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良好習慣的養成》閲讀答案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9W

《良好習慣的養成》閲讀答案新版多篇

養成良好習慣 篇一

養成良好習慣,奠基美好人生

張佔領

孟莊鎮口張學校,位於京廣鐵路以西,新鄭國際機場入口處,學校始建於1949年2月,1975年至1979年,他的建制是國小、國中、高中一體化,1980年後的建制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國小。學校用地面積4900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735平方米;學校現有一個沒有硬化的土運動場,沙土地籃球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28平方米。目前各功能室配備齊全,音樂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儀器室、計算機教室、體育器材室、圖書室六室齊全等等。目前,學校有教學班7個,186名學生,11名教師,其中有6個一級教師,5個二級教師,本科學歷有2人,專科畢業有9人。教師結構基本合理,但年紀偏大,平均教師年齡48歲,科學、音樂、書法,體育、美術教師都是兼職教師。

新的學期開始,我校提出“養成好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的德育管理目標。我校德育處也一向重視學生良好品行的塑造,根據學校實際,提出養成教育工作思路:堅持“科學規劃為前提,制度完善為根本,細節管理為關鍵,德育活動為載體,良好班風建設為突破口的原則,從“小、實、細、活、恆”五個方面狠下苦功,對“養成教育”進行深化、細化、具體化的解讀。現將我校在開展養成教育方面具體做法和取得的點滴成績彙報如下:

一、組織有力 制度引航,建立健全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

學校成立了養成教育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教導處具體牽頭。然後,組織成立以班主任為主體,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養成教育”工作小組,從而實現責任明確、齊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以《各年級德育目標》、《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學生一日常規》為依據,提煉、概括、細化為“24”個行為習慣的內容和評價要求,24個養成教育習慣環環相扣,層層落實。

為建立健全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按照學校三年規劃中的德育工作要求,完善德育常規檢查評估體系,強化學生行為規範養成。以教導處為首組成綜合治理小組,專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完善《班主任工作條例》、《學生一日常規》等德育常規檢查評估體系,強化學生行為規範養成。 以教導處為樞紐,將養成教育貫穿到課程建設中,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等課程教學相結合;貫穿到教師隊伍建設中,與教師教科研活動相結合,制定分階段實施的詳細計劃,將學生行為規範建設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豐厚教師理論底藴,引導教師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教育教學,大力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氛圍,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通過教師良好的形象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薰陶學生、感染學生。

二、文化薰陶 環境育人,營造養成教育的良好氛圍

校園文化、班級氛圍的營造是學校養成教育的一面旗幟,一大亮點,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是學生的精神家園。為此,口張國小大力營造校園文化,力求讓校園的每一堵牆會説話,每一根草每一棵樹能傳情。以美育人,潤物無聲。本學期,學校在此方面的投入大量資金,積極建設文化長廊、宣傳櫥窗、良好習慣養成評比表彰欄。

利用教室兩側的牆壁張貼一些學生的字畫、作業,名言警句等;教室的四角,把它安排成“養成評比角”、“養成成果展示角”、“圖書角”等;後面的黑板由學生自己排版、策劃;班級成一個“愉悦的場所”,教室文化建設彰顯班級特色,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潛移默化影響着學生身心。

積極創建“温馨教室”。 乾淨的教室不是打掃出來的,而是保持出來的。平時的工作中,班主任以身作則影響學生看到地上有紙屑就主動撿起來。講桌,講台,前面的垃圾桶,笤帚、拖把,採取“責任到人,包乾負責”,領到任務的孩子頗感光榮,不僅認真負責,還幹出了創意,如:講桌上多了雜物盒,粉筆盒,分類放置,井井有條。孩子們還擺上了盆景,美化着講桌,令任課教師感受到温馨舒服。勞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責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

三、活動多樣 寓樂於教,推進養成教育走向深入

我們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養成教育走向深入。

1、堅持開展每天晨誦、午寫活動,讓學生親近經典,規範書寫。開展“最美作業”大展覽。讓學生的書寫,做到一筆一畫,一絲不苟,美觀大方。

2、每週二下午社團活動開展,為學生養成教育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如相聲社團“學雷鋒”“榜樣”等演出,感化了師生,淨化了靈魂。為學生成為文明人奠定了基礎。

3、為保證每天體育鍛煉不少於一小時,堅持每天的課間大活動,主要內容有:課間操、跑操,為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組織學生拔河比賽,跑操、廣播操比賽。

4、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堅持上好閲讀課,指導學生閲讀。開放圖書吧,通過“師生共讀”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

5、開展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根據每月的主題教育開展特色主題班會,如:“感恩主題班會”、“安全主題班會”,“向國慶獻禮”、“暢談夢想”、“中華經典誦讀”等,陶冶孩子情操,關注時代進步。

6、塑造養成教育班級氛圍,開展“最美教室”大評比,人人動手,打造書香型班級,書香校園。

四、家校互動 共促提高,夯實養成教育的開展

通過上述方式,瞭解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反饋學生在校情況,徵求家長意見,使養成教育取得家長的支持。

1、首先,通過家校聯繫卡,把 “養成教育”內容呈現給家長,廣泛爭取家長意見,取得家長支持。

2、組織教師“愛心家訪”, 通過走出去,聽聽家長的聲音,不斷改進養成教育方式方法,使養成教育順利實施

3、每學期向家長髮一份“師德調查”問卷,讓家長綜合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4、定期召開家長會,共謀養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5、充分利用“家長委員會”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橋樑。

五、樹立榜樣 典型引路,打造養成教育的品牌效應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夯實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的校風、學風、班風,本學期開始,全校開展星級班級評比活動,對各班文明禮儀、書寫、衞生安全、兩操、路隊等方面進行督察和評比。根據評比結果分別授予“一星級班級”到“五星級班級”的榮譽稱號。通過爭創星級班級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通過“校園十星”評選、“陽光少年”爭章等活動的開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修改完善《學生成長記錄冊》、《學生成長檔案袋》,形成個性化評價體系。通過創新各種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等不同層面的精心培養,從而內化為口張國小學子形象,使良好的個性品行真正温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有力地彰顯出養成教育的特色。

為了塑造優秀的班級氛圍,培養孩子追求優秀的習慣,班主任老師不段探索管理策略,打造班級“軟文化”建設 。班級“軟文化”環境是班級文化環境的核心,最能體現班級個性的,如:學校鼓勵師生共寫隨筆,通過班級日誌、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師生的日常教育、學習生活、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習慣養成。

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聆聽窗外聲音。通過家長進課堂、觸摸時代脈搏主題班會等形式,學習科普知識、交通安全、醫療自救知識等,引導教師與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促進教師與學生形式多元的價值觀。

六、成績顯著 特色鮮明,養成教育成為學校新亮點 (

一、)成績

通過開展養成教育,師生共同進步,習慣逐步養成,如今,校園內師生言談舉止優雅,氣質修養不俗,行為習慣良好,文明、規範、和諧的育人環境基本形成,校外學生幫家長做家務、幫扶老人、自覺撿垃圾„。.家長稱頌,校內見到老師就問好、見到生人就行禮„„老師高興,學校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發生了大的改觀。 (

二、)特色

特色一:以“文明班級”建設為切入點,實現班級管理規範化。

為夯實養成教育,規範班級管理,各班主任帶領學生集思廣益,各顯神通,制定“班級養成公約”“一日養成承諾”:

校服領巾 活潑大方 言語文明 舉止端莊 談吐不俗 良好修養 尊重老師 友愛同窗 愛護公物 輕拿輕放 惜時守時 作業不忘 安靜有序 不用守望 集會路隊 班級之窗 站姿挺拔 積極向上

誠實守信 勇於擔當

這份公約共80個字,基本涵蓋了孩子日常的方方面面,“公約”令孩子朗朗記憶,身體力行。

《我承諾,我可以》的一日承諾,成為孩子們的錚錚誓言,改變了“守則”“規範”生硬的“命令”式,變為“主動式”,變“不要怎樣做”為“我可以怎麼做”,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特色二:締造書香班級

“學會閲讀”是系列校本課程之一,我校把打造“書香充盈的教室作為活動目標把閲讀童書作為教研組的自主教研活動之一,把“師生共讀一本書”作為推進閲讀的一種努力與嘗試。讓閲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校園的建設。 師生共讀的特點——階梯閲讀

學生階梯性閲讀研究,就是為每一個兒童尋找到他此時此刻最合適的書;在他們成長的每一個時刻,一定有着這一時刻最適宜的一本書。

閲讀的特殊形式——共讀

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共讀,就是和讀同一本書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學生與學生,就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倡導親子、班級共讀,通過共讀一本書,共寫心靈的真誠的話語,實現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同學之間乃至老師和家長之間真正的共同生活。我們的實驗開展以來,通過共讀,發生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改善了無數親子、師生、家校關係,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從某種意義上,“師生共讀”成為打開孩子智慧之門的突破口。 共讀的意義

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藴藏着不為人知的神祕,而閲讀能夠喚醒這種藴藏着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予,無論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是健康成長,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慢慢通過閲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 經過“師生共讀”,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收穫:

1、孩子更喜歡讀書,熱愛讀書,“共讀”不僅激勵了孩子,也帶動了家長。越來越多的家長走進“共讀童書”的行列,出現了“親子共讀”,“全家共讀”的氛圍。“共讀”增進了家校聯繫,得到家長的肯定。

2、“共讀”拉近了師生關係,我們與孩子的心貼的更近了,與孩子們有了共同的語言。通過閲讀童書,更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摸索出很多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記錄下大量的讀書心得、閲讀收穫,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悄悄的發生了變化。用學生的話説:“老師越來越可愛了!”通過“共讀”,我們收穫了太多的感受,。這些方法將會更科學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幫助我們的班級管理。

3、“共讀”,讓學生積累下大量的讀書筆記、心得感受,學會了製作“讀書卡”,“讀書手抄報”。孩子們在讀書中體驗,感受,他們或辯論,或交流。通過講故事、演講、辯論等形式,使學生願説、敢説、會説、從而形式終生收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養成良好習慣 篇二

養成良好習慣奠定幸福的人生

雷鋒國小國小一年3班

班級建設方案

一、班情分析和發展目標:

本班有學生名,其中名男生,名女生。本市,外來務工。這些孩子剛剛從學前班升入一年級,在行為習慣方面的約束力還不強,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學校一日常規,不知道來學校該遵守些什麼紀律,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上課吃東西、講小話、亂丟紙張等等,這些不良習慣需要及時糾正,使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俗話説:播種一個行為,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本學期中最大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方面的養成教育,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使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具體的做法:

1、開學第1-2周大力抓好國小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孩子們明白當好國小生的基本行為要求,如何上課、如何做早操、如何排路隊等。

2、制定班規: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一首簡單琅琅上口的兒歌,將學生入校後學習生活規範起來。

鈴聲響,進課堂,學習用品擺放好。

不説話,靜息好,等待老師來上課。

課堂上,專心聽,老師提問認真聽。

答問題,聲響亮,認真書寫作業棒。

兩課操,認真做,集會站隊快齊靜。

不追逐,不打鬧,安全責任牢記心。

愛勞動,講衞生,紙屑果皮不亂扔。

國小生,要記清,好習慣養成益終生!

3、制定班級公約細則:

(1)遵守學校、班級的各項常規制度。

(2)尊敬師長,同學間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3)愛護班級公共財產,主動為班級添磚加瓦。

(4)平時注意保持教室整潔,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5)上課時,做到會認真傾聽,會積極發言。自主學習,具有探究創新精神。

(6)獨立完成各項作業,不抄襲,不遲交,考試講誠信。

(7)離開教室,隨手關燈、門、窗,節約用水、用電。

(8)集體活動聽從安排,積極參加,維護班級榮譽,為班級爭光。

4、制定安全細則:

(1)、課間不許在班裏追逐打鬧,因為空間小容易磕碰。

(2)、在沒有老師陪同的情況下不允許私自去體育器械那遊戲,因為容易發生危險。

(3)、不許手持鉛筆、尺子和同學打鬧。

(4)、在老師沒有要求帶剪刀的情況下,不許帶剪刀來學校。

5、文化板塊:

比一比 誰最棒:分為學習、紀律、衞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比。學習方面:回答問題積極,老師獎給紅星一顆,十顆紅星可以換一顆金星,作業書寫認真就獎給一個笑臉,十個笑臉可以換一顆金星。紀律方面:每週五進行評比,先由小組內互評,再在班級評比,表現特別優秀可以獎紅星2顆,表現一般獎1顆,表現差沒紅星。衞生方面:輪到值日時,打掃認真獎紅星1顆。

優點花:學生有突出優點獎給一片優點花瓣,花瓣上寫着優點,5片花瓣可以開出一朵花,比一比誰的花開得多,開得美,以此激勵學生,強化學生的優點,讓學生互相學習優點,共同進步。

花兒朵朵:展示學生的美術、作業、手工作品等。結合學校及班級的開展的活動,選出優秀的展示出來。讓其他的孩子借鑑學習。

信息欄:張貼學生信息,一些實事新聞,班級活動展示等。

衞生角:張貼“垃圾不落地,教室更美麗。我是班級小主人。”等標語,以此激起學生主人翁的責任感,使他們能創造,保持潔淨的學習環境。

書香角:讓每個學生把自己家裏的課外書捐到學校,擺在教室。同學們需要讀什麼書,可自行挑選,向圖書管理員借閲。

6、活動開展

(1)讀書活動:利用圖書角的圖書,靈活機動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時間,教會學生“安安靜靜讀書”,使班級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2)繪畫競賽

每月開展一次繪畫競賽,將好的作品張貼在花兒朵朵上展示。

(3)講故事比賽

每月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

(4)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聯繫,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本學期,力爭把所有的家長走訪一次,甚至多次。努力把本班的理念傳輸給家長,以取得家長們的積極配合。

(5)一幫一活動:關注班上學困生,建立一幫一小組,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7、班級分工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明確分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職責。

分工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撿紙 張瀛夫 湯權 張城宏 陳瑞凱

擺桌椅 範子豪 孔令瀟 萬宇 陳星巨

掃地 葉盈希、湯涵清 葉芯伽、王琦琦 範瑞佳、楊景秋 李鬱青、王月濤 澆花、消毒 王裕博 湯植程 袁梓桉 陸志強

拖地趙紫霖 侯俊 邢陶清 官志輝

擺掃把 葉盈希 王琦琦 範瑞佳 李鬱青

擦黑板 胡文俊 李金燁 李璨 張振東

擦瓷磚 王凱怡 唐欣婷 胡思琪 陳奕彤

7、班委設置

班長1人:負責班上所有事宜。

組長4人:維持組內紀律,收發作業。

小組長8人:監督組員學習,背書、批改中午作業、帶領組員早讀。 衞生委員1人:負責檢查督促衞生。

安全組長1人:負責班級安全檢查。

《良好習慣的養成》閲讀答案 篇三

語文閲讀理解在語文教學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學生日常獲取知識、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必然需要和適應未來信息社會的必備技能。

《良好習慣的養成》原文

胡適

良好習慣的養成,即普通所謂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告訴我們説:人品性格是習慣的養成,好的品格是好的習慣養成。中學階段是定型的階段,中學生時期與其注重治學的方法,毋寧提倡良好習慣的養成。 個人的壞習慣在中學還可糾正,假使在中學裏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個人的前途 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學裏可能不會是個好學生,在社會裏可能不會是個有用的人才。

我們的國家以前專注重文字教育,讀書人的指甲蓄得很長,手臉都是白白的,行動是文縐縐的,讀書可以從“學而時習之”背誦起,寫文章搖搖擺擺地會寫出許多好聽的詞句來,可是他們不能動手,也不能動腳,連桌凳有一點壞了,也不能拿起斧頭釘子來修理。這種只能背書寫文章的讀書人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動手動腳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怎樣養成呢?我在台灣大學講《治學方法》時,講到一個故事:宋時有一新進士請教老前輩做官的祕訣,老前輩告訴他四個字:勤謹和緩。這四個字,大家稱為做官的祕訣,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祕訣。

④勤,就是不偷懶,不走捷徑,要切切實實,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 手的用手,用腳的用腳。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應該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標本,你就到田野,到樹林裏去找。無論在實驗室裏,在自然界裏,都不要偷懶,一點一滴地去做。

⑤謹,就是 謹慎,不粗心,不 苟且。寫漢字, 一點、一橫也不放 過;寫外國字, “i ” 的點、“t ”的橫,也一樣不放過;做數學,一個圈、一個小數點都不苟且。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情,做小事關係天下的大事,做學問關係成敗,所以細心謹慎,是必須養成的習慣。

⑥和,就是不要發脾氣,不要武斷,要虛心,要和和平平。什麼叫做虛心?腦筋不存成見,不以成見來觀察事,不以成見來對待人。就做學問來説,要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做化學、數學、歷史、地理,並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學語文。無論對事、對人、對物、對問題、對真理,完全是虛心的,這叫做和。

⑦緩,這個字很重要,“緩”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輕易下結論。如果沒 有緩的習慣,前 面三個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證據,這是很難的工作,不花時間,就不能做到“勤”的工 夫;忙於完成,證據不夠,不管它了,這樣就不能做到“謹”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當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證據不夠,應當懸而不斷,就是姑且先掛在那裏,懸而不斷, 並不是叫你擱下就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謹,要你和。緩,就是南方人説的“涼涼去吧”, 緩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證據,然後根據事實來下判斷。無論作學問、作事、作官,都是一樣的。達爾文寫生物進化論,費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標本,做研究,並 與朋友們反覆討論。朋友們都勸他發表,他仍然不肯。後來英國皇家學會收到另一位科學家 華萊士的論文,其結論與達爾文的一樣,朋友們才逼着達爾文把研究的結論公佈,並提出與朋友們討論的信件,來證明他早已獲得結論,於是皇家學會才決定同華萊士的論文同時發表。達爾文這種持重的態度,不是缺點,是美德,這也是科學史上勤謹和緩的實例。值得我們去 想想,值得把他作為榜樣,尤其青年學生們要在中學裏便養成這種習慣。有了這種好習慣,無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將來不怕沒有成就。

《良好習慣的養成》閲讀答案

20、從全文看,圍繞“在中學生裏提倡良好習慣的養成”這個觀點,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4 分)

【答案】一方面論述“以前的讀書人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另一方面論述“良好的習慣要從勤謹和緩四方面來培養”。

【解析】本題考察議論文的論證思路。

21、本文談良好習慣的養成時,第段提到“專注重文字教育”有什麼作用?(6 分)

【答案】採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通過描寫以前讀書人只能背書寫文章而沒有養成動手動腳的習慣,從而突出了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解析】本題考察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22、文章第⑦段畫線句子“有了這種好習慣,無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將來不怕沒有成就”能否刪去?為什麼?(3 分)

【答案】不能刪去。這句話通過闡述好習慣對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重要影響,點明瞭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總結了上文,點明瞭中心,也與題目“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文章的開頭相呼應。

【解析】本題考察句段在文末的作用。

23、作者認為“要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學語文”。請聯繫上下文,結合鏈接材料,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有益啟示。(4 分)

【鏈接材料】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 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社化自信。

學語文為的是用,就是所謂學以致用。經過學習,讀書比以前讀得透徹,寫文章比以前寫得通順,從而有利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才算達到學語文的目的。

【答案】略。

【解析】本題屬於發散性思維題目,考察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對語文學習的認知。言之成理即可。

養成良好習慣 篇四

養成良好習慣,爭做四有新人

---------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習慣,爭做四有新人”。大家知道,習慣形成性格,習慣也決定着命運。好習慣形成一輩子受用;同時壞習慣形成了,那麼也要一輩子受折磨,受牽累。

約。凱恩思説:“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態度,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不錯,在凱恩思眼中良好的習慣將會註定我們的性格,甚至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命運,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何等得重要。

魯迅先生很愛惜時間,他一生撰寫和翻譯了3640萬字的著作,平均每天寫2000字,為我國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及其豐富文學遺產。他所以這樣高產,因為他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把寫作當作是一種樂趣。

曾國藩是清代的名臣,一生勤奮好學,以“勤”,“恆”兩字來激勵自己,教育子侄,謂“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事事鬆弛。”他抓住一切讀書機會,死前一日猶手不釋卷,還給自己訂了十二條規則。他讀書日課有程,持之以恆,博求約守,不拘門户,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因為有了這種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使他得以博聞強記,學富五車。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良好的習慣,是為人、做事成功的基礎。 俗話説:“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也充分説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可謂家喻户曉,他一生的理念就是“差不多”。有一次他沒能趕上吃飯,他就對自己説“吃飯和不吃飯不是差不多嗎?”沒搭上火車也對自己説:“趁火車和走路不是差不多嗎?”甚至在他嚥氣的那一刻,他還對周圍的人説:“活着和死了也不是差不多嗎?”這還不能夠説明壞習慣的影響之大嗎?正因為這些壞習慣如鬼魅般纏繞着你,影響你的生活,影響着你得成功。

成功和失敗,都源於你所養成的習慣。

既然習慣如此重要,那麼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有一位禪師,帶領一幫弟子來到一片草地上。他問弟子們,怎麼可以除掉草地上的雜草。弟子們想了各種辦法,拔、鏟、挖等等。但禪師説,這都不是最佳辦法。因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什麼才是最好的辦法呢?禪師説:明年你們就知道了。

到了第二年,弟子再回來發現,這片草地長出了成片的糧食,再也看不見原來的雜草。弟子們才明白最好的辦法原來是在草地上種糧食。

這是禪師的智慧——用糧食根除雜草。我們在培養習慣時,是否可從禪師那裏領悟借鑑呢!好習慣多了,壞習慣自然就少了。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是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變成你的信念。

同學們,人生最昂貴得代價就是都在等待明天,但明天永遠不會再來。因為來的時候已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唯一用來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的機會,不要把希望寄託在明天,希望永遠就在今天,就在現在!君子以自強不息,讓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去養成一個個有利我們生活,有利於學習的好習慣,伴我們快樂成長,去創造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藍天。

養成良好習慣 篇五

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國小生(第一週)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國小生”。首先,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吵鬧、不亂丟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園裏,微笑面對老師和同學,熱情主動地打招呼問好;平時熱心真誠地幫助有困難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時,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車上,能熱心地為身邊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讓座„„ “文明”就像空氣一樣,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體現文明。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學校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讓我們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和同學快樂友好地玩耍,讓我們在這裏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將來當我們長大了,走向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好品德、懂法規的優秀公民。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點滴之處見精神,做文明的、高尚的人,就從這些細節開始吧!謝謝大家。、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第二週)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愛護校園環境,從我做起》。每當我們走進龔河國小的校園時都能感受到她的潔淨和美麗,雖然她的佔地面積不大,但你瞧:整齊的教學樓,寬敞潔淨的水泥路,宜人的花草樹木無處不滲透着她的生機和活力。可是進來我發現我們的校園環境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如:樓梯旁的白牆壁上出現了黑黑的腳印和斑點,教室裏外常有一些紙屑,學校裏外隨處可見一些食品包裝袋,廁所裏到處是垃圾,花池裏的花草樹木總有人愛摸它„„這些都是我們個別不自覺同學的“傑作”。大家説説這些是我們文明國小生的做法嗎?回答肯定是“不”字。為了使我們的校園多一份綠,多一份生機,多一份潔淨,讓她成為我們童年的樂園。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吧!保護好我們的校園環境,我向全體師生倡議“愛護校園環境,從我做起”,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衞生的好習慣。

2、愛護校園的公共設施,不亂塗亂畫,不踩踏草坪,不亂折樹枝。

3、提倡“彎腰精神”,一見垃圾就撿拾,仍進桶裏不怕煩。

4、自覺與不文明行為説再見,與不文明行為作鬥爭,成為環保小衞士。

各位老師、同學,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愛護校園環境,自我約束,相互檢查。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潔淨。“學校無垃圾行動”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第三週)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首先帶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着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乾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説: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裏去。説着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乾。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文明由細節構成。她在課堂上表現為:坐姿端正、凝神聽講、舉手發言;她在課間表現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打架鬧事,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踐踏綠草,不採摘鮮花、不留下雜物。它在社會中表現為:公交車上主動讓座,接人待物禮貌周到。它表現在一聲真誠的“謝謝”,一句真心的“對不起”,還有每日的“您早、你好、再見”之中。

説文明話,做文明事,但要真正做好,持之以恆,卻不容易。反思我們同學們的所作所為,離文明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小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學校外面的走廊叫什麼名字嗎?文明示範一條街!但是,在這走廊上,我們總能見到與之極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餐巾紙等,在牆壁上也留下了同學們句句不和諧的文字。這些東西的留下和我們走廊的名稱是極不相符的。在新修的塑膠操場,我們也總能在上面看見同學們丟的紙屑,特別是在上週開完運動會後,老師看到操場上留下了同學們喝水的紙杯和一些同學丟的小碎物!

本學期,大多數同學搬進了新的小區,住進了電梯公寓。但老師知道,有的同學的言行舉止離文明國小生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喜歡在小區裏玩電梯,將電梯的按鈕一直摁住或者一直坐電梯上上下下,導致有的叔叔,阿姨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同學們,你覺得他們的做法正確嗎?電梯是方便人們能更快的上樓,下樓的工具,希望同學們不要隨意破壞它。

在此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摒棄身上的種種不文明的現象,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做一個文明上進的國小生。首先:要做到舉止端莊,言行文明。 其次:講究衞生,保護環境。第三:愛護公物,節約資源。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 ,播種習慣收穫性格, 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同學們,你們是學校的主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爭做文明學生!

謝謝大家!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第四周)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有一位名人在《實話實説》欄目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訪問的時候,在一個洗手間裏,他聽到隔壁小間裏一直有一種奇特的響動。由於這響動時間過長,而且也過於奇特,因此不覺吸引了他的好奇。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通過小門的縫隙向裏探望,這一看使他驚歎不已。原來,小間裏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馬桶的沖刷設備。一問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後,因為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髒東西衝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裏,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並不在他的身邊。這件事令這位名人非常感慨,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可以説這種負責精神已經滲透到了他全身的每個細胞,每根神經,每滴血液,已經完完全全成了習慣。 同學們,責任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備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那麼他就缺乏基本的責任心。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應該能做到明辨是非,懂得什麼是該做的、怎麼做才是對的。 責任心強,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這就能磨練意志,培養克服困難的毅力,做事自然就容易取得成功。

比如,每天我們都要做早操,無論是隊伍的集合、隊列的整齊,還是每一節操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同學們對自己負責,自覺鍛煉出健康的體魄,將來才能有個好身體,才能為社會更好地工作,這也是你對自己有責任心的最好體現。再如,在平時的衞生保潔工作中,有的同學能做到積極認真,懷着一份責任心去做好值日工作;有的同學在校園裏看見廢紙,也能馬上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他把校園當成了自己的家,把“伸伸手,彎彎腰,撿撿紙”的勞動當成了自己對美麗校園應該盡到的責任。

做人必須要有責任心,我們在這裏生活和學習,不僅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還要對關愛我們,為我們嘔心瀝血的爸爸媽媽和老師負責。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還要學會對國家,對社會負責。那麼,就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

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