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趣解千字文(共2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第1篇:

趣解千字文(共2篇)

趣解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興嗣是一名古代公務員,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時,任散騎侍郎、給事中。他用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進行排列組合,寫出了這樣一篇音韻諧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長詩,更難得的是,其內容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祭祀等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從這一千個字中,我們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完整輪廓。《千字文》與《三字經》一樣,成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材中的必讀經典。

本書作者本着“信馬由韁、東扯葫蘆西扯瓢”的原則,隨想隨寫,把重點放在趣味性和知識性上,深入淺出地用現代人的視角,來解讀這一千個字。

第十句露結為霜

語出《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中還有一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指被太陽曬乾。也就是説,“露”的命運有兩種:結凍成霜,或曬成水汽。

霜露之病不用愁,領導關懷能解憂

霜露之病,是指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病,形容病得很輕,很快就會痊癒。這個看着不像成語的成語出自漢武帝説給丞相公孫弘的一句話。

公孫弘六十歲時,漢武帝招賢,公孫弘被徵為博士。三年之後,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回來向武帝彙報情況,武帝很不滿意,認為他無能,於是公孫弘只好辭官下崗,在家待業。

又過了七年,漢武帝又招賢,當時山東地方政府推舉七十歲的公孫弘應徵。

這次應徵比較奇怪,本來,公孫弘寫的治國策略並不被考官看好,在應徵的百名儒士中排名靠後,但漢武帝卻認為公孫弘寫得很好,應該是第一名。於是親自詔見,一看公孫弘是一個儀表堂堂的老頭兒,印象不錯,再次拜他為博士。(七年前不就見過了嗎?現在才覺得公孫弘不錯?可史書上就是這麼説的。)六年後,七十六歲高齡公孫弘終於獲得漢武帝的信任,當上了丞相,封平津侯。

在官場上混久了,公孫弘成了老油條,在向皇上彙報工作時總是讓別人先説,自己察言觀色,再決定立場態度,所以他的發言經常是恰到好處,拍得皇上很舒服。

後來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偏巧公孫弘病了,他覺得自己身居相位,未能輔佐君主治理好國家,現在有人造反,自己難脱責任,還不如趕緊借坡下驢,辭職不幹算了。

於是,公孫弘上書皇帝請求辭職。漢武帝給他寫的信中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意思是説你得了頭疼腦熱的.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樣,很快就會好的,現在多少事等着你幹呢,想撂挑子不幹?那顯得我多沒領導水平啊?沒那麼容易!又賜給他牛酒布帛,作為養病之用。這些東西和養病有什麼關係呢?但是,由於領導的關懷,公孫弘的病很快就好了。

想到一個外國寓言故事:説有一隻鳥,由於天氣太冷,凍僵在大路上,失去知覺,也不能動,就等着老鷹或貓來吃冷凍鳥肉了。這時有一頭牛從旁邊路過,這頭牛很不文明,隨地大小便,拉了一大攤牛糞,偏巧拉在鳥身上。温暖的牛糞正好給鳥解了凍,很快就甦醒了。這隻鳥撿回一條命,很高興,想趕緊從牛糞中出來飛上天空,可它剛一露頭,趕巧有一隻容易摔倒的狐狸路過。狐狸嫌牛糞味道不好,想繞道走開,但看見牛糞中間有個鳥的腦袋露出來,大喜過望,衝過去一把把鳥拎出來,也不管鳥身上還沾着一些牛糞,扔進嘴裏吃掉了。

這個故事説明了三個道理:一是往你身上潑糞的人不一定是壞人,二是把你從糞堆中救出來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三是在搞清楚外界狀況之前不要輕易探出腦袋。

雖然不太貼切,但大家還是可以對照這三點,來研究一下公孫弘的官路歷程。

第2篇:趣解千字文

小編覺得這篇趣解千字文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興嗣是一名古代公務員,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時,任散騎侍郎、給事中。他用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進行排列組合,寫出了這樣一篇音韻諧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長詩,更難得的是,其內容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祭祀等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從這一千個字中,我們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完整輪廓。《千字文》與《三字經》一樣,成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材中的必讀經典。

本書作者本着“信馬由韁、東扯葫蘆西扯瓢”的原則,隨想隨寫,把重點放在趣味性和知識性上,深入淺出地用現代人的視角,來解讀這一千個字。

第十句露結為霜

語出《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中還有一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指被太陽曬乾。也就是説,“露”的命運有兩種:結凍成霜,或曬成水汽。

霜露之病不用愁,領導關懷能解憂

霜露之病,是指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病,形容病得很輕,很快就會痊癒。這個看着不像成語的成語出自漢武帝説給丞相公孫弘的一句話。

公孫弘六十歲時,漢武帝招賢,公孫弘被徵為博士。三年之後,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回來向武帝彙報情況,武帝很不滿意,認為他無能,於是公孫弘只好辭官下崗,在家待業。

又過了七年,漢武帝又招賢,當時山東地方政府推舉七十歲的公孫弘應徵。

這次應徵比較奇怪,本來,公孫弘寫的治國策略並不被考官看好,在應徵的百名儒士中排名靠後,但漢武帝卻認為公孫弘寫得很好,應該是第一名。於是親自詔見,一看公孫弘是一個儀表堂堂的老頭兒,印象不錯,再次拜他為博士。(七年前不就見過了嗎?現在才覺得公孫弘不錯?可史書上就是這麼説的。)六年後,七十六歲高齡公孫弘終於獲得漢武帝的信任,當上了丞相,封平津侯。

在官場上混久了,公孫弘成了老油條,在向皇上彙報工作時總是讓別人先説,自己察言觀色,再決定立場態度,所以他的發言經常是恰到好處,拍得皇上很舒服。

後來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偏巧公孫弘病了,他覺得自己身居相位,未能輔佐君主治理好國家,現在有人造反,自己難脱責任,還不如趕緊借坡下驢,辭職不幹算了。

於是,公孫弘上書皇帝請求辭職。漢武帝給他寫的信中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意思是説你得了頭疼腦熱的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樣,很快就會好的,現在多少事等着你幹呢,想撂挑子不幹?那顯得我多沒領導水平啊?沒那麼容易!又賜給他牛酒布帛,作為養病之用。這些東西和養病有什麼關係呢?但是,由於領導的關懷,公孫弘的病很快就好了。

想到一個外國寓言故事:説有一隻鳥,由於天氣太冷,凍僵在大路上,失去知覺,也不能動,就等着老鷹或貓來吃冷凍鳥肉了。這時有一頭牛從旁邊路過,這頭牛很不文明,隨地大小便,拉了一大攤牛糞,偏巧拉在鳥身上。温暖的牛糞正好給鳥解了凍,很快就甦醒了。這隻鳥撿回一條命,很高興,想趕緊從牛糞中出來飛上天空,可它剛一露頭,趕巧有一隻容易摔倒的狐狸路過。狐狸嫌牛糞味道不好,想繞道走開,但看見牛糞中間有個鳥的腦袋露出來,大喜過望,衝過去一把把鳥拎出來,也不管鳥身上還沾着一些牛糞,扔進嘴裏吃掉了。

這個故事説明了三個道理:一是往你身上潑糞的人不一定是壞人,二是把你從糞堆中救出來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三是在搞清楚外界狀況之前不要輕易探出腦袋。

雖然不太貼切,但大家還是可以對照這三點,來研究一下公孫弘的官路歷程。

Tags:趣解 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