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袁隆平人物事蹟簡介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45W

袁隆平人物事蹟簡介精品多篇

袁隆平簡介及主要事蹟 篇一

沒有捱過餓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價值。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幾乎看不到因為吃不飽飯而暈倒的人,更別説死於飢餓的人了。吃樹皮、吃草根的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遠,我們僅僅只是把他當做爺爺、奶奶輩講的傳奇故事罷了。的確,我們是沒有捱過餓的一代,我們對袁隆平先生並不感冒,(蔡爽,不喜歡袁隆平,他種的雜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為我們還不瞭解他。但我們不能否認他所做出的貢獻,他培育的雜交水稻創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綠色神話”,沒有他的話,可能沒有人能養活中國、養活世界。

袁隆平成長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鐵蹄踐踏中國。年幼的他隨父母四處遷徙,嚐盡逃難的艱辛。於是他從小就懂了一個道理:弱肉強食。從那時起,他樹立了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決心,想為國家發展做點什麼。

起初因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農校教書,(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安江”,它位於湘西南,是湘與雲貴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現在還是一個鎮,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那地方挺窮的)所以我對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覺得他也就是農民出身。其實他也是可以稱為“官二代的”,他父親袁興烈在抗日戰爭期間擔任過孫連仲將軍的祕書,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在報考大學的時候他父親本來想讓他報考南京重點,日後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但她卻因為自己的興趣毅然選擇了農學,選擇了一個這麼艱苦的職業,我挺佩服他的勇氣和毅力的。

畢業以後,他父親本來是可以給他安排一個好工作的,但因為勵志要改變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於是服從分配來到了偏遠的湘西農村。在農校教書的日子,他利用課餘時間走出課堂,親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個普通農民一樣躬耕于田間。

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南方的水田,它不像北方的麥地,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平坦,即使在以前農業機械不發達的時候,耕種起來也沒那麼困難。安江是湘西與雲貴高原交界的一塊峽谷盆地,雖然是盆地,但大家注意到“峽谷”二字沒有,所謂的峽谷盆地就是山稍微平緩一點,但種莊稼首先也要開山,開墾梯田一般開墾不出多大的地方,不像大家看到的梯田圖片那麼優美,一般都很是很小的一塊地方。山區農民澆水施肥都要一點一點的靠雙肩背上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種水稻要先育種,然後等他發芽以後在一珠珠的插到水田裏,以前條件沒有那麼好,插水稻的`時候雙腿浸在水裏,各種各樣的蟲子就順着腿往上爬,想起來都很恐怖。對於一個官宦子弟來説,能像一個農民一樣躬耕於稻田,我們可以想一想,他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這一點,何況還要對一珠珠的稻穗進行研究,真是不容易。

在長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羣”的稻株,由此靈感一現,萌生了培養雜交水稻的念頭。然而袁隆平的設想與傳統的經典遺傳學相悖,許多權威學者認為他是蚍蜉撼樹,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憑着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想法堅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氣,他每天帶着水壺和饅頭,拿着放大鏡,一壟壟、一行行、一穗穗的尋找理想中的苗珠。艱苦的條件和不規律的`飲食,讓他患上了腸胃病。正是憑着這種堅忍不拔、勇敢頑強的意志,在勘察了14萬餘株的稻穗後,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和研究,他終於寫成了令世界震驚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隨後,袁隆平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後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都沒有培育出不育度都達到100%的水稻苗來。

最讓他痛心的是5.18“毀禾”事件,他經過多少年的研究,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實驗苗遭到了滅頂之災。袁隆平只覺得腦子裏“轟”地一聲,渾身發抖,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他含着淚水,忍着悲憤,走進爛泥巴田裏,深一腳淺一腳地尋找劫後餘生的秧苗。在秧苗被毀的第四天,他在一口井中發現了些秧苗,撈上來一看,果然是他的試驗苗,他不顧井深水冷,“撲通”一聲跳下井去,可是無法撈到沉到井底的秧苗。

迫於政治的壓力,他和助手們跑到雲南進行水稻試驗。而這時災難又來了,大地震襲擊了他們所在的地區,袁隆平不顧生命危險,從搖搖欲墜的房子中搶救出了種子,為了不讓試驗中斷,他們在田邊的泥水地裏,支起帳篷鋪上草蓆,整整生活了三個月。後來糧食供應發生了困難,他們就吃當地的甘蔗。甘蔗雖然好吃,當飯吃可不好受。三個人吃得口腔裏一齊磨出了泡。經過5個月的辛勤勞動,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種子。

雜交水稻的研究過程中充滿了艱辛,而袁隆平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執着,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終於在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農校試種的“南優2號”雜交水稻畝產達到了628公斤,與常規稻畝產150公斤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雜交水稻研製成功後,各種榮譽紛紛而來: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首個最高科技獎、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袁隆平也從一個躬耕的農業科學家變成了一個身價千億的世界名人。但令我感動的是他雖然已經獲得了那麼高的榮譽、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雖然他已經是一位八旬老人,但他仍然穿着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於稻田,最新品種的雜交水稻竟然達到了平均畝產900公斤,他接下來的目標是實現畝產1000公斤。

他雖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他的性格卻向一位樸實的農民一樣,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他勇於克服一切困難,堅忍不拔,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他的貢獻已經超越了雜交水稻,他給整個民族留下了一筆綿延世代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的成功是屬於中國的,更是屬於世界的。他一生的奮鬥經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袁隆平人物事蹟 篇二

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情,想達到什麼樣的道德境界,想實現一種什麼樣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這就是一個人的理想。這種理想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具體體現。人擁有了理想和抱負,才會有具體的奮鬥目標,才能調動自己的潛能、克服種種困難,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

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農科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是馳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1987年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教科文科學獎,11月2日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

少年時的袁隆平,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農藝師。從農學院畢業後,他開始了育種研究。

然而,使袁隆平鐵下心來搞雜交水稻研究的卻是1960-1962年中國連續3年遭受罕見的自然災害,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無數的農民被活活餓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種深沉的責任感,他立下志願:我一定要想辦法讓農民多打糧,擺脱飢餓!

確定了志向之後,然後就是選擇突破口。他最初拜倒於米丘林、李森科的門派之下,但是經過實驗和思考後,他覺得他們的理論太空洞、太教條。於是,在一位老前輩的啟發下,他開始對孟德爾的雜交優勢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袁隆平下定決心,“改變方向,搞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

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在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但是均未能達到水稻雜交優勢的目的。他認真地翻閲前人實驗的各種記載,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

第二步,找到一種特殊水稻品種作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給母禾授粉,使其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徵,即不育系;

第三步,選擇一個稻種與不育系雜交,使其後代恢復生育能力,叫恢復系。

三系配套,便可制種。

在目標確定後,袁隆平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

為了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株,他獨自在田野裏尋了半個月;為了尋找遠緣品種,他與助手遠上天涯海角,每天在野外奔走。得到了不育株,又需要授粉、澆水、觀察,精心照料,忙碌半天有時只能獲得幾顆種子。在短短6年多的時間裏,他就嘗試了多個栽培稻品種的雜交實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1966-1976年期間,他雖然沒有蹲“牛棚”,但是愚昧和嫉妒編制的厄運卻他無法擺脱的。一次,他從家裏返回學校,發現實驗田裏的秧苗一根不剩地被人拔走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他絲毫也不灰心,反而加強了他把實驗搞好的願望。

為了育種,中只在家中過了3個春節;然而最遺憾的是,父親死前也沒能和他見上一面。

天道酬勤,在其他農業研究機構和同志們的協助下,我國秈型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這一品種在短短的幾年內,為國家增產糧食2120億斤。它作為我國第一項出口技術轉讓給美國,比當地的良種增產37%;日本、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國相繼引進實驗,增產都在20%以上。袁隆平成為人類綠色革命的使者。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於他濟世的樸素的思想,在這種樸素的思想支撐下,才有了他投身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的志向,才有日後秈型雜交水稻的研製成功,實現了為我國、為世界增產糧食的美好願望。

袁隆平人物事蹟 篇三

當今,農學院的老師只會“紙上談兵”,學農的學生不會下田種地的情況並不罕見。很多冠以碩士、博士、教授、博導名頭的學者,缺乏對常識、對社會、對國情的起碼瞭解,滿足於做一些外文翻譯和文字堆砌工作,偏激固執,信口開河,做了很多對社會發展並無多少益處的“空頭學問”。而袁隆平恰恰相反,他是田野裏的科學家,田野就是他的實驗室。“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這句袁隆平的名言足以讓很多埋在故紙堆裏的“學問家”感到羞愧。實驗室和電腦前的工作,袁隆平認為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頂着太陽,趟着泥水,下田”。袁隆平告誡弟子:“書本里種不出超級稻,電腦裏也敲不出超級稻,任何一項科研成果,都來自於深入細緻的實幹!”袁隆平用他的行動説明,知識分子只有走出書齋,走進社會;走出書本,走進實踐;走出自我,走進人民,才能在科學與生活的田野上大有作為。

袁隆平不是因循守舊、盲從的科學家。在強調自主創新的今天,中國科學界面臨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盲目跟風、盜版抄襲、低水平重複成為中國科學界整體上缺<>乏創造性成果的硬傷所在。袁隆平曾説,硬要説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其中的“第一祕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在袁隆平所處的年代,水稻方面的鴻儒大家有很多,但他們不敢也無法突破前人,最終沒有產生什麼創新性成果。而袁隆平作為一名普通中專教師,卻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的“金科玉律”提出質疑,根據實踐提出了相反的設想,開始了獨闢蹊徑的研究。“不迷信,不迷信書本,科學研究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袁隆平認為這是一名科學家的重要素質。鼓勵科學家獨立思考,大膽創新,特別要讓年輕人勇於實踐、敢於超越,應該成為我們今後科技創新努力的方向之一。

當今學界,浮躁、浮誇之風盛行,門派成見根深蒂固,為了評職稱、快出名,不少人甚至不惜剽竊,一些單位仍然論資排輩盛行。這些都阻礙了科學的發展、理論的創新以及中國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而袁隆平是中國科學界一個難得的帥才,他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點燃了一片火炬。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形成了一支高質量的雜交水稻的人才梯隊。上世紀,他曾把自己發現的野生稻資料無私地提供給各地的科研機構,從而大大推進了雜交水稻在全國的研究。他還把政府撥給的數千萬元資金奉獻出來,組織起全國的協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袁隆平的學生鄧華鳳根據老師的思路,歷經兩年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的設想變成現實。報獎時,鄧華鳳想在名單上把袁隆平排在第一的位置,袁隆平卻堅稱,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參與評獎,充分表現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廣闊胸懷。

發掘和弘揚袁隆平的精神價值,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識分子都應該以袁隆平為榜樣,耐住寂寞,集中精神,在自主創新的征途上奮力向前!

袁隆平的偉人事蹟 篇四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我漫不經心的翻看着新聞。突然,一盆冷水似乎澆到了我的頭頂,一則新聞出現在我的眼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於2021年5月22日13:07逝世……

看到這麼大的黑色標題,我呆若木雞,震驚極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中難過極了。他一個人拯救了全民族全世界的飯碗啊,就連外國人都對他敬佩不已!他曾多次被人邀請出國做演講,他曾多次在嚴寒酷暑中奔波,只為了使人民吃飽飯,吃上香噴噴的米飯。

今天上午,在我們班主任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也觀看了關於袁爺爺的事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袁爺爺在大太陽底下只帶領了兩位學員就開始觀察稻穀的生長。

他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於推廣發明三系法優型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説過,他一生只有兩個夢。一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水稻的高產,更高產的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爺爺畢生都在努力的使自己的夢想成真。

當他名滿天下時,卻仍專職專注于田疇,饕餮之年,仍堅持在炎熱的夏日搞研究……他的願望是:我們的飯碗要牢牢的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

醫科大中顯不得滿天下糧倉,千言萬語道不盡一生的故事。我們要向袁爺爺學習。不浪費碗中的每一粒糧食,不讓袁爺爺在另一個世界中寒心。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篇五

1931年~1936年,僅僅5年之間,袁隆平隨父母輾轉北平、天津、江西贛州、德安、漢口等地。2歲到6歲,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階段都是在動盪遷徙中度過,不能不説是個悲劇,可是堅強樂觀的袁母,並沒有因此而忽略了對孩子們的教育。讓人驚訝的是,當袁隆平蹣跚學步的時候,母親就已經開始給他讀尼采的書了。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寶庫,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這是袁母常説的一句話。教師出身的母親,在辭去工作後,就把她平生所學得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完全放在了教育5個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開發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歡説的一句話就是:“失敗了不氣餒,找到原因從頭再來就是啦!”樂觀開朗的性格,對事物不服輸的精神,對於生命如火般不滅的激情和熱愛,正是袁隆平小時候母親給他的最好禮物。

後來,孩子們長大一些能聽得懂故事的時候,袁母就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聽。袁隆平在5個兄弟中是愛動腦筋愛提問的一個。母親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常常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適時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親帶着孩子們在院子中乘涼,這時是母親固定的講故事時間,兄弟們搬個小凳子圍繞到母親身邊。袁隆平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會像其他的兄弟那樣老實地坐在那裏聽故事,看見身邊螢火蟲飛舞,美麗異常,他就找來玻璃瓶,把螢火蟲抓來放進去玩。玻璃瓶被螢火蟲映照得通體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樂在其中,母親看在眼裏,便不失時機地叫過他來,給他講了一個“京娘千里報恩”的故事。

“少年趙匡胤(宋朝的開國皇帝)從盜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結成兄妹並護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趙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馬上,而他自己卻牽馬步行。

“然而就在這次送別之後,京娘在戰亂中死去了。後來,趙匡胤在一次夜戰中迷了路。忽然,飛來一隻螢火蟲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險境。傳説這是京娘死後為報答趙匡胤相送之恩,化為螢火蟲,在他有難時,特地趕來相救。”

袁隆平靜靜地聽着,他被這個故事感動了。知恩圖報的螢火蟲原來是美麗善良的京孃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聽了這則傳説以後,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愛的螢火蟲了。

袁母就是這樣,總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優缺點,並適時地給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則故事是母親講的一則哲理故事:

一天,一隻胖胖的狐狸正在覓食,聽見一羣雛雞在圍欄裏唧唧喳喳地叫着,饞涎欲滴,便四處尋找進口。終於,在圍欄一角它發現了一個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軀進不去。於是,這隻狐狸便絕食5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那個小洞,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雛雞。可是,這時它發現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卻出不去那個小洞了。無奈,它又絕食5天,再次餓瘦了身軀。結果,回到院牆外的狐狸,依舊是原來那隻狐狸。

袁母講這則故事時,袁隆平還小,不理解母親的用意。長大成人以後,經歷了一些功名利祿的引誘後,才漸漸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聰慧的母親是在用這則故事告訴他,要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他也漸漸地體味到了古人説過的“無欲則剛”的道理。母親講過的這個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記在心裏,母親從小給他的那些潛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響着他以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