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黨支部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34W

黨支部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2022年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任職以來,她堅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紮根家鄉沃土,將一個人心渙散、外債累累、環境髒亂差的村莊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安定和諧、富裕文明的省級文明村,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作為一班之長,她帶頭亮承諾作表率當先鋒,帶領村“兩委”班子勇奪全省幹事創業好班子、淄博市“時代先鋒”基層黨組織、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

她本人被選為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張店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淄博市擔當作為好支書、淄博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諸多榮譽。

她就是張店區馬尚鎮九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袁豔會。

帶強班子,不讓一人掉隊

俗話説,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雁”。在鄉村振興的路上,黨員幹部就是帶領廣大羣眾前行的“頭雁”和“領跑者”。

九級村現有黨員177名,這是一股建設新農村的巨大力量,然而帶好這支隊伍卻並不容易。上任第二天,袁豔會召集全村黨員開會,可到會黨員不到一半,她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

黨員隊伍都帶不好,村裏怎麼發展?作為“一班之長”,袁豔會深知黨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她下決心把黨員隊伍帶好。

袁豔會提出了“以黨風帶動民風,以民風帶動村風”的理念。她説:“我要給全村的黨員羣眾作表率、樹標杆,黨員向我看齊,村民向黨員看齊。這樣,全村的風氣就會積極向上。”

她帶頭亮承諾作表率當先鋒,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從“集中學習、議事理政、建言獻策、為民服務、走訪羣眾、黨費收繳”6個方面,對全村黨員進行考評,建立黨員量化積分台賬,每月考評一次,每季度對黨員量化積分情況進行公示上牆,把黨員的日常表現拿出來“曬一曬”、比一比,促使廣大黨員“比學趕超”。

為進一步解決部分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不積極、黨性意識不強問題,袁豔會提出“三個三”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深化“三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搭建“三個平台”,即九級村智慧便民服務平台、黨員微信交流平台、主題黨日集中學習的平台;組織“三種評議”,即黨員自評、民主互評、組織考評。健全村黨員即知即議、邊學邊改機制,為黨員補齊短板、樹立標杆,助推廣大黨員在全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袁豔會的帶動下,九級村的村風正了、民心齊了,班子凝聚力戰鬥力增強了,連續8年在張店區馬尚鎮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20XX年村黨委還榮獲“全省幹事創業好班子”稱號。

最讓袁豔會欣慰的是,從20XX年至今,九級村經歷三次村“兩委”換屆,她帶領“兩委”班子成員7人全部連選連任,沒有讓一人掉隊。

幸福路上,不讓一户落下

九級村地處張店老城新區的接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發展商業經濟的風水寶地,遠近聞名的義烏小商品城就座落在九級村。

外人很難相信,20XX年4月,帶着全體村民的信任,袁豔會接過九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接力棒時,會是這樣一個爛攤子——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當時村集體積累了近6000萬元的債務。

面對村集體經濟困境和村民們關切的目光,袁豔會向全體地民承諾:“日子越過越好,村子越來越美,是村民的願望,也是我的追求,我們目標一致,我一定努力把工作幹好!”

上任後,袁豔會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村中心廣場的垃圾山。那裏原是一處大土堆,因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日積月累變成十幾米高的垃圾山,污染了環境,影響村容村貌。

搬走這座“山”,是對袁豔會和新班子的考驗。袁豔會冒着酷暑,找政府、跑園林、到環衞,積極爭取支持。一個月過去,人曬黑了,變瘦了,但政策到位了;兩個多月過去,垃圾山搬走了,眼前亮堂了,一個佔地50餘畝的社區文化中心呈現在村民面前。村民們説,袁豔會搬掉的是一座垃圾山,樹起的卻是一個能幹事、幹成事的好形象。

發展是硬道理,村富才民安。九級村3000多村民,外來人口7000多人,村民們的盼富願望與發展現狀存在一定落差。袁豔會帶領村“兩委”認真分析全村發展形勢,制定實施以服務業、租賃承包為主的發展模式。合作建設的淄博義烏小商品城,每年創收近1200萬元;開發建設龍御大廈、萬昊大廈、花好園等項目,每年創收500多萬元;引導支持村民發展第三產業,先後建設了金塔農貿市場、九級村便民農貿市場兩處,村內主幹道沿街商貿房5000多平方米,增加村集體租賃收入1000多萬元的同時,為村民提供了創業就業崗位;對全村62幢樓實施外牆保温工程,加強小區綠化,為村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重新安裝生活區監控系統,新建小區機動停車場1。3萬平方米,徹底解決了生活區停車難、出行不便的難題。

如今,九級村民每人每年可領取1000元口糧補助和1000元就業啟動資金,村裏每季度發放麪粉、大米、食用油。春節、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逢節都有物資發放,僅春節發放的物資就達20多種。與此同時,還有水電暖、醫療保險、大病醫療、金秋助學和入伍參軍等補助。

袁豔會常説,我們九級村就是一個大家庭。“不讓一位鄉親在幸福路上掉隊”是袁豔會和“兩委”一班人的共識。

20XX年,村民李坤因車禍致殘。禍不單行,他的父親又遭遇車禍身亡,受不了打擊和壓力,他的愛人不辭而別,一家人陷入絕境。李坤的處境牽動着袁豔會的心,這個家成了她跑得最勤的地方。為幫助李坤走出困境,袁豔會跑前跑後為他申請了法律援助,爭取到賠償金,審批了救濟款,還為他們辦理了低保、殘疾證。李坤的小女兒從小患有嚴重皰疹,兩條胳膊常年化膿血肉模糊。袁豔會一方面幫她聯繫醫療專家,想法設法救治;到了上學年齡,又千方百計聯繫學校,把孩子送進校門。“是袁書記救了俺一家啊!”提起袁豔會,行動不便的李坤眼裏噙滿淚水。

在袁豔會的帶動下,7名村“兩委”成員每人都與村裏的貧困户結對幫扶對子。

富裕文明,不讓一個缺位

採訪中,記者感到,最讓九級村人驕傲的是,不是他們的富裕程度,而是村裏的文明氣息。

從20XX年開始,村裏就拿出資金改造文化廣場,建起中心大街千米文化牆、廣場南側法治長廊。尤其貫穿村南北中心大街兩側的文化長廊,圖文並茂,色彩鮮豔,“走心”又“潤心”。

愛國名人、模範黨員的事蹟,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家風家訓、村規民約……分別在長廊的宣傳欄上呈現出來,過往行人、村民不時駐足閲覽。見義勇為的任憲芬、拾金不昧的錢勇、孝敬老人的張玉玲、熱心大媽韓玉美等故事,都為村民津津樂道。

為給黨員提供一個功能多樣的活動場所,為村民提供舒適、便捷的辦事大廳,袁豔會主持新建投資2000餘萬元、佔地9000餘平方米的黨羣服務中心綜合樓。樓內設鄉村振興館、黨史村史館、“四議兩公開”大廳、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可容納400餘人的多功能黨員活動中心。

如今,行走在九級村,從新時代文化廣場,到法治文化長廊,看完文化牆,再觀村史館……文化牆“會説話”,村史館連歷史,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振興畫卷展現在記者眼前,一如春風拂面。

2022年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趙州鎮南正村位於趙縣城西2公里處,東鄰鳳翔街,西鄰308支線,交通便利。總人口1505人,耕地面積1496畝,以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現有黨員39人,村民代表25人,“兩委”幹部5人。20XX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7萬元,主要來源為集體土地發包收入。2008年至20XX年連續11年被趙縣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黨支部”,20XX年該村被評為市級“美麗鄉村”,20XX年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20XX年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輝上任以來,帶領村“兩委”班子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心全意辦實事、全力以赴謀發展,班子戰鬥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強基固本築堡壘。以“三基”建設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在班子、隊伍、陣地、制度上實現全面提升,提高村黨組織動員、組織、凝聚、服務羣眾的能力和水平,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抓“兩委”班子建設。每週一召開村“兩委”幹部碰頭會,集中討論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難事,並商討解決方案;嚴格幹部坐班值班制度,優化工作作風。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走出去”學習,提升村幹部履職能力;嚴格落實“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以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帶動工作質量的整體提升。抓黨員教育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經常性組織黨員幹部集中學黨史、學理論、學政策,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月開展1次以理論學習、技能培訓、黨性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和黨性修養。成立以黨員為主的50餘人的志願服務隊伍,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抓後備幹部培養。培養年輕後備幹部,近三年發展黨員2名,培養積極分子3名,儲備年輕後備幹部3人,大專以上學歷佔比50%,35歲以下佔比75%。抓政治規範訓練。把開好黨建年會作為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體現,高標準舉辦黨建年會,匯聚鄉賢力量、表彰先進模範,打造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要平台。抓村級陣地建設。近兩年,累計投入20餘萬元,改造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加強村綜合服務站規範化建設,不斷完善便民設施,拓展服務內容,將村級陣地建設成為村黨組織聯繫羣眾、服務羣眾的橋樑和紐帶。

黨建引領聚合力。突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三治融合”、“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為抓手,推進鄉村治理水平實現新提升。積極推進“三治融合”。把“三治融合”作為夯實自治基石,激發鄉村活力的重要任務,強化黨建引領,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三治融合”治理體系。建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議事協商載體,推行“兩會一團”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羣眾説事、村情懇談、鄉賢議事等協商活動,完善修訂《南正村村規民約》,制定《南正村紅白理事會章程》,充分發揮自治基礎作用。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4名網格員根據區域劃分,負責做好線索排查、信息上報、矛盾化解等問題處理,確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積極配合縣司法局開展普法宣傳、法律顧問服務等活動,充分發揮法治保障作用。開展典型選樹活動,近兩年,打造“美麗庭院”“最美家庭”100餘户,表彰優秀黨員、各類先進模範20餘人,除陋習,倡新風,引領全村向善、向美、向好。推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大力宣傳推廣使用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通過製作美篇、微信羣推送、“二維碼”明白卡發放、大喇叭廣播等多種形式,加強“小微權力清單”普及工作,提高羣眾知曉率。“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推行以來,村民低保申請、宅基地審批、黨組織關係轉接等事項辦理既規範透明,又及時高效,受到一致好評;村幹部“按清單辦事、依規矩用權”的意識提高了,具體化、程序化的清單也為村幹部開展工作、服務羣眾提供了便利。

強化黨建惠民生。近年來,南正村黨支部按照“抓黨建、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抓實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建設等,切實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0多萬元,新建健身廣場、小遊園,為村民提供休閒娛樂好去處。投資108萬元,鋪設污水管網6400多米,解決排水難問題。投資110萬元,對老化破損的自來水管道和破損街道進行修整。修街築路、安裝路燈,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投資40餘萬元,對大街小巷開展全面硬化、綠化、美化,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增設變壓器1台,協調電力部門,更換老舊線路1724米,解決村民澆地用電緊張問題。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認真落實改廁任務,今年南正村廁所改造提升51户,修建公共廁所兩座,改廁率達到100%。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清理村周邊、街道、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的老舊木材、積存垃圾1000餘立方;拆除正北路南側違建兩處,實施修建公共停車場工程,已投入使用;修建村西環村路2800平米,新鋪設環村東路及環村北路便道磚,翻建了村東、西兩個廣場及村委會院內的便道磚共計1187。3平米,路沿石861平米,打通環村西路及環村南路硬化路面2800平米。2名專職保潔員全天在崗,每月村幹部帶頭,組織全體黨員幹部羣眾進行無死角、全覆蓋衞生清理,有力改善了環境衞生。拆除殘垣斷壁、違建7處,拆除900餘平米的廢棄養殖場一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支持組建舞蹈隊、鼓樂隊等,經常性的組織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積極參與全縣文化下鄉活動,在展示南正村村民良好精神風貌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堅持崇文重教,20XX年,村裏為會考達到趙中線以上的學生4人每人發放2000元獎學金,大學聯考本科線以上學生4人每人發放3000元獎學金,考研成功1人發放3000元獎學金。關心關愛老人,20XX年春節前,本村籍事業有成大學畢業生為全村80歲以上老人共計41人發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

黨建引領促發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王勇輝帶領“兩委”班子結合村情實際,通過入户走訪、徵求民意、召開“兩委”班子會和村民代表會,研究制定了《趙州鎮南正村未來發展五年規劃》,力爭把南正村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加大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免費公共停車場,實施精細化治理,美化鄉村環境。打通斷頭路和西大街至村東環村路,推進剩餘道路硬化和污水管網鋪設,對主要街道正中路、東大街、西大街實施“白變黑”工程,使村內整體環境進一步“提檔升級”。積極為村民謀福利。養殖場拆除後計劃建設三個花卉大棚,種植花卉在網絡售賣,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再利用撂荒地種植白菜、蘿蔔、大葱等經濟作物40餘畝,種植農作物玉米20餘畝,收益計劃給全村村民繳納養老保險。積極謀劃產業發展。着眼特色種植、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激發農村產業發展活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蘋果、櫻桃、壽桃、桑葚等果木種植,積極拓展集旅遊、採摘為一體的農業發展新模式,打造“文化採摘長廊”。積極籌備黨支部領辦種植合作社,已和部分村民簽訂託管合同,購置了部分機械,現已基本成型。

“接下來,我們一定繼續努力,不斷積累經驗,不負領導的重託,不負團隊的信任。相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22年我們一定可以再創輝煌!”説起未來,王勇輝充滿了信心和鬥志。

2022年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蹟材料 篇三

南巖四村位於沂源縣大張莊鎮西北9公里,地理位置偏僻,是大張莊鎮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鄉親們都窮怕了,想致富卻沒致富的好門路、好項目。20XX年10月,新上任的南巖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趙衞禎扛下了帶領村民脱貧致富的重擔。

“脱貧致富不是喊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趙衞禎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的錢包漸漸鼓了起來,村集體也有了收入,村裏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提起趙衞禎,村民都豎起大拇指。

勇挑重擔,做羣眾致富的領頭雁

如何帶領村民儘快脱貧致富奔小康,這是上任伊始趙衞禎考慮的最多的一件事。為了改善羣眾生產生活,他多次與大張莊鎮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尋找適宜本村發展的產業道路。幾經篩選,他決定,村裏要自己造血!如何造血呢?南巖四村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南巖有一處神奇的山泉,村裏人叫南泉。南泉存在的歷史,上可追溯至明朝初期。站在泉邊靜聽,地下會有轟轟隆隆水流而過的聲音,不見其形,但聞其聲,成為一大盛景。因為有着清甜的泉水,村裏種植的果蔬也非常清甜。

於是,趙衞禎選定了以大棚種植為主的果蔬產業,發展黃瓜、西紅柿、辣椒等十幾種果蔬和油桃樹為主的林果業,改變單一模式,發展多種經營,初步形成了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

產業定了,要想規模化種植經營管理,需要流轉土地,集中建設大棚。村裏原先有河田地300餘畝,栽植的全是楊樹,因栽植面積大、樹木不成材,幾乎整片地處於荒蕪狀態。趙衞禎想流轉這部分土地發展春季大棚。通知發出去了,可羣眾持有等待、觀望的態度,遲遲不予響應。

為了爭取羣眾支持,趙衞禎帶領村兩委幹部、小組長、黨員村民代表,一趟一趟地到羣眾家中做工作。可是很多老百姓年齡大了,思想保守,寧肯守着這幾棵楊樹,也不敢流轉土地,發展更有經濟效益的大棚。村裏的貧困户公光貴大爺家,趙衞禎一趟一趟地去,幫着打掃衞生,維修電器,在他跑到第7趟的時候,公大爺説道:“行了,你也別有事沒事的來俺家了,河田地裏的楊樹,你們砍了,去建大棚吧。俺這個老頭子就光等着拿分紅了。”

此後,羣眾紛紛響應,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將楊樹全部伐掉,村裏與30多户家庭年長或者無勞動的農户簽訂土地轉讓合同,由村集體統一收回再承包,兩者利益共享。

緊接着他又提出成立品牌經濟生產合作社,打通生產銷售各環節不協調問題。村裏註冊成立了“山東聚民果蔬專業合作社”,按照“基地+貧困村+貧困户”的運營方式,切實增加貧困户收入。

現在的南巖四村一共有冬暖温室大棚150個,越夏蔬菜棚130個;116米、寬12米的高標準冬暖大棚3個,大棚管理房80個,佔地80餘畝的藕池48個,共佔地600畝的温室大棚產業已經初步成型。趙衞禎帶領村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創先爭優,做夯實基礎的領頭羊

俗話説:“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要想真正幹好村裏的工作,第一要有一支團結、堅強、有凝聚力戰鬥力的好班子,第二要有一支真正能服從兩委班子領導,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黨員隊伍,第三要有一支發揮正能量,不論村裏大事小事都能夠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的村民代表隊伍。趙衞禎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晨間微課、農民夜校等活動,帶着黨員幹部“集中講堂深入學、流動課堂靈活學、網絡課堂經常學、一線課堂實踐學”。通過堅持學理論,全村黨員幹部凝心聚力、實幹擔當的精氣神不斷提升。

他非常注重黨員發展工作,每年積極發展優秀的年輕人入黨,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為了提高無職黨員“上崗”能力,他突出抓好中青年黨員實用技術的培訓,優先在黨員中扶持和發展重點專業户、科技示範户,讓他們成為農業科學技術的受益者和傳播者,充分發揮黨員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示範帶動作用。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讓頭腦靈活的年輕黨員到外地取經;利用秸稈還田措施,減少蔬菜對化肥的依賴,注重種植技術投入,提高單產質量。做好農藥標準化噴灑,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蔬菜,打響了綠色品牌。同時,引導無職黨員成為“發展經濟的領航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科學技術的輔導員、勤勞致富的信息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進一步帶動黨風、民風的根本好轉,促進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一心為民,做服務羣眾的老黃牛

“自己的家業自己創、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趙衞禎帶領黨員幹部憑着一股真心為羣眾辦實事、謀發展的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大對特色品牌基地設施的投入,為蔬菜品牌發展提供客觀物質條件。積極籌措資金,加快水電路設施改造,投資20萬元,安裝2台變壓器,架設600米電纜線,滿足村子的用電之需;修築渠道1000米,打大口井,改善了已有80個温室大棚的生產灌溉條件,爭取到100萬元用於南泉水源地保護項目,有效解決了制約蔬菜基地發展的困境;投資40餘萬元,修路3000米,2條生產路、2條街道路全部硬化,既改變了村民出行難問題,又解決了過去蔬菜生產運輸銷售的瓶頸問題。

“以前,路上、田裏、河裏到處都是垃圾,特別到了天熱或者下雨的時候味道特別難聞,家家户户吃完飯都關起門,誰也不想出門,而且道路狀況非常差,一下雨路面就泥濘不堪,簡直無法下腳。現在好了,村莊的每個角落都乾淨清爽,大家忙完了一天都會到路上散散步,而且因為有了水泥路,就算下雨也沾不到半點泥。”説起如今的南巖四村,羣眾個個都是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從曾經的“髒亂差”到如今的“滿眼淨”。南巖四村採取專業隊清理和大型機械作業相結合,清理陳年垃圾、雜草堆,拆除亂搭建及危舊房,道路建設也在有序的推進,真正打通了羣眾生活的“幸福路”。如今的南巖四村實現了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衞生潔化、環境優化,羣眾對村幹部的信任度及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村風民風也有了較大改觀。

如今,説起趙衞禎,在南巖四村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趙衞禎個人被評為“沂源縣優秀共產黨員”。大張莊鎮南巖四村也在他的帶領下先後被評為“沂源先鋒基層黨組織”“五星級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