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9W

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精選多篇)

一、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

1、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首先要為學習創造寬鬆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並給一些適當的平等的參與機會,增進學 生的自主性意識。老師要當好指導者,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啟發 學生對道德方面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在自學、討論、爭論中去發現問題,提高認識,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所驗證的觀點去分析判斷周圍的其它事例。

2、以小組調查、討論開展學習活動。教育可通過分小組學習方式,使更多的學生有自由表達機會,這樣學生從不同角度能認識和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參與學習、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教師經常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學生自我接納,自我激勵,能夠在自然、輕鬆、和諧、民主的條件下主動把外部的情緒表現,逐步轉化為內部的情感體驗,實現道德內化。

二、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要幫助學生自我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當前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特殊的家庭地位中,存在着任性、驕橫、自私、抑鬱等不良心理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鍛鍊心理品質。2、增強學生生活道德規範的意識,培養責任心。教師應把培養責任心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平時可通過思想品德教學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抱以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態度,教育學習做事認真,誠實守信,能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任。

三、增強學生生活體驗。老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運用直觀具體的教學內容與課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具體道德情境中,培養他們辨析是非、善惡、美醜,幫助學生在道德判斷的實踐活動中認識別人的言行來認識判斷自己的言行,學會自我選擇,擇善而從,提高道德判斷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行為。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2):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也越來越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一堂思想政治課的成功與否,其關鍵點已集中到如何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上。從教八年來,我從實踐中總結出幾點心得,我認為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應該從以下幾個原則去做。

第一,尊重學生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基本構成者之一,尊重理教育原則和教育本質的要求,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獨立的個體,在不同的年齡段,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和個性特徵。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自覺性、自主性、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獨特的品質,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並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滿堂灌,學生不是接受器,而是不斷地在學習中發展的人。所以要讓學生有自主的時間和空間,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儘可能地創造各種條件引發學生無限的的創造力和潛力。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不僅僅在於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以讓學生體味主動獲取知識的樂趣,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比如在講授七年級第三課《善於調節情緒》時,針對現在獨生子女個性強,情緒不穩定,容易受不良情緒干擾學習生活的普遍現象,我在學生中首先進行了大討論,《當我不高興的時候》,同學們一下子就來勁了,在課前都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課堂上,每位同學都爭先恐後地講出自己的心裏話,連平時最不喜歡説話的同學也大膽講出自己的心聲。課堂上,同學們把老師當成心理醫生,傾吐自己的委屈、不解、茫然,使同學們新鮮又感到自己融入到學習中,成為一堂思想交流課,即尊重了學生的表現欲和創造性,又使學生了解,情緒不穩定並非只有自己才有,而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從而使學生對第三課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也從實踐中得到證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教學活動要豐富有趣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説過:“教育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聯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動。興趣既是教學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興趣能使學生的個性積極化,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自信心,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把引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即個性興趣和求知慾放在首要位置,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能有最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其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是動機,激發興趣,發展個性的最佳選擇,通過小品表演,演講比賽,辯論會等感知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表現欲,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討論、辯論、演講、質疑、析疑、解疑等大腦的思維活動,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體精神在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維後產生動力,得到弘揚。在七年級的教學中,我就大量採用現場表演、分組大辯論、即席演講等活動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求知慾、寓知識教學於活動之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個性特徵也得到充分挖掘。政治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之一。例如第三課,第一框題《情緒——奇妙的“窗口”》我的就讓學生現場表演喜、怒、哀、懼,大部分同學都紛紛登台表演,整個課堂活躍異常,同學們對情緒的變化,面部表情,言語聲調,身體姿勢等表現形式非常感興趣,一個個的表演即使同學們訓練了表演能力,也在輕鬆歡樂的氛圍內接受了書本知識,增強了對理論的實際理解,這種親身的體會是教師的説教所不能達到的,學生的能力在興趣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第三,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素質教育倡導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強調受教育者德智體儲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也須以學生個性的弘揚,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為目的。素質教育強調的學生主體性也要求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和組織下主動地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在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同時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個性特徵。課堂上採用活動教學的方式本身不是目的,僅是一種手段,通過這些活動其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維動力,從而提高能力,發展個性,把思想政治課變成師生互動、學生探求,主體弘揚的課堂,變説教的課堂為互動的課堂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由教實踐我感到:什麼時候把發展個性,提高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目的;什麼時候政治課就受歡迎,就充滿生機和活力;什麼時候違背了這一宗旨;什麼時候政治課就備受冷落,就枯燥乏味。

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面臨諸多的難題和挑戰,但不論怎樣,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會使這門課喚發生機和活力,也只有抓住了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才能展現思想政治課的魅力。

第二篇: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思想品德教學的幾點體會

思想品德新課標指出,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生活經驗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使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聯繫現在我們所使用的廣東版新教材,我們會發現教材的可讀性強,知識點較少,並且增加了一些漫畫和相關圖片,使得教材能以聯繫生活實際,活潑生動的方式呈現,因此學生都比較喜歡這門課。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體現了新課標“學生是主體”的作用。但是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以前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的同學熱情不減,但以前很少參與,甚至不參與的同學還是維持現狀。有鑑於此,我覺得教師要精心設置情景,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體驗到課堂的樂趣和團對合作的重要性。以下是本人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採用的一些方法。

一、創設情境,做好課堂導入

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説加上一個扣人心絃的序言,我們就會手不釋卷,一部好的電視劇,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序幕,我們定會目不離屏。同樣,一堂好課,有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們授課中,使學生積極參加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整個課堂效率。上課之前,為了使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中轉到上課的氣氛中,我就經常用一些詩歌、音樂、故事、圖片、事例等導入新課,結果,絕大部分的學生,馬上就完成了狀態的轉換,從而使整堂課有了個良好的序幕。例如我在上八年級思想品德《合作與競爭》時,一開始就把2014年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上的一幅圖片呈現給學生,很多學生就滔滔不絕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這時,許多學生還沉浸在對情景的回憶中,我就趁機提出問題:“中國女排為什麼能夠在那麼不利的條件下反敗為勝?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從而自然地把學生引到教學主題上來。

二、讓學生在評價中體驗成功,激勵自己

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人,是一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的人,記住幾個知識點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個人意識,並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起學習的熱情,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

1、充分利用課本原有的知識板塊進行評價。如“探究園”、“實踐與評價”中的某些小設計,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腦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講,讓大家各抒己見。對學生所出的“點子”、所想的“辦法”及各種“計劃”的設計我都會給予恰當的評價,特別是對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更是給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評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

2、認真做好課後評價。每學完一節課、一課書、一個單元我都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評價中,我一般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形式,比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小結、談感想、寫心得、進行活動設計、同學間互相打分等等,以此來肯定學生,激發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絕不能把評價變成對學生的問卷考試。

三、開設小組擂台,激發學生思維火花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來自於“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創造的歡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體驗到課堂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設計一些由淺到深的階梯性的問題,增加設計一些跟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問題。他們通過回答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悦和課堂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充滿民主,競爭,和諧氣氛,增強學生集體感和培養團隊精神。然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適當地鼓勵,點撥和打分,最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累計分來勝出,當然還要針對各個小組的分數進行評價。通過擂台比拼,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過去一些不敢或不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同學也躍躍欲試。

四、進行歸納小結,讓學生鞏固深化

一節課不是上得熱鬧、有趣就是一節好課,還要求學生真正掌握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真正有所領悟、有所收穫,這才是關鍵。通過歸納小結這一環節就是要啟發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以及自己的學習收穫作簡要的歸納

總結,以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內容,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學習要求。這是課堂教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俗話説,“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小結得好,能起到畫龍點睛、統攝全課的功能,為本節課的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小結絕不是把所學習的內容簡單機械地重複一遍,而應該是認識的提高,情感的昇華,觀點的進一步強化,能力的進一步培養,行為的進一步引導。進行課堂小結應師生相互配合,以學生活動為主,方法和形式應多種多樣,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 通過歸納總結,盤點收穫,要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綜合等抽象思

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2) 注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良好學風,總結收穫應談真情實感,切戒

説大話、空話。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上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完全有賴於我們的教師帶着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耕耘、去發揮、去創造、去呈現新的氣象、新的風尚、新的成效。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仍然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發揮自己的優勢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

第三篇: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莊河市第三十五初級中學孫淑鳳

新課標實施已經幾年了,許多政治課教師變為了思品課教師,而新課標的要求與我們的現實的考核存在矛盾,讓許多人難以適從。但矛盾不是普遍存在的嗎?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嗎?特別是會考政治學科推行開卷考試,試題趨向開放性試題後,很多學生的認識中還存在不少誤區,如:開卷考試不復習;開卷考試不用記憶;翻翻書就可找到;試題容易;試題要求高、難度大;開放試題答案不唯一,多抄幾段就行了;等等。由此產生的問題不容忽視。在實施信的課程標準,在當前課程改革和評價改革要求的新形勢下,師生都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穩中求新,從容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對於促進學習效果、智力發展、能力培養及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則是點燃學習興趣的火炬。”有了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使學習獲得明顯的成效。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哪門課感興趣,便會對哪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並萌發積極的思維意識。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發生的,離開了一定的情景,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激勵作用,只有那些帶有探索因素的問題性情景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設置學習障礙,能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學習障礙干擾學生,即“布惑”,使學生處於真假難辨的情景之中,並以此激起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並去解決問題,並去享受解決問題的快樂。如我們在講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時,提到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此時可向學生“布惑”:“目前我國經濟還落後於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還説社會主義制度優越呢?”針對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取查閲資料,運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即不但比現狀,還要比起點,比發展歷史,從而比出兩種經濟的發展速度,以此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通過動手、動腦讓學生比較信服,也覺得豐富了只是,增長了見識,增強了興趣。又如,在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那些內容深刻、耐人尋味、詼諧幽默的趣味性語言,運用錄像、表演、歌曲等創設教學情景,激發情感等,必然使教學過程更輕鬆、更有樂趣,更有效。

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採取何種方法,都應着眼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

二、穩紮穩打,穩中求新,落實三維目標的統一

目前國中思想品德課的現狀是新課標、新教材、老考法。我們在積極探索新教法、活動方式的同時,更要把重點放在三維目標的統一上。特別是知識目標一定要適時落實到位。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這個矛盾:新課標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後才是知識。而無論期末考試還是會考,都要考,而且是閉卷。情感怎麼考?沒法考。目前,我們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考核還是用學生的成績來衡量,所以從實際考試來看,還是落實到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只注重課堂改革,把課上的形式多樣,放手讓學生活動,聯繫時事新聞、多媒體運用等,這樣一來學生高興了,但往往容易忽視對課本知識的把握。或者可以説沒有足夠時間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識目標,我們的課會失去吸引力,學生喪失興趣。我們就一定要把握好課堂思想性與實用性的統一。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適應新課標要求,一方面要落實知識目標,應對考試。

三、加強師生交往,轉變教學方法

目前,從考試分值的角度説,該門課程在無形之中定位了“小課”的地位,每週就2節課,按傳統方式精打細算安排時間,學新課的問題能解決,往往考試、考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們就必須豐富師生交往形式,重過程,以過程為主線,巧妙將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整合多媒體資源,從分發揮多向交往的功效。如:可以充分挖掘學生課前準備的作用,讓他們課前預習,學會收集資料等,創設情景,適當的讓學生執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盡力為他們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強交往,共同討論。此時,他們覺得自己將可能會象老師那樣為同學們上課就會更認真的做好預習、分析教材的工作。這些工作做細做好了,相應的思想觀念也會留在腦海中,在潛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響他們的思想、行為,進而實現該門功課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適當的引入小組學習,大組討論,增加些活動課,也可把一些教學的任務安排到班會活動中。這樣,學生的興趣、愛好、態度和思維能力、判斷力、表現力、組織能力等都會得到一定的增強,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擴大學生的自主活動空間,增強師生交往的多維性。

總而言之,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始終是決定和表現人們的信念、信仰以及價值觀的核心。在所有學科中,中學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而思想品德課要有效地發揮德育功能,關鍵在於變革創新。惟有這樣,思想品德課才能被賦予更強的影響力和更廣泛的學科功能。但是,當前的考核制度不做適當調整,展示課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課,心裏必須想着下節課如何複習,或許也會影響到它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作用,美麗就很難堅持。對課改我們懷着極大的熱忱,但大家都過着柴米油鹽的日子,誰能不食人間煙火呢?我們都希望師生都能在考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而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學生品行端正,學習非常刻苦,但一考試,就不理想,思品也不例外,你説這樣的學生是好還是壞?簡單甚至是唯一的考試方法,剝奪了大部分學生體驗成功的權利,“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可為什麼還是這麼差?”是他們發自心底的呼聲,我都不知該怎麼回答他們。説心理話,眼看着某些學生一天天對學習失去信心,我們卻無能為力,再好的説教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四篇: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2014-05-13 06:02:00 來源: 甘肅日報(蘭州)

轉發到微博

(0) 有0人蔘與 手機看新聞

天水市麥積區花牛中學張四

國中學生正處於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陣地,按照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課程標準確定了思想品德課要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對此,教師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和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摒棄舊的教學觀念,讓思想品德課程由過去的枯燥乏味的説教式教學變為受學生喜歡的新穎有趣的新課程。對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新課程下如何開展思想品德課教學,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第一,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好每一節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備課不但要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備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動態,更重要的是要鑽研新課程標準,設計好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交融,實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重教學的任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係。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統一的整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從人格意義上説,師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必須從主體轉為主導,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恢復到主體地位上來,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形式單一,時間長了,學生也會厭倦,興趣大減。因此在課堂上可採用自主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合作探索的慾望,主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活(請你關注:)躍,興趣盎然,樂在其中。

第四,要重視和應用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國中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讚揚,因此在課堂評價時不能簡單地説對或錯。對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要

採用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總之,只要教師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鑽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實踐性作業設計的探索及思考

温嶺市第六中學郭靈麗

[摘要] 本文從《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出發,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對實踐性作業予以設計中的探索,力求説明多種多樣的實踐性作業是達成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有效途徑。

[關健詞] 思想品德課實踐性作業思考

長期以來,拘於書本的靜態作業使學生脱離生活實際,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新課標明確提出:“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藴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思想品德課標積極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蒐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並逐步實現德育行為化。同時也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在實踐中開發學生的創造力,使作業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載體,成為學生自主生成德育、提高德育實效的重要渠道。

因此,改革作業設計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在所帶的班級中有意識地進行實踐性作業的嘗試,使作業的內容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作業的形式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作業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參與,讓學生動起來,使作業活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開放中創新。

一、 實踐性作業的特徵

實踐性作業是開放性作業的一種,是“學以致用”的最好註解,在實踐中學生可以學到書本上、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並能對理性的知識加深理解,是構建課內外、校內外的橋樑,是連接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紐帶,是學生的另一塊更加廣闊的創新天地。落實到思品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指導,我認為應該突出以下幾點:

1.趣味性

實踐性作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學習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識,獲取知識,改變文本作業的單一形式,將聽、説、讀、寫與遊戲、繪畫、調查、參觀、訪問、製作、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的作業。

2.動態性

實踐性作業多是動態作業,可以稱之為行為作業或活動作業。常規作業大多是看書寫字,具有一定的靜態性,而事實上,一味地讓學生靜坐在房間裏是學不到活知識的。讓學生動起來,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在實踐活動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在活動中獲取知識。這既符合學生的好動愛玩的天性,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創造能力。

3.探究性

《思品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因為探究是創新的基礎,探究性是實

踐性作業的最顯著的特徵。實踐性作業無現成的答案,需要學生主動參與、觀察、發問,獲得自己的體驗,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自己的結論。

4.開放性

實踐性作業從內容上由課本學習向課外學習開放,從空間上由教室向家庭、自然、社會開放,可以説實踐性作業的觸角伸向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從生活中汲取豐厚的營養,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知識。這種全方位的開放,是實踐性作業與常規作業相比的顯著不同點。

二、實踐性作業的設計

1.觀察性作業——提高觀察能力,豐富生活積累

“觀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蘇霍姆林斯基語)。結合政治教學,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有助於學生養成主動觀察、勤於積累的習慣。主要可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

①引導學生觀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真實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可以加深自己對家庭的認識和熱愛。 如學完“走向自立人生“後,我讓每位學生放學回家與父母交流後填寫一份問卷。

內容如下:

你能否做到?(1.能2.基本能3.基本不能4.不能)

家長簽名家長簽名

日期日期

為此我引導學生根據問卷上的這些問題有意識的去實踐,從自己生活的小事入手,從而逐步告別依賴。一個月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比第一次進步很多。這次實踐性作業的嘗試,既讓學生體驗了做父母的辛苦,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生活的自立能力。

②引導觀察校園生活:校園生活也是構成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觀察課間跳繩、踢毽子、跳皮筋等課間活動;觀察運動會、遊藝會、文娛會、班隊主題活動等學校常規性的集體活動;觀察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在感受到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的同時,鍛鍊了觀察能力,獲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為答題做好了準備。

③引導觀察社會生活:社會是個萬花筒,教師有責任讓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地瞭解社會。觀察的內容有:街頭巷尾的凡人小事;約定俗成的風土人情;國家地方的重大事件等。如,“神州七號”載人飛船上天,這是一件載入史冊國家大事。我在飛船發射的那天佈置了這樣的作業:收看中央電視台的發射實況,認真觀察發射的場面,火箭的變化,飛船的運行情況,宇航員的表現。這樣的觀察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也培養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好習慣。

2.操作性作業——深化知識理解,激發探究意識

為了增強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結,使教材靜態的文字變成學生腦中優美的圖畫,生動的場面,我常設計操作型作業,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動手,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這主要可從三方面得以實現:

①畫一畫,再現情境。動手畫一畫,再現教材情境,能幫助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獲得新知。如我在教學《在社區中生活》時,設計了這樣的一道題目讓學生做:叫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一套社區建設規劃圖,如何設計才能使自己生活的社區既環境優美,又能滿足社區內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使大家樂於在社區內生活,樂於為建設自己生活的社區作出貢獻。學生在設計時都充分發揮了他們合理的想象,設計出一幅幅精美的規劃圖,在我和學生的讚美聲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②做一做,激發探索。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和思考,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如我在教學完“手工工場出現分工協作,能提高生產效率”內容後,設計了這樣的作業:請同學們分兩組嘗試做一件同樣的手工,例如風箏。一組同學分別獨立完成,另一組同學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看一看在規定的時間內,哪一組的工作效率高。為什麼會這樣?學生面對這樣的作業,都躍躍欲試。並且還紛紛發表實驗後的感受,興致高昂。

③走一走,體會道理。學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標,只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親身參加實踐活動,動口、動手、動腦,才能靈活運用知識,把知識轉變為技能,增強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合理的購物方式》時,設計了這樣一些作業讓學生做:如果每位同學手中有50元錢,你們準備如何合理地去安排這些錢,既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又能做到價廉物美。然後讓他們各自設計一套合理的購物方案,並根據設計的方案親自走進市場給予驗證。通過這樣的作業佈置,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理財能力。

3.表述性作業——學習言語交際,鍛鍊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言語交際能力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把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是表述性作業的重點。這主要可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①演一演,內化教材術語。表演慾強是部分學生的天性,我抓住學生的特點適時加以利用,讓他們在表演中領會教材的知識。如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場新聞發佈會,讓學生從台獨分子、中國政府官員、記者等幾個角色中各選一個,結合書本中相關知識及網上查資料等途徑,準備並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課堂上學生自編自演的能力讓我刮目相看。他們分工合作,根據角色選擇合適的人來進行表演。學生在生動的表演中,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積累了教材的術語。

②辯一辯,培養辯論習慣。辯論類話題應模擬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景,培養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挑戰與創新。教學八年級“做人誠信到永遠”一課中,選擇“人無信不立”與“人無信也立”正反兩個話題供學生辯論等等。這一訓練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深讀教材,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再用自己的語言把內化了的專業術語清晰地表述出來。同時傾聽對方的論述,使自己的爭議更有説服力。這樣的辯論,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極具效果的。

③説一説,完善心理品質。一部分學生由於一直以來學習成績欠佳,也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懷疑自己存在某些缺陷,並將這種懷疑擴張到生活及其他領域,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障礙。所以我組織全班學生依次逐個上台,這樣有利於減輕學生心理壓力,消除顧慮,激發其鬥志。在《超越自負,告別自卑》教學時,我設計瞭如下表述性實踐作業:

標題:我是最棒的!

目標:增強自信,告別自卑。

內容:按照次序,請同學輪流到講台前大聲吶喊“我是×××,我是最棒的!”

④編一編,領略思維之美。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進行續寫或編寫。這既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學生的書面、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在講到“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時,結合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完成續寫:

雖然沒有鳥的羽翼,人也可以飛上藍天;

雖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瞭解億萬年前的過去;

除了上述之外,人還可以怎樣?試着續寫下去??

4.調查性作業——引導關注現實 培養合作精神

調查性作業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佈置調查性作業時,我們變個別性作業為合作性作業,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業。在學習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後,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

調查內容:學校附近河流水質及環境問題調查

調查目的:認識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其嚴重後果,提高對環境問題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培養對學生環境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形式:小組合作

方法:實地調查、訪談了解、查閲資料

成果:小報告、小論文(分析現象、提出建議)

活動步驟:第一步:制定活動方案,擬定調查提綱,明確組員責任;第二步: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雙休日時間根據方案及分工實地調查、訪談;第三步:就調查問卷和獲得的有關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產生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環境問題、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並對調查及分析的結果進行交流討論。第四步:撰寫考察報告。

由於學生經過看、問、想,對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能從思想上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並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與思考,提出了較為理性的合理化建議,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又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而且在作業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三、實踐性作業設計的思考

1.實踐性作業不是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統整課程內容的活動,它強調的是對各門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這與學科課程的縱向垂直組織形式存在根本的區別。《思想品德》實踐性作業是以《思想品德》學科為中心,其目標是單一的學科能力的培養。

2.實踐性作業必須緊緊圍繞教學內容而設計

作業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實踐性作業也不例外。任何脱離了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作業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收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為此,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必須以教學內容為指導,體現教材的中心思想,緊扣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實踐性作業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3.實踐性作業必須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

《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性作業關注社會熱點不僅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熱情,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加入實踐活動,而且還能鮮活教學內容,使之生動易懂,便於學生接受。

4.實踐性作業必須立足於學生實際

 實踐性作業要花費學生較多的課餘時間,所以不可能每課都設計。它必須按照課標要求與教學內容的特點,對其中確實具有實踐意義與價值的內容進行設計。實踐性作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經驗與實際能力,不求大隻求實。它必須立足於學生思想、行為的現有水平,在學生經過一番努力後能夠完成的,否則就失去了它的實效性。

課堂是主陣地,作業就是分戰場。徹底改革過去那種機械、枯燥、繁重的作業形式,還學生以自主、生動、充滿智慧與情趣的實踐性作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應當是我們共同探索的奮鬥目標!

參考文獻:

1.韓震:《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及解讀。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2.《實踐 感悟成長—南京市中國小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指南》南京出版社

3.萬榮根周志峯 《新課程視野中的作業》

4.陳劍華:《中國小生作業形式、作業評價問題的思考》《上海教育》2014年,

第五篇: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心得

《新課標》指出,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生活經驗,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使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精心設置情景,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體驗到課堂的樂趣和團對合作的重要性。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了以下一些方法。一·增設課前小雜壇課前的幾分鐘,是一節課的熱身時間,可以全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輕鬆愉快地去表演,鼓勵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因此,我在教學時,讓幾個同學將事先準備的國內外的新聞、名人名言、英雄故事、一則笑話、一首詩,等等登台表演。由於是事先準備好,而且是個人的最喜歡的,最拿手的內容,所以學生熱情積極地參與。比如,黎明同學講述了一則“一個學生與一個校長的廣告對話”,這則笑話極大地吸引和感染了每個同學。這個小雜壇激發和展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創造性,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這不僅在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性,還鍛鍊了一些同學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經過熱身,動起來,那麼學生在課堂還會不積極思考,對學習不感興趣嗎?

二·開設小組擂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來自於“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創造的歡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體驗到課堂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設計一些由淺到深的階梯性的問題,增加設計一些跟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問題。然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適當地鼓勵,點撥和打分,最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累計分來勝出,當然還要針對各個小組的分數進行評價。通過擂台比拼,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過去一些不敢或不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同學也躍躍欲試。

三·關注課堂導入俗話説:“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同樣,一堂好課,有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們授課中,使學生積極參加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整個課堂效率。上課之前,為了使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中轉到上課的氣氛中,我就經常用一些詩歌、音樂、故事、事例等導入新課,結果,絕大部分的學生,馬上就完成了狀態的轉換,從而使整堂課有了人個良好的序幕。比如,播放歌曲《祝你平安》,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任何傷害,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事件的發生,那麼,這時我們要怎麼辦呢?從而導入教學主題——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引用故事傳説《潘多拉魔盒》來引出——怎樣來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上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各個環節的銜接,時間的安排上和對學生的啟發上的不合理之處等等。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達到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