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河南景點的導遊詞怎麼寫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3W

河南景點的導遊詞怎麼寫

河南景點的導遊詞怎麼寫?小編分享一些導遊詞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呀。

河南旅遊灞陵橋景區的導遊詞

景區是以三國勝蹟灞陵橋為依託,自1990年以來分期復建的文物旅遊景區,位於城西八里處,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歸劉挑袍處。景區由灞陵橋、關帝廟兩大部分組成,共有六個景點:門闕、照壁、青梅園、灞陵橋、關帝廟和桃園。關帝廟為清代建築,其他均為仿漢建築,整個景區是以集橋、廟、園為一體的園林建築。

這是景區的大門--門闕。闕上浮雕着上古神話傳説人物伏羲和女蝸;兩邊是門吏,他們身體微躬,面部表情恭謹,手裏拿着歡迎貴賓的飾物迎接大家的到來!前面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照壁,上面浮雕着《漢關帝神遊之圖》,描繪的是關羽神遊許昌的情景。

青梅園是根據“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闢建的紀念性建築。相傳,曹操的夫人卞氏來到許昌後,每逢春來夏初,就想起家鄉的青梅。當時,兵荒馬亂,卞氏吃不到青梅,唉聲歎氣。曹操就派人從鄉下移來梅樹,種在丞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每到成熟季節,果實累累,香溢滿城,卞氏吃到青梅以後,眉開眼笑。有一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南陽,走到半道,將士們渴得走不動了,忽然,曹操心生一計,用鞭虛指説:“前面有片梅林!”,一傳十,十傳百,將士聞之,口皆生津。霎時,人人渾身是勁,個個如虎添翼,一鼓作氣,攻下南陽。曹操班師回到許昌後,為紀念這次勝利,精選青梅,釀造美酒,犒賞三軍,並在梅林裏建造一座亭子,全用梅木雕刻,曹操親書匾額“青梅亭”,還把“望梅止渴”四個大字寫在影壁牆上。

從此,這個故事便流傳開來。青梅亭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方。曹操每到穎陽軍營,總是要到這裏把酒暢懷,賦詩抒情。並且把它作為軍營的接待賓朋最高禮遇的地方。“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後人有詩讚曰:“綠滿園林春已終,二人對坐論英雄。玉盤堆積青梅滿,金簞飄香煮酒濃”。

説話間,我們來到了“活”字門前。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風雲激盪,英雄輩出的時代。鼎立於這個時代的魏、蜀、吳三國都有一批智勇雙全的文臣武將。特別是曹魏集團,更是被人們譽為“謀臣如雨、猛將如雲”。憑藉這些人才的聰明才智和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創造出了輝煌的歷史業績和燦爛的三國文化。這個“活”門便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有一次,丞相府新建一座花園落成了,曹操巡視後,沒有提出什麼意見,只是臨走的時候,執筆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們不解其意。曹操的主簿楊修非常聰明,説:“門裏添活,意為,闊',丞相是嫌門太闊”。於是工匠再築圍牆,改造停當,又請曹操視之,曹操大喜,問:“誰知我意”?左右答曰:“楊修也”。

前面就是灞陵橋了,千古流傳的關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灞陵橋距許昌市八里處,又名8裏橋。為什麼叫“漏陵橋”呢?這裏有兩個原因:一是大概與《三國志評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有關,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諧音,以訛傳訛,沿以為習。無論是“八里橋”或是“灞陵橋”,由於這處遺址的歷史影響,不失為許昌的一處名勝古蹟。

關羽在許昌辭曹歸劉並非虛構,歷史上確有其事。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及羽殺額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演義》中説,曹操不但不準部下殺關公,而且還親自率領部將趕到灞陵橋頭給關羽贈袍送金,為其餞行。而關羽恐其有詐,便立馬於橋上,用刀尖挑錦袍披掛身上,並勒刀回頭稱謝日:“蒙丞相賜袍,導日更得相會。”遂下橋往北,順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合,火燒赤壁,曹操83萬人馬,一敗塗地,最後只帶十數騎落荒而逃,恰逢關羽伏兵華容道,為報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因此關公辭曹的故事,既表現了關公的“忠義”之情,同時也突出了曹操愛才之心,以致千百年來傳為美談。後人於溺陵橋畔修建了關帝廟,以作紀念。

此橋的始建年代無考,據1991年對原橋遺址的挖掘清理,橋基為元代構件,上部為明、清建築。原橋青石灰磚結構,三孔,通長17米,高2.88米。橋上遺留構件有石雕欄板、戲水龍頭、望橋、石獅、石猴等,都存放在關帝廟內。橋北為明末總兵左良玉潑墨手書“漢關帝挑袍處”的巨型石碑。橋南是《關王辭曹操之圖》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這座仿漢觀賞橋。橋長121米,單拱雙柱,柱承櫨鬥,支頂拱體。青石欄板上浮雕仿漢畫像,內容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説,大多是反映漢代農桑狩獵、民俗天像等現實生活。質樸生動,令人退想。東閲台的正中入口處,立有青石堆雕的“關公勒馬挺風”巨像,通高9米,高大偉岸,給人以凌空立馬,虎視中原之勢;西月台南北對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煙,代表着帝王之儀。

下面我們參觀關帝廟。

關帝廟是為紀念關羽灞陵橋挑袍而建的,是全國與關羽蹤跡有關的八大關廟之一,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這裏也曾是岳飛“穎昌大捷”的古戰場。關帝廟三進院落,南北相連,次第增高。九殿一閣,古樸典雅,保存完整。內設塑像栩栩如生;匾額楹聯含意深邃,書法精湛;長廊壁畫,展現了關羽“忠不顧死,義不負心”的生平事蹟。廟中碑褐薈萃,內涵深厚。

 河南旅遊景點南陽漢畫館導遊詞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開館的南陽漢畫館新館。南陽漢畫館是我國第一座專門珍藏、陳列漢代畫像石刻的藝術博物館,創建於1935年,為中國早期藝術博物館之一。它以豐富的藏品和獨特的藝術風采,早已被海內外學者所矚目,在社會上有着廣泛的影響。老館原在南陽市西郊的卧龍崗上,佔地2700平方米。現在我們通過這座仿漢門闕,進入庭院,面前這座雄偉的仿漢建築,坐西向東,南北寬118米,中間高21米,佔地80畝,館藏漢畫像石刻近3000塊,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目前開放的是一樓綜合館的基本陳列部分,其中國家一級品119件,是現今全國規模最大的漢畫石刻藝術陳列館。

好,我們現在就步入畫卷中,一覽千古情。大家看,大廳裏這二尊珍貴的大型石獸“天祿”、“辟邪”,已經飽經了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是全國絕無僅有的漢代大型圓雕藝術天之意。這兩尊石獸虎頭鳳尾,鱗身雙翼,造型古樸,栩栩栩如生。您千萬別小看他們,這二尊石獸早在唐代就已經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賢的《後漢書.孝靈帝紀》、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沈括的《夢溪筆談》都曾提到這二尊漢雕石獸。

大家知道,南陽盆地地處豫、鄂、陝三省交會處,這裏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適宜,水陸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先進的地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戰略要地。早在戰國時期,南陽的冶鐵技術就已相當聞名,西漢時南陽冶鐵、水利、農業生產又有了進一步發展,《鹽鐵論》稱“宛(南陽)周齊魯,商遍天下,富冠海內”,已成為全國顯赫的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東漢光武帝劉秀髮跡於南陽,二十八宿(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將領)又多出自南陽一帶,據不完全統計,兩漢時僅分封在南陽的侯王就有47人。這些皇親貴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時極盡其欲,死更厚葬,競相營造冥宅大墓。這樣,始於西漢的墓內石刻畫像之風,到了東漢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封建統治階級大講排場,競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寶、偶人、車馬供死人“享受”外,還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築的“周閣重門”式的大型畫像石墓室,南陽漢畫像石刻,就是依附這種石墓室而誕生、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石刻藝術品。

南陽漢畫像石刻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表現的內容也異常豐富。由於南陽漢畫像石刻採用的是以寫實為主的藝術表現手法,因而可以説它是兩漢社會的縮影,為我們研究兩漢社會的政治制度、禮儀風俗、經濟狀況、宗教意識、文學書法、美術、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戲劇、建築學、天文學、教育學、畜牧獸醫學等,提供了珍貴的直觀圖象資料。這些漢畫像石刻,雕造工巧,內容豐富,有顯示漢代天文學成就的日月星辰圖;有反映漢代歌舞雜技藝術的舞樂百戲圖;也有高門甲第,連車列騎,宴客投壺的漢代統治者奢華生活場面;還有表現漢代統治階級寵信道教、巫術的昇仙圖和神話傳説。

我們首先進入的是祥瑞廳。漢初統治階段中流行黃老思想,祟信道教、巫術,拜神仙,服仙丹,求長生不老,因此畫像石中有不少表現昇仙思想的畫幅,看這幅“羽人神獸”圖,畫中刻繪有“羽人”、“飛廉”。羽人是為道學仙之人,身生幾寸長的毛羽,能從地上自升到樓台之上,作飛天狀。飛廉是一種神物,乘上它就可以昇天,所以凡是表現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繪飛廉。南陽漢畫像石中的飛廉,頭似龍而非龍,身似鹿而非鹿,身生兩翼後拖蛇尾,兩隻飛廉,一前一後追逐奔跑,神態生動自然。大家看這幅“神人騎虎射怪獸”圖,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嗎?對,這叫陰線刻,在漢畫像石中是不多見的。南陽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屬於剔地並施有橫豎紋襯地的淺浮雕,用粗勁的陰線表達畫像的細部。畫像構思大膽巧妙,線條運用剛柔得度,畫像中的各種形象給人以古拙粗放,蒼勁豪邁的感覺。早期的漢畫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淺浮雕和陰線刻的雕刻方法,但這種畫像石出土數量不多,因而也就越發顯得珍貴。

 河南旅遊景點南陽張衡墓導遊詞

張衡生在南陽,葬在南陽。張衡墓位於南陽市北25公里的石橋鎮,墓高8米,周長79米,周圍有磚砌通道和八角形圍牆,墓周蒼松翠柏,遍植園內,綠茵遮地,墓園肅穆靜宜。花牆正面為一月門,門前兩側豎有墓碑兩通,一為明嘉靖年間所立,一為清光緒年間所立。

墓前有郭沫若的撰文石刻:“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歷史中亦屬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即今日之石橋鎮)人。生於漢章帝建九年級年(78年)卒於漢順帝永和四年(139年),終年62歲。張衡天資聰明,敏而好學,博學多能,才華橫溢,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被譽為“世界文化名人,中國科學泰斗。”

東漢時期的都城在洛陽,當時的洛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文人薈萃,學校如林,學術空氣濃厚,文化教育空前繁榮。張衡為了開闊眼界,實地考察,於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的陽春三月,來到了洛陽。這次他在洛陽居住了6年。其間他把主要精力用在遊太學、訪名師、求好友、虛心學習、刻苦鑽研方面。

他精通了五經(易、書、詩、禮、春秋)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又在好友崔瑗的幫助下,開始研究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數學、曆法。他寫了不少優美的辭賦,初步展現了他非凡的才華,引起了社會上的關注。在文學和科學方面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這為他後來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基礎。

公元100年深秋,鮑德調任南陽郡守,經崔援推薦,23歲的張衡離開京師洛陽,隨鮑德去南陽郡任主簿。

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年),鮑德等人在京奏明皇上,使安帝得知張衡學識淵博,便公車南陽徵張衡到洛陽當了尚書枱郎中,三年後升為尚侍郎,次年改為太史令。

太史令的職務是掌管天文、曆法、氣象、祀典等。這為張衡對天文歷算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漢安帝陽嘉二年(133年),張衡被提升為侍中,作了皇帝的高級顧問。漢順帝永和元年(136年),張衡被排擠出京師洛陽,當了河間相。張衡第二次來洛陽,居住了26年之久。在這26年中,他的官職雖幾經變動,但擔任太史令的時間最長。他擔任太史令時,作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靈台是東漢時期全國最大的天文觀測台,使用時間長達250年之年。張衡在這裏反覆實踐,認真鑽研,不但撰寫了《靈憲》、《地震對策》、《渾天儀注》等重要的科學著作,還設計創制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等精巧的儀器,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衡在《靈憲》中詳細地解釋了月象變化和月食發生的自然現象。經過科學分析,提出了許多富有科學性的見解。他在靈台觀察時,記錄了天空中的星體。較亮的星有2500個,常明星有124個,叫出名字的320個。這與現代天文學所統計的在同一時間、地點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星為2500~3000顆數據大體相同。當時在洛陽觀察到的星體,與現代觀察的星體數基本相同。他因此還繪製了《靈憲圖》,這是中國最早的星相圖。

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年),張衡根據渾天學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自行轉動並能準確地觀察天象的大型天文儀器--渾天儀。他這一發明,對當時社會上流傳的圖箕迷信之説是一個有力的回擊,對中國天文學的研究是一個偉大的貢獻。渾天儀制成後,張衡又著《渾天儀圖注》,解釋渾天儀的製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張衡的渾天學説認為,天地都是圓的,天在外,像雞蛋殼,地在內,像雞蛋黃。這種説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比起當時流行的天圓地方學説要進步得多。

東漢時期,地震時有發生。張衡從青年到中年這個時期就有20多次大的地震,其中一次就波及42個郡國,百姓死傷無數。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促使了他對地震進行研究,決心創制一個測知地震的儀器。漢順帝陽嘉元年(132年),54歲的張衡創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的儀器--地動儀。地動儀用青銅製成,圓徑8尺,狀如酒樽;中有立柱,連着8個方向的機械;外面有8個龍頭,口銜銅丸;下面有8個蟾蜍,口向上張。哪個方面地震,哪個方向的龍口就吐出銅丸;落在蟾蜍口內,發出清脆的聲音,看守人就可知道發生地震的方向,並推測出震源的距離。公元133年、135年、137年,京師洛陽連續三次發生地震,“地動儀”均有顯示。可是到了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動儀西面的機械發動,銅丸落入蛤蟆口中,而人們沒有感到地震,有人則認為地震儀不靈了。但沒過幾天,釋使報告説,那一天隴西郡發生了地震。地動儀可以測到千里之外的地震,這真奇蹟!據英國李約瑟研究説,直到公元1880年,歐洲才製造出第一台地震儀,這已晚於張衡地動儀1700餘年了。張衡發明地動儀在世界地震學史上是一件大事,具有劃時代意義。因此,張衡被公認為是世界地震學的鼻祖。

張衡又是一位氣象學家,他發明了測定風向的儀器,叫候風儀,又名相風銅鳥。銅鳥銜花,安放在五丈高的木幹頂端,風來則轉向,便可知風向,這一發明,比歐洲的候風鳥早1000年,可謂世界之冠。

張衡是一位學識淵博、富於創新的科學家。他還發明瞭指南車。車上裝着一個木頭人,不管車子怎麼轉動,但木頭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

河南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