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學評論【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4W

文學評論【多篇】

鄉愁 文學評論 篇一

鄉愁 文學評論

一連串充溢着生活性的意象,一連串樸素無華的傾訴,一連串平淡中透露出深沉情感的喻體。綴成了一連串悽美絕倫的鄉愁。鄉愁是作者成長的足跡,是遊子思鄉的行吟,是一段心靈的歷程,是一曲經典而質樸的古箏,是一部沉重的歷史,是風雨滄桑中歷史車輪碾過時留下的一聲呻吟。

鄉愁在作者筆下不只是“月是故鄉明”的清淡,不只是“低頭思故鄉”的憂鬱,不只是“夢裏不知身是客”的無奈,不只是“鄉音未改鬢毛衰”的嗟傷。鄉愁是一隻老船,裝載着傳統的鄉愁鄉情鄉思,也裝載着歷史的血淚,裝載着望夫崖上的沉重和悲壯,也裝載着海峽兩岸的滄桑和風霜。從“郵票”、“船票”到“墳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峽”則是主題的昇華!鄉愁不再是個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羣體內心的感思;鄉愁不再是純粹的個體感歎,而成了民族之情的化身。對國家統一的熱望,對民族團結的期盼,有形無形地融化在詩的字裏行間,構成了民族情感積澱下來的厚重和深邃。

於是,鄉愁這個古老的話題在詩人筆下又多了一層內涵,這源於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穎的立意,更源於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責任心和深厚的民族情。於是鄉愁那平凡而又傳統的順敍表達蒙多了一層樸素的光輝,那簡單的時間排列披多了一種美妙的靈光,那從“母親”、“新娘”到“大陸”的淺淺訴説變得經典而莊嚴起來。

鄉愁的意境是美的,沒得憂鬱而莊重,彷彿一絲苦苦的芬芳,那芬芳來自一支殘荷。鄉愁的構思是簡約的,簡約的就像斷臂維納斯身上的一段白紗。鄉愁的語言是白居易的再現,反覆中的平實醖釀着深深的`情,迴旋中的樸厚流淌着深深的愁。鄉愁那沒有技巧的技巧使鄉情回味無窮,雋永悠長,使全詩既富有流動性,又不乏靜止感。眾人皆知,“看不出化過粧的化粧才是最高妙的”,而詩人的鄉愁就是這樣,那層次化的意境彷彿純純的“天然去雕飾”,那復沓中的敍述好像平平的,質樸而又真淳。

鄉愁自“小小的郵票”流出,因為那郵票載不動歷史的傷痕;鄉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因為那船票帶不完民族的悲哀;鄉愁自“矮矮的墳墓”冒出,因為那是一顆種子,它在發芽、生根、成長,直到枝條連起島陸。鄉愁自淺淺的海峽漲出,因為那是一個泉,它要和源匯成大海,用浪奏鳴《黃河交響樂》,用濤蕩起長江奏鳴曲。鄉愁用反覆手法把意象緊密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歷史畫卷;鄉愁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來,層層深入地展現了羣體心態和民族狀態。於是鄉愁既是鄉愁,也不再只是鄉愁;鄉愁成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情結,鄉愁成了島與陸溝通的紐帶。

鄉愁的情調是低沉的,因為有心上秋;鄉愁的節奏是舒緩的,因為有愁中愁;鄉愁的傳情達意是形象而動人的,因為那一唱三歎是命泉中流出的旋律、心琴上彈奏出的樂曲,有含蓄中的澄明,更有幽邃中的真實。鄉愁是抑鬱的,因為愁太重太濃,重得託不起,濃得化不開。但鄉愁又是自然的,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詩中。

鄉愁就這麼自然而然地由詩境和神韻中流露出來,語盡而情未了,讓人在故事中忘我地投入,在歷史中回味,鄉愁的無限韻味。

拓展閲讀:表達鄉愁的詩句

1、《靜夜思》唐·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

5、《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6、《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7、《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8、《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9、《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表

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0、《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1、《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2、《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3、《思江南》唐·方幹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15、《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6、《滯雨》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老人與海》文學評論 篇二

《老人與海》文學評論

這是一篇極為傑出的短篇小説,文章雖短卻寓意深刻,在簡樸的文字背後藴涵着許多道理。作者海明威以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這可以算是他一生的簡介,一生的縮影。在小説主人公聖地亞哥的身上,我們發現了許多隱藏在英雄,生命與命運背後的點滴,發現了一種敢於追求夢想,敢於面對挫折的勇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品讀這篇文章。

人的一生從孃胎裏降生到離開這個人世,命運只不過是一個圓圈,有些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所畫出的圓圈,其實他們都不知道,圓上的任何一點都是一條騰飛的切線,而怕風怕浪的人是永遠走不出命運的悲慘,只有在海上堅持戰風斗浪,尋覓生存武器,具有任何風浪都打不垮的勇敢精神的人,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之圈。

《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聖地亞哥就是具有這樣的精神品質。在小説開頭,作者便以這樣的一段文字描述了主人公“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

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在我看來,他手上的傷疤是英雄的傷疤,象徵着與命運的對抗及永不屈服的決心。這傷疤象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更是表現了老人歷盡滄桑後的容顏。

然而,老人的眼睛卻是如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這眼睛在沒有遇到那條大馬哈魚時從來沒有絕望過,即使貧窮、飢餓、寒冷與孤獨接踵而至,他也仍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去期待。

就在這位老人聖地亞哥的夢中:“夢見童年的非洲,夢見沙灘海岸、夢見褐色的大山和高聳的海岬”,夢見在海灘上像小貓一樣嬉笑玩耍的獅子。八十四天未釣到魚的失落依然無法掩蓋老人對生活的夢想與追求,在老人眼睛裏,心中,又暗藏了怎樣的熱血,怎樣的夢?

就在第85天,老人生命中不平凡的一天裏,在別的漁民的奚落聲中,老人決定第85次出海,去尋找他自己的幸運之神。憑着多年的捕魚經驗,他獨自來到了魚兒成羣,但極其遙遠的海域。在海風中,小船飛速地前進着,他發現了一條重量超過1500磅的麻哈魚,並開始了長達3天3夜的搏鬥。

他用他的背部和左右手,輪換着拉住釣索,太緊了就放出去一些,鬆了就拉緊釣索,餓了、渴了,就吃生魚、喝少量的水。他的背部和左右手都被釣索勒破了,他用海水清洗後,還是繼續拉着;左手抽筋了,就用右手。

老人是那樣的無助、無力。他的臉上劃破了許多口子,手也開始不停地抽搐,而且他已兩天兩夜沒有合過眼了,他—顯得那樣疲憊不堪,但是他始終都沒有放開手上的那張網,堅持到底,終於,將那強悍的鯊魚制服了。

他與大魚搏鬥了三天,大魚才終於筋疲力盡浮上水面,被他殺死。他終於以他自己非凡的自信和勇氣,悍衞了自己勝利的果實,成為了一切惡戰的勝利者。

在老人的眼中,這是一場英雄與英雄之間的較量。他對每一條魚談話,對每一朵浪花談話,海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而這條魚,在他眼中,也理所當然地成了英雄。他有惻隱之心,他甚至在同情自己奮力捕捉的魚,可是出於職業習慣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去與魚抗爭,與他眼中的英雄抗爭。

這兩種彼此矛盾的觀念皆源於聖地亞哥一人——一種出於人的本性,一種則出於人的社會性。某些時候可以協調,某些又不得不互相抵礪,他在征服魚的3天裏也征服了自己、主宰了自己。

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魚之後,考驗卻並沒有結束。魚有18英尺,比他的小船還長,他只好將魚綁在船的一邊。可回航時,大魚的血腥味,一再引來鯊魚的襲擊。於是,他用盡一切手段來反擊。他用魚叉叉,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把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掉了;他用舵把來打。

上天似乎就不曾憐惜過這樣一位偉大的老人,他將厄運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聖地亞哥沒有屈服,他用一切他可以運用的方式來與命運反抗。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及勢力的增強,老人最終放棄了——僅僅希望能夠平安地回到岸上,回到家裏,美美地睡上一覺,和孩子聊會兒天。

在一次又一次 與鯊魚的搏鬥過程中,老人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出海太遠了。我把你和我都毀了。”老人依舊是英雄,因為他敢於與命運做鬥爭。但這句話在有意無意之間將其生命奮鬥的過程體現,老人終於失敗了。因為上天的作弄而敗,也因為他自己而敗,他有能力抓到魚,卻無法將魚平安地帶回港灣。

《老人與海》也教會了我很多。什麼是失敗,失敗的真正意義是在遭遇了挫折之後沒有勇氣爬起,失去了再來一次的勇氣,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夢想。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敢於面對挫折,挑戰挫折,戰勝挫折的人,他們有勇氣完成自己也許失敗了很多次的夢想,這才算得上是英雄。

一切大風大浪都已經過去了,老人渾身被海水打濕,臉上充滿了疲憊,被劃破的口子還滴着血,然而所有一切都無法改變的是那雙充滿自信的眼睛。正是它,給了老人出海的信心,正是它,支撐着老人在大海中整整搏鬥幾天幾夜,發揮出在他生命中的所有極限。

一個人生來不是總是失敗的,就算失敗也並非絕望,一個人可以被滅亡,但是他的精神是打不敗的,是永存的,只有戰勝自己一切的不可能,才能獲得勝利。

生活中,能壓倒一切的不算是強者,但不被一切所壓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拿破崙曾經説過:“默認自己的無能,無疑是給失敗製造機會!”所以,人最先應當戰勝自我。有很多人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才能的有限,真實,才能往往得力於自我競爭。

自我競爭,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好的成績超過自己原先所創下的“最好成績”。人要逾越自己過去的最高度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隻要你跨過這極難的一步,你就再一次戰勝了自己,你跨過這極難的一步,你就會更上一層樓。

在現實生活中,人和自然是對立的,人總是要受到大自然的磨練,只有能夠堅持進行堅強不屈的鬥爭的人,才能獲勝。雖然有時人們會戰勝自然,有時會被自然所打敗乃至於被毀滅,但是最重要的是,當自己被自然所打敗的同時,自己能否使自己的意志不消沉,重新回覆自信,以更高的熱情去迎接大自然的挑戰。

也許,書中的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最終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帶着魚骨上岸,可是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向鯊魚妥協,他其實是一個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

在茫茫黑夜的巨浪中,弱小的人類與強大的自然在奮勇抗爭,如同面對命運莫測的人生,可以消滅的是肉體,不可以征服的是意志和精神。清晨歸來,老人並非一無所有,戰勝自然,戰勝自我而獲得的生命自由就是他勝利的象徵。

無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他能否最終戰勝自身的這個缺陷,他都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已經戰勝了自己對缺陷的妥協,他是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着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説,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裏,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着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着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當我們讀到在大海中苦苦鏖戰的老人和拼死也要活口的魚類的時候,我們願意相信這就是活着之所以應該活着的價值,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對於年輕人以及中年人來説更應該多從這個角度來理會本書的內涵,奮鬥可能沒有結果,可能一切都會是一場空空的“骨架”,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奮鬥的過程是何其令人讚賞?正像某書評作家解讀了《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讀者最喜歡的還是西行中的孫行者,而不是已經修成正果的鬥戰勝佛

人生就如一片汪洋,很寬,也很危險。它可以把你推向一個高度,也會瞬間讓你失去自己所有的幸福。我們為了保留這一絲幸福,會努力地向浪尖奔去,用我們的滿腔熱血化解有時憤怒的海洋。要知道,一個好漁人,是擁有桑提亞哥的意志和精神的。

沈從文《邊城》文學評論 篇三

所謂文學批評是“以一定的文學觀念、文學理論為指導,以文學欣賞為基礎,以批評家所面對的當代各種具體的文學現象為主要對象的研究活動,目的和任務是對文學現象作出判斷、評價,指出其思想上、藝術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而在我看來,其實就更通俗的語言來講,文學批評是架構在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的一座橋樑,讓讀者能通過批評了解更多作品以及隱藏在作品背後的故事。而自從這座橋樑建立起來過後,橋樑也有了更多的樣式的變化,這就是文學批評文本的不同格式與體制。文學批評的題材豐富多樣,不勝枚舉。大體説來,文學批評文本有五種分類,即論著體文學批評、隨筆體文學評論、對話體文學評論、書信文學評論、序跋體文學評論。本篇文章便是通過對李健吾先生的文學批評作品《邊城——沈從文先生作》的評述來對其中一種文體——論著體文學評論進行淺析。

論著體是文學評論中最常見、最嚴謹也是最重要的樣式。它是“比較系統地闡述某種文學觀點或評價分析某些文學現象的文章體式”。由於這種形式有利於作者細緻深入地表達各種見解,因此受到評論家的廣泛的喜愛,許多重要而複雜的文學問題,都是用論著體文學評論形式來討論和闡釋的,“它是文學評論中的重型武器”。作品規模“既可以是數以十萬言的專著,也可以是數千字的論文”,就這一點來看,李健吾先生的《邊城——沈從文先生作》屬於後者。而從內容上將論著型文學評論分類,可分為作家論、作品論、思潮論。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作品論和作家論較為發達。作品論是以文本為主,可就單個作品談作品,也可對多個作品進行綜合研究。作家論則是以人為主,可以總評作家的一生,也可側重於創作風格、藝術技巧、思想觀念、社會理想、道德修養等各個方面。而李健吾先生這篇文章則是將兩種類型巧妙融合在一起。他通過對《邊城》這部作品的分析,特別是與《八駿圖》的對比,一方面突出對《邊城》的喜愛,另一方面更是對沈從文先生的創作風格的肯定及讚賞。

“我不大相信批評是一種判斷。一個批評家,與其説是法庭的審判,不如説是一個科學的分析者。一個批評家,第一先得承認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靈性活動的可能,所有人類最可貴的自由,然後才有完成一個批評家的使命的機會。”以一個欣賞者而非批判者的身份去評論作品與作家,這是賞讀這篇《邊城——沈從文先生作》之初筆者對李健吾先生最大的印象。作為一個批評家,他所持有的謙虛、客觀與尊重的態度實在難能可貴,李建吾先生那份對好作者好作家流露出的絲毫不吝嗇讚揚的勇氣也着實令人佩服。

文章的前半部,用較大的篇幅寫了作者自己所説的“正文以前的兩句加官”,看似與此篇評論文主題無關,實則彰顯了作者李健吾進行文學批評時的底線和原則,即要尊重作者,充分考慮作者的創作初衷,而不能單從批評者一廂情願出發,盲目否定批判。這也是這篇批評的主題之一,作者由此奠定了整篇文章懇切作評的基調,從而開始進入文章正題,即對沈從文及其《邊城》的評述。全篇文章均是從正面進行評價。在評價沈從文先生時,説道“他熱情崇拜美。在他藝術的製作裏,他表現一段具體的生命,而這生命是美化了的,經過他的熱情再現的。大多數人可以欣賞他的作品,因為他所涵有的理想”“他從來不分析,一個認真的熱情人,有了過多的同情給他所要創造的人物,是難以冷眼觀世的”在李健吾看來,沈從文眼裏的筆下的美好是難以模仿的。而在講到《邊城》時,他説這是一部諧和的傑作,“細緻,然而絕不瑣碎;真實,然而絕不教訓;風韻,然而絕不弄姿;美麗,然而絕不做作”。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評論缺乏批評家理應具備的鍼砭時弊的氣質,會顯得過於中庸。其實不然,他的讚許同樣深沉,同樣有着堅定的立場,在文章最後一段比較《邊城》與《八駿圖》時,李健吾如是説道“如若有人問我,‘你歡喜《邊城》,還是《八駿圖》,如若不得不選擇的時候?’我會脱口而出,同時把‘歡喜’改成‘愛’:‘我愛《邊城》!’”,對好作品的肯定如此體現出來,從而讓讀者也堅定起來。

就筆者自己看來,拋開這篇文章評價者的身份,僅作為中國文壇上一位普通讀者,通過李建武先生的介紹,對邊城,特別是對沈從文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前對沈從文過於通俗甚至有些粗俗的的文學語言一直持以排斥的態度,這篇文章卻足以將從前的懷疑打消,轉而開始理解並佩服沈從文先生內心的那份純淨,開始歡喜先生筆下美好的世界和淳樸善良的人。單就這一點來説,李健吾先生的這篇批評文是到位的,他搭建起的一座橋讓讀者可以重新審視沈從文,發自內心的佩服這位普通卻最偉大的文學巨匠,而絲毫不顯牽強。例如:在講到沈從文先生塑造人物時,“我必須邀請讀者自己看下去,沒有再比那樣的生活和描寫可愛了。可愛!這是沈從文小説的另一個特徵。”想必看到此處的讀者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除了沈從文先生塑造的人物是可愛的,沈從文先生是可愛的,傾力推薦的李健吾先生同樣可愛。這讓讀者如何不想要重新品味那些從前看來並不特別的人物,是如何“可愛”的?

具體談到這篇文章的特點或者優點,就如前文提到的,這是一篇將作家論與作品論相結合的作品。事實上,作品論、作家論和思潮論這三種論著體文學批評的三基本體式,是“可以相互包容,交錯”的。但同時容易犯雜亂、浮泛的毛病。這就要求作家在寫作時必須把握主要指向,清楚自己究竟重點是在論“人”,還是論“文”,又或是論“潮”,應做到心中有數。李健吾先生寫作《邊城——沈從文先生作》便是如此,從文章開頭其實便可明確,李健吾強調批評家必須充分尊重作者意願,不能盲目批判。因此該文章評價的重點就落在沈從文先生上,而《邊城》這部作品只是為了更好更形象具體的論述沈從文的一個輔助論據。因此整篇文章雖看似雜亂,但實際分析起來則是中心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推論合理,更為特別的一點則是前面也提到過的作者的評論中所帶有的情感較為細膩。多數時候,我們所看到的評論均從先在的理論與概念出發,這些文藝批評缺少甚至沒有面對藝術的心靈體驗,也不傳達對最有生命力的藝術質感的指引、呵護和有意義的評價。因為他們對訴諸於靈魂才得以體驗,言説的美沒有了表達力。藝術是一種靈性的活動。沒有體悟,何以言説?而當下的教育體制之下培養出來的評論家,都不是考心靈思維,他們接受前人的思想唯獨沒有看到他們作品裏多姿多彩的`魂靈。而李健吾先生的這些評論更像是內心感受。恬靜、優雅、細密,但它具有具體、細緻和情感的力量。這種印象的、直觀的、感悟的評論依靠了《邊城》風格的影響,更是《邊城》裏藴含的沈從文的藝術之心的自然要求。

其實寫道此處,當自己在李健吾先生的評論中折服在沈從文先生以及《邊城》魅力中時,才發現,這篇論著體評論同樣也可算得上是一部隨筆體評論,是抒情的藝術。整篇文章用優美的文字建構出了讀者與沈從文先生的華麗的橋樑。即保留了論著體的嚴謹、清晰與完整,更給人以隨筆體的文學審美感受,讓讀者在理性與感性中達到最深的感受。這便是是一篇成功的文學評論作品所達到的不可多得的最好效果!

沈從文《邊城》文學評論 篇四

1) 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為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忽然會有一隻草鶯“落落落落噓!”囀着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象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麼吵鬧,便仍然閉着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2) 這辦法決定後,老馬兵以為二老不久必可回來的,就依然把馬匹託營上人照料,在碧溪岨為翠翠作伴,把一個一個日子過下去。

3) 學貿易,學應酬,學習到一個新地方去生活,且學習用刀保護身體同名譽,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兩個孩子學得做人的勇氣與正義。

4) 一個對於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於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於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蹟,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

5) 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6) 該笑的時候沒有快樂。該哭泣的時候沒有眼淚。該相信的時候沒有諾言。

7) 白河下游到辰州與沅水匯流後,便略顯渾濁,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裏。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常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裏,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8) 這並不是人的罪過。詩人們會在一件小事上寫出整本整部的詩,雕刻家在一塊石頭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畫家一撇兒綠,一撇兒紅,一撇兒灰,畫得出一幅一幅帶有魔力的彩畫,誰不是為了惦着一個微笑的影子,或是一個皺眉的記號,方弄出那麼些古怪成績?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頭,不能用顏色把那點心頭上的愛憎移到別一件東西上去,卻只讓她的心,在一切頂荒唐事情上馳騁。她從這分穩祕裏,常常得到又驚又喜的興奮。一點兒不可知的未來,搖撼她的情感極厲害,她無從完全把那種痴處不讓祖父知道。

9) 時候變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還消説!楊馬兵想起自己年青作馬伕時,牽了馬匹到碧溪岨來對翠翠母親唱歌,翠翠母親不理會,到如今這自己卻成為這孤雛的唯一靠山唯一信託人,不由得不苦笑。

10) 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黒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切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

11) 翠翠依傍祖父坐着,問祖父:“爺爺,誰是第一個做這個小管子的人?”“一定是個最快樂的人,因為他分給人的也是許多快樂;可又象是個最不快樂的人作的,因為他同時也可以引起人不快樂!”

12) 照規矩,一到家裏就會嗅到鍋中所燜瓜菜的味道,且可見到翠翠安排晚飯在燈光下跑來跑去的影子。

13) 日頭沒有辜負我們,我們也切莫辜負日頭。

14) 一個人記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體會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文學評論相關論文 篇五

文學評論相關論文一:李白詩中的“金”意象

摘 要:李白詩歌中所選用的意象豐富多彩,“金”即是其中重要的意象之一,通過對這一意象的探究可以挖掘出李白詩歌的許多特點,也能窺探出李白情志的傾向所在。通過列舉李白詩歌中出現的“金”這一意象,挖掘李白詩歌的諸多特點,窺探李白其人其性其情,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李白詩歌喜用“金”的緣由所在。

關鍵詞:李白;詩歌;意象;金

李白,中國文人騷客中最獨具風格的詩人;李白的詩歌,中國詩歌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李白詩歌中的意象,中國古詩意象中最能體現詩人其人其性其情的載體。

提到李白及其詩歌中的意象,多數人會立刻想到“酒”“劍”“月”等。其實,在李白的詩歌中,還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意象――金。通過“金”這一意象同樣可以挖掘出李白詩歌的許多特點,也能窺探出李白情志的傾向所在。

在李白詩中所選用的色彩字眼中,毫無疑問“白”字獨佔鰲頭,位居榜眼的則是“金”字。《李白詩全集》裏所收錄的25卷李白詩歌中,出現了371個“金”字,而在所有這371個“金”字中,作為獨立意象出現的又佔了大多數。

從“黃金”“千金”到“金棺”“金殿”“金壺”“金樽”“金鞭”“金甲”“金缸”“金窗”“金丹”“金丸”,再到“黃金藥”“金剪刀”“金雀鏡”“金光草”等等,使得李白的詩歌可謂是金光燦爛、富麗堂皇,“金”無處不在。

明麗爽朗是李白詩歌詞語的基本色調,如此李白之詩,又怎少得了“金”這一絢麗奪目的色彩?單就一“金”於此,就足以看到李白詩的瑰麗雄奇、流光溢彩。如:“遺我金光草,服之四體輕。將隨赤松去,對博坐蓬瀛。”(古風五十九首中第七首)又如:“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户長相見。”(《雙燕離》)再如:“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前有一樽酒行二首》其一)如此“金”句,不勝枚舉,使得李白本就瑰麗的詩歌更加絢爛。

李白生性瀟灑豪邁、揮金如土,而金本就象徵着財富、高貴,用金來彰顯華貴的生活,用一擲千金來揮灑李白的豪邁狂放,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李白的詩歌中充斥着大量揮金如土的場景,例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襄陽歌》)“千金散義士。四坐無凡賓。”(《贈崔司户文昆季》)他飲“鬥十千”的“金樽清酒”,食“值萬錢”的“玉盤珍饈”,不時還“黃金白璧買歌笑”。這把把的一擲千金恰將李白狂放不羈、豪爽瀟灑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李白錦衣玉食的生活展露無疑。

李白天性孤高自傲、志高意遠,立下的志願是“解世紛”“濟滄海”“安黎元”,他心目中崇敬的英雄是諸葛亮、荊軻那樣以自己的才智和勇武排難解紛、大濟蒼生的人物,而又不屑於與那些庸俗權貴同流合污,他傲骨嶙峋、蔑視權貴,自始至終都保持着他固有的清高和志氣,在他的詩歌中,他的傲骨大氣重過千金,如:“魯連賣談笑。豈是顧千金。”(《留別王司馬嵩》)“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古風五十九首其十)

“詩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李白一生遊歷四方,交友甚廣,其詩歌之中即有大量“金”言來表現他對親情、友誼和愛情的執着。“黃金久已罄,為報故交恩。”(《贈別從甥高五》)“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詩歌中運用瞭如此之多的“金”意象,絕非偶然,細細探來,自有一番道理可循。

李白篤信道教這是眾人皆知,在他的詩歌中有大量讚美崇尚莊子思想的詩句,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然後便“過此無一事,靜談《秋水篇》”了。李白是詩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道教徒,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即成為其人生信仰的終極目標。吞金服丹是道教修煉的獨特方式之一,李白作為一名虔誠的道教徒,當然也會追隨這樣的腳步進行他的修煉之道,故而在他的詩歌中出現大量的“金丹”“金藥”之語也就不足為奇了。如:“願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當餐黃金藥。去為紫陽賓。”(《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前文也已提到,李白生性狂放不羈,瀟灑豪爽,在他的詩歌中常常出現一擲千金的豪言,揮金如土的姿態也是常理所在,這也恰好與他倜儻不羈好大言的性格相符合。他在《贈王判官時餘隱居廬山屏風疊》詩中也説:“苦笑我夸誕,知音安在哉。”“夸誕”,即浮誇虛妄,言語不實在,也就是説大話。李白見人們嘲笑自己虛誇大言,就感歎知音何在。李白好大言的美學思想與莊子的美學思想有着鮮明的淵源關係。莊周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而他認為“道”是永恆的、絕對大的。李白作為莊子的忠實崇拜者,在詩歌中自然會表現出這樣好大言的特點。如此好大言的李白,無論在行動上還是在詩歌中,一擲千金、揮金如土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古代的金銀器,發展至唐代才興盛起來。唐代兼收幷蓄,吸收了大量外來文化的精髓,唐代金銀器的製作工藝代表了當時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唐代國力強盛,人民生活富足,貴族官僚們錦衣玉食也就更理所當然。身為翰林供奉的李白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自然也有這樣的資本,生活中的華貴到了詩歌之中最直接的反映自然非“金銀”莫屬。什麼“金壺”“金樽”“千金裘”“黃金盤”滿目琳琅,金光燦燦。所以,李白詩歌中擁有如此之多的“金”意象,是以氣吞山河的大唐盛世為依託的。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金”這一意象在李白詩歌中是有着獨特地位的,是研究李白詩歌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意象。

參考文獻:

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華書局,1977.

文學評論相關論二:《暴風驟雨》景物描寫之我見

作者/李彩君

摘 要:以親身經歷為原型的《暴風驟雨》尤為重視景物描寫。其中,動靜結合的、或明或暗的、白描的景物交織線,不僅揭示了作品時代背景,提供了人物典型的活動場景,且在寓喻情節發展趨勢、深化主題等方面,扮演着悄無聲息卻又不容忽視的重要角色。

關鍵詞:景物描寫;景物寓喻;動感與”無我“

20世紀40年代末,農村裏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這給思維敏捷的作家提供了創作的廣闊空間和豐富素材,其中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就是一部獨特優秀的作品。

它與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樣,都重視相關的景物描寫。據粗略統計,該作品較明顯的景物描寫共38處,分別扮演着寓喻、氣氛烘托、深化作品主旨、暗示社會環境等角色。

一、景物寓喻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就重視意象的運用與匹配,如離別的”柳“、相思的”紅豆“.情感細膩的作家甚至在這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如張愛玲的”月亮“系列、蕭紅的動物意象。寓情於景於物、託物言情言志,素來是文學創作不可忽視的一筆。該作品也繼承發展了此手法,在整個環境描寫中,景物的寓喻意義非常突出,且極為注意與每個階層、每個本體之特徵的結合。

1.靜物寓喻

在該作品38處的環境描寫中,至少涉及了35個突出的景物。根據景物和本體的關係,可把這些景物分為以下三類:

(1)暗喻革命的希望與勝利、展示穩步壯大的革命力量、昭示反面勢力的削弱

①獨立單個的事物:太陽、亮着的燈、閃亮的銀河、光亮的刺刀、紅似火的雲、鳴曉的雞、冒紅的東方、向陽的向日葵、紅綢旗子、晃動的火苗等。沒有擺脱歷史遺留下來的審美取向,該作品寓喻希望、勝利的事物,均帶着一定的”光芒“與”明亮“,披上一股”血紅“色彩,刺眼而又充滿温暖、力量與朝氣,展示着人們對革命的熱情與美好的憧憬。

②整體意境:對革命未來的美好憧憬,是這部作品環境描寫中最為重視的一面。在這38處中,通過整體意境昭示革命美好未來的大概有7處。如:

”雪停風住,天放晴了。日頭慢慢照到窗户玻璃上。“

”東方天頭開始露青色,稍後又轉成灰白,再以後,又化作緋紅。太陽冒花了。道旁屯落裏,雄雞起起落落地啼叫。“

事物的動態變化與整體環境的相互映襯,展示着革命的光明前景和曲折性。這種環境描寫是不容分割的。因為句中所含的寓喻意義,並不是通過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質加以延伸得來的,而是通過其在一定時期內展示的一系列動態及狀況來表現的。

(2)指窮苦農民

此類景物有:露水、苞米、小麥、黃土色房屋、家雀、燕子、高粱、瓜蔓和豆角等。選取的事物均與農村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不自覺地滲透着一絲樸素、泥土的氣息與勞動的艱苦、難言的壓迫。實幹的苦勁與堅強的心靈一樣可在窮苦弱小的羣體裏釀出驚人的革命力量。

(3)指土地革命的反動勢力

任何時代進行改革都會遇到一定的阻礙,這是社會發展不可磨滅的規律。作者選取了一系列的景物來寓指革命反動勢力,尤其是國民x殘餘、富農地主及其附庸。

相關景物有:蒿子、攀地龍、野葦子、跳貓子、雜草、綠得發黑的樹木、黑大門樓和高高青瓦房屋、柳樹、榆樹、熱毛子狗、黃牙狗和冰柱子……

這一類的事物均帶有一定野性、佔據欲、殘暴性與醜陋感,毫無掩飾地刻畫出反動勢力的”黑“形象。

但,令人奇怪的是其中的柳樹。在中國的意象系統裏,輕盈柔軟的”綠絲絛“似乎總與纖纖美女、綿綿情長相掛鈎。而作者卻用柳樹作為線索貫穿全文,用來寓指邪惡的反勢力,這恐怕跟當地當時的政治環境脱不了干係。如此妖豔婀娜的”柳樹“必擁有足夠的”養分“與良好的”生長條件“,而這所謂的”養分“卻來於貧苦百姓的血汗與無盡淚水。此外,這種”豔麗“”柔弱“極易被當時的社會風氣判為資產階級情調,瀰漫着一股虛無、縹緲、輕浮的不踏實感。由此分析,如此安排就合情合理了。這也是此作品對歷來意象觀念的挑戰。

2.動態寓喻

在《暴風驟雨》中,作者不僅選取了迎合階層本體特徵的大量意象來展示土地革命的曲折性與光明性,而且巧妙地通過這一系列意象的動態發展,不動聲息地暗示着各階級羣體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如:

①燕子:無奈地梳洗絨毛,接受現實的壓迫――主動尋吃、開始展現歡快等積極情緒,生活活動更加多彩――有條件逐漸追求美的享受。

再如:

②柳樹:黑大門樓的柳樹障子――綠得發黑――打黑槍的傢伙傍着柳樹叢子逃離――一排柳樹,長着茂盛的枝葉――軟軟的枝條――柳樹叢子,掛滿白霜――柳樹和榆樹的枝上冒出紅的小疙瘩,長着嫩綠的葉芽,遠遠一望,好像一片貼在藍玉的天上的雜色的煙雲。

景物發展趨勢貫穿全文,形象展示了反面勢力的反覆強弱、最終的皈依與不徹底的轉變等。

這樣”動靜“結合的寫法,不動聲色地引導讀者從微觀、宏觀兩個角度深入品讀小説的主題與創作藝術,使文章脈絡多層次地清晰化。撇開對政治的迎合性,從文學的角度考察這部作品,這不失為一巧妙之處,猶若多線索一主題的格局。

二、景物描寫之動感與”無我“

與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相比,《暴風驟雨》的景物描寫富有強烈的動感。粗略統計的38處景物描寫,絕大部分為動態描寫。上述的動態寓喻就是一個突出的宏觀方面,而從微觀入手,亦可發現作者筆觸的活躍性。

如,太陽透過……照射在地上……南風颳來了……整個屯子都轟動了。啼明雞叫着。東南天上露出了一片火燒似的紅雲。豐富的動景讓整部作品充滿激情與生命力,似乎每一個力量都在積蓄待發、蠢蠢欲動。然而,相比於《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不安亂闖的”小蟲“、會呼吸能睡覺的活生生的”大地“,《暴風驟雨》對景物的描寫則沒有摻雜過多的主觀感情色彩,它則顯得如此洗練純淨。如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言:”無我之境,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枯燥的政治題材、濃郁的政治色彩,樸實白描的粗獷景物再現,始終無法遮蓋作者成熟穩重而堅定的憧憬,始終無法掩住革命勝利的偉大光芒,更無能掩蓋優秀作品的閃光點。作為當代文學中的審美客體,《暴風驟雨》所藴含的獨特的文學價值值得多角度地推敲。

參考文獻:

[1]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周立波。暴風驟雨[M].北京:人民出版社,.

[3]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胡春燕。小説中景物描寫作用舉隅[J].語文教學與研究,(12):39-40.

[文學評論相關論文]

文學評論概述 篇六

文學評論是一種以作家、作品、文學創作和文學思潮作為評論對象的理論文體。寫作者通過寫作評論,表達自己對該作品美學價值的認識和評價,啟發和幫助讀者提高欣賞水平,對作品的作者提出正確而有益的批評和建議。俄國詩人普希金説過:“批評是科學。批評是揭示文學藝術作品的美和缺點的科學。”(《論批評》)這種評論,“是一種洞察過去,啟發未來的禮物”。“只有當評論是苛刻的、有破壞性的、不辨是非的或使人誤解的時候,它才是有害的。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歡迎評論,並且接受有益的(富於建設性的)評論”。(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評論一部文學作品、一個作家或一種文學現象,必須掌握批評的標準。文學評論的標準有政治標準、思想標準、歷史標準、社會標準、藝術標準、美學標準等等。用不同的標準來評論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我們應該用美學標準和歷史標準來衡量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所謂美學標準,指的是藝術規律和美的原則。別林斯基指出:“確定作品美學上的優劣程度,應該是批評家的第一步工作。當一部作品經不住美學分析的時候,也就不值得對它作歷史的批評了。”(《關於批評的話》)美學標準的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四點:

一、形象的真實性和生動性。沒有形象就沒有文學藝術,分析作品要從分析藝術形象體系入手,才能完整地把握住作品,考察它是否真實、生動。這裏講的真實性,不僅包括“客觀真實”,也應包括“主觀真實”。如卡夫卡的《變形記》把人寫成一條蟲,仍是來自對現實的人的思考。它是對“客觀真實”的一種“變形反映”,滲入了作者“主觀真實”的成份,仍然是真實地揭示了現實關係中人的本質的某一方面。

二、典型化的程度。典型性是作品藝術性的重要標記,要考察作品在典型化上所達到的高度,看是否達到“以一當十”的境界。典型化不僅指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包括典型情緒、典型心理等。

三、形式的完美性。文學作品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形式的優劣好壞影響着內容的表達和藝術感染力的高低強弱。要考察作家對藝術形式的探求,看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達到完美的程度。忽視形式美的觀點是版面的,因為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是互為表裏、相依相存的。

四、作品的美感效果。文學作品是以情感人的,缺乏藝術感染力的作品是發揮不了文學的特殊功能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創作,是“為情而造文”,而不是“為文而造情”。創作需要激情批評也需要激情。沒有激情,沒有審美感覺,就無法進入美學的批評。所謂歷史標準,指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即把作品放到它所產生和所反映的歷史背景、歷史實際中去考察。文學作品總是一定時代社會生活的反映,離開一定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氛圍,就無法對它作出公正的評價和科學的説明。這就要求我們把作家、作品放在歷史的發展中,放在一定時代的、社會的、民族的生活環境中去考察。用中國的古話講,就是“知人論世”。用歷史標準去衡量作品,要考察作品產生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客觀方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否真實,深廣程度如何,有沒有表現出深刻的歷史感和新鮮的現實感。此外,還要考察作家主觀方面的情況,研究作家的創作實踐和創作個性,弄清作家是在什麼情況下,怎樣寫出這部作品的,他的'思想、性格、氣質如何等等。總之,要把這一切作綜合分析,而不能抓住一點,以偏概全,任意褒貶。美學標準和歷史標準是統一的,兩者不應該也不可能分離開來。前面分開來説,是為了表述的方便。如果把批評標準表述為“美學--歷史”標準,就更貼切。總之,文學評論作者應該把美學標準與歷史標準結合起來,把思想和藝術、內容和形式結合起來進行評論和寫作。

字文學評論寫作 篇七

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你也要錯過羣星了。

——題記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什麼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但不要為那殘缺而傷感,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殘缺能反襯現有的美。

維納斯的雙臂

雕像維納斯,當你看到她時,一定感到惋惜:怎麼沒有雙臂呢?但正因為是這樣,你才能更加用心地去體會雕刻者的感情,從她黃金比例的身軀,標緻的五官,深沉的目光,那麼令人驚歎,驚歎這藝術的奇妙,更好地去觀賞這個作品,而不會在意那缺少的雙臂。

貝多芬的雙耳

音樂家——雙耳失聰的音樂家,耳聾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可貝多芬卻在這種情況下創造出那麼多震撼人心的曲子。因為他可以不受任何干擾,安靜地彈出他內心的音樂。那無法比擬的音樂,都是他的心聲,是他體內靈魂的樂曲,而這些全都得益於他的耳聾。一位耳聾的音樂家譜寫了世間宏偉的樂章。

李麗的雙腿

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的李麗,她是生理上的絕對病人。1歲時就因小兒麻痺而高度癱瘓,幾十年中,先後接受了40多次手術,靠着體內的鋼板站了起來,而40多歲時又慘遭車禍,永遠地坐在了輪椅上,可這並沒有打倒她,她從開小商店等白手起家,直到創辦了“加油城”、“園林園藝公司”等大型企業;她是精神上的絕對巨人,她還為了“問題孩子”、“失足青年”奔走呼籲,循循善誘,無私奉獻,五年間温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命運奪去了她的雙腿,卻未阻止她精神的奔跑,以堅強的意志與命運抗衡,她拿殘疾的腿更加反襯出她在精神方面的偉大。

這就是殘缺的美,反襯出現有事物的美麗、偉大與不易。

在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完美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花開雖豔卻遲早會敗,燕舞雖美卻春來秋去。完美是稍縱即逝的,它讓生命失去了光澤,失去了社會的真實,失去了意氣風發的自我。斷壁殘垣的古長城、白璧微暇的寶玉,我們不能説它們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們的美真實而又和諧,它們的美因殘缺而彰顯非凡。

文學評論概述 篇八

文學評論的寫作大致有四個步驟:閲讀--定題--評論--寫作。

(一)閲讀閲讀對於文學評論來説,是佔有材料、調查研究的過程。只有通過閲讀,才能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閲讀範圍。從文學評論的寫作要求看,閲讀既要做到點面結合,又要做到深淺結合。

所謂點面結合的“點”,是指作品。所謂“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這裏,作品的閲讀是最重要的,這是獲得評論權的最重要的依據。只有閲讀作品,才能使自己對評論的對象瞭如指掌,評論時説到點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謂深淺結合,是指作品的閲讀要深一點,鑽得透一點,深到能產生真知灼見為止。為了深,就要多讀幾遍。恩格斯為了對拉薩爾的《弗蘭茨馮濟金根》一劇本進行評論,先後將作品至少讀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薩爾》中説:“為了有一個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態度’”,為了“在讀了之後提出詳細的評價、明確的意見”,所以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我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如,列寧為了對小説《怎麼辦》進行評論,在一個夏天把這部小説讀了五遍,“每一次都在這個作品裏發現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動的思想。”(《列寧論文學藝術》第897頁)毛澤東也説過,《紅樓夢》要讀五遍,不讀五遍就沒有發言權。

這説明,浮光掠影、晴蜓點水式的閲讀是不行的。對於被評論的對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徹一些,對作品象對人一樣,要知心、知音。對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閲讀不妨淺一點,瀏覽一遍,有一個直覺印象即可,否則,不能保證“點”的深。2.閲讀方法。一般採取“總體--部分--總體”的步驟。一、總體,就是從頭至尾通讀。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二、部分,是要對重要部分仔細地讀,分析研究,加深印象,發現特色(或發現問題),初步形成觀點。三、總體,是要獲得完整的本質的認識,對作品的傾向和藝術性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閲讀過程中,要及時做好摘記工作。有一種“評點法”的評論,就是一手拿筆,一邊閲讀,一邊評點的。如金聖歎評點《水滸》、《三國演義》。還要通過閲讀培養複述節錄作品內容的能力。這是因為評論中常要概述作品內容,以作評論的依據。

(二)定題所謂定題,就是在讀書、蒐集材料的基礎上,選擇並確定評論的題旨(中心)。定題也稱為“選題”。

初學寫作文學評論的人在定題時常犯以下幾種毛病:第一種,為評而評,無的放矢。評論者隨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未經過認真思考,就去評論。第二種,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開始就寫《論×××的小説創作》這樣大的題目,往往無從下筆而流於一般、平庸、膚淺。第三種,缺乏新意,老生常談,步別人的後塵,拾人牙慧。應該怎樣定題呢?首先要選準作品。應該選擇什麼人的哪一篇作品,這是有標準的。標準就是:

(一)作品的價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權衡一下,問問自己:這作品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評?俄國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説:“假使你要做一個徹底的人,那麼就應該特別注意作品的價值,而不必拘泥於你以前覺得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還是壞。”(《談批評中的坦率精神》)這説明:文學評論要評的是文學作品,作品本身的價值才是我們確定評論與否的重要依據。所謂作品的價值,指的是它的美學價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的水平應是很高的,或比較高的;另外,是某一種作品代表着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或者就是壞作品。這兩類作品都是值得評論的。因為,評論好的,可提高讀者的審美水平,使讀者獲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認識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發展,提高一步;評論壞的,可以防微杜漸,給作者敲警鐘,使讀者也能認識假、惡、醜。

(二)現實的需要。現實的需要指的是:國家事業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凡是現實需要評論的作品,我們作為評論者,就應該負起評論的責任。

(三)個人的專長。選作品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專長來定。也就是説,要選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評論的來評。尤其是初學評論寫作的,更要揚長避短,否則評起來困難,也不容易評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確定評的論中心,有兩個原則要遵守:第一、不同體裁,區別對待。體裁不同,確立評論中心的角度也應有所不同。如:敍事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信箋於人物塑造、矛盾衝突等方面。抒情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偏重於藝術意境、感情抒發等方面。第二、應有真知,貴在創新。評論的中心,必須從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真知灼見出發來確立。由於是自己的真知灼見,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創新,評出新水平。對一篇作品,是評人物形象,還是評情節安排,是評某一細節,還是評全篇結構,是評思想意義,還是評語言風格,都需要評論者具有一雙慧眼。培養“眼力”,可以採取兩個辦法:一是選取。選取作品有意義之點來評。因為作者在寫作時就是這樣選材的。魯迅説:“選取有意義之點,指示出來,使那意義格外分明,擴大,那是正確的批評家的任務。”(《關於小説題材的通信》)應該使自己能夠熟練地從評論的作品中選取有意義之點。在開始時,可以選擇一些名篇,自己確定一個具體的範圍,選取一些有意義之點。如評價魯迅的小説《祝福》,可以確定一個範圍:評論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這樣,既可以從總的方面--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典型,成功在哪裏等方面來選取;也可以從局部的方面--魯迅怎樣刻劃祥林嫂的眼睛、語言、性格等方面來選取。二是甄別。主要從三方面鍛鍊自己的甄別能力:一,作品中什麼是應選取的有意義之點,什麼是要捨棄的無意義之點;二,什麼是自己對於作品的真知灼見,什麼是拾人牙慧的舊調重彈、老生常談;三,哪些是自己評論時能夠駕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難自己力不勝任的。總之,定題是在閲讀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評論者的思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過程”。要順利完成這個“飛躍”過程,需要花大力氣、下深功夫。一些批評家能定題定得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評論多數評論是基於以下五個問題:

1.這部作品説些什麼?

2.這部作品意味着什麼?

3.這部作品是如何表達的?

4.這部作品表達得好不好?

5.這部作品值得創作嗎?

第一個評論的問題,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現象。主要應對“誰”、“什麼”、“何處”、“何時”、“為何”和“如何”給予正確的答案。目的在於明確作品所反映的具體內容,並且把作者所經驗的與自己所經驗的聯繫起來。

第二個評論的問題,在於闡明作品的主題。這種能力只有在閲讀和欣賞文學作品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才能具備。要正確評論作品的主題,一般要從:一、內容釋義;二、感覺感情;三、語言調整;四、作者意圖等四個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個評論的問題,涉及到作者為了在讀者中得到預期反應所運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達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為文學作品來説,除非能夠注意並運用這些特殊的技巧,否則,讀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評價它。評價作品的表達技巧是讀者和作者都會感興趣的。

第四個評論的問題,是建立在對前三個問題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為了公平、正確地評價一部文學作品與讀者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這種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評論者對這部文學作品的個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確判斷作者藝術手法表達的成功程度,對作品的技巧的運用作出應有的評價,將會得到作者和許多讀者的贊同。

第五個評論的問題是關於作品的價值的。一篇文學評論只有正確地指出作品的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才稱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學評論。“使文學作品獲得寫作價值的,除了帶來愉快,擴大知識領域,提供新的見識,促進積極行動,促進對生活有更正確的態度等等以外,還有語言的描繪(通過色彩、形狀、明暗、場景的描寫)、結構或語言的宏偉、思想,歷史性(對於另一時間的描述),以及存在於許多散文和詩歌中的韻律。”(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在《文學評論》、《文藝報》等報刊上發表的評論作品,為我們學習評論提供了範文,我們可以從這些評論中學習到有益的評論方法。

(四)寫作文學評論屬於議論文。它必須具有議論文的一般特點,這是它與其它議論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於它是對文學作品發表的評論,所以又不同於其它的議論文,而要有點文學色彩,這是它的個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學評論,既要具有一般論説文的特點,又要講究文學性。

1.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我們對一篇文學作品發表議論,總要有個基本看法:是好還是壞?是基本上好的還有缺點,還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處?這個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這個論點必須是正確的、鮮明的。

2.要有準確、充分而有説服力的論據。文學評論的論據,主要應從作品的人物、情節和藝術描寫中去找,也就是説,要對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藝術描寫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細緻的具體的分析。從而引用足以説明自己論點的材料來作為論據。這些論據一定要準確可靠,不能想當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斷章取義,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3.要運用科學的符合邏輯推理的論證方法。是用歸納法,還是用演繹法,或者是類比法,應深思熟慮。而且,是寫成一篇立論的評論,還是一篇駁論的評論,也需要根據寫作目的,從作品實際和讀者需要出發來確定。

4.要具有文學批評的當代意識,能按照文學規律和特性結合作品實際進行寫作。必須運用學過的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史知識、美學知識、語言學和修辭學知識,針對具體作品進行具體分析。否則,在文章中盡講外行話,或者對文藝作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樣的評論肯定難以服人。

5.在創作上文學觀念在不斷更新,因此文學評論的理論和術語也隨之不斷更新。為此,就要努力使評論的語言既準確、嚴密、有科學性、理論性,又要鮮明、新穎、有文學性、形象性。要通過語言的運用將評論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