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班教育教學反思(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中班教育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中班教育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中班教育教學反思(精選8篇)

篇一:中班教育教學反思

這一學年,在教研員和學校領導的鼓勵及幫助下,我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在一次次的鍛鍊中,我真切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在自己的課堂上,真切的感受到了智慧火花的撞擊。

教育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在教學中,我力求給孩子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語文是一個情感的產物,在課堂上,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就應該讓學生富有情感。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

一個富有激情的老師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情感,在學習中充滿動力,在品味中充滿感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美麗的窗花》這篇課文時,我用多媒體制作了窗花消融的現象,讓孩子們在詩句中感受到小作者在窗花消失時的那種渴盼的心裏,指導孩子們體會,理解,感悟,朗讀……孩子們個個情趣飽滿,津津有味的朗讀,背誦。

當你看見孩子們學得快樂極了,你會幸福無比,感到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裏。

“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

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

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

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

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在研修中,我聽了《烏鴉喝水》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習中,學生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

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由此,我想到,相信孩子,才會收穫更大的驚喜。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

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

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

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閲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

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閲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

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

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

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把課文內容用自己的“三字歌”來展示是我一直實踐的,孩子只有讀懂,理解透徹才能夠把課文轉化成自己的語言。

課堂上的展示,無疑讓教材成了孩子們課下複習的資料。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

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篇二: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反思

在上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活動中,我有幸聽了語言學科組的4節課,這4節課都是依託繪本來進行教學研究的。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將教學遊戲化,注重遊戲與課堂的有效整合,孩子們在課堂上能主動地學,快樂的學。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想説、敢説、願意説”的氛圍。課堂活動中加上形象生動的電化功能,使得教師的身體語言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讓教學活動更添精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萬紅幼兒園高俊老師的小班語言《大紙箱》:活動一開始,教師帶着幼兒在《郊遊》的優美音樂中入場,走着走着發現了一個大紙箱,教師用神祕的口吻説:“咦,這是什麼?”。幼兒:大紙箱。師:看看大紙箱裏有什麼?這時孩子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老師激發出來了。老師説:我們來摸一摸。奧,是一本書,你們看看書的封面上有什麼?(大紙箱),大紙箱像什麼呀?這時教師播放PPT,PPT上的大紙箱變成了大房子,從大房子子裏跳出了一個娃娃和小兔子玩得很開心。幼兒連忙驚呼:箱子裏有一個寶寶跳出來了耶!高興地叫起來了,課堂氣氛頓時變得很活躍。老師及時地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教師問:大房子上有什麼?(小窗户)我們用手搭窗子,你看到了什麼?(教師為下面幼兒閲讀繪本作好了鋪墊)。大紙箱還有許多的祕密,它就藏在我們寶寶椅子後面的書袋裏的書裏,輕輕地拿出來看一看。幼兒自主閲讀,輕聲交流……教師: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大紙箱變的東西。請你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這時幼兒就暢所欲言了。有的説:我看到大紙箱變成了飛機,教師:那請你學一學。但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緣故動作做不到位,教師就及時地引導。教師:飛機的翅膀是打開的,我們的小手放在哪裏呢?幼兒在教師的啟發下,茅塞(SE)頓開,小手放在了紙箱的兩邊。這樣飛機的動作就做出來了。還有幼兒説:紙箱變成了餐廳,教師就高興地説:今天我請客,請你們免費吃大餐,説説你想吃什麼?幼兒聽老師説可以吃免費大餐可開心了,紛紛説出自己喜歡的食品:肯德基。麥當勞、漢堡包、比薩餅、冰淇淋等等。這個環節教師是很好地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接下去是完整地閲讀繪本。教師:書中的寶寶真能幹,把大紙箱變成了這麼多好玩的東西,你們喜歡這本書嗎?讓我們一起再看一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大紙箱》,教師帶領幼兒再一次完整地閲讀故事內容。

四個環節是自由想象,快樂體驗。

教師:大紙箱真有趣,你們想玩嗎?我們一起去玩一玩吧。這一環節,就是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把紙箱變成自己喜歡的玩具,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忙的不亦樂乎。過了一會PPT上播放下雨的畫面。教師:哎呀,下雨啦!怎麼辦?孩子們一下子就把大紙箱變成了雨傘。打着雨傘回家嘍!(幼兒自然地退場了)整個活動,教師和藹可親,幼兒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在玩中學,在玩中探索。

篇三: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反思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們畫大頭像,開始我很擔心他們畫不好。我既想讓他們用鉛筆先畫,又覺得鉛筆畫不好,擦來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於是我就讓幼兒直接用黑筆畫。

我先給幼兒講解如何畫大頭像,讓幼兒不斷的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徵,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當我開始讓幼兒在紙上畫的時候,我看了每一個小朋友的作品,讓我非常的驚訝,他們畫的人物居然基本上都是一個模樣,全是扎的馬尾辮子的小姑娘。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思想已經被老師禁錮了,產生了一定的固定式。都是圓腦袋,圓眼睛,長頭髮……我讓幼兒停止了繪畫,繼續給幼兒看一些特別的案例,觀察每一個人物的形象特徵,讓幼兒瞭解到每一個人物有不同的特徵,並不一定腦袋都是圓的,有的可能是橢圓的,有的可能像一個三角形,什麼樣的形狀都有可能,讓幼兒的思維不斷地開拓。眼睛也有各種各樣的,有睜眼的,閉眼的,有大眼睛,小眼睛,而且各種形狀都有。於是我又讓幼兒重新繪畫。

這時我終於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小朋友畫了一個正方形的腦袋,梯形的身子。而有的幼兒在畫的時候,由於帶筆還不能像大人一樣流暢,畫出的腦袋有點歪歪扭扭,而眼睛又放的位置並不是恰當的位置,我剛想制止,突然意識到這樣的作品或許真的會與眾不同。當孩子把自己的畫畫好後,我發現人物果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孩子的味道”。有的幼兒在一開始不敢下筆,在我的鼓勵下,努力的在自己的畫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孩子在添加五官的時候,不像大人,他們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鼻子有的選擇用三角形來裝飾。當一幅幅作品被他們描繪出來後我才發現,原來孩子的想法真的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所畫出的人物,讓我感覺與眾不同,甚至意想不到。

我突然意識到有很多時候,老師都把孩子的思想固定化了,經常會指導孩子你畫這,你這樣畫,那樣畫。然而孩子或許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世界是跟大人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儘可能的讓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世界,不要過多的干涉,讓作品中具有孩子的味道。

篇四: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反思

週四是我們班的清潔日。早餐後,值日生開始整理擦拭各自的工作櫃。琪琪在整理數學區時突然報告説:“王老師,咱們加法盒的木樁少了兩個!”晨晨趕緊插嘴説:“昨天下午我看見彤彤玩這個了。”帥帥説:“肯定是他拿走了。”旁邊的小朋友也紛紛點頭:“對,肯定是彤彤拿走了!”我問:“你們看見了嗎?”“沒有,但肯定是他,他上次就拿了笑笑的一支筆。”

於是,我把正在看書的彤彤叫過來,問:“是不是你拿了咱們加法盒的木樁?”他一臉的差異:“沒有呀!是不是誰工作完放錯地方了?我找找!”説着便放下書去找。只見他把數學區工作櫃上的所有材料都細細查看了一遍,然後一邊咕噥着“跑哪兒去了”,一邊趴在地板上查看櫃子的下邊,接着拿了一根最長的木棒從櫃子底下掏出了小小的木樁,笑着對我説:“王老師,我找到了!”看着被同伴誤解、被老師作為“嫌疑人”的彤彤一臉的燦爛,我的心瞬間被刺痛了。

彤彤是一個活潑開朗、熱心大度、智商超高而又調皮搗蛋的孩子。調皮搗蛋經常遮蓋了他的閃光點而帶來好多小麻煩,不時會有小朋友來告狀,“老師,彤彤又動我的頭髮了!”“彤彤把我的積木推倒了!”不斷的負面信息積累起來,彤彤就成了班級破壞分子的代名詞,孩子們一碰到負面的事情,也經常不假思索地歸罪於彤彤。

可這些並沒有淹沒彤彤的熱情、陽光,他一邊承受着來自集體的負面評價,一邊持續散發着極大的熱情。我深深地陷入自責:我是否只關注了優秀孩子的好?對於調皮搗蛋鬼的行為我能以寬容的態度接納多少?閃光點我又能看見多少?肯定多少?對於孩子們對彤彤的負面印象,我是否也在內心深處為他貼上了負面的標籤,並通過不經意的言談舉止影響着集體對他的評價?小小的彤彤可以頂着壓力燦爛多久?有一天是否他也會因為大家的評價黯淡了情緒,挫傷了自尊,開始排斥集體、厭惡幼兒園,甚至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

謝謝孩子一如既往的燦爛和熱情!我要給“調皮搗蛋鬼”正名。

區域活動結束了,孩子們帶着自己的作品陸續過來進行展示討論。我展示了彤彤的作品,“孩子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幅作品!誰願意來分享自己的想法?”“這幅作品上的樹畫得很高大!”峻誠説。博博説:“我喜歡他流暢的線條,很棒!”峻誠緊接着説:“我覺得這個小朋友塗的樹冠真漂亮,他畫的時候一定很認真。”我説:“是啊!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真的很認真,不慌不忙,我們一起為認真做事情的他鼓掌加油吧!孩子們,你們猜猜這幅畫的主人是誰呢?”只見彤彤迫不及待地舉着手大聲説:“是我,我的作品!”我請彤彤分享他的感受,他看着我的眼睛説:“王老師,我開心得都快流眼淚了。”我抱着他開心地説:“對!這是激動的眼淚、開心的眼淚!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把熱烈的掌聲送給認真做事、也會認真傾聽別人説話的彤彤吧!”孩子們紛紛為彤彤豎起了大拇指!彤彤竟一反常態地不好意思起來。

一句“我開心得都快流眼淚了”再一次讓我深深地反思:一個表面熱情燦爛、沒心沒肺的孩子原來這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一個正面評價!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慶幸自己的頓悟,慶幸自己有了為“調皮搗蛋鬼”正名的意識,也期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們學習客觀地接納不一樣的同伴,學習客觀地評價多元的同伴!

篇五:幼兒園中班教學教育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特點是以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而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包括目標定位要為幼兒終身的、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實現“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以促進幼兒生動、活潑的發展等等。本次活動《荷包蛋》這首樂曲,是一首音樂速度和節奏較為緩和歡快的欣賞樂曲,之所以選其為教學內容,是因為這首樂曲不同於一般的抒情歌曲,它可以幫助幼兒積累他們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容易激發幼兒的欣賞興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結構方正,易學易做,適合幼兒表演。

中班的小朋友,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對音樂有着濃厚的興趣,喜歡聽。喜歡隨音樂盡情的動起來,有一定的音樂表現慾望。好動,遊戲又是幼兒的天性,如何讓幼兒在聆聽感知了音樂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去充分表現音樂,感知音樂的不同變化,從而去真正感受到音樂富於孩子的動感美呢?於是,我設計了這次音樂欣賞活動。這也為我班的孩子們所喜愛與歡迎。

本次活動採用了白板教學,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首先我以廚師的身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禮物,用白板的遮罩功能讓小朋友對此好奇,從而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幼兒對煎荷包蛋的過程並不是特別熟悉。之前沒有給小朋友滲透,以至於在説過程的時候説的不完整。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關注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更應該重視幼兒健康豐富的情感的培養:一要關注幼兒動作表現的過程。動作表現是對音樂逐步熟悉和理解的過程。二要關注幼兒想像表達的過程。教師應該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拓展幼兒的思維和想像空間,引發幼兒想像的迸發。

評課老師指出:“教師運用白板教學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但同時運用了白板從而忽略了圖譜的作用”。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情緒體驗應建立在兩個“瞭解”的基礎之上。一是瞭解幼兒。二是瞭解作品。音樂欣賞以優秀的音樂作品為載體,幼兒的情緒體驗也是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並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適合幼兒欣賞。

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指導老師提出的建議和自身的不足之處時刻提醒自己。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在音樂教學的道路上走得更穩些。

篇六:幼兒園中班教學教育反思

一、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開展教育活動是我們所倡導的,根據《多樣玩紙》主題系列活動,在幼兒認識多樣紙張種類的基礎上,利用幼兒身邊常見的、隨手可取的“廣告紙”作為此次探索對象,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玩廣告紙》。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1、幼兒能樂意參與探究活動,發現廣告紙落下時的不同現象2、能積極表達、交流探索中觀察到的現象。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幼兒樂於探究,發現廣告紙落下時的不同現象,我主要通過三次操作活動,以拋出問題來推動幼兒探究,從而達到此目的。

活動難點在於製作“丫”字形廣告紙。我通過兒歌、語言提示、幻燈演示法讓幼兒在視、聽、説的過程中掌握製作的方法,讓幼兒更易於接受,從而突破難點。

二、環節評析:

<一>、第一環節:認識廣告紙的作用,瞭解廣告紙的用途【評析】: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應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廣告紙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活動開始,我出示廣告紙,圍繞廣告紙的作用、用途和幼兒進行交流,孩子們踴躍的説出“廣告紙可以用來看信息,可以讓我們去買上面的東西”等。在用途上,很多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説出“媽媽用廣告紙折裝骨頭的小盒子,小朋友用廣告紙摺紙飛機、小船等”。幼兒在輕鬆的談話氛圍中共享彼此的生活經驗。

<二>、第二環節:第一次探索活動--廣告紙製成的紙球和紙片是怎麼落下來的,落下來的樣子是怎麼樣的?

【評析】: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利用廣告紙來做物體下落的遊戲,在認識遊戲材料紙球和紙片後,我提出第一次的探索要求:試試讓紙球和紙片落下來,看看它們是怎麼落下來的?落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在此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非常感興趣,通過親身的實踐與交流,在玩玩、看看、説説的過程中發現了紙張與紙球下落過程中現象的不同,他們能正確地用語言説出紙片是歪歪扭扭的落下來,紙球是直直的落下來,並結合身體動作將下落現象表現出來。

<三>、第三環節:第二次探索活動--紙球和紙片同時放手,誰更快落下來【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在第一次探索活動的基礎上,我又拋出了第二個探索要求:紙球和紙片同時放手,誰更快落下來,從觀察現象到觀察特性,探索目的的層層遞進,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與材料交互,在多次反覆比較探索,發現了同時放手,紙片和紙球下落速度的不同,他們對自己的發現既興奮又欣喜,這種主動參與發現法,強化了幼兒細緻的觀察習慣,也培養了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四>、第四環節:嘗試製作、玩耍“丫”字形廣告紙【評析】: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並鼓勵他們認真努力地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本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我以神祕的口吻讓廣告紙裁成的小紙片變魔術,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示範製作“丫”字形廣告紙的過程中,我結合兒歌、語言提示、幻燈演示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丫”字形廣告紙的製作方法,並讓幼兒猜猜丫字形廣告紙落下來的樣子,孩子們在好奇和興奮中發現“丫”字形廣告紙旋轉下落的現象,激發了幼兒親自動手製作“丫”字形廣告紙的慾望。幼兒通過自己製作、玩耍“丫”字形廣告紙,既體驗到製作成功的樂趣,又發現了廣告紙的另一種落下方式,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做中學。

<五>、第五環節:師幼用記錄表的形式畫出三種形狀的廣告紙落下來的樣子,並結合音樂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評析】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本環節我和幼兒共同回憶三張廣告紙落下的樣子,在我示範畫出紙片是呈 落下來後,幼兒先後畫出了紙球是呈 落下來,“丫”字形廣告紙呈 落下來,再次激發幼兒對已獲得經驗的回憶和表述,最後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三種形狀廣告紙落下的樣子,使原來較單一的科學探究活動顯得更有趣,更深刻,使各項環節活動得以昇華。

三、個人反思成功之處:

可以用四個字來體現:近、新、小、實(一)、近就是遠近的近本次活動的材料可以説是來源於生活,是孩子經常接觸和熟悉的,而且取材非常的便捷,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做活動前的準備。

(二)、新就是創新的新1、常用東西的創新本次活動最大的亮點就在於變廢為寶,一物多玩,小小的一張廣告紙不僅服務了整個活動,而且也潛意識的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知道一種東西可從多面去認識、去看待。

篇七:幼兒中班的教育教學反思

記錄:

在一次的自主活動中,孩子開始自主選擇區域活動,不過沒過多久內,告狀的聲音此起彼伏:“老師,浩彬弄我的頭髮”。“老師,菲菲把玩具亂扔。”“老師,語薇不給我彩筆”。這時的我,一會兒到這裏,一會兒到那裏,幫孩子們處理解決一切糾紛。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頻繁的告狀現象呀!我仔細想想原來孩子們長大,他們開始注意自己身邊的人了,發現一些不好的事情馬上告訴老師,孩子只會告訴老師,不會和同伴交流,這樣的表現是因為欠缺交往的技巧。於是對於來告狀孩子我讓他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方法。瞧。今天在圖書區裏發生的事件:樂樂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書,看到開心處大喊欣欣,讓她過來一起看,這時的欣欣正在做紙工的,被她一拉很不耐煩,她跑過來大聲地向我告狀。我“噓”了一聲,她馬上就明白了,貼在我的耳邊説,而且聲音也小多了,她説:“樂樂總打擾了我,我都沒法做紙工了。”我也小聲地説:“你説得沒錯,我們應該想個辦法幫幫她!”欣欣説:“那我輕輕地去提醒她?”我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眼神,鼓勵她去試試。欣欣走到樂樂身邊,輕輕地説了幾句話,兩個人相視笑了,樂樂的大聲音也沒了。

反思:

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當孩子出現告狀時,這時老師要教給她們一些具體而有效的解決辦法。當她們解決得好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會學到更多的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孩子還可以根據某件事情學會遷移經驗,這樣孩子才會在一次一次的活動中與同伴交流、分享、中漸漸地成長起來。

篇八:幼兒中班的教育教學反思

午飯後,我開始打掃衞生,看見地上有許多被倒掉的飯菜,心想:這是哪些孩子不愛惜糧食,得好好地教育教育他們。於是,我便問:“地上的菜是誰倒掉的?”孩子們都不説,這時,霞霞對我説:“是阿峯和王繪景偷偷扔在地上的。”我就對小朋友説:“下次,可不能再把菜扔到地上了,多可惜啊。”孩子們點點頭,同意了我説的話。到了第二天,我又發現地上有許多扔掉的菜,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決定針對倒飯菜的事情展開一次討論。

當我把被扔掉的飯菜拿到孩子們的面前時,教室裏頓時沸騰了,“誰把菜都倒掉了?”“它會傷心的。”我便趁勢引導孩子説出想扔掉飯菜的原因,“不喜歡吃”,“不想吃,因為不餓。”“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不剩飯菜呢?”“讓老師少盛點。”“早上不起得太遲,早點吃好早餐。”“少吃零食,才能多吃飯。”孩子們都很懂事。最後,我説:“不喜歡吃的菜,告訴老師,老師少盛點給你,但不能挑食,一點都不吃就不好了;吃不了那麼多,也告訴老師,少盛點飯給你,但要讓自己吃飽,不能餓肚子;早上不帶零食來幼兒園,以保證吃好午餐。”孩子們欣然答應,這以後孩子們倒飯的情況好多了。

針對這件事情我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了反思:在日常生活的許多環節中,我們常常不顧孩子的需要,統一要求標準,這也許已成為無意識的行為。就像我們在給孩子盛飯菜的時候,不管孩子吃不吃得下,愛不愛吃,都給他們一樣的標準,這也許就是孩子倒飯菜的原因。其實無論是從哪個方面,我們都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需要,針對不同的個體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方法。

[幼兒中班的教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