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8.89K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多篇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篇1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__市__縣__鎮__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衞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__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後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牆”。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户、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儘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裏造成了恐慌,為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着防護服,拿着聽診器、温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於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温、錄數據,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説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鋭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麼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温、看症狀,並第一時間向鎮衞生院報告,鎮衞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為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後,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麼?”張__説:“怕,怎麼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羣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衞生部門同意,村裏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後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後,逐户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覆勸説,與此同時,張__為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於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為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幹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户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户、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裏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説:“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儘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着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牴觸情緒,説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幹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裏,把眼淚流在人後,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説,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麼堅守圖個啥?她説:“身前是疫情,身後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裏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灶,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裏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牀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户走訪,夜間測體温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裏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麼做不覺得虧欠家人麼?張__哽咽説:“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篇2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區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七年級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區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方便麪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裏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區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温,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區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信息。

2月初,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排查外來人員,派出所聯合社區進行“梳網清格”工作,葛書記迅速行動落實,依託網格化聯動機制體系優勢,組織動員社區專兼職網格員,全面紮實做好宣傳發動、排查登記、便民服務、矛盾化解等疫情防控維穩工作,確保格不漏户、户不漏人。社區共計2571户,在短短不到的十天之內,葛書記運用網格、物業多種辦法共排查居民家庭2526户,排查走訪羣眾7208人。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受到領導的讚賞,並安排其他社區向其學習。

葛巍同志説:“疫情防控事關居民生命安全,我作為黨總支書記,這時候更要挺身而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遺餘力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篇3

3月28日,潁上縣謝橋煤礦突發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市衞健委組織三區五縣的醫務工作者組成支援隊伍奔赴疫情重災區,其中,潁東區冉廟鄉衞生院90後小夥李偉凡就是其中一員。

當天,李偉凡本已經下班,但收到潁東區疾控中心緊急通知,要求1個小時內到疾控中心集合去到潁上支援,他沒有絲毫猶豫推脱,立刻帶上幾件衣物趕赴前線。當天晚上就進入到了疫區第一線,疫情面前,他衝鋒在前深入礦區內進行流調工作。

4月1日,太和縣新增1例病例,由於情況複雜,阜陽市疾控中心將身在潁上縣謝橋煤礦疫區的白衣天使徵調到太和縣支援。李偉凡也隨着跟隨隊伍毅然向前。

4月3日,阜陽市潁東區新增2名無症狀感染者,李偉凡一行人又轉戰到潁東區疾控中心進行流調工作。為確保自身安全,他們每次必須穿上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n95口罩,在流調過程中,不能上廁所、喝水等,工作相當艱苦,壓力相當大,更是到了考驗身體體能的時候。

截至4月20日,李偉凡已連續24個晝夜沒有回家,他和同事一起堅持24小時值班,儘管很疲憊,但仍堅守陣地,不放鬆對任何一個可疑病患和密接接觸者的高度警惕,隨時做好應戰準備。“我是一個醫生,這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李偉凡這樣説道。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篇4

許海峯同志是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的職工,是一名退役軍人,抗擊疫情下沉一線的志願者。寒風凜冽,疫情來襲,他主動請纓,加入了社區志願者突擊隊。當他穿起紅馬甲,紅色志願者徽標貼在胸前的那一刻,作為來自部隊培養的一名共產黨員,心中奔湧着一股熱流——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甘於奉獻是我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戰士,退役不褪色,頑強拼搏是部隊對我的培養;我是一名青年,響應黨的號召,疫情在即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語言堅定且無畏,行動勇敢且無懼。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許海峯同志給自己下了一份抗疫請戰書,毫不猶豫地趕赴抗擊疫情志願者的服務中,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服從組織安排,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新時代青年黨員的抗疫決心。

在抗疫中,他是一名充滿活力的志願者,作為年輕的志願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始終衝在前沿。他在門崗卡口值守不分晝夜,勸返外來人員耐心細緻,“疫”不容辭、凸顯擔當,用行動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化身“衞士”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激情點燃戰勝疫情的信心,努力成為人民羣眾危難時刻的貼心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青年一代市政人吃苦耐勞、敢於守護,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志願“紅”。

許海峯同志在抗疫一線接到所緊急抽調加入到雁北街道雁園路、雁灘家園核酸檢測點志願工作任務,報到後聽從社區統一安排,維持檢測隊伍秩序,噴灑消毒滅菌、核查人員登記信息、幫助老年人安裝手機二維碼掃描,特別是22日從清晨到黃昏,他就在人羣中逐一詢問還需要幫助的居民,一天下來嗓子都有一些不適,還是默默堅持一遍一遍在隊列裏問詢,社區工作人員對他説,小夥子別急,別太累。他説,沒事,我年輕,做這些工作有意義,我喜歡做。許海峯同志就是用實幹擔當為人民羣眾健康築牢生命防線最美的一道抗疫“紅”。

面對疫情,許海峯同志所在的社區成立了青年黨員突擊隊、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他作為隊員,嚴格按照要求參加志願者服務隊抗疫,堅守退役不褪色,盡顯軍人擔當。搬用抗疫物資運送,我年輕我來;夜間卡口值班值守,我是黨員我上;負責“一測二驗三核四詢問”工作,做好“一米距離”秩序維護,我精力好,我幹。作為共產黨員,許海峯同志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夠頂上,懷着責任,帶着擔當,把築牢抗疫一線使命扛在肩上;作為退役軍人,即使脱了軍裝,依然發揮着軍人退伍不褪色的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堅信不放棄,為打贏,時刻準備着。許海峯同志就是這樣以星星之火散發自己的光和熱,時刻準備着用實際行動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貢獻力量。

許海峯同志連續數日奮戰在抗疫一線,閒下來才能與家中父母視頻,爸媽在通渭,只有他退役後居住在蘭州,疫情期間忙起來就少了對爸媽的問候。與爸媽視頻只要接通就能聽到爸爸急切的話語:蘭州冷不冷?疫情控制住了沒?晚上還去值班嗎?你是年輕人多幹多動,誰家有需要就多幫;母親使勁搓着手叮囑着穿暖和,天冷了記得吃飯!看着爸爸媽媽,聽到爸媽擔憂且疼愛的嘮着家常,一天的勞累頓覺舒緩,此時許海峯就是一個爸媽疼愛的孩子。

許海峯同志作為身穿紅馬甲的市政人,用行動默默堅守着對抗疫的決心,從他的行動中可以看到共產黨員的堅定,退役軍人的剛毅,青年人的勇敢。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我們一起勇於向前,同舟共濟、凝心聚力,決戰疫情;讓我們一起為冬日裏的蘭州增添温暖再接再厲,抗疫到底!

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篇5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着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衞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衞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衞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牀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衞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衞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衞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衞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衞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繫,為衞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衞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牀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温,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