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村官何小川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8.61K

第一篇:村官何小川事蹟材料

村官何小川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村官何小川事蹟材料

這是一個隱在深山裏的傳奇,一位默默無聞卻有着非凡境界的老人。

何小川,一位曾經的千萬富翁,只因鄉親們的一聲呼喚,就離開自己蒸蒸日上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窮山村,嘔心瀝血奉獻13年。

他不會法術,更不會點石成金,靠着13年的汗水,終於為家家户户養了一隻下金蛋的“母雞”。

如今,積勞成疾的他終於倒下了,可即便住在醫院裏,卻依然牽掛着“一件要緊的事”……

彌留的鄉親叫家人抬了17公里趕到醫院

“小川病了,不去看看,我死不瞑目”

秋日的陽光將病房照得很通透,何小川靠在牀上,有些疲憊,有些憔悴。

小川住院了!這個消息已經在掛簾村傳開,一家家、一户户,村民們紛紛出門了。(本站 )

山道彎彎。掛簾是亭旁鎮最偏遠的山村,亭旁是台州市三門縣的革命老區。村民走過茶園,穿過隧洞,翻山越嶺17公里,趕到鎮上,再奔縣城,只為看一眼小川。

在村裏的人家全來了,常年在外打工、經商的人,也一羣羣地趕來了。何才福、何才富兄弟倆就是專門從寧波趕回來的。他們説,在寧波的所有掛簾人,都到醫院去看望過小川。

何軍是80後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在衢州工作,聞訊也來了。到醫院時,趕上小川小便失禁。小夥子含着淚,抱住小川,幫他換上乾淨的褲子。

村支書何昌寒説,掛簾村132户420多人,沒有一户沒去醫院看過小川。村民何葉青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已在國慶前夕病故。就在9月中旬,何葉青已經卧牀不起,卻執意讓人把他從家裏抬到醫院:“小川病了,不去看看,我死不瞑目。”

聯繫掛簾村的鎮幹部陳方都説,全村進城看一位病人,他幹了27年鄉鎮幹部,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奇事。

這個何小川,到底是誰?

13年前,村裏公路修不成,怎麼辦

村民都説,請小川回來

何小川是村民們請回來的人。

1996年,何昌寒擔任村委會主任。那時,掛簾不通公路。村民盼了十幾年,但是,村幹部不團結,村民鬧分歧,公路老是修不通。

比修路更急人的是吃飯問題。掛簾人靠種田餬口,但十幾年來,人口變遷大,田地卻沒調整。結果,有的人家一個人吃飯,有5個人的田;有的人家5個人吃飯,只有一個人的田,糧食不夠吃。

怎麼辦呢?村民們説,請小川回來。

何昌寒也想請小川回來。問題是,小川會回來嗎?

何小川是掛簾村人,那一年已經58歲。他20歲就入黨,當過多年村幹部,處事公道,為人仁厚,村裏人都信他服他。上個世紀80年代,小川看準汽車配件市場潛力大,進城辦廠,資產已經上千萬元。他願意放下自己蒸蒸日上的生意,回窮山窩為村民作奉獻嗎?

何昌寒進縣城找小川,希望他回村,幫家鄉一把。

何小川回了一趟掛簾,村裏的老人結伴找他,懇求他回來。

一星期後,他把廠裏的事務全部交給兒子,和老伴一起從城裏又搬回山村,住進以前的老屋。

這一回村,就是13年。他當初為什麼要回來呢?13年後,躺在病牀上的何小川説:“辦廠10年,我已經不缺錢了。但回村看看,村民們的日子還那麼苦,辛苦一年也賺不到錢,我心裏很難受。不答應村民們的請求,我會愧疚一輩子。”

村集體沒有一分錢,也決不向村民攤派一分錢

小川硬是“變”出8.5公里水泥路

一回村,小川就被任命為村黨支部副書記。此後,掛簾村第一次海選村委會主任,他高票當選。何昌寒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小川回村後,和村幹部一起, 3天分好田,2個月接通自來水,然後,開始修公路。

聯繫掛簾村的鎮領導陳方都説,小川這人,話不多,但説一句,算一句。有一次,因為工程需要,村裏有24座墳要遷,小川一一落實新墳地。缺勞力的人家,小川幫着抬棺材;經濟困難的人家,小川資助,但從不聲張。旁人問小川資助過誰,他説,記不清了。

最後,有3位墳主選來選去,對新墳地就是不滿意。他們到底看中了哪塊地?3人一説出口,其他村民一片驚愕——他們想葬到小川家的地裏。

小川説:“好。”

結果,就真的這樣辦了。

村民的修路意見協商一致了,但還需要一大筆錢。掛簾村集體沒有一分錢,小川發動村民投工,但不向村民攤派一分錢。

資金怎麼辦?村幹部何昌野説,小川頭腦靈光,懂政策,辦法多,想得出點子向鎮裏、縣裏要錢。修這條公路的大部分資金,就是鎮裏、縣裏支持的。

不過,鋪水泥路面時,按照政策,需要村裏出小頭資金配套,一共12萬元,涉及沿線3個村。另外兩個村小,人口都只有掛簾的一半左右。小川説,這12萬元,掛簾大村出大頭,你們兩村各出1萬吧。

那兩村是沒了意見,可掛簾村民嘀咕,這10萬元村集體也沒有啊。

小川和昌寒一商量,打報告給林業部門,要來砍伐指標,賣樹賣毛竹籌了5萬元。還有5萬元呢?小川墊了3萬元,昌寒墊了2萬元。

鋪水泥路面花了7個月,工程管理人員、司機和客人們在小川家裏就吃了7個月的中飯和晚飯。鄰村大溪下的老支書何邦淼説,頓頓一兩桌,一桌起碼12個菜,有魚有肉有海鮮,吃得他們都難為情了,但不吃還不行。小川老伴李玉蓮很好客,一次不去吃就問你:“嫌吃得不好啊?不嫌就來吃。”

終於,一條8.5公里的水泥路造好了。

養到這些“雞”會下金蛋了

小川免費分給了所有的鄉親

掛簾藏在深山裏,村民除了打工,主要靠種番薯,做番薯面,賺點現錢。但做番薯面是重體力活,缺勞力的人家幹不了。有的村民窮得沒一套出門做客的衣服。

怎樣拔掉掛簾的窮根?小川回村後,

和昌寒商議出一招——掛簾海拔高,沒污染,種茶葉得天獨厚,劣勢就能變優勢,家家户户都能賺得到錢。

一開始,大多數村民都覺得還是種番薯靠得牢。番薯賣不出去可以餵豬,建茶園投入大,3年後才有產出,到時候,茶葉賣不出去咋辦?

小川説,番薯照舊種,農閒時開墾荒山建茶園。

他帶頭上山,曾經的千萬富翁跟村民幹一樣的活,村集體貸款14萬元買茶苗,改造出510畝茶園。

兩年後,茶樹長大能採摘了,小川主持,茶園無償承包給全村各户。

結果,茶園成了下金蛋的“雞”——茶葉價格年年攀高,一到採茶季節,茶商的貨車天天開進村,鮮葉、成品統統要。如今,茶葉成了掛簾村的大宗收入。多的人家一年收入八九萬元,少的人家上萬元。

茶園建好後,小川和昌寒又跑部門,每畝茶園要來150元扶貧資金和150元獎金,把村集體墊資的窟窿全填補了。

村幹部何昌野説,13年來,小川一趟趟跑縣裏,要來各種扶持資金上百萬,從來沒報銷過一分錢差旅費、招待費。

醫生千叮萬囑,生了癌的他要好好休息

小川回村卻繼續忙碌,“還有一件要緊事”

2014年4月的一天,何小川發現自己尿血,到醫院一查,竟然是前列腺癌,隨即開刀治療。

半個月後,他出院了。醫生特意叮囑,回家好好休息,不能太勞累,否則容易復發。

可小川在縣城的家裏休息了幾天,就呆不住了:“村裏還有一件要緊事,不做完,我歇不住。”

拗不過,老伴只好陪小川回村。

這一年,掛簾村的確面臨一件大事。

掛簾村的一排排房屋,像簾子一樣掛在海拔450多米的半山腰上。然而,這座大山是活的,時不時喘息。最近幾年,年年塌方,雖然只壓死了幾頭牛與豬,沒傷到人,但小川和村裏的老人很不安。

2014年,省裏確定掛簾村處於地質災害點,必須整村遷移。

回村的何小川每天早上6點鐘出工,帶着村民四面勘察,尋找新村址。不過,,身上多了一個藥壺。

2014年11月26日,新村址終於選定,開工平整土地。缺少資金,小川又墊了80多萬元,昌寒也墊了20多萬元。

土地平整進展順利,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小川的身體卻終於頂不住了。

起初,小川從家裏走到工地,只要十來分鐘,半年後,要花上三四十分鐘。半道上,腳抬不動,氣也喘不上,小川就坐在何經樁老人的門前歇一歇。何經樁心疼地勸他:“你留在家,有事讓村幹部來報告。”小川説:“做人,做人,就要做呀。”

後來有一天,烈日當空。小川正在工地上,突然説:“我站不住了。”沒等旁邊的人反應過來,他一頭栽倒,昏迷過去。

村民們趕緊把他送醫院,診斷結果是癌症復發。

小川再次住院治療,但出院後,他又回村了。今年8月份,何小川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骨瘦如柴,不時昏厥,又住院了。全村人一撥撥趕到醫院,來看望他們敬愛的人。

白天,小川笑呵呵地接待村民。夜裏,老伴發現他偷偷流淚。他對老伴説:“村民們真好啊,你做了一丁點事,他們都牢牢記着。我心裏愧疚,遷村的事做了一半就撂下了,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彌補了。”

昌寒勸他,安心養病,不要過多考慮遷村的事了。小川説:“老夥計,如果我能等到新村建房的那一天,你一定要告訴我,讓我看一眼啊。”

昌寒仰起頭,使勁忍住眼淚,然後,笑着告訴老夥計:“小川,好人有好報,你的心願一定會實現。”

第二篇:學習村官何小川心得體會

學習村官何小川心得體會

“大義留深山,英明傳千古”

2014年12月21日,浙江省三門縣亭旁鎮掛簾村村委會主任何小川的去世,讓無數人為之潸然淚下。這位從農家漢子到千萬富翁、再到深山村官的古稀老人,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壯美詩篇,繪就了一幅絢爛瑰麗的奇偉畫卷。

回顧何小川老人的一生,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個人生活“步步後退”的人生,過的是一種“退步”的生活:為了幫助村民脱貧,何小川毅然辭去體面的公職,義無反顧地回村當了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官”;為了幫助農民增收,已是千萬富翁、本該靜享清福的何小川,毅然決然地再次回到村裏,為村民出資購買茶苗,改造出510畝茶園;為了不使村民遭受地質災害之苦,年邁的何小川帶領村民開發新村,並墊資為村民平整土地,而自己卻積勞成疾,累倒在新村選址的路上……在這個物慾膨脹的年代,何小川老人不僅不“朝前看”,卻執意“向後退”的人生選擇,讓我們看到了偉大胸懷,感受到了一顆私慾盡舍、一心為民的忠肝義膽。

正是由於他個人的“退步”,才有了掛簾村所有村民的進步;正是由於他個人的大踏步“往後”,才有了掛簾村的大踏步向前:何小川消瘦了,可他出資改造的茶園,讓每户村民每年至少有了三四萬元的收入;何小川病倒了,但他帶領村民開墾的嶄新村舍如期奠基了;何小川積勞成疾不幸逝世,換來了掛簾村所有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敞亮。這樣看來,何小川老人的“退步”是多麼偉大無私,令人欽佩,值得學習。他的個人“退步”,是一種偉大的精神躍進,真正體現了他的人生追求理想不斷向前的高尚境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退步”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高尚品質,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對民眾、社會和國家的強烈責任感。今天,得益於黨和國家的諸多強農惠農政策,中國農村的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但相比於城市的發展,農村依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況,亟須繼續奮力前行。而要想達至這一目標,除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發展,出台各種優惠政策,更需要廣大農村湧現出更多像何小川這樣大公無私、率先垂範、品德高尚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像何小川這樣不追求個人生活、心繫廣大羣眾無私奉獻,團結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何小川走了,然而,掛簾村茶樹的芬芳會記住他,掛簾村嶄新的村舍會記住他,掛簾村的全體村民會記住他,黨和人民更會記住他。借用網友對何小川老人的評價,“大義留深山,英明傳千古”。我們説,何小川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為祖國的新農村建設上下求索,不遺餘力。

(正是懷着一份黨員的使命感和基層幹部的責任心,何小川13年堅守、奉獻在山村,直到累倒在新村建設工地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所思所想,始終是村裏的建設發展。他以自己的質樸言行,踐行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精神,展現了農村基層幹部勇於擔當、勤於實踐、敢於創新、甘於奉獻的品質。)(本站收集整理 )

附何小川簡介:

何小川,男,漢族,1938年10月出生。浙江台州三門縣掛簾村。

在浙江台州三門有這樣一位村幹部,13年前他就已經是有着上千萬資產的企業家了,然而當他看到自己的家鄉還是一如既往的貧窮的時候,在鄉親們的召喚下,他毅然放棄自己在縣城蒸蒸日上的生意,回村當起了村委會主任,而這一干就是13年。13年來,他帶領着全村村民在致富路上艱苦奮鬥,如今當大家都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時候,他卻病倒了。躺在病牀上的何小川現在已經是癌症晚期了。鄉親們都説,老何今天病成這個樣子全都是累的。

何小川所在的掛簾村,也是三門縣亭旁鎮最偏遠的山村,全村共有132户420多人。在1996年以前,這裏的村民們還在為吃飯發愁。由於人多地少,靠種田為生的村民迫切希望能夠有人幫助他們改變貧窮的面貌。

已經有千萬身家的何小川和老伴一起,從縣城搬回到了村裏,那一年他已經58歲了。在當年的掛簾村村委會主任海選中高票當選。 ”

當上了村主任,何小川在沒有向村民攤派一分錢的情況下,修好了一條8.5公里的水泥路。然後幫大家購買茶苗,改造出510畝茶園。如今,茶葉成了掛簾村的大宗收入。多的一年收入八九萬元,少的也有上萬元。

2014年4月的一天,何小川發現患上了癌症。

這一年,掛簾村正面臨一件大事。省裏確定掛簾村處於地質災害點,必須整村遷移。2014年11月26日,新村址終於選定,並開工平整土地。缺少資金,何小川又墊付了80多萬元。

作為基層黨員幹部的傑出代表,何小川用自己無悔的抉擇和13年來嘔心瀝血的默默行動,向我們充分展現了他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崇高情操,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拼搏精神,以及重諾踐行、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

敬請閲讀本站為你收集的:

事蹟材料 href="" target=_blank>村官何小川事蹟材料

第三篇:學習何小川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何小川事蹟心得體會

何小川同志生前任三門縣亭旁鎮掛簾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2014年被確診患前列腺癌後,他仍然恪盡職守,忘我工作。期間,由於病情加重多次入院治療,後因病情惡化,於2014年12月21日不幸去世。何小川同志在擔任村委會主任期間,始終保持對黨忠誠、為黨奉獻的理想信念,忠於職守、心繫羣眾、無

私奉獻,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何小川同志的模範行為和崇高品格,集中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他的先進事蹟經各級媒體報道後,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李長春、劉雲山、李源潮、趙洪祝、斯鑫良和陳鐵雄等中央、省、市委領導相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結合學習宣傳何小川同志的感人事蹟,教育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時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竭誠盡力辦實事,千方百計謀發展。

何小川同志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幹部的典範。無論身處哪個崗位,他始終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特別是在擔任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期間,為了讓村民早日脱貧致富,他舍小家為大家,不辭辛勞,日夜奔波,嘔心瀝血,盡心竭力帶領羣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反映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際成效,展示了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是全市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決定,在全市深入開展學習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紮實推進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開展,進一步掀起學習何小川精神熱潮。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認真深入地學習他一心為民、樂於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先富帶後富、同奔致富路的使命意識;學習他迎難而上、謀求科學發展的創業精神;學習他重諾踐行、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都要把學習何小川同志的先進事蹟與當前正在開展的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結合起來,把他的先進事蹟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生動教材,把他的優秀品質作為為黨為民謀利的行動標尺,緊密聯繫自身實際,從更深的層次真分析、找差距、查不足,特別在宗旨意識、帶頭和帶領羣眾致富等方面作深刻剖析。要根據對照查找出來的問題和不足,實行“上下聯動、批次互動”促整改,以整改承諾制、公示制、銷號制等有效方法,認真落實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階段和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工作“回頭看”各項任務。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幹部,要對照何小川同志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進事蹟,通過紮實開展“學習何小川、黨員當先鋒、幹部作表率、建設新農村”活動,進一步落實《台州市民主治村十條》、健全村幹部創業承諾、深化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完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等各項工作,把統籌城鄉發展,推動農村改革和強村富民的各項政策部署落到實處;積極引導農民拓寬致富渠道,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切實強化對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等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及時消除和化解各種不穩定因素,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努力做到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方面有新進展,在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羣眾致富方面有新成效,在維護農村穩定、建設和諧農村方面有新氣象。參加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結合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堅持區別情況、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務求實效,安排一段時間開展整改落實工作“回頭看”,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整改落實工作成果。對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中提出的基層黨組織無力解決的問題,上級黨組織要通過民情分析會、現場交辦會等方式幫助整改。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真正把何小川同志迎難而上、謀求發展、帶頭致富、帶領羣眾致富的創業精神轉化為推動實際工作的飽滿熱情、忘我精神和不竭動力,在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中貫徹落實好市三屆七次黨代會精神,不斷提高攻堅克難、轉型升級的能力和本領,進一步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全力實施好“四大戰略”,努力開創台州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四篇:學習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何小川,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大公無私的黨員,一個為人民幹事業的幹部,無數人為之感動流淚。他用自己的行動給黨和人民詮釋了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的光輝形象。作為一名正致力於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大學生村官,我在遠程教育網上收看了“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深深地感動着。

小川是我們大學生村官學習的榜樣,服務於基層羣眾的好同志,工作雷厲風行迎難而上的好作風。當何小川住院的消息一傳開,掛簾村的村民就自發的來到醫院看望他。在外打工、經商的人也趕回來了,全村132户全來看望小川同志。這要怎麼樣的幹部才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和殊榮。

通過觀看“何小川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我更全面的瞭解了何小川,從何小川同志的事蹟中,一個活生生的何小川浮現在我的腦海裏。何小川帶領掛簾村走上了致富路;掛簾村幹部説他是羣眾的好村長;掛簾村村民代表對他的評價是一個裝着百姓的好乾部。

坐在電視前我一邊看着何小川同志的光輝事蹟報道,一邊學習他的精神與品質,作為大學生村官,我們需要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學習他那種俯下身子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克服各種困難,心裏裝着羣眾、想着羣眾,一心一意帶領掛簾人過上好日子,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掛簾村。他的足跡遍佈掛簾村各個角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羣眾對他的信任與擁護。作為大學生村官的我一定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學習他那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的精神,來指導我的村官工作與生活。

第五篇:學習何小川精神

學習何小川精神

一、

一條小河、一條小川,放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皆屬平常。

但是,一旦將其注入信仰的血液,隨着理想而脈動,一切將發生變化——感情將變成激情,思想將變成理想,平凡將變成非凡。

這就是何小川,一個被信仰所指引,被理想所燃燒,並照亮我們的心靈深處。

真實本身就是最動人的故事

如果沿着何小川工作的足跡上溯,我們會發現,他的人生中曾有過3次大的選擇。

上個世紀70年代,居民和農民身份的差別是巨大的,其差距不比天地之差小几許,但何小川硬是放棄了成為國家幹部的機會,當起了村幹部。對此,他給出的答案是那樣的似曾相識又遙遠陌生——“當國家幹部拿工資,當村幹部拿工分,都姓‘公’,為共產黨幹活在哪裏都一樣。”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何小川響應黨中央“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瞄準汽車配件市場的潛力,辦起了企業並擁有了千萬家產,但這個時候村裏由於各種分歧,發展陷入停頓。

面對村民的請求,他擱下了蒸蒸日上的企業,回到了已塵封多年的深山老宅,再次當起了村幹部,這一干就是13年。由於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這個村幹部也成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虧本職業,不僅要長年義務投工投勞,還要長年貼錢賠鈔票。對此,他的答案仍然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又那樣的遙遠陌生——“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在新村址選址期間,何小川不幸被查出了前列腺癌,這時,他面臨着人生的第三次選擇,也是最難的選擇,作為已病魔纏身的重病號,是安心養病,還是抱病堅持工作?也許這一次他太忙了,也許他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的選擇,他只是在工地上繼續幹着他認為理所當然的工作,直到病情復發暈倒。

在病牀上,他彷彿看出了大家的困惑,再次給出了讓人那麼似曾相識又遙遠陌生的答案——“向村民承諾的事還沒做好,我對不起大家。”

何小川身上閃爍着人性的光芒

這是個物質日益豐富的年代,也是個思想日益開放多元的年代。如果有人對何小川的事蹟有不同的觀點和詮釋,我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當我翻閲網友的如潮評論時,我只能説我的想法大錯特錯了,因為所有的評説,都折服於何小川身上閃爍出的人性本真與光芒。

網友“江南夜雨”説: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崇高,讓我們自慚形穢。深夜,認真讀完了報道,感動得不知説什麼好。

網友“淚水下江南”説:在這個越來越崇尚權力和金錢的世界,小川的出現是那麼的不可思議,又那麼的水到渠成,妥帖自然。

網友“楊策”説:我是個年輕的公務員,前幾天,我到醫院看望何小川,看着這位已骨瘦如柴卻透着一種慈祥的老人,我突然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有一股想哭的衝動——我想,這一剎那,我的靈魂被洗滌。

更多網友的留言簡潔而真誠:好人自有好報,醫院一定要治好小川同志的病……

我突然明白,泱泱中華,千年文明,萬里河山,不變的永遠是那個民族精神內核:善良、勇敢、誠信、勤勞、無私……這種內核,是那麼的柔軟,又那麼的堅韌,它在歷史的長河中忽隱忽現,時明時暗,卻又源源不斷,一脈相承,支撐我們民族走到今天,也必將支撐我們民族走向復興與輝煌。

何小川的出現,讓我們行走於春、夏、秋、冬四季,從容復從容。

天地之秤稱出了人心的重量(本站 (小編推薦你關注好範文 網:))

相傳兩千年前,越國重臣范蠡以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加以福、祿、壽三星為標,以白木刻黑為記,以紅木嵌金屬為形,製造出秤,而秤砣一直藏在百姓心中。於是乎,平常時刻,秤稱出的是物質的重量,關鍵時刻,它就稱出了人心的重量。

何小川也在這桿秤上稱了一回。

他病重入院期間,全村130户人家400多人聞風而動,爭先恐後前去看望他。99歲的老公公拄着枴杖來了,6年沒下過山的老婆婆也來了,在外經商、務工的也成羣結隊趕來了。甚至,大部分村民來了又來,三五次,七八次。

掛簾村是個偏僻的山村,想想那山路十八彎,村民們提着雞蛋,帶着草藥,下山路,趕集鎮,奔縣城,一進病房,淚如水流,斯是此景,誰不動容?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我曾以為情與義或許已隨波而去,但何小川這一病,卻讓人看到另一番不同景象,原來人世間熙熙攘攘,也可以不為利來,只為情往。

“百姓在幹部心中分量有多重,幹部在百姓心中分量就有多重”,真是至理名言,誠不我欺。

何小川的原動力

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能做好事。

所言所行,60年來的風雨兼程,決不是3分鐘的熱情,也決不是年輕人的一時衝動,幾十年如一日,必然要有也必定會有一種,這就是他內心深處永不消停的理想信念。

如果把人生比作槓桿,理想信念就是他的支點,有理想,生活才會變得火熱,才會有滿載希望的未來。

何小川是個農民,對於理想信念這樣形而上的詞彙,他未必能説得很清楚,面對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他説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話:“我是村民選出來的幹部,理應為百姓做事。”這也許是他能説出來的最漂亮的一句話,也是他踐行了近60年的大實話。

去年七八月份,高温天氣屢創記錄,這位七十多歲身患重病的老人卻在這裏挑戰生理與生命的極限,倘若沒有矢志不渝的信念,沒有崇高而神聖的目標,很難想象他能做到。

我想再次指出的是,掛簾村是個地質災害點,99歲老人何昌浪至今仍記得那不寒而慄的一幕,在掛簾對面的謝家村曾在一次山洪暴發中全村覆沒,只逃出一個外出賣糖的貨郎。想想今年台灣小林村全村消失的慘烈場景,我們就不難理解,對掛簾村來説,搬遷工作的重要性,並不比三峽移民或國家任何一項重點工程小。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作為一村之長的何小川為何寢食難安,為何要與時間賽跑,要與病魔叫板。因為遷村脱險、帶民致富正是他畢生的追求。

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拋棄理想

一個皎月初上的夜晚,我們驅車再次來到掛簾村,站在已經硬化的平整山道

想境界和人格魅力,他用實際行動樹立了新農村建設優秀帶頭人的形象。何小川是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樸樸素素的人,他沒有豐功偉績,沒有豪言壯語,他的事蹟點點滴滴、細細小小,但他正是用自己的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的行為,為我們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動員的先進性,展示了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的形象,充分印證了“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深刻內涵。深入開展向何小川同志學習活動,對於激勵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千方百計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必須深刻認識何小川精神的重要內涵

何小川的先進事蹟既見人見事,更見精神。在他身上,體現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博大胸懷,展現了農村基層幹部勇於擔當、勤於實踐、敢於創新、樂於奉獻的優秀品質。學習何小川同志的先進事蹟,就是要以他為榜樣,做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典範。

(一)學習何小川同志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品質,做牢記宗旨的表率。能否做到一心為民,對人民懷有深厚感情,關鍵要看一個黨員幹部的宗旨信念怎樣?宗旨信念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它不應該是假的、不應該是大的、不應該是空的,而是有實實在在內容的,要真真實實體現在具體行動上。何小川同志的先進事蹟為我們作了很好的説明,他曾説:“當黨員幹部做什麼?就是為老百姓做事情。”他自己富了,但為民之心不改,甘願放棄千萬家產,毅然回到村裏;他累倒病了,但奉獻精神不垮,在病牀上依然記掛村裏的工作。這是何小川對黨的宗旨的生動實踐。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就是要一心為民,把人民羣眾的冷暖掛在心頭,把人民羣眾的呼聲記在心裏,為民排憂解難,幫民脱貧致富,做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老百姓信得過的貼心人。

(二)學習何小川同志艱苦奮鬥、勤勞創業的精神,做科學發展的表率。艱苦奮鬥作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凝聚人心、克難攻堅的強大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在何小川同志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他擔任掛簾村委會主任後,不負村民的信任和重託,千方百計解難題,想方設法謀發展,修公路,造茶園,建新村,帶領羣眾走出了一條高山小村科學致富之路。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就要把推進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追求和職責,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幹事精神,腳踏實地,勤奮進取,多幹事,幹實事,幹成事,努力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

(三)學習何小川同志重諾踐行、恪盡職守的作風,做愛崗敬業的表率。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在一輩子做好事。何小川同志為了羣眾的期盼,十幾年如一日,愛崗敬業、苦幹實幹。這是敬業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做人做事的一種境界。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就是要以何小川同志為榜樣,大力發揚敬業精神,一門心思幹工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就是要強化責任意識,崗位就是責任,在崗就要盡職,要做到盡職盡責,認真負責地處理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各種問題;向何小川同志學習,就是要大力發揚奉獻精神,強化服務意識,淡泊名利,勇於奉獻,做敬業守責的模範。

三、必須以學習何小川精神(第3頁)來推動各項工作

當前,三門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爬坡時期,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要實現我們既定的後發趕超目標,需要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要以深入學習何小川事蹟為動力,把學習熱情轉化為具體行動,從實處抓起,從既定的目標任務抓起,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以學習何小川同志為動力,紮實推動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一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綱領性文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中央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擺在全縣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以學習何小川同志為動力,推動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全面貫徹落實,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黨的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推動發展、服務羣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的積極作用。

(二)以學習何小川同志為動力,紮實開展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縣各基層黨組織,要把開展向何小川同志的學習活動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牢記宗旨,時時處處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懷愛民之心,常修為民之德,多辦利民之事,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做黨的好乾部、人民羣眾的貼心人。通過開展學習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自覺投身學習實踐活動,切實查找和解決制約影響三門發展的突出問題,查找和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理清科學發展思路,不斷推動科學發展觀在基層的實踐,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三)以學習何小川同志為動力,推動三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全縣上下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和年初縣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堅持科學發展,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條工作主線,發展態勢企穩向好,但經濟回暖的基礎還不是很穩固,一些不穩定、不平衡、不確定的因素還比較多。要大力弘揚何小川同志艱苦奮鬥、敬崗愛業的精神,緊扣“加快三港三城建設,打造三門灣次經濟圈,推動縣域向區域發展跨越”這一主題,保持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保持乘勢而上、意氣風發的工作幹勁,立足崗位謀發展,不遺餘力抓推進,切實把縣委確定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三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四、必須把何小川精神學習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三門是何小川這個先進典型的“原產地”,深入學習何小川精神(第3頁),我們的責任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高,要加強領導,加大力度,紮實推進,把學習何小川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

(一)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學。要進一步把學習宣傳何小川同志的先進事蹟擺上重要日程,採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認真部署,通過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專題研討會、民主生活會,舉行先進事蹟報告會與座談會、撰寫學習

心得體會、觀看專題片等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反覆學、深入學,認真學習何小川先進事蹟和高尚情懷,認真領會何小川精神的深刻內涵,切實把學習的熱情提得更高,把學習的範圍拓得更廣,把學習的氛圍搞得更濃,進一步形成學習新高潮。

(二)緊密聯繫實際深入學。要以何小川同志為榜樣、為標杆、為鏡子,緊密聯繫自身實際,靜心思考,潛心剖析,從思想上、感情上、作風上找差距與明方向,把學習何小川先進典型的成果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和實際行動,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的實際行動。要在全縣各個層面創新各具特色的活動,引導廣大幹部羣眾主動參與其中,使學習活動紮實開展、取得成效。要在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學習何小川、愛民樹風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各級領導幹部進一步增強親民、愛民、為民意識,始終把“羣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想問題、作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在全縣機關幹部中開展“學習何小川、愛崗優服務”主題實踐活動,促進各級幹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優化服務質量;要在全縣廣大農村基層幹部中開展“學習何小川、爭做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基層幹部帶領羣眾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熱情,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在全縣非公企業黨員中開展“學習何小川、奉獻於社會”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做大做優做強企業,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爭做三門發展的先行者;要在全縣各社區中開展“學習何小川、爭創文明城”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形成團結互愛、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激發廣大市民建美好社區、創文明城市的熱情。

(三)加大宣傳力度深化學。要繼續加大力度,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文藝等宣傳載體和形式在典型宣傳中的作用,進一步挖掘何小川精神的內涵,深化何小川同志先進典型事蹟宣傳。要結合形勢變化和發展實際,進一步完善宣傳報道計劃,使何小川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家喻户曉、深入民心。要聚焦一線學習何小川活動開展情況,深入發掘總結學習活動好做法、好典型、好經驗。要積極創新宣傳形式,運用報告文學、專題演出等形式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確保整個活動既轟轟烈烈,又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