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介紹《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W

介紹《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新版多篇】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一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出生平凡,立下凌雲夢想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着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幹飛行員,參與執行並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

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後,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併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後,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裏,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於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並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

2013年,經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鑽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

2021年,時隔八年之後,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課界的天花板”。

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能成為飛行員就已經是萬里挑一,成為航天員更是幾億人中才選出一個,這樣優秀的王亞平值得我們大家的尊敬!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二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出生平凡,立下凌雲夢想。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着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幹飛行員,參與執行並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後,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併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後,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裏,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於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並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2013年,經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鑽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2021年,時隔八年之後,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課界的天花板”。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

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三

2021年6月,29歲的王亞平已經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但她依舊臨危受命,接受殘酷的訓練,積極備戰重返太空,並在太空中開展“天空課堂”講課,被大家譽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以及摘星媽媽。

農村女孩

1980年1月,王亞平出生于山東煙台的一個小農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種地為生。王亞平的童年過得並不單調,很小的時候,就主動地幫助父母幹農活,掃地、打掃衞生,給父母做飯菜,所以王亞平從小就養成了乖巧懂事的性格。

十幾歲的王亞平就經常幫助父母到地裏收莊稼,經常是把手弄得起泡流血,可是王亞平從來都沒有抱怨過,一直堅持着,因此造就了王亞平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農村的這些經歷,沒有成為王亞平前進道路的絆腳石,反而成了踏入太空的墊腳石,正是因為有農村的這些經歷,為王亞平的日後訓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為飛行員

王亞平雖然來自農村,而且家境不好,但是她的成績很好,在班級裏一直是名列前茅,在老師的眼中就是一個準大學生。

1996年,空軍部隊到王亞平就讀的學校招收飛行員,王亞平從小就渴望能夠在天上翱翔,做夢都想成為一個飛行員。

在王亞平看來,飛行員的招收條件很高,自己能夠入選的機會非常的渺茫。可是老師卻非常看好王亞平。

因為老師知道王亞平來自農村,王亞平的體能非常好,經常在學校跑步和參與跑步訓練,相比於其他的同學,王亞平入選的機會非常大。

於是在老師的鼓舞下,王亞平參加了飛行員的選拔,憑藉着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成績,成功地被長春飛行學院錄取。

也就是在王亞平16歲那年,王亞平收穫到了不一樣的成年禮,成了飛行員中的一員,而這也成了日後踏入太空的第一步。

艱苦的訓練

1996年,16歲的王亞平進入長春飛行學院開始學習。訓練是艱苦的,自從入學之後,王亞平從早到晚都是訓練、學習、訓練、學習,王亞平根本就沒有過多的時間休息。

強大的訓練難度,以及身體壓力,一度想讓王亞平放棄,可是一想到,如果放棄,自己將再也沒有機會實現飛天夢時,王亞平就會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這樣憑藉着吃苦耐勞的品格,以及優秀的成績,王亞平通過了學校的種種考核,

1999年,經過了三年的艱苦訓練,王亞平進入到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繼續學習。到達哈爾濱的第一天,王亞平是興奮的,因為哈爾濱是冰雪城市,能夠看到壯麗的雪景。

但是王亞平不是來度假的,她是來訓練的,寒冷的天氣,給王亞平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零下幾十度的低温環境,一度讓王亞平冷的直哆嗦。

但是環境再惡劣,相比於王亞平內心中對天空最原始的嚮往以及渴望,這些挑戰又算得了什麼呢?這些困難終究只是王亞麗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無法阻止王亞平在空中飛翔。

就這樣,王亞平在後面幾年的訓練過程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了各種飛行任務,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女飛行員,並且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駕駛着飛機參與了汶川地震的救援任務,同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及日常的消雲減雨的任務中也能看到王亞平的身影。

此時的王亞平還只是一個飛行員,還不算航天員,但是王亞平一直都有航天夢,渴望飛出地球,漫步於太空。

航天夢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衞星中心成功發射太空,而我國世界上第三個將國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也標誌着我國的航天事業邁上了新的一個征程。

王亞平看着電視中的楊利偉打開艙門,漫步於太空的時候,王亞平腦中也浮現了一個想法,自己日後是否也可以一樣漫步於太空呢?

讓王亞平沒有想到的是,國家真的開展了培養女宇航員的計劃,2009年,國家選拔女宇航員,於是王亞平第一時間報名,並且成功地通過了選拔,和另外一名飛行員劉洋一起成為我國的女航員。

王亞平自己也沒有想到,在30歲之際,自己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成了中國女航天員。

學習的力量

航天員和飛行員的訓練有着本質的區別,航天員不僅僅有必備技能的訓練,同時還有大量知識的學習。

王亞平需要學習並且完成30多門課程的學習,涵蓋天文學、物理學、動力學,機械學等分門別類的科目。

為了能夠掌握這些龐大的知識體系,王亞平每天的生活作息是兩點一線,不是在課堂就是在宿舍,或者往返於課堂與宿舍之間的路上。哪怕是在宿舍,王亞平依舊堅持學習,宿舍裏的枱燈從來沒有在12點鐘之前熄滅過。

而且學得越多,王亞平愈發覺得學習的力量,人類在知識面前是顯得那麼渺小,唯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從這些知識中汲取力量,才能成為支配這些知識的人。

除了需要儲備龐大的知識,還需要不斷地強化體能,10公里強行軍,野外露營,超重失重等重力訓練更是王亞平的家常便飯,每次順利完,對於王亞平來説就是一次涅槃重生。

首次登陸太空

就這樣,王亞平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地學習,最終成功地通過了航天員的考核,成了宇航員。

2012年6月16日,王亞平的戰友劉洋搭乘着神舟九號從酒泉衞星中心出發飛向了太空,同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太空待了14天之後,於2012年6月29日安全返回地球。

2013年6月1日,王亞平和宇航員張曉光、聶海勝三人一起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從酒泉衞星中心出發飛向太空。

而王亞平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並且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課程的直播,給全國8萬所中學的6000多萬學生講“太空第一課”,得到了全國人民的一片讚譽。

而且讓王亞平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八年之後,自己成了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還能有機會再次登陸太空,成為太空講師的時候,還成了摘星的媽媽。

女航天員王亞平的勵志小故事 篇四

出生於1980年的王亞平,是個“天生的運動苗子”。從國小到高中,一直都是學校運動隊的長跑選手。800米,1500米的耐力訓練,不僅練就了她過硬的身體素質,更練就了她堅韌的意志。不到終點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這是王亞平經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憑着這份意志,王亞平不僅體育出眾,學習更是出類拔萃。

1997年7月,王亞平以超出分數線130分的大學聯考成績考取了長春飛行學院,叩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扇幸運之門。可是走進飛行之門我她,發現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真是談何容易。在長春飛行學院的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裏,王亞平和她的同學們除了要學習大學理論課程外,每天還要進行大量的常規體能和軍事訓練。不僅如此,還要進行拉練、游泳、跳傘等特殊訓練。記得在第一次跳傘訓練時,王亞平和另外7個女學員看着地面上的人越來越小時,都興奮不已。等到跳傘指令一出,八個女學員一個接一個稀裏糊塗地跳下去後,望着幾千米高的地面,恐懼迅速襲擊了她們。雖然最終安全着陸,但總感覺驚魂未定。訓練返回的車上,8個人一邊唱着《真心英雄》,一邊淚流滿面。但是最終王亞平靠着那份堅韌地意志和努力同隊友們一起戰勝了自我。

1999年4月,出眾的身體素質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王亞平順利地轉入了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曾一同學習和訓練的37名學員,淘汰了7個,王亞平慶幸自己離飛行夢更近了。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傳乘坐神舟五號飛天。當時只有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剛剛加入空空飛行部隊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看着神五飛天的那個瞬間,王亞平在想,中國能有女飛行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如果呆能,她一定要成為一名女宇航員,她要挑戰太空。

機會在五年後,真的來了。2009年5月,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啟動,首次向女性天啟了大門。有着9年駕駛各類機型在藍天上安全飛行1600小時的王亞平,經過層層選拔,幸運地成為首批女航天員之一。當然,迎接她的還是更加超出尋常的訓練。很長時間裏,王亞平一直不能突破二級,身體的極限簡直讓她難以承受。該怎樣超越自我呢?王亞平想着自己那句,不到終點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的話,深思。之後,她一面向“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終於在第二年,他的超重訓練成績輕鬆達到了一級。

2013年6月11日,曾和“神九”擦肩而過的王亞平,自信滿滿地走進了神舟十號運載火箭。幾天後,王亞平在距離地面約300公里的“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上一堂實實在的“太空物理課”。

王亞平幸運地成為在太空進行授課的中國第一人和世界第二人。回憶過往,王亞平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五

英雄航天員王亞平,是我軍優秀的女性航天員,對於一位80後的新時代軍人,有過兩次飛天任務,確實是非常的罕見,她克服空間站裏的種種困難,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在世界面前,彰顯了東方大國的航天科智慧。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女性的擔當和責任。

王亞平大校的全家福揭開了這個祕密,父母在農村依靠種地為生,就是這麼一個樸素的家庭,培養出我軍優秀的航天員,是多麼的不容易。真的替她的父母感到高興。王亞平有個妹妹,顏值也非常的好,比姐姐的稍微矮點。旁邊的就是王亞平的老公,也是一位空軍飛行員,陽光帥氣,兩人走到一起真的非常般配。

王亞平大校的老公是一位非常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的工作是一名運輸機的飛行員,兩人相知相愛,丈夫特別的支持王亞平的工作。特別是在太空出差期間,丈夫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又要照顧幼小的女兒。如今,王亞平的英雄事蹟已經是達到人生的巔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用愛在空上傳播,把一個個生動的物理實驗,體現的完美無瑕。

兩人有個漂亮懂事的女兒,王亞平從太空回來,兑現了當初的承諾,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送給了女兒。這個畫面至今還浮現腦海,多麼美好的畫面。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六

在本屆全國_委員中,有一些來自基層的青年委員,他們用實際行動履職盡責,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委員的責任擔當。系列報道《青春激昂新時代》,今天我們首先來看全國_委員王亞平的履職故事。全國_委員王亞平,是我國首位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和首位太空教師。過去一年來,王亞平執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開展太空授課、參加航天科普活動。今年,她將履職重點聚焦在加強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上。

2013年6月,王亞平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第一次將課堂搬上太空,成為我國首位“太空教師”。十年來,王亞平參加了近百場青少年科普講座、授課以及互動等科普活動,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們對於科學的熱情和對太空的嚮往。今年,作為新一屆全國_委員,王亞平就把調研履職的重點聚焦在加強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上。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整體科學素養決定着未來科技創新的高度和社會文明的程度,所以我覺得提升青少年整體的科學素養已經是到了一個千呼萬喚、勢在必行的時候。

從天宮一號到中國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始終與科普教育緊密相連,“天宮課堂”更是成為傳播太空知識、播種航天夢想的重要平台。2021年10月,王亞平重返太空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次任務期間,她和另兩名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一起,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兩堂奇妙的太空科普課,受到青少年的歡迎和喜愛。王亞平説,當年第一批聽她太空授課的學生,有的已經成為自己的隊友。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那種親手為他們播種夢想、開啟追夢旅程的那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太空授課,讓他們感受到了航天,感受到太空的這種神奇,這種讓他們產生了一些嚮往。所以他們畢業無論是在面臨學業和職業選擇的時候,會選擇航天,這也是讓我感到無比幸福和欣喜。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激勵着我在不斷投身航天科普教育。

在沒有訓練任務的時候,王亞平常到中國小校走訪調研,通過細心交談了解到,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更多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如何運用新技術、新媒介,成為老師們進行科普教育的難題。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信息技術教師 楊爽:新技術新媒介這塊,我確實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區裏的教研在做網頁的製作,在網頁製作的時候,我搜集了很多的工具,但是沒有針對中國小生的。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希望我們的科普教育將來會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好的體系,這些意見建議我也會把它融入我的提案當中,把大家的心聲,通過我來帶到會上表達出來。

王亞平建議,建強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才隊伍,提高科技成果在科普工作中的轉化和應用,從説教式向體驗式轉變,推進新技術、新形式的運用。談到未來,王亞平充滿期待,在後續空間站任務中,他們將通過建設科普教育基地、徵集中國小搭載實驗、航天員在軌授課、天地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希望我能成為一名“種夢人”,播撒種子的人。我也會盡我所能去為孩子們打開神祕宇宙的大門,為他們播種下一顆夢想的航天的種子,精心呵護,也期待着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