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800字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7W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800字

對於其他學科來説,語文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共同閲讀語文課前演講內容800字,請您閲讀!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1

幾日以來我一直在想“中國夢”,想什麼是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這兩個問題困擾着我,直到一次乘公交車時,才使我豁然開朗。

若將今日的中國比作一輛公共汽車,那麼,公共汽車的出發點就是中國夢的開始,公共汽車的終點自然就是中國夢的實現。

既然是開車上路,開的又是以人為本、服務於百姓的車,那就更要遵守交通規則,以往的中國,就是因為急功近利,一味求快,導致車超了速,闖了紅燈,才有了“大躍進”、“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這幾張“罰單”。教訓就是,急功近利是要付出代價的。有了教訓就有了改正的動力,如今的中國正以科學合理的速度行駛,在穩步前行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的夢想,這其中有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這些夢想的實現不是終點卻是起點,是中國夢的起點。

公共汽車的行駛速度全由司機控制,這“司機”是誰呢?他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而是中國共產黨,坐在車中,我感受到了司機所控制的車速恰到好處,汽車不會行駛過快而使坐在裏面的人感到顛簸,也不會過慢而使人睏乏。但是,光司機一個人努力還不夠,這中間還有“乘客”,要想早日到達終點就必須共同努力,其中,乘客個人的道德素質水平還不盡相同,有的人有道德,有素質,能安分守己,但是有的人卻在車內吸煙吐痰,扔果皮紙屑,可以説把車內搞得烏煙瘴氣,不過還好我們有一個耐心的司機,司機會在車內播放温馨提示,當那些不守規矩的人聽到後,大多數的人還是能夠“改邪歸正”的。

與現實的公共汽車不同的是,現實的公共汽車在規定好的路上已經輕車熟路了,但是中國這輛車雖有了明確的路線,但是在行駛的過程中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些艱難險阻,如有人會抱怨,抱怨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好,我不能説那些抱怨的人裏沒有一個是實實在在的在抱怨,我更想説的是“少罵政府多幹活”之類的話,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是一輛新車上路,你不能老是把它與在路上行駛了十幾年的車相比較,這樣總會有問題存在,不是説比較不好,只是説不能要求存在的問題在一天之內全部解決,這其中的問題我不詳説,這其中的問題有許多是需要每一個人來共同努力解決的。就拿“中國式過馬路”來説吧!有人批評説這是部分國民的道德素質水平差,有人説這是法律不夠嚴厲起不到警示作用,還有人説這是政府有關部門不夠完善,我不完全否定這些人的分析是錯的,但是那些闖紅燈的人中難道就沒有高中生,大學生,博士生嗎?難道是他們的道德素質水平差而已嗎?我想説,任何良好的社會風氣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形成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政府要有耐心,民眾更要有耐心。有人説一些發達國家的公民很文明,我不否認有些國家確實做得很好,但它們是發達國家,我們能做的也就是慢慢學習和借鑑,不能要求現在的人們立刻做到這樣,這其中也有很多因素,文明的習慣也是需要時間和社會慢慢培養起來的。但是,我也想説,中國在慢慢走向更文明更繁榮更強大的同時,萬萬不能忽略了民眾內心的文明,繁榮,強大,因為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明,繁榮,強大。

現在的國人都在談論中國夢,這很好,也有人提出來要為早日實現中國夢做些什麼,我想,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足夠了,中國夢的實現,缺不了每一箇中國人,中國夢的實現,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體現。

我幻想過無數中國夢實現以後的中國,我想那時的中國是強大的,繁榮的,那時的國人,是更加文明的,更加和諧的,更加團結的。

中國夢,必將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2

前幾天,我們在校園裏打掃衞生時,發現了一種粉紅色花的樹,許多同學説那是櫻花,但我知道那不是。櫻花的花朵更稠密,是粉嫩粉嫩的紅色,綠色的葉子襯着碩大而飽滿的花朵,如同置身與天堂的美。

櫻花是浪漫的代名詞。但郭敬明説:櫻花是一種殘酷的樹,它根下埋的屍體越多,它就開的越絢爛。這或許與他憂鬱的個性有關。他總説一些讓人覺得似有非無的話,卻讓人感受到另一個真實的世界。他的《夢裏花落知多少》讓無數女孩子感動得稀里嘩啦。我屬蛇,也是冷血動物,我不喜歡感傷,卻時時感傷。我沒有看過他的小説,那是一個我所禁忌的世界。

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歡日本漫畫,動漫王國日本也許是我所向往的地方。現在正提倡“八榮八恥”,而我卻想着要去日本,真有些叛國的罪惡。但親愛的中國,請不要感傷,我曾經做過一個測試,證明我仍然是一個適合於住在中國的傳統分子,即使我喜歡牛奶麪包甚於大餅油條。

一個細雨纏綿的早晨,我在籃球場附近看到了櫻花樹,不是想象中的高大,也沒有想象中的瑰麗。那一種安靜的美,讓人有些失落。真的想看看“櫻花之都”的櫻花,在紛飛的粉色花瓣中的美麗,想想就令人心醉。我所知道的日本漫畫,只要有情侶的地方就有滿山坡的櫻花樹絢爛開放。於是在櫻花飄飛的日子裏,服部遇到了和葉。不知道服部對和葉説“終於找到你了”的感受,也許是我在學校一角找到櫻花時的那一種感動吧。和葉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服部要找的人就是自己,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等的人就是對方啊。

櫻花不比牡丹的雍容華貴,不比君子蘭的高貴典雅,不比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卻有一種説不出的美,不是一朵而是一片。白的或粉紅的櫻花簇擁在一起,稀朗處也別有一番韻味。

一片絢爛的櫻花下,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穿着一身花色的和服,拍着一隻花皮球,口中哼着一首亙古不變的兒歌。那聲音迴響在櫻花樹旁,縈繞在耳邊。遠處,一個男孩趴在黑棕色的木格子欄杆上,那顏色和他的膚色好像,那場景美得讓人忘記了呼吸……多年以後,男孩拿着從櫻花樹下拾到的白毫來到東京找尋女孩,終於他發現――要找的人已經在他身邊等了好久了,只是他沒發現。

這是服部與和葉的故事――在櫻花樹下不由想起來的故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迷戀動漫,迷戀日本,只是覺得那裏有我追求的東西。或許是因為在顯示生活中再也找不到的完美,只能在虛擬的世界中找尋那份最真最善的完美。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哈日哈韓了,因為在日韓劇中的結局多數是團圓的。無論在何方,主人公都能走到一起。而中國則喜歡用悲劇來感動人,以致於很多東西都悲不到深處,又喜不到及至的境地。《半生緣》,顧曼楨終是和沈世鈞走不到一起,最後在戰火連天中悔恨終身。《金粉世家》,冷清秋終是與燕西各奔東西,帶着上半生的悔恨和纏綿,他們在家族的沒落中消亡。《啼笑因緣》,鳳喜和家樹的悲劇讓每個人心寒。至於《紅粉世家》倒是給了我們些許安慰,桃枝和水村最後的相遇留給看者無限想象空間。這些都是發生在民國和抗日期間的故事,再看看眼前吧:《地下鐵》中的男主角終是為了女主角而獻身。雖然也有許多團圓結局的,但多數都是看了就忘,一點也不深刻的故事。

日本人則不同,他們不專攻“愛情”這個豐腴區。他們更注重對親情和友情的宣揚。雖然日本人很早就涉入愛情,但他們更倚重親情和友情,畢竟它們比愛情更牢固。

不知不覺,已經在這個新高中半年了,人生好像一場夢一樣。我伸手去觸及那嬌嫩的花瓣,很真實的顫動,連同雨水濕潤了我的手。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3

<<三國演義>>裏開宗明義的一句話是:“話説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與人之間的聚散也符合這個道理。俗話説,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故事,無非都是聚散一場,好像一部電影一齣戲,一旦開演,總會結束。……今天聚,明天散,聚到後來,彷彿彼此的歡笑聲還在迴盪,但仔細回想,甲到了天國,乙在異城,丙正在和病魔掙扎,丁失蹤了……只能説是緣起緣滅,聚是緣起,散是緣滅。”

真誠的懷念,盼望有一天再次聚首,哪怕是在夢裏。雖明知希望渺茫,但仍固執地充滿期待。這大概也是緣的一部分吧,“聚是歡樂,散是蒼涼”,那懷念就是一種情懷吧!

“人間神祕,會讓茫茫人海你我相遇,善緣、惡緣、孽緣……最後都像雲海裏的霧氣飛散而去,而宇宙大地,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換句話説,聚散之緣,是不能強求的,它來自於機緣巧合,來自於萍水相逢,來自於命運的安排。有意識地去追求,未必遂意;你無心“插柳”,卻偏偏“成蔭”。所以,與其苦苦追尋,莫不如一切隨緣。無論是親朋,還是故舊,能相伴一生固然難得,只是短暫的交往,也全心面對。隨緣的“隨”,不是隨心所欲,無所作為,而是順其自然。

人與人之間的聚與散,至少應該做到:

珍惜曾經有過的。不管是終身摯交,還是一個片斷,甚至是一面之交,都把它們看成難得的緣分,珍惜相聚時的每一時段,每個美好的場面,每一句讓人永遠難忘的話語。那都是你的財富,你的情感庫存。要把它們永久地珍藏在自己的記憶當中,經常取出來,享受那種温馨與快樂,甚至是痛苦與悲傷。

不強求現在還存在的。對於現在還能相聚的人,親密或者疏遠;時聚時散或者若即若離,不必強求,隨緣就好。嚮往完美是人的天性,但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有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老話,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時反而能產生更多的美感。

奉獻愛心給今後的。人與人之間,不管是哪種情誼,愛心的付出是基礎,彼此的信任是前提。我們在自己的一生中,可能與數不清的人結下了形形色色的關係,聚散離合都是不可避免的。很難一言以概之:聚就好,散就不好。但真誠相待、與人為善、不吝嗇愛心的付出是絕對必須的。我們可以演出一場又一場聚與散的戲劇,但都應做到自己是用一顆真心在與對方交往,是問心無愧的。

感情的發展,如風雲變幻。人生旅途,風風雨雨,恩恩怨怨。喜喜憂憂,聚聚散散。這是生存條件加之文化內涵,作用於人生追求的體現。

兩心相融,兩情相悦則聚,兩心存異,兩情相斥則散!感情生活的軌跡,是人的意願與客觀現實,矛盾、統一,統一、矛盾,不斷演變的畫線,這是生活的必然。但是,重要的一點是:以寬容的心,來審視聚散。擺脱世俗的偏見,從客觀現實的角度,認真的總結經驗

散,往往是傷心的標誌;聚,往往是歡樂的象徵。因此人們更多的是面對“聚”,而放棄“散”。可是又有誰知道“散”是聚的開始,正是由於“散”的犧牲,才能又“聚”的存在。正是因為結束了我們的“散”,才產生了他們將來的“聚”。我相信他們在將來的聚中一定會更快樂,更幸福,更開心。

那碼頭、那車站是為了相聚而設,或者是為了讓相聚的人再度離散?那斑斕的原野、那巍峨的雄關;繁華的都市、寂寥的村院;鳥鳴的幽谷、星月的雲天都是聚與散的搖藍。

聚也是緣,散也是緣。你愛想起它就想起它,象想起夏夜的一顆星;你愛忘了它就忘了它,象忘了夏天的一切夢。聚與散,這樣的匆匆、這樣的飄搖。散已經是某種悲哀了,不要讓聚孕育着更多的悲哀。騷哼—CYT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4

竹簡深處,一字一句鏤刻出書卷的縷縷清香。 ——題記

着名書法家顏真卿言曰“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書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冰心奶奶,也曾説過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本猶如航行在黑暗海洋裏的一盞燈塔,照亮我們未知的旅途。

西漢時期,有個年輕人酷愛讀書,但由於家境貧寒,每每日落西山之時,苦於沒有油燈而陷入不能讀書的煩惱。突

然有一天,他發現有一束微弱的光,從牆壁的小孔間隙中穿過,原來是鄰居家的光芒。他突發奇想,用錘子把小孔鑿得更大。金黃色的光芒立刻像流水一般泄進他家。這個年輕人就是匡衡,成就了一個後世流傳的故事——鑿壁偷光。

古往今來,無獨有偶,苦讀成才的人從來並不缺乏。我國着名經濟學家王亞南在他讀中學時,也有鮮為人知的故事。他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腿鋸短半寸,成為“三角牀’’。每天只要一翻身,牀就會向一邊傾斜,他也會突然驚醒,便立刻下牀,伏案苦讀。最終成為我國的着名經濟學家。

高爾基曾把書籍比作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猶如品茗一杯苦茶,需要細細地啜飲,細細地體味其中的韻味,一旦囫圇吞棗便會失去其中的精華,也就會失去閲讀本來的魅力。讀書,猶如穿行在悠悠荷塘間的一葉小舟,能夠在舟中小憩片刻,遠離紛繁塵世的喧囂,靜聽流觴曲水的綿延,盡情演繹心靈深處的淡雅書香。秋月放涼,蕭風拂袖,執筆梳理宣紙上濃墨重彩的心靈。在歷史車輪的深深印跡中,素胚勾勒出那參天大樹的蒼翠欲滴,那巍峨山巔的皚皚白雪,那流水千尺的雲影霧嵐。再攜上一壺甘醇的杜康,寫意屬於自己的純淨世界之中,靜心思索流淌於書卷中的爛漫,參悟竹簡深處的靈魂。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周恩來曾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蒲松齡也説過“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但在當下,真正能夠做到與書為友,書之而痴的人,又有幾個呢?醉心於書,可以洗滌塵世喧囂的心靈,給自己的心靈找到賴以安慰的港灣。夢,乃之虛無縹緲,欲然圓夢,必先苦讀啊。

語文課前演講內容5

我要你重獲原來的生活,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承諾》

這是著名歌手劉德華借已故藝人黃家駒所作之曲填詞,並領銜香港眾歌星演唱的賑災歌曲。每每聽到這首歌,我總不免心潮澎湃,頃刻之間我就感覺自己成了汶川人。

5·12汶川地震過去一年多了,但它留下的太多太多的東西讓我們不能忘卻,也不會忘記:有捨己救人的英雄,有與死亡之神對峙幾十小時甚至百餘小時的堅強勇者,更有全國人民源源不斷的救助物資和愛心。就如前面歌詞所提:讓災區人民儘快過上原來的生活。

我的博客和QQ空間上有一張照片,它也是全國人民非常熟悉的:一個男子將因地震而亡的妻子綁在身上,騎摩托車將亡妻送回家。這張由CNN記者拍攝的照片,藉着媒體和網絡傳遍了神州大地。照片中的好男人———吳家芳的事蹟廣為傳頌,一時間有很多人將其奉為偶像,甚至有許多女性“爭嫁好兒郎”。吳家芳也成了因地震而知名的人物,剛建成的地震博物館還將其摩托車永久收藏。

然而“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某網友語)。在離5·12還沒一週年之際,就傳出了吳家芳再婚的消息,一時網絡譁然。指責聲此起彼伏,眾網友憤怒交加,大有被吳家芳忽悠、玩弄之感。在很多人眼裏吳家芳不再是好男兒,而只是個虛偽的小人。然而,我卻要大聲説“不”,他依然是個好男兒。

據説地震災區災民的自殺率非常高。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很多災民還未從親人逝去和財產損失中恢復過來。因此,災區的重建和災民的心理治療成為兩項重要的任務。就如《承諾》所唱那樣:重獲原來的生活。而讓災區人民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政府的任務,更是全體炎黃子孫應盡的義務。

一年多了,我們仍在關心災區建設,仍在關心災區人民。我們無非是希望災區人民早日從悲痛中走過來,然而我們做到了嗎?前面指責吳家芳的網友,他們做到了嗎?

沒錯。吳家芳是英雄,但他也是地震的受害者,他也需要別人關心,也需要別人幫助,也需要重獲原來的生活,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他結婚是為了得到家人的關愛,為了儘量從喪妻的悲傷中解脱出來。我們又憑什麼因此指責他呢?每個因地震而遭受巨大傷害的人從痛苦中解脱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得到家的温暖。因此,吳家芳結婚,我們更應該祝福他,為他高興,而不是指責。

吳家芳不是聖人,也不會像傳説中那樣與其亡妻化為飛蝶或星星,他還要生活。温告訴災區人民:要好好活着。前面所提的網友的指責,豈不是讓吳家芳承受比喪妻更大的心理壓力和創傷?

“我要你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唱唱而已,更是每個炎黃子孫用心的承諾。

Tags:語文課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