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象棋有哪些術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2W

中國象棋有哪些術語【精品多篇】

中國象棋術語 篇一

邊車:位於一路或九路上的車。

肋車:位於四路或六路上的車。

沉底車:車移動到對方底線。

貼身車:貼着將帥的車。

兵(卒)行車:位於兵(卒)林線的車。

花心車:位於九宮中心的車。

高頭車:位置高而出路開揚的車。

低頭車:“低頭車”是通頭車的反意詞,也叫“暗車”。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後才能投入戰鬥的車。

重線車/同線車:橫排無阻隔的兩隻車。

守喪車:被牽制而動彈不得的車。

巡河車:位於己方河頭線的車。

騎河車:位於對方河頭線的車。

篡位車:“車”置於將帥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膽穿心:以車闖入宮心的一種棄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大膽穿心:以兵闖入宮心的一種棄子入局着法。

雙車錯:同一方雙車在部局範圍內交錯移動。

屏風馬:指馬二進三或馬八進七。

邊馬:位於一路或九路的馬。

盤河馬:開局時指位於三路或七路己方河頭線上的馬。

高釣馬(側面虎):位於三路或七路對方卒林線上的馬。

釣魚馬:位於三。八(3.8)和七。八(7.8)兩點上的馬。

x槽馬:位於三。七(3.7)或七。七(7.7)兩點上將軍的馬。

窩心馬/歸心馬:位於九宮中心的馬。

連環馬:兩馬互為根,互相保護。

穿宮馬:馬從九宮的一邊跳到九宮的另一邊;開局泛指飛象後馬由底線穿過九宮中路到士角位。

反宮馬:以雙正馬士角炮為主體的開局陣式,亦稱“夾炮屏風”。

士角馬/掛角馬:位於四。八(4.8)或六。八(6.8)兩點上的馬。

絆腳馬:去路被阻的馬。

拔簧馬/梭裏拔簧:在馬後車的配置中,跳馬露車的一種戰術。

八角馬:指進到對方士角掛角將軍,並將對方的將(帥)逼到與“掛角馬”成對角位置的馬。

雙馬飲泉:雙馬逼近九宮的一種戰術,亦為一著名殘局的名稱。

邊炮:位於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進一。

重炮:兩隻炮於前後排列威脅將軍,使對手之將軍設防也不行,不設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於己方河頭線的炮。

擔杆炮:兩炮中間有一子(通常為相),互相保護。

空頭炮:炮和對方將帥中間沒有任何棋子。

窩心炮:位於九宮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動到對方底線。

冷巷炮:位置隱蔽的炮。

中國象棋術語 篇二

將:凡走子直接攻擊對方帥(將)者,稱為“照將”,簡稱“將”。

殺:凡走子企圖在下一着照將或連續照將,將死對方者,稱為“殺着”,簡稱“殺”。

捉:凡走子後能夠造成在下一着(包括從下一着開始運用連續照將或連續交換的手段)

吃掉對方某個無根子,稱為“捉”。

打:將、殺、捉等攻擊手段,統稱為“打”。

兑:凡走子可與同等子力互換吃去者,稱為“邀兑”,簡稱“兑”。

獻:凡無根子送吃,而對方同兵種子一旦吃掉此子後,不致立即被將死或立即在子力價值上遭受損失者,稱為“獻”。

攔:凡走子阻攔對方棋子的活動,而又不具攻擊作用者,稱為“攔”。

跟:凡走子盯牽對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擊作用者,稱為“跟”。

閒:凡走子性質不屬於將、殺、捉,統稱為“閒”,兑、獻、攔、跟,均屬“閒”的範疇。

長將:凡走子連續不停照將,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將”。

長殺:凡走子連續不停殺着,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殺”。

長捉:凡走子連續追捉一子或數子,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捉”。

長兑:凡走子連續不停邀兑,稱為“長兑”。類似解釋也適用於“長獻”、“長攔”、“長跟”。

長打對長打:凡雙方走子循環反覆,步步是打,稱為“長打對長打”。

長打對非長打:雙方走子循環反覆,一方步步是打,中間沒有閒着,另一方中間有閒着,則稱為“長打對非長打”。

有根子和無根子: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護的子,稱為“有根子”,反之,稱為“無根子”。形式上是根,實際上起不到充分保護作用,稱為假根或少根。假根子和少根子按無根子處理。

象棋的起源 篇三

一、起源於傳説時代的神農氏。

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説:“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説時代的黃帝。

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説:“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

明代謝單制《五雜坦》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四、起源於戰國之時。

《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

《太平御覽。工藝部·象棋》説:“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羅欣《物原》也持此説。

六、英人威廉。瓊斯在本世紀初曾説,中國不是產象國,印度是產象國,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近代學者胡適也持此論。

許多學者認為,據古籍可靠記載,象棋在戰國時期已經流行了。除上引《潛確居類書外》,漢劉向《説苑·善説》也記載了戰國孟嘗君下象棋的事:“雍門周調孟嘗君,足下燕則鬥象棋,亦戰鬥之事乎,”戰國時的作品《楚辭·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所有這些,説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一項經常的活動了。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象棋產生的時間,當在戰國之前。但“前”到什麼時候?有人認為可上推到春秋時期,並認為象棋是模仿當時兵制而產生的。他們的依據,是,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比如,以舞蹈象徵戰鬥,則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徵戰鬥,則名為“象棋”。象棋各子的得名,也是由象徵不同兵種而來的。這種情況正好與春秋時期的兵制,即將、帥、車、馬、士、兵、卒等相吻合。因此,象棋產生於春秋時期是合乎當時歷史情況的。但對於此種説法,有的學者則不以為然,認為這畢競還是一種推論。

總之,關於象棋源於何時的問題,由於史書記載不夠詳細,而且其中混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説,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象棋基本術語 篇四

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為“將軍”。

應將:被“將軍”的一方所採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衞的着法。

應將的方法有:

吃掉對方進行 “將軍”的棋子;把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用自已的棋子置於對方“將軍” 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墊將”;遇到對方炮“將軍”時,除以上“應將” 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將軍”時,還可以用已 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將死: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將死”。

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或)雖然沒有被“將軍”卻被困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線”上時,稱為“巡河”。

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河界線”上時,稱為“騎河”。

中線:棋盤中第5條豎線,通常用“五”(紅方)或“5”(黑方)來代表。

助道:棋盤中第4、6兩條豎線,通常用“四”、“六”(紅方)或“4”、“6”(黑方)來代表。

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河界線”下面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官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面的那條橫線,因是“九宮”的頂線,故得名。

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對局:雙方下棋稱“對局”,奕叫“對弈”。

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

局面: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佈的狀態。通常包括“先手”、“後手”、“優勢”、“平穩”、“對攻”、“複雜”、“均勢”等等。

起着:開局第一着。

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佔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佔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勝定”。

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絕殺“。

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花士象:(花仕相)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

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閒着: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着法,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空着:毫無作用的一着棋,容易貽誤戰機,導致輸棋。

象棋的術語介紹 篇五

(一)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為“將軍”。

(二)應將:被“將軍”的一方所採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衞的着法。應將的方法有:

1 、吃掉對方進行“將軍”的棋子。

2 、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

3 、用自已的棋子置於對方“將軍”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墊將”。

4 、遇到對方炮“將軍”時,除以上“應將”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將軍”時,還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三)將死: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將死”。

(四)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或)雖然沒有被“將軍”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五)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線”上時,稱為“巡河”。

(七)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河界線”上時,稱為“騎河”。

(八)中線:棋盤中第 5 條豎線,通常用“五”(紅方)或“5” (黑方)來代表。

(九)肋道:棋盤中第 4 , 6 兩條豎線,通常用“四”、“六”(紅方)或“4”、“6”(黑方)來代表。

(十)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河界線”下面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十一)宮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面的那條橫線,因是“九宮”的頂線,故得名。

(十二)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十三)對局:雙方下棋稱“對局”,弈叫“對弈”。

(十四)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

(十五)局面: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佈的狀態。通常包括 “先手”、“後手”、“優勢”、“平穩”、“對攻”、“複雜”、“均勢”等等。

(十六)起着:開局第一着。

(十七)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十八)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佔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佔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勝定”。

(十九)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絕殺”。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二十二)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稱“單缺士(仕)”。

(二十三)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閒着: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着法,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二十五)空着:毫無作用的一着棋,容易貽誤戰機,導致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