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家園共育文章【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幼兒園家園共育文章【精品多篇】

家園共育論文 篇一

論文(一) 談幼兒園中的家園合作

摘要:孩子的發展如一輛車,幼兒園和家庭就是這輛車的兩個車輪,兩者必須相互協調車才能前進,孩子的發展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重任。在工作中我們努力與家長溝通、合作,使家園有效互動,促進幼兒的和諧、健康發展。家長把孩子交到幼兒園,其實是希望能夠信任老師,所以老師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家長完全信任教師,才能與教師形成有效溝通。

論文(二) 幼兒園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摘要:家園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兒園以自身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相互瞭解、相互聯繫、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過幼兒教師、家長的主動參與、雙向互動,以此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錘鍊家長的育兒能力。家園合作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但又存在一些問題。

論文(三) 幼兒園家園合作方面的建議

摘要:作為幼兒教育主力軍的家長和幼兒教師,只有在明確自我角色定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幼兒教育迴歸到幼兒的發展上來,才能讓家園合作不再流於形式,真正成為幼兒、家長、教師三方共同受益的平台。

論文(四) 幼兒園實施家園合作的對策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優劣直接影響幼兒發展的成敗。因此,家園合作已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受到各方面的極大關注。本文旨在通過對當今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分析後,採取行之有效的對策,真正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同步協調發展。

論文(五) 幼兒園中家園合作途徑的創新

摘要:既要提供機會使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先進的教育經驗,又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家長以更科學的教育觀念、方法開展家庭教育,從而搭建了家園聯繫的橋樑,使幼兒園與家長沒有了距離,共同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孩子的發展如一輛車,幼兒園和家庭就是這輛車的兩個車輪,兩者必須相互協調車才能前進,孩子的發展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重任。在工作中我們努力與家長溝通、合作,使家園有效互動,促進幼兒的和諧、健康發展。在幼兒園這麼長時間,感觸最深的就是當幼兒離開幼兒園,再相遇,往往打招呼很熱情的是家長,幼兒則害羞的躲到一邊。所以説與家長聯繫好很重要。大多數農村家長是很好溝通的,原因在於家長們對老師的信任,在於他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家長把孩子交到幼兒園,其實是希望能夠信任老師,所以老師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家長完全信任教師,才能與教師形成有效溝通。

平時我們只能對經常見面的家長溝通的多些 對於乘車的孩子家長,老師與家長面對面的溝通有困難,還可以寫便條的方式進行溝通,必要時進行家訪。 在此我覺得應該與全體家長互動。部分家長的互動只是起到橋樑的作用,只有和全體家長全面互動才能促進全體幼兒的健康發展。實踐證明在教師?家長?教師的輪迴實施策略中孩子的良好習慣、社會性、情感、智力的培養才會得到最好的發展,也就是説必須家庭和幼兒園合力進行才能有效。我們每個班級門口都設立一大快的“家園聯繫欄”,具體內容根據每班的實際而設,有“向您推薦”“交流共享”“每週話題”“新聞播報”“榜上有名”等等,教師和家長分別就幼兒在園和在家的表現,課程實施的建議,相互呈現,交流。在周計劃的習慣培養和家園聯繫兩欄上我們不忘家園互動,分階段家園同步對幼兒的良好習慣進行培養,進一步穩定幼兒習慣的養成。

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説,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積極尋找教育的最佳契機。顯得非常重要。《綱要》指出: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我們的班裏的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修養不同,各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要求我們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時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就此問題談一談我是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語速和語調要適當。教師語速不可太快,聲音不能太小。尤其面對爺爺奶奶輩家長時,一定要吐字清晰響亮,語速適中,不然對方會應聽不清楚又不好意思反覆追問而達不到溝通的目的。

注意用語禮貌。在與家長交流時,對任何家長都要有禮貌,對家長要尊稱“您”。談到孩子時,不要説“你家孩子”,最好説“咱們”,讓家長感覺到與教師再同一位置上,教師像家長一樣對待孩子。

適宜的體態語言。在與家長談話溝通的過程中,教師的體態語非常重要。如教師的目光注視、適時的點頭、微笑等,都會讓家長覺得你在關注他的講話,從而講要善於和家長承認自己工作的不足。當孩子在學校裏發生意外的時候,作為老師首先要非常誠懇地向家長道歉,並向家長承認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根據我的切身體驗,如老師第一時間和家長誠心表達歉意,更多的家長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好感,而並不是埋怨。

《綱要》指出瞭解幼兒的特點和家庭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所以根據家長的受教育程度,選擇不同的溝通策略,目前發現,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教育觀念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他們認為以後競爭太激烈,所以,要對孩子從各個方面進行完美打造;另一個是對於孩子過於“尊重”,認為幼兒要發揚個性和自由,結果導致孩子不能融入集體生活。對於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長,他們往往不太重視幼兒教育,所以教師要一邊和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一邊嘗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宣傳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在選擇需要配合的工作時,也要量力而行,並做好簡單的解釋工作。根據孩子的個人狀況,選擇不同的溝通策略: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齡、性別、性格、身體狀況、發展水平等等。孩子的個人狀況不同,家長的關注點也不同,溝通的側重點和方式也不同。

家園共育論文 篇二

摘要:所謂家園共育主要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是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通過較為主動的溝通、瞭解、支持,在雙向互動中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第三條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 中,要讓家長充分參與,讓他們與幼兒園教學資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家園互動,共同讓孩子茁壯成長。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教育

一、組織學習,轉變教育理念

(一)召開家長會。通過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讓家長懂得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孩子受益終身的道理。

(二)利用櫥窗,為家長提供學習的機會。向廣大家長宣傳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等,同時也成了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渠道。不少家長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認真閲讀,接受信息並付諸實踐。

(三)書刊材料宣傳。向家長推薦訂閲《早期教育》家教版、《走進童心》等有關幼教書刊,組織專家宣講團來園講課,開拓了家長的視野,增長知識。

二、開展豐富的活動,促進家園合作共育

(一)成立“家長委員會”。充分利用家長中高學歷、高素質、理念新的特點,採用參與、交流等方式,吸納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與教育,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開會、座談,探討家庭教育工作、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和家園聯繫等情況,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園互動。

(二)定期開展家庭教育講座。針對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視教育、輕視德育、超前教育、濫用獎勵、關照過渡等現象,必須從更新家長的觀念入手。為此,每學期都邀請家教專家來園,通過講座、報告等形式向家長進行指導。

(三)定期開展半日開放活動,引導家長、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這個活動被固定在某一天,通過家長欣賞幼兒園精心策劃的“表演”,孩子開心,家長也開心。通過精心設計有家長可以參與的遊戲,組織家長討論活動的目的、活動的過程、活動中的重難點以及教師在活動中與孩子的互動等,讓家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吸引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搭起家園共育的平台。

1、通過班級的“家庭資源調查表”和日常的交流中,象熟悉每一個孩子一樣熟悉每一位家長,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彌補幼兒園教育資源的不足;

2、合作參與。合作參與主要表現在把一些有專業特長的父母作為嘉賓請進課堂,和老師一起組織活動;

3、直接參與。基於對各位家長的瞭解,請父母直接走進課堂。教師與家長一起備課,家長在受到邀請後,及時寫來教案,教師和家長在語言組織和交流方式上共同修改,使活動時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多種形式的家園聯繫。家長很希望多一點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及一切。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日並不能滿足家長的要求,小型多樣的家園聯繫可以讓是家長與幼兒園彼此瞭解的最好方式。

1、“心語欄”。“心語”,是希望能用心和家長交流,用心求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通過“心語欄”把幼兒園的項目活動安排、大活動組織、一些需要家長了解的收費情況,幼兒體檢情況等以表格、海報、短信等形式張貼在“心語欄”內,使家長能夠及時瞭解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班級幼兒有美術、書法作品獲獎,“心語欄”也是張貼“喜報”的地方。“心語欄”就象一座橋,使家長們自發地靠近幼兒園、支持幼兒園、宣傳幼兒園;

2、交流。語言能讓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交流能使心與心之間互相溝通。晨間、離園是教師與家長交流的最好時機。教師可以把孩子的一日行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等彙報給家長,把一些需要配合的內容及時轉告給家長,也把一些可能產生的誤會及時解釋清楚,更把老師們的感謝及時傳送出去。教師的誠心、真心、使許多家長把原先還僅存的一點不捨得、一點不信任都丟掉了;

3、“我在長大”。這是教師們與家長交流、溝通的另一種形式。一些家長由於工作忙,無暇來園,教師可以記錄孩子的學習情況、軼聞趣事,讓家長放心。如果有孩子在某一階段出現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家園聯繫本進行跟蹤記錄,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轉變;

4、發放家長問卷。每學期末幼兒園都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包括: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對幼兒的關心愛護程度、幼兒在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老師的工作方法、家長對老師的滿意度等,並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從中瞭解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整體水平,適時調整教育目標;

5、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們在家表現情況,並向家長及時反饋孩子在園的情況,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

三、家長在家園共育教育活動中的突出作用

(一)家長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兒園的各項主體教育和實踐活動展現勃勃生機。

(二)家長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他們為幼兒園提供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資源,為孩子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説、敢説、能説。

(三)家長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兒園特色教育更趨明顯。幼兒園中老師們帶領孩子畫畫,動手做各種美術作品。而在家裏,有些家長也帶着孩子一起動手,有自己做的花燈、自己雕的蘿蔔花、自己捏的小泥人等各種手工作品。雖然並不精美,但孩子們卻很自豪,畢竟是自己做的,使得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大大的'發展。

(四)家長的大力支持使得孩子們的發展更具個性,使得孩子們能很自信、很大膽地在幼兒園中甚至在社會上的比賽中表現自己。

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家園的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當然,在家園共育的工作中,我們還有許多想法需要實施,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實踐。雖然家園共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受益,但反過來利用幼兒影響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效果是也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教師平時的家長工作再細緻一點,再深入一點,樹立指導家長工作日常化的意識,營造相互賞識的班級環境,就一定能使家園共育產生良好的效果。

家園共育論文 篇三

一、家園共育的定義:

家園共育就是指幼兒園和家庭對幼兒共同實施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三者構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階段,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達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須雙管齊下。

二、課題研究的背景:

對於家園共育,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兒童只有在學校和家庭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兩個教育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很多發達國家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闡明瞭家園共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如英國政府於1997年推出了“確保開端”計劃,德國也非常重視家園合作。家長的配合,使學前教育有了良好發展的事實。

近年來,我國開始對家園共育的工作越來越重視。新《綱要》明確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指南》中也提及應注重加強幼兒園和家長的合作。可以看出,我國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為幼兒健康成長明確指出了方向。但在家園共育工作的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1、家長對家園共育的認識具有片面性、狹隘性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了幼兒園,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師的,當然也很少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這種片面狹隘的想法阻礙了家園共育的正確實施,也讓老師和家長。

在對孩子教育方面容易產生分歧,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發展。

2、家園合作缺乏積極的、主動有效合作

由於上述中,老師和家長在家園共育中存在分歧,導致二者之間缺乏積極有效的互動。例如幼兒園每學期都會定期的開展活動。很多家長只是收到通知,按時參加,老師傳達要求,家長也只是以完成目的的心態來參加。並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和老師也沒有達成主動有效的交流。

三、課題研究的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通過研究,可以解決在家園共育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對家長做思想工作,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原則一致、方向一致,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幼兒園及家長都應減少包辦代替現象的發生。比如,孩子不會系鈕釦,又着急又懊惱的時候,不要直接過去幫孩子系鈕釦,而是面對孩子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多練習幾次,孩子就學會了如何系鈕釦。這樣也便很好的鍛鍊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家園共育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這樣的事例其實有很多,所以幼兒老師與家長應不斷總結經驗,加強溝通以便共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家園共育方式。在幼兒園方面例如家長會、家園聯繫手冊、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班級聯繫羣、半日活動以及放學時間的口頭溝通。這些都只是“園”在家園共育中的一些單方面措施,而在“家”這方面我認為家長們應該同時配合“園”的工作,總結在生活中好的育兒經驗,互相溝通,共商對策,努力讓教育效益最大化,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更加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

四、理論依據:

1、瑞吉歐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可見,只有家園共同合作,才可能帶給兒童最好的經驗。在實踐中我們不斷認識到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單靠幼兒園和老師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家庭中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時刻影響着幼兒未來人格的發展。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強調了教師要與家庭互相配合,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伙伴關係。

幼兒園既要對家長做工作,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開展家園共育活動目的就是使家園教育有機聯繫,密切配合,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五、主要參考文獻:

1、顧蘭芳:搭起家園共育的橋樑[J];好家長;2010年12期

2、李桂華:做好家長工作,實現家園共育[J];黑河教育;2009年03期

3、顧燕櫻: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前課程研究;2008年09期

4、馬愛蓮:家園共育現狀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張建珍:家園共育袋[J];早期教育;2002年10期

6、康建婷:淺談如何做好家園共育[J];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家園共育論文 篇四

【摘要】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水平的家園合作既可以確保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又可以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雙方積極主動的相互瞭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家長認同、支持、參與幼兒園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園合作、溝通交流、區域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兒今後學習和教育的奠基階段,其中家園配合也是教育中的關鍵部分,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説孩子在幼兒園很聽話、很有規矩,可是回到家了之後完全就成一個小霸王,由此可見家長也沒有按照幼兒園的要求去要求孩子。陳鶴琴先生指出:“幼兒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兩方面結合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父母要對幼兒園的教育要給與大力支持,做到家園一致,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更有效的發展。

一、掌握與與家長的溝通的有策略

良好的家園關係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更進一步的開展,薩提亞模式提出:“人們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可以在彼此之間建立某種聯繫”,當我們與家長進行接觸時,就開始建立家園關係,我們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家園合作關係,才能讓今後的工作更好的開展。首先在和家長進行溝通時,我們老師要有一定的專業性,不光懂得教育工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懂得相應的家庭教育知識,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這樣在和家長交流時,才能體現老師的專業性,有的放矢的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提出建議,幫助家長解決困難。其次,要尊重每一位家長,平等交流。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主動擔負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責任。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在幼兒園各方面的表現。每個月的《家園練習冊》及時的向家長寫出孩子的近期的現狀,讓家長更加了解,通過家長的反饋,我們也知道了家長內心的需求,有些家長不方便對老師説出來的都會寫出來,這樣就能更好的針對不同家長採取不同的方法。有些家長有意見不敢提,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主動了解家長,揣摩家長的心思,抓住需要溝通的問題,選擇適當的時機,採用合理的方式,真誠的與家長進行交流,以實際行動取得家長的信任,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每次的家長會、班級運動會、等等。目的就是拉近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可以讓大家在平等的交流、對話中找到共識,消除隔膜。

二、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策略

家園共育指幼兒園與家長一起完成對幼兒的教育工作,在幼兒教育中家長的參與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家長是老師最好的合作者,從一定意義上講,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長期、全方位的老師。在平時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讓家長充分參與進來,感受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幼兒教育不單單是老師的責任,家長也是相輔相成的,在家園合作中我們通過和家長的交流中也能得到學習。

1、幼兒園裏的“家長護園隊”讓家長們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參與到活動中來,知道進出幼兒園的方向,沒有帶接送卡家長在門房等本班老師來接之後,才能進班。通過站崗執勤,家長感受到了安全在幼兒園的重要性,並且自己在今後的接送孩子的時候會嚴格要求自己,也會幫助老師提醒其他家長。

2、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幼兒班級運動會等主題活動,不僅讓家長來當裁判孩子們打分還讓他們和自己的孩子進行親子和其他班比賽。在活動中家長能夠看到孩子們的發展水平和自己孩子的能力。

3、家長走進課堂、節日親子手工製作,大部分家長比較關心的就是自己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怎樣,經常有些家長會説,我孩子什麼都不會,連簡單的數字都不會寫等。在公開活動中讓家長了解孩子們是在遊戲中學會學習,而不是老師給教會的,這就需要我們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很多家長來參加幼兒園活動時候以為就是給孩子進行拍照來的,在活動中讓家長對親子活動有一定的瞭解,認識到自己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三、家長育兒觀念的轉變和提升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人,由於缺乏教育的幼兒理念,很多家長還跟以前一樣,認為孩子在幼兒園一切都應該老師去教育,跟他們沒有關係。所以我們在幼兒園中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家長充分參與進來,感受幼兒園的教育教學。

1、家長學校講座,通過上課的形式讓家長了解新的教育理念,以此提高家長的意識,轉變家長的觀念。專家們深入淺出的道理和生動的例子使家長們深深的受啟發,現場有家長們遇到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和專家進行了詢問,專家也非常有耐心的、誠懇的與家長進行交流,開啟了他們的心扉,使家長們茅塞頓開。在今後的教育中與老師達成一致。到了冬天,天氣漸漸變冷,有些家長就怕幼兒生病不願送孩子入園,更有甚者,看到班裏有生病孩子,索性就不送孩子,怕自己的孩子被傳染上,幼兒園就會請專門的保健大夫和中醫保健按摩的大夫,給家長們進行講解,通過學習讓家長懂得對孩子的鍛鍊和疾病的防控,家長們也都深有感觸。

2、每個班門口的家園聯繫窗,裏面有科學育兒、衞生保健、温馨提示、家園配合四個板塊,家長們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去掌握更好的科學育兒方法;班裏的微信羣裏面有老師、家長們看到的一些好的文章、育兒方法大家都可以在羣裏進行分享;華幼親子專刊也會定期給每個家長髮放,也讓家長參與進來,能夠積極投稿,和大家進行學習、交流。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家長不斷提高理論修養,是家長們端正認識,瞭解和掌握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幼兒教育的規律,提升家庭育兒水平。

四、區域活動家長的配合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總孩子的區域活動佔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區域活動充分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玩教具。但是在製作這些玩教具時,需要某些材料,一時無法收集到,向家長髮出收集材料的通知時,有些家長不能理解。為了能解決這些問題,在每次請家長收集時,要告知家長活動的目標,是和孩子共同完成的,選擇家長方便、快捷、沒有壓力的完成。

1、本班的種植區的植物較少,遇到這種情況,我不是讓家長直接帶花草植物,而是讓家長自己選擇種植一些水培或土培,讓孩子們進行觀察。結果所有的家長都帶來了,帶的都各不相同,有種的大蒜、蘿蔔頭、洋葱、紅薯、豆芽等等。每次家長走到種植區都要停下腳步去欣賞,讓本班的自然角成為了一道風景線。

2、材料的投放的區域中有很大的比重,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有一些漂亮、精美的盒子瓶子等。所以我們還在幼兒園創設了材料資源回收處,讓家長把家裏不用的塑料製品、玻璃製品、紙製品等進行分類,投放在幼兒園的樓梯下,全園家長的資源都很豐富,老師每次進行填充時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材料。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作為老師我們要不斷學習,完善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在家園合作這一方面也越來越受重視,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要不斷從各個方面加強家園共育,能使我們的基礎教育有更大的提高。

家園共育論文 篇五

家園共育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將家園共育與幼兒發展評價相結合呢?本學期我班進行了“家園共育與幼兒發展評價一體化的”課題研究,通過進行多次的研究、實踐後,我們發現該課題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同時我們也總結積累了不少經驗,下面將其總結如下:

首先、以家園共育欄帶動家長關注我們的教育,淺談家園共育與幼兒發展評價。在和家長接觸之初,教師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家長吸引到自己的教育中來。本學期我們小班老師共同製作了“家園共育”櫥窗,我們努力挖掘它的潛力,將它分成若干小版塊:本月視點、最佳父母、童言稚語、親子樂園、經驗分享、請您關注等,利用這些版塊讓家長關注我們的教育。通過設計多彩的版面、豐富的內容,我們的家園共育欄收到了很好的收視效果。

其次,通過發放各種“家園溝通調查表”“家庭問卷調查表”讓家長感知家園配合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家長對教育的關注是做好家園互動工作的基礎。讓關注轉化為積極的配合,需要提高家長對家園互動的重要認識。通過家長認真填寫“家長試卷”,“家園溝通調查表”等,讓家長對自己的育兒行為進行檢查、反省,同時認識到家園共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學會主動參加幼兒園的活動。

第三、在家中建立“幼兒家庭一日生活記錄表”引領家長學會配合我們的工作。在“幼兒家庭一日生活記錄表”中分為按時入園、就餐、人際交往、自我保護、身體運動、語言、衞生習慣、學習習慣、情緒、睡眠等內容,家長通過每日的觀察,認真記載幼兒表現,並監督幼兒做到在家和在幼兒園一個樣,同時家長也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科學育兒,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學習習慣等,本學期家長都分別撰寫了許多育兒經驗,我們教師分別將其裝訂成我班的“家長育兒經驗集”、“家長育兒金點子集”。

四、做好離園前的溝通。為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工作,我們老師要求自己每週與每個幼兒的家長以面談、電話等形式交流兩次以上。一方面反映幼兒在園情況,主要告訴家長幼兒的進步之處;另一方面,建議家長做好一些配合工作,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興趣。

五、吸引家長參與我班的教學工作,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與實際情況設立主題網絡,並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一方面充分發覺家長的特長,利用家長的資源;另一方面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如:我們規定家長在家中給幼兒教兒歌時,能學習利用我們教育幼兒的方法,很多家長做的很好,劉琪的媽媽給劉琪教《好寶寶有禮貌》時,她按我們的要求寫了一份家長授課教案,竟然寫的非常好,方法比較靈活,孩子掌握的也比較快。通過這樣的活動,家長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幼兒,聽起來有趣又專業,幼兒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六、建立“家園共育與幼兒發展評價一體化小結表”來評價幼兒一學期的發展變化。它包括幼兒自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三個內容,首先我們指導幼兒用各種各樣的圖形來評價自己,如太陽表示好,圓形表示一般,三角形表示差。另外家長通過與我們長期的溝通,也瞭解八大智能領域,並能根據幼兒表現準確評價幼兒各智能發展特點。我們教師也對幼兒幼兒一學期來的進步做了公正評價。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讓家長做到不僅是活動的參與者,還是組織者、實施者,讓家長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從中也提高了家長的育兒能力,促進了家長與幼兒園的合作,對幼兒園、幼兒、家長都有益。尤其對幼兒來説,家長的參與激發了幼兒的情緒,提高了活動的積極性,有利於幼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