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育敍事中班(精選9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9篇《幼兒園教育敍事中班》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幼兒園教育敍事中班》相關的範文。

幼兒園教育敍事中班(精選9篇)

篇1: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中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着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説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置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説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着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後,他們又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説:“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篇2: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處處留心皆教育

教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是一門沒有邊緣的科學,而教育重在教育契機的捕捉,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對他們的教育要做到使他們身臨其境,只有這樣,對他們的影響才深刻,教育才有良好的成效。

上週星期一中午午餐時,我們午飯吃的是骨頭湯泡饃,當時,剛好賀西香上完廁所,從打飯處路過,我也順手遞給她一摞盤子,讓她去給分發一下,她把盤子放在了每個組的桌子上就走了,等待老師喊端飯。所有的小朋友都開始吃飯了,我忽然發現有一桌子上沒有盤子,也恰好這一桌子的小朋友也沒有喊沒有盤子,這時,我説:“賀西香,你把盤子發完了嗎?每個組都有嗎?”然後,我意味深長地望着她,這時,她才仔細檢查每個組,發現有一個組沒有盤子,她迅速地去取了盤子放在桌子上,我走過去摸摸她的頭説:“以後再發盤子或端饃時,一定要仔細檢查每個組是否都有了,都有了才説明這件事才完成了。”然後對全班小朋友説:“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做完後一定要仔細檢查,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且不管教育的效果怎樣,至少這個教育契機我已捕捉到了,因為教育的效果有時是短時期無法看出,而教育的契機只要留心,處處皆是。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需做個有心人,從小處着眼,關注細節,對孩子的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篇3: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多等一分鐘

幼兒園分園要修花壇了,以此作為各班的種植區。在牆的拐角處堆了一堆沙子,這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了。

一天上午,我帶領孩子們到院子做課間操。孩子們一走到拐彎處,就喜歡用雙手去摸那些沙子, 感覺很好玩的樣子,隊子的秩序一下子就亂了。弄得院子裏到處都是沙子,還會把沙子帶到活動室裏來,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動沙子了,然後帶着孩子們開始做操。

課間操做結束了,又路過那堆沙子,有一個男孩呂嘉誠,只見他走到拐彎處時,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弄那些沙子。我在不遠處看到了這個情景後,心裏想:我剛剛和孩子們説了,他怎麼又去動那些沙子呢?我很生氣,剛想大聲喊,讓他住手,又轉念一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幹什麼。只見呂嘉誠輕輕地伸出手,把那些沙堆周圍散落的沙子全用手捧起來拍在沙堆上,又站起來拍拍手,很滿意地繼續向前走去。我暗自慶幸:“幸好沒批評他,不然可就錯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雖然他們有時會做錯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想做好事的,而我們沒有耐心地去觀察、發現, 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鐘,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從而誤解了他們。 這件小事提醒我,面對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鐘,説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等待可以使一件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很多事情如果換一種方式去處理,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結果,其實在適當的時候

學會等待,會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讓人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待可以讓一顆浮躁的心變得平靜,讓自己在平靜中學會等待。等待又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在等待中學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

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態更平和;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情更舒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 ;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創造。讓我們都學會等待吧!等待花兒靜靜地開放,仔細聆聽花開的聲音。

篇4: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我沒有了咋辦?

自私是現在獨生子的共性,這種個性的形成一是來自於天性;二是來自於家庭的影響。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儘量讓着孩子,因此孩子認為什麼都得讓着她,讓他先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這種不良的個性對於幼兒將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於是,幼兒園在孩子這種個性的形成上有着不可推卸的干預作用,使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個性。

星期一下午是一節禮儀課,剛好我們上的內容是《在外用餐》,當我引導孩子説入座時誰先坐時,孩子們都説出讓爺爺奶奶先坐,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者再坐,最後自己坐,並且以故事和兒歌貫穿其中,如:外出進餐很開心,大家一起到餐廳,站在桌邊等一等,爺爺奶奶您先請。孩子們在兒歌中愉快地接受了此禮儀。可當説到用餐時,也要像入座一樣時,先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些長輩先吃,自己最後吃時,牛宇飛説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每次只上一盤菜,讓他們都吃光了,我沒有了咋辦?”孩子的這種擔憂不能説沒有必要,孩子出奇不意的一句話令我很吃驚,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實際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不能“站視不管”,我必須“接招”,幫孩子走出這個認識的誤區,消除顧慮。我接過來説:“你們不要認為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了,我們就沒有了,其實你們關心了他們,他們也會關心我們,他們一定會表揚我們是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並且捨不得吃,會給我們留下更多的好菜讓我們吃。就像前段時間我教給

小朋友們的一首歌《熊貓咪咪》裏唱到的那樣‘請讓我來關心你,就像關心我自己,請讓我來幫助你,就像幫助我自己。’現在小朋友們還會擔心我們沒有了咋辦嘛?”孩子們齊聲地説:“不會了。”

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光可以在禮儀課上進行,平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通過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去現身説教,家園共育,使孩子早日成為一個會謙讓、會關心、不自私的有良好個性的好孩子。

篇5: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中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着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説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置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説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着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後,他們又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説:“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篇6:幼兒園中班教育敍事

幼兒園分園要修花壇了,以此作為各班的種植區。在牆的拐角處堆了一堆沙子,這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了。一天上午,我帶領孩子們到院子做課間操。孩子們一走到拐彎處,就喜歡用雙手去摸那些沙子,感覺很好玩的樣子,隊子的秩序一下子就亂了。弄得院子裏到處都是沙子,還會把沙子帶。

幼兒園分園要修花壇了,以此作為各班的種植區。在牆的拐角處堆了一堆沙子,這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了。

一天上午,我帶領孩子們到院子做課間操。孩子們一走到拐彎處,就喜歡用雙手去摸那些沙子,感覺很好玩的樣子,隊子的秩序一下子就亂了。弄得院子裏到處都是沙子,還會把沙子帶到活動室裏來,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動沙子了,然後帶着孩子們開始做操。

課間操做結束了,又路過那堆沙子,有一個男孩呂嘉誠,只見他走到拐彎處時,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弄那些沙子。我在不遠處看到了這個情景後,心裏想:我剛剛和孩子們説了,他怎麼又去動那些沙子呢?我很生氣,剛想大聲喊,讓他住手,又轉念一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幹什麼。只見呂嘉誠輕輕地伸出手,把那些沙堆周圍散落的沙子全用手捧起來拍在沙堆上,又站起來拍拍手,很滿意地繼續向前走去。我暗自慶幸:“幸好沒批評他,不然可就錯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雖然他們有時會做錯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想做好事的,而我們沒有耐心地去觀察、發現,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鐘,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從而誤解了他們。

這件小事提醒我,面對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鐘,説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等待可以使一件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很多事情如果換一種方式去處理,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結果,其實在適當的時候學會等待,會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讓人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待可以讓一顆浮躁的心變得平靜,讓自己在平靜中學會等待。等待又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在等待中學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

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態更平和;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情更舒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創造。讓我們都學會等待吧!等待花兒靜靜地開放,仔細聆聽花開的聲音。

篇7:中班教育敍事

在參與晨間區域遊戲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多感觸,每一個感觸,都讓自己對事情的發生有了另一種領悟。例如,那天早上,我剛好肚子很不舒服,所以就去晚了。當我來到中一班時活動已經進行到一半了。我也很茫然自己這次的觀摩主要目的是什麼?結果給自己的定位也就理解錯了,但好在收穫也多多的,也有了一個精彩的結束。

在晨間遊戲區域裏其實我們的介入以及我們為幼兒準備的材料都會影響到幼兒的遊戲行為。不是老師只觀察幼兒進行遊戲就可以了。老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而我由於最初的定位錯誤,也因錯而推進了子翰的遊戲行為。我以為我的定位就是觀察幼兒的遊戲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的遊戲經驗。所以我最初就是和子翰一起來搭建紙牌。在區域裏投放了紙牌確實是吸引了子翰的注意力,當他來到這個區域後卻又不知道該怎麼玩,又變成了一個問題,而這時老師只是在觀察他的遊戲行為卻沒有來引導子翰紙牌的玩法。所以子翰一直自己拿着紙牌重複的疊在一起。當我自己搭建好了一個高樓時,子翰看見了,自己也動手開始搭建了起來,並一次又一次的挑戰着高度和難度。由最初的三樓變成了七樓。每一次搭建的紙牌倒塌後子翰都會在重新開始搭建,並觀察為什麼會倒?怎麼才能不讓高樓倒掉呢?最後子翰發現了搭建紙牌的小技巧,每次多搭一層時就放鬆呼氣,注意不能太用力等等。在觀察子翰遊戲時我就發現了,如果只是投放了材料,在幼兒沒有直接經驗的支持下是沒有辦法讓幼兒自主進行遊戲的。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支持與引導才能激發出幼兒對參與遊戲的願望。另外,遊戲的材料種類不能過於侷限,就像顏料,本身就是可以通過幾種顏色調製出來的.,所以如果只投放了已經調好了的固定的幾種顏色,孩子們能用的也就只能是那幾種顏色了。無論畫面的內容是什麼,但顏色都是一樣的,其次,孩子在活動結束後的表現也讓我覺得我的理解是正確的。在老師告訴幼兒遊戲時間結束,準備收拾區域活動時,幼兒聽到後的反應不是馬上把顏料收拾好,而是每個小朋友都擠了過來手裏拿着顏料和棉棒開始了調製顏色。看到幼兒的表現也反映出來孩子們對顏料的不同玩法的喜愛。在區域遊戲觀摩後也讓自己對幼兒遊戲的行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明白了幼兒的遊戲行為所反映出的問題,以及也聯想到了怎樣才能創設出適合孩子的區域遊戲,答案就源於孩子的身上。

篇8:中班教育敍事

上週我們年輕教師下午進行了中班活動區遊戲的觀摩,園長採用了散養的方式,觀摩教師自由選擇區域近距離觀察幼兒活動。並且要求不要去太多的干涉孩子的遊戲。

我就近找了一個繪畫區正式入座,一個孩子看到我加入進去,立馬往一邊靠了靠,並且示意讓我看看他畫的畫。我問他畫了些什麼,他在一邊給我解釋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卻遭到了旁邊一個孩子的反駁:這個草哪有長在天上的,還有你的雲怎麼是這個顏色!我在一邊也等着他能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卻把頭一扭,我就是畫的長在天上的雲。這之後我都沒怎麼説話,一直在看他畫什麼,他時不時的就會轉過頭跟我説兩句話。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説的話我有時候需要消化好一陣才能明白過來。僅僅只是比我平時帶的孩子大一個年級,思維上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中三班的遊戲模式就是在自主自發。()在科學區投放的好多材料是小班沒有的,我們老師也會在一邊產生很多的疑問,這個東西怎麼玩呢?孩子們聽到了就會把我們拉過去主動展示給我們看,這幾個孩子一種玩法,那幾個孩子就會衍生出更多的玩法。低結構材料的投放把給遊戲設定模式的權利交給了孩子們。

表演區裏的孩子假如你走過去問問他們在表演什麼,總是沒有肯定的回答,他們不會按照老師排的節目單來,更多的是把自己想的加入進去。自由的表演形式也讓他們找到了一個好的舞台。

區域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小女孩一直在我旁邊嘴裏還説着什麼,這個小姑娘是我在的班級一個小男孩的姐姐,他一直在叫弟弟的名字,我問她還有什麼事嗎?她讓我轉達弟弟:為什麼不能讓她多騎一會自行車。

整場觀摩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不要去太多的干涉孩子,不管是遊戲還是學習,他總是有一些你想不到又出乎意料的想法。

篇9:中班教育敍事

週五上午,我們六月份教育敍事――中班區域活動觀摩反思老師共同觀摩區域遊戲活動。我們來到中一班,搭建區的孩子們正在用廢舊的飲料瓶和墊板合作搭建一座高樓,配合默契,大樓搭建到六層,有一點搖晃,幾個孩子小心的調試着飲料瓶的位置,不小心大樓到了,幾個孩子又重新遊戲。表演區:一諾幾個女孩子,正在化粧,打粉底、塗着眼影,腮紅、口紅、很高興自己打扮着,又一個小女孩的到來,引起了一諾更大的化粧興趣,很熱情的要給這個小女孩化粧,一諾要先擦粉底,另一個女孩要擦腮紅,兩人忙的不可開交~~~~。繪畫區:孩子們用棉籤粘上顏料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畫的很是投入,以至於區域活動結束時,孩子們還在繪畫的興趣中,不想收材料。撲克牌搭建區:有了張昕老師的參與,程子涵小朋友的搭建高樓遊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真是一個有韌性的孩子,在整個區域活動時間,都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重新開始,並一次次的挑戰者高度,最後子涵掌握了搭建的技巧,終於搭建出八層樓,比張老師搭建的還高了,臉上漏出開心的笑容!超市裏孩子們正在遊戲着,商品擺放的滿地都是,孫老師的介入,孩子們開始了物品的歸類擺放,感覺孩子們沒有進入到遊戲中去。我在想:如果選出售貨員、禮儀小姐,引導孩子們進行文明禮儀的遊戲;把商品明碼標價,孩子們拿着錢(一種假幣)去進行買東西遊戲,這樣即滲透科學領域,有培養孩子們的文明禮儀、社會交往能力。

區域遊戲活動結束後自己對幼兒的遊戲行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材料的投放,老師的適時介入,都會影響幼兒的遊戲行為,特別是孩子沒有遊戲經驗時,老師要及時介入成為幼兒遊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