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優良家風家訓家庭事蹟材料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優良家風家訓家庭事蹟材料多篇

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一

活動分講故事、誦經典、寫家風、談感受、做承諾五個環節。主持人為青少年講述了曾國藩、孟子、陸游等名人的家風故事,帶領大家誦讀了“五常八德”、《弟子規》等文化經典,並將印有歷代名人賢士治家庭訓的家風箴言贈與青少年。這些故事和經典引起大家強烈共鳴,青少年紛紛有感而發寫下自家家風,貼在“家風牆”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直做人,踏實做事。”這些樸素的語言,反映出普通家庭的美好家風。隨後,河西區軍休所關工委魏老師發言,對青少年提出殷切希望,並與家長代表一起將寫有“誠信感恩,做人立世千金諾;勤勞敬業,教子傳家百代銘”的楹聯贈予青少年,鼓勵他們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鈕釦,崇德向善、健康成長。

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二

家風,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對我來説一點都不陌生。

在我們家裏,閲讀與我們形影不離。在我的記憶裏,媽媽每晚都捧着一本書在台燈下閲讀,再忙也不例外。媽媽看得津津有味,不時會笑出聲來,我因此感到好奇,書中有什麼魔力能吸引媽媽?媽媽於是給我拿了一本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那本書我至今已忘了名字,但是它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之後,家裏就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我都和媽媽享受書帶來的樂趣。在家裏,只有沙沙的翻書聲和輕微的呼吸聲,靜得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見。之後,媽媽為了我看書的需求,二話不説,購置了許多新書。在這良好的閲讀氛圍內,書香四溢,讓我受益許多,知識面越來越廣,知識量越來越多,還領悟了許多道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就是我們家的另一個家風。我記得小時候,我幾乎每次吃飯時,飯粒都掉在地上,爸爸就因此狠狠地訓斥我,我感到既委屈又不解,心想:不是掉了幾粒米麼,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左耳進右耳出,不當一回事。爸爸看到了我的不以為然,等種水稻的時候,爸爸把我帶到農田裏,和家裏人一起插秧。才幹了一會兒,我就累的腰痠背痛,汗流浹背,感覺整個人都癱瘓了。爸爸於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説:“種下一粒種子,需要農民播灑許多汗水,付出百倍的辛勞,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聽了這番話,從此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我們家的良好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感謝父母對我的培育。

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三

我似乎總是在行走,在沒有遠途的跋涉。卻總想翻越丘陵去抵達心中的夢境。有時候歲月是疼痛的 ,日子像針尖般刺痛心房,每當痛的,累的,想哭的時候,我總是會習慣性的抬頭看看天邊那一彎明月,“它”掛在我心頭最醒目的角落,稍微碰觸,便會抖落一地的正能量。這正能量如鳥般,從天邊飛來,並借我一雙飛翔的翅膀,給我力量去前行。而那一彎明月便是我的家風!

我的性格品行習慣,因父母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是爺爺教育指導我。在爺爺眼中,家風家訓體現了一種社會風俗,處事人情,對個人的道德修養且對以後的成長人品有着重要的作用。爺爺生活在毛主席的那個年代,所以總是會拿毛主席《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思想來指導教育我,久而久之我便將此看做是我的家風家訓。雖然爺爺教育我的內容沒有《顏氏家訓》中內容那麼廣泛,基本上就沒有涉及到儒學,道家,佛家,史學等內容。 但對我的影響就是那麼深那麼遠。

流年依然無恙,歲月寂靜如初,回憶往事,原本以為可能會遺忘的事情卻一件也沒能忘記。看着那張褪色的照片,那是我八年級的時候,在暑假的一個下午,微風正好,陽光也是恰到好處,爺爺就在圓桌上練起了書法,雖然沒有懷素,張旭寫的那樣變幻無窮,疾風馳雨。但我從小到大對爺爺的書法一直稱讚有佳。在那天午後,爺爺的那席話對我的印象至深,也許那些道理感悟皆因於“書法”。爺爺那時候總是在講,書法要心靜,要目到,口到,心到。看虛無的水墨盡情遊弋,這就是天然不雕飾。正如做人不需要勾心鬥角,如果你真的有才華即便將自己隱藏,甚至躲到灰暗的角落,埋在積歲的塵泥裏,依舊會發光,遮掩不去!因此要閒看天邊雲捲雲舒,笑看門前花開花落。也許就是自那以後我也慢慢愛上了文學,愛上了寫毛筆字。有時候翻看爺爺寫的字,總感覺似流水行雲,彷彿在告訴我,一切的糾纏,世間的冷暖,生活的貧富,轉瞬即是煙雲,何必在意那些碎小瑣事,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我在親戚、同學、朋友眼裏總是那樣開心向上。想想這一切,追其源都要感謝我的家風家訓,説的樸實一點那就是爺爺的教導。

其實爺爺是個有故事的人,有時候有些説不盡的記憶,但又感覺深刻的記憶變得模糊但又模糊的又那麼深刻!

我的爺爺年輕時就像紅塵中的一隻孤雁,飄零人世,嚐盡情味。也許因為他的“執着與倔強”才會讓他被眾人所嘲諷和不理解,在爺爺的那個年代,下地幹活,餵豬餵羊才是他所應該乾的事情而不是整天將讀書當成正業!但爺爺厭惡與自己同齡少年一樣無所事事,這樣註定一輩子死守農業,帶動不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當然爺爺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就在心中深埋下了“愚公移山”的理念,爺爺那時候有了爸爸之後,總是會講那些崢嶸時代的風雲人物給爸爸聽,崇尚他們忍把熱血灑紅塵,甘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品德。教導爸爸要作一名有為國做貢獻的人,也許就是在爺爺的教導之下,爸爸也成功的成為一名商人,履行着爺爺對他的那句忠告:“規行矩步,安辭定色”。也許爸爸取得的這一切,追其源依舊是要感謝家訓家風!

有時候,在農村就經常聽到對孩子的一種評語:“沒家教”或者“家教好”,真的有時候從一個人説的幾句話,走的幾步路,甚至幾個細微的動作表情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家庭印記。想想在之前那個封建社會,一個人是否是世家貴胄還是山野村夫,一眼就能看出,為何?追其源就是一個人的家風家訓。故此有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回想自己性格品行形成的過程,唯一感謝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家風,現在我出門外出求學,爺爺在送我之前的那一晚説了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還是臨行之前的那封信,爺爺在信中有段話是這樣説的:“其實人家都説人間就是劇場,那些穿行在凡塵的眾生,每日在忙碌地編排一場叫做生活的戲。我想我們在外不需要戴上人生的道具,只要記住做純粹潔淨的自己就成功了!”看了這段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有時候一個人孤身在外,在每個選擇的渡口會遇到很多難題,無論是對錯,我會選擇坦然面對,因為懂得一句話“世上沒有人虧歉你,所以無需抱怨任何人”。

謝謝生命中生存在這個大家庭中,遇到了我的家人,家中有個令我自豪的家訓,而我就是這樣幸運遇到了他們,成為了這樣一個被温暖的人。願我的好家風,家訓永遠傳承下去,繼續温暖着一代一代的幸運的人兒。.。.。.。.。.

良好家風的徵文 篇四

家風又稱門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古人非常重視家風,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是“治國”和“平天下”的根基。“齊”就是整肅,“齊家”就是整肅家風家規的意思。當然“齊家”前面還有“修身”,但自我修養,也需要良好家風的薰陶。總而言之,樹立端正的家風,傳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的確是值得弘揚的傳統文化。

傳統的中國家庭歷來注重門楣家風,庭訓家教,重視家風建設亦是歷史上眾多先賢的立家之本。受儒家思想影響,重德修身, 仁孝清廉,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一個家庭的家風如何,直接體現在對孩子的影響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對於家風的認知則來自於對長輩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耳濡目染,家長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無不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和教育會內化為孩子的自身行為,在他們走上社會後體現出來。因此,家風如何,説到底是家庭教育問題,而家長是培育家風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母親對於形成好的家風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就好比説《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良好的中華美德――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説: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説,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的到處都是垃圾,什麼塑料紙、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於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裏會怎樣想?是否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 這也是中華美德――不隨手亂扔垃圾。

勤儉節約 愛惜糧食也是中華傳統美德,就像電視上播放的公益廣告,節約無小事,從身邊的做起,不浪費一滴糧食,雖然現在生活好了衣食無憂,但我們父母平時還是很節儉。父母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告訴他們糧食的來之不易,它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人都浪費糧食的話,那麼吃不上飯的日子終會來到。

國小語文中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更讓學生明白了節約的重要性。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於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是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縮影,每個家庭的家風匯聚起來也就形成了這個社會的民風和社風。對於當今市場經濟騰飛而道德滑坡的社會環境來説,重振家風則非常重要。良好的家風構建與傳承就是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從自身做起,傳承優秀家風、營造良好社風、弘揚傳統文化,並將之代代相傳、永不停息。

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五

“今天你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爸爸突然問道。

我被問得雲裏霧裏,疑惑地摸着小腦袋瓜,回想着今天的一件件事情。心中不解地自言自語:“好像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啊!”

沒想到爸爸竟是“順風耳”,聽見我説的話。他一改平時的少言,聲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你今天洗碗是不是忘記關緊水龍頭?我回來怎麼看見,它還在流水。”

“噢——”我想起來了。清晨,天剛剛亮。便聽見有人在敲門,我不情願的打開了房門,聽見媽媽嘮嘮叨叨的説了一大堆話。我睡意朦朧地不停點頭,再次鑽進暖和的被窩。

獨自在家,好不暇意。寫完作業,就觀電視,而後又看起小説……

“叮鈴鈴——叮鈴鈴——”,鬧鈴驚醒了我,看下鬧鐘,沒想到已經下午四點了。依稀記得清晨父親的話,再想想他平時怒火中燒的樣子,我不由一哆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廚房:洗碗、洗筷、洗鍋,看着一旁散發着誘人光芒的手機,便把水開得最大。由於衝擊力,水花四濺,東西迅速洗好,顧不上三七二十一,擰下水龍頭。拿起手機,繼續過那“悠哉,悠哉”的生活。

原來只是水龍頭沒關緊,這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啊。我毫無謙意地笑道:“洗碗的時候好像水沒有關緊,所以在漏水。”

“你知不知道現在自來水要收費的?你洗一次碗要花多少錢,還不把它關緊。”爸爸有些生氣了。

“錢、錢、錢,不就是一點錢嗎,你們大人真是摳門!”

“你怕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個沒出息的,有本事去掙點錢來我看看。”爸爸心底的怒火一下被點燃,“錢要用在刀刃上,不勤儉節約怎麼能持家?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我瞟了爸爸一眼,見他臉色越來越黑。我低下了頭,手不自覺的玩弄着衣袖。心中暗想:就是摳門、小氣,自己還不承認。以前我的鉛筆用得只剩下一小截,他卻説“既然還可以寫就不要買,等寫不起來再買。”後來我想換掉那雙洗得泛黃的運動鞋,他卻説:“等到穿不得了,再買新的。”到現在我還揹着老掉牙的舊書包……想到爸爸那些不解人意的做法,我心裏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眼圈濕潤了。

“好啦,好啦,孩子以後會記住的。”媽媽趕忙過來打圓場,“不過,靜靜,你爸爸平時雖不善言語,但他孝敬老人、樂於助人、勤儉持家,可是村人皆知的噢。”

“咚咚咚”,門外傳來敲門聲。我委屈地打開了門,是村長伯伯。他似乎是我“肚裏的蛔蟲”,見我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關心地摸着我的頭:“怎麼了,靜靜,咋不高興呢,誰欺負你啦?”聽到這話,我心中的酸楚瞬間湧出。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村長伯伯(當然其中我也“添油加醋”過),然後期待地望着他,本以為村長伯伯會為我打抱不平,不想他卻有些意味深長地笑了。

“看你爸這個悶葫蘆,這事他都沒有和你講過?”村長伯伯慢條斯理地説,“在我們隔壁村有個人得了腎病,換腎要很多錢,我就幫他發起了捐款倡議。你爸知道後,一口氣捐了六百元,還説讓我不要告訴他。後來,在那家人再三追問下我才説出實情,結果他們託我送感謝信來。瞧瞧,這是什麼?”村長伯伯恭敬地把感謝信交到爸爸手裏,還不忘“挖苦”我一下:“靜靜,你爸爸很摳、小氣嗎?”

村長伯伯的一席話使我恍然大悟,羞愧不已。原來爸爸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把錢用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送走村長後,爸爸沒有告訴我任何事,但他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勤儉節約,樂於助人。

感謝“摳門”的爸爸,讓良好的家風常駐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