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李白的詩歌有哪些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W

李白的詩歌有哪些多篇

關於李白的詩歌 篇一

《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賞析】

這首詩題中的“路”字,可能有誤。根據詩的內容,聯繫唐代李華在《故翰林學士李君墓銘序》中説:“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則“臨路歌”的“路”字當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臨路歌”即“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打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大鵬賦》。這篇賦的初稿,寫於青年時代。可能受了莊子《逍遙遊》中所描繪的大鵬形象的啟發,李白在賦中以大鵬自比,抒發他要使“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遠大抱負。後來李白在長安,政治上雖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但並沒有因此志氣消沉,大鵬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勵着他努力奮飛。他在《上李邕》詩中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也是以大鵬自比的。大鵬在李白的眼裏是一個帶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真象一隻大鵬正在奮飛,或正準備奮飛。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這樣一隻大鵬已經飛到不能再飛的時候了,他便要為大鵬唱一支悲壯的《臨終歌》。

歌的頭兩句是説:大鵬展翅遠舉啊,振動了四面八方;飛到半空啊,翅膀摧折,無力翱翔。兩句詩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鵬飛兮振八裔”,可能隱含有李白受詔入京一類事情在裏面。“中天摧兮”則指他在長安受到挫折,等於飛到半空傷了翅膀。結合詩人的實際遭遇去理解,這兩句就顯得既有形象和氣魄,又不空泛。它給人的感覺,有點象項羽《垓下歌》開頭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那無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實震撼人心。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激”是激盪、激勵,意謂大鵬雖然中天摧折,但其遺風仍然可以激盪千秋萬世。這實質是指理想雖然幻滅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會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扶桑,是神話傳説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徵,這裏“遊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邊。“掛石袂”的“石”當是“左”字之誤。嚴忌《哀時命》中有“左祛(袖)掛於扶桑”的話,李白此句在造語上可能受了嚴忌的啟發。不過,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讓衣袖給樹高千丈的扶桑掛住。而大鵬又只應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掛住的究竟是誰呢?在李白的意識中,大鵬和自己有時原是不分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這樣的奇句。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前一句説後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傳。後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説麒麟是一種象徵祥瑞的異獸。哀公十四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獵獲,非常難受。但如今孔子已經死了,誰肯象他當年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的夭折而流淚呢?這兩句一方面深信後人對此將無限惋惜,一方面慨歎當今之世沒有知音,含意和杜甫總結李白一生時説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非常相近。

《臨終歌》發之於聲是李白的長歌當哭;形之於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誌銘。李白一生,既有遠大的理想,而又非常執着於理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這首《臨終歌》讓我們看到,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的時候,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讀完此詩,掩卷而思,恍惚間會覺得詩人好象真化成了一隻大鵬在九天奮飛,那渺小的樹杈,終究是掛不住它的,它將在永恆的天幕上翱翔,為後人所瞻仰。

《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梨)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鶿杓,鸚鵡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

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咸陽市中歎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剝落生莓苔。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賞析】

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從巴蜀東下。十五年,在湖北安陸和退休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襄陽離安陸不遠,這首詩可能寫在這一時期。它是李白的醉歌,詩中用醉漢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圍世界,實際上是用更帶有詩意的眼光來看待一切,思索一切。

詩一開始用了晉朝山簡的典故。山簡鎮守襄陽時,喜歡去習家花園喝酒,常常大醉騎馬而回。當時的歌謠説他:“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復能騎駿馬,倒着白接。”接(離),一種白色帽子。李白在這裏是説自己象當年的山簡一樣,日暮歸來,爛醉如泥,被兒童攔住拍手唱歌,引起滿街的喧笑。

可是李白毫不在乎,説什麼人生百年,一共三萬六千日,每天都應該往肚裏倒上三百杯酒。此時,他酒意正濃,醉眼朦朧地朝四方看,遠遠看見襄陽城外碧綠的漢水,幻覺中就好象剛釀好的葡萄酒一樣。啊,這漢江若能變作春酒,那麼單是用來釀酒的酒麴,便能壘成一座糟丘台了。詩人醉騎在駿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調,後面還跟着車子,車上掛着酒壺,載着樂隊,奏着勸酒的樂曲。他洋洋自得,忽然覺得自己的縱酒生活,連歷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不是被秦二世殺掉嗎,臨刑時對他兒子説:“吾欲與若(你)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鄉)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還有晉朝的羊祜,鎮守襄陽時常遊峴山,曾對人説:“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沒無聞,使人悲傷。”祜死後,襄陽人在峴山立碑紀念。見到碑的人往往流淚,名為“墮淚碑”。但這碑到了今天又有什麼意義呢?如今碑也已剝落,再無人為之墮淚了!一個生前即未得善終,一個身後雖有人為之立碑,但也難免逐漸湮沒,哪有“月下傾金罍”這般快樂而現實呢!那清風朗月可以不花一錢盡情享用,酒醉之後,象玉山一樣倒在風月中,該是何等瀟灑、適意!

詩的尾聲,詩人再次宣揚縱酒行樂,強調即使尊貴到能與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為子虛烏有,不及與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鐺(chēng稱)同生共死更有樂趣。

這首詩為人們所愛讀。因為詩人表現的生活作風雖然很放誕,但並不頹廢,支配全詩的,是對他自己所過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賞和陶醉。詩人用直率的筆調,給自己勾勒出一個天真爛漫的醉漢形象。詩裏生活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而富有強烈戲劇色彩,達到了繪聲繪影的程度,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中生動活潑的一面。

這首詩一方面讓我們從李白的醉酒,從李白飛揚的神采和無拘無束的風度中,領受到一種精神舒展與解放的樂趣;另一方面,它通過圍繞李白所展開的那種活躍的生活場面,能啟發人想象生活還可能以另一種帶喜劇的色彩出現,從而能加深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全篇語言奔放,充分表現出富有個性的詩風。

關於李白的詩歌 篇二

範傳正《李公新墓碑》,李白先世隴西人,涼武昭王九世孫。隋末被竄於碎葉,神龍初,潛還蜀中。時李白方五歲。《舊唐書》本傳雲“山東人”,非。⑵李白為力士、貴妃所沮,乃本《鬆窗雜錄》所記,兩《唐書》因之,不確。魏顥《李翰林集序》載:“許中書舍人,以張垍讒逐。”⑶據《唐才子傳》卷二及李白《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脱餘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詩,永王雊璘反,李白逃還彭澤。璘敗,李白累系尋陽獄,為宋若思所營救,不久,詔長流夜郎。

李白留給後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樑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寫下了不少遊俠的詩,《俠客行》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在長安3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鋭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於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過着流浪生活,遊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藉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佔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鬱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為後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李白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爭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衞邊疆的將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幹行》、《子夜吳歌》等)。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這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

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在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時,讀者不能不被詩人綿長的憂思和不絕的愁緒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在《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李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采、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語言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明朗、活潑、雋永。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

關於李白的詩歌 篇三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詩鑑賞

楊絮飄飛的時節,江南水鄉山村的一家小酒館裏,即將離開金陵的李白,滿懷別緒,獨坐小酌。店內滿是被春風捲起四處紛飛的楊花;酒館裏的江南女捧出新壓榨出來的美酒,勸他品嚐。這麼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畫面,詩人僅用風吹柳花滿店香七字,就將風光的駘蕩,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東風的場面,生動自然地浮現在紙面之上;而且又極灑脱超逸,信手拈來,自然流暢,純任直觀。

風吹柳花滿店香時,店中簡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來沒有香氣,這裏何以用一個香字呢?

一來心清聞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來這個香字代表了春之氣息,同時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這個香字初看似覺突兀,細細品味卻又感到是那麼的妥貼。

首句是闃無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吳姬壓酒勸客嘗,當壚紅粉遇到了酒客,有了人場面就活了,等到金陵子弟一湧而至時,酒店中就更熱鬧了。離別之際,本來未必有心飲酒,而吳姬一勸,加之金陵子弟的前來,更覺情長,誰能捨此而去呢?如此熱辣辣的訣舍,總不能絕情而走吧?於是又轉為欲行不行各盡觴,欲行的詩人固陶然欲醉,而相送者也各盡觴,情意如此之長,於是落出了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結句,以含蓄的筆法,意韻流長地結束了這一首抒情的短歌。

沈德潛説此詩語不必深,寫情已足(《唐詩別裁》)。詩人留別的不是一兩個知己,而是一羣青年朋友,因此詩中將惜別之情寫得飽滿酣暢,悠揚跌宕,唱歎而不感傷,表現了詩人青壯年時代風華正茂、風流瀟灑的情懷。

關於李白的詩歌 篇四

李白詩歌語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其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其語言藝術上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大膽的藝術誇張和想象,語言流暢自然,瀟灑清麗。

一、任真淳樸,着意追求自然美,不事雕琢

用李白自己的話來説,就是“雕蟲喪天真”,為了做到這一點,李白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了嘗試。

1、善於向民歌學習,從樂府民歌中點化而來。

李白的一生漫遊從未停止過,他每到一地都會學到當地的知識,為他向民歌學習打下了基礎,尤其是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對李白的詩歌創作具有很大影響。

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夢遊天姥吟留別》)等,顯然受到南朝樂府《西洲曲》裏“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的啟發。

李白還有大量以樂府舊題創作的詩作,如《蜀道難》《將進酒》《長幹行》《子夜歌》等。其中的《子夜四時歌》不管是從選材還是藝術表現手法上,都極具樂府色彩,明代王世貞評得精當:“青蓮擬古樂府而以己意己才發之。”

2、善於錘鍊詩的語言,使之工整自然。

李白在詩歌創作時,經常會力求精選最具表現力的語言。如“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秋浦歌》),表達了詩人遊寓秋浦欲達揚州,而又留戀長安的愁悶心情。“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聽蜀僧睿彈琴》),此句寫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佈滿天空。

這種精煉的語言,在五言詩中運用的最為明顯,例如:《靜夜思》牀前明月光,低頭是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這首詩中毫無掩飾吞吐之語與矯揉造作之情,用最平淡的語言,喚起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

3、善於將怵目驚心的自然景象,寫得平和自然,令人神往。

李白的很多詩歌既有雄渾的意境,讓人領略到奇險的自然景象,又使人心曠神怡,情緒鬆快。例如《送友人入蜀》,詩人寫道“見説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蜀道在崇山峻嶺上迂迴盤繞,人在棧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來;蜀道一方面顯得崢嶸險阻,另一方面也有優美動人的地方,瑰麗的風光就在秦棧上,“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詩人用優美的筆調寫出艱險壯美的景象,使詩既有雄渾的意境,又給人以優美的感觸。

二、散文句式的語言應用,比較自然,不受拘謹

詩歌語言要求嚴謹,散文語言比較自然,不受拘謹,而李白卻能將詩歌語言散文化,決不讓格律束縛感情,當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就會很自然的衝破格律的限制,運用一些散文化的詩句。

如“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陽歌》),這句詩用散文化的語言説那清風朗月可以不花一錢盡情享用,酒醉之後,像玉山一樣倒在風月中,該是何等瀟灑、適意!表現了李白的生活作風雖然很放誕,但並不頹廢,這樣的語言描寫非常生動而富有戲劇色彩。

這樣散文化的語言還有很多,如在《上留田行》一詩這樣寫道:“無心之物尚如此,參商胡乃尋天兵。孤竹延陵,讓國揚名。高風緬邈,頹波激清。尺布之遙,塞耳不能聽。”此詩沈德潛評曰“末一節促節繁音,如聞樂章之亂”。可見,這幾句散文化的句子並沒有讓文章的結構不完整,反而使整首詩的藝術感、音樂感更強。

三、善於運用誇張和想象,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

李白一生志向遠大,希望為國立功,是個典型的愛國詩人。他這一腔愛國之情,從不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當平常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徵其思想願望時,他就藉助非現實的神話和種種奇麗驚人的想象。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用五嶽的輕,來襯托然諾的重,來寫俠客的豪俠性格。“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寫人生短暫。“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用汗水不能想西北倒流的客觀事實,否定功名富貴的永久存在。

李白還善於將誇張和想象兩者並用,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共同創造出詩歌中的奇幻色彩。“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今鄉送韋八之京》),把思念長安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神奇別緻而又形象貼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膽誇張;寄與明月,更是奇特想象,對友人的思念便在詩中得到最好的表達。

這種運用大膽的誇張和想象的句子在李白詩集中俯拾即是,但如若説用得最好的,當屬《蜀道難》一詩。詩人寫道:“連峯去天不盈尺”以致“使人聽此凋朱顏”。為了強調“秦”和“蜀”之間交通阻隔時間之久遠,用到了數字上的誇張“四萬八千歲”。為了突出蜀道之艱險,他更是用到了“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想象神話故事中太陽神的座駕都因這蜀道之雄奇而無法通過,極言蜀道之高。為了強調青泥嶺山路之盤曲,詩人用到了“百步九折”。如此等等極度的誇張,配以作者從頭到尾對於蜀道的想象,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高險,不可攀越的凜然氣勢。

所以説,李白不僅具有強烈的浪漫精神,而且在語言表述上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的手法。他在詩歌上達到了難以企及的藝術高峯,同樣,在語言運用上也登上了聳入雲霄的山巒。他的詩歌語言對後代有很大影響,在今天的創作和新詩發展中,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