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5.43K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多篇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1

16年前,當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託舉着神舟六號飛船直刺蒼穹,湖北棗陽市楊壋鎮沸騰了。從這個小鎮農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8年前,這個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的小鎮再度成為熱鬧的海洋。聶海勝擔任神舟十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又一次逐夢蒼穹;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神州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後,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於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寫着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壋鎮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閒聊着。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在即,網上一直有消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行“飛天”任務。雖然最後確定的名單尚未公佈,但家鄉父老期待着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國小同學,同一年的。”村民張女士説,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藉優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説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麼多天,吃什麼呢?”

張女士孃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裏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1964年,聶海勝就出生於這裏,家裏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説,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着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遊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於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當年全鎮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當年6月,聶海勝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2

“一個人活着是為了什麼?”這是60多年前,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就讀的錢七虎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觀教育課。

奮鬥一甲子,報國六十年。60多年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錢七虎始終堅守愛黨、報國、強軍的赤子情懷,戰鬥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

“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是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的事業所在、幸福所在。”錢七虎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

初心,是時代鐫刻在錢七虎心中永恆的烙印。20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雲……當人們歡呼慶賀時,一羣身着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衝進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當時,錢七虎受命負責空軍飛機洞庫門的設計。為實現設計目標,錢七虎多次到核爆試驗現場調研。當時,他利用有限單元法進行工程結構計算,成功解決了大型防護門變形控制等設計難題。

“矛”與“盾”總是在攻防對抗的進程中,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隨着各國軍隊偵察手段不斷升級、精確制導武器相繼湧現,防護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戰場上,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精確制導鑽地彈,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和挑戰。

“防護工程是我們國家的‘地下鋼鐵長城’,‘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 錢七虎帶領團隊開展抗深鑽地武器防護的系統研究,並提出了建設深地下防護工程的總體構想。經過數十年的研究,他和團隊成員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實現了深地下防護工程抗鑽地核爆理論和技術的突破,為首腦指揮中樞、戰略武器安上了“金鐘罩”。

時代在發展,初心永不變。面對一項項世界級國防工程的防護難題,錢七虎始終保持着那顆愛黨報國的初心,帶領團隊瞄準前沿、迎難而上,一次次科研攻關、一次次難題,參與並見證了我國防護工程研究與建設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全過程。他用畢生心血,鑄就堅不可摧的共和國“盾牌”,獲得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黨的百年征程中,總有一連串閃耀的名字鐫刻在時代豐碑上,使其更加巍峨;總有一個個感人的事蹟彰顯着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使強軍音符更加嘹亮。這些名字,這些事蹟,錢七虎無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

“一個人,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黨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談及自己的人生歷程,錢七虎斬釘截鐵地説。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3

上世紀70年代初,錢七虎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後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燬,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為解決這一問題,他率先引入當時世界上剛興起的有限元計算理論,加班加點學習計算機語言,編制出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序,翻譯整理出十多萬字的外文資料。

為了能在七機部五院、中科院計算機所的大型計算機上計算,錢七虎只能趁人家不上機的午飯時間和晚上使用。長時間飲食不規律,他得了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後來又誘發了痔瘡。“但這些困難我都克服了,堅持了下來。”錢七虎説。

後來,他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衝擊波的機庫大門,還出版了專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如何做到不怕苦難、不怕挫折、不被幹擾?錢七虎認為,一個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有堅強的事業心,才能有巨大的動力,才能沉得下心氣、耐得住寂寞,不斷拼搏進取,始終走在科技前沿。

而且,這份理想,一定要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錢七虎又把江蘇省配套獎勵給他的800萬中的650萬捐給了武漢抗疫一線,其餘的150萬分別捐給了母校上海中學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能夠貢獻我的一點力量,也是在回報社會、回報黨的恩情。”

報告的最後,錢七虎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自己的領域有大的建樹和作為,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棟樑之才。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4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_週年之際,中央軍委將評選頒授“八一勛章”。按照中央軍委統一部署,經提名推薦、徵求意見、資格審核等環節,近日產生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3名提名人選。廣大黨員幹部要從“你退後讓我來”的英雄本色、“舍小家為國家”的鋼鐵信念、“啥也不想只管飛”的鐵血性格中汲取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偉力,爭做奮進新徵程裏“最可愛的人”。

致敬“你退後,讓我來”的英雄本色,忠誠使命、英勇無畏。“八一勛章”以五角星襯托八一軍徽,寓意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紅軍中走來,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的絕對忠誠。“一聲誓言,一生兑現”。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杜富國把雷場當戰場,用生命擔當使命,在雲南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排雷作業中,面對隨時都有爆炸危險發生的危急時刻,對同組戰友喊道:“你退後,讓我來!”在突遇爆炸的生死瞬間裏,他撲向戰友一側擋住爆炸衝擊波和彈片,保護了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一句“你退後,讓我來”,就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功勛模範人物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精神,在千錘百煉中不斷堅定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的初心使命。

致敬“舍小家,為國家”的鋼鐵信念,追求卓越、攻堅克難。有一種軍人的鋼鐵信念叫“舍小家,為國家”。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50多年如一日懷揣着“舍小家,為國家”的許黨報國堅定信念,攻克無數關鍵技術難題,勇攀科技高峯,為我國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鑄就了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也許對於普通民眾來説,不知道堅不可摧的“金鐘罩”對國家意味着什麼,但一定感動於他將800萬元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金捐助貧困學生的無私深意。鋼鐵的信念彰顯於他面對小家與國家的數次選擇中,也無數次化解着小家與國家間的矛盾。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功勛模範人物的鋼鐵信念,用畢生時間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不斷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攻堅克難。

致敬“啥也不想,只管飛”的鐵血擔當,自強不息、鋭意進取。有一種軍人的鐵血擔當叫“啥也不想,只管飛”。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聶海勝從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重大跨越,到2013年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再到2021年57歲再上太空,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幾番叩問蒼穹,把足跡留在太空,靠的是一心只為飛天的鐵血擔當。一句“啥也不想,只管飛”彰顯了其勇往直“飛”的鐵血性格,也鑄就了他鐵血擔當的忠誠魂。奮進新徵程,黨員幹部要學會與時俱進,保持“進行中”“不斷電”,立足時代前沿、敢於勇攀高峯,不負可為時代、爭取有為成績,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5

杜富國,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1991年11月出生,20__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士。自掃雷作業展開以來,杜富國同志進出雷場千餘次,累計作業300余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餘噸,在4號洞、265號界碑、馬嘿、老山等14個雷場累計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餘枚(件),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榮立一等功1 次,多次獲嘉獎,分別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

20__年10月11日下午,在麻栗坡縣老山雷場掃雷時,面對一枚露出部分彈體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同志對同組戰友艾巖喊到“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用身體遮擋住了爆炸衝擊波和彈片,自己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在幾步遠的戰友僅受了皮外傷。讓我來:任務面前,杜富國同志總是自告奮勇、挺身而出,用一次次“讓我來”的生動實踐,演繹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使命責任;敢擔當:關鍵時刻,杜富國同志總是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用“敢擔當”詮釋共產黨員無所畏懼、敢為人先的優秀品格;做傳人:危急關頭,杜富國同志總是衝鋒在前、捨己為人,用“驚天一擋”的英雄壯舉,書寫新時代紅色傳人的鐵血榮光。

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蹟,展現了信仰堅定、鐵心報國的政治品格,敢於擔當、不懈奮鬥的責任意識,英勇頑強、不懼艱險的優秀品質,捨己為人、心繫百姓的高尚情懷,生動詮釋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愧部隊官兵的傑出代表。

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是中央電視台打造的全國最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精神品牌欄目,其推選的都是在全國範圍內令人動容的典型人物,他們的故事温暖人心,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體現了人性中的最美麗光輝。

杜富國出現在熒屏,在主持人敬一丹的鼓勵下,他現場唱了一首歌《當個英雄》:“我們都很普通,來自南北西東,無論在祖國的海角天涯,肩負着使命相同,崇尚榮譽當個英雄……”

主持人白巖鬆充滿深情地宣讀“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辭:“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越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杜富國,臨危豈顧生。”白巖鬆宣讀完頒獎辭後,杜富國抬起殘臂,敬了個特殊軍禮。

今年的春節對於我們遵義人民而言是城市精神的全新昇華。除夕之夜,全國道德模範,時代楷模黃大發榮登春晚向全國觀眾拜年!正月十四,遵義英雄杜富國榮獲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遵義這塊紅色的沃土不斷孕育被時代銘記的楷模,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城市文明時代風潮的縮影,也是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更是遵道行義、自強不息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八一勛章事蹟材料篇6

在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排雷是最危險的軍事任務之一,排雷兵是離生死最近的軍人,雷場便是戰場。

杜富國參加的這次中越邊境雲南段掃雷行動,是繼1992年、1997年兩次大排雷之後的第三次大排雷行動。

統帥號令如山,戰士迅速行動。當時,還在原邊防某團教導隊擔任炊事員的杜富國,得知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向連隊黨支部遞交申請,主動請纓參加排雷。身邊有戰友勸他,排雷如刀尖上跳舞,每天都與“死神”打交道,何必去冒這個險。他堅定地説:“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現在國家有需要,我們決不能後退半步。”。

從2015年6月開始,杜富國和來自不同單位的戰友,義無反顧踏上了為人民掃雷的征程。剛到掃雷大隊時,隊幹部準備安排杜富國到炊事班,但他堅決要求去戰鬥班,堅定説道:“既然申請來掃雷,就要到一線去戰鬥!”

練就“金剛鑽”,才能和死亡叫板。雷場看似寂靜無聲,實則兇險殘酷。杜富國默默告誡自己:“排雷,沒有真本事不行,學不好排雷理論,就掃不了雷、保不了命,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

新兵下連時,他成了連隊有名的“訓練狂人”;理論學習不明白,點滴時間啃教材;專業技能不達標、午睡時間練一練;體能素質跟不上、早晚負重跑一趟。經過刻苦訓練和不懈努力,最終他憑藉過硬的軍事技能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走在了連隊前列。

超乎常人的毅力與付出勤學苦練,讓杜富國成為了單位出名的“多面手”“實幹家”,是每個連隊都爭着要的“寶貝疙瘩”。

當兵半年,他就被破格推薦參加原邊防某團預提指揮士官集訓,上等兵期間就擔任副班長,成為連隊官兵學習的榜樣。入伍8年,他被5個單位爭先選調、從事4個專業,始終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

為學深悟透掃雷理論,他把知識要點寫成小紙條、製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來看一看、背一背,晚上熄燈後經常加班加點,纏着身邊戰友討教至深夜。為熟練掌握排雷技能,他嚴格按照程序反覆練習,別人練1個小時,他練2個小時,每個動作都重複上百遍;為訓練探雷針手感,每天堅持練習上萬針,像繡花一樣將分隊前的草皮翻了個遍;為熟練探雷器,將鐵釘、石塊、彈片等混合埋設,並使用斜放、混合、覆蓋等方法增加難度,3個月的訓練期還沒結束,他就熟練掌握了10餘種地雷的排除方法,做到探雷器一探就能準確辨別地雷埋設位置、知曉地雷種類。在臨戰訓練綜合性考核中,所有考核科目被評為全優。3年來,杜富國累計排出各類地雷和爆炸物2400餘枚。

在天保口岸、馬嘿、老山、662.6高地等因雷而令人生畏的“骷髏地帶”。杜富國總是堅持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第一個搜排,大家都稱他為“雷大膽”。

開闢通路時,他打破固有逐點逐片爆破作業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塊同步作業的方法,實踐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廣泛推廣,被大家稱為“田字切割法”;探測作業中,他反覆琢磨教材中“連續掃描探測、目標精確定位”十字交叉定位法,逐漸摸索出“分塊掃描、木棍標識、交叉劃線、精確定位”的搜排要訣,極大提高了探測速度和精度,是全隊掌握這一方法最熟練的作業手;運輸彈體上,他合理區分排除爆炸物的規格尺寸、性能種類,手工製作了10餘種裝運沙箱,較好地提升了搬運效益和安全係數。他憑藉平時紮實的訓練積累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排除了一顆顆“索命雷”,鋪設了一條條“安全道”。

軍人血性:把危險給自己 把平安給戰友

中越邊境雲南段第三次大掃雷,雷場地勢險,大都處於陡峭的山崖、茂密的叢林、鋒利的山石中,機械作業幾乎無法展開,只能採用爆破和人工搜排的方式;自然環境差,氣温高,雨量大,經常發生山洪、塌方和山體滑坡;雷障種類多,佈雷密度高,每平方公里佈雷達數千枚。

在八里河東山某雷場,班長劉貴濤探到1枚罕見而危險的拋撒雷。沒等劉貴濤命令杜富國撤下時,他就搶先道:“班長,我來吧。”

“他就是這樣,不管與上級還是下級同組作業,都‘強詞奪理’爭着上。”杜富國負傷後,劉貴濤回憶起這些細節,抹着淚説:“他其實是不想讓別人冒險,這早已成了他的習慣。”

生死一線,視死如歸,哪裏有任務杜富國就出現在哪裏,哪裏雷最多杜富國就鉚在哪裏,哪裏有危險杜富國就衝鋒在哪裏,他的心裏裝着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每次掃雷杜富國總是第一個喊出“讓我來,我先上”,揹着50多斤重的炸藥拉着繩索滑降,穿着近30斤防護服、鞋底厚達18釐米的排雷鞋,綁着一條細繩在近70度的陡坡上一米一米地排雷。他認為,多排一次就多擔一分風險,多給隊友一分安全,多送羣眾一分平安。

今年10月11日下午,在麻栗坡縣猛硐鄉老山西側雷場掃雷作業時,發現少部分露於地表的一個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後,他命令艾巖:“你退後,讓我來!”艾巖轉身後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着強烈的衝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

面對危險,杜富國用血肉之軀,捨生忘死的剎那一擋,確保了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經過3年艱苦奮戰,掃雷大隊共掃除雷區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種爆炸物19.82萬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