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婦女養豬致富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第一篇:婦女致富事蹟材料

農村婦女養豬致富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婦女致富事蹟材料

孫xx生於“三年困難時期”。自記事起,就一直在貧困中煎熬。高中畢業,由於母親患病,生活貧困,她和妹妹不得不輟學務農。

1980年,20歲的孫xx和父親承包了村裏的20畝果園,連續2年的秋冬她都在縣城大街上擺攤賣沙果。1983年,她經人介紹和馬鹿溝村的農民朱世臣結了婚。婚後,她在鎮幼兒園當了老師。但,靠勞動致富的追求,她一直沒有放棄。上班的業餘時間和節假日,她要和丈夫承包小工程。為此,她學會了瓦工活,她還和丈夫種植中草藥,但仍然沒走上致富路。

1997年秋,幼兒園解體,孫xx和丈夫看好了養豬致富這條路。她在電視上看到河北大午技校免費開辦養殖業培訓班,她就去參加了兩個月的培訓。回來後,她用多年的積蓄,在院子裏蓋了簡易豬圈,先後購進種豬、商品豬81頭。

孫xx和丈夫視豬如子,精心餵養,細心照料。但是,令他們始料不及的是,豬購回來的第二天就有10頭商品豬的豬拱嘴和蹄丫起泡、潰爛,不思進食。孫xx害怕了,憑她掌握的知識,豬可能患了可怕的口蹄疫。經獸醫診斷果真是口蹄疫, 81頭豬在全家的哭聲中被全部捕殺。

災難,並沒壓倒天生剛強的孫xx,她和丈夫決定在村南山坡地上重新建造標準化豬舍。沒有資金,她就和丈夫靠鐵鍬、尖鎬、獨輪車,硬是平出2014多平米的平地。3個月,整整3個月時間,她和丈夫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她的手磨出了層層老繭,本是很嬌嫩的臉被冷風吹起了一道道血口。但是,看着整齊的豬舍和房屋,她很是欣慰。儘管蓋豬舍很辛苦,但她每天晚間還要堅持學習《豬病防疫》等大量書籍,而且還自費訂閲了《農村新技術》、《中國畜牧》等雜誌。她認為,第一次失敗就在於忽視了對豬的檢疫,教訓是深刻的,也是再發展的寶貴經驗。1998年8月,在經歷了痛苦的反思後,孫xx和丈夫重新籌措資金15萬元,在鎮獸醫站指導下,購進新品種種豬、商品豬292頭。經過精心飼養,當年出欄180頭,純收入2萬餘元。2萬元,雖然距返本相差甚遠,但卻是對孫xx夫婦莫大的鼓舞。

為了降低成本,孫xx和丈夫精心飼養着300多頭豬。她本來是很愛乾淨的人,穿戴也很講究。但為了早日走上致富路,她整日在豬舍裏,整年一套工作服,身上充滿了臭臊味。特別是豬產仔時,他要和丈夫守在豬舍10多個小時。但孫xx無怨無悔。孫xx感到購買豬飼料成本過高,質量也沒有保障。於是,她到外地學習考察豬飼料加工技術,她按照自己的配方製作飼料,每斤降低成本0.2元。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省資金數萬元,每頭豬增加利潤50到70元。她還改原始的喂濕拌料為喂乾料,增設了自動料槽和自動飲水設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她掌握了豬的疾病預防、治療、去勢、打耳號等各項技術。豬的死亡率始終控制在國家規定標準之內。

1999年和2014年是豬價最低的時候,但孫xx根據資料信息,提前對市場行情有了準確的估價,先後到黑龍江、左家等地學習考察特禽養殖。引進了番鴨、貴妃雞、火雞、綠殼蛋雞等多種特禽。最多時特禽存欄量近千隻。因為買不起孵化設備,她就利用熱炕自己孵化。最多時,一次要孵化500枚蛋。每2小時就要翻動一次,她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晝夜守在孵化箱旁。夜裏,多少次她伏在孵化箱上睡着了,多少次又被驚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養豬業最低迷的時候,她的特禽創造價值10多萬元,為養豬業奠定了可靠的經濟基礎。

孫xx發展養豬業10多年來,一直在走自繁自養的道路,規模不斷擴大,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去年,出欄生豬900頭,產值120餘萬元,純收入30餘萬元。今年,存欄生豬近600頭,出欄700餘頭。儘管上半年生豬價格走低,年純利潤仍然可達10多萬元。

孫xx富了,但她又給自己加了一份責任,那就是扶持貧困户。凡是被有關部門確定的貧困户到他豬場買仔豬,一律享受半價。有的貧困户沒有現金,她就賒欠。10多年來,經她扶持的貧困户達30多户。林志軍、王兆德、趙永花等都已經成為存欄30多頭豬的富裕户。至今,她賒欠出的豬仔款5萬多元、飼料款達10多萬元。

孫xx和丈夫終於通過科學養豬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第二篇:致富路上領頭人:農村婦女先進事蹟材料

文章標題:致富路上領頭人:農村婦女先進事蹟材料

致富路上領頭人-記***區***鎮**村***

***今年36歲,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黨的富民政策的引導下,通過多年的努力拼搏終於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户、釀酒專家、辦廠女能人,固定資產達數百萬元、年獲利幾十萬元的致富女強人。這裏無不飽含着創業的堅辛、勇於拼

搏和年輕有為的創業精神。通過她的努力下,各級政府和社會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與認可:1998年被***市評為“跨世紀青年星火帶頭人”、2014-2014年被自治區、***市評為勞動模範、2014年被***區委“三級聯創”活動中評為“雙強”黨員、2014年被全國婦聯評為“雙學雙比”女能手;同時被推選為***市黨代表、自治區黨代表。

一、自強自立,艱苦創業

一九八九年底***與本村青年***結婚了,當時婆家很窮,上有八十多歲的奶奶、公婆、姐姐、妹妹全家十來口人,吃的是粗糧,住的是要倒塌的土房,靠僅有的十幾畝土地生存,難以解決温飽問題。窮則思變,一個種養加的新思路在年僅22歲的***的腦海中形成了,靠自己給別人打工時學來的燒酒技術,決定辦一個小酒廠。提起辦酒廠,當時是困難重重,缺資金、少設備、沒廠房,僅有的是幾百元錢和自己自強不息的決心,缺錢找親戚朋友借;少設備,土法上馬;因陋就簡沒廠房,借人家倉庫,一切準備就緒,一九九一年年底隨着一陣鞭炮的炸響聲,一座土法燒酒的小酒廠在***鎮**村正式開業了,日產白酒百餘斤。梅花香至苦寒來,百般周折一個生產週期下來,終於立穩了腳跟,通過艱辛勞動經濟效益還不錯,略有盈餘,***衣帶漸寬終不悔,人雖瘦了一圈但腰包卻鼓了起來,在艱苦創業的路上看到了一絲光明。

為了籃圖大展必須擴大酒廠規模,託親戚找朋友借了兩萬元貸款,加之幾年來剩餘資金,擴建了酒廠規模,靠毛驢車送酒根本不行,兩天兩夜沒閤眼,***隻身一人從錫盟表哥處借來兩萬元買了機動車,散酒銷路不好,****千辛萬苦找人設計了商標,買了灌裝機,並在工商局注了冊,當時酒廠林立銷酒很困難,為了打開銷路,她帶着自己生產的酒樣品三下霍林河,四下遼寧,請人家品償,甚至到了銷完付款的地步,為了銷酒經常是吃上頓顧不了下頓鳳餐露宿,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打開了銷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使酒廠經濟效益有了大轉機,年產60多萬斤酒,每年都是供不應求。

九三年以來由於規模的擴大生產能力逐步加強,每年安排就業勞力30多人,轉化玉米130多萬斤,玉米稈10多萬捆。生產白酒關鍵是質量,規模大了人員多了,羣眾對酒的質量要求也高了,要有市場、有銷路,必須嚴格管理,通過質檢部門鑑定,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在當地被羣眾戲稱為“侯爵”每年僅酒一項就收入30多萬元,上繳税金5萬餘元。

二、發展養殖業,帶動一方村民

當時酒廠生產酒糟低價賣出,不如自己搞育肥牛,九五年首批糟牛出欄,獲利一萬元。育肥牛獲利快,***通過自己育肥,也帶動了親戚朋友。***、***兩家人口多,家庭困難,通過她的帶動和幫助,都養育肥牛發了家,分別蓋起了瓦房,全村出售育肥牛近千頭。養育肥牛銷路也是難題,為了獲取更大利潤,她經常和外地客户聯繫,牛肉直接銷往外地,僅此一項全村收入近百萬元。**地區後搬來的***,生活非常困難,***借給他錢買牛,賒給酒糟搞育肥,使之兩年就脱了貧步入致富行列。

2014年區委提出了奶牛興區的口號,***抓住契機,投資20多萬元,買了20頭奶牛,聯繫親屬***辦起奶站,帶動村民***、***、***等户養起來奶牛,自己家年產鮮奶40餘噸,獲利10萬元,全村僅養奶牛一項人均收入近500元。

三、拓展致富門路,五業並舉奔小康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同時,為了使廣大農民思想意識由小富即安轉向全面奔小康新觀念。需要再學習,接受新事物,研究新問題,提高致富本領,拓寬致富門路,***掌握信息,瞄準了市場。

根據通過地區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情況,原有的水井和自吸井水都供不上抽,打深水井是一項很好的項目,於是她又投資十餘萬元建了一座水泥井管廠,在其它鄉鎮請來了技術員,安排十餘人就業年產水泥管2萬餘節,獲利14萬元。後來蔭發了自己成立一個打井隊的想法,於是買了打井設備,招聘技術員走村入户到周邊村屯打深水井,每年打井200多眼,這樣既方便了羣眾解決了十餘人就業,自己又增加收入,僅此一項就收入十餘萬元。

四、致富路上不忘眾鄉親、扶貧救困共同富

一花獨放非勝景,萬紫千紅春滿園,***常説的一句話就是“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最終目的帶動全體村民共同富裕。

幾年來在她的帶動下每年都有十幾户通過養牛都脱貧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

於***懂經濟善管理,使自己的各項事業蒸蒸日上,這不僅安排剩餘勞力減輕了社會壓力,而且還大量轉化玉米,同時產出大量的優質酒糟養育肥牛。真可謂一業興帶動百業旺,一人富帶動全村富。

***在富了的同時,沒有忘記生她養她的這塊熱土,學校學生開運動會,黨員外出考察,擁軍優屬自己都無私捐獻。村民種地沒錢買種子、化肥,大事小情,天

災病業,缺錢都去找她,她從來都是慷慨解囊相助,幾年來在這筆花費上不下五萬元。

在黨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從一個農家子弟發展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擁有個人固定資產數百萬元的致富女強人,一是靠黨的富民政策,二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刻苦努力和年輕有為的創業精神。

《致富路上領頭人:農村婦女先進事蹟材料》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致富路上領頭人:農村婦女先進事蹟材料。

第三篇:鄉鎮婦女科技致富事蹟材料

我鎮農村婦女“雙學雙比”活動開展以來,深入貫徹黨的農村工作方針,以幫助農村婦女增加收入為重點。進一步引導廣大農村婦女積極投身農村經濟中,大力提高農村婦女的文化素質和科技致富能力,促進農村婦女在參與構建和諧社會中實現了新的進步與發展。

一、政策引導、加強培訓,增強農村婦女科技致富能

今年來,我鎮結合進城務工農民培訓班的活動,組織廣大婦女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班,有意識地引導廣大婦女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從而達到更新知識。並把學習到知識及時用於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良性循環,通過“雙學雙比”活動開展,激發了一大批農村婦女學習的熱情,廣大婦女十分珍惜學習機會。鎮婦聯積極引導農村婦女走科技興農之路,大力開展“雙學雙比”活動,使農村婦女從中嚐到甜頭,掌握致富技能,勤勞致富的道路。目前,我鎮從事種養業的55%是婦女,她們不僅能吃苦耐勞,而且根據本地的特點,宜養則養,宜種則種,走勤勞致富之路。特別是**居委會廣大農村婦女在婦女主任帶領下,通過辛勤耕耘,科學栽培,種植烤煙700畝,畝產400斤,產值達3600元,僅此一項為**居委會帶來了純收入79萬元。

二、健全機制,立足推動,進一步濃厚服務經濟發展氛圍

婦女的發展是與各級婦聯組織的發動息息相關的鎮婦聯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基層,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服務職能,為搭建創業平台,提供創業服務竭盡全力。一是健全推動機制,強化服務經濟建設職能。村婦女工作目標考核機制中,除婦聯常年工作績效考核外,重要的是服務經濟的硬指標考核,婦聯根據本地特色產業,建立了“婦代會+協會”的工作模式,引領農村婦女投身農業產業化經營,達到扶持一個、發動一片、帶動一方、共同致富的效果。二是建立協調機制。形成服務經濟建設,為引導廣大婦女參與經濟建設,婦聯牽頭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加強協調,爭取各有關部門在技術、資金、信息、服務等方面為婦女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支持。2014年,各部門累計提供技術指導636人次,技術資料1365份,協調解決資金3000多元。

三、關注健康、服務婦女,促進婦女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為切實維護廣大婦女羣眾利益,鎮婦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撥專款由婦聯牽頭、計育辦、衞生院部門參與,在石江、達峯、泮春、**、焦橋等村開展針對所有已婚婦女免費婦科普查工作,共對1500名婦女進行了檢查,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婦聯與市婦聯爭取社會資源,在**中學、泮春中學開展了免費健康講座及現場義診諮詢活動。

一年來,由於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市婦聯政策指導及時,協調服務有力,形成了一種工作互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為農村婦女辦了許多實事,也為“雙學雙比”活動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後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和引導廣大婦女積極投身“學文化、學科技、比發展、比貢獻”的“雙學雙比”活動中,為建設富裕、秀美、文明、和諧的新**而努力奮鬥。

第四篇:農村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

在其上任以來,時時以共產黨員的八條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羣眾的飢苦裝在心中,從不強調個人榮辱、得失,務實於本職工作,使本村的經濟明顯好轉。村積累穩中有升,現村集體存款8萬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尤其在開展黨員“領航工程”活動中,他能積極投身於其中,時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為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指明瞭方向,使慶先村38户貧困户基本脱貧,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截止xx年慶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線電視,有220户用上了程控電話,為全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設,提高支部一班人綜合素質

李春山接任支部書記後,深知要想發展本村經濟,必須取得村民對本屆黨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黨員幹部的素質、政策理論水平上。(一)是利用“三會一課”集中輔導統一學習。共舉辦各類學習培訓班十五次,在培訓班上鎮黨委書記孫昌順同志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農村》和《以“三個代表”為動力,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為題進行輔導;八一農大教授講解烤煙的栽培技術。在學習中,全體黨員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經常性的學習、受教育、學習新科技,才能增強為村民服務的本領。(二)是村“兩委”的主要領導帶頭學。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認真記學習筆記,寫心得體會,農閒多學,農忙少學,做到雷打不動。由於村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帶動全村黨員主動、自覺的學習,提高了學習效果,增強了理論水平,提高了幫富致富的能力,對“三個代表”的理解也不斷加深,思想素質不斷提高。同時李書記還率先走入村民中,與之談心,瞭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對黨支部還有哪些意見和要求,並誠心請村民為本村經濟的發展出謀劃策;在其帶領下黨支部成員都能走近村民,確實瞭解村民的飢苦,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使村民增強了對黨支部及黨員的信任度,為其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抓烤煙生產,發展特色經濟

李春山同志緊緊把握髮展農村經濟產業,從增加農民收入,努力為村民要效益這個工作重點入手,積極幫助貧困户脱貧致富。去年春耕期間,許多貧困户缺乏資金,無力購買春耕生產所需的農藥、化肥。李書記了解情況後,經過多方奔走,先後與農技站、鎮供銷社及個體農資店取得聯繫,為村民解決了10萬多元的農藥、化肥,使村民及時、順利的完成了春耕生產,受到村民的一致讚揚。李春山同志就是這樣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處處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今年春耕期間又為農户解決了7萬多元的農藥化肥,使今年慶先村的春耕生產得以順利完成。

多年的農村工作經驗告訴李書記,單靠種植大糧作物想脱貧難,慶先村交通方便,土質好,很適合烤煙種植,而且市鎮為擴大烤煙生產,每年都給予優惠政策。慶先村距烤煙收購站較近,發展烤煙生產大有可為。可目前的農民一缺資金、二缺技術,怎麼辦?一連幾個日夜他都吃不好、睡不着,自己領航包扶的那幾户的條件他很清楚,一個想法在大腦中萌生,他先去作通了幫扶對子中頭腦固執的李軍的思想工作,並與信用社和農技站取得了聯繫,為烤煙户解決了5萬元貸款,十餘噸化肥,解決了農户的燃眉之急。經過他和煙農的一年的辛苦勞動,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烤煙畝產220斤,均價3.17元。他的領航户一年脱貧,並全部還清貸款,很多農户嚐到了烤煙的甜頭,今春又有5户要求種植,烤煙面積由去年的650畝,發展到800畝,烤煙生產在慶先村前景喜人,成為慶先村的支柱產業。由於整天忙於工作和羣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家中事務,自家的農活常常是無暇顧及,妻子經常説:“這個家是我一個人的,而村民才是你最親的人,他們的家才是你家,家裏的事你從來不管。”聽到妻子的埋怨,他總是微笑不語,因為在他心中清楚知道妻子是理解他的。

三、領航工程推動三個文明全面發展

通過開展黨員“領航工程”活動,慶先村黨支部在支部書記李春山同志的帶領下,去年43名黨員與38名農户結成了領航對子,今年有5人加入了被領航的隊伍中。其中有8户一年脱貧。全體黨員和村組幹部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事情增多了,從而增強了農村黨員幹部幫貧致富的能力,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增強了整個黨支部的向心力、戰鬥力。全體黨員幹部經過認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又確定了下一步的產業結(本站向您推薦:)構調整方案和措施;一是發展養殖業,全村養奶牛12頭,黃牛728頭(其中:改良牛190頭),養羊户共24户,共養羊1700多隻,養豬1500頭,家禽4000多隻;二是根據慶先村的實際情況,利用地處潛山區的優勢,大搞退耕還林,建造綠色銀行。截止xx年春全村共造林1400畝(其中人造林600畝,經濟林800畝,同時利用退耕還林的有利時機,有20户栽種了果樹,22户栽種草莓,7户種植大棚甜瓜;三是充分利用人才優勢,慶先村有一批養殖業、種植業等方面的技術骨幹和致富帶頭人,可以為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骨幹帶頭作用。通過全體黨員幹部的齊心協力,使方案和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使慶先村的經濟水平和集體集累有了長足的發展。

與此同時李春山同志為了更好地開展黨員“領航工程”活動,開展了黨員與農民搞好“一帶十”式的對接“領航小組”,積極為農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帶領農民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為使“領航工程”工作持久穩定,不走過場,一抓到底,支部建立了“領航工程”記錄簿,實行黨員與困難户進行幫扶活動 ,確定了“領航”任務、目標及“領航”任務目標的落實情況,任務目標一定三年。

通過“領航工程”這一載體,伴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進一步學習,以支部書記李春山同志為核心的慶先村黨支部,在“領航工程”活動中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共解決生產、生活資金累計20餘萬元,解決修道等急難問題10餘件。慶先村黨支部也先後多次被鎮裏評為先進黨支部,李春山同志xx年榮獲密山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xx年榮獲密山市優秀黨支部書記稱號;xx年榮獲黑台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先進個人;xx年又榮獲黑台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先進個人。李春山同志正以他的實幹精神帶領慶先村村民去打造一個輝煌的明天。

第五篇:農村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

農村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

做給鄉鄰看,領着鄉親幹,泰興兩千專業大户致富帶頭人,成為百萬農民致富路上的“燈塔”。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10月,該市農民在專業大户的輻射帶動下增收4500多萬元,預計佔農民全年增收總額的四分之一。

農村專業大户多有效益好的項目。泰興農民張繼忠1998年租賃姚王鎮的一座閒置廠

房辦起了種鴿養殖場,當年2000對鴿子給他帶來了20多萬元的收入。附近的林祝山、黃習生、毛幸福等13個農民看到他養鴿發了財,也大膽進廠搞起了鴿子養殖,去年,效益最好的一户純收入達3萬多元。閒置廠房中一下子冒出14個種鴿養殖大户,名聲不脛而走,前來觀摩的農民絡繹不絕。短短一年時間,姚王又冒出了80多個養鴿户,飼養總量5萬多對,年產值達600多萬元。鎮上為了把這塊蛋糕做大,還成立了特種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專門為養鴿大户服務。

隨着分工的細化,專業大户的優勢項目吸引了一大批農民與其配套,使項目走向產業化。黃橋鎮小二房村的豬頭加工堪稱一絕,一隻不起眼的豬頭竟能分解成13個產品。村民張桂萍是這個村豬頭加工的第一人,在她的示範帶動下,全村湧現出60多個豬頭加工户,年創產值2000餘萬元,每年消化豬頭近10萬隻。圍繞這一項目,在60多個大小老闆的指揮下,近千個農民有條不紊地從事市場採購、豬頭分割、真空包裝,從事產業配套的農民一年收入最多的有2萬多元。

專業大户不僅教會了泰興農民賺錢的本領,更帶動了農家思想大解放。聞名全省的“雞司令”——分界鄉農村專業大户曾小明,靠在蘇南搞特禽批發,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四鄉八鄰刮目相看。一開始只有五六個農民跟在他後面做雞販子,在後來的兩年時間裏,又有100多個農民聚集在他周圍,一天購銷家禽數萬羽。曾小明牽頭的這個家禽購銷聯合體成功地打進滬、蘇、錫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