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長在校慶工作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7.69K

第一篇:校長在校慶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校長在校慶工作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校長在校慶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發揚110年校慶精神 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剛才我們隆重表彰了在110週年校慶工作中能夠創造性地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他們只是數以萬計都應受到表彰的積極參與校慶工作xx大學人的優秀代表,更多的同志沒被列在受表彰的名單裏。他們同樣也為校慶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此,我首先向今天獲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校慶工作做出積極貢獻的所有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發揚110週年校慶精神,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剛才校黨委李建軍副書記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總結報告,我和李守信書記都完全贊同。我們校慶所獲得的好評是出乎一年前我們預料的。大家都一致公認它是一個沒有負面效應的校慶,而獲得這樣一個評價是不容易的。以前有的大學舉行校慶,引起了一些負面議論,而我們xx大學校慶恰恰是沒有負面效應的校慶。所以,當有人説xx大學校慶堪稱中國大學校慶典範的時候,這是給了我們最高的讚譽。有的媒體把我們校慶稱作為“中國大學校慶風向漸轉的標誌”。大家知道,許多大學曾經舉辦過各種各樣的校慶,有的辦成經濟校慶,有的辦成政治校慶,有的辦成鬧市校慶。但是,xx大學校慶不一樣,我們辦得有內涵和有品味,舉辦了一次特色鮮明且富有歷史意義和示範效應的校慶。

我們為什麼重視110年校慶,為什麼要如此花費氣力來辦好這件事情,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xx大學110年的這個歷史節點承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我曾講過,在以後的十年內我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天大的事,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件是地大的事,就是建設青島校區。這兩件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都與舉辦xx大學110週年校慶有着密切關係。學校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總結歷史,反思傳統,發掘我們的歷史資源;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分析形勢,明確目標,統一思想,堅定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信心;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拓展空間、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110年校慶不僅僅是是傳統意義的、時間座標上的慶祝和紀念,而且是xx大學新歷史的開端,更是我們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進軍的誓師動員。

我們舉辦的這次校慶有着特殊的背景,這種背景其他大學或許有,或許沒有。第一個背景是xx大學合校十週年。2014年我們舉行100週年校慶的時候,合校剛滿一年。要在一年的時間裏形成新的傳統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個時候還是處於合校後的磨合期。但是,合校十週年了,一個大學新的傳統應該形成了。原來的xx大學、原來的xx醫科大學、原來的xx工業大學各有自己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清流,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總結。去年學校舉行了一個合校十週年成就展,雖然把數據展示出來了,但來不及進行理性分析,缺乏細緻的梳理,而2014年正是我們進行反思與總結的好時機。所以,校慶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我們在大學裏工作的這些人,守護大學精神的這些人,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守護了什麼,反思哪些內容是值得堅守的。合校十週年,這是我們所特有的背景。

第二個背景是2014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綱要的出台。一年以後,我們舉行校慶。教育規劃綱要裏面有幾個靈魂,對大學來説,最大的靈魂就是選擇了新的發展理念,把質量提升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的最高理念。因此,xx大學的理念要和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相一致,我們選擇了質量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教育規劃綱要的第二個靈魂就是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方向,這是把中國人力資源大國變成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由之路,因為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建成就沒有人力資源強國的最終形成。正是在中國教育發展目標由做大調整做強的背景之下,我們迎來了110週年校慶。所以,xx大學適時地提出了新的辦學目標,要在建校120週年的時候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我們正是契合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xx大學的辦學目標已上升為國家的辦學目標。

第三個背景也是xx大學獨有的,即xx大學已經在歷史上有過兩次輝煌。現在,有些教授説xx大學實際上已經正在邁入第三次輝煌。那麼第三次輝煌的標誌在哪裏?標誌在於除了我們選擇了新的辦學目標之外,xx大學正在創新中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這就是要構建“xx大學系統”。未來的xx大學是一個系統,即xx大學(濟南)、xx大學(青島)、xx大學(威海)。這個系統在全國來説是一個全新的辦學模式。有人批評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説中國的大學辦學模式幾乎都是一樣,被稱作“千校一面”,我將之比喻為“俄羅斯套娃”,只有大小之分,沒有面孔之別。即辦學模式的同質化。在這種情況下,xx大學要創建中國模式的加州大學,這種辦學模式的創新對國家來説預示着新的辦學模式的出現。因此,國務院支持我們的改革,國家領導人關心我們的改革。這是對國家而言的。對xx省來説,xx大學系統一旦形成,這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就會為xx人民未來謀福祉提供極大的便利,因為我們這個系統是開放的。研究高等教育發展歷史的各位老師都知道,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的形成前後用了120年左右的時間,加上去年剛剛新建的一所教學型大學,現在有了12個校區或曰分校。xx大學系統建成的時候,我們先立足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這個系統一旦開放,不排除將來具備條件時,10年或者20年之後會有xx大學的另一個地方,比如説xx大學(曲阜),再如xx大學(煙台)。總之,xx大學系統對xx學子和人民來説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對於xx大學而言,這個系統的優勢在哪裏?歷史上兩次輝煌都是在青島實現的,當我們恢復在青島辦學以後,我相信青島的國際化水平、美麗的海濱環境及亞洲最漂亮的城市的吸引力和交通便利條件,會使xx大學利用她吸引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來任教。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有一流的師資。如果不能從世界上把最優秀的師資吸引過來,那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只能是一個理想。所以,建設青島校區對xx大學來説意義重大,核心意義在於她能使我們建成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

正是在這些背景之下,我們迎來了110週年校慶。應該説,xx大學110週年校慶有着和其他大學共同的背景,但也有着我們自己獨特的背景,這就是我們這個校慶和其他大學校慶相比而具有不同優勢的原因之所在。

怎樣評價我們這個校慶?一個總的判斷是,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甚至於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沒有預想到的效果,超越了我們預期的目標。除了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裏面還有其他內涵值得思考、提煉,以至提倡。在去年7月7日的校慶動員大會上,我曾經講到:不同類型的慶典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意義完全不同。企業商家慶典的本質是促銷和追逐利益,政治類慶典的本質是要宣示理念,國慶慶典的本質是要揚國威、展示國家實力。

那麼大學校慶的意義在哪裏?第一個意義在於通過校慶來反思傳統、守護傳統。我一直認為,一所沒有傳統的大學一定是不受尊重的大學,而如果一所大學的傳統是不穩定的,總是變化的,那麼這所大學的發展方向一定會受人懷疑。所以,我們舉行校慶目的就是去固守傳統。我一直有一個想法,一個大學的真正力量,除了她具有創新能力之外,她還應該有守成能力。如果説創新是大學的靈魂,那麼守成則是大學的腳跟。靈魂一定是要有腳跟的,沒有腳跟的靈魂是飄在空中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説:不要走得太快,走得太快會把靈魂丟在後面。因此,守護我們的傳統就是守住我們的腳跟,守住腳跟才會守住靈魂。校慶期間學校出版了一本書——《xx大學第一》,從中可知xx大學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多少個第一,xx大學歷史上許多優良傳統在書中都有反映。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説大學校慶的第一個意義在於反思自己的傳統,守護自己的傳統。

第二個意義在於文化校慶與學術校慶體現了大學的功能與本質。多年前,我們率先闡釋了大學具有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功能,確定了要做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最有代表性大學的辦學目標。我們一直堅信,文化的厚度在於學術,文化的高度在於思想。在當今世界,學術的温牀在於大學,大學的本質在於追求學術。為此,我們選擇了最合適的大學校慶主題——文化校慶、學術校慶。大學一定是以學術為本位的,一定是以學生和老師為本位的。這幾個“本位”確定了大學校慶的主調。我們的校慶在一年當中,舉辦了豐富多彩而難以數計的文化活動,舉辦大大小小的學術活動達到上千次,其中高端學術論壇超過了110多次。文化、學術構成了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體現了大學校慶的本質與精髓。

第三個意義在於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是我們校慶與其他各種各樣的慶典相比所具有的最大不同。校慶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對學校的情感,讓學生帶着這種情感將來無論走到哪裏都懷念母校,因而校慶的受益者一定是學生。校慶期間,大批校友回校參加慶典。校友是曾經的學生,在校的學生將來都是校友,而離開學校的校友一定是過去的學生,所以讓學生受益就是我們這一次校慶的目的。校慶期間,直接參與校慶活動的學生幾乎可以説是全員的,特別是我們搞的大型燈光秀行為藝術,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而進行的。它的藝術效果美輪美奐。校慶要使學生受益,要使校友受益,這個目的我們也實現了。

第四個意義在於從社會各界獲取資源以彌補辦學經費不足。中國大學現在面臨的困難其中一項是投入不足,所以中國大學在經費籌措方面始終堅持多元化戰略。我們以校慶為契機,積極從社會各界獲取資源。我們校慶的主題是文化校慶、學術校慶,籌措經費是次要的,但也頗為可觀,並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是校慶附帶的一個收益。

還有一個意義在於藉助這個機會擴大了xx大學的國際、國內影響。校慶期間,來自國外的30多位大學校長參加了高端論壇。我們所選擇的大學新功能拓展這個論題被外國校長們評價為最好的論題。讓參加本次校慶的外國大學校長把話講透,所以他們非常高興,説這才像是大學的校慶,這才是真的研究問題。我們所選擇的這個論題,已經被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認可,甚至照搬了過去;我們所確定的文化校慶、學術校慶主題,也已經被國內有的大學模仿過去,成為今後大學校慶的主調。這些説明,我們內涵豐富的校慶,已經擴大了xx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

校慶結束了,現在已經進入了2014年,用最時髦的話來講,進入了“後校慶時代”。後校慶時代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家在高度緊張時期過後可能要有所懈怠,這是後校慶時代的共同特徵。但是通過xx大學110年校慶,我們積澱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稱之為“110年校慶精神”。這個精神財富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文化自覺、與時共振。大家到曲阜孔廟,進門能看到“金聲玉振”四個字。“金聲玉振”的對立面是“瓦釜雷鳴”,那就是敗象出現的狀態。與時共振,就是説我們能夠和時代的節拍相一致。這個用什麼來證明?大家看我們的主題,當一年前我們定下文化校慶和學術校慶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會想到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主題就是文化。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最強音。我們校慶主題與之呼應,這是一個巧合。我們更沒有想到在xx大學舉行110年校慶的時候,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和我們選了同一天的時間。所以這種巧合表明的是我們xx大學人在文化上的自覺。xx大學最早提出要拓展文化功能。過去一般講到大學的三大功能,而我們在多年前率先提出大學應該有第四大功能,那是基於xx大學歷史傳統,基於我們文史見長的這個特色,我們才提出這樣的見解。大學應該拓展她的新功能。這個新功能現在已經形成中國高等教育的共識。2014年劉延東同志在大連會議上説大家可以考慮大學應該有第四大功能,就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半年之後,清華大學100週年的校慶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在發表重要講話的時候講了大學的第四大功能,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xx大學率先倡導的大學的第四大功能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共識,這就是xx大學在文化上的自覺,這就是我們的與時共振。所以這一點應該成為我們110年校慶的一種精神,要弘揚下去,要堅持下去。xx大學要辦成最有德性的大學,要辦成在儒學研究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心,要辦成復興傳統學術、古典學術的東方中心,要辦成在研究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成為中國有代表性的大學。

第二方面是學術至上、師生為本。大學的根在學術。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大學的學術性常常會受到世俗功利的衝擊,特別是在校慶這種需要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場面的活動中,大學的學術性本質更容易被忽略。我們110年校慶從一開始就特別注重在學術活動上下功夫。如果説以文化為主題反映的是xx大學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感悟的話,那麼,以學術為主題反映的則是xx大學對大學本質、對大學校慶本質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次活動,我們積澱了“學術至上、師生為本”的校慶精神。學術至上體現為我們突出了上千次的學術報告會,師生為本就是校慶的主體永遠是師生。這兩點恰恰就是大學精神。一個大學的主體就是老師和學生,所以我們要在學術上以教師為本,在教育教學關係上以學生為本。教師和學生共同所進行的活動一定是學術活動,把學術活動作為一個大學所有活動的紐帶,我們的全部活動都和學術有關。這也是我們的一種精神。學術至上、師生為本的校慶精神實際上就是大學的本質。這是我們的第二筆精神財富。

第三個方面是開拓創新、敢為人先。xx大學的傳統體現在我所説的《xx大學第一》上,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閲讀一下。歷史上我們有那麼多的第一,那些都是開天下風氣之先的。中國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xx大學人完成的,時間在1904年;中國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xx大學人完成的。這是xx大學人在學術上的開風氣之先。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我們就立刻創辦了《文史哲》雜誌,去年獲得了政府出版獎(期刊獎)的最高獎,在全國高校1600多種文科期刊中,唯有我們的《文史哲》榮登榜首,這也是開風氣之先。這個開風氣之先,是陳毅元帥的評價,因為《文史哲》雜誌是在陳毅的關心之下創辦起來的,所以他評價xx大學開風氣之先。我們有若干個開風氣之先,錄取數學考零分的臧克家是開風氣之先,童第周克隆魚成中國克隆之父是開風氣之先,“兩個小人物”批評大人物也是開風氣之先。現在我們在校慶上同樣在開風氣之先。校慶慶典舉行的時候,讓丁肇中代表科學家致辭,讓邁克法夸爾代表人文學家致辭。丁肇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邁克法夸爾來自哈佛大學,這是美國兩所最頂級的大學。自然科學研究在世界上的代表是麻省理工學院,人文社科研究在世界上的代表當然是哈佛大學。把這兩個來自世界最頂級大學的教授放在我們校慶慶典上致辭,我想在其他大學校慶裏面可能也是少見。這也是一種開風氣之先。

校慶期間,我們反思傳統、凝練傳統,同時又開拓創新。我們師生都關心xx大學的校歌。我們唱了很多年《xx大學之歌》,但它不是《xx大學校歌》。通過校慶,我們理順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同學們很關心中心校區新校門和校區改建,現在這些項目完成了,xx大學的新氣象形成了。這種感受來自無數的經常來到xx大學、在國際上有地位的人,包括丁肇中。他説:“我這一次到xx大學來,看到了xx大學的希望。我兩年沒來,這兩年xx大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台灣學者説,看到xx大學氣象萬千。對於那些與傳統有關係的內容,我們在校慶期間進行了梳理,使xx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更具德行、古典性和開放性。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勇氣,既要弘揚過去的優良傳統,又要敢於開天下風氣之先,敢於開拓創新。而開拓創新、開天下風氣之先,恰恰也是大學精神,這是校慶留下來給我們的第三筆精神財富。

最後一個方面是團結一致、追求卓越。追求卓越這句話往往是作為廣告用語被企業所使用。其實企業那個追求卓越只是一個廣告而已,真正能夠追求卓越的是大學,大學永遠站在最高點上。追求卓越也是大學精神之一,並且是大學不朽的精神。這一次校慶活動中,我們充分表現了高度的團結一致。這裏面有很多動人的故事,讓人終生難忘。為了校慶的這個共同目標,大家精誠團結、高度一致,忘我工作、不計得失。毫無疑問,團結一致,表達了大學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表達了大學的創新精神。這兩者也是我們這次校慶積澱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以上四種精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中高度文化自覺,堅持與時共振的精神,體現的是xx大學人以天下為己任、與時代同呼吸的天下觀與責任感;恪守大學本質,追求學術至上的精神體現的是xx大學人對大學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執着守望;堅持大膽探索、勇開風氣之先的精神體現的是xx大學人果敢、自信、勇往直前的品質與風範;堅持團結協作、追求卓越的精神體現的是xx大學人包容、大度、志向高遠的修養與境界。這些精神,是xx大學的文化基因,是這些文化基因在110年校慶活動中的體現和昇華,也是推動我們前進與發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我們的校慶是成功的,已經構成了xx大學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積澱的校慶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最後,我希望,我們要用110年校慶精神來激勵全體xx大學人增添新的幹勁,爭取早日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謝謝大家!

第二篇:校長在十週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

校長在十週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嘉賓:

尊敬的兄弟學校和兄弟單位的各位領導與老師:

親愛的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懷着崇敬與感恩,帶着渴盼與欣喜,在舉國上下喜迎第27個教師節的日子裏,三中迎來八方嘉賓,共賀十年校慶。在此,我謹代表三中兩百餘名師生員工向出席慶典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向關心和支持於都三中發展的各級領導、兄弟學校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向曾經為三中貢獻心智、播灑汗水與辛勞的決策者、開拓者、建設者以及正在耕耘不輟的全體教職員工緻以崇高的敬意!向為母校爭光、關心母校發展的校友們、同學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藉此機會,我把三中十年創業歷程向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簡要彙報如下:

三中創建之初,面臨着人力、物力資源匱乏、社會信任度不高、管理經驗不足等諸多困難,面臨着董事會的高企盼、縣委縣政府“四個一流”的高標準、全國素質教育的高要求、新建學校發展需要的高速度等諸多挑戰,為戰勝困難,創造發展平台,我們選擇了“自強、厚德、善學、篤行”之路。

三中的十年,是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十年。

面對新建學校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我們從董事們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中尋求力量,從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中激發熱情,從各地名校的發展歷程中借鑑經驗,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一種團隊精神,帶好德育與教學兩支隊伍,建好領導、班級、備課組三個集體,突出抓好目標、過程、結果、發展四個管理環節,着力營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媒體教學、網絡化管理、和諧校園、立體式發展的五個特色,整合董事會、領導、學生、教師、家庭和社會等六方資源;實現了辦學的理念、條件、規模、機制、層次、質量和速度等七個方面的初步突破,形成了近三百個教學班、五千餘名師生員工的辦學規模。05年以來大學聯考一、二本上線率躍居縣普通高中榜首,歷年會考重點上線率或高分段上線率居全縣第一。學生參加各種國家、省市級學科競賽獲獎達300多人次,其中在全國國中化學競賽中獲全國一、二、三等獎,在全國國中數學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在全國國中物理競賽中獲國家一、二、三等獎,全國英語能力競賽奪取全省第一名,在中央電視台全國青少兒書畫作品電視大賽中榮獲少兒組銀獎。培養了1名全省文科狀元、3名會考狀元、300多統招本科生。我們用實踐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立大志,吃大苦,耐大挫,悟大道,擔大任,創大業”的自強之歌。

三中的十年,是沐浴愛心、以德治校的十年。

面對新建學校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又面對全縣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學校面臨的最急迫的任務是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而隊伍建設的關鍵又在於團隊精神的打造。為此,我們每年組織誠恆博學求實創新的主題校本培訓,引導師生員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學生觀、成績觀”;縣委縣政府每一任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每一級相關部門都高度重視三中的建設與發展,都給予學校正確的指導與極大的關愛,學校董事會給予學校無微不至的呵護;各兄弟學校、各兄弟單位、各界人士及廣大家長,給予學校極大的厚愛與關心,我們全體師生員工用心感受這一份份沉甸甸的情與愛,用實際行動去感恩董事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自然、感恩社會,形成堅定的厚德基礎,使“厚德”成為我們的治校之道。

學校先後被評為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市“德育文明示範校園”,縣“教學質量評估先進單位”和“校園環境達標建設先進單位”。

三中的十年,是兼收幷蓄、虛心向學的十年。

面對新建學校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特別是全縣第一所民辦學校,我們不能套用一般學校的發展模式,既無先例可依循,也無經驗可借鑑,一切只能靠學習與探索。如果説“厚德”規範的是做人之道,那麼做事之能就要靠“善學”才能提升。

我們承繼“活到老、學到老”、精益求精的“善學”精神,將“善學”作為我們的興校之源。我們利用可利用的各種機會與平台:向古人學,向社會賢達學,向兄弟學校學,向同事、朋友學,向實踐學。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靠上去”、“沉下去”等形式,通過實施“築基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為創建“學習型學校”搭建平台;立足“四基”、過好“八關”—學習策略關、閲讀質量關、課堂關、用腦關、記憶關、表達關、練習關、條理關,養成終身生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為每個成員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中的十年,是謀定即行、只爭朝夕的十年。

面對新建學校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時間短、起步晚、生源差、隊伍散,沒有可驕傲的輝煌歷史,沒有成熟而科學的教育教學體系,沒有現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新生學校所面臨實際困難我們也都無法避免,要想改變狀況、做出成績,創出品牌、贏得信任,走上良性循環發展之路,必須學習謀定即行的“篤行”習慣, 對各自工作做到“六包”和“五個在一線”,人人均能頂起一片艱苦創業、勇於創新、鋭意創優之天。

隨着第27個教師節的到來,三中將迎來了辦學的第二個十年。我們將繼往開來,把過去的十年當作一個平台、一種精神,在傳承中創新,在發展中超越,向三中第二個十年的發展目標邁進:由規範化辦學轉向特色化辦學,把學校辦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學習型、服務型、績效型”的家長信賴、學生喜歡、教師自豪、董事會高興、人民滿意的學校。

有董事會的激勵,有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愛,有兄弟學校、兄弟單位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有我們全體師生員工的努力拼搏,我們堅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提前實現!

謝謝大家!

第三篇:校長在校慶上的講話

清華百年校慶特邀了北大校長周其鳳講話,一方面凸顯了北大清華比鄰而居的深厚情誼,另一方面也彰顯了清華百年發展累積的胸懷大度。

周校長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北京大學和各兄弟院校向清華大學全體師生及海內外清華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並對清華大學為中國高等教育和科學文化事業發展譜寫的璀璨華章予以褒揚,對清華教育家秉持唯才是舉、唯學是用的理性精神將清華打造為技術、文化、政治精英的搖籃予以讚許,對清華學子為中國人民做出無可比肩的巨大貢獻予以稱頌。這充分説明近鄰北大對一百年來清華所取得成績的認可與認同。

特別值一提的是,在周校長講話中,有一副對聯頗為精彩,回味悠長。上聯是“滋自強而載物,砥礪同行,百鄰清譽稱棠棣”。這裏藴含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經典校訓,並以此砥礪中國高等教育的同行,凸現了清華髮展進程中的影響,並把鄰近百年美譽的清華稱謂為兄弟,實乃親切。雖然上聯只有十七個字,但確實字字珠璣,光彩照人;下聯是“取兼容以開心,交融共進,萬卷華章照古今。”這裏潛藏了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思想,並以此與中國高等教育界同行交流融合中共同進步,凸現了北大發展進程中的謙虛,而後又以“萬卷華章照古今”突顯北大的成績,實乃親近。雖然下聯也只有十七個字,但也流露出北大不遜色清華,北大可與清華比肩而居。

總之,這副對聯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標榜清華的優良傳統、勵精圖治,又藉機宣揚北大的辦學思想與人文底藴,實乃千古妙聯之一。雖講話已過十餘日,但細細品來,回味無窮,恰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當然,這副對聯也説明了百年清華的確成果豐碩,值得敬仰!百年北大確實名不虛傳,值得欽佩!

2.

剛才我們隆重表彰了在110週年校慶工作中能夠創造性地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他們只是數以萬計都應受到表彰的積極參與校慶工作xx大學人的優秀代表,更多的同志沒被列在受表彰的名單裏。他們同樣也為校慶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此,我首先向今天獲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校慶工作做出積極貢獻的所有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推薦訪問範文網:)發揚110週年校慶精神,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剛才校黨委李建軍副書記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總結報告,我和李守信書記都完全贊同。我們校慶所獲得的好評是出乎一年前我們預料的。大家都一致公認它是一個沒有負面效應的校慶,而獲得這樣一個評價是不容易的。以前有的大學舉行校慶,引起了一些負面議論,而我們xx大學校慶恰恰是沒有負面效應的校慶。所以,當有人説xx大學校慶堪稱中國大學校慶典範的時候,這是給了我們最高的讚譽。有的媒體把我們校慶稱作為“中國大學校慶風向漸轉的標誌”。大家知道,許多大學曾經舉辦過各種各樣的校慶,有的辦成經濟校慶,有的辦成政治校慶,有的辦成鬧市校慶。但是,xx大學校慶不一樣,我們辦得有內涵和有品味,舉辦了一次特色鮮明且富有歷史意義和示範效應的校慶。

我們為什麼重視1xx年校慶,為什麼要如此花費氣力來辦好這件事情,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xx大學1xx年的這個歷史節點承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我曾講過,在以後的十年內我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天大的事,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件是地大的事,就是建設青島校區。這兩件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都與舉辦xx大學110週年校慶有着密切關係。學校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總結歷史,反思傳統,發掘我們的歷史資源;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分析形勢,明確目標,統一思想,堅定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信心;要借慶祝建校110週年的契機,拓展空間、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1xx年校慶不僅僅是是傳統意義的、時間座標上的慶祝和紀念,而且是xx大學新歷史的開端,更是我們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進軍的誓師動員。

我們舉辦的這次校慶有着特殊的背景,這種背景其他大學或許有,或許沒有。第一個背景是xx大學合校十週年。xx年我們舉行100週年校慶的時候,合校剛滿一年。要在一年的時間裏形成新的傳統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個時候還是處於合校後的磨合期。但是,合校十週年了,一個大學新的傳統應該形成了。原來的xx大學、原來的xx醫科大學、原來的xx工業大學各有自己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清流,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總結。去年學校舉行了一個合校十週年成就展,雖然把數據展示出來了,但來不及進行理性分析,缺乏細緻的梳理,而xx年正是我們進行反思與總結的好時機。所以,校慶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我們在大學裏工作的這些人,守護大學精神的這些人,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守護了什麼,反思哪些內容是值得堅守的。合校十週年,這是我們所特有的背景。

第二個背景是xx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綱要的出台。一年以後,我們舉行校慶。教育規劃綱要裏面有幾個靈魂,對大學來説,最大的靈魂就是選擇了新的發展理念,把質量提升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的最高理念。因此,xx大學的理念要和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相一致,我們選擇了質量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教育規劃綱要的第二個靈魂就是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方向,這是把中國人力資源大國變成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由之路,因為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建成就沒有人力資源強國的最終形成。正是在中國教育發展目標由做大調整做強的背景之下,我們迎來了110週年校慶。所以,xx大學適時地提出了新的辦學目標,要在建校120週年的時候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我們正是契合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xx大學的辦學目標已上升為國家的辦學目標。

第三個背景也是xx大學獨有的,即xx大學已經在歷史上有過兩次輝煌。現在,有些教授説xx大學實際上已經正在邁入第三次輝煌。那麼第三次輝煌的標誌在哪裏?標誌在於除了我們選擇了新的辦學目標之外,xx大學正在創新中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這就是要構建“xx大學系統”。未來的xx大學是一個系統,即xx大學(濟南)、xx大學(青島)、xx大學(威海)。這個系統在全國來説是一個全新的辦學模式。有人批評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説中國的大學辦學模式幾乎都是一樣,被稱作“千校一面”,我將之比喻為“俄羅斯套娃”,只有大小之分,沒有面孔之別。即辦學模式的同質化。在這種情況下,xx大學要創建中國模式的加州大學,這種辦學模式的創新對國家來説預示着新的辦學模式的出現。因此,國務院支持我們的改革,國家領導人關心我們的改革。這是對國家而言的。對xx省來説,xx大學系統一旦形成,這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就會為xx人民未來謀福祉提供極大的便利,因為我們這個系統是開放的。研究高等教育發展歷史的各位老師都知道,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的形成前後用了120年左右的時間,加上去年剛剛新建的一所教學型大學,現在有了12個校區或曰分校。xx大學系統建成的時候,我們先立足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這個系統一旦開放,不排除將來具備條件時,xx年或者20年之後會有xx大學的另一個地方,比如説xx大學(曲阜),再如xx大學(煙台)。總之,xx大學系統對xx學子和人民來説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對於xx大學而言,這個系統的優勢在哪裏?歷史上兩次輝煌都是在青島實現的,當我們恢復在青島辦學以後,我相信青島的國際化水平、美麗的海濱環境及亞洲最漂亮的城市的吸引力和交通便利條件,會使xx大學利用她吸引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來任教。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有一流的師資。如果不能從世界上把最優秀的師資吸引過來,那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只能是一個理想。所以,建設青島校區對xx大學來説意義重大,核心意義在於她能使我們建成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

正是在這些背景之下,我們迎來了110週年校慶。應該説,xx大學110週年校慶有着和其他大學共同的背景,但也有着我們自己獨特的背景,這就是我們這個校慶和其他大學校慶相比而具有不同優勢的原因之所在。

怎樣評價我們這個校慶?一個總的判斷是,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甚至於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沒有預想到的效果,超越了我們預期的目標。除了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裏面還有其他內涵值得思考、提煉,以至提倡。在去年7月7日的校慶動員大會上,我曾經講到:不同類型的慶典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意義完全不同。企業商家慶典的本質是促銷和追逐利益,政治類慶典的本質是要宣示理念,國慶慶典的本質是要揚國威、展示國家實力。

那麼大學校慶的意義在哪裏?第一個意義在於通過校慶來反思傳統、守護傳統。我一直認為,一所沒有傳統的大學一定是不受尊重的大學,而如果一所大學的傳統是不穩定的,總是變化的,那麼這所大學的發展方向一定會受人懷疑。所以,我們舉行校慶目的就是去固守傳統。我一直有一個想法,一個大學的真正力量,除了她具有創新能力之外,她還應該有守成能力。如果説創新是大學的靈魂,那麼守成則是大學的腳跟。靈魂一定是要有腳跟的,沒有腳跟的靈魂是飄在空中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説:不要走得太快,走得太快會把靈魂丟在後面。因此,守護我們的傳統就是守住我們的腳跟,守住腳跟才會守住靈魂。校慶期間學校出版了一本書——《xx大學第一》,從中可知xx大學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多少個第一,xx大學歷史上許多優良傳統在書中都有反映。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説大學校慶的第一個意義在於反思自己的傳統,守護自己的傳統。

第二個意義在於文化校慶與學術校慶體現了大學的功能與本質。多年前,我們率先闡釋了大學具有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功能,確定了要做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最有代表性大學的辦學目標。我們一直堅信,文化的厚度在於學術,文化的高度在於思想。在當今世界,學術的温牀在於大學,大學的本質在於追求學術。為此,我們選擇了最合適的大學校慶主題——文化校慶、學術校慶。大學一定是以學術為本位的,一定是以學生和老師為本位的。這幾個“本位”確定了大學校慶的主調。我們的校慶在一年當中,舉辦了豐富多彩而難以數計的文化活動,舉辦大大小小的學術活動達到上千次,其中高端學術論壇超過了110多次。文化、學術構成了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體現了大學校慶的本質與精髓。

第三個意義在於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是我們校慶與其他各種各樣的慶典相比所具有的最大不同。校慶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對學校的情感,讓學生帶着這種情感將來無論走到哪裏都懷念母校,因而校慶的受益者一定是學生。校慶期間,大批校友回校參加慶典。校友是曾經的學生,在校的學生將來都是校友,而離開學校的校友一定是過去的學生,所以讓學生受益就是我們這一次校慶的目的。校慶期間,直接參與校慶活動的學生幾乎可以説是全員的,特別是我們搞的大型燈光秀行為藝術,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而進行的。它的藝術效果美輪美奐。校慶要使學生受益,要使校友受益,這個目的我們也實現了。

第四個意義在於從社會各界獲取資源以彌補辦學經費不足。中國大學現在面臨的困難其中一項是投入不足,所以中國大學在經費籌措方面始終堅持多元化戰略。我們以校慶為契機,積極從社會各界獲取資源。我們校慶的主題是文化校慶、學術校慶,籌措經費是次要的,但也頗為可觀,並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是校慶附帶的一個收益。

還有一個意義在於藉助這個機會擴大了xx大學的國際、國內影響。校慶期間,來自國外的30多位大學校長參加了高端論壇。我們所選擇的大學新功能拓展這個論題被外國校長們評價為最好的論題。讓參加本次校慶的外國大學校長把話講透,所以他們非常高興,説這才像是大學的校慶,這才是真的研究問題。我們所選擇的這個論題,已經被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認可,甚至照搬了過去;我們所確定的文化校慶、學術校慶主題,也已經被國內有的大學模仿過去,成為今後大學校慶的主調。這些説明,我們內涵豐富的校慶,已經擴大了xx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

校慶結束了,現在已經進入了2014年,用最時髦的話來講,進入了“後校慶時代”。後校慶時代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家在高度緊張時期過後可能要有所懈怠,這是後校慶時代的共同特徵。但是通過xx大學1xx年校慶,我們積澱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稱之為“1xx年校慶精神”。這個精神財富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文化自覺、與時共振。大家到曲阜孔廟,進門能看到“金聲玉振”四個字。“金聲玉振”的對立面是“瓦釜雷鳴”,那就是敗象出現的狀態。與時共振,就是説我們能夠和時代的節拍相一致。這個用什麼來證明?大家看我們的主題,當一年前我們定下文化校慶和學術校慶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會想到xx屆六中全會的主題就是文化。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最強音。我們校慶主題與之呼應,這是一個巧合。我們更沒有想到在xx大學舉行1xx年校慶的時候,中共xx屆六中全會召開,和我們選了同一天的時間。所以這種巧合表明的是我們xx大學人在文化上的自覺。xx大學最早提出要拓展文化功能。過去一般講到大學的三大功能,而我們在多年前率先提出大學應該有第四大功能,那是基於xx大學歷史傳統,基於我們文史見長的這個特色,我們才提出這樣的見解。大學應該拓展她的新功能。這個新功能現在已經形成中國高等教育的共識。xx年劉延東同志在大連會議上説大家可以考慮大學應該有第四大功能,就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半年之後,清華大學100週年的校慶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在發表重要講話的時候講了大學的第四大功能,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xx大學率先倡導的大學的第四大功能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共識,這就是xx大學在文化上的自覺,這就是我們的與時共振。所以這一點應該成為我們1xx年校慶的一種精神,要弘揚下去,要堅持下去。xx大學要辦成最有德性的大學,要辦成在儒學研究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心,要辦成復興傳統學術、古典學術的東方中心,要辦成在研究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成為中國有代表性的大學。

第二方面是學術至上、師生為本。大學的根在學術。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大學的學術性常常會受到世俗功利的衝擊,特別是在校慶這種需要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場面的活動中,大學的學術性本質更容易被忽略。我們1xx年校慶從一開始就特別注重在學術活動上下功夫。如果説以文化為主題反映的是xx大學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感悟的話,那麼,以學術為主題反映的則是xx大學對大學本質、對大學校慶本質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次活動,我們積澱了“學術至上、師生為本”的校慶精神。學術至上體現為我們突出了上千次的學術報告會,師生為本就是校慶的主體永遠是師生。這兩點恰恰就是大學精神。一個大學的主體就是老師和學生,所以我們要在學術上以教師為本,在教育教學關係上以學生為本。教師和學生共同所進行的活動一定是學術活動,把學術活動作為一個大學所有活動的紐帶,我們的全部活動都和學術有關。這也是我們的一種精神。學術至上、師生為本的校慶精神實際上就是大學的本質。這是我們的第二筆精神財富。

我們的校慶是成功的,已經構成了xx大學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積澱的校慶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最後,我希望,我們要用1xx年校慶精神來激勵全體xx大學人增添新的幹勁,爭取早日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謝謝大家!

第四篇:校長在新生軍訓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教官、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現在我的耳旁還回響着同學們鏗鏘有力的口號,我的眼前還閃現着同學們矯健的身影。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四天的時間裏,同學們圓滿地完成了軍訓的各項任務,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這歸功於教官的悉心指導,所有工作人員認真負責以及同學們自身的努力。在此,請允許我向三中隊全體教官和七年級班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謝!

四天來,教官們盡職盡責,言傳身教,教得認真、細緻、耐心,對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地做好示範,不厭其煩地指導、糾正,與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稱讚和愛戴,成為全體新同學學習的榜樣。在此,我建議,讓我們把最最熱烈的掌聲獻給我們最可愛的教官們!

軍訓期間,同學們能以解放軍叔叔為榜樣,嚴格訓練,不畏烈日暴曬,任汗水打濕衣衫,對每一種軍姿都認真領會,反覆訓練,做到隊伍行列整齊,步調一致。儘管期間有的同學身體不適,但他們仍然咬緊牙關,堅持訓練,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軍訓任務。同學們在軍訓中的表現,初步展現了窪中學生的精神風貌,這是步入國中生活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相信,通過這次軍訓,對同學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期四天的軍訓生活結束了,但它的影響是深遠的,會在以後三年的國中生活中,以致一生中發揮作用。希望同學們以這次軍訓為起點,牢記以下幾點:

一、站直了,別趴下。你們是經過軍訓的人,你們是窪中的學子,你們應該有鋼筋鐵骨,你們應該有頑強的品質和意志。優秀的軍人為你們作出了榜樣。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應該有面對各種困難的精神準備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二、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偉大。嚴於律己,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同學之間禮讓謙和,言談舉止文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內外各項集體活動,樹立集體觀念,做文明學生,爭文明班級,建文明校園,讓窪中因你們而精彩!

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生命得黃金。要珍惜三年的學習生活,珍惜青春的黃金時期,努力拼博、奮發進取,在學習生活中鍛鍊自己、塑造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國中畢業生!

最後,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為完成軍訓任務付出艱辛勞動的教官們、向每天陪伴你們,無微不至地關懷着你們的班主任老師、以及為我們軍訓的圓滿成功默默無聞作出貢獻的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祝全體教官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事業有成!祝全體同學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第五篇:校長在開學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2014年,是我校繼續深化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各項工作蓬勃開展、工作業績卓有成效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我校全體師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德育教育為先導,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以抓習慣促養成為手段,不斷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深化教育教學研究,用拼搏的精神和一流的業績,譜寫了一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篇章,為教育強縣做出了貢獻。現述職如下:

一、以德為先,把養成教育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落到實處。

一年來,我們根據市縣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結合我校的具體實際,本着“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的原則,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抓起,使師生的文明習慣逐步規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1、建制度,重落實。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習慣.學校先後修訂並出台了《教職工管理制度》、《崗位坐班制度》、、《職稱考核方案》、《班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與每個教職工簽訂了《師德師風責任狀》和《安全責任書》;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我校的每項制度都有專人負責管理,大到指紋簽到、不定時查崗,小到不準在校園內抽煙、教師上課關閉手機等,做到了一週一小結,一月一公示,對違反校規校紀的教職工按規定公開處罰。一學期來,學校師德師風明顯改變,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2、抓隊伍,強素質。學校成立了“德育領導小組”,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積極性,把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上下聯動、師生互動、部門配合、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我們注重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堅持實行了每週一的班主任例會和每週五的全體員工例會制度,進行思想品德和業務能力的學習培訓,同時總結前周,安排下週。班主任是學校工作的主力軍,我注重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為學校領導和班主任每人買了一本《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讓大家學習研讀;暑期舉行“走向教育家——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交流大會”,為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我堅持深入班級,和老師們一起研討各班教與學的情況,交流管理經驗,探討學生的思想動態,總結本週各班成績及存在的不足。學校通過班級考核等途徑,督促班主任卓有成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使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到了學習經常化、檢查規範化、考核制度化,從而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

3、抓習慣,促養成。今年,我校被市裏定為養成教育實驗校,我們成立了“學校養成教育領導組”,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陽城三中關於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方案》,《教師養成教育崗位職責規定和考核辦法》和《陽城三中全員全程積分卡管理辦法》。精彩源於細節,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嚴格了學生上學穿校服、戴胸卡和門衞檢查制度,通過班級值周制、校園文明監督崗、全員全程積分卡等管理形式,充分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檢查督促,巡視記載以及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教育。政教處堅持“日查、周結、月評”的方法,把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和班級考核及相關人員的工資掛鈎,嚴格獎懲制度。科學的管理和制度的嚴格執行,有力的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4、抓活動,增實效。豐富多彩的活動是養成教育的重要載體。我們始終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力求使各項活動都能起到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為學生人生奠定良好基礎的作用。我們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開展了“文明三中、我的責任,三中文明、從我做起”活動,培養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時刻不忘為校爭光。“5.12”四川大地震後,我們組織開展了“收看一次電視直播”、“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獻一份愛心”的“我們和災區人民心連心”系列活動,師生捐款五萬多元,傳遞了愛心,增強了信念,經受了鍛鍊。我校向全體師生髮出“校園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倡議,全體師生從不丟一片廢紙、不隨地吐痰、教師不在校園抽煙做起,養成衞生文明的好習慣。舉辦運動會和廣播操比賽,培養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進行“養成教育小標兵”和“感動班級之星”的評選,並把他們的先進事蹟在教學樓的走廊展示,讓大家共同學習。繼續加強“班級值周”和“校園文明禮儀崗”制度,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和自我教育意識。我校開展“消防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一系列紮實而富有新意的實踐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成。

5.重細節,保安全。學校安全是學生成長的保障。班容量大、學生多、學生的活動地方小,必然帶來許多安全隱患。對此,我們樹立“安全為天“的理念,防微杜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們建立了領導教師值班制,巡查校園安全,杜絕安全事故;每天上下課,都有教師和管理人員在學生活動區巡查,杜絕學生追逐打鬧現象;每天放學,都有值班教師和值周班級學生負責疏散學生;我們採取“錯時放學制”,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不同時段放學,確保放學暢通;我們建立“責任追究制”,和班主任、教師及管理人員簽訂“責任書”,建立長效機制;我們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開學初組織七年級新生進行為期一週的軍訓,增強了學生的紀律性;我們多次對學生進行緊急疏散和消防模擬訓練,增強了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平安校園大家建“的理念已落實到具體的細節管理中。

二、以質為重,讓以教學質量論英雄的觀念深入人心。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主旋律,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抓教學,我不喜歡搞花架子,也不喜歡唱高調子,我認準的是一個“實”字,堅持以質為重,讓以教學質量論英雄的觀念深入人心。

2、抓教學常規,使教學工作“高效運轉”:根據新的教育形勢和學校實際,我主持重新修訂課《堂教學常規管理辦法》,《教學質量目標考核管理辦法》等,實現教學管理制度的與時俱進。為了加強常規管理,學校成立了教學常規督察組,就教師的候課、拖堂、集體研課、坐班等進行督查,並設立常規督查公示台,每天公示一次,確保教學各個環節的完善銜接和質量保證。我們堅持實施“四統一、一靈活”的集體備課模式。實現了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指導、自學思考題、當堂檢測題的“四統一”和體現個性創新的“一靈活”;進而提升了年級整體課堂水平,使每一節教案都體現出了動態和靈性,飛揚着師生的思想和激情。

3、抓培訓提高,促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高”:學校堅持每年組織以“運用新理念、實踐新課程”為主題的説講評賽課活動,組織並進行一年一度的教師基本功大賽,堅持組織每週一次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堅持組織教師撰寫經驗論文、教學案例。我們和晉城市中原街中學、王台礦中學等兄弟學校進行校際交流,派出人次達30餘次。儘管學校資金十分困難,我們還組織教師外出到北京、太原、鄭州、晉城等地參觀學習,並要求外出學習教師寫心得體會,在全校教師或本組教師會上作交流,讓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活動的開展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相互學習的舞台,促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高”。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項教學活動。吳書霞等被評為省級教學能手,劉羣老師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蘇晚超等六名教師被評為“縣教學能手”。王凌義、李小苗老師論文獲中國教育學會三等獎,劉羣、崔文紅等老師的論文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另外本年度還有多篇論文和案例發表和獲獎。一年來,我校分別多次承擔了縣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教學觀摩活動,成為全縣乃至市省舉辦各種教學活動的基地。

5、抓畢業班工作,力求再創佳績。我始終關注畢業班工作。從學期開始,我就狠抓畢業班的管理工作,定期召開畢業班教師、學生會議,深入畢業班瞭解師生情況,同教師一道分析學生情況,通過精選習題,加大畢業班教學的教研密度和力度,並制訂了具體的複習措施。努力沒有白費,08年九年級學生594人蔘加會考,考入陽城一中153人。建校以來考入陽城一中人數首次突破招生總人數的五分之一,段海燕同學以668分獲得縣會考狀元。會考成績喜獲“六連冠”。畢業合格率達到100%,優生率、及格率、均分等在我縣均名列第一。創造了學校歷史上的最大輝煌,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讚揚。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百感交集,在三中校長的崗位上,我經受了考驗,得到了錘鍊,積累了經驗。一年來,我和全體教職員工攜手共進,邁出了打造教育強校的新步伐。在這裏,我感謝主管局的領導,你們對三中工作的一貫支持和期待,永遠是三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代表三中師生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感謝在座的廣大教職

本站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