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挫折的教育意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88K

挫折的教育意義多篇

淺談挫折教育 篇一

淺談挫折教育

人的生活和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人的生命歷程難免風風雨雨、坎坷不平。挫折是高中生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等均無法避免的面臨着挫折,它影響着高中生的社會化進程身心的健康。挫折既會給高中生以打擊,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高中生奮進、成熟,從中受到磨練和考驗,變得堅強。培養高中生對挫折的承受力將有助於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助於高中生的成才。

一、挫折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對人們的有動機、目的的活動造成的內外障礙或干擾的情境狀態或條件,構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種自然、社會環境; 二是挫折認知,即指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

三是挫折反應,即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交織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認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於挫折認知。挫折能力差的表現

1、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亂髮脾氣

2、受不了一點批評,光聽愛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甚至哭鬧 3.自尊心較強,好勝心強,好面子,承受不了失敗 4.怕困難,遇到一點問題就退縮

5、特別嬌氣,做錯了事,家長老師一説就哭 6.不敢承認錯誤,老是是別的方式推卸責任

7、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不是找別人幫忙就是想放棄,或者怨天尤人 8.從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高中生所遇挫折表現於下幾種

(一)學業

表現在入學初期對高中學習環境的不適應,學習上的競爭、繁重的學習任務、緊張的考試壓力考試成績與期望之間的差距等,使高中生在學業征途中遇到的挫折。

(二)現實

面對革新開放的深入,生活方式的變更、價值觀的衝突和經濟壓力大學聯考,使得成長高中生一時無所適從。

(三)人際

高中生的成長環境、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心理素質處理的策略等的差異,會出現與人交往困難、缺乏知心朋友的情況,甚至同學之間產生矛盾,從此精神憂鬱,心情煩躁,無心學習,困擾身心健康。

三、影響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一)家長的過度溺愛使學生抗挫折能力下降

現在的高中生大都00後一代。現在物質條件優越了,不想再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家長的要求是,只要安心學習,其他的都不用管。正是家長的過於保護孩子並代為處理生活一切事務,才使得這一代失去體驗生活的機會而造成獨立生活能力減弱。另一,時下激烈的社會競爭,又使學生時刻面臨失敗和挫折的壓力。,這些學生在遇到避開的挫折時不知所措,只能被動的承受。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類似的新聞報道:某某學生因其母親責備他沒有按時回家,就選擇離家出走流落街頭。又有學生只因老師收繳了手機就選擇自殺。明明只是一些小事卻對這些學生是致命的打擊以致做出極端行為。這是因為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逆境,沒有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二)學校對學生按優等成績的分班及過於強調成績的壓力

在工作中,遇到過數例學生在剛入學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開始厭學甚至想退學,家長和老師怎麼勸都不行,這些學生大部分是從國小到中學學習都很優秀,會考發揮失常未能進入自己期望的學校或班級,這樣的事情對一些挫折承受力很差的學生打擊很大。從此就會一蹶不振,離學習這條道路越來越遠。而學校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智育方面,學生沒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必要的心理輔導,面對挫折無所適從。我尤其記得高一下學期分文理班時我班上分來了一批實驗班下調的學生,他們當中有一部分情緒非常明顯,失望沮喪不甘心,抱怨班上的任課老師教學能力不行,抱怨班主任的管理不到位,甚至有學生公然違反課堂紀律表達不滿。經過多次的思想工作和調整才得以穩定情緒。

(三)個體因素

一是人格因素,性格開朗、個性完善、意志堅強的人比消沉抑鬱、內向自閉的人更能應對挫折;二是自我認知,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的高中生面臨挫折時客觀正確地看待挫折並運用心理防禦機制,化解挫折並將挫折轉化為動力;而自我認知消極的高中生遭遇挫折時走極端,陷入管狀思維中;三是心理預期,個體對自我的心理預期越高,遭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越弱;優秀的學生很難接受平凡的現實,;反之,對高中生活預期合理的學生面臨挫折心理相容度會更高些。我班上在分班之初曾有兩名萬里班的學生下調到我班上,李某和塗某。進班級第一天我就關注到了這兩人。李某把他的座位放在教室的正中間,很快就跟周邊8個男生混熟了。而塗某則選擇了講台邊的單人座位,不和任何人説話。很快我就發現他們上課時的狀態也不同,李某會積極參與課堂,甚至會在回答問題時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而塗某幾乎不會抬頭看黑板,專心寫自己的作業。第一次月考,李某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而塗某是第15名。我趕緊約談了塗某並更換了他的座位。一個星期後塗某周圍的幾名學生跑來我這裏抱怨,女生説塗某對她言語攻擊,説她蠢,還不准她早讀課大聲讀書,説是影響他思考。男生説塗某從不參與小組活動,還不配合交作業。我先約談了他的父親,瞭解了他的成長環境。塗某的家境比較優越,除了學習其他從不用操心,從小到大成績也很好,可以説一帆風順,而父母和他本人的期望值都很高。隨後我又和他本人交流了三次,可以説我每次都敗下陣來。無論我怎樣跟他分析現狀,怎樣引導到正確認識自己,他都是一個態度,我有我的想法,你無法動搖我。第二次月考後他的成績又退到20名之後,這時他的父親找到我説要給他轉學,説這孩子在這樣下去怕會想不開。最後,他轉學走了。另一位李某則一直在我班,基本是前5名,他本人也很受同學們的歡迎,還擔任了生物科代表。上述案例中兩個學生之所以會有這麼的差別主要源於自己對高中生涯的期望值不同。我記得塗某曾説過,我是一塊金子,不應該被掩埋在沙漠中,我在等待發現我的人,可是為什麼他們明明看到了卻把我遺忘了?

四、高中生自身如何切實提高應挫能力

生活的經驗告訴,要成就大業的人,先痛苦、磨難、挫折,才能;反之,那些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怨天尤人,整天被焦慮憂傷的陰影所籠罩而自拔,前怕狼後怕虎,自暴自棄,甚至走向絕路的人註定只能一無所成,忍受挫折的打擊,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動,既是高中生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標誌,高中生成才的必經之路。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中生能自覺地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就正確認識挫折,淺析挫折,就能克服挫折所制約的感情,提高淺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在學習,生活中方向明確,專一,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都會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心胸開闊,朝氣蓬勃,健康成長。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

要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要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必須優化高中生的接受信息的內容、加工信息的方式,對周圍環境做出的反應,消除其認知結構異常現象,推動認知結構各要素間關係協調發展,避開情緒大起大落兩極性波動,並能協調高中生克服內部障礙,提高意志,使不為偶發的誘因所驅使。在這方面學校尤以班主任的作用重要,學校可以規範學生接受的信息,創造適合身心健康的校園環境。班主任可以利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採用積極的方式思考和反應。

再次,要學會消除心理壓力。高中生應學會修正認知觀、放鬆身心、轉移視線、傾吐苦惱等策略,消除心理壓力。

五、加強心理輔導,重視個別教育。

(1)理解信任學生,消除對立情緒。對立情緒是學生受挫後的逆反心理反映。教師要通過正面的、積極的教育,經過促膝談心,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增強理智。由於每個青少年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勵,因此,遇事要徵求他們的意見,維護其自尊心;同時,相信學生會有進步,要創設寬鬆、和諧的環境,消除對立情緒。

(2)表揚鼓勵學生,消除自卑。對學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開場合大肆批評,而要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依據循序漸進的要求提出目標和任務,讓學生時刻有跳一跳,夠得着的感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悦,增強前進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時,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運用遷移規律利用學生甲方面的成績轉為乙方面的信心,即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老師及班主任要明確批評的目的和注意批評的藝術

①、我們批評學生的根本目的是警醒學生,克服缺點,改正錯誤,並且讓其他學生也受到教育,得到啟示,讓學生們明是非、辨美醜、知善惡,提高認識,提高覺悟,提高思想素質,變得有道德、有修養,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正如捷克偉大的教育家誇美紐思所説:“犯了錯誤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他們之所以受罰,並非因為他們犯過錯„„而是為的是他們不再犯。”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之前,要首先弄清學生犯錯誤的來龍去脈,進行符合實際的恰如其分的批評,允許學生申辯,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幫助他們分析產生錯誤的思想根源,認識錯誤,指出改正的方法,啟發他們自覺改正。同時,還要充分估計到被批評者可能做出的反應,設法防止其反應的消極方面。本着從愛護的願望出發,尊重學生人格,鼓勵學生自我改正的信心,而且還要爭取得到學生集體的支持,以加強批評教育的作用。關注學生以後的表現,若從批評中受到教育,獲得進步就多肯定,多鼓勵,讓學生再接再厲,形成良性循環。若沒有從中受到教育,表現不盡人意,再做耐心細緻的工作,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不諱疾忌醫,不因受到批評而失去上進的信心。

②、注意批評語言的分寸尺度,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異,對學生的教育多用肯定、啟發、開導的語言和句子,最好不用或極少用“不準”、“不行”、“不能”、“不要”等否定的語言,這樣不利於保持學生的積極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獨立。將“但是”改為“如果”。有幾次,我在批評學生時運用先表揚後批評的原則,表揚時他們都精神飽滿地注視着我,當我用“但是”一轉折,要提出批評時,學生們都像泄了氣的皮球,我馬上停止,學生們認為前面的表揚是言不由衷,是批評的前奏,時間長了就會反感‘會被學生理解為虛情假意,後來,我把“但是”改為“如果”,效果就有所不同了。

③、將質問的語氣變為平和的語氣,帶有質問的批評常常會使學生窘迫不堪,學生只能咬着嘴脣像接受審判時那樣對待批評。當問號出現時,被批評者會本能地產生心理防禦,拒絕接受批評教育,改成語氣平和的句子就能消除被批評者的牴觸情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注意語言的運用,不斷提高用語言來否定,抑制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的技巧和能力,使學生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

④、批評學生要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對於善於思考、性格內向,自尊心較強、各方面都比較成熟,有一定思考接受能力的學生,宜採用發問式批評方式,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把批評的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思考,自我覺悟,自我教育,自我改正;對於情緒抑鬱、反應速度慢、學生雖努力但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要特別耐心,切忌急躁,多指出改正的問題和方法,對於脾氣暴躁、行為易受情緒左右的學生,應採用冷處理、商討式的方式,等等。

(4)在遇到大的挫折後,要讓學生學會愛護和珍惜生命。當今時代孩子的生存意識十分薄弱,作為班主任應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生命不完全屬於自己個人所有,不僅是父母給的,也應屬於國家和社會的,應該愛護它、珍惜它,不可自傷、自殘、自盡。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僅對自己個人來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對於父母來説也是欣慰和愉快的,對於社會也是有益的。相反自己的身心不健康,生命脆弱,成天病魔纏身,自己會感到痛苦難過,父母也為自己擔心,對社會來説也會增加負擔,不可認為自己的生死是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而為所欲為。任何一個孩子都無權利和理由不愛護自己的生命,甚至糟蹋自己的生命。如有的孩子遇到了較大的挫折,心理產生了較大的障礙,就產生了輕生、自殺的念頭和舉動是極其不對的,而應讓孩子明白難道用生命就可以換取掉挫折嗎?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一定要愛惜不完全屬於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理由去作出這類偏激的輕生的行為。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挫折儘管讓人難受,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受阻,但是它同時又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是促使成長的必要條件。巴爾扎克説過:“苦難對於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一個人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大千世界。誰又能保證你的孩子一生不會受到挫折呢?培養承受苦難和不屈服於挫折的能力,對今天的學生尤為重要。我們應盡力培養學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努力培養學生的韌性,經受挫折的能力和挫折後的恢復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認識挫折教育的意義 篇二

認識挫折教育的意義

——大隊部輔導員李老師在週一晨會上的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發言的題目是《正視挫折,走向成功》

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有感而言:

場景一:運動會賽場上,有些同學在一項比賽中沒有取得好的名次,在教室裏摔桌子,撕自己班上的規範杯;

場景二:考試剛剛結束,一些同學因為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而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我想借這次國旗下講話的機會,給上述同學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在他二十一歲時,做生意失敗;二十二歲時,角逐美國州議員落選;二十四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二十六歲時,他的妻子離開人間;二十七歲時,一度精神崩潰;三十四歲時,角逐美國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四十五歲時,角逐美國聯邦參議員落選;四十七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四十九歲時,角逐美國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屢戰屢敗的人,在他五十二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這個人就是誰呢?林肯。

成功者是需要堅韌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氣的。一個人經歷一些挫折並不是壞事情。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鮮花也有荊棘。在你伸手摘取美麗的鮮花時,荊棘同時會刺傷你的手。如果因為怕痛就不願伸手,那麼對於這種人來説,是得不到鮮花的。

成功永遠屬於挑戰失敗的人。我們年紀小,是沒有失敗的。只要能戰勝困難,戰勝自己,我們就是勝利者。

同學們,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些同學一樣,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如考試不理想、人際交往出現困難等等。這個時候,你就該正視挫折,永不言敗,通過拼搏來努力走向成功。林肯不也是經過九次沉重的打擊,最後才當上總統的嗎?

同學們,我們要對成功説:你不要來得太快,太容易,笑在最後才是最好的;我們要對挫折説: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面對成功,不要驕傲;面對挫折,請綻開開從容的笑臉,挺直堅強的腰板吧!

同學們,運動會是結束了,但體育運動的精神不能丟,我們要把“更高、更快、更強”的宗旨和精神帶到今後的的和生活中去,坦然面對成功與挫折,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務實進取,與時俱進,共同創造我校輝煌的未來!

挫折心理及其教育意義 篇三

挫折心理及其教育意義

摘要:

挫折是我們人的一生中所要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如今大學生一路走來大多數是伴隨着挫折。研究大學生的心理挫折成因及其現狀,可以不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讓我們健康成長。增強我們的意志力以及對挫折的適應力有非常多種方法,我們研究收集了主要的幾種有效的方法,主要針對大學生,使促進身心和行為的健康發展,為將來適應社會、適應工作等方面的壓力做好前期的心理正在準備。

關鍵詞: 大學生挫折挫折教育心理

正文: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礙,但他並不是人生的終點。古往今來,多少面對挫折打擊最終成為一代傑出人才的例子數不勝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曾兩次落榜;三次科考失利的李時珍經過27年潛心努力終成一代“醫聖”;著名劇作家曹禺年輕時曾報考北京醫學院三次落榜。挫折可以斷送一個人,也可以磨鍊一個人的堅強意志,面對挫折,培養自己的抗挫能力才是成才的關鍵。

那麼,什麼是挫折?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的障礙。心理學指個體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與情緒反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適度經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挫折能激勵當事者增強韌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創造性的變遷。人的傾訴和宣泄,説出心中的委屈和疼苦,並得到及時的安慰和鼓勵,通過釋放達到了心理平衡。然後正確歸因挫折,屬客觀必然性的、不可避免的挫折,要能正確對待;屬偶然性或主觀因素造成的,則須以頑強的意志通過不懈的努力擺脱挫折的陰影,才能獲得最合適狀態。當然,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挫折每天都會遇到,自我逃避和自我防禦均是消極的反應,我們應該積極地面對挫折,將挫折變成動力,在挫折中不斷增強我的心理承受力。

一:大學生心理挫折成因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脱離社會而孤立地存在,個體在發展的各個階段的表現,都是他本人內在的因素同其生活的社會、文化的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大學生挫

折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每個人都體驗過許多挫折,引起挫折的原因成為挫折源,挫折源是多種多樣的,有客觀的挫折,也有主觀的挫折。

1,家庭教育不當。當代大學生,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父母只要求他們學習好,為他們創設了一種過於優越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免受一切挫折,致使他們缺乏生活的磨練,養成了一種依賴的心理,交往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差,情感意志非常脆弱。進入大學後,隨着學習和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們要獨立地面對新的人際關係和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程度不同的挫折感。

2,學校教育欠缺。學校過分強調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他們心理素質的培養。“應試教育”使學生長期封閉在校園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為完成學業、為提大學聯考試分數、為考上大學而疲於奔命,限制了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大部分高校學生理想中的大學教師是學識淵博、能言善辯、平易近人的專家學者。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瞭解和接觸後,他們發現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一樣,也是平常之人。有些教師的學識方面,也存在欠缺,並不能解答所有同學提出的疑惑和問題。由於教師自身及教學方法等原因,學生開始煩躁、鬱悶。

3,社會影響。隨着改革的推進,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社會進入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轉型時期,原有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受到了衝擊,社會上出現了信仰喪失、人格扭曲、價值座標偏離、行為選擇失調等不良現象,而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又未完全建立起來,於是形成了羣體躁動現象。在這種心態作用下,一些不正之風,如權錢交易、競爭不公、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氾濫,這些都對大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

4,主觀因素。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複雜的,有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引起的挫折,也有個人生理、心理因素導致的挫折。

二,大學生挫折心理表現及現狀

學習方面的挫折。這是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在學習方面遇到的主要挫折,與中學階段的學習方式不同,大學實行的是流動教室,教師指導是粗線條的,教學管理也比較寬鬆,主要靠學生的自覺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這種學習方式使一些大學新生無所適從。筆者這兩年在高校給大學生上心理學選修課《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通過對管理系804名一年級和二年級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其中挫折感來源於“學習不適應”的佔26%。另外,考試失敗也是大學生經常遇到的挫折。

生活方面的挫折。通過筆者的問卷調查報告中顯示,有25%的學生認為挫折感來源於“經濟困難”。有的大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特別是來自農村邊遠地區,單親家庭和父母下崗家庭的大學生,他們經濟困難。有的同學又不甘心於艱苦樸素的生活,羨慕高消費,而家庭無法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心理長期不平衡,容易產生自卑感和挫折心理。

情感困擾的挫折。親情,友情,愛情問題常常困擾着當前的大學生們。在筆者的問卷調查中,有29%的學生認為挫折來源於“情感困擾”。在大學生中,因戀愛而引起的挫折特別多,失戀使當前的大學生失望,彷徨,心灰意冷,感情冷漠,造成心理失調,甚至導致精神崩潰,有調查表明,失戀在所有心理疾病中最嚴重,約佔30%。

人際關係障礙的挫折。大學生交往渠道多種多樣;交往的動機複雜多變。如果與同學,朋友,老師的關係處理不當,就很容易造成人際關係不協調。在筆者對大學生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20%的學生認為挫折感來源於“人際障礙”。一些大學生厭倦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這樣自然而然會產生心理挫折。

性格障礙的挫折。大學生的心理成熟與心理成熟並不是同步的,在心理上,他們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仍帶有許多少年時期的痕跡,如幼稚,脆弱,依附性強,自卑感強,因此遭受挫折後往往會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而且當前的大學生社會閲歷太淺,面對種種社會矛盾,心理難以調適,挫折也就隨之而來。

理想與現實衝突造成的挫折。當前我國正處於急劇的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大潮衝擊着傳統的價值觀念,社會開放使各種西方思潮源源湧入,中西方文化碰撞使人們在觀念上發生了變化,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激烈震盪,一些大學生沒有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期望值過高,從而造成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過大,有強烈的失望感和挫折感。

三,如何增強我們的意志力及應對挫折

心理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應付逆境、挫折的辦法不外下列三點:第一,要正確認識挫折。每個人都應懂得,在人生道路上和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學聯考落榜、招工無名、事業不成、身染痼疾、工作事故、信仰破滅、家庭變故、生離死別、自然災害以及政治、經濟、種族、宗教、倫理、道德、風俗、民情、傳統等等各種客觀環境的影響,再加之個人諸葛亮多主觀條件的限制,隨時都會遇到大小、輕重不同的挫折。

它是社會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能認識到這一點,一旦遇到挫折,思想就會有所準備,不致驚慌失措。同時還應該認識到,一個人一生中經受一些適當的挫折,並不完全是壞事,因挫折可以磨礪人的意識,提高扭轉逆境、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古人説“多難興才“、”人激則奮“就是指的這個道理。反之,一個人如果不經歷困難和挫折,一生一帆風順,就猶如温室裏的花卉,經不住人生中的風霜雨

雪,很容易被一時挫折所壓垮,這樣的人就難以成才,難以有所作為。

第二,培養對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面前,每個人的耐受力往往不盡一致,甚至差別較大。比如,有的人即使接連遭受嚴重挫折,仍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拼搏進取,有的人稍遇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甚至自尋短見。實踐證明,身體強壯、心胸開闊、常處逆境、意識緊張、有理想、有抱負、有修養的人,對挫折的耐受力強;相反,體弱多病、心胸狹窄、嬌生慣養、感情脆弱、缺乏雄心壯志的人,對挫折的耐受力則低。

對挫折的耐受力,雖然與遺傳素質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後天的教育、修養、實踐、經驗和鍛鍊。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通常自覺、有意識的鍛鍊,去培養提高自己對挫折的耐受力。

第三,學會應付挫折的技巧。凡是經歷磨鍊、有修養的人,每逢受到挫折時,大都有一些靈活應變、化險為夷的竅門。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期望法。遇到挫折時,儘量少考慮暫時得失,多想美好的未來,不斷激勵自己:”振作起來,一切都會過去,將來一定會成功。“

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滿足已經達到的目標,對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強求,同時多看看周圍不如自己境況的人。這樣,就容易從煩惱、痛苦中解脱出來,為將來的成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3、補償法。古人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標受挫時,不灰心氣餒,以另一個可能成功的目標來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惱、憂傷、悲觀、絕望的境地。

4、昇華法。在遭受個人婚戀失敗、家庭破裂、財產損失、身患病疾等打擊這後,化悲痛為力量,發奮圖強,去取得學習、工作和事業的成功,這是應付挫折最積極的態度。最後,我想説一句話。聰明的人善於把挫折當成激勵自己奮發向上的階梯,只有經受得住挫折打擊的人才會有所作為,願每一位同學都能正確地去面對挫折,把握機遇,挑戰自我。

參考文獻:

1.葉苑心理素質自測與諮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2.雷靂馮金華心理健康自測與諮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3、新浪微博

4、百度知道