫,用暗示、比喻等方法委婉地規勸;接受;劉向;《戰國策》  8、b  9、d  10、d   11、c  12、(1)我與城北的徐公比,哪個更漂亮些?(2)我的妻子稱讚我漂亮,是因為偏愛我。13、(1)名詞作狀語;當面(2)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14、c  15、b  16、d  17、a(的人)18、(1)大臣們和各級官員及百姓,能夠當面指出我有錯的地方的人,便能夠得到上等的賞賜。(2)號令才下去的頭幾天,許多大臣走到宮裏來勸諫威王,擠滿了門口和院子,好似大街上一般熱鬧。19、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歡聽奉承話。做國君的更要虛心納諫,才能使政治修明,國家得到治理。

c  新穎題型集萃卷

1、(1)guàn,冠軍;kòu,賊寇(2)tíng,朝廷;yán,延安(3)bì,矇蔽;bì,弊端(4)nà,採納;ruì,枘鑿  2、(1)對;説(2)朝廷;朝賀,拜見(3)認為;憑藉,按照(4)間或,偶然;夾雜  3、(1)用作動詞;穿戴(2)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偏愛  4、(1)省略句;徐公來了,仔仔細細地看他,感覺到自己不如(徐公漂亮)。(2)判斷句,“也”是標誌;客人稱讚我漂亮是因為有事情求我幫助他的緣故。(3)狀語後置句;這是人們所説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5、(1)古義:第二天;今義:指今天的下一天(2)古義:地方方圓;今義:區域(3)古義:身邊的侍臣;今義:表示方位(4)古義:批評指責;今義:誹謗譏諷  6、(1)再借(2)因此(3)芳香(4)如果(5)答應(6)捉住  7、(1)晉國的這種貪心不能讓它開個頭,這支侵略別人的軍隊不可輕視。一次借路已經過分了,怎麼可以有第二次呢?(2)晉軍回師途中安營駐紮在虞國,乘機突然發動進攻,滅掉了虞國。8、(1)先陳述形勢。(2)再揭露晉的無情。(3)最後論述修德重民的道理。9、保護鄰國不受侵犯,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侵犯,這兩個國家是相互依存的關係。10、迷信宗教關係;相信神權。11、第一:兩國聯合力量強大,晉國也不敢侵犯,兩國都能保存下來,對其他小國也能起到示範作用。第二:也有可能在晉國的惱怒下,首先被吞併。因為雙方的力量畢竟差別太大。12、①不能相信神靈庇佑,全是假話;②要善於聽從他人的勸告,不可一意孤行;③不能盲目相信盟約。對於不講誠信的人,那不過是一紙空文;④要善於識破他人的偽裝,瞭解其真實用心……13、(1)到(2)大户人家(3)以為奇怪(4)希望  14、d  15、c  16、開放性題。只要觀點明確,有例子證明即可。17、答案不統一。如:韋編三絕、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等。説出兩個即可。

四、訓練、鞏固:

學生完成訓練題,教師巡視,瞭解情況。(見《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練習》)

五、選擇重點評講,學生記憶鞏固。

六、小結

教後小記:

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 篇四

(一)作者、背景:

1. 作者:

《戰國策》又稱《國策》,相傳是當時各國史官或策士們輯錄的。西漢著名學者劉向在整理皇家藏書時發現一批散亂的戰國策資料,他按“國別”的體例加以整理編排,又因內容都是有關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的事情,故定名為《戰國策》,全書三十三篇,記載了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共245年的史實。

《戰國策》的絕大部分篇章是記載戰國時的謀臣、策士、縱橫家之類人物的言行和事蹟的,着重表現這些人士的才智和作用,書中充滿了雄辯的論述和辯難,構成了一個個權變、陰謀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虛構或誇張的,多與史實有出入,所以與其説《戰國策》是一部史書,毋寧説它是一部具有文學性質的歷史故事集或歷史散文集。

《戰國策》的語言鋪張揚厲、雄辯恣肆、剛健雄渾、氣勢磅礴,其敍述多能做到簡潔明快、流利酣暢。它的論述或辯駁更是旁徵博引、條分縷析、豐富多彩,其創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戰國策》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後代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2. 背景:

春秋戰國之際,七雄並立,諸侯間時而罷兵修好,時而背盟攻伐,爾虞我詐,戰禍連年;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各諸侯國國君爭相用高官厚祿來招賢納士,於是“士”這個階層也就隨之活躍起來了。這些“士人”既有廣博的知識,又有能言善辯的口才,同時還會揣摩諸侯心理,隨機應變,以投國君所好。他們依附於國君,並和統治者相互為用,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其地位當然也就大大提高了,這就形成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遊説之風、養士之風以及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國統治者為加強國力,往往也能虛心納諫,以期得到人民的理解與支持。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展開的。

(二)重點、難點:

1. 鄒忌與徐公比美,妻、妾、客三人回答的語氣有何不同?

答:妻的答語中偏愛之情極為明顯,“君美甚”,妾的回答則嫌勉強,有敬畏之情;客的回答比較平直,有奉承之意。

2. 鄒忌為什麼要上諫?

答:鄒忌在與徐公比美中,聽到三人的奉承而差點受矇蔽,想到國君身邊奉承者大有人在,受矇蔽的機會更多,因而他在朝廷上現身説法,諷諫齊王。

3. 鄒忌是怎樣上諫的?

答:他沒有單刀直入地進諫,而是先講自身體會,用類比推理的方式講出“王之蔽甚矣”。他沒有公開批評齊王,而是以身設喻,啟發誘導,推己及人,很有説服力,因而使齊王虛心納諫。

《觸龍説趙太后》

(一)作者、背景:

1. 背景: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孝成王繼位,因他年幼,其母威後暫攝政,當時秦國認為有機可乘,想趁趙內政未穩之機,攻下趙國。秦軍一連攻下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為解燃眉之急,趙急向關係密切的齊國求援,齊王雖答應出兵,但按慣例要求趙必須以長安君為人質。趙太后寵愛幼子,不答應這件事。打破這僵局的就是觸龍。觸龍從閒談家常入手,用親切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去打動趙太后的心絃,最終以理服人,説服了趙太后,化解了趙國的危機。

(二)重點、難點:

1. 觸龍是怎樣令“盛氣而揖之”的趙太后解除精神武裝的?

答:國難當頭,趙太后因愛子而無法求得救兵,眾大臣勸説無效,觸龍要出面勸説。趙太后怒氣衝衝,如見面直奔主題,觸龍也必然無功而返,於是觸龍出場時先有意識地顯出蒼老的神態,然後表明自己對太后健康的關心,説出自己養生的方法,讓太后感覺觸龍是來問候她,希望自己多保重,這樣趙太后就解除了精神武裝。

2. 觸龍是怎樣把話題引到愛子的問題上的?

答:觸龍見太后怒氣漸消,就提出讓自己的兒子入宮當衞士問題,表現出自己如何疼兒子,這引起太后的興趣,因為趙太后非常疼兒子,兩個人於是就有了共同話題,話題也就轉到愛子的問題上。

3. 觸龍是怎樣説服趙太后,讓她痛快地答應兒子做人質的?

答:觸龍明知太后更愛幼子,卻故意反話正説,説她更疼女兒,太后當然不同意,趕緊聲明:更疼小兒子。觸龍的話題經過迂迴戰術,終於談到正題。於是觸龍就談太后是如何疼愛女兒的,突出太后為使女兒永遠幸福,寧可不見到她,表明太后是很理智的。然後從趙立國談起,指出為國君的如不讓其子孫為國出力,只是坐享其成,遲早會喪失特權,甚至會滅國亡家。而現在有機會讓長安君立功,太后不肯,怎麼談得上愛自己的小兒子呢?趙太后終於明白溺愛對兒子沒有好處,於是痛快地答應讓兒子到齊國做人質,矛盾最終得以解決。

【模擬試題】

一。 基礎知識:

1. 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鄒忌修八尺有餘

a.

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

徐公來,孰視之

b.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c.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

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d.

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2. 選出“於”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

① 皆以美於徐公      ② 能謗譏於市朝

③ 皆朝於齊          ④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下列各句與“地方”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b.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c.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d.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4. 找出下列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 朝服衣冠

b. 朝濟而夕設版焉

c. 朝辭白帝彩雲間

d. 皆朝於齊

a. 孰如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b. 孰視之,自以為弗如

c.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d. 吾孰與徐公美?

a.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c.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d. 沛公誠欲倍項羽邪

a. 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b. 趙王信秦之間

c. 經歷坎坷,間以日記記之

5. 請指出句中加點詞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    )

a.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b.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c. 老臣竊以為媪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

d. 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衞王宮。

e.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6. 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左師觸龍願見太后

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b.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c.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d.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7. 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b.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c. 老婦恃輦而行

子何恃而往

d.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8. 分別説明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

① 沒死以聞

② 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③ 今媪尊長安君之位

④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與題幹引例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項分別是:

① 例: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    )

a.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b. 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 例: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

a.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b.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c. 太后之色少解

d. 少時,一狼徑去

10. 句中加點的詞,詞義和詞性都不同於其他的一項是(    )

a. 不若長安君之甚

b.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c.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11. 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選擇義項。

“為”的常用義項是:a.做、幹 b.充當、當做 c.成為 d.為了 e.替 f.對、向

①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

②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③ 媪之送燕後,持其踵為之泣(    )

④ 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    )

⑤ 不足為外人道也(    )

⑥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

二。 閲讀:

(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題目。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1. 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鄒忌修八尺有餘(長,文中指身高)

b. 徐公來,孰視之(同“熟”,仔細)

c. 私我也(自私地誇獎我)

d. 朝服衣冠(早晨)

2.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吾妻之美我者”中“美”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吾孰與徐公美

c.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d. 登泰山而小天下

3. 選出與“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項(    )

a. 客從外來,與坐談。

b. 欲安所歸乎?

c. 曹公,豺虎也。

d. 受制於人

4. 對“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比城北徐公美麗嗎?

b. 我與城北徐公仔細比,我漂亮嗎?

c. 我與城北徐公誰漂亮?

d. 城北徐公比我美麗嗎?

5. 由於感情的不同,鄒忌在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問題時口氣有差別。用原文填寫問話內容並揣摩各自語氣的感情色彩。

他問妻子:“              ”感情色彩是

他問妾:“                ”感情色彩是

他問客:“                ”感情色彩是               同樣是讚揚鄒忌貌美,妻、妾、客的回答卻不盡相同,

妻曰:“                ”;

妾曰:“                ”;

客曰:“                ”。

這表明三人由於身份、心理不同,表現出的情感、語氣也不同:妻的感情         ;妾的感情                ;客的感情                。

(二)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內臣)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於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選自《戰國策•燕策•燕昭王復國求賢》)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 卑身厚幣   卑:降低,  厚:豐厚。

b. 而捐五百金   捐:捐獻。

c. 今王誠欲致士   致:致意。

d. 於是不能期年    能:能夠

2. 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涓人言於君曰。           隗且見事。

況賢於隗者乎。           故往見郭隗。

a. 兩個“於”字相同,兩個“見”字不同。

b. 兩個“於”字相同,兩個“見”字也相同。

c. 兩個“於”字不同,兩個“見”字也不同。

d. 兩個“於”字不同,兩個“見”字相同。

3. 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① 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

a. 來招攬有賢能的人,想準備將來報仇。

b. 用招攬有才能的人,想將來報仇。

c. 來招聘有才能的人,想準備用他們來報仇。

d. 用招待有賢能的人,想準備來報仇。

② 人將誰朝而可?

a. 我帶領誰臨朝合適呢?

b. 我帶領誰去拜訪合適呢?

c. 我應當拜訪誰才合適呢?

d. 我應當在朝廷上接見誰才合適呢?

4. 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燕王招賢致士的一組是(    )

①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② 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③ 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           ④ 豈遠千里哉

⑤ 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                  ⑥ 土爭湊燕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⑥        d. ①⑤⑥

(三)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説,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無民?無有民,何有君?故有問,捨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種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齊國有名的孝女)無恙乎?撤其環  ,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於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注:趙威後即《觸龍説趙太后》中的趙太后。

1. 對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使者不説(“説”通“悦”,通假字,高興)

b. 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王,名詞意動用法,以……為王)

c. 何以不業也(業,名詞使動用法,使成就功業)

d. 振困窮(“振”通“賑”,通假字,救濟)

2. 對“齊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後”和“臣奉使②使④威後”中“使”字的意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四個都相同

c. ②④相同                                         d. ①③相同

3. 對下列加點字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年歲)

b.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安定)

c. 故有問,捨本而問末者耶(根本,末節)

d. 中不索交諸侯(求)

4. 歸納下列多義詞的義項,如讀音不同請標示讀音。

(1)書

a. 書未發(    )

b. 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

c. 申子、韓非皆著書(    )

d.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

(2)食

a. 有糧者亦食(    )(    )

b. 肉食者鄙(    )(    )

c. 豐衣足食(    )(    )

(3)使

a. 齊王使使者問趙太后(    )

b. 臣奉使使威後(    )

c. 但使龍城飛將在(    )

d. 送元二使安西(    )

(4)歲

a.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

b. 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

c. 歲亦無恙耶(    )

d. 年七歲,亦助之(    )

5. 下列句子中哪句有通假字,請找出來,並寫出本字。

(1)使者不説                   (    )通(    )

(2)恤孤獨,振困窮                   (    )通 (    )

(3)徹其環  ,至老不嫁       (    )通 (    )

(4)於陵子仲尚存乎           (    )通(    )

6. 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句是(    )

(1)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

譯:(您)現在不先問齊王卻先問年景和百姓,難道能把賤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2)是助王養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

譯:這是個幫助國君養活老百姓的人啊!為什麼至今還不給他官職呢?

(3)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譯:(齊王)靠什麼來統治國家,撫愛百姓呢?

(4)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

譯:上朝不向王稱臣,下朝不會管理家事,沒有事也不去與諸侯交往。

7. 下列句子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 《趙威後問齊使》選自《戰國策•齊策四》,趙威後,即是《觸龍説趙太后》中的趙太后。

b. 趙威後提出“民為本,君為末”,與儒家思想中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相同。

c. 這篇短文以記事為主,記敍了趙威後的外交活動,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d. 趙威後批評了齊王的不善於用人,體現了她對友邦國家命運的關心。

【試題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 基礎知識:

1. b    2. c    3. c   4. ① d  ② b  ③ c  ④ b

5. c    6. a    7. d

8. ① 使動 ② 名詞動用、動詞做名詞 ③ 使動  ④ 名詞動用

9. ① b     ② c    10. d    11. ① b  ② e  ③ d  ④ c  ⑤ f  ⑥ e

二。 閲讀:

(一)

1. c    2. d    3. b     4. c

5. 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感情色彩:親切

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感情色彩:嚴肅

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感情色彩:平淡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由衷、熱情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勉強、拘謹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感情色彩:阿諛、逢迎

(二)

1. a    2. c    3. ① c    ② c        4. d

(三)

1. b     2. c     3. a

4.(1)a. 信   b. 寫   c. 書籍   d. 字條

(2)a. 給……吃(si)     b. 吃(shi)    c. 糧食(shi)

(3)a. 派     b. 使命    c. 假若     d. 出使

(4)a. 年     b. 每年     c. 收成     d. 年齡

5. (1)“説”通“悦”  (2)“振”通“賑”  (3)“徹”通“撤” (4)無

6.(4)    7.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