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集思廣益【四字成語】出處 解釋 用法 近義詞 反義詞 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7W

集思廣益【四字成語】出處 解釋 用法 近義詞 反義詞 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關於集思廣益的成語 篇一

成語集思廣益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一文。

蜀國的劉備死後,他的兒子劉禪即位,蜀國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諸湊亮處理決定諸葛亮實際上成了蜀國政權的主持者。在朝野上下人們的心目中,他有極髙的威望。儘管如此,諸葛亮並不居功自傲,而是經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

丞相府裏有一個辦理文書事務的主薄官楊顆,對諸葛亮什麼事都要親自過問的工作作風提出意見。他對諸葛亮説,處理國家軍政大事,上下之間應有不同的分工;並舉出一些歷史上著名的例子,來勸導諸葛亮不必親自處理一切文書,少插手一些瑣碎的小事,對下屬應當有所分工,自己應者重抓軍政大事。

諸葛亮很感謝楊顒的勸吿和關心,但他總覺得重任在身,許多事情不得不親自處理。後來,楊顒病死,他非常難過,痛哭了好幾天。為了鼓勵下屬參與政事,諸葛亮寫了一篇文章,號召大家主動發表政見,反覆爭議,這篇文告就是《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他在文告中寫道:“丞相府裏讓大家都來參與議論國家大事,是為了集思廣益,廣泛地聽取f方面有益的建議,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於集思廣益的成語 篇二

【出處】國家所以設立衙署,蓋欲諸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榷,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事。

【解釋】指集中眾人智能,廣泛進行議論。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博採有益的意見。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羣策羣力、廣開言路。

【反義詞】一意孤行、獨斷專行。

【押韻詞】出何典記、小本經濟、指天畫地、寸長尺技、上氣不接下氣、春回大地、張筵設戲、啼天哭地、陽煦山立、難兄難弟。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蜀國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諸葛亮處理。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並不居功自傲,經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有部下反對他這樣做,他認為這是為了集中眾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有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