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村風景經典散文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鄉村風景經典散文精彩多篇

鄉村風景經典散文 篇一

夜深人靜裏,望着天上的一輪金黃的圓月,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這回憶跨過千里之遙,越過漫漫長空。

我的鄉村啊!你是否還能記起遠方的我,又可知我在深深地思念着你,渴望回到你身邊,哪怕做你秋天裏的一片落葉,如今片片金黃的葉子到處亂飛,吹着寒冷的秋風,可有你在我的心裏,我是多麼地温暖!

每次與你相遇,總需要轉火車,轉汽車,轉平原,轉山間,才能到你的身邊,目睹你的面容。但無論怎樣的疲憊,我臉上總能浮現起陣陣笑意,看着家鄉古樸的風景,熟悉的人兒,我體會到的是融於血液裏的温暖。

我忘卻不了你在我心裏雕琢下的印記,我忘卻不了你在我血液裏灌注進的絲絲縷縷。如今的秋風吹地我是那樣傷感,在我心裏滿滿地寫着你的影子。

下雨天泥濘的小道上,路邊的小草長得正旺,綠油油地一個接一個,在雨裏歡笑,在雨裏唱歌。天放晴了,太陽露出久違的笑臉,一縷縷光輝照在崎嶇的小道,我踮起腳尖遠望,一座山接着一座山伸向遠方,環環相扣;單單地一條美麗的小河像蛇一般曲曲折折地繞着你緩緩流淌,流向何方?我無存知道,它有多長?我也無存知曉,我只知道它靜靜地守候着你,它哺育了我,也哺育了家長父老。

春天裏,燕子的一聲叫喚將整個山村裏的一切喚醒,燕子越過一大片綠油油的麥田,翻過整齊的還未種菜的泥地,飛到千家萬户的屋檐下,開始建造自己美麗的房屋,泥路上的小水溝,常常有燕子銜木棒和泥塊的身姿,如果有來世,我甘願做一隻家鄉的燕子,我的尾巴在山坡上一剪,剪出了青山一片。可愛的山羊開始吃起了鮮嫩的肥草,白白的老是一片,遠遠看去,就像一朵朵潔白的雲朵。

陽春三月,家鄉的桃樹給山坡增添了幾分喜慶,一抹淡淡的粉紅,好似山坡喝醉了酒,露出了自己温柔的'一面,五彩的蝴蝶和叫嚷的蜜蜂成了桃樹的常客。沒過多久,油菜也好不吝嗇自己的金黃,將整個山坡一片一片地染,染到我看着心醉、看着迷離,站在家裏的屋頂上望去,深吸一口氣,那油菜花的濃郁味道似乎可以鑽進我的五臟六腑。

五月裏,金黃的麥子在田地裏,像海浪一樣翻滾,風一吹,便可聽見麥子成熟的叫喊聲,招呼着父輩們的鐮刀揮舞,父輩們在那幾天彷彿在與時間進行一場賽跑比賽,汗水像下雨般從頭上、臉上,胳膊上滾下來,揮灑在天宇間,慢慢蒸發。麥廠的打麥機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好似生命強有力地吶喊。

夏天,來去匆匆的驟雨成了季節裏主角,一場雨把山坡洗得清澈,把小河衝得猛漲,也沖走瞭如火似的高温。在炎熱的夏天裏,梧桐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屋裏的蒲扇搖個不停,小夥伴的一聲呼喊,便把我喊到了小河的身邊,河裏的水草很豐茂,水底下的各種魚兒和大大小小的蝦,都像照鏡子一樣,清晰可見。我們像小鴨子似的一隻只跳進水裏,在水裏蛙泳,仰泳,游出了水花,游出了漣漪。

秋天裏淅淅瀝瀝的秋雨往往能在我的心裏寫下許多思緒,行走在泥濘的田間小道,紅紅的高粱頭早已被割下來,只剩下高高的軀幹在遙望四方,一排排玉米延伸到很遠的地方,視線被玉米稈所遮擋,看不到盡頭。小河邊,楊樹的葉子嘩嘩地飄落,有的飄落到地面上,有的飄落到河裏,順着水飄,飄到看不到的遠方,想必那途中的風景也很美麗。

等秋風吹完了秋天的雨,吹完了秋天數不盡的思緒,冬天邁着自己的腳步便也緩緩來到了,只不過冬天的風像刀子,像利劍,劃過每個人的臉龐。冬天裏皚皚白雪往往給小村莊帶來別樣的風味,村裏的雪,要麼不下;要麼就是轟轟烈烈,風一吹,捲起來的雪花飄得四面八方,直衝霄漢。屋子裏是家長父老們的談天説地,追憶着過往的歲月,打算着明年的五穀豐登。

秋天的風依舊在吹,把千里之外鄉村的畫面一股股吹向我的腦海,我揮之不去,抹之不掉。我只想大聲地喊一句:我愛你,我古樸的鄉村,您哺育的兒女們永遠忘不了您!

您已經融進了我們的骨子裏,流進了我們的血液裏,我們愛您!我鄉村的原風景!

鄉村風景經典散文 篇二

(一)

滿野的豆苗麥苗,輕輕搖動一片斜織的微風,深居簡出的蟋蟀,以才華橫溢的淺唱低吟,讓風行於城市的搖滾樂薩克斯,自慚形穢。

清麗的月光,被一捆乾燥的麥秸,帶入晚炊的灶火。

一輩子生活在鄉村的雙親,隨意説出一個鄉村典故,便足以使城市恍兮惚兮的燈火,黯然失色。

回到鄉村,親近純樸。

整宿的鄉村夜話,被一盅濃茶,一次又一次緩緩斟滿。

甜在臉上,醉在心底。

(二)

鋒芒畢露的麥穗,臨摹農人心上的陽光。

激情如火的石榴,滋意渲瀉着咄咄逼人的魅力。三朵兩朵的紅暈,瀲灩上少女們的臉龐,讓你舍不下,又擷不走,空懷一腔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

秋天的童話,在紛紛入土的種胚裏安睡。

插秧的少女,靈巧的指尖上翻飛着纖纖嫩綠,如鏡的水田,照見了她們質樸的喜悦和小小的期盼。

裸足橫穿田野的我,在一株早開的桂花樹下,拾到了一闋燕子的呢喃。

(三)

誰使我的內心再次盈滿淚水,

蟬聲四起,噪醒了我深深埋入書卷的兒女情長。

濃蔭如蓋的老梧桐下,鄉村歌手又在拉起那把塵封的二胡。

滿路風塵一路走來,打老遠就看出老家房頂上那一掛永不更改的炊煙。

獨坐老屋。

一盞暖暖的豆油燈,在我依序攤開的詩稿上,整夜無眠。

思想與夜幕下無限安謐的村莊融為了一體。

(四)

春暖花開時,我重返生活二十多年的鄉村。

我知道,趟過那條小河,就可看見一羣羣牛羊順着青草的方向靜靜生長,就可看見老家的木屋如雨後春筍……

駐足其間,我發現生活的每一個情節,都是那麼的真實。

趁桃花初綻,梨樹吐銀,油菜花鋪起黃絨絨的地毯,我站在鄉村的風景線上,調好焦距,拍下輝煌一瞬的特寫。

是的,我知道,無論我仰視或者俯望,鄉村老家的春天都是純美深邃的意境。

佇立鄉村,讓我想起一種超然的風範,一種寧靜的意義。

(五)

鄉村荷塘,翠葉田田,花盞灼灼,清香從樂府古韻裏裊然飄出,滲入江南的夢中,隨意洇成小村綽麗清純的風情。

亮亮的春水裏,尖尖小荷如同村女熱情而羞澀的回眸,勾起太陽般熱烈的蛙鳴,紫燕掠過,耕牛從容地走向田畝。

荷葉圓滿地打開夏季,打開太陽的熱戀。

多水的故鄉,一顆蓮子,哪怕沉睡千年,也能寫意成滿塘生命的美麗,常常喚醒我鄉情的方舟。

(六)

沿一粒糧食的紋路,我們就可以抵達村莊的內心。鄉村的日子拐彎進入了土地,與陽光一道純淨、質樸。在農業的深處,我們用一柄鋤頭,輕易地洞穿麥穗的心事。

一條青石小路,是鄉村的一條大動脈。遠去的老爺車,帶着鄉村的祝福,在漫天的塵埃裏,掩藏住他們的去向。

生活在鄉村的日子,我們的血液裏洋溢着力量,沉默的土地裏生長着不倦的靈魂。

當我滑過城市的睫毛,我以一粒種子的形式回到令我激動與驕傲的故鄉。

(七)

鄉村燕子,飛來飛去,飛去又飛來,彷彿與農家締結了難解的情緣,飛得再遠也記得熟悉的門楣。

曾經的歲月,銜泥構築的巢還在。

樑上的呢喃,為生活的安寧和靜謐作了最好的註釋。

農家人對它們的呵護細緻而精心,農家在燕子的翩舞中增添了幾分驕矜。

在鄉村駐足,城裏那些富麗堂皇的樓堂,想起這些,總有幾分失落,幾分羞愧……

(八)

一個老農蹲在地頭抽煙,煙鍋裏裊裊升起瞭如樹一樣挺拔起來的山村。

於無聲處,耕牛以主人的姿勢,反芻艱辛,呆呆地注視着遙遙漫漫的路途。身後的那張犁,如一張弓,射入板結的泥土,博得了萌發的歡欣,令農時季節為之心動。

望着季節在壟溝上寫下的文字,逐漸成熟為營養一個民族的希冀。

面對老農與老牛對視的畫面,讓我頓悟:原來一部農民的歷史是這樣被歲月的煙鍋一口一口薰黃的。

(九)

玉米,是鄉土翩翩風度的莊稼,玉米吐纓的季節,歡喜了一個村的孩子,笑鬧着去捋它紫紅的、雪白的、淡黃的纓子,那是玉米鮮嫩的鬍子,玉米一縷縷鬍鬚飄揚,村裏的孩子個個都成了小老人。

玉米是我鄉土的圖騰,是我寂寞鄉土上孩子們的聖誕老人。

玉米,是有佛性的,一尊玉米便是一尊佛,玉米燦爛的一笑,便露出佛聖潔的牙齒。

其實,所有的糧食都是普渡眾生的佛。

(十)

一處村莊,掩映在綠樹環繞的鄉間,有美麗的果園和麥田,油菜花和紫雲花開着,沾着黃泥土的泥路,出沒在鄉野的徑上。

一個人走着,身旁是油綠的桃枝,他昂首荷鋤的樣子,將並無野花的田壟寫在輕鬆的臉上。

街巷在樹影裏移動,小鳥從杏樹上飛起又落到棗樹上,飛來飛去的啼叫很響,將即黃未黃的五月撞得丁當風動。

村子很靜,偶爾有一兩聲母雞的咯叫聲從哪家院落裏隔籬傳出,伴着那稠稠鳥鳴,成為了一種合唱。

鄉村風景經典散文 篇三

在鄉下,農家人耳熟能詳的話語,就是糞是莊稼寶,缺它莊稼長不好;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這説的是農家肥,在二十世紀80年代前,農村哪家沒有個漚糞的坑,在每户院落的茅廁旁,堆着個糞堆,若沒有準會被人家笑話,這家人不是過日子的莊稼人。

其實,長在田地裏、山坡上的莊稼,水汪汪的稻田裏一片片水稻秧,都婉如是自己的兒女一樣。若是蒔弄的不好,沒有嗜足必要的養份,到秋來,就不能長成籽粒飽滿的糧食,由夏日的菲翠變成金黃的稻穀。俗話説,人混莊稼一時,莊稼混人一年。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寒暑假,常到奶奶家,陪孤單寂寞的爺爺奶奶。在奶奶家出門不遠處就是生產隊隊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隊部院外邊有個長有50多米,寬有20多米的大水坑。出於好奇心,經常看社員們從山上割來青青的荊條,當年生長的嫩枝葉,象揚場一樣的,將一捆捆的荊條往水坑裏扔。社員們不顧毒熱的太陽,滿臉曬得很黑,臉上流淌着汗水,順着臉上的汗漬又流下來,流到了脖子裏,有時很難受,就見他們用長有肥厚繭子的大手順勢抹一下,就又拿起一捆荊條來往水裏扔,他們有年歲大的,更多的是年青的小夥子,大姑娘們也一樣同小夥們幹活,毫不遜色。只是穿的衣服有點小花,及粉紅色等顏色的衣服,臉上同小夥子一樣,是汗水化的粧。

我很好奇地問大人在幹什麼?才知道社員們管這叫壓綠肥。當時並不理解這詞的意思,就是漚肥,壓綠肥是當地人的一種叫法。壓綠肥也有個過程,將割來的荊條等青稞都放在水坑裏,放滿後,灌滿水,水沉了再放水,然後在上面壓上一層土,再放一層荊條後,再壓上去,滿坑後,用土蓋實,等過了幾個月,也許是一整個夏天,可能將荊條等青稞漚爛,在起出來,就是上好的農家肥了。

那時,也許工業生產的化肥很少,或許是現代化農業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都是生產隊集體農業,積攢農家肥成為生產隊一項重要而繁重的任務。生產隊裏積攢了一夏一秋的農家肥,堆的小山一樣。每到這時生產隊長也會腳踏在糞肥堆上,鼓着肚子説,只要明年雨水好,莊稼豐收是沒説的了。

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受現代化農業種植思想的影響,農民們也開始享受這現代化,很少有人在傷神費力地制農家肥了。拿錢到供銷社或農產品銷售點,優質化肥就運到了家。隨着用小型農機具春播下種時,輕輕地就將象珍珠一樣的化肥,灑到了散發着泥土香的剛剛犁開的黑色的壟溝裏,即省時又瀟灑。可説農民用上現代化也真夠幸福的了。

施用農家肥,製造糞肥需要大量的人力,又費時,可能用半年或是一年的時光,換來新的一年春播的時光。即使人們不怕累,沒有怨言,也要默默的承受着負重的壓力。當糞肥積攢夠了,運肥也是個很大的勞動量。90年代基本上都用馬車運肥。平地還好,可是在山區,運肥卻又是一道風景。看到運肥場景的人,是永遠不會忘的。

有年冬天到姥爺家,看着大舅等一些社員運糞肥。因是山坡地,馬車當然上不去,社員們用特縫製的好象是帆布的長袋子,有2米左右,直徑也有30公分;用驢子、騾子馭運上山,社員們拱着腰,手牽着驢子前行,就象地雷戰裏的民兵馭運地雷的樣子,因而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在我下鄉的的路家生產隊,積糞肥卻另有特點,生產隊通過飼養豬牛積肥。在夏天,豬牛圈裏總是墊上新土,有豬牛屎尿的漚在一起,再加雨水,牛的踩踏,自然攪拌了。一、二個月起糞,生產隊長不知什麼時候,也不知是哪一任生產隊長的高招,到起糞的時候,幾十個圈都起,隊長把男社員們召集到一起,象房屋拍賣一樣。説,東邊第一個圈,20個工分,第二圈較大的,30個公分,社員們看着值,或覺得很好起,就爭先應聲,接了活去了。也有時按每個圈算天數,西邊的豬圈,一個工(一天活),你接了活,2個小時幹完,剩下的大半天就可以在家睡大覺。這就象工廠的計件工資制。

糞起出來後,還要運到一起。這也有個運的過程,社員們用土籃子挑到一起,慢慢地,在院子裏堆起象小山一樣的糞堆。後來,挑糞要上象小山一樣的糞堆,沿坡而上,也是要費把子力氣的。到了冬天,漚好了的糞,要用鎬頭一下下的刨下來,再用馬車運到地裏。

那些年,在農村的每個家庭也一樣。只要有自留地,或房前屋後的地,就養豬,造豬糞,掏自家的廁所漚糞,糞只有發了,才能倒糞,上到地裏,莊稼才不至於燒死。否則,生地蛆,或燒死秧苗。

農民們知道,農家肥養地,這是祖輩的祖輩們傳下來的,一代接一代地傳過來的,這樣會保持地的營養,土地肥沃,地也渲。而用化肥代替農家肥,長期這樣,土地營養少,土地板潔,什麼莊稼也長不好。現在雖然有了複合肥,好於化肥,但還不能同農家肥相比。

隨着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土地由傳統的手工業作業,改為機械化種田。科學種田,科學施肥,糧食產量一年年地被突破,糧食品種也越來越多。

可我還是忘不了那有着泥土香氣的,黑坳坳的農家肥。施用農家肥打下的糧食,肉透好吃,飯香味濃,是純正的綠色產品,糧食沒有化肥的殘留。長期使用農家肥,更有利於土壤質量的提升。農家肥肥沃了土壤,這樣土地生長的莊稼抗倒扶,抗乾旱及病蟲災害的能力強,生長力旺盛。

每每吃着這樣純正的綠色產品,連口裏都留有餘香。

現如今,鄉村這道樸實、美麗的風景,不知何時還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