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孟浩然《過故人莊》全文及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52K

孟浩然《過故人莊》全文及賞析(多篇)

過故人莊原文及譯文 篇一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起首點題,平靜而自然,不作絲毫渲染,既反映出摯友間的親密關係,也顯示了氣氛特徵。“綠樹”二句寫故人村莊所在的自然景象,一近一遠,一密一疏,顧盼之態如見,親切之情可掬。“合”,“斜”二字極為傳神,卻又似信手拈來,第三聯寫賓主暢飲歡談農家事,表現了詩人傾心於隱逸田園的淡泊情志,最後二句的預約重來與開關的應邀往訪相呼應,表現了真率的心情和誠摯的情誼。

這是一首著名的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詩人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友情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這是一幅非常樸實的田園風景畫。誠摯親切的友情,典型農家生活場景,融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於一爐,可以看出詩人的內心世界的和諧。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

【過故人莊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

早年在家苦學,曾一度隱居鹿門山。年四十遊長安,應試不第,張九齡作荊州長史,曾引他作過短期暮僚。

孟浩然曾在東南各地漫遊。詩歌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與王維齊名,人稱“王孟”。其詩清淡,多反映隱逸生活;他還善於化用六朝人的詩句,有出藍之譽,《全唐詩話》稱其名句“與古人爭勝於毫釐間也”。有《王浩然集》傳世。

【過故人莊解題】

此詩選自《孟襄陽集》。

這是孟浩然田園詩的代表作,應寫於早年隱居鹿門山時期。詩人為村居的朋友所邀,欣然而往,途中但見綠樹青山,見面後詩酒暢談之時亦以農事為題,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詩情畫意,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詩清新愉悦,是社會安定祥和、農人安居樂業的頌歌。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注評】

故人具雞黍,故人:老朋友,舊相識。具:置辦,準備。雞黍:肉雞及黍米,代指田家的家常菜。邀我至田家。邀:約請。至:來到。田家:故人之家。○交代此行的緣起。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合:合攏,指環村皆綠樹。郭:本義指外城,城、郭合成詞時,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也可以泛指城牆;引申後,凡四周及外部皆稱郭,此處郭指村郭──村莊的四面。斜:迤邐遠去。○描寫故人莊的近景及遠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開:打開。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室,面:面對,看到。場:打穀場;圃:菜園;場圃作為一個詞既可指場與圃。也可專指其一,複詞偏義。把:拿,端。話:談説,聊起。桑麻:桑蠶與麻作物,古人衣飾的原料主要有兩種,一是種桑養蠶而得絲,一靠種麻織布的麻縷。這裏桑麻又代指農事。○寫見到故人時的場景及活動,呼應“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又稱“重九”,指夏曆九月九日這一天,因漢人的陰陽學説將數目也附會出陰陽,九這個散屬陽,故九月九日稱“重九”,又稱“重陽”。就:動詞。靠近、到,這裏可解為觀賞、親近。重陽是漢人的節日,吃酒賞菊、持蟹賞菊是秋天,尤其是重陽節的文人雅事。○此日歡聚,情猶未已,期待來日再相逢。

【過故人莊譯文】

老朋友準備好了雞黍美食,約請我到他田莊相聚。但見綠樹將村莊四面環繞,青山在村外向遠處迤邐延伸。打開房舍就看到場地和菜園,端起酒來又談起了蠶桑種麻的`農事話題。等到秋天重陽節這一天,(我)還要來欣賞(盛開的)菊花。

【過故人莊文章簡析】

就這首詩看,用語平談無奇,敍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過”是“過訪”、“訪問”的意思。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像敍家常一樣娓娓道來,顯得輕鬆自如,簡單而隨和。“黍”是田中所收,“雞”是家中所養,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使人聯想起。“舊轂猶儲今”和“雞鳴桑樹巔”的農家生活特點。又因為“雞黍”是田家美食,所以敢邀朋友品嚐話舊;只具雞黍而無其他,又顯現出“故人”特徵,不講虛禮與排場才不“外氣”,才是至愛親朋之間感情無間的表現。所以“故人”邀而我去,也毫不拘謹,視作等閒之事,確是語淡而昧不薄!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寫“故人莊”的自然環境美。上句是近景,綠樹環合,別有天地,幽雅恬靜而富有神祕感;下句是遠景,是田莊的背景,村後青山迤邐伸向遠方,又表明這田莊不是孤寂的,而與外界緊緊相連,這遠山送青、眼前翻綠的景象,恰似一幅絕妙的青綠山水面,讓人心往神馳,浮想聯翩。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寫在故人家的生活場景。打開軒窗面對着一片菜園子,舉起酒杯情不自禁談起農桑之事。這後一句的“話”字含義很深,從全詩的情緒看,這談話一定是愉快的;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以後也沒做過官,故人莊環境的恬靜美麗,農人勞動的樂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詩人產生了共鳴。此時的詩人忘卻了仕途的煩惱與都市的喧囂,沉浸在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中,並被故人淳樸真摯的友情所同化,他似乎覺得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承上文而來,詩人為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飯飽之後意猶未盡,所以在臨走時向故人直率表達了重陽節再次造訪的願望。簡單的兩句詩就將故人的熱情淳樸、客人的愉悦滿意及主客之間親密無聞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這種“樂此不疲”的願望遂進一步深化了上幾句的內容,這主動表示要“還來”與首聯“邀”有對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尋味。

過故人莊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劉雲:每以自在相凌厲者,極是。

《瀛奎律髓》:此詩句句自然,無刻劃之跡。

《升庵詩話》:孟集有“到得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宇,有擬補者,或作“醉”,或作“賞”,或作“泛”,或作“對”,皆不同,後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

《唐詩摘鈔》: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筆尖幾不着點墨。淺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濃,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並烹煉之跡俱化矣。王、孟並稱,意嘗不滿於孟。若此作,吾何間然?結句系孟對故人語,覺一片真率款曲之意溢於言外。

《增訂唐詩摘鈔》:“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無味矣。

《唐詩成法》:以古為律,得閒適之意,使靖節為近體,想亦不過如此而已。

《唐詩別裁》:通體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歸於自然。

《網師園唐詩箋》:野景幽情(“把酒”句下)。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一意淡,結作小致。雖古今不同,居然元亮品格。第五欲作異使,對句亦逸,“就”字新。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字字珠玉,“就”字真好。紀昀: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王清而遠,孟清而切。學王不成,流為空腔;學孟不成,流為淺語。如此詩之自然沖淡,初學遽躐等而效之,不為滑調不止也。

《唐詩近體》:通體樸實,而語意清妙。

《過故人莊》原文賞析 篇二

【詩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出處】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意思】老朋友準備好了雞和小米飯,邀請我到他的莊園去做客。綠樹環抱小村,青山斜欹郭外。

【全詩】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註釋】過故人莊:拜訪老朋友住的村莊。具:準備,置辦。黍(shǔ):黃米飯。 合:環繞。郭:城牆。軒(xuān):窗户。場:打穀場。圃(pǔ):菜園。把 酒:拿起酒杯。桑麻:桑樹和麻。這裏借指莊稼。重陽日:農曆九月九 日。古人有在這一天登高、賞菊、飲菊花酒等風俗。就:走近,來到。這 裏引申指品賞。

【全詩賞】

《過故人莊》 是孟浩然田園詩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詩用平淡的字句,樸實通俗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勾畫出了一幅美好的田園風景畫。儘管全詩40個字,無 一個 “情”字,一個 “友”字,然而,從始至終卻橫溢出一種熱烈、真誠、淳樸的朋友之情,正是這種淳情真義在深深感染着讀者,使這首詩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經久不衰。

詩的開頭兩句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寫的是農夫對朋友的隆盛招待之情。作者別出心裁,先寫 “具雞黍”,後才是 “邀”至家裏,其起筆就讓讀者感受到了農夫那種對故友的摯熱之情,先聲奪人。第二聯描寫客人對田園風光的無限喜愛之情。在故友的陪同下,客人賞玩山村景色。只見綠樹成蔭,環繞村莊,樹隙中透出青山,更顯鬱郁蒼蒼,青山綠樹,令人陶醉,這樣美好的田園山莊,怎能不令客人頓生無限愛戀之情呢?第三聯,述寫主客二位故友的談吐無拘,親密無間的融融之情。故友農夫,在家裏擺上了豐筵,打開窗户,一邊與朋友開懷暢飲,一邊面對窗外的穀場、菜園,漫話農物長勢,菜桑收成,這一對故友難得見面的高興勁兒,豐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暢開心扉侃侃而談的興奮形態躍然紙上,使讀者亦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也不自覺地參加了這酣暢淋漓,令人神往的宴筵。尾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寫客人與主人依依不捨之情。千杯入肚,盡露真情,酒逢知己,哪有夠時,人還沒有離開筵席,就約着重陽佳節之時,花盛開之日,還要來此暢飲一番,那情景,那場面將更是多麼迷人,這對朋友情意綿綿,純潔而且高尚,令人羨慕,使人感動。

這首詩,既可以説是一首很成功的田園詩,也不失為一首很成功的言情詩。全詩字句平淡,通俗易懂。然而,其平淡之中露真情,於通俗之中見淳意,古人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所謂畫,就是寫景; 詩本身就是言情,“詩以言志”麼。詩要寫景,寫事,因為它是靠形象思維的,但詩人寫景,寫事總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總是要寓情於景,寓情於事,這才是好詩。這首詩把敍事與寫景巧妙地結合在一塊兒,從中溢出感人至深的朋友之情,毫無矯揉做作,無病呻吟之態,完全是讓讀者從平白的敍事寫景中感受情的存在,所以,這首詩被譽為藝術珍品。

過故人莊原文及譯文 篇三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註釋:

(1)過:過訪,訪問。莊:村莊。

(2)具:備辦。黍:黃米飯。雞黍:指豐盛的飯菜。《論語·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3)田家:種田人家,這裏指老朋友的農莊。

(4)合:指綠樹四圍合攏起來。

(5)郭:城郭,指外城。

(6)軒:這裏指窗户。面:對着。場:禾場。圃:菜園。

(7)把酒:端着酒杯。這裏是飲酒的意思。話桑麻:指閒談農家生活。陶淵明《歸園田居》:“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8)重陽日:即重陽節。古人以為陽數,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

(9)還來:再來。就菊花;意思是再來賞菊飲酒吧。古代有重陽賞菊的風俗。

譯文:

老友準備了雞餚黍米飯,

請我到園田農家作閒談。

綠樹把村子輕輕地環抱,

青山在城外遠遠地傾斜。

開窗面對着曬場和菜園,

對酒把話談蠶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陽日,

還要到此來共同賞菊花。

賞析一:

這音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寫。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説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語言樸實清新,意境鮮明,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全詩清空如話,既不用典,也不生澀,讀起來令人想到純樸,自然而又真摯,一種古道熱腸的友情躍然詩上,傳誦不衰。

這首詩為什麼能具有這樣的藝術感染力呢

仔細想來,是因為詩人以喜悦的感情,寫出了一個和平生活,美麗恬靜的農村情景,既無名山勝水,也無異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場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樸感情的農家朋友。當詩人被邀到農家做客的時候,於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樸素語言展開了饒有古風的場景。雞黍是農民款客最誠意的表現,通過雞黍的具體描寫,就令人浮起了田家的形象。田家的環境,是綠樹繞村,青山遠襯,故人把酒敍舊,面對着窗外的場圃,娓娓談着桑麻的農事,充滿了喜悦的情緒。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誠,不僅以這次歡敍為難得,更約定客人來年重陽佳節再來做客,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另有一番賞心的情趣了。

孟浩然擅長於自然描寫,與王維齊名。從《過故人莊》可以看到作者以清峭的情懷,感受到農村大自然的陶醉,承受到友情的温暖,因而能以樸質的語言抒發出美好的篇章,所描寫的環境,令人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中的一些情節,但又各有特色,各有天地,而非藝術上的重複。

《過故人莊》能傳誦下來,藝術上是具有純樸的特點,語言上具有清新口語化的風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致。由此看來,好詩能去掉陳詞濫調,寫得自然,不塗飾,不堆砌,正如謝寫出'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一樣,於平淡之中見出功力。

賞析二:

這是詩人一首很有名的田園詩。這首詩所描寫看似一個普通的農莊,一次普通的農家宴請。但讀完之後,卻彷彿是一曲風光旖旎,清幽淡雅的田園交響曲,令人嚮往,令人回味。“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詩的首聯從先寫老朋友的邀約,極為親暱,彷彿敍述家常。朋友有“邀”我就“至”,毫無渲染,簡單而隨便。“雞黍”二字顯出農家的淳樸和熱情,不講虛禮和排場,這才顯出主客之間的真情。“綠樹”兩句寫“故人莊”自然環境的優美。一近一遠,把小村青山遠映,綠樹環繞的景象表現得生動逼真,傳達出詩人愉快的心情。正是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賓主的心情才都很暢快。他們在開筵時打開窗户,面對寬敝平坦的場院和菜地談起農事來。這聯詩不僅能使我們領略到濃烈的農村風味,而且可以想象到主客談話時的歡聲笑語。最後一聯寫走時尚有不捨之意,餘興未盡,而要在明年的重陽節再來飲酒做客。主客間的歡洽和諧之情不言自現,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飲的時日。本詩為“不事工巧極自然者。”語淡而味濃可謂孟詩的總體特徵,本詩正體現了這種詩風。'詩中生動地描繪了山村的自然風光和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表現出一種淡泊的情志。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其詩與王維齊名,時稱“王孟”。

開元十八年(730),孟浩然應進士試不第,漫遊吳越。他沿曹娥江、剡溪順流而下,然後換馬陸行來到天台。

還在乘船的水途中,孟浩然不時地翹首遙望,寫下了《舟中曉望台山》的名篇;到達天台後,在尋訪道友太乙子的同時,遊覽了石樑、華頂、赤城、桐柏、寒石山,留下了燴炙人口的詩篇。他真想一脱塵網,羽化登仙:“願言解纓,從此去煩惱。高步臨四明,元蹤得二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桐柏宮》)

後來孟浩然與太乙子在越中水路上邂逅,以自豪的口吻述説了天台之行,盡情讚頌了天台山:“茲山夙所尚,安得聞靈怪?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往來赤城中,道遙白雲外。黴苔異人間,瀑市當空界。福庭長不死,華頂舊稱最。”

天台山人也沒有忘記這位“風流天下聞”、“清詩句句盡堪傳”的詩人,特意把孟浩然駐足吟嘯過的地方稱作“孟湖”、“孟湖嶺”。

過故人莊原文及譯文 篇四

《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譯文

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綠的樹林圍繞着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

推開窗户面對穀場菜園,共飲美酒,閒談農務。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裏觀賞菊花。

《過故人莊》註釋

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

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

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邀:邀請。至:到。

合:環繞。

郭:古代城牆有內外兩重,內為城,外為郭。這裏指村莊的外牆。

斜(xié):傾斜。另有古音念xiá。

開:打開,開啟。軒:窗户。面:面對。

場圃:場,打穀場、稻場;圃,菜園。

把酒:端着酒具,指飲酒。把:拿起。端起。

話桑麻:閒談農事。

桑麻:桑樹和麻。這裏泛指莊稼。

重陽日:指夏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還(huán):返,來。

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過故人莊》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淡無奇,敍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説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説明此飯局主人早有準備,説明了故友的熱情和兩人之間的真摯的情感。“感惠徇知”在文學藝術領域真摯的情感能催筆開花。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話開門見山,簡單而隨便。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裏,作者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悦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由此運用了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景物。這個村莊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傲孤僻。正是由於“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軒窗一開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裏來,“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細微的動作表現出了主人的豪邁。窗外羣山環抱綠樹成陰,窗內推杯換盞,這幅場景,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人詩酒田園畫。“場圃”的空曠和“桑麻”的話題又給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覺。讀者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彷彿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穫。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彷彿縈繞在讀者耳邊。這就是盛唐社會的現實色彩。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中説:“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甫詩中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浩然詩中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甫的鬱結與孟浩然的恬淡之別,讀者從這裏可以窺見一些消息。

這首詩沒有渲染雕琢的痕跡,自然的風光,普通的農院,醇厚的友誼,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場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作者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鍊的痕跡,另一方面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他把藝術美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淨,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濃飾盛粧”了。

《過故人莊》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對被友人邀請去田舍做客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讚歎着美麗的田園風光,創作出這首詩。

《過故人莊》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孟浩然《過故人莊》原文 篇五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