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武裝幹事先進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9.18K

一曲忠誠、實踐、奉獻的讚歌

武裝幹事先進事蹟材料

——記大姚縣鐵鎖鄉武裝幹事楊家文同志

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在青藏高原守衞祖國的邊疆五個春秋;他是一名共產黨員,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在黨旗下的莊嚴宣誓;他是一位人民公僕,紮根山區十六載,在這片貧瘠而樸實的土地上奉獻着自己的青春。他,就是大姚縣鐵鎖鄉武裝幹事楊家文同志。

皎皎忠心通日月,軍人風範永不變

——一位老兵的忠誠

家文其人,是一個退伍老兵,1986年應徵入伍,曾在西藏邊防四團守衞祖國的邊疆。青藏高原上惡劣的環境、艱苦的條件和五年的軍旅生涯練就了他像大山一樣沉穩、堅毅的性格,也為他後來紮根山區,埋頭苦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1年楊家文同志退伍回家鄉工作,“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誓言並沒有隨着退伍而淡出他的思想,他帶着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投入到基層建設,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始終保持着軍人的風範。1998年他調到大姚縣鐵鎖鄉工作,任鄉武裝幹事一職至今,負責鐵鎖鄉日常的人武工作。軍人出身的他,對這些工作可以説是得心應手,他把自己五年軍人生涯的磨礪、收穫、和成長作為鮮活的例子,靈活運用到徵兵宣傳動員工作中,使得羣眾對徵兵工作更為理解和支持。這些年來,鐵鎖鄉的徵兵工作一直很順利,每年都超額完成。2013年鐵鎖鄉完成7個新兵入伍,幾乎超過上級任務的一倍。民兵訓練工作也在紮實推進,除了常規的隊列訓練外,近年來更注重對民兵的應急救災能力的培養,比如練習投擲滅火彈、使用消防器械等。由於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楊家文同志10餘次被縣人民政府、縣人民武裝部表彰為先進工作者。他在鐵鎖鄉這片土地上,用另一種方式踐行着一位退伍老兵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一名黨員的實踐

鐵鎖鄉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全鄉工作人員緊缺。楊家文同志一直身兼數職,除了日常的武裝工作,還擔任鄉公路管理站站長、機關黨支部書記,同時還兼顧工會工作,此外,還經常參與鐵鎖鄉綜治維穩工作,擔任矛盾糾紛調解員。

今年,全體黨員幹部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鐵鎖鄉也不例外。在這次活動中,楊家文同志作為機關黨支部書記,一方面自己努力學習黨章、黨的羣眾路線理論、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等理論知識,一方面精心組織黨員活動,定期召集機關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宣傳黨的思想和政策,指導黨員學習進步,提高思想認識,對全鄉的黨建工作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多次受到鄉黨委、政府的表揚,三次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

對於學習教育和實踐落實,楊家文同志依據以教育指導實踐,用實踐促進教育的原則,不但抓理論,更注重實踐,把二者有機結合,一齊推進。楊家文同志是一名羣眾路線的真正踐行者,他説,“黨的羣眾路線教育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最終還要落實到行動上來”。根據鄉政府的安排,近幾年來他一直被安排在鐵鎖鄉鐵鎖村委會包村掛點,並擔任聯點工作組組長一職。鐵鎖村委會是全鄉人口最多、歷史遺留問題相對較多,羣眾上訪情況也較多的村。作為鄉工作組組長,凡是有羣眾來找到他,他都認真傾聽,瞭解情況並做好記錄,並及時深入村組和農户家中進行調查瞭解,根據所掌握的情況進行調處,近幾年來,經他調處的矛盾糾紛達20多件,調處成功率達100%。比如:鐵鎖村委會照壁山村民小組五保户李玉良財產分割矛盾調處;鐵鎖鄉拉巴乍通達工程建設佔用民房、土地補償21户的調處;鐵鎖村瓦窯一組集體核桃林地完善承包合同的調處;照壁山村民小組飲水工程管理經營承包合同的完善調處;在農村電網改造中的協調工作;等等。

楊家文同志在羣眾工作中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對於羣眾,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寬嚴結合、張弛有度。對鐵鎖鄉服務羣眾、接待羣眾來信來訪、化解基層羣眾矛盾糾紛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促進了我鄉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2013年被大姚縣委、縣政府表彰為綜治維穩先進個人。對於羣眾工作,家文説得很少,但卻做得很好,苦了他一人,卻方便了成百上千的羣眾。他為羣眾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實事,築成了他不平凡的羣眾工作業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在基層,在人民羣眾最需要的地方,實踐着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一切依靠羣眾,一切為了羣眾的黨的羣眾路線。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一位公僕的奉獻

楊家文同志是鐵鎖鄉的工作能手,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全鄉大小事務,幾乎沒有一樣少得了他。他對工作的熱情和負責感染着身邊的人,大家都覺得和他一起工作有激情,有動力。他平時言語不多,卻總能抓住重點;做事雷厲風行,但又不放過細節。這麼多年來,他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直在邊遠山區埋頭苦幹,默默奉獻。

尤其是在楊家文擔任了鐵鎖鄉公路管理站站長後,他把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這個崗位上。鐵鎖鄉地處大姚縣西北部,西至漁泡江與大理州的賓川縣交界,北抵金沙江與永勝縣隔江相望,素有“雞鳴三縣,水流兩江”之説。鐵鎖鄉交通情況不好,離大姚縣城有104公里,其中三岔河鄉到鐵鎖的48公里至今還沒有修成柏油路,一小段是土路,其餘是石路,路面狹窄,凹凸不平。鐵鎖有鄉村公路74公里,村組公路90多公里,73個村民小組中,至今還有30個小組未通公路。交通閉塞,山高坡陡,幾無平地,再加上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鐵鎖鄉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鐵鎖的老百姓熱切盼望公路能暢通,經濟能發展,社會能進步。俗話説“要致富,先修路”,楊家文深知這一點,他説:“雖然路況極差,但這條唯一的通往縣城的幸鐵公路,也是鐵鎖的命脈呀!這條路是鐵鎖發展的生命線,我們一定要愛護好她。”

2009年初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起來,為了管護好鐵鎖境內的各段公路,家文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常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一方面積極宣傳保護公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他親自帶頭,號召羣眾對公路路肩進行土方填平,拓寬路面,夯實路基,修缺補漏。晴天,他帶着草帽,扛着鋤頭;雨天,他披着雨衣,拿着簸箕,就這樣風雨無阻,默默守護幸鐵公路16載。一剷剷土,一塊塊石,凝結的是家文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的責任,對人民的奉獻。在他的精心呵護下,鐵鎖的母親路基本沒有了晴通雨阻的情況。因為突出的業績,鐵鎖鄉公路養護管理站在縣交通局每年的考核評比中都名列前茅,2012年,楊家文同志更是被州交通局表彰為公路養護管理先進個人。

工作的辛苦和勞累,使他看上去超出了實際年齡,那飽經風霜的臉龐和長滿老繭的雙手,見證着對人民羣眾的無私奉獻。雖然參加已有工作28個年頭了,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楊家文同志的身份待遇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作為長期聘用人員,他拿着不到正常職工一半的工資,卻幹着比正常職工多數倍的工作,對此,他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埋頭工作,敬業奉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再回首,楊家文同志紮根鐵鎖鄉已是十六個春秋。從小兵到老兵,從小楊到老楊,皺紋密了,白髮多了,只有那滔滔的金沙江水依舊向東奔流,江畔的巍巍羣山依舊靜默地矗立。對工作,他熱情飽滿,奮鬥不息,一如那奔騰的江水;對成績,他卻緘口不言,謙虛低調,一如那靜默的羣山。楊家文同志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鐵鎖鄉和鐵鎖人民,無怨無悔,譜寫了一曲關於忠誠、實踐、奉獻的讚歌。問他為何能夠紮根山區,積極工作,默默奉獻,他説,因為我是一名軍人、一位共產黨員、一位人民公僕,因為我對這片土地和這裏的人民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