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二十條落地超28省優化防疫措施怎麼做【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二十條落地超28省優化防疫措施怎麼做【精品多篇】

防疫二十條解讀 篇一

一、《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當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全球疫情仍處於流行態勢,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我國是人口大國,脆弱人羣數量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地區的疫情還有一定規模。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疫情傳播範圍和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適應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的新特點,堅持既定的疫情防控總策略和總方針,更加科學精準開展防控工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專家,對現行的隔離轉運、核酸檢測、人員流動、醫療服務、疫苗接種、服務保障企業和校園等疫情防控、滯留人員疏解等方面措施進行了研究論證,提出了進一步優化調整的建議。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彙報,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二、《通知》對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有什麼優化和調整?

《通知》明確對密切接觸者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將高風險區外溢人員管理措施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將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者可進行集中隔離。在居家隔離期間要賦碼管理,本人和共同居住人員嚴格做到不外出。居家健康監測期間要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及時核酸檢測等要求。

三、《通知》對於風險區域的劃定進行了哪些調整,出於怎樣的考慮?

此次措施優化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原則上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定為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在科學精準管控風險區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管控範圍和人員。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要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劃定範圍。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四、《通知》對於外防輸入措施有何優化?主要出於哪些考慮?

結合全球疫情形勢發展變化,為更好地統籌疫情外防輸入和國際交往,便於人員往來,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入境人員隔離期限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參照北京冬奧會、成都世乒賽等疫情防控經驗,對於入境重要商務人員、體育團組等設立免隔離閉環管理區(“閉環泡泡”)。對免隔離閉環管理區內的外方和中方人員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個人防護、核酸檢測等要求,嚴防“破環”。

五、《通知》重點突出了企業、學校、養老院、精神專科醫院、福利院等場所的疫情防控,主要考慮是什麼?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更強,企業、學校、養老院、精神專科醫院、福利院等重點機構人員密集,特別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羣抵抗力較弱,一旦有感染者傳入極易造成聚集性疫情,疫情處置難度大。《通知》對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一企一策”“一園一策”制定疫情防控處置預案,落實防控主體責任;提升學校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支持學校以快制快處置疫情;優化對養老院、精神專科醫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羣集中場所的管理。

六、《通知》對醫療救治、疫苗接種和藥物儲備等方面,有哪些要求?

《通知》要求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羣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做好藥物供應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做好有效中醫藥方藥的儲備。

七、《通知》對整治層層加碼問題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為保障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對於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要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既不能隨意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也不能隨意擴大人員管控、社區封控、隔離轉運範圍。糾正“一天兩檢”、“一天三檢”等不科學做法。疫情發生地要分類有序做好外地滯留人員疏解,目的地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進一步優化防疫二十條全文解讀 篇二

記者:二十條優化措施有哪些具體變化?

劉富強:變化主要體現在5個“調整”、1個“不再”、1個“取消”、7個“不得”、8個“加強”、1個“嚴禁”。

其中,5個“調整”包括:

對密切接觸者的“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

入境人員:“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以上人員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

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

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

1個“不再”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1個“取消”是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

7個“不得”包括:

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

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完成隔離後,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

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保障居民治療、用藥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和教育部門防控措施,堅決落實科學精準防控要求,不得加碼管控。

發生疫情期間,要全力保障物流通暢,不得擅自要求事關產業鏈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點企業停工停產,落實好“白名單”制度。

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並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8個“加強”包括:

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的方案。

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羣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

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

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

加強封控隔離人員服務保障。

完善校地協同機制,聯防聯控加強校園疫情應急處置保障。

加強對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保障。

發生較多人員滯留的地方,要專門制定疏解方案,出發地與目的地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

1個“嚴禁”為嚴禁地方黨委和政府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

記者:二十條優化措施體現了怎樣的特點?

劉富強:二十條優化措施戰略清晰、策略堅定、要求明確、令行禁止。

戰略清晰。總體判斷了目前疫情的嚴峻態勢,明確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策略堅定。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要求明確。切實落實“四早”要求,並從重點地區疫情殲滅戰、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大力推進疫苗及藥物研發等方面提出3個明確要求。

令行禁止。從落實各項防疫舉措、全力做好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服務保障、做好重點人羣疫苗接種等工作3個方面,禁止了一些錯誤做法。

記者:做出修改的原因有哪些?

劉富強:直接原因是奧密克戎的潛伏期短於原始毒株和其他變異體,僅有3.4天。間接原因是疫苗接種人羣比例超過90%,人羣免疫力上升。深層原因是公共衞生的成本和收益問題,在相同的經濟成本下,調整防疫政策可以給更多人帶來有質量的生存時間。這一點也反映在另外一個調整上——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評估顯示,密接的密接人羣規模大,但感染風險極低,陽性檢出率僅為3.1/10萬。

其實,所有調整都有數據依據,都是統籌風險與生產生活質量後的結果。奧密克戎潛伏期最長8天,因此對入境人員“5+3”管理就夠了。

記者:這次調整的核心在哪裏?

劉富強:這次調整的核心:基於現在的病毒特性和醫療資源,儘可能降低對民生的影響,儘可能保護弱勢羣體。這是很大的一個進步,有利於急重症、慢性病和孕產婦的就診。

之前一些地方出現過度防疫,僅有很少的感染病例甚至沒有感染病例就實施大面積靜默,這必然會造成特殊羣體的就醫困難,在網上經常看到一些求助帖,這種“一刀切”的過度防疫是與“生命至上”的理念相違背的。

記者:冬季本身是傳染病高發季節,而公衞和臨牀資源是有限的,公眾該如何做?

劉富強:對於個人而言,這個冬天應繼續做好各種防疫措施,比如戴好口罩、勤洗手,這些物理防控措施始終有效。另外,還沒接種加強針的應儘快接種,家中適當儲備一些必要的藥物,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記者:二十條優化措施推出後,有哪些事項應特別注意防範?

劉富強:二十條優化措施是進一步提升防控科學性、精準性的需要,也是為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需要。措施調整以後,對疾控工作的要求更高,更要科學、精準。

其中,有些點是應該特別注意防範的。

比如,密接的管理期限和方式改變,要求嚴格做好集中隔離點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嚴格落實居家隔離要求,有陽性檢出,應開展傳播風險研判和追蹤管理風險人員,防止外溢。

對閉環管理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應強化作業期間的個人防護、核酸檢測和閉環管理等。

二十條落地超28省優化防疫措施怎麼做? 篇三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全文公佈了經黨中央研究部署的“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科學精準”,是調整優化疫情防控系列措施的關鍵詞。

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自“二十條措施”發佈以來,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海南等多地在人員管控、出入政策、隔離時間和方式、核酸檢測等多個重要防疫工作領域,作出了政策的調整和優化。

如北京、廣東等地已將在管“次密接”解除隔離的政策落實到位,山東、海南等地則對照“二十條措施”,明確提出跨省流動實行“落地檢”的出入政策。而上海、陝西、吉林、安徽等地一些地區明確發佈通告稱,“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 關鍵詞1:精準人員管控

在管“次密接”解除隔離,北京、廣東等省份已調整到位

“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二十條措施”針對人員落位管控作出的一項重大調整。公開報道顯示,北京、廣東、上海等多地已明確落實解除在管“次密接”人員的隔離管控。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佈“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當天下午5時,廣州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即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宣佈,自當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對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離。

近日,廣東省明確在全省全面落實這一項人員管控政策方面的調整舉措。11月15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發佈《關於優化調整隔離管理措施的緊急通知》指出,即時優化調整四類人員的健康管理措施,及時安排在管符合條件人員解除隔離,並做好隔離措施調整實施期間的有序銜接工作。這份通知明確提出,廣東全省“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在管的密接的密接立即解除隔離。”

北京市也向社會通報,從11月12日起,北京市立即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調整風險區等級和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對在管的密接的密接,經過風險評估後,及時解除了隔離措施。

11月13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發佈”向社會發布了上海市落實“二十條措施”的最新舉措,其中也明確,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此外,海南省三亞市也宣佈,從11月11日18時起,調整密切接觸者隔離期限;不再甄別“次密接”,對目前正在隔離的“次密接人員”解除隔離。

精準的落位管控,還涉及風險區域的劃分調整。

按照“二十條措施”不再劃分中風險區域的要求,近日全國多地陸續將風險區域的劃分調整落實到位。如北京市宣佈,對在管的中風險區域,經風險評估後,依高、低風險區域判定規則,已及時進行調整。

此前報道顯示,“二十條措施”發佈的第二天(11月12日),北京已有部分小區跟進落實,不再劃定中風險區,原有中風險區自當日起解除管控措施,高風險區的封控時間也由7天調整為5天。

11月13日,上海市也在發佈的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中明確,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即降為低風險區。

新疆烏魯木齊市衞健委11月12日發佈消息,決定自2022年11月12日0時起,新增(調整)高風險區47個,動態調整風險區357個。其中,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的208個,中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的149個。

■ 關鍵詞2:優化人、物流動措施

跨省流動實行“落地檢”,多省份調整出入管理措施

保障人員、車輛的往來,是“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提出的一項重要內容。“二十條措施”明確提出,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

山東省近期發佈了調整後的“入魯返魯”政策,宣佈不再查驗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實行“落地檢”。 11月15日零時,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山東疾控”發佈近期疫情防控公眾健康提示,明確對省外入魯返魯人員(包括出省旅遊探親返回人員)實行“落地檢”和“5天3檢”,取消了“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

海南省近日也針對“入瓊人員”管理在新政中明確,堅持抵瓊後的“落地檢”和分類管控措施。所有人員抵瓊後落實“落地檢”,即採即走、儘快檢測,居家或在酒店等待結果,其間做到不外出、不到人羣聚集的公共場所。

保障人員和物資暢通,也是防疫政策優化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明確提出,“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等情況屬於嚴禁的“層層加碼”行為。

11月11日,就在“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全文公佈後,交通運輸部黨組隨即召開了擴大會議,明確提出持續加強交通物流運行動態監測,一旦發現“層層加碼”“一刀切”、過度通行管控等行為,立即採取措施督促核實整改,迅速解決物資運輸不暢的問題。

記者發現,近日,多地也在“交通保暢”等方面的政策上作了調整優化。如寧夏出台了“二十條措施”的落地細化方案,科學防控保暢保供,啟動周邊省(區)物流保通保暢部門聯動機制,推動解決跨省物流運輸困難問題,全力打通“大動脈”,確保跨省運輸暢通,確保全區52條幹線公路、186條通鄉達園道路、324條“綠色通道”通暢。為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寧夏多部門還建立了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名錄,將1041家企業納入優先保障管理,並優化交通檢查點查驗流程。

河南鄭州也指導各大市場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堅持“人、物、環境”三鏈同防,為保供企業發放8000張通行證,減少疫情給羣眾生活帶來的不便。內蒙古呼和浩特則增設查驗通道,增加查驗人員,通過“人車分流”提高通行效率。

■ 關鍵詞3:調整隔離時間、方式

調整隔離時間和方式,有地方還細化居家隔離的具體要求

11月13日,上海發佈了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七條舉措,對密切接觸者,管理措施由“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對入境人員,管理措施則由“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海南省衞生健康委員會15日發佈最新通知,明確了入境人員隔離政策——入境人員實施“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繼續集中隔離,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員在省外完成隔離的,入瓊後不再重複隔離。

山東省調整後的最新防疫政策明確,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由集中隔離變為7天居家隔離,其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在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還有的地方疾控部門,在落實調整隔離管控天數時,專門對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等的具體實施方法作出解釋。如長沙市疾控中心近日就向社會發布解釋,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不得外出,由社區組織採樣人員上門採集核酸,並及時推送核酸檢測結果。3天居家隔離期間,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長沙市還對隔離房間、共同居住者等相關政策逐項進行了解釋説明。

對於一些特殊人員,長沙市還作出細化規定,明確如果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餵養嬰兒。有基礎疾病的人員和老年人不能作為兒童、孕產婦、半自理及無自理能力等人員的陪護人員。

關鍵詞4:調整核酸檢測範圍

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多地核酸政策調整優化

“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明確要求——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

公開報道顯示,近日來,多省份和地方已明確調整優化了核酸檢測的相關工作。

上海市在其發佈的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七條舉措中明確,一般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進一步組織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和社區便民篩查。同時,上海還提出優化校園核酸檢測頻次,中國小(含中職校)和托幼機構每週一、三、五進行校內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相關要求會根據疫情形勢進行動態優化調整。

據媒體公開報道,11月12日,在上海市發佈“七條優化措施”的前一天,上海市徐彙區已宣佈,原定於11月13日開展的全區全員核酸篩查取消。

此外,公開信息顯示,在11月11日“二十條措施”發佈當天,即有地方宣佈取消以轄區為單位進行的全體居民核酸檢測。《海南日報》公開報道顯示,11月11日,三亞宣佈取消原定於次日開展的三亞市轄區內全體居民和遊客的核酸檢測。

連日來,全國又有多地發佈通知,明確“停止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或提出“原則上暫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11月12日,陝西省鎮坪縣防疫辦發佈通告,宣佈取消當日的縣城區第十六輪全員核酸檢測。同日,江西省廣昌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也發佈消息稱,鑑於11月8日-10日三天區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根據上級最新相關文件精神,經專家組綜合研判,決定取消11月13日-14日的區域核酸檢測工作。

11月13日,吉林省延吉市發佈通告,延吉市於11月14日起停止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11月14日,“合肥發佈”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有關專家表示,合肥全市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原則上暫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

吉林長白山(603099)保護開發區也發佈通告,宣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於11月14日起停止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進一步優化防疫二十條全文 篇四

(一)對密切接觸者,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第1、2、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二)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將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四)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原則上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定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五)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由“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賦碼管理,第1、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確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員密集公共場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制定規範核酸檢測的具體實施辦法,重申和細化有關要求,糾正“一天兩檢”“一天三檢”等不科學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並將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八)對於入境重要商務人員、體育團組等,“點對點”轉運至免隔離閉環管理區(“閉環泡泡”),開展商務、訓練、比賽等活動,期間賦碼管理,不可離開管理區。中方人員進入管理區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完成工作後根據風險大小採取相應的隔離管理或健康監測措施。

(九)明確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為核酸檢測Ct值

(十)對入境人員,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完成隔離後,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第1、2、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十一)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不同臨牀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處置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

(十二)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羣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加快開展具有廣譜保護作用的單價或多價疫苗研發,依法依規推進審批。

(十三)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做好供應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重視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做好有效中醫藥方藥的儲備。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

(十四)強化重點機構、重點人羣保護。摸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羣體底數,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優化對養老院、精神專科醫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羣集中場所的管理。

(十五)落實“四早”要求,減少疫情規模和處置時間。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預警和多點觸發機制,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發現感染者依法及時報告,第一時間做好流調和風險人員管控,嚴格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避免戰線擴大、時間延長,決不能等待觀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地方黨委和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發揮各級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工作專班作用,高效做好舉報線索收集轉辦,督促地方及時整改到位。衞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運輸部等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行業系統的督促指導,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起到震懾作用。

(十七)加強封控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專班,及時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封閉小區配送、區域聯保聯供等預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儲備。全面摸排社區常住人口基礎信息,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困境兒童、孕產婦、基礎病患者等重點人員情況,建立重點人員清單、疫情期間需求清單。優化封閉區域終端配送,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門力量,在小區內劃出固定接收點,打通配送“最後一米”。指導社區與醫療機構、藥房等建立直通熱線,小區配備專車,做好服務銜接,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保障居民治療、用藥等需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心理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羣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羣眾實際困難。

(十八)優化校園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協同機制,聯防聯控加強校園疫情應急處置保障,優先安排校園轉運隔離、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環境消毒、生活物資保障等工作,提升學校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支持學校以快制快處置疫情。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和教育部門防控措施,堅決落實科學精準防控要求,不得加碼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級、地市級教育部門牽頭成立工作專班,逐一排查校園隨意封控、封控時間過長、長時間不開展線下教學、生活保障跟不上、師生員工家屬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問題並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過度防疫問題。各級教育部門設立投訴平台和熱線電話,及時受理、轉辦和迴應,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健全問題快速反應和解決反饋機制,及時推動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

(十九)落實企業和工業園區防控措施。各地聯防聯控機制要成立專班,摸清轄區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企業和工業園區底數,“一企一策”“一園一策”制定疫情防控處置預案。落實企業和工業園區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從企業、園區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職工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細化全環節、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賬。嚴格返崗人員涉疫風險核查,確認健康後方可返崗。加強對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員管理辦法,嚴格社會面人員出入管理。發生疫情期間,要全力保障物流通暢,不得擅自要求事關產業鏈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點企業停工停產,落實好“白名單”制度。

(二十)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發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時精準劃定風險區域,對不在高風險區的外地人員,評估風險後允許其離開,避免發生滯留,返程途中做好防護。發生較多人員滯留的地方,要專門制定疏解方案,出發地與目的地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穩妥安排,交通運輸、民航、國鐵等單位要積極給予交通運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並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防疫二十條全文一覽 篇五

(一)對密切接觸者,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第1、2、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二)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將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四)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原則上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定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五)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由“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賦碼管理,第1、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確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員密集公共場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制定規範核酸檢測的具體實施辦法,重申和細化有關要求,糾正“一天兩檢”、“一天三檢”等不科學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並將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八)對於入境重要商務人員、體育團組等,“點對點”轉運至免隔離閉環管理區(“閉環泡泡”),開展商務、訓練、比賽等活動,期間賦碼管理,不可離開管理區。中方人員進入管理區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完成工作後根據風險大小採取相應的隔離管理或健康監測措施。

(九)明確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為核酸檢測Ct值<35,對解除集中隔離時核酸檢測Ct值35—40的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如為既往感染,居家隔離期間“三天兩檢”、賦碼管理、不得外出。

(十)對入境人員,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完成隔離後,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第1、2、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十一)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不同臨牀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處置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

(十二)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羣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加快開展具有廣譜保護作用的單價或多價疫苗研發,依法依規推進審批。

(十三)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做好供應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重視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做好有效中醫藥方藥的儲備。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

(十四)強化重點機構、重點人羣保護。摸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羣體底數,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優化對養老院、精神專科醫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羣集中場所的管理。

(十五)落實“四早”要求,減少疫情規模和處置時間。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預警和多點觸發機制,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發現感染者依法及時報告,第一時間做好流調和風險人員管控,嚴格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避免戰線擴大、時間延長,決不能等待觀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地方黨委和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發揮各級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工作專班作用,高效做好舉報線索收集轉辦,督促地方及時整改到位。衞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運輸部等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行業系統的督促指導,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起到震懾作用。

(十七)加強封控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專班,及時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封閉小區配送、區域聯保聯供等預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儲備。全面摸排社區常住人口基礎信息,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困境兒童、孕產婦、基礎病患者等重點人員情況,建立重點人員清單、疫情期間需求清單。優化封閉區域終端配送,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門力量,在小區內劃出固定接收點,打通配送“最後一米”。指導社區與醫療機構、藥房等建立直通熱線,小區配備專車,做好服務銜接,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保障居民治療、用藥等需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心理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羣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羣眾實際困難。

(十八)優化校園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協同機制,聯防聯控加強校園疫情應急處置保障,優先安排校園轉運隔離、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環境消毒、生活物資保障等工作,提升學校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支持學校以快制快處置疫情。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和教育部門防控措施,堅決落實科學精準防控要求,不得加碼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級、地市級教育部門牽頭成立工作專班,逐一排查校園隨意封控、封控時間過長、長時間不開展線下教學、生活保障跟不上、師生員工家屬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問題並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過度防疫問題。各級教育部門設立投訴平台和熱線電話,及時受理、轉辦和迴應,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健全問題快速反應和解決反饋機制,及時推動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

(十九)落實企業和工業園區防控措施。各地聯防聯控機制要成立專班,摸清轄區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企業和工業園區底數,“一企一策”“一園一策”制定疫情防控處置預案。落實企業和工業園區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從企業、園區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職工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細化全環節、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賬。嚴格返崗人員涉疫風險核查,確認健康後方可返崗。加強對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員管理辦法,嚴格社會面人員出入管理。發生疫情期間,要全力保障物流通暢,不得擅自要求事關產業鏈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點企業停工停產,落實好“白名單”制度。

(二十)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發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時精準劃定風險區域,對不在高風險區的外地人員,評估風險後允許其離開,避免發生滯留,返程途中做好防護。發生較多人員滯留的地方,要專門制定疏解方案,出發地與目的地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穩妥安排,交通運輸、民航、國鐵等單位要積極給予交通運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並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二十條落地超28省優化防疫措施是哪28省? 篇六

自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優化防控“二十條”後,過去5天內全國已有多個省份、城市出台了相應的優化調整政策。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6日,為落實“二十條”要求,已經有超過28個省份對優化調整防疫措施進行了整體部署,包括密接者管理時間改為“5+3”、取消次密接判定管控、高風險區外溢人員不再集中隔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核酸檢測措施調整方面,上海市、海南省三亞市、吉林省延吉市和長白山(603099)市、福建省福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等6個省市均宣佈取消或暫不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南省洛陽市等地宣佈進入多數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山東省取消了省外入魯返魯人員“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僅要求實行“落地檢”和“5天3檢”。

在11月1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指出,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進一步的重申和強調,其中第6條專門強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要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於風險崗位和重點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不得隨意擴大核酸檢測範圍”,這兩者是完全一致的要求。

多地調整核酸檢測措施

11月11日下午“二十條”正式對外公佈後,多個省市立即佈置落實。

近期新增感染人數最多的城市廣州在11日下午17時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即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次密接,對目前正在隔離的次密接者解除隔離。14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明確將即時優化調整密切接觸者、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入境人員和離崗輪休的高風險崗位人員四類人員的健康管理措施。北京12日也宣佈啟動長期滯留京外人員專項救濟,梳理京外風險縣域旅居史人員情況,推送解除彈窗限制、購票限制。

並且記者注意到,海南三亞、江西廣昌縣等地在“二十條”發佈後取消了原本的全員核酸檢測計劃。11日中午,三亞市要求全體居民、遊客於12日參加核酸檢測,但晚間再次發佈通告取消了全員檢測,按常態化開展核酸檢測。江西省廣昌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2日發文稱,鑑於11月8日-10日三天區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決定取消11月13日-14日的區域核酸檢測工作。

除了“二十條”明確要求的取消區域全員核酸檢測以外,石家莊、洛陽等地率先取消部分公共場所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被普遍認為“步子邁得比較大”。11月13日,石家莊市委市政府致信全體市民,宣佈將全面對標嚴格執行“二十條”:對劃定的高風險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除此之外,實行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據瞭解,石家莊目前已經取消全員核酸檢測,只對重點人羣及風險性較高的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72小時不做核酸也不會“變碼”,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進入購物中心、菜市場、餐飲等公共場所只需掃碼後出示綠碼即可通行。

而15日,洛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洛陽市官方問政平台上回應“強烈建議取消48小時核酸檢測”時明確,即日起除進入各級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務場所需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進入其他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一位洛陽市西工區居民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政策的真實性。不過,根據隨後發佈的《洛陽市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在當地餐飲機構就餐、入住酒店仍需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KTV、迪吧、網吧、棋牌室、麻將館和密閉空間內的遊藝娛樂場所、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演出場所、兒童遊樂場仍未對公眾開放。

醫療資源基礎仍需夯實

除了調整隔離、核酸檢測政策外,“二十條”用了很大篇幅聚焦於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包括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加快開展具有廣譜保護作用的單價或多價疫苗研發,依法依規推進審批;做好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供應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做好有效中醫藥方藥的儲備,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等等。

因此,部分地區在部署落實措施時着重強調了這一點。安徽省省長王清憲指出,要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做好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滿足患者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羣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浙江省省長、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浩強調,要加強核酸檢測、隔離用房、醫療救治等疫情防控基礎能力建設。

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王小娥14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要發揮發熱門診哨點作用,發熱門診堅持應設盡設、應開盡開,24小時開診,做好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核酸檢測,按照規定做好留觀。充實發熱門診醫療力量,科學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班次,提升發熱門診核酸採樣標本送檢效率,縮短患者等候時間。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發佈了一系列防疫新舉措,其中提到居家隔離人員要做好治療性預防措施:街道社區提供血氧監測儀、製氧機或其他便攜式製氧設備,向居家隔離人員提供使用。製氧機按每社區每百人10台配套,使用一次性吸管,使用過程中嚴格做好消殺。

“就醫療衞生服務的資源來看,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牀位經過這些年的有序發展,每千人口的醫療牀位達到6.7張,每10萬人口的重症醫療牀位才不到4張,這些指標與發達國家之間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在上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國家衞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加強醫療能力建設,既是高質量發展醫療衞生事業的需要,也是疫情防控過程中醫療救治的需要。

記者也注意到,在“二十條”公佈後,製氧機、呼吸機等設備銷售一度出現增長。上班族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擔心之後出現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他趁着“雙十一”促銷期間為家人購買了兩台製氧機,總共花費了約5500元。不過,多位醫療方面的專家表示,並不建議個人或家庭為應對新冠肺炎囤積製氧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