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8W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 篇一

擁抱空間站時代,自信的腳步最有力。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中國載人航天的一路走來,證明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追逐夢想的自信正被錘鍊地更加堅不可摧。這份自信,既體現在中國載人航天從容按照自己的節奏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穩步推進航天“三步走”規劃,使得中國空間站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也反映在從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到神舟十二號的發射,都提前宣佈發射時間並精準到分。“我們會完成好每一次出艙任務,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們臉上自信的微笑,無疑是最好的註腳。

實現飛天夢想,執着的堅守最珍貴。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飛行,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再到太空生活3個月之久,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是一次次開拓創新、飛天逐夢的跬步成千裏。三次飛天、開跑空間站建設“第一棒”的聶海勝,20多年來仍堅持訓練、時刻準備飛天;湯洪波等待11年,終於一飛沖天。對航天員來説,最大的挑戰並不在於艱苦的訓練,而在於初心不變、激情不改。如同劉伯明所説的,他從2008年到等待再次飛向太空的13年,也是中國航天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夢想變為現實的執着歲月。

探索浩瀚宇宙,擔當的情懷最深厚。探索宇宙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在近地軌道建造和運營空間站,能夠極大推動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科技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更考究一個國家的實力擔當。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牽引下,中國空間站代表着人類向太空不斷探索的勇敢與執着,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 篇二

“中國人的足跡從此踏在了深邃無垠的宇宙星空上,他們的問候傳來時給中國人的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這是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致敬航天英雄劉伯明的`頒獎詞。

時至今日,五十五歲的劉伯明已經兩度肩負着全國人民的希望向太空征戰,而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的他為國家在航天領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哪怕是劉伯明的家人都想不到。曾經那個一度輟學去打工的劉伯明如今竟成為了中國人民的驕傲,甚至得到了被國家領導人親自頒發證書的殊榮。

短短十幾年的改變,竟然變化如此之大,那麼當年的劉伯明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又因為什麼事情讓他進入了航天事業呢?

劉伯明與航天英雄

1985年,一位英俊秀氣的青年從教室自信滿滿地走了出來,而後被通知已經通過招飛體檢的青年又參加了文化課的考試,最終這位青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從家鄉齊齊哈爾來到了長春空軍飛行學院。

這位青年就是劉伯明,劉伯明面對前來送行的老師和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因為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也不可能通過飛行員的考試。

劉伯明的高中老師張福林這次也親自趕過來送劉伯明,他一直非常喜歡劉伯明這個聰明努力的學生,這次劉伯明通過錄取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劉伯明在高中時期非常聰明,也非常懂禮貌,幾乎教過他的老師都會喜歡上這個安靜踏實又努力的孩子。

臨走前張福林對劉伯明説道“繼續努力,按照你高中時期的精氣神來繼續堅持,以後一定沒問題,如果感覺自己有進步就給我寫信,退步就不用了啊”。

在老師帶着深切的希望和打破離別的幽默之下,在場的人都開懷大笑,而劉伯明也在這樣的歡聲笑語之中堅定地踏入了學校,以後的每年只要劉伯明獲得了好成績都會給老師張福林寫信告知。

“他的信每次都挺長,有時候會跟我説訓練上的事情,感覺每次都很累,但是隻要提到這個他都會接一句説老師,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放心這種話”

作為高中班主任的張福林其實非常看好自己這個看了三年的學生。

每次張福林收到劉伯明的信件回到家中總是第一時間來讀信,信中的劉伯明會把近期發生的事情和自己面對學業的困擾都告訴他的老師,張福林每次讀完信都會既心疼又希望劉伯明能夠堅持下來。

因為作為劉伯明的老師,他非常清楚這對於劉伯明來説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所以每次給劉伯明的回信中張福林都會想辦法開解他,跟他説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家鄉的變化,包括每次都會鼓勵劉伯明。

在張福林的心裏,他是相信劉伯明的,因為高中時期的劉伯明一直都是一個能吃苦又踏實的好學生,所以他希望劉伯明能把握這次機會。

兩人的信件來往持續了整整四年,這份簡單卻又濃厚的師生之情陪伴了劉伯明整個大學生涯,對他來説這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家人師友親切地期盼,所以劉伯明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做好自己的學業。

劉伯明在學校每天早上都要進行一萬米的晨練,剛開始的他很難跑下來,但是每次都是咬着牙堅持下去,後來慢慢適應之後的劉伯明每天早上不跑還感覺不習慣。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曾經在北京親眼見到了兒子真實的訓練是怎樣的,“坐在一個高空上面,那個椅子會來回旋轉,然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甚至要一整天頭朝下睡在一張斜的牀上”。

劉父每次提起兒子的訓練都是一臉的無奈和心疼。

因為劉伯明優異的成績讓他先後在牡丹江機場和錦州飛行大隊中表現得非常出色,而後在1991年劉伯明開始執行單獨飛行任務,包括單獨駕駛當時國家最新型的戰鬥機殲八,這是對他新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

1998年,劉伯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與翟志剛等人一同被挑選為我國的第一批航天員,航天員與飛行員雖然都在空中作業,但是二者的區別和難度還是相差非常大的。

來到了新環境的劉伯明很快就適應了新的訓練,因為要去外太空完成任務,這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劉伯明重新拿出了之前那股努力勁兒,硬是咬牙挺了過來,在2005年還被選為神舟六號的備用員。

直到2008年,劉伯明執行了神舟七號的飛行任務,與他一同前去的還有航天英雄翟志剛和景海鵬,順利完成任務併成功着陸的劉伯明三人被當時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了“英雄航天員”的榮譽稱號。

這也是劉伯明首次真正執行飛行任務,而後被送到學校學習之後的劉伯明攻讀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今年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人員名單上,劉伯明以五十五的年齡成功入選。

誰能想到以四十歲的年齡還能將博士學位攻讀下來,誰能想到以五十歲的年齡還能成功入選艱鉅危險的航天任務,誰能想到這樣的劉伯明曾經還有一段輟學打工的故事。

劉伯明的輟學打工路

1966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個小村子裏,劉伯明出生了,而後幾年中他的兄弟姐妹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劉伯明在家中排名老二,他的上面有個哥哥。

其實那個年代的農民生活非常不容易,因為家裏的小孩太多,而且家長們都需要出去幹農活或者打工,所以幾乎很少有時間來管他們,家裏的小孩子都是哥哥姐姐們帶大的。

劉伯明作為二哥所以需要每天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替父母分擔一些壓力,因為從小劉伯明就要承擔家庭的責任,這也導致了劉伯明從小就養成了擁有責任感的好習慣。

“那個時候我跟他母親很忙,我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出去了,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來,所以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劉伯明)來做,包括照顧這些弟弟妹妹們”。

劉伯明不只是懂事,在學習成績上也是名列前茅,雖然平時劉伯明都會跟隨小夥伴一起瘋玩,小夥伴包括家長都説在家沒見過他學習,但是劉伯明依然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

這對這個家庭來説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起初剛進入高中的劉伯明非常好學,並且勤奮懂禮貌的他被很多老師認可,但是隨着冬天的到來,劉伯明每天都要步行很遠的路程才能走到學校,“有一次我半夜起來,突然聽到家門響了,我還以為有小偷過來了,沒想到是他剛從學校回來”,劉父這樣説到。

心疼兒子每天這樣辛苦的劉父於是咬牙給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二手的,但是也花了他一百多元錢,這筆錢對當時的劉家來説還是不小的數字。

可是隨着弟弟妹妹們的長大,家裏的花銷也越來越大,劉伯明每次回到家中都能看到父親蹲在門口一直抽煙,而眉頭也緊緊地皺在一起。

父親要供這麼多孩子上學實在是負擔不起,劉伯明是明白家裏的情況的,白天上課的劉伯明每次想到父親皺到一起的眉頭都忍不住心酸。

於是經過了思考的劉伯明決定—輟學,把上學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弟弟妹妹們,1984年,正值高一的劉伯明從學校輟學後,決定去當地的一家瓦磚廠當小工,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

當劉伯明來到廠子裏,廠≮≯子的負責人看到劉伯明又瘦又小就不同意讓他來工作,可在劉伯明的苦苦地哀求和保證下,廠子的負責人也心軟了,便同意留下他。

這件事被劉父知道非常震怒,但是又無奈兒子已經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劉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會想到兒子裝出一臉無事的樣子跟他説輟學了。

其實他知道兒子有多渴望上學,是他實在沒有能力啊,每次想到這裏劉父都會淚流滿面,心疼兒子的懂事。

然而他也知道瓦磚廠的工作不好做,連他有時候都覺得難熬,但是劉伯明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了下來。

可每次想到自己聰明伶俐的兒子沒有坐在教室裏讀書,而是正用他小小的身軀為這個家努力地扛東西時,劉父總是控制不住情緒。

後來是劉伯明的老師張福林知道這件事後,決定前去家中親自勸説劉伯明,而劉伯明在體驗過後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所以劉伯明在老師等人的幫助下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學習,直到1985年,此時按照劉伯明的成績是足以考上一個好大學的,但是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劉伯明揹着家人偷偷報名了飛行學院,只為可以省下學費。

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劉伯明的老師和父母親自去送劉伯明報到,而這也是劉伯明從“輟學”到成為一名飛行員的經歷。

如今的劉伯明已經成為了航天英雄,成為了我們國家的驕傲,劉伯明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在每次人生的選擇中都能牢牢把握住了每次機會,加上自己持之以恆的努力才最終擺脱了命運。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 篇三

16年前,當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託舉着神舟六號飛船直刺蒼穹,湖北棗陽市楊壋鎮沸騰了。從這個小鎮農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8年前,這個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的小鎮再度成為熱鬧的海洋。聶海勝擔任神舟十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又一次逐夢蒼穹;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後,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於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寫着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聶海勝

老將出徵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壋鎮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閒聊着。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在即,網上一直有消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行“飛天”任務。雖然最後確定的名單尚未公佈,但家鄉父老期待着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國小同學,同一年的。”村民張女士説,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藉優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説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麼多天,吃什麼呢?”

張女士孃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裏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64年,聶海勝就出生於這裏,家裏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説,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着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遊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於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當年全鎮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當年6月,聶海勝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三探蒼穹

楊壋鎮明星街北端的一處兩層民房,是聶海勝母親張金秀晚年的住處。

2004年,當地政府得知聶海勝的母親一直住在舅舅家後,擠出有限資金8.5萬元,在鎮上修建一座佔地168平方米的小樓給張金秀居住。

海勝老宅舊址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升空。這棟樓房張燈結綵,門口的空地上擺着一部電視機,當地數千名鄉親在這裏聚集,和聶海勝的家人一起見證歷史時刻。已中風卧病在牀的母親張金秀,也躺在牀上看到兒子出征太空。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安全返航,樓房門口掛着氣球,鄉親們舞着獅子、吹奏樂器,慶祝航天英雄平安歸來。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射,聶海勝二度執行“飛天”任務,小鎮又一次沸騰。這棟樓門口搭起了象徵喜慶的氣墊紅拱門,拉起寫有“海勝在天攬四海勝景,舉國歡慶賀神州騰飛”的橫幅。鄉親們又一次見證出生於棗陽的英雄宇航員,順利征戰太空。

“他是我們的驕傲。”明星街居民張女士説,8年前那熱鬧的場景她歷歷在目。

聶海勝的母親於2010年6月去世,弟弟聶新勝在棗陽城區工作,回鎮上這棟房屋的次數較少。“他在棗陽一中上班,在城裏有住處,過年也不回來。”張女士説。

極目新聞記者看到,這棟樓房大門緊閉,門口停滿了車。

聶海勝家鎮上的房子

得知聶海勝可能三度執行“飛天”任務,張女士由衷地佩服。她説到了火箭升空那一天,小鎮可能又會熱鬧起來,鄉親們將又一次見證歷史時刻。

家鄉祝福

聶海勝是棗陽的驕傲,更是楊壋的驕傲。

在楊壋鎮政府服務中心的外牆,張貼着聶海勝穿宇航服的照片,還有他的個人簡介。

距聶海勝老家聶莊兩公里外的官廳村,坐落於這裏的海勝希望國小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裏原是楊壋鎮官廳國小,也是聶海勝的母校,為弘揚聶海勝的航天精神,棗陽市將學校更名。而聶海勝曾就讀的楊壋鎮一中,也已更名為海勝中學。

海勝希望國小

海勝中學

海勝中學八年級學生張謹謹説,自己從小就知道英雄宇航員聶海勝的故事,入讀海勝中學後,老師經常會組織大家學習聶海勝的求學故事、英雄事蹟和航天精神。就在前不久,學校還組織了會談,號召大家向聶海勝等航天英雄學習,她深受鼓舞。

該校八年級學生楊怡茹説,聶海勝是楊壋鎮的驕傲,此次出征太空,希望他勝利歸來。

聶海勝曾説,自己兒時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多年以後,他不僅成為了一名翱翔藍天的空軍飛行員,更成為了我國第一批宇航員,直上九天逐夢。

而且,他的逐夢之旅從未止步。已是57歲的聶海勝,三度探巡蒼穹,續寫傳奇。

聶海勝在“飛天”逐夢的征途上為何奮鬥不息?從他曾説過的一句話中,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他説,人類太空飛行年齡最大的宇航員是77歲,雖然自己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國家還需要,仍會勇往直前。

“海勝兄弟,你是我們的航天英雄,祝你勝利歸來!”站在聶海勝老宅前,堂兄聶金山隔空送上家鄉親人們的殷殷祝福。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航天員人物事蹟 篇四

向中國航天致敬!

1

6 月 17 日上午 9 點 22 分,隨着一聲 " 發射 ",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二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此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 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三位航天員,他們分別是:

57 歲的聶海勝、55 歲的劉伯明、46 歲的湯洪波。

看着在太空向全國人民敬禮的航天員,很多人眼眶都濕了。

本次進入太空,航天員將會進入我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不禁令人感歎:這就是中國航天!

對此,網友們紛紛向中國航天致敬,祝願 3 位航天員平安凱旋。

而隨着中國神舟再度問天,3 位航天員也成為全網最受關注的人。

要知道,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就已經很難了。

能夠在眾多航天員中脱穎而出,執行飛天任務,各方面都一定是非常優秀的。

不過,隨着三位航天員背景的曝光。

大家才發現,原來他們能夠脱穎而出,都是有原因的。

2

在本次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中,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聶海勝出生在湖北一個小村莊裏。

小時候他家裏很窮,平日裏吃的都是紅薯面做的餅子配鹹菜、大醬。

只不過家裏再窮,聶海勝的父母都沒有放棄供他讀書。

哪怕是四處借錢,也要保證他有書讀。

因為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也正因如此,聶海勝學習非常努力,他不想辜負父母對他的用心。

然而在他讀國中時,父親意外因病去世,這讓本就貧困的家庭,生活更加艱難。

幸運的是,父母拼全力也要供他讀書這一點,從小給聶海勝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他決心再難也要把書讀下去,最後他考入了重點高中。

為了能將書讀下去,每到假期,他都會自己打工賺錢。

都説老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聶海勝高中畢業,正好趕上空軍招飛,他抱着試試的心態 ,順利通過考核,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開啟了他的航天員之路。

在學習期間,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秀。

1998 年,經過層層篩選,他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05 年隨神舟六號執行飛行任務,13 年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

本次神舟十二號,是他第三次飛天。

儘管年齡越來越大,但是他的能力以及專業性都沒有絲毫的降低。

而他之所以能保持這般的狀態,與他從小打下的拼搏精神有很大關係。

那一顆年輕拼搏的心,便是他勇往無前的動力。

3

航天員劉伯明,出生黑龍江依安縣的一個小村子裏。

他家裏一共有 6 個孩子,可以想象,同時供這麼多孩子上學讀書,家裏壓力該有多大。

作為家裏的老二,劉伯明知道自己家裏的情況。

在高中大家都住校的情況下,主動選擇走讀,只是他家裏離學校有 10 公里遠,父親知道後,花重金為他買了一輛自行車讓他騎車上學。

可是黑龍江的冬天很冷,道路也滑,他騎車從家到學校以後,整個人都凍僵了,臉上全是霜。

但是不管天氣再惡劣,他都不曾遲到。

只是,他家裏人太多了。

哪怕父親支持他上學,他家裏的經濟情況也不允許。

為此,他高中時期曾有過短暫的停學。

不過在最終他還是沒有放棄讀書,哪怕很苦,但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

期間,為了學好英語,他就連幫家裏幹活時,都在背英語單詞。

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

也正因如此,在成為一名航天員後,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自我提升,成為一名飛天英雄。

4

在神舟十二飛天時,一位母親激動地站了起來。

她的兒子是神舟十二的航天員湯洪波。

湯洪波,1975 年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村家庭。

5 歲起,他就幫着家裏做家務,幹農活。

在幫着家裏收穀子的時候,常常自己弄得滿身都是灰。

但是他的父母也從來不阻止他去做這些事,他自己也是從來都不喊累。

他從國小習成績,不屬於那種特別頂尖的。

他的父母也沒有也不會因此責罵他,只要他真的努力了就行。

在他高三快畢業的時候,湯洪波向父親説了自己的理想。

他説,以後想成為一名飛行員。

父親聽到後,十分支持他。

理想得到家人的支持,湯洪波在成為飛行員後,十分努力,在 2010 年入選航天員。

隨後經過 11 年的學習與堅持,他終於在今年完成了自己的飛天夢。

5

3 個人,3 個故事。

我們在其中卻能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

他們在學習上,都不曾鬆懈;

他們在自我要求上,都不曾放鬆。

他們堅毅、能吃苦,縱然生活貧苦,也不會放棄學習成長的機會。

而這些就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好好學習,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正視苦難,美好才會如約而至。

希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都能重視孩子的學習,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

希望孩子們在看完這三位航天員的故事後,都能向他們學習,好好讀書,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