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伊斯蘭教的開齋節是怎麼來的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2W

伊斯蘭教的開齋節是怎麼來的

二、節日習俗 篇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大爾德”。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羣眾的春節,藏族同胞過藏年。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美好節日。

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室外、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羣眾聚會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有的地方念三遍“隨倆”),穆斯林羣眾攜帶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穆斯林過多(有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擇一處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作為會場。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羣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脱下鞋子,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四、節日意義 篇二

穆斯林重視爾德節的慶祝活動。依照經訓教導,在節日裏,穆斯林沐浴淨身,換上最美的或最乾淨的衣服。開齋節那天不許延長或額外守齋戒,也不許可無節制地吃喝。開齋節是宗教大集會,穆斯林從各方聚會在一起禮拜、祈禱、記念真主,互相問候、關懷和友好。

開齋節是伊斯蘭宗教節日,必須以伊斯蘭方式來慶祝。活動的主題當以記念真主和學習先知為主題。爾德節不是民族文化節日,因此阿訇不允許將爾德節降格為一般、地方或少數人的娛樂活動。阿訇解釋,民族節日活動的目的是尋求歡樂、節日休息、互相送禮、藉機吃喝。而爾德節日的主題則必須以崇拜真主、記念穆聖為核心內容,否則就是偽爾德節。如果排除信仰目的,那麼,偽爾德節就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引向正義,而是引向錯誤,引向罪惡。因此那種偷樑換柱式的偽爾德節,穆斯林是堅決反對的。

穆斯林的爾德節不是休息日,也不是單純娛樂日,因為穆斯林的功課和職責時刻不能放鬆,一天也不能缺少。在記念真主和穆聖的節日裏,責任只能加重,不能減少,穆斯林絕不許可把開齋節或宰牲節搞成庸俗的娛樂日。

開齋節是穆斯林的珍貴日子。節日裏,每個穆斯林都有幸參加各種祈禱和禮拜活動,以提高個人品性和道德修養,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穫。

開齋節也是穆斯林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開齋節應當更多地想到平日可能被遺忘的老人、親友、孤寡和窮人。由於穆斯林是祈求真主賞賜恩惠,所以首先應當感讚的是真主已經賞賜人們的恩典,並以自己富裕的條件和施捨給那些需要精神和物質幫助的人以力所能及的援助。通過一次成功的爾德節日,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在真主的綠蔭下提高一個精神階梯。

伊斯蘭教開齋節的注意事項 篇三

1、開齋節會禮前的嘉儀行為包括哪些?

答:禮拜之前吃少許食物(以棗或其它果品為佳,且以單數為好,因有聖訓為據,若沒有果品,其它甜食亦可)、刷牙、洗大淨、在衣服或身體上撒香料、穿新衣、出散開齋施捨、途中低念大讚詞。

2、出散開齋施捨的候昆是什麼?何時出散最佳?

答:其候昆是“瓦直布”,在會禮之前出散為聖行,其根據是伊本尼歐麥爾傳述:他説穆聖命令我們開齋節在眾人會禮之前出散開齋施捨。《布哈拉、穆斯林聖訓集》

3、會禮之前可否禮其它拜功?

答:可還補,不可禮副功拜,因為穆聖在會禮之前沒有禮過副功拜。

4、兩會禮的條件與主麻拜的條件有何不同?

答:除了“呼圖白”(演講)之外,其它條件均一致。也就是説兩會禮與主麻拜一樣在外出者、病人、女人、兒童、瘋子及有故者上不為“瓦直布”,其地點要求也與主麻一樣。至於呼圖白與主麻的呼圖白所不同的是:會禮的呼圖白不是會禮拜成立的條件,假若沒念呼圖白,屬幹罪,但不致會禮無效,而主麻的呼圖白若缺則不成立。

5、會禮的起止時間是什麼?

答:從旭日東昇到正午,旭日東昇指太陽升起一標槍的高度,一標槍相當於十二咋(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距離為一咋)

一、節日起源 篇四

伊斯蘭教經典記載,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前,每逢萊麥丹月都去麥加近鄰的希拉山澗沉思默禱。公元610年萊麥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禱時突然接到安拉的啟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傳遞真主的教誨。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個月定為齋戒月,以示紀念。與此同時,教法學家解釋,“齋戒是為了讓有錢人品嚐飢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賙濟窮人”。

歷經1400餘年演變,開齋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節日宗教聚禮活動外,還要穿上節日盛裝,走親訪友,互道“塞倆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來年幸福。

文獻記載,爾德(Eid)這個阿拉伯詞語由“阿達”(Aada)這個詞演變而來,原意是“返回”,演變為“聚會”,所以,穆斯林將開齋節的禮拜稱為“會禮”。

“會禮”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確定的宗教節日禮儀。根據《聖訓》阿納薩的傳述,先知穆罕默德遷徙到麥地那後,發現那裏的人繼承蒙昧時代習慣,有兩個崇拜偶像的民間節會,其場面十分壯觀。穆罕默德説:“我來這裏時,真主啟示我,要我告訴你們,這兩個慶祝節會將用新的更好的日子代替:一個是奉獻犧牲的日子(宰牲節),一個是結束齋戒的日子(開齋節)。”

伊斯蘭學者謝赫·艾哈邁德·巴納解釋説:“這兩個日子之所以更好,是因為宰牲節和開齋節是真主降示的啟示所規定的合法節日,是真主為他的僕人選擇的吉慶日。穆斯林遵守這兩個節日,標誌着穆斯林五大功修中的兩項獲得圓滿成功。這兩個日子,真主給完成朝覲的人和完成一個月齋戒的人無限量恩賜,同時對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矇昧時代的兩個節日,人們祈求好天氣,好運氣。二者有着本質的不同。有理智的人應當思考其中的奧祕。”

從《》教導中可以看到,穆斯林一年中的這兩個“爾德”(節日),的確與任何民族的節日習慣都很不相同。《》説:“我為每個民族制定一種貢獻儀式,讓他們有所遵循,絕不是讓他們為這事與你爭論。你應當召喚眾人來崇拜你的主。你確是在正路上的。”

伊斯蘭另一經典《聖訓》記載,先知為穆斯林指定的節日一共有三個:每星期的主麻(聚禮)和兩個一年一度的爾德節(開齋節和宰牲節)。穆斯林在這三個節日裏定時“返回”清真寺參加集體禮拜集會,以叩拜和敬畏真主,從而獲得真主許多倍的回賜與恩典。穆斯林認為,從真主啟示和先知教導而來的任何指示都是完美的引導。兩個爾德節和每週主麻的定製遂成為穆斯林完美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伊斯蘭教開齋節的由來 篇五

伊斯蘭教開齋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

開齋節: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禮功、性有齋功、財有課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蘭教的齋戒,重在信念。少數民族語言為“肉孜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迪菲圖爾”的意譯,“爾迪”就是節日的意思,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因此將開齋節稱為“大爾迪”。

伊斯蘭教規定,9歲以上的女性和12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齋月即希吉來歷的萊買丹月即九月,都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每日兩餐,大約在日出前1小時和日落後1小時進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為。萊買丹,是阿語“炎熱”的意思,形容封齋的人,通過“炎熱”的磨練,來控制食慾和色慾。

據説,真主就是在這個月,將《》降於鄰近的天上,以後23年中,真主派大天仙哲布拉伊把經文陸續從天上降給穆罕默德,因此,齋月是最尊貴的月份,倍受穆斯林的重視。希吉來歷10月1日,開齋,為開齋節,封齋的天數為30天。

伊斯蘭教開齋節習俗 篇六

據伊斯蘭教經典記載,伊斯蘭教初創時,穆罕默德在齋月滿時,進行沐浴,然後身着潔淨的服裝,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礦野舉行會禮,並散發“菲圖爾錢”(開齋捐)表示贖罪。後相沿成俗。

穆斯林只許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老弱病殘、孕婦和小孩可以不用守齋(守齋亦稱封齋或把齋),婦女在月經期間也可以不用守齋。

在齋月裏,按伊斯蘭教教義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靜性寡慾,白天戒絕飲食,即使是不守齋的,也要盡力節制自己的食慾,決不允許在公共場所吃喝。齋月的開始和結束,均以見新月為準。齋月有時二十九天,有時三十天。

經過一個月的封齋,完成了,真主規定的使命,於伊斯蘭教教歷的十月初開齋,故稱開齋節。屆時要歡慶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親友慶賀,並要做油香、饊子、油(飠+果)等多達二、三十種節日食品。

節日早上,清真寺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還要懸掛慶祝開齋節的橫幅和彩燈,張貼讚頌真主的對聯。家家户户要打掃衞生,成年男子沐浴淨身,小孩子也要把臉洗乾淨,男女老少都換上民族服裝。

大約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人們彙集到清真寺或出荒郊舉行會禮。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人們自動跪成很整齊的行列,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禮拜。

這種會禮比平時主麻的聚禮要隆重得多。禮拜後,人們齊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倆目(和平、平安、安寧)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或各户分散遊墳掃墓,為逝者祈禱。隨後串親訪友,恭賀節日。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