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理課自我成長報告(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心理課自我成長報告(通用多篇)

心理課自我成長分析報告 篇一

近期,老師給我講述了心理健康課程的主要內容,讓我從中受益頗多。從心理健康的定義到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面對挫折與壓力、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處理人際交往中的問題等。非常的詳細、全面。我認為此次的成長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讓我以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全面的剖析自己、瞭解自己,從而更好地成長。

回憶曾經走過的路,有快樂也有悲傷,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遠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構成了我絢麗的生活,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愛護我的人,因為是他們給了我機會和力量。

童年,在我的記憶中,是非常快樂的,這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雖然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村人,他們非常重視我的學習,但從來不像其他的家長一樣逼着我學這學那,反而是給了我很多自由的時間,所以我的童年比起同齡的孩子還是很快樂很自由的。在上學之前,我就已經學會了基本的加減法和拼音字母,現在已經想不起來自己當初是怎麼學會的。但就是因為這樣,我上學後很輕鬆,爸媽幾乎沒有管過我的學習,也常常因為這個而沾沾自喜,有時候還會有點小驕傲。由於成績始終不錯,同學們都很羨慕,老師也很喜歡我,也就是那時形成了我的一個性格特徵:自信。

中學,我來到了市裏讀書,又是陌生的環境,在那裏我開始了真正的學習,高一的第二學期我們開始文理分班,由於個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績,我選擇了文科,也就是從這時,我才認真地對待學習這件事情,因為小時候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一切都是從頭開始。轉眼間,我們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緊張而充實,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習題,沒完沒了的考試,為的就是一個目標,考大學。我們近乎安於那種枯燥的生活,因為我們憧憬大學,每次聽老師給我們講大學(),我們都非常的興奮,覺得大學生活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大學,是我們熬過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雖然,大學聯考並不理想,但最終我還是如願以償的來到了這所學校。

雖然我剛來到大學,但我已經體會到了人際關係的複雜,由於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矛盾難念就會產生,但我明白,團結的重要性。無論是宿舍還是集體,都需要精誠所至,大家一條心。否則受害的只能是我們自己。同時在上大學之前的那段時間和近幾天在學校的瞭解,明白了先做人在做學問的道理。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實現一個人的價值需要不斷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養,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就需要加強許多方面,第一,堅持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與偉大的靈魂對話,從而使個人修養得到提高,確定自己終身學習的目標。第二,學會取捨,寬容待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積極地去學習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同時用相對客觀的去評價自己和他人,同自己的眼睛去細心地觀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積極進取,按照計劃定期行動,一點一點去實現。成功,來源於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憑藉好運一步登天,所以就要把精力放在短期目標上,相信最後一定能實現那個偉大的目標。堅持不懈,每天都為實現目標而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麼微小,着也許就是成長吧!今天,當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經歷,發現過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並非完全沒有價值,相反它卻隱含深遠的意義。現在的我,對周圍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而不再執迷於個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説“挫折、痛苦的背後才是成長的空間”。

看一眼來路,看清了成長中一深一淺的腳印。成長需要我們自己去體味,自己去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摔跟頭,但需要我們不斷爬起來,每一次爬起來,就證明又長大了一些。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成功與失敗,時刻與人相伴。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總是一帆風順,也沒有哪一個人從不經歷痛苦與悲傷,挫折與打擊從來不會與人預約,它會突然降臨,讓人措手不及,甚至會徘徊很久,與人形影不離,所以我沒有必要不切實際的幻想它與我無緣,正視它,它就會迎刃而解,而我又成長一些。

心理課自我成長分析報告 篇二

參加了一學期的自我成長小組,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和體會,只是沒有很好地總結。現在寫這份自我成長報告時,這個學期的活動情景又一次慢慢浮現在腦海中。

對於成長小組的活動,我都會盡量參加,參加這個活動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習慣。通過相互傾聽組員的成長經歷、分享自己的困惑、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我們不僅折射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現狀,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分析和反饋。我們的小組也在不斷活動的過程中建立了信任、自由的氛圍。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無論是作為一名心理老師,還是一名心理諮詢師,自己的問題都可能會對諮詢工作產生影響。而對於我來説,我一直渴望能夠更加了解自己,改變自認為需要改變的地方,解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困擾。學習心理學專業是為了這個目的,參加成長小組活動也是為了這個目的。現在的我能夠更加客觀地來看待自己,能夠靜下心來仔細體會自己的感受,能夠更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出發,我形成現在的這種性格和行為模式,肯定和小時候的經歷分不開。雖然我還不能很深入地找到根源,但回想小時候,我是那種什麼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的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經歷,也沒有和其他同齡人一起撒歡玩的經驗,從小印象最深的就是被反鎖在家裏和電視機作伴的情景。也許無形之中,這樣的生活經歷造就了現在的我。

在小組成員們的分享、傾聽和反饋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很自卑、被動的人。正因為自卑,在小組活動中,我總覺得大家都比我有能力、有思想,會擔心自己説的沒有深度,所以我習慣性地把自己藏起來,表現出來的是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也不常反駁別人。其實再看生活中的我也是這樣的,不喜歡和不熟悉的人多説話,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待上很久,不善於拒絕別人、不善於反駁別人。在人多的時候會保持安靜,不易被別人注意到。也許我還是渴望被人關注、肯定的,只是我不會表現得很積極,這也許是我的自卑和自尊之間的矛盾吧。

當然,只有認識自己肯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用行動來改變。以前我經常是在腦子裏想想要改變自己,但實際行動並不多。因為在行動之前我會閃過一些“我的行動是沒有用的,沒有效果的”的念頭,這些念頭會讓我放棄自己的行動。小組活動不僅讓我更深地認識自己,也給了我很多思考問題的新角度,給了我改變自己的動力和方法。在聽過組員們的經歷和分析後,我也意識到改變是需要更新自己和努力的。阿雅説的“拒絕別人也表明自己的強大。”地球説的“還沒有達到我的底線。”狐狸説的“對我的好處是什麼?”……這些對我來説都是新的思維方式,而清芯在博客回覆中提醒我在為自己找藉口時,也讓我有所思考。我的很多念頭和想法其實都是自己不用行動改變自己的藉口,會和我自己的期望有矛盾。但現在的我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就像前幾天,我趁着校長在我們辦公室聊天的時候,提出工作太多,希望能少一些。雖然他沒有直接給我答案,但至少我敢於提出來,也算是一點小小的改變吧。

心理課自我成長分析報告 篇三

一、自我分析

我是一個很熱情開朗、平時大大咧咧,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人。平時會有點小幽默,其實幽默是一種自嘲,幽默很容易縮短與周圍人的距離。舉個例子來説,國中的時候我們班的科學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而隔壁班的那個老師就比較嚴肅,課堂氣氛就感覺很緊張。所以在私底下我們與我們班科學老師的關係會比較親密,像朋友一般。

老師偶爾幾次走到教室後突然想起忘記帶書了,想喝杯水了,我們都會很樂意去幫他做。合作和適應的能力比較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於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不會太斤斤計較?對於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也能和對方很聊得來。在集體中傾向於承擔責任和擔任領導。

情緒比較穩定?,對於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着地應對。但遇到重大挫折時,或在緊急情況下,也可能會有一些情緒波動,有時會情緒失控或有所懈怠。能較好地協調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一方面,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不會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不會固執己見。通常活潑任性、輕鬆愉快,在集體中比較引人注目、受人歡迎、對人對事非常熱心。有時也可能過分衝動,自我約束力比較差。

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雖然不是特別遠大,但會持續地去追求。一般情況下,遵紀守法,對人對事都會負起自己的責任。像大多數人一樣,在通常的交際中,都能表現得比較輕鬆。但有時在周圍的人都不熟悉的情況下,也可能保持沉默。一般情況下,傾向於認為他人是真誠、值得信任的。但對有些人或事也會保持警惕,但當完全瞭解他人之後,會樂於接受和信任他們。能較好地平衡理想和現實,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會考慮現實可能性。一般情況下能夠腳踏實地,有時也會陷入幻想。待人比較真誠坦率,但也不會過於輕信或感情用事。比較認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樂觀自信、心平氣和、坦然寧靜、容易適應環境,知足常樂。有時可能過於自負,自命不凡。既不過於保守,也不過於激進,認為傳統中有些東西可以保留,也有些東西需要變革。依賴性很強,缺乏主見,在集體中容易隨大流,常常放棄個人的意見而隨聲附和以贏得別人的好感。很多時候意志力不堅定,很少能堅持完成自己計劃的事情,總喜歡用各種各樣的藉口來搪塞自己。比如,在平時我計劃過N個減肥計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成功過。在美食的誘惑下,我就抵擋不住了。

二、興趣

平時的話,挺喜歡運動的,像羽毛球、乒乓球、枱球、排球什麼的都會打,但是玩的不精。很喜歡和朋友一起逛逛街啊,看看電影啊,找個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吃吃飯、爬爬山等。我這個人不怎麼愛看書,最喜歡的事情是騎上一輛山地車,然後漫無目的,自由自在的去大街小巷玩。

三、職業理想

我的專業註定了我將來要當一個國小老師,但是我的性格決定了我肯定是不甘只當一個國小老師的,對於有些人所説的那樣,他們想沿着教師這條路一直走去,當國小校長,當教育局局長等,對於這一點我是沒怎麼想過。我想在做好一個盡職盡責的國小老師的同時,去開一家甜品店或者服裝店,可以交給自己的朋友打理,自己週末的時候就過去幫忙,自己順便可以好好享受一下。

四、缺點和自身的不足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最忍受不了自己的一點就是粗心,經常丟三落四,所以常常去麻煩別人。粗心這個習慣總是改不了,但是我覺得身為一個師範生,一個準教師,做事細心應該是最基本的素質,所以在日後的點滴中我都得注意,努力培養自己做事細心的習慣。

2、平時的舉止還不夠文明,對有些老師同學總是顯得有些沒規沒矩,老三老四。雖説這是我與他們關係親密的原因,但是很多時候得注意場合。很多口頭上的粗話不能帶到生活中去,更不能隨意帶到學習中去。

3、對於父母、老師,自我感覺還是小時候比較聽話,長大了開始有點叛逆。越長大越懶惰,以前在學校裏,那時候會因為想得到老師的誇獎和小紅花,經常自覺幫忙打掃教室的衞生,幫家裏洗洗碗,拖拖地。長大後這種事情就很少發生了。

4、有的時候,虛榮、好強好勝的心理過於強烈,我也不是很確定這個點到底是個缺點還是我的有點。國小的時候對於那三條槓槓的班長職位看的很重要。高中的時候,尤其是高三那段時期,我跟我同桌的成績差不多,所以每次老師把試卷,甚至是平時作業發下來,我都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成績與她比較一番,如果比她好,我會暗暗得意,反之我會給予她一個不屑的表情,但是心裏明明會很在意。會讓這一次的落後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很多時候這種比較給自己的內心帶來了太多壓力,太多負擔。

這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出來的自卑感和優越感吧。阿德勒説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實際上他是人類個體不斷髮展的動力。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追求優越並不是説人人都天生要尋找在地位上,等級上超過別人,也不是説人們要追求保持自己比別人更重要的態度,而是個體無論追求什麼都想要有能力和有成效的動機。每個人都有渴望優越感的目標,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它取決於每個人所賦予它的生活意義。

這一篇自我分析報告是我將近20多年的成長曆程中第一次回頭這麼仔細的看自己,瞭解自己,寫的時候也帶給了自己很多感動。

心理課自我成長報告 篇四

生總是變幻無常,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分鐘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人生總是充滿喜怒哀樂,那曾經的種種心情是否還深藏心底;人生總是伴着酸甜苦辣,在過去的歲月中那一樁樁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憶是否還不能忘懷。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驀然發現已度過了19個春秋。我從何而來,又將往哪裏而去?是什麼造就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長曆程和人生經驗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學習積極面對,迎接人生挑戰的契機。在自我分析中也學會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1、興趣愛好對自己的影響

我喜歡閲讀、寫作、音樂,但我並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甚至唱歌還會跑調,只是很喜歡,並從其中獲得享受和快樂。我喜歡做手工藝品例如刺繡、編制,沒有原因,從小就喜歡,做手工讓我非常有耐心還能陶冶情操。我喜歡做飯,我喜歡學習各種各樣的菜色,我甚至夢想過以後有機會出國學習各國的特色美食。我喜歡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時開心享受的表情,也許是因為這樣吧,我非常的戀家。

2、性格對自己的影響

類型:開朗、害羞、感性。我是一個熱情開朗,合作和適應的能力特別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於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的人。我不會斤斤計較,對於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並盡力去改正。但是我也很害羞,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通常都不會主動去搭話,所以和我不熟悉的人都以為我是個很內向安靜的人,但一旦熟悉起來,我的話還挺多的。我的心裏素質還算過關,對於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着地應對。我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但有的時候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為從小要學會照顧自己,所以我的個性比較獨立,喜歡去照顧別人,但自己有問題的時候又不願去麻煩他人,喜歡自己解決。

3、能力與品質

我的人際交往能力很強,學習能力也不錯,但創造性很一般,有領導和組織能力。思想道德觀念比較強,能考慮集體和他人,做事認真。

4、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1)優勢:有出色的觀察力和對細節的關注能力,務實、實事求是,追求具體和明確的事情,喜歡做實際的考慮,喜歡在執行前先完善計劃。善於單獨思考、收集和考察豐富的外在信息。喜歡邏輯的思考和理論的應用。做事有很強的原則性,尊重約定,維護集體。工作時嚴謹而有條理,願意承擔責任。

(2)不足:壓力很大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現實,考慮的東西太多,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考慮的太過複雜。創造性不強。多愁善感,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中而忽略現實。

心理課自我成長報告 篇五

一、自我成長分析

一晃眼,我已經在歲月的年輪上畫了十九個圈。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及情感體驗對鑄就今天的我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家庭,父母均為農民。上一代的人一直在擔憂,八零後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是温室的花朵,不敢放心的把這個社會交到我們手中。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的確,我的童年沒有父母一代的坎坷。不過,我的父母並沒有溺愛我,大概我出生的時候,家裏跟“家徒四壁”也沒什麼區別。

首先我的出生對我家來説就是一件大事,到不是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而是我出生時,母親還沒有達到法定生育年齡。結果政府又是罰款,又是到我家拿東西。也可從側面看出,那個時代還是很亂。幸好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把我當作一個禍害,反而更愛我,把我當作貧苦生活的惟一希望。正是如此,嬰幼兒時代倒也過地舒適,無憂無慮。現在想想,那段日子裏的天空是那般明淨,心靈又是那般晶瑩剔透。也許無知,卻終究美好。

現在回頭看,才發現我原本是恐懼上學的。或許是恐懼離開父母,一步也不行。初次上學,是母親送我去的,也可以説是母親拖我去的。而那時的我,該是又可笑又可憐吧。緊跟在母親身後,眼睛直盯着母親,生怕她離開自己,而對周圍的陌生同學則懷着疑懼和畏怯的感情。我那時會產生這樣的心態,主要歸功於:成長環境狹隘,與外界交流少。所以,一踏進學校,我就無所適從了。而最終,那那天母親前腳剛進家門,我立即就跟回去了。母親那時氣極了,只是哭,我也跟着哭。母親狠下心來,兩天沒理我。我終妥協,跟着夥伴們去上學了。

在學校久了,人也開朗了很多;學習態度的轉變也特別明顯。從恐懼到主動,這中間是多大一步,恐怕母親體會的比我更深刻。從那時起,讀書成了我人生中的唯一大事,母親每天早起,為我燉一碗雞蛋;然後聽我背前一天的課文。我那時有一股倔勁,課文要是背不出,就急得流淚,發脾氣。母親總是安慰我,但不頂用。

國小六年級,為了讓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把我轉到縣三小。最初的一段時間,感受最深的就是孤獨。這時,我那不善於與人交往的個性完全暴露出來了。好在我遇到了一位良師,她領我走出“孤獨”的怪圈,並送我筆記本,請我幫她批改作業,教我如何跟同學打成一片。可是,關於她的事我大都忘了,記住但也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東西。我的童年於是就在讀書寫字、歡笑流淚中度過,偶爾也會有學習的壓力,偶爾也會孤獨,但更多的是歡樂。

國小升國中時考的並不理想,很多同學寫信來安慰我。可我自己卻並不感到難過。也許是因爸媽的一句話:在哪兒讀都一樣,只要自己努力。現在想想,我是那麼在意父母的態度。

國中時結識了一羣現在仍相處默契的朋友,儘管現已散落在各處。那時的我們一起揮霍了多少個單純無憂的日子啊。也是在這時,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位嚴師—我的英語老師。我總有一種感覺,她是一個女強人,至少具有女強人的某些特質。比如,自律、嚴謹、一絲不苟、做事迅速而果斷。因我八年級時將大多數時間花在跟朋友出去玩上,九年級她就開始“整頓”我了,每週都會讓我出教室背英文課文給她聽,也讓我每天晨讀上台去帶大家讀英文課本,記得第一次走上講台,充滿了緊張,説話的聲音在我自己聽起已經如雷般轟鳴,可下面的同學其實都聽不見;總之,我太關注自己有沒有讀好,結果下面的同學根本無法跟着讀。可以想象,那天早上我是多麼狼狽。可自從有了這第一次以後,每週都有那麼幾個早晨可以看見我在講台上領讀英語了。而我對她充滿了崇敬;想着有朝一日成為她那樣的人,自律、嚴謹,做事迅速果斷、有幹勁。

高中時,又遇到了葉先生,她是一位女士,可在21世紀,我們仍尊稱她為先生,她是我的精神啟蒙老師,我一直這樣認為。初入高中的某天,我捧着本《簡愛》在讀,她走過來,輕輕地跟我聊了幾名與《簡愛》有關的;並説了幾句鼓勵的話,大概是説“可以這個時代靜下心來讀名著的人很不錯”(小小的鼓勵對那時的我卻很受用)。之後又談她看書有做批註的習慣,並且碰到好的段落都會摘抄下來。總之,在那之後我就養成了她看書的習慣,或者説,一種好的閲讀習慣。她的語文課堂一向很活躍,她對作文的講解總是獨到而有特色。每次作文交了後,她總是立即批改,並把我們寫的文章加以修改,再打印出來,發到每個人手中。每次寫完作文之後,我們就開始期待,期待自己的作文被打出來,期待她的讚賞。因此,別的班同學都引以為苦的作文,竟成了我們班同學的最愛。她有每天早上給我們朗誦一篇或一段美文的習慣,會在某個早晨欣喜地告訴我們杜鵑花開了,銀杏葉黃了。在她無言的鼓勵下,我閲讀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簡愛》、《百年孤獨》、《紅與黑》、《傲慢與偏見》、《巴黎聖母院》、《紅字》、《餘秋全集》、《三毛全集》、《席慕容全集》等大量書籍。我可以這麼説:我的文學素養自遇到她開始形成。

而她教學的方法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她的鼓勵政策,她那融入生活而又超然於生活之外的人生態度,她的精神觀、價值觀……在那段時間裏竟給我產生了連現在都無法預計的影響。

高中時,結實了一位今後可能會走完一生的摯交好友。臨近大學聯考時,那段時間的相互扶持與鼓勵,每週我們總會有一兩個傍晚在操場上散步,相互説説心中的疑惑與學習的壓力。看看天空,牽手走走,默契十足。

進入大學,到現在已快一個學期。最初的躁動也漸漸平息下來。憑着初入校的那股豪情壯志,我參加了團學會主席團競選,竟也闖進了複試,最後倒成了二分部辦公室的一名學生助理。一個學期下來,倒收穫頗豐,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與態度。到目前為止,最值得一説的還應該算是瑜珈和紫藤茶藝,第一是體育課,選修了瑜珈,是一項益智精神的有氧運動,第二是加入紫藤茶藝社,它是由湘雅醫學院的曹進教授主持的,每週末都有一次活動,他會跟我們談藝術、生活、人文、教育各方面有益於提升精神境界的東西。

再回頭,看一眼來路,終看清了成長的一淺一深的腳印。成長和成熟終究是不同的。在我看來,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真正成熟過。成熟應該是精神層面的,我的生活也並不像我會回憶的那般一帆風順。其中的挫折無數,只不過我已經選擇性地遺忘了,一路走來,感覺到成長的路有大部分是學習的路。

二、個人優缺點分析

待人真誠、熱性善良、樂於助人、認真負責、包容理解是我的五個突出優點;也是努力踐行的人格或行為準則。我一直把成功學大師李踐的名言“知行合一”當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銘,也認為真誠、認真、善良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準則。我始終相信,當我對世界認真時,我終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反應稍慢、惰性、時間管理不夠科學、不夠果斷、健忘是我急需改善的五個缺點。

反應稍慢這一缺點在最近這段時間有了很大改善。因為擔任學生助理一職務。其中一項要求就是反應要快,遇突發事件時,需立即做出反應,想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大學階段,能擔任這麼一職務,我還是很感激的。因為辦公室助理相當於“祕書”性質,它對我的耐心以及時時保持積極友好的態度有很大考驗。

健忘這一缺點也日漸突出了。最初我只是為了遺忘而去遺忘,是想忘記一些不愉快的事,是想過得更開心。現在,就怕忘了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緊要事情。

不夠果斷這一缺點倒是在經常看得出來。報社團,報課外學習班,參加競賽……很多次,給自己找藉口,然後看着機會從身邊白白流逝。

我沒有信仰宗教,但我特別欣賞宗教文化、宗教哲學。道家認為“上善若水”,柔,隨遇而安,潤物無聲是水的高貴品質,做人也應當這樣。

佛教的“因果論”教會人辨證地看問題。我對宗教很不瞭解,總覺得它是神祕而朦朧的。我現在的一個同寢同學是西藏的,當她説起佛教、佛廟、**,總讓人覺得神祕而美麗,但我並不想加入任何宗教。當別人問起我的信仰時,我的回答就是“知行合一”。

在對待他人方面,我通常比較容易發現和欣賞他人的優點,同時也會客觀地評價他人,接納他人的缺點,在自己和他人相處時,我會尊重他人,包括他人的思想和行為能較好地和他人溝通。我的朋友都覺得我比較容易相處、心地善良、富有愛心和同情心,有較強的責任心。

根據氣質學分類,我應該是一個粘液質的人,稍帶些多血質的特徵。為人安靜而不寡言,情緒可收可放;獨處時沉靜多思,交際時熱情友善;學習時態度認真,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完成練習。

三、職業生涯規劃

走過十二年的義務教育階段,也走出了整體教學模式。面臨最多的就是就業與擇業的困惑。剛邁入大學,隨處都能看到“職業生涯規劃”的講座。這才意識到人生規劃尤其是職業規劃成了擺在我面前且必須解決的課題。

今年我們學校是大類招生,我學的是電氣信息類。包括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專業。到大三時才會分專業。

目前,我想學自動化,或許受到了“自動化是本大類最好的專業”的影響;但我對制一些控件還是很感興趣的。因此,我以後會走的一條路就是:考研,讀研,找一份與自動化專業有關的工作。

現在,擺在我面前最大的課題就是:讀研。不管是保研還是考研,都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我目前的選擇就是好好學習,做好助理工作,博覽羣書。

四、本人對於職業規劃的看法:

1、職業規劃肯定要有,但是我覺得職業規劃不可能現在就定下來,周圍的環境隨時在變,而且自己隨着不斷的成熟和接觸不同的東西,也會變。

2、但是,雖然可能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但是我覺得每個階段的前進方向和短期目標要有,比如這段時間我要練好英語聽力到什麼水平,我要朝着什麼方向努力,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標,那容易虛度光陰。

3、作為學生,我更想聽一些別人成功的案例,和為什麼別人能取得成功,雖然每個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點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