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大發的事蹟和精神品質【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34W

黃大發的事蹟和精神品質【新版多篇】

當代愚公黃大發先進個人事蹟 篇一

學習完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黃大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自己的行為給了百姓完整的答卷,沒有愧對上級領導幹部的期許,他牢記了黨的宗旨、做到了心繫羣眾、服務人民,是一位合格的領導幹部。黃大發雖沒有讀過書,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可是他卻做到了要把利益讓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發展起來了,大家才有發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情懷。

通過對他的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認為黃大發不愧為當代的愚公、他雖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他的所作所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對黨忠誠,對羣眾熱心、負責,有能力、敢擔當的好乾部、好黨員,他是新時期我們全體黨員幹部的楷模,是時代的豐碑。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心繫羣眾的為民情懷。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始終堅持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真心實意服務於黨、百姓,盡其所能為羣眾排憂解難、做好事、辦實事,立足崗位模範踐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一名教師,我也要時刻心繫人民,凡事想着人民、一切為了他們的孩子,自覺接受羣眾的批評和監督,永葆人民公僕的本色,人民把他們的孩子交到了我們的手裏,我們要讓他們放心。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黃大發同志始終懷着對黨的感激和感恩之情,嚴守黨的紀律,傳承黨的優良作風,生活簡樸,為人低調,作風樸實,模範踐行責任心、公正心、關愛心、淡泊心,不為金錢所誘、不為名利所惑、不為人情所困,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嚴格自律、克己奉公的優良品行。作為一教師,我們要時刻提高防腐拒變的能力,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帶頭弘揚清風正氣,始終保持清清白白的共產黨人本色做到不去收費補課,廉潔從教。

學習黃大發,我要學習他奮鬥不止的奉獻精神。黃大發同志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始終積極主動、忘我投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守工作崗位,視工作如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燃燒自己,81歲了他還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作為一名教師,我更要時刻做好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準備,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在教學工作中做到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貧,耐得住工作艱苦,以一顆安貧樂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黃大發是在“兩學一做”中的一個先進典型事例,通過對他的事蹟的學習,有利於在黨員幹部中形成“立足崗位做奉獻”的濃厚氛圍,我要以黃大發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為民的政治品格,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善於學習他的那種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公道正派的克已奉公的清廉品德,自覺踐行“兩學一做”,踐行黨的羣眾路線,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以負責的態度,高昂的精神,飽滿的激情,自強不息,自加壓力,精準發力,強化擔當,忠實履行職責,努力在本職崗位上拼搏奉獻,努力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教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為我縣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感動中國人物黃大發先進個人事蹟 篇二

什麼是勞動精神?提起勞動精神,你首先會想起誰?

黃大發,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今年82歲。他用了36年的時間只幹了一件事:修水渠,最終讓全村人喝上了水。

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勞 動者。千百年來,這裏的人祖祖輩輩喝不上水,全村人喝水只能靠一口枯井。黃大發不信命運的安排,剛一上任村支書,他就立誓修水渠,想把幾公里之外野彪村的水引到村裏。由於不懂技術,修修補補了十幾年,水就是引不進來,草王壩人喝水的夢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被反覆拉扯,最終還是破滅了。

第一次修渠失敗後,不甘心的黃大發決定學習水利技術。1989年,楓香區水利站迎來了54歲的黃大發。三年的時間,他從零起步、從頭開始,掌握了許多修渠的知識,知曉了什麼是分流渠、什麼是導洪溝,還學會了開鑿技術。1995年端午,草王壩人世世代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這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終於竣工了。村民們給水渠起了一個親切的名字,“大發渠”。那一天是草王壩人特別高興的一天,興奮的黃大發哭得像個孩子。

黃大發是一名普通勞動者,也是一名農村黨員,他用自己的雙手帶動千百雙手,以一顆心換取千百顆心,最終讓全村人喝上了水、吃上了白米飯,有了一條光明的路。

苦戰36年,這是一位“年份”英雄,而“年份”精神恰恰是勞動者應當具備的精神。在當今有些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有時候連談論理想都會遭人嘲笑,更別説初心不改地堅持做一件事情。初心不改,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談何容易?何況是36年的時間。而正是對這四個字的堅持,才讓黃大發戰勝了困難。

黃大發的背後,是全中國數以億計的勞動者。他們分佈在全國的各個崗位,為生活拼搏,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勤於勞動、善於創造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品格,也是當代中國續寫發展奇蹟的動力源泉。以勤奮為內核的勞動精神,也是每個勞動者的精神原色。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弘揚勞動精神,才能為中國的發展匯聚強大的正能量。

“民生在勤,勤而不匱”。多少年滄桑鉅變,但勞動精神一直熠熠生輝,以黃大發為代表的一批批“年份英雄”,是勞動者的身邊榜樣,是勞動精神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實台基。

黃大發個人先進事蹟 篇三

由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以“__”獲得者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生動形象地為全國觀眾再現了那一段“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崢嶸歲月。黃大發與村民們一鋤頭一鋤頭地揮動,開鑿引入了一池活水,基層黨員幹部應該深刻領悟其中藴藏的“揮鋤”之道,開鑿引入基層的一池“活水”。

“揮鋤”更加堅定,補足理想信念之鈣。“信念不牢,地動山搖。”年輕的黃大發連用來招待客人的水都湊不齊,認為是祖祖輩輩得罪了神仙,和天無法抗爭,直到被老黨員徐宏良勸導心中要有信念,幸福要靠自己創造,才漸漸點亮心中的“燈”。要幹出事,要幹出好事,“揮鋤”就不能猶猶豫豫,不能揮一鋤停一鋤,要培樹堅定的“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念。理想信念之於共產黨人而言就猶如木之本、水之源,缺乏理想信念,就會得“軟骨病”,一身癱軟便容易陷入__的泥沼,被禁錮在封建迷信的桎梏之中。理想信念不是一時一刻的事,應當是一生一世的事,黨員幹部要常修常煉、常悟常進,知之而信之,信之而行之,每日躬身自省,捫心自問理想信念是否更加堅定,如此才能在風吹浪打中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始終在踐行初心使命的偉大征程中奮勇向前。

“揮鋤”更懂巧力,理清思路打通堵點。如何調動羣眾參與到修渠當中,黃大發一開始也是思緒全無。但在經歷了諸多困難之後,黃大發逐漸理清了思路,首先從破除封建迷信上着手,讓村民認識到修渠引水是行得通的,再組織村民看電影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讓全村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勁,成功修建大發渠。當下的基層工作呈現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複雜形勢,黨員幹部倘若找不到正確的方式方法,只會下“蠻力”,腦子一團漿糊,就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因此,基層黨員幹部應當依照自身工作實際,梳理出工作的“流程圖”,找準切入點,一個“線頭”一個“線頭”地捋順,如此便能事半功倍。基層黨員幹部是基層治理髮展的“第一責任人”,只有自身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打通工作難點堵點,才能廓清道路前方“迷霧”,激發幹事創業的動能。

“揮鋤”更要實幹,篤行拼搏有為奉獻。雖然《高山清渠》這部電視劇才播到第十集,但這部劇後續發展已是家喻户曉,在“普通黨員”黃大發的帶領下,草王壩村村民歷經三十多年風霜雨雪,開鑿出一條引入“天上水”的“大發渠”,自此改變了村內貧困缺水的面貌。以血肉之軀鑿開大山,絕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實現的。“空談誤國,實幹才能興邦”,黨員幹部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敢闖敢試敢做,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黨員幹部不帶頭拿出行動,如何讓羣眾信服。只有自己率先示範,沉下心沉下身去知羣眾“冷暖”,才有底氣讓羣眾跟着一起上。黨員幹部在基層事業當中要發揮自己的“有為”活力,不要“你們上”“等等看”,多一些“跟我上”“看我幹”,將真抓實幹的汗水滴進黃土大地裏,不遺餘力寫好“人民公僕”四個字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發渠”的涓涓細流源源不斷為各地的黨員幹部帶來精神滋養,領悟好其中的“揮鋤”之道才能“開鑿”出更多的“涓涓細流”,最終匯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海洋”。

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四

學水利技術,帶着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隨着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蹟傳遍山裏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蹟。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裏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脱貧攻堅。脱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裏,如果總是想着繞着走,那隻能説明能力有限,只能説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於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為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為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儘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於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着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捨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後樂”“先苦後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閲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蹟,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感動中國人物黃大發先進個人事蹟 篇五

黃大發,一位老支書、一個基層黨支部、一羣山村裏的村民,愣是與大山較勁、與貧困較勁,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走出了一條脱貧攻堅的不屈之路,展現出了一個支部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憑藉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羣眾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輩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層實際、靈活實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學習體會如下:

一是學習黃大發艱苦奮鬥、永不言敗的精神境界。黃大發在擔任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他帶領200多名羣眾,歷時30餘年,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被當地羣眾親切譽為“大發渠”。

二是學習黃大發敢於擔當、實幹巧幹的工作作風。尊重科學,實幹加巧幹是黃大發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敗,黃大發沒有選擇蠻幹,他暗下決心學習水利技術。

三年時間,在積累了大量修渠知識後,黃大發要重啟修渠計劃。經過專業測繪和精心謀劃,修渠項目再次得到縣、鄉政府支持,艱苦卓絕數十載,終於引來一泓清泉,當地自然生態明顯改善,農業生產得以改良,羣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三是學習黃大發聯繫羣眾、堅守初心的公僕本色。黃大發36年如一日,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實際行動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聞報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彎道,“一股勁”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們堅毅執着、有勇有謀,“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與實幹,為一個時代鐫刻光榮與夢想。

作為一個黨員,雖然黃大發“大字不識幾個”,但時刻記着“先進模範帶頭作用、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由此可見,理想信念是鑑別幹部的“試金石”,也是區分“好乾部”與“壞幹部”的“分界線”。

黨員幹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以黃大發為鏡子,在思想認識、精神境界、理論素養、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個大的提高,進而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打牢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黨員幹部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政治修養;實踐黨的宗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持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加強組織紀律性修養;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本色,加強作風修養。這些內容和要求,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是我們做好領導幹部黨性修養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標和指南。

黃大發的事蹟和精神品質 篇六

黃大發,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今年82歲。他用了36年的時間只幹了一件事:修水渠,最終讓全村人喝上了水。

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勞動者。千百年來,這裏的人祖祖輩輩喝不上水,全村人喝水只能靠一口枯井。黃大發不信命運的安排,剛一上任村支書,他就立誓修水渠,想把幾公里之外野彪村的水引到村裏。由於不懂技術,修修補補了十幾年,水就是引不進來,草王壩人喝水的夢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被反覆拉扯,最終還是破滅了。

第一次修渠失敗後,不甘心的黃大發決定學習水利技術。1989年,楓香區水利站迎來了54歲的黃大發。三年的時間,他從零起步、從頭開始,掌握了許多修渠的知識,知曉了什麼是分流渠、什麼是導洪溝,還學會了開鑿技術。1995年端午,草王壩人世世代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這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終於竣工了。村民們給水渠起了一個親切的名字,“大發渠”。那一天是草王壩人特別高興的一天,興奮的黃大發哭得像個孩子。

黃大發是一名普通勞動者,也是一名農村黨員,他用自己的雙手帶動千百雙手,以一顆心換取千百顆心,最終讓全村人喝上了水、吃上了白米飯,有了一條光明的路。

苦戰36年,這是一位“年份”英雄,而“年份”精神恰恰是勞動者應當具備的精神。在當今有些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有時候連談論理想都會遭人嘲笑,更別説初心不改地堅持做一件事情。初心不改,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談何容易?何況是36年的時間。而正是對這四個字的堅持,才讓黃大發戰勝了困難。

黃大發的背後,是全中國數以億計的勞動者。他們分佈在全國的各個崗位,為生活拼搏,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勤於勞動、善於創造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品格,也是當代中國續寫發展奇蹟的動力源泉。以勤奮為內核的勞動精神,也是每個勞動者的精神原色。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弘揚勞動精神,才能為中國的發展匯聚強大的正能量。

“民生在勤,勤而不匱”。多少年滄桑鉅變,但勞動精神一直熠熠生輝,以黃大發為代表的一批批“年份英雄”,是勞動者的身邊榜樣,是勞動精神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實台基。

當代愚公黃大發先進個人事蹟 篇七

1月6日,市總工會召開幹部職工會議,學習《中共遵義市委關於開展向黃大發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遵委〔20__〕132號)。會議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春聯同志主持,市總工會主席王學黔同志出席了會議,市總工會機關在職黨員、幹部、工會社會化工作者15人蔘加了學習。

王學黔同志在學習總結時強調:市總工會黨員、幹部要把學習黃大發精神當做“兩學一做”鮮活教材,學習黃大發同志一心向黨、堅持信念的政治品質;一心幹事、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一心為民、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一心奉公、艱苦樸素的高尚情操。要堅持學在深處、改在細處、落在實處,把職工羣眾的事情辦實辦好。

看完了“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落實在工作上。共產黨員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持胸懷大局、立足本職、鋭意進取、勇於開拓、樂於奉獻。要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義務,深入學習實踐_、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熱情,融會貫通在具體工作和實踐之中。要通過身邊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活動,來加深對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認識。要堅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處處表露先進性,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做到“平常時刻看得出、關鍵時刻衝得出、危機時刻豁得出”,各項工作跑在前、幹在先,自覺為羣眾作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