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形容讀書努力的成語(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4W

形容讀書努力的成語(新版多篇)

關於勤奮讀書的成語 篇一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裏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懸樑刺股】形容刻苦學習。樑:房樑上,股:大腿。

【黃卷青燈】: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着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囊螢照書】: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囊螢照讀】:用口袋裝螢火蟲,照着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十載寒窗】:載:年。指長期苦讀。

【集螢映雪】: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匡衡鑿壁】:《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後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篤信好學】: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聚螢積雪】:聚螢:晉代人車胤收集螢火蟲讀書;積雪:晉代人孫康映雪讀書。形容刻苦攻讀,勤學上進。

【聚螢映雪】:聚螢:晉代人車胤收集螢火蟲讀書;映雪:晉代人孫康映雪讀書。形容刻苦攻讀,勤學上進。

【磨礱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學苦練,始終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學苦練,始終不懈。同“磨礱浸灌”。

【囊螢積雪】:囊螢:晉代人車胤收集螢火蟲讀書;積雪:晉代人孫康映雪讀書。形容刻苦攻讀,勤學上進。

【囊螢映雪】:囊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拳不離手】:拳:拳術。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比喻勤學苦練,長期堅持。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仁義禮智】:仁:仁愛;義:忠義;禮:禮儀;智:見識。遵守仁愛、忠信、禮儀並勤學以增見識等倫理規範。是儒家的倫理思想。

【日進有功】:日:天;進:上進;功:成就。天天上進就會成功。指學術、技藝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恆的勤學苦練中取得的。

【書不釋手】:手裏的書捨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雪案螢窗】: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几”。

【雪案螢燈】: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几”。

【雪窗螢火】: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几”。

【螢窗雪案】:為勤學苦讀的典實。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螢燈雪屋】:指勤學苦讀。同“螢窗雪案”。

【映月讀書】: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載酒問字】:載:攜帶。帶着酒去別人家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雪窗螢几】:《文選·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集螢映雪”李善注引《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晉書·車胤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後即以“雪窗螢几”比喻勤學苦讀。

【雪天螢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勝讀十年書】: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讀書。語出韓愈《昌黎集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鈎其玄(成語“提要鈎玄”出處)。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點上燈來繼續白天的學習),恆兀兀以窮年(長年累月都這樣堅持)。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廢寢忘食】:指不但顧不得睡覺,而且還忘記了吃飯。這是常形容人們專心致志。 語出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元帝 在 江 荊 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你與他每日不曾離,直這般廢寢忘食。”《明史·楊守陳傳》:“此臣所以朝夕憂思,至或廢寢忘食者也。”

形容讀書努力的成語 篇二

【業精於勤】——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廢寢忘食】——廢:停止。寢:睡覺。忘:忘記,食:吃飯。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很刻苦,專心致志。

【勤勤懇懇】——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勤學不輟】——不間斷學習,形容學習努力刻苦。

【起早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

【不辭勞苦】——辭:推託;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強。

【孳孳不息】——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樣子。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不懈

【兢兢業業】——兢兢:形容小心謹慎;業業:畏懼的樣子。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夜以繼日】——以:用。繼:繼續。日日夜夜不停地工作。多形容十分勤奮、忙碌。

【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宵衣旰食】——宵:夜間;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來,時間晚了才吃飯。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地工作。

形容讀書努力的成語 篇三

1、埋頭苦幹: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2、秉燭夜遊:秉: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3、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此時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4、映雪囊螢:形容夜以繼日,苦學不倦。

5、朝幹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不敢疏忽懈怠。

6、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此時形容勤奮讀書。

7、通宵達旦: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

8、青燈黃卷:光線青熒的油燈和紙張泛黃的書卷。借指清苦的攻讀生活。

9、將勤補拙:以勤奮彌補笨拙。

10、寢食俱廢: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然而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11、朝幹夕愓: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12、白首窮經:白首:白頭;窮經:專心鑽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鑽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13、鐵硯磨穿:鐵鑄的硯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14、旰食之勞:天色已晚才吃飯。形容勤於政事。

15、笨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16、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

17、繼晷焚膏: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此時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18、精進勇猛: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19、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20、朝斯夕斯: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21、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2、勤能補拙: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23、囊螢映雪: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然而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24、以勤補拙: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25、宵旰圖治:宵衣旰食,勤於政事,設法治理好國家。

26、然糠自照:然:同燃,燒;糠:穀殼。燒糠照明。此時比喻勤奮好學。

27、爭分奪秒: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28、馬不停蹄: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29、據鞍讀書: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30、晝夜兼行: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此時形容急速的趕路。亦作“晝夜兼程”。

31、朝前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32、燃糠自照:比喻勤奮好學。

33、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

34、勤勤懇懇: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35、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36、然糠照薪: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同“然糠自照”。

3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38、刺股懸梁:形容刻苦學習。

39、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

40、牛角書生: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41、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42、夙興夜寐:夙:早;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勞。

43、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此時形容十分勤奮。

44、不捨晝夜:舍:放棄。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45、晨炊星飯:清晨燒早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整日辛勤勞苦。

46、案牘之勞:案牘:公文。辦理公文事物的勞累。

47、宵旰憂勞:宵衣旰食,非常勞苦。此時形容勤於政事。此時亦作“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48、鞭駑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

49、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然而晚間讀書時想睡覺,此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50、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此時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