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節祭拜祖先的寓意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6W

清明節祭拜祖先的寓意新版多篇

清明節掃墓的原因 篇一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説,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最早與墓祭無關。在我國古代,只有貴族有墓,老百姓並沒有墓。秦漢時期,封建等級不再那麼嚴密,老百姓葬後開始有墓地,那時貴族的墓地稱“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叫“墳”,只是一個土包。開始時,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墓祭分春秋兩祭,有春祈秋報之義。到漢代以後,墓祭逐漸形成風俗。

專家判斷,“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

後來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歷來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掃,就會被認為是“斷後”。因此無論多窮困,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

清明節掃墓習俗的意義 篇二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説。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

一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為何要這麼做?冰心《寄小讀者》中語:“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認識先烈,知榮辱禮敬,懂孝行深義,承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意義。

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

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為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為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

其次,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清明上墳祭祀的人萬萬千千,可也有千千萬萬的人對此舉不屑一顧。認為掃墓沒用,純屬哄“哄鬼”。認為無需奠祀,是浪費,死去的人啥也不知道。態度不真誠,行為敷衍,應符差事。

筆者認為這不算“聰明”,反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失去了一次教育自已和教育後人的機會。死去的人確實啥也不知道,但你忘了活着的人啥也知道。我們不提倡大肆焚紙,過渡鋪擺供品。但文明環保祭祀還是必要的。不能説這些人缺“宗”少“祖”,但可以説是不太會生活。最其碼是生活缺失了一些重要內容。有此認識的人,長此以往,會使你作人和處事的水準降低。同之,你會失去很多很多……

清明節掃墓習俗的意義 篇三

激勵後代

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裏永久記載着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傳承文明

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祭掃習俗也需與時俱進。網絡祭奠是傳承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的現代的、科學的方式。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誠心祭奠,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促進和諧

網絡紀念館是一個超時空的網絡祭奠和溝通平台,用户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清明節掃墓習俗的意義 篇四

1、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説在華裔眼裏,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風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最後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3、掃墓結束後應如何做?

掃墓結束後當日也應嚴肅,不能嘻嘻哈哈;對於信佛的朋友來説,掃墓回程,最好一路持誦《心經》或《大悲咒》。掃墓回家後,如感身心疲勞,應先洗個澡,換身衣服。清明節掃墓回來,一定要清掃你的鞋子,同時將鞋子的鞋尖朝裏,同時勿忘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為宜。當然我們可以佩戴一些佛像、護身符、桃木等。懷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拜祭回家後,必要時可以進行過火盆儀式,可除去因時運勢較低時,拜祭所招惹回來的氣場入宅。過去在進家門之前跨火盆能祛除陰氣,也可以在家門口點些柴火示意之。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裏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風俗,我們要尊重這些風俗。清明節祭掃的具體

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還有,對於某些風俗來説,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如果清明節不燒香不掃墓,會怎麼樣

5、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

通常來説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説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南北方對於掃墓的風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如果清明節不燒香不掃墓,會怎麼樣

6、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裏陽台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

7、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9、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10、掃墓時能隨意着裝嗎?

不可以。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着裝、念頭和言行。通常來説掃墓時要着深色衣服,並衣着整齊,神情莊嚴肅穆為妥。如果清明節不燒香不掃墓,會怎麼樣

掃墓禁忌

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要避免。

延伸感悟 篇五

清明節的寓意凝聚在祭祖掃墓的儀式中,“儀式”往往包含了許多意義,“儀式”之所以能歷久彌新,原因在於它鐫刻着生命發展的烙印,這些烙印是無論滄海桑田、人世更迭也久久留在人們心底的。“儀式”隨着血脈傳承穿越時光,讓後輩與祖先建立起聯繫。如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人會感到莫大的恐慌。生活中的“儀式”,就是為了確立我們並非獨自一人。

清明掃墓的由來 篇六

掃墓起源於古代帝王“墓祭”之禮,墓祭是貴族活動,在古代,平民百姓是沒有墓的。到了秦漢時期封建等級沒有那麼森嚴,老百姓有墳地後才仿效貴族舉行祭奠活動以緬懷先人,稱之為家祭。到漢代以後,墓祭才逐漸形成風俗。

清明節掃墓習俗的意義 篇七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聚合寒食節,又臨春分好節氣。這時的天,不躁不寒,春風盎然,宜居宜行。去掉春冬的冷意,人們這時開始活動起來。帶上孩子,掃墓踏青,插柳栽樹,做一些有意義而又愉悦身心的事情。而自古流傳的諸多清明節習俗中,掃墓無疑是重中之重。

清明節的主題是掃墓行孝義。這一天是祭奠亡靈的日子。中國傳統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稱上墳、掃墓、祭掃。為故人的墳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塵,再擺些貢品鮮花等。或是遠去的先人,或是剛離別的親友,到清明節時,來到他們的墳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人生即意味着生死,歲月轉換,回頭便是年輪。緬懷故人,孝敬親長是美德,讓我們一起施行。

清明節掃墓,還可延優良傳統。現在不少學校的學生教學,每至清明,常提倡學生隨家長去掃墓,或是學校組織一起為烈士掃墓,亦或是通過網上掃墓。另外必寫清明文章、記錄清明節掃墓祭拜感想。目的非常明確,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清明節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